部队勤大天道酬勤是什么意思思

中国军队后勤体制改革实行大联勤体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6页¥2.003页2下载券4页免费5页¥3.003页¥2.00 4页¥2.004页¥2.004页¥2.002页免费8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2页免费71页1下载券20页免费11页1下载券3页1下载券
中国军队后勤体制改革实行大联勤体制|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军队后勤解释和意思---词语
基本解释:
系统筹划和运用人力、物力、财力,为军队建设和作战需要提供物资、技术、医疗、运输等各种专业勤务保障的统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后勤工作,是军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统一编制、统一指挥、统一供应。
词语分开解释:
军队 : 为政治目的服务的武装组织。 后勤 : 指后方对前方的一切供应工作。也指机关、团体等的行政事务性工作。
&&&版权所有 在线成新华字典 &&浙ICP备号&精兵勤政的意思_百度知道
精兵勤政的意思
提问者采纳
是精兵简政吧。意为:精简人员,缩减机构。比喻精简不必要的东西。 抗战期间在中共中央领导下,陕甘宁边区首先实行精兵简政,并先后进行三次精简,取得很大成效。随后,各根据地普遍实行了精兵简政,主要内容是:将党、政、军、民等组织机构的脱产人员缩减到占所在根据地总人口的3%以内,军队(含游击队)与党、政、民工作人员的比例为3∶1,从而使脱产人员与根据地的供养能力相适应,从根本上解决“鱼大水小”的矛盾;压缩与合并党、政、军、民领导机构,减少机关行政人员和部队的非战斗人员,充实基层和连队,将编余干部送到学校和训练班储备与学习;建立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规定由中共中央代表机关及各级党的委员会统一领导所在地区的党、政、军、民工作,消除党、政、军各自为政现象。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世间人如何当佛教护法?坛经第九护法品经典精彩问答 - 启迪智慧 -
嘉绒寺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世间人如何当佛教护法?坛经第九护法品经典精彩问答
星云大师讲解一.武则天与中宗对佛教的关系如何?
二.慧安、神秀二师如何推崇六祖大师?
三.坐禅、习定能够会道吗?
四.甚么叫「无尽灯」?
五.如何是大乘的境界?
六.何谓实性?
七.不生不灭是常见外道否?
八.如何得入清净心体?
九.六祖如何护国爱民?
十.六祖大师为何不受皇帝的恩诏呢?十一 经文 注释
十二白话翻译
一. 武则天与中宗对佛教的关系如何?
  六祖大师生当佛教兴隆的盛唐时代,尤其自从在黄梅五祖座下悟道得法以后,虽然人在南方,但在京城的则天女皇与中宗皇帝曾经数度派遣使者,要迎请大师进京供养。所以,则天皇朝和佛教的关系十分密切。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自称是佛陀的虔诚弟子,佛学造诣深厚,今天佛教徒常诵念的开经偈,就是武则天的作品。尤其,则天皇帝对佛教最大的贡献,就是建立大乘八宗的丛林,奠定了后来中国佛教八宗蓬勃发展的基础。
今叙述则天女皇护持佛教的事迹如下:
1奉佛于首:唐朝自高祖、太宗以来都是将道教置于佛教之上,武则天即位后,即下诏将僧尼列于道士、女冠之前。她以五戒教育世人,以佛法辅助治国。
2护法济贫:武后奖掖华严,曾经礼请实叉难陀法师翻译《华严经》。对于译经道场的护持,效法过去朝廷对鸠摩罗什、玄奘大师的译经道场,给予资助供养。所以,武则天不但亲临译场,并且供养法师饮食资用,译经工作完成时,还亲制御序;华严宗三祖法藏大师讲《华严经》,深获武后赏识,赐号「贤首大师」,后来法藏大师更以镇殿「金师子」诠释华严深奥的义理,令武后更加佩服,特锡「康藏国师」之号,华严宗由于她的护持,更加兴盛。
她对国际佛教的交流也很重视,例如从印度来的沙门菩提流志,则天武后优厚礼遇他,安排他住洛阳佛授记寺,并且请他说法。义净大师从天竺返国时,带回近四百部的梵本经、律、论及佛舍利三百粒,武后亲自到东门外京郊跪迎。此外,武后学习佛陀慈悲的精神,设立悲田养病坊,帮助贫病之人。
3礼敬国师:武后临朝当政时,定僧官,曾诏请嵩岳慧安禅师与北宗神秀禅师入宫,亲自行跪拜礼,朝夕问道,并尊慧安禅师为「国师」。慧安国师入灭后,武后将他的舍利迎到宫中供养。神秀禅师也深受武后尊崇,受赐「两京法主,三帝国师」的尊号。神秀禅师示寂时,武后为他辍朝五日,亲自送葬。
4开凿石窟:中国佛教雕塑艺术在唐代能光芒四射,武后的提倡,功不可没,尤以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佛的开凿,最负盛名。据闻,武后为了这尊佛像的开凿,「助脂粉钱二万贯」,并主持开光仪式。大佛呈现的宏伟气魄,正是武后与当时大唐盛世的精神写照。
中宗从小就接受玄奘大师佛法的教育,有「佛光王」的法号,曾经发愿出家修道。登位之后,全心全意护持佛教,在位五年期间,做了不少护法的事迹,例如:
◆禁止《老子化胡经》的流通。
◆礼遇六祖惠能大师,赐予磨纳袈裟、水晶钵等。
◆延请高僧道亮等人入宫夏安居,为帝传授菩萨戒。
◆为义净法师所译经典亲制御序。
◆亲自参与菩提流志译经工作。
◆授与神秀大师谥号。
◆颂赐紫袈裟与慧安禅师。
◆实叉难陀自于阗再度前来长安时,亲自到郊外迎接。
◆迎请佛骨舍利到宫中供奉礼拜。
◆景龙二年(七○八),请画工把参与译经的高僧大德法相绘在林光殿的壁上,并亲撰赞辞。
武则天和中宗皇帝奉佛虔诚,并且承继太宗、高宗时的护佛事业,使得佛教的发展如日中天。因此,在《坛经》里也不断提到当朝的情形。
二. 慧安、神秀二师如何推崇六祖大师?
