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全面二2016全面两孩政策解读最快20

全面二孩最快年内实施 二孩实施在社会上的反响怎么样
全面二孩最快年内实施 二孩实施在社会上的反响怎么样
发表时间: 20:42:02 文章来源:
《全面二孩最快年内实施 二孩实施在社会上的反响怎么样》是有华当教育网()为你整理收集:
 最近两天,“全面二孩”成为一个火爆话题。国家已经明确表态,可是河南到底何时放开?昨天,省人大和省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均表示,河南会紧跟国家步伐,敦促政策尽快落地。“希望在明年五月底的省人大常委会上‘落地’全面二孩政策,最快则可能在明年三月底‘落地’。”昨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向大河报记者如此透露。全面二孩最快年内实施&  豫版“全面二孩”何时落地?很可能明年5月底“落地”,最快3月底&  10月3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表示,预计明年第一季度,全国多数省区市都能够具体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我觉得性子急的,现在就开始怀孕也不影响孩子符合政策。”央视“新闻1+1”连线时,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说。&  河南的节奏如何?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之后,各省将陆续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现在正在制定2016年立法计划,打算将修订《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列入本级法规的修订计划之中。河南修法“能早不晚”,希望在明年5月底的省人大常委会上“落地”全面二孩政策,最快也有可能是明年3月底。&  明年生孩受不受罚?一切要由“修法时间”来确定&  “现在能不能怀孕啊,如果顺利怀上了,明年会不会受罚呢?”很多急迫想要“二孩”的女士都迫切想知道。&  对此,省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说:“现在是11月份,就算顺利怀上,孩子的预产期也是在8月初了,那个时候,很大可能河南已经修法了,所以孩子当然也是合法的了。”&  不过,对于现在已有孕在身的妈妈来说,还是要看孩子出生的时间是在修法前还是修法后。&  “只要河南相关条例没有修订,‘抢生’肯定是不符合政策的,此前单独二孩政策在河南落地时已有先例。”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单独二孩”时是以修订的《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发布日日为界,此前出生的二孩,肯定是不符合政策的,但提前“抢孕”,只要在这之后出生的二孩,都为合法“单独二孩”。&  “假设我省‘全面二孩’的落地时间为5月31日,那么也就是说,5月31日后出生的孩子是符合政策的,5月31日前出生的孩子则是政策外的。”这位负责人解释。&  湖南不处罚,河南怎么样?对于“抢生”,暂时没答案&  10月30日,湖南省卫计委表示,在中央五中全会公报公布后到湖南省正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前,不符合规定生育第二个孩子的,不作实质性处理。湖南省卫计委党组书记詹鸣表示,自中央五中全会公报公布之日至湖南省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不符合湖南省现行生育政策的夫妇已经怀孕第二个子女的,可以生育,不要求落实补救措施。 那河南的情况如何?过渡期内出生的“政策外”二孩是否受罚?&  对此,河南省人大和河南省卫生计生委的相关负责人均表示,现在还不好说。&  “从定性角度来讲,在政策过渡期间生育二孩肯定是‘政策外二孩’,但是如何处理,还需要根据国家意见,省里相关部门经过各方调研后拿出具体实施办法。”省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说。&  独生子女费全面取消了?&已经领证且今后不生的,会继续享用&  “全面二孩”实行后,许多家庭最关心的问题是,今后是否还能享受独生子女费?&  “这要分两种情况。”河南省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称,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提倡按政策生育。对自愿生育一个孩子的夫妻,不再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不再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等相关奖励优待政策。但是,之前已经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继续按规定的条件、标准、年限,享受各项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政策。已经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要求再生育的,不再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优惠待遇,此前享受的不退还。&  “比如已经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而且今后也不再生育二孩了,那这个奖励费还是继续享用的。”他说,再比如,一对新婚夫妻明年生第一个孩子而且今后也只生了这一个孩子,那么这对夫妇就不能再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了。&  社会抚养费还存在吗?“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没变,超生依然要罚&  “二孩”要全部放开,是否意味着计划生育政策取消?&  “当然不是。”河南省人口与计生干部学院张原震教授说,社会抚养费不会取消,相关的政策可能会调整,因为十八届五中全会继续明确了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对于超出政策范围的生育,仍应该继续征收社会抚养费。