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简介怎么写促销员真心服务倡议书怎么写

超市促销员实践报告_社会实践报告_优习英语网
超市促销员实践报告
使用搜索工具,可以更快找到你想要的资料!
本站部分文章以欣赏的角度转载自互联网,如果侵犯到您的权利请来信告之,本站将删除转载
优习英语网建议您使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本站您当前的位置:&&&&
桥东区“48小时就业服务绿色通道”将在石市推广
【字号: |
  毕业了还找不到工作,毕业生发愁家长也发愁。只要高校毕业生有就业愿望,都可以就近到社区登记求职,不挑不拣,确保48小时实现就业。石家庄市桥东区的&48小时就业服务绿色通道&从去年启动至今,已帮助辖区内的87名高校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
  桥东区的48小时就业政策,正在全市推广。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刘桂江要求,全市要对就业困难、家庭经济困难和零就业家庭毕业生实施&一对一&重点帮扶,开辟48小时绿色通道,确保48小时实现就业。
  87人实现&48小时就业&
  今年毕业于某专科学校的石晓珊,家住桥东区。毕业前后她一直在忙着找工作,网上简历投了一箩筐,招聘会也参加了好几个,工作的事儿却始终没有着落。她的爸爸某天在小区遛弯时,看到社区内贴的《携手打造&48小时就业服务绿色通道&倡议书》,便让女儿到社区报名试试。
  报名后的第二天,石晓珊便接到了桥东区就业局工作人员的电话。就这样,面试、培训,石晓珊成了北国超市的一名促销员。正式上岗前,她还在桥东区就业局的服务大厅进行了一周的&就业体验&。
  &刚开始在就业局工作时,我被安排在大厅的失业人员服务窗口。面对别人的咨询,我根本不知道如何应对,只能生硬地和人家说&不知道&。&石晓珊笑着说。后来,在职业指导老师的指引下,她慢慢学会与人交流,待人接物也日益成熟。经过超市促销员岗位的磨练,石晓珊已基本褪去学生的青涩,谈吐落落大方。
  现在,石晓珊又在桥东区就业局提交了简历,希望能寻找一份与专业相关、更稳定的工作。&骑驴找马&,她没有了之前的焦躁不安,自信心也增强了。
  像石晓珊这样48小时搞定工作的毕业生,桥东区就业局已经帮扶了87人。
  就业模式将全市推广
  如今,&48小时就业服务绿色通道&网络结构、工作流程图和宣传页,发放到辖区居民手中;《携手打造&48小时就业服务绿色通道&倡议书》,张贴到了社区的角角落落。辖区内的高校毕业生只要有就业愿望,就近到社区登记求职,就会有比较合适的岗位送到高校毕业生面前。如果高校毕业生对推荐的工作不满意,就业服务部门还会为其进行第二次推荐。
  同时,桥东区就业服务部门还经常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法律援助工作,聘请专业的就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法律工作者,针对高校毕业生在求职和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辅导和咨询,并积极宣传、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
  今后,桥东区&48小时就业模式&将在石市推广,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将享受到这一政策带来的实惠。
  刘桂江要求,石市要加强对应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信息监测工作,依托乡镇(街道)、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平台,每月对辖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摸底,跟踪就业状态。对申请求职登记的毕业生要及时推荐就业岗位直至就业;对就业困难、家庭经济困难和零就业家庭毕业生实施&一对一&重点帮扶,开辟48小时绿色通道,确保48小时实现就业。
关键词:就业服务,绿色通道,就业模式,推广,石家庄
稿源:河北青年报
责任编辑:杨晓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掀起学习《全体营销员工倡议书》新高潮 - 中国电力网
||||&&||||||||||
电力行业门户网站
个人会员:<font color=#ff位
企业会员:<font color=#ff位&
来源:.cn&&
&&&&9月4日,辽宁公司在广大系统员工中掀起了学习《全体营销员工倡议书》的新高潮。
  优质服务是创建和谐企业、构建和谐供用电关系的基础,是的生命线,也是实现“求强、发展、创新、超越”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辽宁公司要求营销系统全员认真贯彻落实“整顿服务作风、规范服务行为”专项会议精神,特别是面对“”体系建设新形势、新变化,要通过加强营销基础,加大抄核收及计量工作管控,充分发挥稽查信息监控系统作用;强化协同服务功能,加强员工业务培训,确保高质量完成故障抢修任务;做好应急防范和应急预案,形成常态机制;强化员工的危机意识,开展经常性的企业形势任务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促使员工树立行业荣誉感和职业道德观,增强员工凝聚力,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辽宁公司营销系统各单位纷纷组织召开学习座谈会,在讨论交流中表示,将严格执行《全体营销员工倡议书》内容,忠诚企业、立足岗位、牢记使命,自觉遵守各项行为准则,以实际行动用心、耐心、真心对待每位客户,成为企业联系客户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坚持“你用电,我用心”服务理念,认真践行“新三个十条”服务承诺,以“感动式”服务努力提升客户满意度;深入推进营销系统“为民服务”活动,坚持与时俱进,提高服务质量,拓展服务领域,并以“大营销”体系建设为契机,树立营销系统员工新形象。(刚毅 张爱萍)
新闻关键词:
&&&&&&&&&&
&&相&关&新&闻
◇&( 16:51:03)
◇&( 13:05:21)