  中国历史上,帝王护持佛教,与高僧往来密切的事例很多。唐朝时,武则天与中宗曾经下诏云:「朕请安秀二师宫中供养,万机之暇,每究一乘。」可见慧安与神秀大师都是当朝所重的一代宗师。
神秀禅师对朝廷的贡献很大。他为国家制订礼仪制度,尤其在书信方面,做尺牍供皇朝参考。后来,神秀禅师的门徒与六祖大师的弟子,彼此对禅法的见解有很多不同的意见,纷争不断,此乃两位大师所始料未及。
神秀禅师于,神龙二年(七○六)在洛阳寺灭度,朝廷下诏谥号「大通禅师」,首开帝王为僧伽赐号的先例;并且为他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葬礼,从皇帝到王公大臣,都亲来送葬,歧王范、燕国公张说、征士卢鸿都曾为他撰写碑诔。他的门人普寂、义福禅师等,并为朝野所重,实际上也是对神秀禅法的推崇。
此外,嵩山的慧安国师,于隋文帝时就已出家,他的相貌端雅,不染俗尘,修学法门无不该贯。隋大业年中,会集庶民,开通济渠,饥殍相望,师以乞得的食物救济病困。唐贞观年间,于黄梅山参谒五祖,遂得心旨,为五祖弘忍十大弟子之一。六祖座下的大弟子怀让禅师,曾经向他问道,只是当时机缘未具,安师遣以参叩六祖,成就了怀让禅师的悟道因缘,由此可见慧安禅师对六祖大师的推崇。
武则天待慧安禅师与神秀禅师一样,同等尊以师礼。
有一天,武则天问慧安国师:「你多大年纪了?」
慧安国师说:「我记不得了。」
「怎么多少岁数你都记不得呢?」
安国师说:「生死之事,其若循环,环无其竟,应何计数?」
意思是说,人的生死都是五趣轮回、六道轮回,如环无端,如何能以数计呢?
中宗神龙二年,帝赐紫衣,尊以师礼,延入宫中,供养三载,备受尊崇。
但是,他们对六祖惠能大师更是推崇,因此,对于皇帝的诏请,慧安和神秀大师一致上表辞让,他们说:「南方的惠能禅师,曾经接受弘忍大师的衣钵传法,佛心印可,理当诏请他入京问道才是。」由此可见,神秀大师与六祖惠能大师的感情,并不如传言般的势如水火。而且,神秀大师也曾屡次请人带信,派人迎请惠能大师北上传法,甚至几次上表,向朝廷荐举。只是,惠能大师每次都称疾固辞,他自谦说:「我形貌丑陋,身材矮小,如果到北方,北方人身材比较高大,见到我丑陋的样子,反而不信佛法,不如我不去。」所以,在《宋高僧传》里评论说,神秀与惠能禅师的德行,可以说在伯仲之间,彼此相等,不相上下。
坐禅、习定能够会道吗?  
  六祖大师得法后,几经颠沛,最后回到曹溪,大弘禅法,一时四方学众纷纷投止,从之受学者如云,就连当朝皇帝也派遣内侍薛简,驰诏迎请,当时薛简曾问惠能大师:
「现在京城参禅的大德都说,我们要觉悟,必须要坐禅习定。请问大师,你有甚么高见?」
六祖大师说:「道由心悟,岂在坐也?」
意思是说参禅修道,要用心去参,用心去悟,光是打坐不一定能够开悟。就如一般常听人说,某寺的佛、菩萨很灵感;如果没有心,纸画木雕的佛像怎么会有灵感呢?所以,灵感不在纸、木,而是在心。
六祖大师引述《金刚经》说:「若言如来若坐若卧,是行邪道。何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生无灭是如来的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的清净坐,究竟无证才是真禅。」所以,一个禅者能够把万缘放下,一念不生,那就是禅定的功夫。
有一首诗说:「高高山顶上,四顾寂无边,静坐无人识,孤月照寒泉。泉中岂无月?月是在青天,吟此一曲歌,歌中不失禅。」所以,禅在那里?「高高山顶上,四顾寂无边」,禅虽然是静坐,也没有人识得,像孤月、寒泉一样,禅者和世间就是这样的閞系。
坐禅习定的人,须知有十种修行的法门:
◆坐处明净:参禅的地方要明亮洁净。
◆看守诸根:就是看好自己的眼耳鼻舌身心,不攀缘外境。
◆晓了于相:对于外境一切诸相,不一定要排拒,重要的是要了解它、明白它,要不执不拒。
◆令心自调:参禅的三步骤,要调身、调息、调心,尤其调心,要使妄心调伏。
◆制伏懈怠:参禅亦如临敌作战,要有大勇猛、大精进。
◆心无秽著:心里不能贪著某一个境界,要心生欢喜。
◆心定常舍:心入定境,但不执著于境。
◆近学定人:要亲近学定的人,就是亲近善知识。
◆乐中安定:要能持续心中的禅喜、禅悦、禅定。
参禅的人很容易发生的境界:第一、就是有定。有的时候,一坐五、六天,甚至十天,也不需要吃饭,却是面色红润。第二、能开发智能。参禅到达某一阶段,自然心地灵明,对于过去、未来或者现在的事物,都能了了分明。第三、心生欢喜。参禅的人会感受一股不同于世俗之乐的禅悦法喜。第四、有慈悲心。有了禅的体悟,会顿觉众生很苦,因此满怀慈悲,想去广度众生。第五、会有神通。有了禅定,自然会有神通力,例如久远以前的事物,刹时近在眼前;遥远的地方传来的声音,如在耳边等等。不过,这一切的境界,均不可执著,有了执著,会成为魔境。所以,参禅的人,不但是「魔来魔斩」,还要「佛来佛斩」,不执著,如此坐禅、习定,才能会道。
四. 甚么叫「无尽灯」?  
  所谓无尽灯,就是取一灯分百千灯,灯灯相传,法脉无尽的意思。《维摩经》说:「无尽灯者,譬如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在佛教里,灯代表智能、光明、佛法、真理;学佛,就是要点亮心里的明灯,以照破无始以来的无明烦恼。《华严经.入法界品》说,善财童子「以信心为烛,以慈悲为油,以念为器,以光为功德」,以此无尽灯来灭除贪瞋痴三毒,来点亮内心的光明。学佛的要务,就是要点亮心里的灯光;外面的灯光纵使再亮,但是照不到自己的内心,唯有点亮心中的般若之灯,才能照亮自己,照亮别人。
禅宗讲究传承,讲究一脉相传。在六祖大师之前,历代祖师均以衣钵为传承信物;到了六祖大师以后,虽然不再授衣传钵,可是他提倡无尽灯,也就是要我们每一个参禅的人把禅法灯灯相传,所谓「推舂日久工夫熟,祖宗勘挑无尽灯」。只要我们舂米、推磨的功夫日深,铁杵终能磨成绣花针。只要我们参禅有所得以后,所谓「一花五叶,分灯无尽」,过去历代祖师的大法,就要靠我们点燃无尽灯,灯灯相传,才能赓续不绝。
如何是大乘的境界?  