&  其他热点?答疑&  生育手续――二孩是审批还是登记?&  目前全国各地生育一孩已普及登记制,生育前到社区登记即可。但在单独二孩政策中,各地均要求二孩生育实行审批制,即需要报计生部门批准方可生育,否则就属于违规行为。&  全面二孩政策中,国家卫计委已明确:“取消二孩审批,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生育第二个孩子的夫妻,可到一方户口所在地或现居住地办理登记。”&  浙江省卫计委计生管理处处长潘祖光说,生育审批是指前置的行政许可,即当事人提出申请,经过层层审批、公示,最后计生部门审批通过后发放准生证;而生育登记则是服务项目,生育家庭只需提供结婚证明和生育申请备案即可,即事即办灵活快捷。&  全面二孩只需登记,意味着二孩生育所需手续将更加简便。&  超生“罚款”――抚养费返还的可能性不大&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以往超生尤其是超生二孩的社会抚养费是否要返还?&  不少基层计生干部表示,对于此前生育二孩被“罚款”的家庭,从现有政策来看返还社会抚养费的可能性不大 孕妇产假――生育二孩产假能休多久?&  孕妇产假主要由基础性产假和奖励性产假两部分组成。基础性产假为国务院2012年颁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明确的“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奖励性产假包括晚育和独生子女增加的产假,这部分各地规定不尽相同。&  不少地区将晚育范围确定为已婚妇女23岁(或24岁)怀孕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为晚育,因此生育二孩不属于晚育范畴,相应晚育奖励的产假将无法享受。加上二孩不属于独生子女,相应增加的产假也无法享受,一般二孩产假就只有国务院相关规定中明确的98天。&  至于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及独生子女不再奖励对于二孩产假的影响,多地企事业单位普遍反映“还需等具体操作办法出台,在此之前都得按现有规定执行”。&&&  推荐阅读:二孩实施在社会上的反响怎么样?&  “只生一个”的时代过去了,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全面放开二孩的消息一公布,马上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连日来,全国各地、各阶层的民众都在热议这个二孩政策的前景,都在考量二孩政策将给国家、民族、家庭带来的改变。毋庸置疑,二孩政策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人口计生的层面,我们有理由相信,二孩政策将深刻影响中国的未来。&  纵观新中国每一次人口政策的调整,都给国家、民族、家庭留下深刻的烙印。出台于40多年前的独生子女政策,虽然曾经对遏制人口膨胀起到过关键性的作用,但是任何政策都需要与时俱进,需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眼下,面对新生人口衰减、老龄化社会提前到来;面对劳动人口减少、人口红利消失;面对人口结构、男女性别比严重失衡;面对家庭养老抚幼的传统功能被削弱、失独家庭大量出现;甚至面对独生子女性格培养、人格形成出现问题等等,独生子女政策都到了需要调整的时刻。&  独生子女政策所产生的负面效应,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安全带来了日趋严峻的挑战。为此,十八届三中全会放开了单独二孩,但经过近两年实践的检验,中央显然认识到需要对单独二孩政策进行动态调整。这种有序的调整,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人口结构,又基本照顾到资源环境与人口的配比,应该说比较严谨,比较平稳。人口结构正常化,国家、民族、家庭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民生改善才是硬道理。&  全面放开二孩,各地政府需要特别关注有关公共服务,是否已经做好规划,是否已经预留空间,例如医疗卫生、幼儿教育准备好了吗?如果未准备好的话,又将如何加大投入,或者盘活存量、优化配置?如何把这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办实,让符合全面二孩生育条件的育龄夫妇免除后顾之忧?&  此外,有关部门还须加强人口调研工作,及时提供生育人口分析数据,并且适时对“不敢生”的育龄夫妇进行引导,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再生育服务。毕竟国民的婚育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毕竟国民生育意愿比较低;毕竟国民养育孩子成本比较高;毕竟从“准生”到“出生”有一定的距离;毕竟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有一定紧迫性;毕竟低生育率成为常态以后,人口政策的调整需要成功的反弹
  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说,根据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将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18条以及相关条文都要做适当修改,配套的法规规章也需要做相应的修订。在法规修订之前,各地仍要执行现行的生育政策。  他说,就全面两孩政策来说,有许多工作要做,地方..…
  人口政策又迎调整。昨天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对此,有关专家分析认为,这是一个积极变化,对提高生育率有一定帮助,但能否缓解老龄化、逆转低生育率现状仍有待观察。  此次调整是继2013年1..…
 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消息一出,举国热议。二孩,生还是不生?人们可能最担心哪些问题?这一个政策会给未来的中国带来哪些影响?  中国之声《今天我值班》邀请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做客直播间,就全面放开二孩的有关问题为网友一对一答疑解惑。 ..…