◇&( 16:04:53)
◇&( 15:54:46)
◇&( 15:33:57)
◇&( 17:12:01)
◇&( 17:08:27)
◇&( 12:33:47)
◇&( 10:57:54)
◇&( 16:40:00)
热 点 新 闻
热 点 文 章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Copyrights reserved.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促网络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服务热线:010-132875上海市普陀区教育慈善超市
第七章 走进慈善行列
青少年、儿童是未来社会慈善资源的主要力量,让他们及早地走进慈善行列,既是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学生的渴望。我们应从传播慈善理念入手,充分利用学校、社区的教育资源为青少年、儿童营造良好的慈善道德社会化环境。将爱心故事写进教材,在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慈善征文活动以及演讲比赛等,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吸引青少年、儿童参与力所能及的慈善活动,既可培养青少年的慈善意识,又可锻炼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 学校的慈善活动与上海市的慈善事业同步发展,慈善事业走进学校,使校园到处涌动爱的暖流,培养了青少年一代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民族精神,深刻领悟了中华民族“上善若水,
厚德载德”的传统文明,亲身感悟了同胞兄弟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从而净化了心灵。
华阴路小学涌动敬老爱老暖流。
华阴路小学四(1)中队开展“老人的心愿”活动,经过队员们的调查和归类,大家发现老人们的心愿主要有:恢复健康型、外出游玩型、渴望亲情型。队员们各显所能,根据老人们的心愿积极作着准备。针对“恢复健康型”队员们各有高招:有的送上一份健康生活计划书,帮助老人合理科学地安排生活节奏,有的收集有关疾病治疗的资料,提供给老人,并建议父母陪伴老人去专科医院进行治疗。有的到超市或药店向有关人员咨询,有针对性的购买滋补品,让老人科学进补。
对想要外出游玩的老人,队员们结合家庭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旅游方案:全家外出,进行上海美景一日游,参观东方明珠电视塔,游览新外滩,领略上海都市美景。收集祖国和世界名胜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整理成书面的旅游线路,送给老人,让他们来一次“纸上出游”。
刘佳和邻居罗奶奶是一对忘年交,罗奶奶的心事自然瞒不着这个小朋友。眼看重阳节快到了,罗奶奶的眉头却越皱越紧。刘佳知道这位老人是想女儿了。为了家庭琐事,罗奶奶和女儿闹翻了,断绝了往来。“每逢佳节倍思亲”罗奶奶多么希望能在重阳节吃上女儿买的重阳糕。刘佳也曾想过用冒名顶替的方法完成罗奶奶的心愿,可是,假的真不了,虚假的情感只能让老人一时高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苦思冥想之后,刘佳决定打电话给罗奶奶的女儿杜芬阿姨,电话那头,罗奶奶的女儿许久不说一句话。在僵持了半小时后,电话在一声叹息中挂断了。希望破灭了,刘佳决定自己去买重阳糕,安慰老人的心。当第二天,刘佳捧着重阳糕踏进罗奶奶家时,惊喜地发现杜芬阿姨正和罗奶奶谈笑,桌上放着几块香糯的重阳糕。事后,杜芬阿姨告诉刘佳,是她的那个电话触动了自己。她感到刘佳小小年纪就能体贴关心老人,自己还有什么理由对母亲不理不睬呢?
2008冬日寒风抵挡不住爱的暖流。
普陀区华东师范大学附属长风中学、中远实验学校、建德学校、曹杨五中、梅川中学、真光中学、梅陇中学、玉华中学、兰田中学、长征中学、曹杨中学、朝春中心小学、长征中心小学和上海经济管理学校等14所学校的师生在春节前后积极开展“手拉手、心连心——向灾区同学献爱心”活动,通过义卖、募捐等形式募集善款75916.54元、价值4万余元的学习用品。2月28日,善款和学习用品安全运抵安徵灾区。
2月18日,新学期的第一天,普陀区不少中小学为学生们上了特殊的第一课;学会感恩,关注社会。学生们纷纷捐出自己的压岁钱,为我国南方冰雪灾区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广大红十字青少年们更是积极响应中国红十字总会“凝聚人道力量,救助冰雪灾区”的倡议,以实际行动资助小伙伴。
开学当天,许多学校的开学典礼变成了募捐大会,“捐出一点压岁钱,资助一个小伙伴”,同学们纷纷行动起来,捐助灾区同龄人。华师大附属长风中学开展了“向灾区同龄人献爱心”主题升旗仪式。在当天的“一分钱基金”募捐仪式上,14个中队累计捐款1200元。在2月15日学校还举行了真情义卖活动,筹得善款1772元。长征中心小学开展了“关爱小伙伴,捐赠文具活动”。曹杨中学全体师生慷慨解囊,捐出了2万多元善款。许多学校也积极行动起来,充分发扬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积极捐款捐物,为灾区人民奉献爱心。
晋元中学804名18岁学生承诺延续生命希望。
2003年下半年,晋元高中一名学生身患白血病的消息在学生中传开。很快,一场自发的募捐,向患病学生送去了融融爱意。然而,在触摸到孩子们的赤诚之心时,病孩的家长却感憾:“钱,真的不是我们最需要的;活下去的希望在于找到相适骨髓配型。”
迷惑的孩子们四处打听,“中华骨髓库”这个名词第一次进入了他们的视野。时任高三年级学生辅导员的高毅芳老师告诉记者,当一些孩子们得知“捐献造血干细胞可能挽救白血病人生命”的时候,参加中华骨髓库的想法就在他们心中萌生了,“他们悄悄地到中华红十字会去咨询,到网上查资料,确认了成为志愿者的条件就是‘年满18周岁’。然后,在2004年,数十名学生向学校提出了在成人仪式上参加中华骨髓库的要求。”
作为校长,王丽萍用“震撼”来形容自己当时的感受,直觉告诉她,必须全力呵护孩子们纯洁的灵魂。在学校的支持下,得到父母支持并通过相关审核的28名学生,为自己献上了一份隆重的“成人礼”。