  在佛教里,一向有大乘佛教、小乘佛教之分。小乘佛教又称南传佛教,大乘佛教是指北传佛教。
过去佛教从印度对外传布,形成两大主流,流传于东南亚一带,包括锡兰(斯里兰卡)、缅甸、泰国、高棉、老挝等,即是南传佛教。另一主流,经中亚传至中国、韩国、日本,属北传大乘佛教。
大乘是指发「上弘上化」菩提心的菩萨。小乘是指以自己的解脱为主要目标的声闻、缘觉。「乘」是车子的意思,喻指能够将众生从烦恼的此岸载至觉悟彼岸的教法。菩萨发心普度众生,故称「大乘」。《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载,大乘的「大」有七种意义:
◆缘大:指菩萨修行大乘之法,以一切佛法的广大法义为缘,因此称为缘大。
◆行大:指菩萨修行大乘,既能自利,又能利他。自他两利,妙行具足,因此称为行大。
◆智大:指菩萨修行大乘,常以智能观察,了知人、法皆无我,于一切境善能分别,不起执著,因此称为智大。
◆勤大:指菩萨修行大乘,从久远劫以来,发广大心,勤修无间,期登圣果,因此称为勤大。
◆巧大:指菩萨修行大乘,由善巧方便,化导于他,不舍生死,化身生趣,于生死中去住自在,救度众生,因此称为巧大。
◆畏大:畏即无所畏。指菩萨修行大乘,智力内充,明白诸法道理,能善加判别,于大众中广说一切法义,判定无失,则无所恐惧,因此称为畏大。
◆事大:指菩萨修行大乘,为令一切众生了解其大事因缘,因此屡屡示现于世间,演大妙法,入大涅槃,因此称为事大。
另据《菩萨地持经》卷八所载,菩萨的七种大是:
◆法大:法,即诸佛所说之法。指菩萨能受持十二部经之法,为最上最大。
◆心大:心,即诸佛广大之心。指菩萨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解大:解,即解了。指菩萨由解十二部经,了知诸法的义理,全无疑碍。
◆净心大:指菩萨既能解了十二部经,依之而行,则能远离诸惑染,超过一切解行,心得清净。
◆众具大:指菩萨所修福德智能,都是成佛的资粮,毕竟证得无上菩提。
◆时大:时,即时数。指菩萨历三大阿僧只劫修行六度,毕竟当得无上菩提。
◆得大:指菩萨由前六种功德为因,证得无上菩提之果。
大乘菩萨因为具有这七大,因此能发大菩提心,实践自利利他的菩萨行,做众生的舟航。
此外,大乘还有七种大性:
◆境大性:菩萨所缘的境界,即十方无量诸佛的世界,重重无尽。
◆行大性:菩萨实践自利利他的修行,广大无边。
◆智大性:菩萨的般若智能,无所不知,尤其能够知道广大无我的法身实相。
◆精进大性:大乘菩萨,所谓「三只修福慧,百劫修相好」,在三大阿僧只劫的修行里,难行能行,难忍能忍。
◆方便善巧大性:大乘菩萨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所谓「以智能故,不住生死;以慈悲故,不住涅槃」。
◆证得大性:菩萨证得如来的四无畏、十八不共法。
◆业大性:大乘菩萨穷生死际,示现一切菩提,建立广大的佛事。
在《法华经》中有个比喻,说有羊车、鹿车、牛车、大白牛车。声闻只能自度,不能度人,好比羊车奔逸,不回顾后群;缘觉修十二因缘以求出离三界,略有为他之心,如鹿驰走,能回顾后群;菩萨自度复能普度众生,如牛荷负,安忍普运一切;最后会归佛乘的大白牛车。《法华经.譬喻品》说:「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因此,凡是能发心自利利他,具有这种思想、精神的人,就是大乘菩萨。
六. 何谓实性?
  实性就是真实的自性,也就是真如佛性的异名。佛性在各部经典中称谓不一,名称繁多,略举如下:
《菩萨戒经》称之为心地,能生起万善。
《般若经》唤作菩提,以觉为体故。《华严经》立为法界,交彻融摄故。《金刚经》号为如来,无所从来故。
《般若经》呼为涅槃,众圣所归故。
《金光明经》号曰如来,真常不变故。
《净名经》号曰法身,报化依止故。
《大乘起信论》名曰真如,不生不灭故。
《涅槃经》呼为佛性,三身本体故。
《圆觉经》名为总持,流出功德故。
《胜鬘经》号曰如来藏,隐覆含摄故。
《了义经》名为圆觉,破暗独照故。
此外,佛性有时又称实相、般若、真如、真心等,可说是一法千名,应缘立号。不过,尽管名称再多,所指的都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与诸佛如来所以能够并肩而坐,就是自性平等;平等的自性,就是实性。实性是「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实性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这一种实性,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性。真心本性常住不迁,实相如如,犹如黄金,你可以把它做成耳环、手镯、戒指,尽管外相千变万化,可是黄金的自性永远是黄金。
实性不可以言说,不可以分别,实性就是我们的法身慧命;法身遍满虚空,充塞法界,无所不在,无处不有。所谓法身实相不是哲学上的理论,不是知识上的分别,它完全是一个修证的境界。
有一次,太原孚上座在扬州光孝寺讲《涅槃经》时,有一禅者因听讲至三德法身,广谈法身妙理时,禅师忽然失笑,孚上座讲罢,便请禅者喝茶,问道:
「我对佛学的研究,依文解义,我知道不够深契佛旨,适蒙见笑,希望您能不吝慈悲,给予指教。」
禅师:「座主刚才所讲的三德法身,在我听来,座主并不认识法身。」
座主:「我刚才所讲的,是那地方不妥当呢?」
禅师:「你再讲一遍。」
座主:「法身之理,犹若太虚,竖穷三际,横亘十方,弥纶八极,包括二仪,随缘赴感,靡不周遍。」
禅师:「我不说座主讲的不对,只说座主对法身体相妙用未能认识。」
座主:「既然如此,请慈悲为我开示。」
禅师:「你信得过我吗?」
座主:「我怎能不信呢?」
禅师:「那你从现在起,停止讲经旬日,于室内端然静虑,收心摄念,善恶诸缘,一起放下!」
座主就听从禅师所言,每日静心息虑,从初夜至五更。一天闻鼓角声,忽然契悟,便去扣禅师的门。
禅师:「教你传持大法,夜来为何酒醉?」
座主:「今日始知过去讲经,将生身父母鼻孔扭捏太紧,致使不能任性逍遥,从今以后不敢在语言文字上搬弄!」
座主便罢讲经,遍历诸方,终能名闻宇内。
法身,即真理之身,也就是吾人的本来面目,这法身平等自性是要体证的,所谓菩萨断一分生相无明,证一分法身也。学佛修行,千般辛若,万般艰难,所希望的是甚么?就是认识自己,就是证悟自己的自性。能够认识自己的实性,也就能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
不生不灭是常见外道否?
