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在矿上招工没有上班了领导我不给他钱怎么办?不留我咋办

吉安法律咨询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您当前位置: &>&&>&&>&
今日律师风向标:
你好,我在一家矿上上班把我开除了,然后不发我工资怎么办,有半年多的工资没有发
问题类型: 问题来自:四川 - 泸州 悬赏:0分 咨询时间: 19:33 咨询人:m1102xys14mo27
法律快车温馨提示:
您还可以输入5000字
温馨提示:使用组合键Ctrl+Enter可快速提交!发布问题、回复咨询,更加方便、及时。
法律快车律师回复共2条回复
你好,可以想劳动监察投诉并申请劳动仲裁,及时维权。
回复时间: 19:41
您好,此处仅限于对于律师的回复作评论。
您好,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权。
回复时间: 22:30
您好,此处仅限于对于律师的回复作评论。
如仍没解决您的问题,可免费发布一条咨询,法律快车多名律师快速为您解答!
相关法律咨询
法律帮助指南
知识栏目推荐
知识热门文章
法律经验推荐:
把您的困惑告诉律师吧您还可以输入50个字
问题分类:
民事法律-劳动法
请在此输入所需问题的内容,问题说明越详细,回答也会越准确!
请在这里输入您要提问的标题!
问题内容应尽可能陈述清楚,详细的描述事情的经过,有利于律师对整个事情的了解,便于更精确的回答您的问题!
法律快车 版权所有 2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B2-
(注:此客服QQ不进行法律咨询!) 流量统计雷锋的事迹是真的吗?
最近秦火火被抓了,多半是因为造谣雷锋,冒着被喝茶的风险,问这个在我心中疑惑很久的问题:雷锋的事迹,到底真假?这个人是不是真实存在?为什么他的每件好事都有那么详细的记录?做好事从不留名的雷锋又是怎么留名的?请大神解答,不牵扯政治,只为小孩子求一个真相
按票数排序
104 个回答
雷锋的故事【照顾一位老太太】 版本一、1960年6月x日因公外出,我在沈阳车站,看见了一个老太太,在汽车旁焦急地徘徊着像是有什么困难。我上前询问,一看证明,原来这位老太太是从山东来部队找她儿子,路费用光了。我了解清楚后,立即请她老人家吃了饭,并给她买好到她儿子驻地的车票。本月8日,这位老太太的儿子给我们部队首长写来了一封感谢信。《雷锋全集》2012版P18《雷锋日记》版本二、1960年6月上旬,我因公外出,在沈阳火车站乘车回抚顺。早晨5点钟到了上车的时间,我背着背包刚走近天桥,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背着个大包袱,走几步歇一歇,很吃力,我急忙赶上前去,帮助老人背起包袱,搀扶她上火车。老太太累得满头是汗,喘了半天气,才对我说了一句话:“好孩子,大娘忘不了你呀!”上了车,人很挤,我给老人找了个座位,自已就站在老人的身旁。火车开动了,因为我没吃早饭,肚子饿了,我拿出在车站买的两个面包,送给老太太一个。她接过面包,忙说:你这个当兵的,真好,我见到儿子叫他写信给你们首长…”老人说她从山东来,到抚顺去找儿子,但又不知儿子的住处。她掏出一封信叫我着,记得上面写的地址是“抚顺市XX信箱第四宿舍。这个地方我当然不知道,但为了使老人安心,我就说:“大娘,你莫急,有地址就好办,下了车我帮你去找。”6点多钟到了抚顺,我把自己的背包存放在车站,背上老人的包袱,领着老人四处打听,走走停停地快9点钟了,终于找到了,这个“xx信箱原来是个保密工厂。老人见到了儿子,高兴得满眼是泪说:“儿呀,要不是这位军人同志帮娘找,今天难以见到你”临走时,他们母子二人千感谢万感谢的,送出我很远。我本不想汇报这件事,因为这是自已应该做的。谁知,那老人的儿子果真给部队写来一封信,请求领导表扬这位不知名的战士。那天我回连晚了三个小时,想瞒也瞒不住。——摘自《雷锋全集》2012版P230《解放后我有了家我的母亲就是党》1960年9月雷锋口述,其他同志代笔作为宣传稿发布。”送老太太“是雷锋事迹中广为流传的一段。但是……但是……看出问题了没有?日记和口述的情节完全不一样。1、故事是怎么发生的?按照《日记》雷锋是看到老太太明显表现出异状(焦急徘徊)后,才上去问,从而知道老太太的困难是”钱花光了(没钱买车票)“。按照《口述》则是,雷锋看到老太太背东西困难,雷锋去帮忙扶老太太上了火车(老太太自己有火车票!)。2、雷锋做的什么好事按照《日记》雷锋先是请没钱的老太太吃了饭,然后帮她买了车票,然后故事就结束了。但在《口述》中雷锋先是帮老太太背包袱,然后全程跟随,先是上车帮忙占座,后在车上送给老太太一个面包。最后到了抚顺后还帮老太太找了3个小时儿子!对比两个版本,故事过程相差太多,到底老太太怎么被发现的?到底老太太有没有车票?到底是先吃的饭再上火车还是在火车上吃的饭?到底有没有花3个小时帮老太太”找儿子“?前一个故事描述的干巴巴。后一个则活灵活现,甚至帮助雷锋解决了怎么被发现的问题(老太太的儿子光是寄信表扬”不知名的战士“可定位不到“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锋同志。在版本二中做出了圆满的解释,雷锋自己报道晚了,“瞒不住”)。好玩的是《雷锋日记》1963版 中根!本!找!不!到!送老太太的内容!这可是很有名的故事呀!?【勤俭节约捐款200元】版本一、致中共辽阳市委的信(日)敬爱的辽阳市委:我是7343部队15分队的一名新战士,我名叫雷锋,是今年1月从辽阳弓长岭矿入伍到部队的……现在部队每月发给我们6元钱津贴,我每月除了理发花5角钱外,余下的钱我都存到储蓄所。入伍后我把在工厂时候攒的40多元,都带到部队存到了储蓄所。