将参加中华骨髓库视为长大成人的象征,是晋元高中学生延续了5年的传统;到日为止,已经有804名学生捐出了自己的血样。没有学校的刻意劝导,没有老师的耐心劝服,更没有强硬的行政指令,从最初那勇敢的28位学生开始,一切就是那么自然地发生了……
华东师范大学慈善爱心屋
华师大慈善爱心屋于日获得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的批准成立,成为上海慈善物资管理中心华东师大工作站和经常性社会捐助接收点,并于11月2日正式揭牌。
慈善爱心屋成立以后,广大师生给于了热情的支持。从爱心屋2005年11月成立到日,共收到60万家单位,2540多名师生捐赠,并收到各类帮困物资价值超过210万元。慈善爱心屋还成为上海市科教委、华东师大学发联等单位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平台,并形成长效机制,号召党员带头捐款捐物将工作落到实处。这两年来已有6830多名困难学生到爱心屋领取学习生活用品,物品价值达55.95万元,并有120多名辅导员和学生自愿到爱心屋担任义工。
华东师范大学慈善爱心屋获得华东师大“精神文明十佳单位”、上海市普陀区“慈善之星”称号,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助困模式,实现学校和社区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创建二十一世纪和谐校园氛围。
大学生拣废品献爱心。
“有没有同学想要创办新的社团?”这是2004年10月新疆艺术学院社团招新时,学院团委办公室主任马媛老师面向所有应招的同学发出的提问,大一新生张湘宾提出了创办“爱心家园”的想法。一个月后,爱心家园成立了,大家称为“爱心社”。
爱心社成立了,用什么来帮助那些贫困学生呢?一天,张湘宾跟同学走在校园里,无意中发现散落在地上的废饮料瓶,她捡起一个,兴奋地对同学说:“有了,我们把这些废瓶子收集起来卖了,用卖的钱,去帮助贫困的学生。”从此,爱心社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寻遍校园内的每个角落,收集可以回收的废瓶子。
爱心社用微薄的收入,首先资助了当初湘宾任教的河南王庄村小学的5名孩子;日,爱心社筹办新疆艺术学院有史以来第一次大型募捐义演“伸手献出一片爱”,用筹集的856.4元善款购买生活学习用品,捐赠给“SOS”儿童村的孩子们;自2006年3月,爱心社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定期为他们捐赠书籍和学习用品;2006年5月开始,张湘宾和其他25名同学每月拿出5元钱对喀什地区疏勒县的5名贫困生进行两年的资助;2007年3月,爱心社又把关爱带到乌鲁木齐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每逢元旦,爱心社都会资助学院的10名贫困生……
目前,新疆艺术学院爱心社已累计捡拾废瓶近60000个,资助贫困学生439人。
“用微笑、真心、真诚换取您开心的笑容!”爱心社的办社宗旨将会继续闪光。
慈善之星林平先:寒门学子三让助学金
一个学费需自筹一半、生活费完全自理的贫困学生,大学4年却3次推让助学金。这个感人故事的主人公,便是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社会体育专业2004级学生林平先。
2006年,经全班同学民主推选,品学兼优的林平先可享受省政府助学金1500元。名单确定没几天,林平先就找到辅导员陈宇育,提出要将助学金的名额转让给班上一个单亲家庭的同学。
大三时,林平先再次有了享受省政府助学金的名额,但他又通过院系将名额让了出来。
事实上,林平先也是一名贫困生,其父母都是农民,家庭年收入才4000多元,还有一个妹妹在读中职。由于家境贫困,父母只能拿出一半的学费,而每月的生活费则全部由林平先自理。大学四年里,林平先干过搬运工、洗车工、促销员、售票员、家教等十多个兼职工作,有一年暑假还同时干3份活。
大三时的一天,系党总支书记何坤基将林平先叫到办公室,让他填写一份社会助学金表格。不久,林平先拿到了社会助学金2000元,但他坚决要求把钱以不记名形式捐给其他贫困学生。
当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三次推让助学金呢?”林平先说:“很多同学比我更贫困,他们更需要帮助。而且我能靠双手赚钱,自己赚的钱花起来更心安理得。”
每年的12月5日是全球“志愿者日”。志愿者这个名词,可以说在短短的几年内在校园里也流行了起来,许多青少年学生已加入了这个志愿者队伍或者渴望成为一名志愿者,这是一个十分
可喜的现象,表明慈善事业开始走进了校园,走进了青少年学生的心灵世界。
什么是“志愿者”?“志愿者”的英文为volunteer,来源于拉丁文valo或velle,意思是“希望、决心或渴望”。在西方,志愿者被认为是在职业之外,不受私人利益或法律强制驱使,为改进社会、提供福利而付出努力的人们。我国的志愿者协会给“志愿者”下的定义是: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志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总之,志愿者是一个崇高的称号。我们面临的难题是,到哪里去做志愿者?如何做一个志愿者?
首先,我们应当开阔自己的视野:志愿者就在我们的身边。诚然,奥运会、F1、大师杯赛、特奥会、世博会这样的大型活动需要大量的社会志愿者。这样的志愿者往往看起来很光鲜,能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这并不代表这就是所有的志愿者形式,即便是在学校里做义工,在马路上帮助交通协管员,在超市里帮助收银员装袋,都是我们身边力所能及的志愿者工作。
其次,我们应当寻找我们的长处,发挥我们的长处以便更有效的回馈社会。或许你是一个名牌学校的高材生,那你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为贫困的孩子辅导教学;或许你擅于英语沟通,拥有广博的计算机知识,深入社区,你将会发现自己也可以为社区的老人们做许多……作为一名有知识的青少年,在你的周围有许多事情是你可以做的。你知道上海有多少民工子弟是你可以帮助的吗?你知道上海有多少独居老人是你可以关怀的吗?实实在在的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岂不是比盲目的在大街上捡废纸有意义多了?