  《般若心经》云:「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世间诸法,皆由因缘和合而生;既然凭借因缘而生,即非实有,所以说不生;因缘离散而诸法灭,既先已无生,何得有灭?所以说不灭。因缘生,虽生而不起;因缘灭,虽灭而不失,生灭宛然而不生不灭,所以,不生不灭不是世间上的断见、常见。断见、常见各偏于一边,不生不灭是一个本来的、本然的事理,是出世间的真理。
在佛教里,由于各家对佛法义理的诠释各有不同,因此有各宗各派的学说。近代太虚大师和印顺法师把佛法分成三学和三系──印顺法师的真常唯心系、虚妄唯识系、性空唯名系,也就是太虚大师的法界缘起学、法相唯识学、法性空慧学。在真常唯心系的法界缘起学说里,说明众生心就是大乘心,人人有佛性,佛性、真如无阶级,如如不动。所以,六祖大师说:「外道所说不生不灭,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犹不灭,生说不生。我说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不灭,所以不同外道。」
六祖大师所说的不灭,本自无生,当然是不灭,所以不生不灭不是常见的外道,和断、常二见不一样;不生不灭是如来的清净禅,是众生本具的佛性。众生与佛本具同一心性,只因无明妄动而有生住异灭、迷悟染净的相状,《大乘起信论》于是将含摄诸法的众生心分为心真如门与心生灭门,称为一心开二门。
心真如门就是「真常唯心」,指心的本体没有生住异灭、迷悟染净等对待差别的相状,是绝对平等的理体,此理体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真实如常。心生灭门是指心的动相,妄心随缘生灭,所以产生生住异灭、迷悟染净等对待差别的相状,妄心若除,则真如的体性自现。所以真如、生灭二门,实则不一不异。
有一首诗偈说:「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寒潭水无痕。」竹子因风而动,竹子的影子拂过台阶,可是阶梯上的灰尘并没有动摇;天上的月亮投映在潭水里,但是水中并没有留下月亮的痕迹。意思是说,尽管宇宙世间的森罗万象不断在蛊惑著我们的心,但是真心理体丝毫不受影响,所谓「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平凡亦自闲」。涛涛不息的流水,尽管如何的快速流动,可是境界永远都是静的;花一朵一朵的飘落,任它飘零,无心自是清闲。能够保有这种境界的话,则尽管器世间有生住异灭,尽管有情世间有生老病死,其实,我们的心是不生不灭的。
如何得入清净心体?
  所谓「清净心体」,就是一种不动摇、无差别的自性,是虽处生死,不受生死所转;虽在尘劳,不受尘劳染污的佛性。佛性没有得失、增减、染净,所谓「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你成佛了,佛性没有增加一分;你未成佛,佛性也没有减少一分。佛和众生之所以平等,主要就是我们都有一个清净的心体,也就是佛性人人平等。佛是已经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在时间上,成佛有迟早,但是在本体上,佛与众生是没有差别的。所以,六祖大师说:「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善恶是对待法,心有了妄念,就有善有恶,如果本心里能把是非、善恶等一切差别对待放下,自然就能得入清净心体。
清净的心体妙用无比,所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朱熹诗云:「半亩方塘一监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世间的森罗万象、宇宙万物,都是从我们的真心实性里自然流露出来,我们的本性里可以显现出很多的妙用,所谓「万法归一,一生万法」。宇宙的现象千差万别,本体则一,所以一个不是少,万亿不是多。因为我们有清净的心体,只要我们一念不生,心无所住,那就是真信、真修、真解、真证。
如何得入清净心体?要紧的是,处是非时,不争是非,不被是非所动,因为,「是非交争者未通,触境生心者少定,寂寞忘机者慧沈,傲物高心者我壮,执空执有者皆愚,寻文取证者益滞,苦行求佛者俱迷,离心求佛者外道,执心是佛者为魔。」所以,我们如何到自己的清净心体?只要不思善不思恶,能够一念不生,那么自己的本来的面目当下就会现前。
六祖如何护国爱民?
  佛教是个护国爱民的宗教,从教主释迦牟尼佛开始,他不但爱护人民,也爱护祖国。他曾经为了保卫祖国──迦毗罗卫国,免受琉璃王的大军侵略,佛陀不惜三番两次的日中路坐,以阻止琉璃王的大军攻打迦毗罗卫国。琉璃王为了佛陀坐在路中,也几次退兵,后来,终于忍耐不住,就对佛陀说:「佛陀!太阳这么大,你不要一直坐在路中央,你可以到路旁的树荫下去乘凉。」
佛陀说:「亲族之荫胜余荫也。」意思是说,人要靠荫凉来遮蔽,亲族才是我们的荫凉。现在我的国家,我的亲族都要被你毁灭了,我还到树下乘甚么荫凉呢?
所以,佛陀是一个忠孝双全的人。
六祖惠能大师,他也是一个非常护国爱民的大师。他的心地仁慈,在他隐居猎人群中时,每看到太小野兽,他就偷偷地把牠放了;他讲经传道,维护社会的秩序,给社会增加道德的力量。所以,六祖大师一直站在佛教的立场,希望有助于王教。
根据《心地观经》说,支配国家者,必须具有十德:
◆能照:有智能眼,可以看世间。
◆庄严:依他的福德智能,可以庄严国家、社会。
◆与乐:可以给人民安乐,国泰民安。
◆伏怨:可以去除灾_NAN,消除怨恨。
◆离怖:能却八难,给人无惧,无有恐怖。
◆任贤:能够聚集对国家有所作为的贤人,分任国事。
◆法本:使人民能安住于国土。
◆持世:以法管理世间。
◆业主:善恶诸业归属国王。
◆人主:一切人民以王为主。
所以,惠能大师一再倡导「民要安,国要治」。自古以来,佛教在国家、社会所扮演的角色,具有净化人心、维护社会秩序、辅助王教之功。佛教可以说是人民精神的重镇,因为有佛教,社会人民自有因果、道德观念,佛教可补法律的不足,可辅佐政治的清明。佛教和政治都是管理众人的事,彼此息息相关,脱离不了关系。甚至证诸历史,佛教愈弘扬的时代,国运就愈昌隆;同理,国家富强,政治清明,佛教才能兴盛。
从佛门早晚课诵的内容,可以看出佛教对国家前途的关心,如每月初一、十五必诵的宝鼎赞:「端为世界祈和平,地久天长……」;早课祝愿词:「国基巩固,治道遐昌……」;长芦禅师的「国界安宁兵革销,风调雨顺民安乐」等等,都是佛弟子对国势兴隆绵长的虔诚祝祷。日本的临济宗祖师荣西禅师留学大唐,回国之后,曾撰著《兴禅护国论》三卷,主张建设三禅院以护卫国家,利益众生。历代的高僧大德虽然不像帝王将相直接掌政,但是爱护国家的心和一般人是相同的。出家人虽然出家了,但是并不意味出国,并没有远离自己的国家邦梓,爱国不分你我自他、方内方外,为政不必高官厚位、权力在握,爱国没有错误,没有国家民族观念才是罪过。国家需要广大的佛教徒投入行列,以佛教的高超教理来净化人心,改善风气,为社会提供心理建设、精神武装,给予社会大众苦难时的安慰,失望时的鼓励。
六祖大师为何不受皇帝的恩诏呢?