我在部队短短的7个月里,又节约津贴费30多元,到现在为止,我已储存了100元钱。……今天我怀着万分高兴的心情,将我节约的100元钱寄给你们,支援灾区人民公社发展生产。   我的生命是党给我的,党是我慈祥的母亲。我一定要听党的话,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为祖国的壮丽事业贡献我的一切力量。 最后请市委对我多多培养,使我不断前进。 中国人民解放军                               沈阳部队工程兵战士 雷锋                                 日版本二、1960年夏天,我在街上看到抚顺市望花区红旗招展,锣鼓喧天,成干上万的人穿着节日的盛装庆贺人民公社的诞生。可是,在这个令民欢腾的日子应该怎样表达一厂自己的心意呢,我把自已两年来在工厂和部队积下的200元钱全部从储蓄所取出来,送到望花区人民公社。公社党委不肯收我的钱经我再三的要求,才收留了一半……同年8月,辽阳市遭受了特大的洪水灾害,党中央和毛主席派飞初给灾区人民送来了粮食、衣服,我是人民的子弟兵,灾区人民有困难,我决不能袖手旁观,一定要大力支援灾区人民,和灾区人民同甘共苦,我把公社没有收的那100元钱,连同我写的封慰问信,一起寄到了中共辽阳市委。后来,市委又把钱寄给我了,并写了一封信表扬了我。——摘自《雷锋全集》P215-216《做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撰稿日版本三、 这个春节,我只花了2角5分钱理发,别的钱分文未花……我这样做,有的同志说我是小气鬼,太熬苦自己了。我是想,我们不能好了疮疤忘了疼,国家有困难,大家来分忧,就要一点一滴地做,这不是小气不小气的问题。每月发6元律贴费,我只留5角钱零用,余下的都储蓄了。入伍半年多,节约了32元,加上我在工厂结余的工资,现在储蓄200多元支援人民公社和辽阳灾区,就是用的这笔钱。 做这种事自己应该做的事,本不想叫领导和同志们知道,因为党的恩情我永远也报答不完。谁知事后公社党委和辽阳市委都给部队来信表扬我。使我很不安。——摘自《雷锋全集》P232《解放后我有了家我的母亲就是党》1960年9月雷锋口述部队每个月发给我的6块钱津贴费,我除理发以外,大部分买些毛主席著作,买一些关于党的历史和有关党的政治书籍,还有就是青年修养一类的书籍。除了买书以外,其他钱我就存起来。我从工厂到部队总共两年多,省吃俭用共节约了200块钱,一直到今年春天。捐献给抚顺市望花区……摘自《雷锋全集》P198《一辈子学习毛主席著作》1960年对比三个版本,我有点糊涂。在版本一《给辽阳市委的信》中,雷锋明确表示自己在工厂攒了40多元,加上7个月津贴结余共100元而根据版本三,我们可以看出雷锋半年多积攒了32元(40多块+结余的32=70多块,剩下20多块是哪里来的)。在版本二中,雷锋说存的钱一共是200元,也就是说之前在工厂存下了200-32=168块?雷锋入伍前在储蓄所中到底存了多少钱40多,还是168?入伍后到底攒了多少钱32还是50多?雷锋连这个都记错了?还是雷锋在给辽阳市委的信中没说”实话“,为了塑造一种”我为了灾区可是倾囊而出了“的感觉,故意没提之前的100元钱……又或者之前送给望花区和平人民公社的100元钱有问题?再考虑到版本三、雷锋到底怎么分配他那5角零用钱呢?每月理两次头发?买毛主席著作和青年修养之类的书不花钱?【捡大粪】版本一、我连过年所放的假都没有休息,我去捡大粪,初一初二那两天我一共检大粪300来斤。我想到这也是响应党的号召,大积肥,是搞了卫生运动,也能够促进农业生产。——摘自《雷锋全集》P195《一辈子学习毛主席著作》1960年本文是根据霄锋的报告录音整理的版本二、日今天是春节假期的第四天。吃早饭的时候,连值班员说:“上午9点集合到和平俱乐部看电影。”有一个同志问了一句:“是什么片子,”他说:“是《昆仑铁骑》。”大家都说:“好极了,可不要错过这个机会。”我一边吃饭,一边想:春节五天假期过完了,19号就要开始冬训。为了响应党的号召,支援农业第一线,争取今年农业大丰收,我还是去多积点肥,支援人民公社这样做有两个好处。第一,以实际行动支援农业,对社员们是一个鼓舞,同时也更密切了军民关系。第二,替居民搞了卫生。因小孩在屋前屋后拉了很多大粪,看起来脏得很,我去把大粪捡起来,给居民把地扫干净,这真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既搞了卫生又积了肥。说干就干,我推着手推车,拿着铁锹和粪筐,走到了望花区北后屯,看见工人住宅的屋前屋后有很多一小堆一小堆的粪便,我便立刻捡了起来。一位老大爷从宿舍里出来,很惊奇的问我:’‘军人同志,你们过节还不休息么?”我回答说:“响应党的号召,捡点大粪,支援农业,争取今年大丰收嘛。”那位老大爷点点头,笑着说:“好啊好啊,你真想得周到,过年也不歇着,捡大粪送给公社,这得好好地表扬啦,这种精神也值得大伙学习呀。”我对老大爷说:“支援人民公社,这是我应尽的义务。’‘那位老大爷很热情地叫我到他家里去休息一会,我谢了谢他老入家的好意,推着车子走了。到了下午2点钟,我捡了满满一车粪,送给了望花区工农人民公社,人民公社的负责同志们都很受感动。——摘自摘自《雷锋全集》 P35 雷锋日记版本三、去年入伍后我看到抚顺望茬区新成立一个人民公社……为了响应党中央“以粮为纲,大办农业”的伟大号召,我利用今年春节的五天放假期问捡了300斤粪肥,送给了人民公社。我虽然少看两场电影,少玩一会,也感到高兴。特别是当我看到社员们都穿着新衣服,敲锣打鼓扭秧歌,家家户户放鞭炮时。我也同样感到快乐——《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1961年P182版本一说的是1960年2天捡大粪300斤。1960年的初一初二是1月28、29日,雷锋日记中并未记载连捡两天大粪的故事。