全面放开二胎最新消息:国家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全面两孩政策必须依法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二孩落地时间将统一,各地不得自行其是,最终政策的落地时间将保持一致。  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说,根据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将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刚闭幕的中共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条消息一经媒体报道,迅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究竟政策何时才能“落地”,晚报记者昨日采访了市卫计委相关工作人员。  ◎“全面二孩”  何时“落地”暂不清楚  前不久,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
 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昨日,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表示,将取消二孩审批,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预计明年第一季度,全国多数省区市都能够具体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全面二孩政策落地何时落地也是大家关注的问题,王培安表示,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需要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帮扶存在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  “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落实大部分应会参照当年的‘单独二孩’,明..…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放开全面两孩后,各地政策何时落地,在政策实施前抢生会作何处理,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记者注意到,目前北京、上海、湖南等多地卫计委就实施全面两孩进行了表态,“依法、尽早”成为各地回应的关键词。而国家卫计委相关负责人4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全面两孩落地时间将全国统一。 ..…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国家卫计委相关负责人昨日表示,“全面二孩”政策必须依法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各地不得自行其是,最终政策的落地时间将保持一致。  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表示,根据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将提请..…
  内地“全面二孩”政策公布后,国家卫计委昨日明确,政策落地时间全国将一致,猴年将不会出现生育高峰,有关部门将引导民众合理安排生育时间。  综合中新社、《北京青年报》报道,对于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北京、上海、湖南、安徽等多地卫计委都强调“依法、尽早”。  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
  日前,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全面二孩”政策。昨天,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与各地单独二孩实施时间不同相比,此次全国各省市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的时间将保持一致。  单独二孩政策出台至今未遇冷  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在受访时表示,从单独二孩..…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后,全面二孩政策引发社会热议。其中,政策何时落地成为人们最关注的焦点。  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司负责人昨日表示,全面二孩政策必须依法启动实施。根据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精神,需要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配套的法..…
  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全面放开二孩,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对此特别作了说明:当前,我国人口结构呈现明显的高龄少子特征,适龄人口生育意愿明显降低,妇女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人口老龄化态势明显。这些因素都对我国人口均衡发展和人口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但是政策正式落地实施还..…