  如前所说,六祖大师是一个护国爱民的高僧,然而唐朝的则天女皇与中宗皇帝几次下诏请他进京,为甚么他一再称疾固辞呢?虽然《坛经》里没有说得十分详细,不过可以推想而知,六祖大师所以没有应诏进京,原因有几点:
1在当时,神秀大师在京城里的声望很高,虽然神秀大师也曾向朝廷荐举惠能大师进京,不过一山终究难容二虎。再者,神秀大师既然德高望重,有他在京,北方也就有了佛法的中心,何况,南方也需要佛法的重镇。尤其五祖弘忍曾嘱其与岭南有缘,为了不违背师父遗嘱,所以六祖大师固辞进京。
2凡是参禅的禅者,都有远离市镇尘嚣,不慕荣华富贵的出离心。六祖惠能大师生于民间,出身寒门,虽是一个贫苦人,但是根机不凡,开悟了,并且得到五祖的衣钵传法,成为禅宗六祖。在他的心里,对荣华富贵,他没有羡慕的心。所以,几次的诏书,都因为他一心只想广度众生,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出离心,因此拒绝入京。
3前文说过,六祖大师出生在乡村,从小并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而且他自觉自己长得很矮小,而北方人都比较高大,他担心自己到了北方,外表无法令人生起尊敬;因为对人不尊敬,对法也就不尊敬,因此不受皇诏入京。
惠能大师因为有以上三个顾虑,因此辞不进京。其实,在中国佛教史上,「丑僧俊道」的人很多,参禅学道,重在发心愿力要大,不一定要「外相庄严」。六祖大师圆寂以后,刘禹锡曾经为六祖大师撰写碑铭,碑铭上说:「五师相承,授以宝器,宴坐曹溪,世号南宗,学徒爰来,如水之东,饮以妙药,差其瘖聋,诏不能致,许为法雄。」
所以,六祖惠能大师虽然和玄奘大师的风格不一样,玄奘大师曾经数度随唐高宗御驾出巡,而六祖惠能大师却只安居一方。不过,人虽在一方,而他的声望德行,仍为国家社会所敬重,其影响都是一样的。
十一 经文注释神龙元年上元日*1,则天*2、中宗*3诏云:「朕请安、秀二师宫中供养,万几*4之暇,每究一乘*5。二师推让云:『南方有能禅师,密授忍大师衣法,传佛心印*6,可请彼问。』今遣内侍薛简驰诏请迎,愿师慈念,速赴上京!」师上表辞疾,愿终林麓。薛简曰:「京城禅德*7皆云:『欲得会道,必须坐禅习定;若不因禅定而得解脱者,未之有也。』未审师所说法如何?」
师曰:「道由心悟,岂在坐也?经云:『若言如来若坐若卧,是行邪道。何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究竟无证,岂况坐耶?」
简曰:「弟子回京,主上必问,愿师慈悲,指示心要*8,传奏两宫及京城学道者。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冥者皆明,明明无尽。」
师云:「道无明暗,明暗是代谢之义。明明无尽,亦是有尽,相待立名故。《净名经》云:『法无有比,无相待故。』」
简曰:「明喻智能,暗喻烦恼。修道之人倘不以智能照破烦恼,无始生死凭何出离?」
师曰:「烦恼即是菩提,无二无别。若以智能破烦恼者,此是二乘见解,羊鹿等机,上智大根悉不如是。」
简曰:「如何是大乘见解?」
师曰:「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去不来,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简曰:「师说不生不灭,何异外道?」
师曰:「外道所说不生不灭者,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犹不灭,生说不生;我说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不灭,所以不同外道。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
简蒙指教,豁然大悟,礼辞归阙*9,表奏师语。其年九月三日,有诏奖谕师曰:「师辞老疾,为朕修道,国之福田。师若净名,托疾毗耶,阐扬大乘,传诸佛心,谈不二法。薛简传师指授如来知见,朕积善余庆,宿种善根,值师出世,顿悟上乘,感荷师恩,顶戴无已!」并奉磨衲*10袈裟及水晶钵,敕韶州刺史修饰寺宇,赐师旧居为国恩寺。
--------------------------------------------------------------------------------
*1上元日:
阴历正月十五日叫上元日,即元宵日。
即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唐代许州(河南许昌)人,名曌。十四岁。被选入宫,为太宗才人,以黠慧获宠。帝崩,依制削发为尼。高宗即位后,召入宫为昭仪,未久立为后。于高宗晚年,专决政事。帝崩,先后废中宗、睿宗。天授元年(六九○)改国号为周,自称则天金轮皇帝。执政达四十余年。曾师事高僧神秀、法藏、义净等,又度僧、造寺、塑像、写经,历年为之,从不厌倦。
唐高宗太子,名显。即位后五年,武后将他废为卢陵王,徙居房州十四年。至武后被迫归政,中宗始得复位。
几,微也。谓当戒惧万事之微。后借指帝王日常处理的纷繁政务。
即指佛乘。乘,载运的意思。佛陀出世。本欲直说《法华》,然因众生根机不等,于是说三乘法使众生调熟,因此有所谓「会三归一」。总之,佛说一乘之法,为令众生依此修行,出离生死苦海,运至涅槃彼岸。
又作佛心印。禅宗认为,依语言文字无法表现的佛陀自内证,称为佛心。其所证悟的真理,如世间的印形决定不变,故称心印。
禅宗大德的简称,用以尊称禅师。
法门的至极,即指最精要的法义。
指宫阙,是帝王所居住的地方。
袈裟的一种。相传乃高丽所产,以极精致的织物制成。磨,指紫磨,属于绫罗类。
唐中宗禅龙元年(七○五)正月十五日,则天太后和中宗皇帝下诏书说:「朕曾迎请惠安和神秀两位大师到宫中来供养,在治理纷繁的政务余暇,经常参究一佛乘的教理。但是两位大师都很谦逊的推让说:『南方有惠能禅师,曾受五祖弘忍大师密传衣法,是传佛心印的人,可以迎请他来参问。』现在派遣宫中内侍官薛简,带著诏书速往迎请。希望大师慈悲,迅速来京。」
六祖接到诏书之后,上表称病谢辞,表示愿意在山林终其一生。