雷锋是1月8日穿上军装的,事实上直到6月【照顾一位老太太】之前,雷锋日记中都没有做其他好事的内容。版本二和版本三说的是1961年春节捡大粪(版本三去年指的是1960年,今年自然是1961年,同时文章发表于1961年,可以确认版本二和版本三是同一年的事)。那么疑问就出来了,雷锋到底捡了多久大粪?捡了多少斤?春节共有五天假期,按照版本二的说法,雷锋是大年初四才想起来要捡粪的,他从早饭后开始捡,捡到下午两点,捡了一车。按照版本三的说法,雷锋则是春节放假期间捡了五天大粪,捡了300斤!那么雷锋到底捡了一大上午还是5天?1961年捡了300斤这么巧,正好和1960年春节捡的一样多?【帮助建筑工人】版本一、空地上正在建筑楼房—听说要盖一所小学校。我心想,领导上经常讲要发扬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反正今天我休息,何不和工人同志一起参加点劳动呢!我鼓起勇气跑到土地找一辆手推车,帮助工人推起砖来。一气推了八九车,工人们开始休息了,我还是一个劲地推。工人们感到很奇怪:从哪里来了这么一位解放军战士帮助推砖,有一位穿蓝制服的同志走到我面前,紧紧握住我的手,问我是哪个部队的,叫什么名字我本不想告诉他,可身边一个工人同志说:“他是我们建筑公司第二工区党总支李书记。”这下把我难住了:不说不好,说吧,你们准又是一通表扬。我只说今大没事,参加点劳动是应该的。可是不行,他们一定要知道我的名字,我只好说了。星期天两餐饭,我一气干到快吃晚饭了,回到连队。傍晚,工人们敲锣打鼓地来到我们连,送来一张用大红纸写的感谢信。连里同志这时才知道我带病参加了一天义务劳动。说来也怪,参加点劳动,我的肚子反而不痛了,所以我开玩笑说:参加义务劳动能治病……《解放后我有了家我的母亲就是党》1960年9月 P231版本二、比如,有一个星期天,大家有的上街去了,有的遛公园去了。那一天我的肚子痛,我到卫生连看病的时候,医生不在。我刚走出卫生连,就听见工地上广播站厂播:“工人们,加油啊,现在运砖的赶不上需要了。”当时我一听到运砖的赶不上需要,就跑到那里一看,工人们都在干劲冲天地干着呢。因此,我想到,这是革命的需要,我也想到应该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我就跑到上地和他们一起推砖。我找了一辆手推车推,工人们都是两个人推一辆车,而我呢,就一个人,我想,自己个子小,恐怕推不动。但这个时候,我又想到一个人要顶两个人干。我不管他三七一十一,就拿辆车子,在那儿推一车就推六十几块推了好长时间以后。工地广播站的广播员同志就跑来了,说:‘解放军同志,你叫什么名字呀,你是哪个部队的?”当时我就笑了,我说:“我呀,不告诉你。”我想到,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情,要是告诉她。到广播里去广播,多不好意思。我不告诉她,她就走了。后来,又来了三个工人同志,其中一个同志跑过来跟我握手,他说:“解放军同志,你是哪个部队的,叫什么名字?”我也没告诉他。我想到为社会主义建设增添一砖一瓦,这是应该的。后来有一个同志在旁边对我介绍说,这个同志是我们建筑公司的党支部李书记当时我听说和我握手的是李书记。很不好意思,告诉他不好,不告诉也不好,后来我想这是应尽的义务,还是不告诉他好,我就没告诉他。后来李书记就把我的衣兜解开了,掏出我的汽车驾驶执照,看了我的名字,知道我是哪个部队的。他马上就让广播员广播了。广播以后,又用一张大红纸写了感谢信,工人们敲锣打鼓地给我送来了,党支部书记给我念,当时我感到非常渐魄,但是我也感到很高兴。那时候,我肚子也不痛了,早上没吃饭也不知道饿了,我只感觉到感激不尽一直到3点钟的时候,我才回去吃饭。工人们收工以后,又用大红纸以党组织的名义给我们部队首长写了一封信,敲锣打鼓地送给我们连队的指导员。《一辈子学习毛主席著作》1960年本文是根据雷锋的报告录音整理的 P193对比版本一和版本二,到底是谁来找的雷锋,广播员还是李书记?如果说这个细节不重要。那么工地是如何知道雷锋的名字的?按照版本一雷锋是自己说的,按照版本二李书记直接搜解放军的身了!【抢救水泥】版本一、今大,我感到特别的高兴。一天紧张上作过后,一点儿也不觉得疲劳,我感到浑身是劲。深夜了,我还坐在车问调度室里,看一本学习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书,真使我看得入了迷,越看越使我感到毛主席的英明和伟大。深夜11点钟了,走到门外,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这时突然下起雨来了。陈调度员说,我们建筑焦炉工地上,还散放着7200袋水泥。陈调度员急得一时手足无措。雨越下越人,这时,我猛然想到了党的教导,要我们爱护国家则产,又想到了我是一个共青团员。想到这些,一种无穷的力量鼓舞着我急忙跑到工地,用自己的被子,并脱下了衣服,抢着盖在水泥上。后来,我又跑到宿舍,发动了20多个小伙子,组织了个抢救水泥的突击队。他们有的忙着找雨布,有的忙着找芦席,盖的盖,抬的拾。经过一场紫张的战斗.避免了国家的财产受到重大的损失。这时,我才松了一口气抹掉了头上的汗,带着乐观的心情,昂首阔步回到了宿舍。回忆自己为国家、为党做的一点点工作而高兴。 雷锋日记