 10月29号,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消息一出,举国热议。二孩,生还是不生?让您犹豫的是什么?您最担心哪些问题?这一个政策会给未来的中国带来哪些影响?  中国之声特别节目《今天我值班》,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做客直播间,就全面放开二孩有关问题答疑解惑..…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宣布“全面放开二孩生育”的政策后,湖南卫计委副主任詹鸣在新闻发布会上就“全面两孩”问题答记者问时表示,“不罚抢生”,他称:“中央五中全会公报公布之日至湖南省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不符合湖南省现行生育政策的夫妇已经怀孕第二个子女的,可以生育,不要求落实补救措施。”  然而11月1日,国..…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放开全面两孩后,各地政策何时落地,在政策实施前抢生会作何处理,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记者注意到,目前北京、上海、湖南等多地卫计委就实施全面两孩进行了表态,“依法、尽早”成为各地回应的关键词。而国家卫计委相关负责人4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全面两孩落地时间将全国统一。..…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国家卫计委相关负责人昨日表示,“全面二孩”政策必须依法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各地不得自行其是,最终政策的落地时间将保持一致。  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表示,根据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将提请..…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29日在北京闭幕,当天发布的公报宣布“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12-26] [12-26] [12-26] [12-26] [12-26] [12-26] [12-26] [12-26] [12-24] [12-24] [12-24] [12-24]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 &正文
解读:“全面二孩”政策为何此时到来
来源:长沙晚报网&&&
作者:佚名&&&
中金在线微博微信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9日电(记者 任沁沁 魏梦佳 詹婷婷)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29日在京闭幕。会议公报提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全面二孩”
  消息一出即居网上热门话题榜首
  消息发布后,在亿万网民聚集的新浪微博,“全面二孩”旋即位居热门话题榜首,2小时即获逾3000万网友关注。
  “一个时代结束了,你我都是见证者。”网友“孑然一身裸奔”说。“今夜无人入眠。”网友“白兰度C”说。网友“Leem777”表示,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让中国陷入一个“人口坑”,要走出这个坑,当务之急就是调整生育政策,全面放开二孩,取消社会抚养费……
  不过,也有不少网友持保留态度。
  “养得起吗?”网友“南极住着一只熊”反问。“不想生,疼爱不过来,感觉我的宝宝只有她一个。”有着一个女儿的网友“倔强的小豌豆儿”说。“把一个生育文化变成不生育的文化,难;当一个民族接受了不生育的文化,再想让她生,更难!”网友“按快门的新吧唧”表示。
  在陕西,33岁的榆林市某高校教师滕文莉兴奋得睡不着觉,已经有一个6岁女儿的她一直想再要个孩子,无奈分别有兄弟姐妹的夫妻俩并不符合“单独两孩”的条件。
  “北方都有些重男轻女,生了女孩后可能会遭遇来自长辈和周围人的压力。”滕文莉说。尽管有些纠结,担心生活质量下降、事业受到影响,滕文莉依然表示“还是会给孩子一个伴”。  
  “单独两孩”
  1100多万单独夫妻仅145万申请再生育
  上世纪70年代初以来,中国开始大力推行计划生育;1978年以后,计划生育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日,中国宣布“单独两孩”政策,标志着逐步放开生育政策。
  “从双独家庭生两孩,到单独家庭生两孩,再到现在的全面两孩,生育政策调整虽然是渐进式的,但间隔时间不长,表明政策的调整和推进态度很坚决。”中银国际策略分析师张晓娇认为。
  2014年,“单独两孩”政策在全国范围落地,此前有关部门担心的“新一轮婴儿潮”并未出现,全年出生人口仅比上一年增加了47万。
  根据国家卫计委的统计,截止到2015年5月底,全国1100多万单独夫妻仅有145万申请再生育。“全面两孩的放开,直接影响人口结构,但这其实是一个被动型政策,由民众来决定是否要两孩。”张晓娇说。
  在合肥市务工的27岁农民李文祥和妻子也不是独生子女,已经有一个儿子的他得知新政后,并没有打算马上把生育第二个孩子列入计划。“现在积蓄不多,还是想多挣些钱,再过两年,孩子到岁数了,把他接到城市里上小学,希望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他说。
  张晓娇认为,育龄夫妻的经济压力,是放开“单独两孩”却未出现生育潮的重要原因。
  专家测算
  新生儿出生峰值2017年到来
  此次全面放开两孩生育的背景是,中国人口形势已发生历史性转变。这些变化包括生育率进入超低水平,以及性别比失衡、老龄化等。其中,生育率过低成为谈论最多的问题之一。
  之前,国务院组织开展的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认为,中国人口总量峰值应控制在15亿人左右,妇女总和生育率保持在1.8左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新一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中国生育率已降至1.18的低水平,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和东亚邻国。