薛简便说:「京城里的禅师们都说:『想要体会佛道,必须要坐禅,修习禅定功夫;如果不透过坐禅习定而能得到解脱,那是不可能的事。』不知道大师的看法如何?」
六祖说:「道要从自心去悟,怎么是在坐呢?经上说:『如果有人想从坐卧相见到如来,这就是行邪道。为甚么呢?因为如来是无所来,也无所去。』无生无灭就是如来的清净禅,诸法空寂就是如来的清净坐。究竟的真理本来无有一法可证,那里还有甚么坐或不坐呢?」
薛简说:「弟子回京城以后,皇上必定要问我,希望大师慈悲,指示佛法心要,让我能奏闻皇太后与皇上两宫,并且告诉京城中所有学道的人。这就好比点亮了一盏灯,辗转燃点百千盏灯,使幽暗的地方全被照亮,光明将永无穷尽。」
六祖说:「道没有明、暗的分别,明、暗是新旧更替的意义。说光明永无穷尽,也是有尽,因为明暗是互相对待所建立的名称。《维摩经》说:『佛法是无可比拟的,因为没有对待的原故。』」
薛简说:「明譬如智能,暗譬如烦恼。修学佛道的人如果不用智能的光去照破无明烦恼,如何能出离无始无终的生死呢?」
六祖说:「烦恼就是菩提,并不是两个东西,也没有甚么区别。如果说要用智能的光来照破无明烦恼,这是声闻、缘觉二乘人的见解,也就是以羊车、鹿车譬喻的根机。有上智大乘根性的人都不会作这样的见解。」
薛简问:「如何才是大乘的见解呢?」
六祖说:「明和无明,在凡夫看来是不同的两种东西,有智能的人了达它的性体没有两样,这无二的性体,就是真如实性。所谓实性,在凡愚身上并不曾减少,在圣贤身上也不会增加,住于烦恼之中不会散乱,处于禅定之中也不滞空寂,不是断灭,也不是恒常,没有来也没有去,不在中间也不在内外。不生不灭,性相一如,永不改变,称之为道。」
薛简又问:「大师所说的不生不灭,和外道所说的有甚么不同呢?」
六祖说:「外道所说的不生不灭,是以灭来终止生,以生来显现灭,如此灭还是不灭,生也只是说不生。我所说的不生不灭,本来就是无生,现在也无所谓灭,所以和外道不同,如果你想要知道佛法要旨,只须对一切善恶诸法都不去思量,自然就能悟入清净心体,澄明常寂,妙用无穷。」
薛简得到指示教诲,忽然大悟,于是礼谢辞别大师,回到京师,将六祖的话表奏皇帝。同年的九月三日,又有诏书奖谕六祖说:「大师以年老多病辞召,愿意终身在山林中为朕而修道,真是国家的福田!大师犹如维摩诘居士,托疾居住毗离耶城,弘扬大乘佛法,传授诸佛心印,讲说不二法门。薛简回宫表奏大师所指授的如来知见,是朕积善而有余庆,宿世种下的善根,所以才能幸逢大师出世教化,得到顿悟上乘的妙理,承蒙大师法恩,当顶戴感激不尽!」同时并奉送磨衲袈裟及水晶钵,敕令韶州刺史重修寺院,赐名六祖的新州故居为国恩寺。
凡是参禅的禅者,都有远离市镇尘嚣,不慕荣华富贵的出离心。六祖惠能大师生于民间,出身寒门,虽是一个贫苦人,但是根机不凡,开悟了,并且得到五祖的衣钵传法,成为禅宗六祖。在他的心里,对荣华富贵,他没有羡慕的心。所以,几次的诏书,都因为他一心只想广度众生,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出离心,因此拒绝入京。
菩萨戒经》称之为心地,能生起万善。
《般若经》唤作菩提,以觉为体故。
《华严经》立为法界,交彻融摄故。
《金刚经》号为如来,无所从来故。
《般若经》呼为涅槃,众圣所归故。
《金光明经》号曰如来,真常不变故。
《净名经》号曰法身,报化依止故。
《大乘起信论》名曰真如,不生不灭故。
《涅槃经》呼为佛性,三身本体故。
《圆觉经》名为总持,流出功德故。
《胜鬘经》号曰如来藏,隐覆含摄故。
《了义经》名为圆觉,破暗独照故。
如何使护法成为你的修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佛教需人才
  学佛十五年以来,我对中国佛教没有一丝一毫的怀疑。然而,愈了解就愈知道问题的症结在那里,也愈知道中国佛教目前最欠缺的就是人才。培养人才需要环境,而建立环境确实需要一些有志之士贡献心力、身心投入,这是属于出家人的投入;另一方面则需要在家人的协助与护持。护法工作当然不只是金钱,最大的护法应该是──「使自己成为一个好的修道人」。这个观念实在非常重要!
办佛学院吃力不讨好
  办佛学院是一件非常、非常、非常吃力不讨好的事。我连用三个「非常」,是因为自己也办佛学院,因此我很清楚。我们办佛学院,人数不过是四十~五十人,但因都是男众,所以也非常不好带;不过现在辛苦,对未来佛教发展有所帮助都是值得的。我们不忍圣教衰,不愿看到佛法败坏在我们这一代的三宝弟子身上,而办佛学院,办佛学院是一个诚意,也是一种坚持,更是一个无怨无悔的工作。
  办僧伽教育,看起来像是出家人的事,事实上是整个佛教界,甚至是攸关中国佛教存亡的事。没有优良的法师,怎么会有优良的佛教质量?这一点我们必须互相共勉。套句现代话说,我们是「生命共同体」,因此,办僧伽教育固然是出家人的直接工作与责任,但在家人也有责任。只是讲责任不是佛教的重点,应该讲「发心」,接着切入我们的主题──「如何使护法工作成为你的修行」。
  所谓「护法」,首先必需知道「护」的是什么「法」?要护法,你的身份是什么?护法要护到什么程度?护法不是一味地把钱交出来就了事,也不是光在开会时,先来会场搬搬桌椅,或在门口接师父之类的事,这些也许算是护法的工作之一,但护法工作绝不只有这些;此外护法不是意味着要直接从护持工作中得到什么回馈,譬如师父对你微笑,或师父在你生病时给你的特别关爱……等等。师父会给一切众生最特别的关爱,但不是「只给你」,如果是这样,那佛法就不平等了。
观念要正确
  护法是你「自己本身」的意愿,并不是师父来求你护持,或看师父可怜,所以你「才来」帮忙。
  四年前台中有个「三宝护持会」,刚开始时他们护持的观念狭隘,态度不正确,目标也太低劣──以为护持三宝就只是在「行布施」,在「施舍」给谁,其实护持三宝是自己在成长,得利益是自己,大家千万不要搞错了!居士不应把目标模糊,以为护持三宝,就是某位师父要来演讲,就弄个场面出来,那位师父要盖庙,就帮他办个法会,布施他、支持他,这就叫「护法」。护法要透过自己的护法过程,从中了解法的存在与修持!护法工作就是自己的修行,在护法的过程中,要了解什么是「法」?要如何护「法」?为什么要这样护?护完了之后,应该如何成长?是用所护的「法」,与所护的「对象」做交流,而不只是金钱或体力无意识的付出。所谓「护法会」并不是意味着一群「到处化缘的部队」,但多少人认为就是这样──一支有组织、有纪律「滴水不漏」的「部队」。若是弄成那样,我想以后大家一定视护法会为逃避的对象,别人见到护法委员就要起烦恼了。