一位拥有多次献血经历的女士,说了一句很朴实的话:“做自己应该做的,做自己能够做的”。或许这就是志愿者工作的真谛。
爱心之旅志愿者服务队。
“爱心之旅”志愿者服务队在控江中学乃至杨浦区、上海市都享有盛名,许诺是“爱心之旅”志愿者服务队的队长。每周五下午、周六上午的新华医院的白血病和儿骨科病房里一定会发现她不知疲惫身影。
第一次走进病童们的世界,是陌生的。虽然曾经不止一次在媒体上看到由于先天性或是后天造成的致命伤害而半身瘫痪、卧床不起的患儿以及白血病儿童的种种场面,可是真的那么近地与这些病孩儿们接触,仍然感到震惊。她试着和他们说话,和他们沟通、聊天,每次活动结束了,孩子们都会依依不舍地向她道别,她向他们郑重地允诺:“下次一定来!”
在参加志愿服务过程中,除每周五、每周六到新华医院的白血病和儿骨科病房服务外,她还不时举办一些“爱心义卖”,为一些困难儿童提供一些帮助;在“六&#8226;一国际儿童节”时,为病童们安排特别节目。
在第21个“国际志愿者日”来临之际,许诺参加了“胡锦涛总书记看望中国青年志愿者赴老挝服务队队员”的座谈会,并作报告。日至2月25日,许诺与上海的8位中学志愿者一同赴香港参加了由香港东华三院举办的“东华新一代关爱社会计划”两岸四地义工交流营,她与香港、澳门、台湾、上海的志愿者们交流心得,结下良好友谊。
天使心志愿者社团
2007年初开始,澄衷高级中学的谈晓芸就着手构建自己的志愿者论坛,仅仅一周时间“天使心愿者社团”就宣告成立了。完善的社团章程,详尽的活动版块介绍,具体的志愿活动招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刚开始的两个月,一直以新港养老院为活动地点。从当初的寥寥几人,几次活动,到现在的几百人,也从原先仅有的养老院活动,扩大到了现在的“新港路第一敬老院”、“悦苗残疾人寄养园”、“希望工程(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板仑乡中心学校)”、“帮助贫困家庭”以及与东视广角播出过的那个“在养老院里的孩子(俊俊)”结对。
四月份,随着志愿者的人数越来越多,谈晓芸又开发出了新的活动地点“悦苗残疾人寄养园”。现在,每个礼拜的上午,谈晓芸和她的团员们,都会来到这里,带上几个孩子前往附近的公园晒晒太阳,搞些活动,这已经成为悦苗园里,那些特殊孩子每个礼拜最翘首以盼的事情。
另外,谈晓芸还心怀大志,把目标定在20万,建立一座希望小学。这是一个非常长远的目标。但谈晓芸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她一定能够完成自己的心愿!
5月20日的“520我公益”,谈晓芸带领着她的天使心社团,也全力以赴,在上海图书馆门前摆摊义卖。活动所得资金4449.63元,全部捐给悦苗残疾人寄养园。
谈晓芸到2007年年初,用在天使心,用在慈善上的资金,也已经超过了4000元。包括社团的组建,包括她参加、组织义卖,包括她平时的爱心捐款,包括她资助云南的学生,包括……这些钱,一部分来自她的压岁钱,一部分来自她平时的早餐,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她的书法义卖所得。
地铁小红帽志愿者服务队。
每当周末假日出游时,细心的你是否曾注意过在黄陂南路地铁站和人民广场地铁站,有一支穿着白衬衫,系着红领带,头戴小红帽的中华职业学校地铁二(5)班的地铁小红帽志愿者服务队。
服务队成立至今已经两年,服务队的成员由最初的7人增加到现在的22人,累计服务时间达200多小时。五一、十一、春节、元旦、寒暑假,当人们利用假日休息时,服务队的同学们正在以他们的行动为大家服务。
2007年“五一”,天气晴朗,地铁站的人流量更是打破了往年的记录。那天,服务队成员又上岗了,时间是从早上10点到晚上22点,整整12小时,6小时轮一班岗。6个小时中,所有的同学都站立服务。10点、11点、12点、13点、14点,整整四个小时,他们连水都来不及喝上一口。一点四十五分,班主任接到该队负责同学谢飞的电话:“老师,今天客流量太大了,我们所有人都没有时间吃饭,还饿着肚子呢,就是这样4号口还一直会堵住,能不能临时增加两个成员协助啊。”接到电话,班主任马上联系下午16点上岗的第二组同学,请求支援,第二组同学二话没说,马上就赶过去。14点30分,当班主任到人民广场站时,第二组的同学身上的白衬衫已经湿了一大半,他们自己带的水基本上没有动过,有的甚至还没来得及打开,班主任带给同学的面包点心,递上去,没有一个接的,都说“下了岗再说”。于是,班主任等这批同学16点换岗,才把带给学生的“中饭”送出手。看着自己的学生有负责分散人流,嗓子喊哑了,有站在售票机前指导乘客买票,又忙着维持秩序的,还被不讲理的乘客拉破了衬衫,班主任的眼睛湿润了。
“防艾”志愿者服务队——“同一社”
无意中的一个杂志封面图片深深地震撼了上海中学高一(2)班学生邓贝西,那是一个由于医疗事故而感染艾滋病的4岁小男孩长满脓疮的身躯。他想给小男孩寄点玩具和图书,却不知道该寄到哪里,打听到了他的住处,他已经客死新疆。他是被乡里人的歧视逼到那里去的!