  老龄化也成为困扰中国的一个问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人2.12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5.5%;65岁以上人口数为1.37亿人,占比10.1%。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自2012年以来,中国15岁至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连续三年下降,仅2012年当年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就减少了345万。
  中央党校经济学者周天勇分析,人口和劳动力成本是中国目前出现经济下行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对中国1974年到1994年人口增长变动数据与1994年到2014年经济增长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周天勇发现二者高度相关。
  人口出生率与股市、房地产市场、经济繁荣度紧密相连。专家们认为,老龄化加速、少子化严重的当下中国,正需要这样一次婴儿潮,为未来数十年的经济发展带来持久动力。
  根据人口学专家测算,全面放开“两孩”后,新生儿出生峰值可能在2017年到来。按照最乐观的估计,新增人口峰值不会超过800万,扭转人口形势效果可期。
  新闻背景
  我国生育政策调整历程
  1971年 国务院批转《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强调“要有计划生育”。在当年制定“四五”计划中,提出“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 
  1973年12月 第一次全国计划生育汇报会提出“晚、稀、少”的政策。“晚”指男25周岁、女23周岁以后结婚,女24周岁以后生育;“稀”指生育间隔为3年以上;“少”指一对夫妇生育不超过两个孩子。 
  1978年3月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同年,中央下发《关于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的报告》,明确提出“提倡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最好一个,最多两个”。 
  日 党中央发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1982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提出照顾农村独女户生育二胎。 
  2002年9月 当月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明确规定,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
  2013年11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日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据新华社
  专家分析
  “全面二孩”有利于人口均衡发展
  专家普遍认为,全面二孩政策有利于促进我国人口均衡发展。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顾宝昌说,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供给,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有利于提高家庭抗风险能力,增加未来劳动力的供给和缓解老年扶养负担;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和经济平稳增长,焕发社会活力和增强创新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会带来什么影响?
  那么,全面二孩实施后,我国人口形势将会出现哪些变化?
  “十三五期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的第一年,出生人口将出现2000万到2300万的小高峰。”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分析认为,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从人口数量上来说总人口将适当增加,2029年到2030年出现最高峰值达到14.5亿。“十四五”期间进入缓慢下降、逐步稳定的阶段。预计政策实施后,人口更替水平将逐步达到正常的1.8左右。
  他指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对于人口年龄结构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对于人口素质的提升也将起到促进作用。此外,经过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后,我国家庭逐步简约化,“全面二孩”的放开,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家庭结构,有利于家庭经济社会功能的发挥,也有利于子女教育。
  在人口专家陈卫看来,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与生育水平的上升也具有一定的关系。
  “在高生育率条件下,即使存在强烈的性别偏好,出生性别比也不会异常,因为性别偏好基本都能得到满足。”陈卫说,伴随出生人数和生育水平的上升、生育意愿和性别偏好的弱化,我们有理由预计,随着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推进,出生人口性别比将出现长期下降并回归正常水平的趋势。
  除了平衡出生人口性别比,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对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也将起到积极作用。
  原新认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到本世纪中叶可以使老龄化水平降低1.5个百分点,对于人口老龄化水平的短期和中期影响不明显,而远期下降作用比较显著。
  还有什么值得期待?