自我修道上的增上
  护法会固然在某种程度上,也包含金钱上的协助,可是这种协助绝对是协助你「自己」,而非协助「他人」,你是欢欢喜喜的把钱用在一种增上、期盼、随喜,也用在自我增上的修行。因为在护法的过程中,要「期许」自己,能够舍悭贪,能够「随喜」师父修道,并使自己的修行不断自我增上。必须这样想:师父的精进修行,能够饶益众生,而我却为五种贼所绑──夫妻、家庭、国家、业障和疾病,让我不能自在的自利利他,真的很想这么做,却不能这样做,所以期许将来 我也能这样做,这是一种自我增上的表征。在捐一千元、一万元之时,所带来的是这种自我的观照,一种自我修道上的期盼,绝不是意味着每个月缴一千元,自己就少掉一千元的花费。能够这么想,在布施的剎那,你就已经增上了自己,惭愧了自己。再说,当每一次把钱交出去,每一次有机会去寺院,或所护持的对象来到你面前时,你要想:看到这么多师父在用功,大家同心协力的投入,多么庄严的佛宝、法宝与僧宝啊!这样一想,就把自己的惭愧心与随喜心庄严起来了。   另一方面,看自己仍在无明中,而产生「惭愧」,一方面看到自己所做的功德与所做的增上,然后生起「随喜」,这就度了自己的悭贪和嫉妒。看到师父清净的庄严相,生起一种随喜之心。你平常随喜别人赚钱,随喜别人(如竞选时)骂来骂去,平日就随喜这些恶事,帮别人绑白布条、拿旗子、发传单去骂对方,随喜恶法;现在你透过护法,学习随喜善法,你说这不是修行吗?这才叫「护法」,护法其实点点滴滴都是修行!这是随喜的修行,此外,当你看到出家人一批批的 从佛学院毕业,看到同学一批批的从在家而后出家,你发现他们增上了,就反看自己──去年参加护法会,今年我又参加,我了解佛法有多少?这就是你的自我反省,看看自己进步得太少,很惭愧!然后觉得须要增上,这不就是「精进」吗?之前你只是布施,现在你却在修精进,所以护法工作,正是自己在行六度。
从每个过程中去认识法
  护法绝不只意味着物质的供养,护法绝对是佛法的相互增上,首先要把这个观念厘清。所以在护法时不要观念不清楚把目标弄错。其次,也有一些居士护持三宝的作风不正确,他们常常是:师父怎么说,他们就马上一切搞定!好像很积极热诚,要办法会,好!马上借场地、安排交通……。大家为了把事情办好,你吵我吵,吵完了,事情搞定,到时候到师父那里去邀功,邀完功后,师父赞美你两句,很高兴回来,一切功德就这样用光了。作风不对,方向也错了。他们不知道,从护法的过程中去认识法,在付出的每一个当下,都是为了庄严自己、庄严三宝,而不是要讨好谁。也不是因为「我」在xx护法会,所以才要护xx的法,这样就变成山头主义──分别圆光会、慈济会……。师父之间本来没分裂,却常常被信徒搞到分裂──你们师父、我师父……把世间的斗争、世间的群体性和封闭性、斗争性……全放到佛门里来。
  把目标弄错了!有些护法居士,请他来听经,他却一推再推,推不掉了,年底才来,来了之后,打瞌睡。能来已经算不错了,算是庄严道场。有的是缴了钱就大事已毕,所作皆办,他想:讲经说法是院长的事,听经闻法是佛学院学僧的事,这些与我何干?所以当我们说要修行增上时,他说:「好啊!师父您赶快修行增上,我护您的法,您赶快啊!」然而他却忘了自己也要修行增上。
  举个例子说明:你跟师父们住在一个房子里,屋子着火了,在内房的人都不知道房子已经着火,而你和师父在外房,知道房子已经着火。师父说:「赶快!帮我拿梯子,我先背这个人,等一下再背第二个人出去,到时候你再跟我一起出去,知道吧!」你说:「没问题!师父您背人出去,我留在这里行菩萨道,在这里被烧死也没关系。」你就是这种人。师父在娑婆三界内,感觉如同火宅一般,而那些在世间忙着烤肉、郊游、玩乐和斗争之人,就是身处火宅却不自知的内房之人。但你跟师父在外房,已经知道房子烧起来了,这表示你已经懂得修行,而师父发菩提心,舍世间利益,自利利他,所以赶快要背人出来。你帮忙搬梯子,就是护持师父帮忙众生,但师父在背人出去时,你自己却不让他也把你背出去,师父已指引你往楼梯走(解脱之路),你却说:「我很忙,没有时间出去。」检讨一下自己是否正如上述例子一样?把修行、度众生当成是师父的事,一切都与你无关?最起码你也要自己度自己吧!
情不重不生娑婆
  很多护法想:往生极乐?很好啊!那赶快缴钱,缴到「西方银行」去,往生时师父就一定会来助念帮我往生。但是,纵有师父助念及阿弥陀佛来接引亦无益,因为你的心未打开,弥陀之愿力你没接收到!因为你平常只想着:金钱、名利、贪爱,从未在护法的过程中去除自己的贪爱,舍弃自己的憎恨,放淡你那浓烈的感情。情不重不生娑婆,因情重而生娑婆,放不下情,故只有缴钱,而没修行,从头到尾与修行无关,只是结缘而已,你又如何期盼能往生?
护法不是一种买卖,更不是一种交换,护法是你「修行的投入」!
众生根机因缘差别
  护持三宝以「护法」、「敬僧」、「尊佛」为根本,今天号称「护法」但不敬僧,轻易的质疑出家人办学的成效,这是不太正确的。就算是自己的孩子,也不可能个个优秀,都当博士,个个都孝顺啊!所以我们也不可能要求出家的师父,个个都当祖师,每个都当住持!
  护法当然就少不了要供养,一切供养中以法供养为最,以法供养为上,而法供养则以实践为主要,大家对法有想增上的心,才是真供养、真护法。法由人弘,且由僧宝来弘扬,唯有在僧宝身上,才能看到佛法的流传及功德和法的力量。因此护持三宝要以「敬僧」为根本!现代居士普遍问题在于和师父太接近了,这样容易生起轻慢心,结果护法护到最后却变成谤法慢僧,这不是真正的护法。真正护法在过程中必须是:「但见己过,观师功德」,如此才能使我们真正地修行增上。
  什么是「佛」?真正利益他人,达到究竟圆满就是「佛」,所以护法就要发心真正利益他人,这是成就佛道的愿力,也就是发菩提心。发菩提心的人,学佛的目的是为利益众生而学,成佛是为利益众生而成佛,不是为自己而成佛。有这种正确的观念,才会真正的尊重僧伽。因为发菩提心为利益一切众生而护持三宝,有了这种正确的「心态」时,才是真正由自己展现出佛法,并以此供养三宝,这是最上最妙的供养!