P8版本二、有几天晚上,我学习毛主席著作,已经到半夜了。我那个王师傅在矿上开会同来了,他对我讲小雷你怎么还没睡觉哇,已经12点了。我就对他讲,为了学习毛主席著作,我不想睡觉哇。当时王师傅还讲,气象台预报今天晚上有大雨。当时,我想到我们工地上有很多材料,要是下雨的话,把这些材料打湿了不好办,我就跑到了调度室,把这一消息告诉了调度员。调度员他才想起了,他说,哎呀,前天刚好运来了7200袋水泥,现在还散放在工地上,没有东西盖呢。现在工人都睡觉了,他急得没法。我就马上往外跑,我直接去找工会主席,找车间领导。当我跑到工地以后,雨越来越大了,现在眼看国家的财产就要受到损失了,怎么样来抢救呢?因此,我就把白己一件棉大衣脱下来盖到水泥上,我想到抢救一袋是一袋。在当时,又找不到东西盖,我急得没法,就赶快往回跑,跑到宿舍以后,我把自己的被子、褥子,一齐拿来盖在水泥上了。当时我一面跑一面叫,叫来了20多个工人同志,组织了一个抢救水泥突击队。我们找来了一块大雨布,盖的盖,抬的抬,很快地就把那水泥盖好了7200袋水泥没有受到损失。第二天天还没亮,我们工厂党委书记,就到办公室里来。当时我在办公室看毛主席著作。《从一个孤儿成长为一名解放军战士》(1960年)P258-259在版本一中雷锋出门之后发现下大雨,这时候陈调度告诉雷锋水泥没法盖。雷锋才去找的人。在第二个故事版本中时间调后了一小时,先是王师傅告诉雷锋天气预报要下雨,雷锋主动去告诉陈调度要下雨的事,这期间下起了雨。在第一个版本中雷锋做完好事就回了宿舍,在第二个故事中雷锋则是“天还没亮”,就回到了办公室开始读毛主席著作了,问:雷锋折腾了一宿不休息,还能津津有味的读毛著作?经过修改,雷锋的主观能动性更强了,学习毛著作的程度更深了。————————————————————————————————————————于理不合的好人好事【没品战友】有一次,上山去打猪草。我们早晨吃了早饭去的,走了十多里地到山上,每个人带一盒饭去吃,中午就不回来吃午饭。到12点钟吃饭的时候,我看大家都在吃饭,有一个叫王延堂的同志,一个人坐着看大家吃饭,我就问他:“小王同志,你的饭呢?”他说:“我的饭早上就吃到肚里去了,早晨我就吃了两顿饭。”这时,我想到毛上席的教导:关心别人要比关心自已为重。我也想到王延堂同志如果今天中午不吃饭的话,会影响他的情绪,他干活一定不会起劲我想到这些,就把自己的饭送给他吃。他再三推辞说:“我吃了你怎么办呀?”我说:“我不饿呀”经过再三推辞,我说我肚子痛,我要解个手,放下饭就跑了。我看到他吃了饭,吃得饱饱的,干活非常起劲。我感到非常的愉快。《一辈子学习毛主席著作》1960年本文是根据雷锋的报告录音整理的P196这个故事很有意思,雷锋觉得别人没吃饭会影响情绪干活不起劲,他自己不用吃饭的吗?雷锋又矮又瘦,入伍时才47公斤,这个体格不吃饭没关系的吗?王延堂开始死活不吃饭,雷锋上个厕所的功夫,他就没出息的把饭吃掉了?这可真是个没品的战友。【惊悚的夜晚】我学习毛主席的每一篇著作,都要联系实际。我学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这篇文章以后,就决心按毛主席的教导去做。比如,有天晚上,那是冬天,我们大家都睡在一个简陋的营房里面,天特别冷,又刮着北风,下着雪,炉子烧得很旺。在半夜的时候,我起来解手,看见炉子座板把地板都烧坏了,当时,满屋都是煤气。我想,同志们都睡得很甜,现在煤气这么多,万一要是中了毒对大家都是损失,会影响大家的身体健康,我马上到外面去打来水,把炉子浇灭了,又把地板上的火浇灭了。我还把窗户、门都打开了。不一会儿屋甲就变得非常冷啦,冷清清的。我又想,如果这样冷的话,把大家身体冻坏了也不好办,就到外边找来小木头柴,又把炉子重新生着了,一直把屋里弄得暖呼呼的,我才睡觉。《一辈子学习毛主席著作》1960年本文是根据雷锋的报告录音整理的 P195雷锋“关心战友”的这段故事非常惊悚。在一个北风呼啸的雪夜,雷锋同志为了怕大家中煤气打来水,刺啦一声浇在燃烧正旺的煤炉子上。然后敞开门窗把室内的温度降了下来,掏起了炉灰,取走了煤球,又在湿答答的炉腔里重新生点柴禾,还弄得暖呼呼的才睡觉?!我的疑问是,雷锋还不得折腾了快一个小时?这期间他的战友都死掉了吗?屋里哗啦啦直响——又浇水又掏炉灰。室温忽升忽降——先是在风雪之夜开门敞窗,又关上门把炉子烧的暖呼呼的。最惊悚的是在湿炉膛里烧柴禾,雷锋不怕燃烧不充分反而产生煤气吗?来自南方的雷锋真的烧过炉子吗?【雨夜送大嫂】5月2日今天上午我在保养汽车,突然天下大雨。我正在盖车的时候,见到路上有一位妇女抱着一个小孩,右手拉着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左肩上还背着两个行李包,走起路来真是很吃力。我急忙跑上前,问她从哪来?到哪去?她说: “从哈尔滨来,到樟子沟去。”她还告诉我说:‘兄弟呀!我今天遭老罪了,带两个孩子,还背一些东西,天又下雨,现在天快黑了,还要走十多里路才能到家。现在我都累迷糊了,我哭也哭不到家呀”我听她这么说,心里很过不去。我想,毛主席说过:“我们的同志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要和群众的关系搞好,要关心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想起毛主席的教导,浑身有了力量,我跑回部队驻地,拿着自已的雨衣给那位妇女,我又抱着她的孩子,冒着风雨送她们问家在路上,我看那小孩冷得发抖,我立即脱下自己的衣裳给他穿上。走了1小时40分钟,终于把他们送到了家,那妇女激动地对我说:‘兄弟呀,你帮了我,我辈子也忘不了啊~”我对她说:“军民家嘛。何必说这个呢...”我离开她家的时候,风雨仍然没停,他们留我住下我想,刮风、下雨、天黑,算得了什么?一定要赶回部队。明天照常出车。我边走一边想着:我是人民的勤务员,自己辛苦点,多帮人民做点好事,这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在这里雷锋和大嫂的表现迥异于常人。如果是我遇到这种情况,肯定是发动汽车一脚油门,20分钟就送大嫂回家了。当然也可能部队管理严格,禁止私动公车,这也可以理解。那第二选择就是回营房多借几身雨衣。至少大嫂一身,大孩子一身,雷锋自己一身吧。可根据雷锋的描述,他明显只拿了一身雨衣,然后四个人就冒着”大雨“上路了……雷锋不怕感冒,两个孩子也不怕感冒吗?