邓贝西意识到可怕的不仅仅是艾滋病,而是无知!面对艾滋病的无知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存在于广大民众身上,其中不乏他身边的师生。但他,也正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身边的人消除对艾滋病的恐惧及误区。
2003年他加入了中国注册志愿者的行列,开始自己的志愿者服务经历。
初期的活动是在广场、社区等人流分布密集的地方分发“防艾”宣传材料。当他微笑着把传单递给路人时,换来的却是冷冰冰、异样的目光和迅速的躲闪。
想要全面了解艾滋孤儿的生活现状,艾滋村是“首选”,这还需要勇气和坚定的意念,邓贝西曾两次义无返顾的去了那里。他“一对一”帮助一名8岁的艾滋病小女孩,每年看望她并给予一定的经济援助,他把学习用品带给“关爱之家”的同学们,还给他们讲授英语、美术、社会等课程。同学们深切的、渴望读书的目光使他久久不能忘怀。教育资源的缺乏限制了他们的自身发展,邓贝西希望和同学们联合起来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他在上海中学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把自己志愿者活动经历和艾滋孤儿的现状展示在同学们面前。他发起的旨在关心救助艾滋孤儿的社团——“同一社”已发展了30多名会员,并组织了各类募捐活动和书信交流活动,为我们的同龄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然而,繁多的工作并没有影响邓贝西的学业。相反,社会工作所积累下的宝贵经验对他不无稗益:开阔的视野使他可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与不同年龄,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士的交流中,练就和提高了他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交通安全志愿者
上海市格致中学高二(2)班从高一到高二,整整两年,49名同学全部都加入了交通安全志愿者的队伍中,担任交通协管员,宣传交通安全知识……用他们的方式关注着城市的交通。作为市重点中学的学生,学习的紧张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可无论是天气恶劣还是备考期间,每周的周五放学后,他们都会轮流安排十名同学戴上小黄帽,佩带着志愿者的胸牌,在西藏路——九江路,西藏路——凤阳路两个路口挥舞着维护交通安全的旗子,参加志愿者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他们也会受到路人的不理解,行人的不配合,可是同学们从来都没有过一句怨言,因为他们得到更多的是交警的赞赏,社会的认同。在活动期间,他们不仅做好了本职工作,还积极为许多外地及外籍游客指路,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并发出倡议起到辐射作用。
2004年12月,响应市政府“排堵保畅”活动,召开“排堵保畅”主题班会,上海电视台、《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新闻晨报》、《城市导报》、黄浦有线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他们的活动进行了采访报道,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2005年3月,他们20名同学在学雷锋的日子放弃休息日走上街头,维护交通安全。上海市精神文明办公室陈振民主任,以及交警队领导等对同学们进行了亲切慰问及高度肯定。
慈善之星朱金科:坚强又有爱心的单亲家庭男孩
朱金科,16岁,上海市市南中学学生。
朱金科同学生活于单亲家庭,生活十分艰苦,但他不仅坚强,还充满爱心。他自进小学那年看“蓝天下的至爱”节目后,每年寒假都将卖废品得来的钱捐给慈善基金会;每次参加排球比赛后的补贴他都省下捐给受伤的队友、母校的老师;去年8月他从电视台录制节目所得的“巨款”中,拿出500元用作慈善助学,1000元捐献给白血病同学;还不忘买水果看望敬老院的老人;现年16岁的他至今已有八张大红捐赠证书。他常常勉励自己,以后一定要坚持下去,一个人做点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学会做人最重要。
朱金科同学的感人事迹被广泛报道,例如2006年8月文汇报的《爱心扬起助学风帆》、9月闪电星感动、11月新民晚报的《单亲家庭男孩、坚强又有爱心》。同年,朱金科同学获校“十佳好人好事”等荣誉。
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参与慈善募捐只能看作是一种演练和偿试,是一种体验,尽管如此,它对青少年学生增强慈善意识,发展慈善募捐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还是大有裨益的。慈
善募捐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义演、义赛、义卖、义画等,可以吸引不同人群用自己熟悉和喜爱的方式来参与,义卖和街头募捐是青少年学生欢迎的两种方式。
1.义卖活动。
○义卖春联
华师大一附中吴文同学学习书法已有十年,2003年起连续4届荣获上海中华书画协会举办的全国《文明杯》书画大赛一等奖,连续两届被评为中华书画会建会以来最小的优秀会员。小学四年级开始,每年利用自己所得的比赛奖金及稿费买红纸义卖春联成了他必不可少的事,他都把所得的善款全部捐给慈善基金会,累计至今已有一万多元。