  从“单独两孩”到“全面二孩”,是否意味着生育政策的“句号”?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赋予了新内涵,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是新时期最重要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说。
  专家们认为,要实现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目标,在生育政策调整完善的同时,还应当研究制定与之相配套的经济、社会和家庭发展的政策,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使生育政策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要满足群众新的计划生育健康需要,需要卫生和计划生育部门拓展服务人群、转变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顾宝昌认为,应重新考虑一孩奖励政策的持续性,同时处理好过去的遗留问题和失独家庭问题。重新审视生育审批制度和孕检制度,管理和服务要走向尊重意愿、满足需求、便利群众、积极引导。应该鼓励各地根据各自的情况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工作模式。据新华社
  连线湖南
  “单独两孩”实施一年来
  仅1/4的单独家庭领证
  长沙晚报讯(记者 唐江澎)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近日公布的湖南“单独两孩”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报告显示,自“单独两孩”政策实施一年来,全省领两孩生育证的人数仅为单独家庭存量的1/4,与预期的50%差距较大。
  据统计,湖南符合“单独两孩”政策共计271126人,占全省人口总数3.76%。自“单独两孩”政策实施到2015年4月底,全省共收到69002份单独家庭再生育申请,审批发放67710份单独家庭再生育证。在此期间,湖南因实施该政策增加的新生人口约3万人。
  评估组分析,若继续实施“单独两孩”政策,湖南在“十三五”时期总和生育率最多为1.48,远低于人口可持续发展的总和生育率2.1的国际公认标准。评估报告认为,“单独两孩”政策不能有效提升生育率、不能有效遏止老龄化加快的趋势。
  百姓心声
  政策放开,你还生吗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9日电 对于适龄生育人群而言,“全面二孩”政策究竟有没有吸引力?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新华社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主生派:抓紧时间要老二
  “一直都想再要一个孩子,现在政策出来了,时间上来得及,明年就要。”在湖北咸宁市一家事业单位就职的刘先生今年36岁了,他的爱人也在事业单位上班,两人年收入合计在11万元左右。
  尽管养育孩子的成本不低,一些“70后非独”也对这项政策表示欢迎。
  在上海一家影视公司做营销推广的明然和做建筑设计的老公都是28岁。“我们准备5到8年内再要二胎,因为必须要先换一套能住得下两个孩子的房子。”明然说,“希望产检简单一点,早日实现社区产检,不要动不动就往大医院跑,排队伤不起。”
  摇摆派:政策完善再决定
  “养老体制不怎么完善,老了去养老院确实有点担心,要是不生,自己老了孩子一个人照顾不过来。”江西上饶市信州区70后市民缪慧一直盼着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但真正放开了又很纠结。
  “原来老盼有政策,现在盼来了,又有点纠结。这个年纪再生孩子,过去的工作基础就要基本‘清零’,有很多朋友都劝我算了。”在一家报社工作的赵女士39岁,和老公都有姐姐,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宽裕。但是,由于爱人工作很忙,双方父母又都年纪较大,赵女士在日常工作和照顾孩子之间,一直在努力寻找平衡。
  “雇佣保姆只能解决基本的喂养和看护,真正的教育还要父母自己用心。”赵女士认为,一些发达国家的“超长”产假以及允许父母双方都休产假的人性化管理制度,有助于全面二孩政策深入实施。
  拒生派:一个孩子足够了
  “坚决不会要老二。”今年37岁的金女士是一名全职家庭主妇。她的爱人有个哥哥,她自己有个姐姐,目前夫妻二人带着5岁的孩子与80岁的婆婆同住,家庭月收入在1.5万元左右。
  金女士说,家里目前是标准的上有老下有小的状态,一方面老人年岁大了、身体也不太好,需要照顾,另一方面孩子正处于幼小衔接的阶段,也需要家长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陪伴。
  经济因素也是一项重要考虑。金女士目前每月养育孩子基础费用为3000元,包括幼儿园费用、食品、服装、图书玩具和游玩费用,另外每年外出旅游的费用约在1万至1.5万元。“随着孩子的成长,养育和教育孩子所花费的金钱也在不断增加,经济的压力确实不小。”她说。
责任编辑:cnfol001
好消息!还在为选择留学院校而苦恼吗?还在为复杂的移民申请流程而心烦吗?818出国网微信号汇聚最新的出国资讯,提供便捷的移民留学项目查询和免费权威的专家评估,为你的出国之路添能加油!
微信关注方法:1、扫描左侧二维码:2、搜索“818出国网”(chuguo818)关注818出国网微信。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面二孩政策宣传标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