雷锋可是有过大雨天不穿雨衣工作最后生病的教训,他打算让着两个小孩子生急病吗?在防洪抢险当中,有一天晚上下着大雨,任务很艰巨,我在这个时候想起了党的教导,在最艰苦的时候应当做好党的宣传鼓动工作,因此,我带头喊日号,唱歌子,大家干劲都很足。发现了好人好事就到广播里去表扬。我走到堤坝上的时候,看见一位战友没穿雨衣,当时我又想起毛主席的教导关心别人比关心白已为甭,我把自己的雨衣脱下来穿在那个战友的身上。当天晚上,我一身都淋湿了,一直颤抖了一个晚上。到了第三天我又得了急病,一天没有吃饭,连长计我在家休息,我怎么也不肯休息,坚决要求去参加防洪抢险。后来,连长叫卫生员看着我,坚决不让我去,卫生员把我送到宿舍里。《一辈子学习毛主席著作》1960年本文是根据雷锋的报告录音整理的 P196这个大嫂及其家人也比较扯,外面下着大雨,大嫂的家人没一个过来沿路寻找的。要说大嫂的家人不知道她要来,所以没寻找大嫂,那大嫂和孩子找个地方住下或者先找个房檐避避雨不可以吗,何必冒着雨摸黑赶路,以致被雷锋发现?大姐不心疼自己,难道还不心疼孩子吗?大姐最后的倒是回归正常人了,看雨没停请雷锋住下,问题是雷锋是军人,哪有在外面随便住宿的道理。【为建房冬天光着下身跳进稀泥池】在辽阳建厂条件很艰苦……那时盖房子是冬天,和稀泥是关键,是最艰苦的工作、稀泥供不上,这个困难怎么办,我就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著作,***说:‘艰苦的工作就像担子,摆在我们的面前,看我们敢不敢承担子有轻有重。有的人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拣轻的挑,这就不是好的态度。”***的教导使我得到深刻的启发,听***的话,把重担子挑起来,一定选艰苦的工作干。我就争着去和泥,水结了冰,和不动,我就脱掉鞋袜、赤着脚,冷得很厉害,手脚都冻麻木了,但想到为祖国建立化工厂,心里挺暖和的,又有两个青年和我起干起来,这是我学习***著作第一次收到了效果。——《雷锋全集》忆苦思甜(1960年 11月5日)P240在这个故事里,雷锋就更神奇了,他当时在鞍钢建设辽阳焦化厂,冬天,水结了冰,和不动稀泥雷锋同志就自己光着腿跳进去了?!你要说王进喜大冬天跳进水泥池用身体搅拌是因为情况紧急,为了防止井喷不得不为。你雷锋大冬天光着腿和稀泥是什么意思?更夸张的是还有两个青年跟着这么干?!这段语焉不详的话后来被如此演绎:入冬以后,天气冷了,给施工增加了很多困难。领导上把和泥的任务交给了青年突击队雷锋所在的小组。大家拿着铁锹、二齿钩子站在泥水外边搅拌。这样,进度又慢,硬土块还搅拌不开。雷锋脱下鞋,挽起裤腿,要跳进泥堆里去和。工段领导怕他把脚冻坏了,叫他穿上胶靴。雷锋穿上胶靴刚一踩到泥里,胶靴就被泥水粘住了,拔也拔不上来。他怕这样下去窝工,也顾不得寒冷,脱下胶靴,光着脚踩进泥里,使劲地和起来。在雷锋的带动下,伙伴们也照着他的样子干起来。《雷锋的故事》P52王智英著1973版 据称是采访了雷锋的亲友同学战友后补充、修改的作品。另外说一下王进喜跳水泥池的故事是1960年5月对外公布的,而在1960年11月雷锋作报告前,这段“好人好事”既没记载在日记中,也没出现在雷锋的其他报告、文稿中。————————————————————————————————————————【雷锋的战友们】入戏过深的季增《我给雷锋拍照片的故事季增(口述)》 蒋永胜 吴军(整理) 解放军报 1961年2月初的一天,我陪同雷锋到丹东工程兵某部作忆苦报告,回来在沈阳换车时,见一位老大娘拿着许多东西,走路很吃力,便跑上去帮助拿,扶她上了火车,找到座位。老人担心找不到在抚顺的儿子家,雷锋一听是同路,便安慰说:“您放心,到抚顺后我帮您去找。”到了部队驻地瓢儿屯站,我们没下车,而是去了抚顺南站,把背包寄存之后,陪老大娘去找儿子。老大娘初来抚顺,不知儿子在哪儿。我们只好按照信上的地址,四处询问,终于在近郊找到了大娘的儿子家。当孙女跑出来拉住奶奶的衣服时,我抓拍了这个镜头。(见图②:雷锋帮老大娘找儿子) 《一张雷锋照片背后的故事雷锋没送过我奶奶》日 大连晚报王盛波回忆说:“雷锋生前所在部队驻地在抚顺市望花区,而我伯父一家当年也居住在望花区新民街一带。1957年,我爷爷、奶奶从山东龙口老家到关外看儿子,来到抚顺我伯父家。伯父在附近为我爷爷、奶奶租了一间屋子,离雷锋所在部队的营地很近。1960年的一天,我爷爷、奶奶在街上走着,迎面走来两个穿军装的人。后来他们才知道,两个人中一个是雷锋,另一个是一位新闻干事。”“雷锋发现我奶奶与他曾从沈阳护送到抚顺看望儿子的老大娘很像,就主动与我奶奶攀谈起来。他问起我奶奶家里的情况,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等等。事隔不久,雷锋和那位新闻干事一路打听找到了奶奶住的小院。那位新闻干事围着我奶奶问这问那,不时地往本上记着什么。  雷锋也没闲着,帮着给我奶奶家挑水、扫院子。临走时,那位新闻干事拿出相机问我奶奶:‘老人家,你跟雷锋照张相好吗?’奶奶高兴地答应了。这时,那位新闻干事看到邻居苏姓家中的小姑娘正在院子里玩耍,就忙喊:‘小妹妹,过来,一块儿照个相。’摆好姿式正要按快门,那位新闻干事好像又想起了什么,跟我奶奶说:‘老人家,你家里有没有包袱,拿来用一下。’”就这样,这个后来为许多人所熟知的照片,瞬间定格了下来。记者了解到,王盛波所说的那位新闻干事,正是曾为雷锋拍过许多照片的摄影师季增。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目前在《承德日报》工作的季增。季增证实,这张照片是他拍的,而且确实是补拍的。季增记得,那是在1960年的一天,他陪着雷锋一起到丹东做报告。回来时,两人在沈阳换车。在过地下通道的时候,雷锋见到一位老太太拎着不少东西,便走上前去,帮助这位老太太拿包。后来,雷锋得知这位老太太也要去抚顺。