每当春节来临,居委会召开各界人士(台属、侨眷、归侨、少数民族等)迎春茶话会,他将春联赠送给这些老人。他克服了高中学业的繁多,前后花了4个月的时间书写了800幅春联作品进行义卖,捐赠给白血病患者。他平时勤俭朴素,不讲究、不奢侈,从来不追求名牌,大多时间都是穿校服,其余都是穿哥哥姐姐的旧衣服。从小到大,花在衣服上的钱只有80元。从不买零食、饮料;始终都是只喝从自己家里带来的白开水,吃自己带的干粮,不随便乱花一分钱。
○爱心义卖会。
上海卢湾中学于日举行了一次爱心义卖会,陈雯作为新班长,她带来了满满一大袋的文具、小挂件、装饰品……并帮着生活委员一起叫卖,向前来购买的同学收费。忙得不亦乐乎,“这里剩余的义卖品,还有同学要吗?”在义卖会结束后,生活委员对着教室里的同学说。“我来看看!”陈雯热情地走上讲台。“这次义卖会忙着叫卖,我也没空买大家捐的东西。”在她的带动下,同学们纷纷围拢过来购买。
○三胞胎义卖献爱心。
为了帮助云南省思茅市第六小学三年级的何春艳小妹妹,大年三十那天,上师大附属外国语中学三胞胎马欣朝、马欣晨、马欣曦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上海城隍庙用父母给他们的压岁钱进行批发采购。
大年初二,阳光明媚,正是进行义卖的好时机,午饭后,他们在九亭广场上摆起了地摊,全家人都非常支持他们的行动,外公、舅舅听说后都一起来助阵。
三个小时的义卖活动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仔细一算钱,竟有180元。
第二天,他们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鼓励何春艳好好学习,并将义卖所得连本带利共180元另加上20元,凑齐200元,通过邮局汇款给她。
○画里画外都是爱。
当部画跨进五爱高级中学起,在老师的帮助下创立了嘿姆嘿姆漫画社。
当她把漫画社建立起来后,带领同学走出校园接触社会。
他们参加了04年上海浦东正大广场举办的“米图漫展”,并把在这次漫展活动中获赢利中的500元捐给了慈善机构——希望工程,与此同时还资助了一名四川的贫困儿童(完成他五年小学毕业)。
暑假,他们又参加在东方明珠的“第二届上海国际城市动漫画展”,以及位于上海东亚展览馆的漫画展,他们的社团大显身手,不仅在国际漫展上大受欢迎,还把这次漫展的部分收入用于建立自己网站,身边的一位同学因骨折需要一大笔手术费,但因家境贫困而力不从心,为此,他们又捐了300元,同时她还向同班家境困难同学资助了100元。另一部分收入又资助了另一名四川家境困难的学生。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会了爱,学会了奉献。
○校园义卖为病孩
控江中学爱心之旅的服务队的吴小怡为了能与病房里的孩子们更好地沟通交流,组织同学们找出一些自己以前用的图画书。在校园里,她组织同学们开展了“为病孩们写一句祝福”的赠言征集活动,收到的祝福有几百条。她动员全班的同学一起做了一百多个千纸鹤,并鼓励大家捐出一些物品,举行了一次义卖活动,卖得钱款四百多元。今年的控江艺术节上,她组织同学出售演出门票,此次活动所得的近千元,全部捐给爱心之旅作为爱心基金。
○勇敢的街头义卖活动
复兴高级中学高一(10)班一起去采购象征喜庆的中国结,过年需要的大“福”字等礼品,甚至有同学不惜捐出自家珍藏的CD和礼物。他们都很清楚,在遥远的地方有人需要他们的关爱。活动开始后,大家都只是呆呆地立着,没有人迈出第一步和陌生人交流,他们很想可是他们不敢。于是,家长召集大家聚在一起:“我们是来帮助别人的不是吗?想想那些经济上有困难没有能力上学的孩子,那就勇敢地迈出一步,拿出我们的勇气。”说着,伸出一只手,大家都深有感触,于是,两只、三只、四只……无数只手叠在了一起。爱,让他们拥有了勇气。“叔叔,请你献出一份爱心吧。”“伯伯,买一个中国结,好吗?”“阿姨,希望你能参与我们的爱心义卖。”整条街都回荡着他们的声音,大家都鼓起勇气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大千世界,众生百态。也有人会不理解他们的行为。“你们这种小孩子喔……”“你们不好好读书来卖东西干嘛啊。”有人投来鄙夷的目光,有人不愿意停下来听他们的解释,有人甚至破口大骂。可是,再多的阻碍都没有办法阻止他们,因为他们在认真做着他们觉得对的事!他们会用微笑去化解这些小小的挫折和不愉快。因为世界充满爱。你看,有人用几倍的价钱购买他们的礼物,有人一边买一边连声说谢谢,有人甚至拿出钱都不要礼物……这些都成了他们前进的动力。于是,嗓子哑了没关系,汗流浃背无所谓,手酸了脚痛了小事情。义卖共筹集538元,得款全部捐给贵州省从江县雍里乡大塘村小学。
2.小小募捐者
○走上街头募捐
2007年的5月7日,卢湾中学陈雯带领志愿队队员参加了红十字会的募捐活动。见一位带着孩子的母亲经过,立即满面笑容地上前,说“阿姨,您好,我们是红十字会的会员,明天是世界红十字日,请您为我们的人道救助基金捐款吧!”那位母亲笑笑,“你们真辛苦啊,这么热的天还募捐,瞧这脸晒得这么红!”“我们也只是为困难的同胞出一份力。”两个小时过去了,陈雯与伙伴收获累累,募捐袋竟被沉甸甸的硬币撑破了!她们捡起地上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硬币,欣喜地笑了……
○淮海路上募善款
5月7日,为迎接“世界红十字日”,向明初级中学预备(4)班参加了“红十字”爱心捐款活动,那一天,骄阳似火,天气十分炎热,但同学们还是很有耐心地站在淮海路上,向路人宣传“红十字”捐款活动,一个下午,共募得捐款一万多元。