欢喜地行菩萨道
  此外,参加护法会除了物质上的布施供养,也是心理的欢喜供养──法供养。请别人参加护法会,是行菩萨道,让别人也有机会学佛、种福田,在邀请别人加入的过程中,你同时必须学习谦卑、耐性与智慧成长。要让一个未学佛的人,因你的善巧介绍而来参加护法工作,这是你在行菩萨道、利益众生,这比替政客拉选票更有意义。同时要欢欢喜喜的行菩萨道,而不是为了希求师父的赞叹,也不是想从师父身上得到什么利益。在护法时要清楚知道,这是为自己的修行增上而做,是为一切众生而做,不是为了师父。在寺院中有时自己的举止不如法,被师父说两句,你可不能因供养了多少,拉了多少信徒而生起贡高怪师父,不该指责你。我们护法、供养、介绍信徒,这些功德都是自己的,当师父指点我们的过错时,这正是你的功德显现!因为师父是在教你正确的修行,会指正错误的师父,正是我们的善知识,护法时更要珍惜这些师父助你增上的机会。
修行及护法真正功德所在
  总之,敬僧、尊佛、发菩提心,圆满这整个过程才叫「护法」,这才是修行及护法的真正功德所在。再重复一遍,所谓护法有两大工作:首先是使自己成为一个修道人,成为一个能理解佛法、能实践佛法、能在法增上的人。因此要护法,就要在修行上振作起来,要有决心实践佛法,就算不能实践得很好,也要随喜他人的修行,这才是真护法。其次,护法是一种实际的行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敬法是用法的实践来庄严佛、庄严法,这不只是身、口之表现而已(指出钱出力),在意上勿贡高我慢,才能真正以身、口、意而圆满护法。打从心里做起、认识法、修行法、展现法,用法来与师父相接应,唯有如此,身口的实践才能如法。师长有事弟子必服其劳,例如以金钱护持,并不是师父有需要我们,我们才供养,而是要时时存念三宝的存在。据说从前在西藏请一尊佛像,佛像多高,金块就必须迭多高。这并不是造佛像的师父爱钱,而是要你用金子(你最爱的东西)来表现你心中对三宝的敬意。由此可知,护法绝对离不开「诚恳」,其主要的意义在于恭敬的身、口、意供养。
  最后说到护法就必须敬僧,而敬僧的观念主要有三:
(一)但观功德不见师过: 了解师父的功德(也就是幢相功德)、持戒的功德(师父内心断恶从善,自净其意)。
(二)忖己能力,恭敬护持: 忖己能力,就是先照顾好自己的家庭。护法是从家庭美满开始,护法是自己的修行,所以要让整个家庭因你的护法而增上。在金钱方面一定要忖己能力,勿比面子,心态要正确,护持的态度一定要恭敬。孟子曾说:孝顺父母,只是供养饮食、衣物而无恭敬心,如同养畜生一般,不可名为「孝顺」。所以,恭敬心是很重要的,法就是从恭敬中求来的。
(三)以道相见,不以情牵: 敬僧不是将师父占为己有,亲近师父不是有世俗的目的(此尤以女居士为诫)。修行的路是要自己去走,并非与师父建立情感以求得任何保障。
  尊佛以发菩提心,忆念佛功德为主;而护法、敬僧本身就是在尊佛,依此而能生起种种自利利他之方便,这就是「护法」。基本上,护法工作不应只视为居士的「责任」或「义务」,亦应视为居士学佛、行佛、修福、修慧的重要修持与功课之一。如此护持三宝,庶几于因果无昧,修行无违,解脱不悖;于自他则两利,于教团则永固,于人天则共赞,于福慧则圆成,诚可谓善于护法者。
我的QQ名叫狮子,把两名合一,以免造成名字混淆误会~:)
祈祷加持我等之相续,
祈祷加持内心趋正法,
祈祷加持正法趋入道,
祈祷加持修法无违缘,
祈祷加持修行得究竟。
伽蓝菩萨诞智慧护法关公介绍和修法 (诸大德开释)
我的QQ名叫狮子,把两名合一,以免造成名字混淆误会~:)
祈祷加持我等之相续,
祈祷加持内心趋正法,
祈祷加持正法趋入道,
祈祷加持修法无违缘,
祈祷加持修行得究竟。
金刚护法& & 佛典故事
佛陀在世時,有些出家眾因不捨物欲而造作種種惡行,引起居士們的譏嫌。為了讓修行人能遠離雜染,也護念在家居士的善根,佛陀依不同的緣起制定戒律,使弟子們能依其嚴持,免於毀犯。佛陀不但讚揚持戒者,也勸導居士要護持持戒人。有一次,佛陀向弟子迦葉及在座大眾宣說了一則公案:
「無量阿僧祇劫前,在拘尸那城有佛出世,教化人間,號為『歡喜增益如來』。當時的國土寬廣、清淨莊嚴,生活富足安穩,不曾聽說有饑渴等事,就像生活在安樂國的菩薩們一樣。歡喜增益如來住世無量歲數,化導無邊眾生,最後於娑羅雙樹間入涅槃。
歡喜增益如來入滅後四十多年,佛法依舊興盛。當時,有位比丘名為『覺德』,因為持戒清淨,戒德莊嚴,有許多徒眾仰慕追隨,聽從教化。覺德比丘為大眾廣說經典,對於佛陀所制定的戒律,不僅教誡弟子們要持戒嚴謹,也不得畜養奴婢、牛、羊等非法之物。結果,有些破戒比丘覺得覺德比丘如此教化,會妨礙他們貪求物欲的行為,便心生惡念,手執刀杖弓箭,怒氣衝衝地來到精舍,想要危害覺德比丘。
當時的國王,名為『有德』,聽說這件事後,即刻趕往覺德比丘的住處,以保護他免於受害。有德國王為護持正法,於這場戰鬥中勇猛無畏,渾然忘卻自身,結果為刀杖弓箭所傷,體無完膚。覺德比丘感念國王的護法之誠,於國王臨終前讚言:『善哉!善哉!國王是護持正法的人,今生如此發心護持,當來之世皆為無量法器。』有德國王聽完這段祝願後,生大歡喜,命終後即往生到阿佛國,並且成為阿佛的第一弟子。而國王的人民、眷屬們,不論是跟隨其一起戰鬥者,或是隨喜讚歎的人,都因這次的護法因緣而生不退菩提之心,命終皆往生到阿佛國。覺德比丘在教化緣盡後,也往生到阿佛國,成為阿佛聲聞弟子中的第二弟子。」
說完了這段公案,佛陀再度告誡弟子們:「如果正法受到迫害,法將欲滅,大眾應當效法有德國王,勇猛無畏,護持正法。當時的有德國王就是我的前身,而說法的覺德比丘即是迦葉佛,因為護持正法的發心,所以得無量殊勝的果報。我也因此因緣而得今日種種莊嚴身相,成就法身不壞。」
典故摘自:《大涅槃經?卷三》
--------------------------------------------------------------------------------
《大般涅槃經》云:「如來之身,無量億劫,堅牢難壞,非人天身,非恐怖身,非雜食身。如來之身,非身是身,不生不滅、不習不修,無量無邊、無有足跡、無知無形,畢竟清淨,無有動搖。」
有德國王不顧自己的性命,以肉身迎向千刀萬箭。這一念真誠,堅逾金石,無物可破;這一念發心,至勇無畏,萬障消除。因為金剛般的發心,所以成就了金剛身的果報。護法如此,修行豈不同然?若能一念到底,千軍無畏,成道可待!
《大涅槃經》所載金剛護法勇猛殺敵的故事,在提醒我們對正法的護持不能鬆懈,如果因循茍且,或是婦人之仁,都很可能會危害正法。如何善對眾生的慈悲,又能正氣怖退魔軍,都需要更高的智慧與決心。學佛至此,不只是學習柔軟語、慈悲心,更看到大丈夫為所當為的氣魄與雄心。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稀土部队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