于是,季增陪着雷锋一起把这位老太太送回了家。由于当时天很黑,没有办法拍照片,他也没太瞧清楚那位老太太的长相。几天之后,雷锋领着他来到一位老太太的家中,他觉得这位老太太与几天前他和雷锋一起护送的老太太长得很像,于是便补拍了这张照片。《摄影师季增谈雷锋照片:数量多源于自身突出与宣传需要》( 日)中国文明网  我不否认,个别照片是事后补拍的。负责摄影的同志都知道,在有些时候、有些情况,补拍是允许的、也是必要的。但我负责地表示,我为雷锋拍的每一张照片,都是当时忠实的记录,没有任何一张是无中生有、弄虚作假的。  我以雷锋送一位老大娘找儿子的照片来说明这个问题。1961年秋冬之际,雷锋到丹东部队作报告。回抚顺途中,在沈阳转车。过天桥时,见一位老大娘拿了许多东西,走路很吃力,雷锋便过去主动帮忙。得知老大娘是去抚顺找儿子,正好同路,雷锋便急忙帮助拿东西,扶她上火车,并帮她找座位。一路上,雷锋站在老大娘身边,亲切地问这问那,细心照料。老大娘担心找不到地方,掏出写有儿子地址的信封给雷锋。雷锋安慰大娘说:“您老人家放心吧,到抚顺后我一定帮您找到儿子。”实际上,雷锋对抚顺的一些偏僻街道也不熟悉,他边走边问,几经周折,终于在郊区露天矿的一条小街上,找到了老大娘儿子的家。老大娘感动不已,不断地夸奖雷锋。这时,天色已晚,雷锋急忙赶回了部队。后来,雷锋又去看望老大娘,家里只有老人和她的孙女。这次,我和雷锋一起去了,就为他们3人拍了两张照片。现在竟然有人说,根本没有老大娘找儿子这回事,连这两张照片也是伪造的,这真是胡说八道!看完这三则报道,我彻底糊涂了……雷锋帮助老太太的时间到底是1960年6月还是1961年2月(抑或1961年秋冬)?季增到底是不是整个帮忙事件的亲历者?如果按季增所说他全程跟随,那雷锋还说自己“瞒不过”岂不是太假了。而按照“亲历者”王盛波的说法他的奶奶根本就没被雷锋护送过,那季增又为什么要说的拍摄对象就是被帮助的老奶奶本人(只是晚了几天)。雷锋(和季增)到底是在哪里遇到的老奶奶?路上、天桥、还是地下通道,老奶奶的走位是不是过于飘忽了?雷锋护送老奶奶事件已经出现了5个各不相同的版本。分别为雷锋版1,雷锋版2,季增版1,季增版2,亲历者版————————————————————————————————————————战友乔安山关于雷锋捡粪的故事,新华社是这么辟谣的。乔安山回忆,雷锋在日记中所描述的抚顺望花区,当时是城乡结合部,当时道路上随处可见马牛等牲畜,雷锋捡的也主要是牲畜的粪便。乔安山:你说连土捡粪,300来斤的粪,那玩意儿能有多少啊。也就那么大的土篮(用手比划了一下),一个土篮也得100多斤,那两个土篮不就得300多斤吗(原话如此)那,那,正常现象。全国雷锋专题藏友联谊会副会长褚士奇:那个时候遍地是马车,那么这种情况呐,因为路面上要有马粪的话影响卫生,那时候把这些粪如果收集起来,送到公社的话这是一个非常支持农业的举措,当时非常流行的。这……这土篮像是能装100斤粪的?再说之前雷锋说的很清楚:因小孩在屋前屋后拉了很多大粪,看起来脏得很,我去把大粪捡起来,给居民把地扫干净,这真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既搞了卫生又积了肥。说干就干,我推着手推车,拿着铁锹和粪筐,走到了望花区北后屯,看见工人住宅的屋前屋后有很多一小堆一小堆的粪便,我便立刻捡了起来。小孩=牲畜?工人住宅的房前屋后=路面上?工人住宅周围天天有牛马拉大粪?或者雷锋搞不清楚什么是小孩拉的大粪,什么是牲畜拉的?——————————————————————————————————————————雷锋的班长薛三元那时,我们部队在营口住的都是比较简陋的日式房子,屋内没有暖气,冬季用火炉取暖。每天夜里,都由上下岗的同志负责照看炉子,以防煤气中毒或炉子座板把地板烤坏。雷锋很细心,经常在夜里起来照看炉子。一天夜里,一阵声响把我从睡梦中惊醒,爬起来一看,是雷锋在那里生炉子。原来,那天上岗的新兵没经验,把炉子烧得过旺,以至烤坏了破旧的地板,幸好雷锋发现后及时浇灭,又把炉子重新生着。雷锋的班长证明雷锋在生炉子嘢,问题是这不更吓人了吗?班长半夜里听到异响,坐起来,拥着被子看雷锋在那里一声不吭的生炉子。也不知道帮帮忙?其他战友依然是昏迷状态,就班长远远的瞪着雷锋?!——————————————————————————————————————————雷锋是特殊年代的特殊典型,事迹中存在很多添油加醋虚构细节,无中生有违反基本逻辑的情况。他身边的战友、记者也有意无意的参与到虚构现实——或者叫“学习雷锋精神”中来。当年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突出雷锋共产主义新人、毛主席的好战士形象,现在这么做的目的……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呢。雷锋的故事,真的只是故事而已,应该有真实的部分存在,但也有很多虚构。感谢
的精彩讨论,正是由于他们的讨论我才做了以上查证。雷锋的故事嘛,大家听听就好了。不要太较真……——————————————————————————————————————————截至目前,我的回答导致4个问题被删除,2个问题被关闭,我的6个答案被删除,同时封禁我两次每次三天。如果大家觉得我的回答好玩的话,请“关注”我,因为即使点了收藏也会被删掉的