3月6日,该班学生朱近之在收听东视广角播出了一个不幸女孩的感人事迹,知道她身患重病,从小父母离异,现与母亲相依为命,高额的医疗费用已使一家不堪重负。朱近之同学慷慨解囊,奉献出自己所有的零花钱共计1000多元。在他的影响下班级其他同学也加入了捐款队伍,掀起了一股帮助病孩“梦儿”的活动。朱近之及学校大队部的同学代表驱车去“梦儿”家看望了他并亲手送上了慰问金。
○三次募捐献爱心
至今为止,建设中学的沈轶雯已经参加了三次慈善募捐活动,除了自己慷慨解囊之外,她也成为该活动的劝募者。每到活动举办的那天,街边总有许许多多的志愿者帮助善款的募捐,而她就是其中的一员。
一次她在新闻晨报上看到了一则关于一个穷困家庭的报道。于是,她便又在班级中发起了爱心倡议,希望同学们能捐出自己的部分零用钱,为这个悲惨的家庭雪中送炭。后来,她以班级团支部的名义将这笔善款送到了他们的手中。对该家庭的帮助一直持续至今。现在每逢学期伊始,沈轶雯总会再次发起倡议,并准时将善款邮寄给该家庭。虽然每次的善款数额并不大,但其中的每一元每一角都饱含着她和她同学们的一片爱心。
○背着募捐袋上路
2004年4月,向明中学高二(8)班余晓晨光荣地加入了中国红十字会,圆了他的梦想。
那是个阴天,他们来到学校集中,老师发给每个人一件志愿者服,一个募捐袋,40个爱心贴纸。穿着志愿者服,他心中热热的,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啊,他们募集的钱将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他们会是谁呢?失学儿童?灾区人民?还是白血病患儿?他迈开大步向淮海路进发,找到一个有利位置,摆开阵势,向来的每一个人介绍自己的活动。一开始,他很羞涩,不敢冲在最前面,加上口才也不好,好几次都空手而回。后来他们改变策略,联合起来,3个人一组,由表达能力强的同学介绍、宣传,他来收钱。正好来了一位大哥哥,“大哥哥,我们是中国红十字会的,进行爱心募捐,请奉献您的一份爱心。”那位大哥哥一下子捐了20元!首战告捷!
半天下来,他们的“战果”显著,这时天下起蒙蒙细雨,大家准备把剩下的贴纸都贴出去才回,于是,他们比其他人晚回去了10分钟。虽然他们都被淋湿了,但最终他们大约募集了300多元钱,每个人心中都美滋滋的。
○“一元爱心捐”活动
三年级时,江苏路第五小学四(1)班张之皓被大家选为中队长。就职那一天,她向全班同学发出了一个“一元爱心捐”的活动的倡议,倡议书如下:我有一些问题向大家寻求答案——
当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的时候,你可知道在某个偏远贫穷的地方,有个同龄的小朋友因交不起学费而离开了教室?
我倡议:我们三(1)班47位同学每月少喝一杯可乐,少乘一次公共汽车,节省一元钱,献出爱心,组成三(1)爱心中队,结对帮助一个贫穷地区失学的小朋友重拾课本,重回教室,在知识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希望将来某一天,我们已经长大成长,重回母校的时候,那时的小同学会惊奇地说:“您就是当年的爱心三(1)班的呀!”
这个倡议得到了全班同学的积极响应,并马上付诸行动。张之皓同学还主动承担起了这次工作的组织、联系、实施的任务,每个月要收钱,还要到邮局去寄,事情很烦琐,但是,她毫无怨言,认真当好这个联系江五小学三(1)爱心中队和云南大理贫困地区失学儿童之间的爱心小使者。现在,一年多时间过去了,他们中队已经资助了四个云南贫困地区的孩子重回学校。如今,教室后面的墙上贴的四张结对资助卡,让每一个同学都切身体会到了助人的快乐。
慈善之星徐龙:品质高尚、善良真情的高中男生
徐龙,18岁,上海市大同中学学生。他一贯尊老爱幼,热心奉献,由他发起的“捐点压岁钱,救助小伙伴”活动,3年半共募得善款数十万元,帮助近百位贫困大中小学生完成学业。
2005年伊始,徐龙就带着积攒的2500元压岁钱来到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捐助一位贫困学生;同年2月11日,他在《解放日报》头版上倡议“捐点压岁钱,救助小伙伴”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募得6万多元成立了爱心助学基金,此后年年春节都出钱带动社会捐款热潮;徐龙还和单亲家庭的学生结成助学对子,帮助他顺利考上暨南大学;他关心身边同学,为骨折的一位同学背书包、扶他上厕所、打饭;每逢节假日,他常去看望丧偶老人和空巢老人;平时徐龙还积极参加希望工程、旱涝灾区募捐等活动,甚至把自己的新被子都抱去捐了。
徐龙同学在2007年获得了大同中学首届“爱心学生”称号,他的平凡小事体现了一个青年的高尚品质和善良真情。
虽然社会如此进步,似乎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竞争对手。但是,还有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关爱、互助、合作。仔细看看四周,是不是会发现还有许多人需要帮助?关爱的眼,可以帮助我们发
现周围的人内心对爱与被爱的渴望;关爱的眼,使我们的世界变得不一样。慈善先从关爱身边的人做起。
1.关爱有困难的同伴
○不要问我们是谁
曹杨二中高二(1)班有这么一位同学,她每天步行近两小时上学、回家。刮风下雨,从不间断。中午在教室里用开水泡饭吃。她衣着朴素,生活艰苦,但却勤奋好学,积极向上。同学们都想帮助她,但也很怕挫伤她的自尊。一天,她的课桌上多了一个漂亮的小纸包,打开一看,是一本公交预售票和一张小纸条,那上面这样写着:
“不要问我们是谁,更不要把这份心意当作同情和怜悯。我们是一群最爱你的朋友,请收下我们的爱。千万别不舍得用,节约下来的时间可以看更多更好的书。勇敢地抬起头,做一个生活的强者!永远地微笑!”