从老首长那儿略微知道了一点,斗胆一答。但时间有点久,记得不是太清楚,有不当之处,还请及时指正~先说雷锋做好事的动机,雷锋从小是个孤儿,在党、政府和乡亲的照料下长大,所以他会主动做好事来回馈社会。这不是有病,这叫知恩图报。再说雷锋为什么有那么多钱,因为上述原因,雷锋不断做好事、干活积极,因此被乡镇某领导看上,成了领导通讯员。因为干活积极又懂事,很受喜欢。后来被领导推荐去学习开拖拉机,成为一名农机手。农机手的工资在当时是相当高的,不了解的可以咨询一下家里老人。当了几年农机手的雷锋有资助他人的资本,也用得起一些“高档用品”。因为雷锋自己政治上积极向上,领导又喜欢,群众基础也好,所以在当地就树立为典型,后来去了部队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部队的典型。这也就解释了雷锋为什么到处跑,在各地做好事。因为他是典型,要在各地做报告,讲先进事迹。而雷锋同志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照片,也是因为有两个拿着相机的干事像狗仔队一样全程跟拍。之所以雷锋的记录会有@北风先生指出的矛盾,是由于这些东西并非都出自雷锋之手。在那个浮夸蔚然成风的年代,一些搞宣传的把数字放大以突出典型,窃以为是很正常的事,今人若以此来指责雷锋是装出来的,事迹都是编的,未免矫枉过正、苛求前人了。个人认为,首先不要否认和抹杀雷锋,毕竟他确实做了许多好事,也确实影响了几代人。其次应该辨证地接收《雷锋日记》等记录中的观点,如果是教育孩子,可以像冷风先生一样把不同的材料放一起,还能起到教育孩子不盲信不盲从的作用。最后,恳请各位不要为了否定而否定,不要为了赞同而赞同,多一点思索,多一份责任。以上~
反对排名第二的答案。以假新闻妄图引导出人民的真道德,这是对人民群众智商的极大侮辱社会中总是有这样的好好先生,你跟他讲法律,他跟你讲道德,你跟他讲道德,他跟你讲政治。设置模范本身是有道德高度的要求,意即让常人向其靠拢,可是如果一个模范都有可能做不到两日捡300斤粪,以此期盼施于民众,所造成的负罪感又所谓何来呢。本来一个人相信什么旁人无需置喙,但是雷锋是一个向他人做标杆的栗子,民众当然要对他有更真实的认识。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对待假的东西就应该说明,让大众的智商去判断做取舍。一个世纪前即有人提出开民智,开民智即是相信人民的智力在经历过各种负面之后能结合自己的经验做出客观公正的判断,而不是你造一堆假新闻,然后再以假新闻引导出人民的真道德
《雷锋捡粪》,共捡了三次。经过严谨的数学计算,雷锋同志:第一次,每10步左右,捡一坨粪;第二次,8、9步,捡起一坨;第三次,更简直了,不到三秒发现一陀。这种“数据”如果成立的话,当时我国简直是个粪坑!
雷锋事迹是宣传、营销的果实,实为人造英雄。1、照片摆拍痕迹太重了。战友有手机吗?难道还有单反?很显然,某些记者,宣传干事,尾随其后。2,雷锋日记、故事文学痕迹太重了。鄙人参与过人物纪录片的制作,与党史办打过交道。他们告诉我,某些革命英雄事迹,某些战斗过程,尤其是记载在党史里的,往往都经不起逻辑和历史的推敲,那些催人泪下的情节,都是经过文学处理过的。历史,一般都是残酷,充满冷漠,尔虞我诈。史书,是皇帝阉割史官,史官阉割故事之后给人民看到。你要看真正的历史,就不要相信一家之言。这就到了考验民智的时候了。
本来我一直坚定地以为雷锋的事迹是真的。
但是我忽然想起《1984》里面温斯顿的工作。 “突然一个念头从他脑海里迸发出来,一个像是提前就已经安排好的形象 呈现在眼前,没错,就是奥格威同志。他在最近的战役里应用地牺牲了。有时,老大哥会在授勋令中缅怀一些谦逊、寒门出身的党员,在肯定他们对党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的同时还不忘呼吁其他党员学习他们的高风亮节。今天老大哥要纪念的人应该就是奥格威同志。事实上,世上从未有奥格威同志存在过,然而,两行打字以及一些伪造的照片,就足以把一个幻想之中的奥格威不费吹灰之力地带到这个世上。”
想到这里,一个激灵。
虽然我不知道雷锋是不是另外一个奥格威,但是雷锋和奥格威不一样。
奥格威是温斯顿虚构出来的一个优秀的党员,为了英社和老大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为国家机器服务的光辉形象。但是雷锋呢?这个形象是帮助老奶奶和小朋友,捐款捐衣服,做自己能做的一切好事。是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形象。或者换一句话说,如果真的有雷锋活在我们身边,我们不会再被偷被抢的时候乞怜一般地看着周围冷漠的人群,不会有老人躺在冰冷的马路上艰难地呼吸,不会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无助地看着脚下的土地。
是的,漠然冷观可能是为了自身安全,不扶老人可能是真的有好多善于讹诈的坏人,在捐款箱前漠然离去可能是自己过得真的不够好或者不相信慈善机构的透明度。 但是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那个需要帮助的人是自己,摔倒在地的是自己年迈的父母,捐款箱背后急需用钱的是自己的亲人,看着这些冷漠的人,你会怎么想?心该凉透了吧?
既然自己做不到,为什么还要去质疑这个本身无害的形象?
况且,雷锋可能真的存在呢。可能是一个善良的小战士,被发现之后只是被别人添了点料而已。
如今我们好喜欢质疑,从完全迷信权威的心态变成了敢于质疑一切的心理。我们热衷于推翻一切以前认定的事实。可是真的不会有一天我们从质疑中蓦然醒来,发现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相信了吗?那个时候,我们的心又该何去何从?
心中没有信念,这样活着的日子好苍白。
我宁愿相信,这是个被模范化的善良战士。
我来唱唱反调,盗一下图,来自从网赵皓阳的相册,回应
的答案看来那个答主的那张图,还真是不懂装懂拍脑袋的笑话了。===============================================================其他的问题还没有考证,但是:千万不要想当然!千万不要想当然!千万不要想当然!
第一次知道雷锋是因为看到白蛇传的缘故。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看电视剧,当看到白素贞被法海无情的压在雷峰塔下的时候不禁怅然若失。而当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第一次在图书馆看到传说中的雷锋日记,我对这个化身为塔镇住白蛇的人物产生了极大好奇心。翻阅了几页脑洞大开猛地感悟到,难道这个故事本来是这样的……一个平凡的士兵做了许多好事,最后却因倒车的时候不注意撞倒的电线杆而毙命。人民群众为了纪念他建造了一座雷峰塔,最终将千年蛇妖压于塔下。说这么多只是想说,对于我来说,雷锋日记就是个故事而已。很多自传日记,或多或少都是添油加醋的产物。有些是在水彩上润色几笔,而有些是把火柴人画风涂成了蒙娜丽莎。你没办法判断,就把它当故事读就好。对于雷锋同志这个人,我不了解不多评价。不过虽然我对雷锋无感,但是还是很喜欢雷锋帽的。
故事主体是真的,但是有艺术的加工。照片是根据故事补拍的。这些都不是啥秘密,没必要搞得跟发现了啥国家机密一样。雷锋这人,爱出风头,就跟小孩似的,每天上街想找个好事做。捡着钱赶紧拾金不昧,捡不着自己扔点钱然后捡起来拾金不昧这种事,很多人都做过吧?我感觉没啥不好吧?至少说明价值观是正确的,知道追求荣誉。也说明当时的一种社会价值理念。换到现在,还有那么多人拿做好事当做荣誉的事吗?艺术加工肯定也有,你要当时说什么新闻没有艺术加工,那估计也没人信。照片的摄影师自己大大方方出回忆录,为了新闻稿咋找到雷锋,怎么根据当时的故事摆拍,说得清清楚楚。这说得多明白。人家从来没说过那不是摆拍啊。你们这么费劲分析啥啊?故事的真实性,肯定至少有一部分是真的,不然也不会被领导上报。也有一部分玄乎,玄乎的部分周总理亲自指示过不要宣传了。实际上我们说雷锋是一个立体的人,不要光看到他虚荣(或者被迫虚荣)的那一面,也要看到他朴素热忱的那一面。雷锋在当时被当做学毛著典型,现在看他确实是当时社会的典型---有造假,也有追求、有理想。------------5.19 ------------------------那些说雷锋是为了政治投机的,真要拿学毛著做政治投机的话,有时间多读点书多做点笔记、写点读后感也比每天不务正业上大街找好事干强。看一个人你得把这个人放在环境下去看,您说他说了多少毛主席怎么样毛主席怎么样,但是放到当时,这仍然是普通人的水平。那个时代谁不是把毛主席挂在嘴边啊?不要一看到毛字就丧失理智了。另外投机这种事不是雷锋做的了的。这种高智力的事情是读书人、世家子弟才能学会的,普通环境长大的人没有此等眼界。不要说他挣的钱多,怎么样怎么样的,月薪百万的技术工人照样是蓝领。
很多时候,大家都在关心事情的真假,尤其是雷锋,或者其他的战斗英雄。从小我们就学习他们,长大了,我们突然发觉,我们曾经的力量来源,价值典范,只不过是经过加工的理想产物,一方面,我们陡然发现自己受骗了,另一方面我们终于知道,自己没有达到标杆的高度不是我们不行,而是他们都是假的。在愤怒的同时长舒了一口气。
雷锋在大年初一初二去捡粪,在东北冬天待过的都知道 ,牛粪在零下20℃的时候在地上粘的比混凝土都结实,一天捡300斤,你丫的奥特曼还是手拿激光铲的。那些顶雷锋的喷子们脑残真多啊!
雷锋有太多的狗仔队跟着他了。他是中国第一个有狗仔队跟他的公众人物
这也信,呵呵了~这就跟今天新闻里的那种“偶遇xx书记/市长/局长坐公交/扫马路/骑自行/挤地铁上班”这类的事情一样的,太巧了呀,刚好就遇到了,还认出来了,天天跟着他,抓拍、抢拍、偷拍(应该没自拍),还要加上摆拍……很可悲呀,宣传,作秀的手段几十年不变,硬要侮辱屁民智商~
假的善要比真的恶危害大的多
‘雷锋’的事迹是真的。当然是真的。我一直把《雷锋日记》当作小说读的。
我以前一个老师是望城人,嗯,就是雷锋的同乡。据他说,他在看到展览的雷锋日记时第一个感觉就是很假,像几个人连夜抄出来的一样(有点像方舟子黑韩寒的说法)。
小学的时候学雷锋做好人好事的活动一直持续不断,我觉得做好事很正常,但是居然要一条条写下来每周交上去还要班级里评比,对当时的我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现在回想起来也是非常好笑而恶心的活动。不要说什么就算是假的精神正确就好,这种虚伪就是一种罪恶。
我们证据学老师在说到笔迹鉴定的时候,举的就是雷锋叔叔的例子,后半部全都是伪造的。
雷锋不知道,但是我想他一定是个好人。例如郭明义,的确是个好人,实在人,说的都是大实话,有一次他上台讲话,说的都非常实在,领导让他去北京,他自己说:“我去北京能干什么,还不如留在鞍山,还能干点活。”难道向好人学习有什么问题么?另外,一个人的事迹都是一传十,十传百,我想雷锋有很多事迹已经被人传得跟原来的事迹有出入了,所以导致有很多bug,但是雷锋好事应该是做过不少的。
我来解答下大家最常问到的两个问题吧。一、为什么雷锋每次做好事总有人拍照?其实大部分照片都是摆拍的,但是事实是真实发生了的,后来为了宣传雷锋事迹,特意找了摄影师和当事人去摆拍的。这个有纪录片,大家可以找找。二、为什么雷锋日记看起来那么假?就像故意写给别人看的?没错,雷锋日记就是写给别人看的。因为那时候写日记都是要给上级领导看的,所以故意写得高风亮节一点是人之常情。现在在一些相对落后的村镇小学,那些小学生写的日记也是要交给老师看的,相当于一门功课。至于雷锋那些土豪行为,像手表什么的,据记载是雷锋花了两个月工资去买的,买完之后就后悔了。因为雷锋也是当时挺潮的年轻人,就像现在的一些人,买两个月工资买台最新的iphone,买完没两天就后悔了。毫无疑问,雷锋事迹是真的。但是传奇色彩确实有被添油加醋的现象,这是很正常的。因为传言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要么极好,要么极坏。雷锋好事确实做不少,所以越传就越神,慢慢偏离了事实。PS:我突然想起香港的一部电影(好像哥哥张国荣在里面),忘记名字了,里面有个剧情大概是这样的:A单身,家里人一直想A找个女朋友。有一天A打电话回家说要带个朋友回家吃饭,然后家人1就和家人2说A带朋友回家吃饭,家人2就和家人3说A带女朋友回家吃饭,家人3就和家人4说A带未婚妻回家吃饭。一家很期待,结果当A和他朋友出现的时候,发现那朋友是个男的。这就是讽刺了传言经过三个人肯定变味了,何况雷锋的事都几十年了,添油加醋更重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生有胡子咋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