她请求班主任能让她在晨会课上讲三分钟话。当她读完这张“爱心留言条”时,热烈的掌声久久不息。这以后,她的桌上常会出现学习用品,袜子、手套……没有人知道这是谁送的,因为大家知道,爱,不必放在嘴上。
○特殊的800元澳门币
市三女中陈嘉懿同学2007年4月参加了由澳门红十字主办的“两岸四地红十字明信片设计比赛”,并获得了中学组亚军。为此,她受到了澳门红十字会邀请,到澳门参加颁奖典,并获得了奖金800元澳门币。回来后,她将这800元澳门币捐给了的爱心基金。这800元澳门币对陈嘉懿同学的意义是极其重大的,这是她人生中一次非常珍贵的纪念,她却毫不犹豫地将其捐出。
○把1500元救济款转赠给更困难的同学
闵行三中的卢骏同学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母原都是普通工人,在经济改革浪潮中,夫妻双下岗,卢骏从懂事起,就过着拮据的生活,他没有玩过使人羡慕的玩具,也没有许多同学都据有的宽敞书屋、计算机和时尚的用品。他却遗传了父母的朴实、勤劳、乐意助人的品质。
闵行区政府为了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能更好的完成学业,通过学生所在的里委和街道的调查推荐,经教育局核实批准,卢骏有幸获得1500元的助学救济款,卢骏同学感到很高兴,这下子可以帮助父母解决些实际困难,自己的一些学习用品也可以改善一下了。正当高兴的时候,传来了一个不幸的消息,高三(2)班A同学遭到不幸,一向富有同情心的他,震动了,一个决定在他脑中形成,他与父母悄悄商量,是否能把这1500元的光明助学款转让给比他更需要的A同学,他生怕父母不同意,与父母商量前想了许多理由准备说服父母,其实父母是善解人意的,他们懂得儿子的心思,从心底支持儿子的决定。
○“爱心助友”在行动
2004年5月,长假的欢喜之后一个不好的消息在多稼中学初二(5)班散开:沈薛昀同学母亲于5月1日突然生病去世了,中队委员会马上提出“爱心助友”捐款活动。当他们把捐款700多元送到沈爸爸手中时,他的眼睛红了。
2.关爱生病的同学
○挽救生命的行动
2005年4月,甘泉外国语中学的刘梦琪同学因疼痛难忍住进了医院。经检查诊断,患的是罕见疾病,需要马上手术。不幸的是,第一次手术后,病情非但不见好转,而且持续高温39度以上,情况十分危险。而再次手术又要花费好几万,在这之前,已经用了好几万,这使无助的母亲陷入了绝境;因为几年前,她父亲患癌症去世已让她们倾家荡产。面对命运的再次打击,她们真的是走投无路了。母亲整天以泪洗面,甚至想放弃对她的治疗,她的脸上再也看不到以往的微笑,她痛恨上帝的不公。
就在这生死关头,班主任李老师在班级发出倡议:救救刘梦琪!并带头捐出自己的一份爱,一下子,同学们的热情被点燃了,纷纷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经济尚未独立的同学们的举动让她与母亲感动不已。紧接着,刘校长当机立断,向全校发出呼吁,于是甘泉校园变成了一片爱心海洋,全体师生都化身为了爱心天使,几十、几百的捐款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最后连同学的家长也加入了这股爱的洪流中。她的病床周围堆满了鲜花和礼物。当母亲从校领导手中接过一笔笔成百上千,成千上万的捐款时激动得泣不成声,千言万语也无法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
○也许他不够优秀
交大附中的魏同学生长在一个特殊的家庭。他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便因罪入狱,而他母亲有一定程度的智力障碍,又没有文化,只能靠捡拾废品勉强度日。由于缺乏相应的关爱和教育,魏同学自从入学以来就被视为“危险分子”。
一天放学以后,他在校外与社会青年发生摩擦,左手肘关节被打成粉碎性骨折。医院说,他必须动手术,治疗费大约需要7000元,他的母亲连维持基本生活都很困难,只得把他领回家。
蒋俊洁同学立即在全班首先发起倡议,为魏同学捐赠医疗费。她说,“也许他不是一个足够优秀的学生,但作为他的同学,我们有责任帮助他健康快乐的成长。”很快在全校掀起了积极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的热潮。
魏同学的医疗费用很快就凑够了,他及时地接受了手术,几个月后完全康复了。另外,同学们还捐赠了许多学习用品。当魏同学的母亲骑着她每天捡拾废品所用的三轮车,满载着同学们的心意,乐呵呵地离开的时候,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一年的红枣赤豆汤
在交大医学院卫校区050110班朱音的寝室里,有四位同学来自崇明岛,她们一个学期才回去3次,而其中的一位小林同学还患有严重的贫血症。于是每个星期天,她都会烧一大锅红枣赤豆汤带到学校给那小林同学喝,整整一年,从未间断过。
去年冬天的一个夜晚,一位外地同学哮喘发作,她在外面拦了出租车带着这位外地同学去医院。在医院她忙着为同学挂号、找医生、陪伴补液。外地同学身边没带太多的钱,她将自己的生活费和零花钱都掏出来为同学垫付了医药费,安慰同学说:“你先治病,不着急。”进校两年来,她送同学到医院就诊、垫付医药费、陪夜的次数不下十次,从无怨言。
○沉重的压岁钱
开学没多久,爱菊二(2)班传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徐修远同学得了白血病,正住院抢救!由于每一次的输血治疗费用就要一千多元,每隔一天要做一次,这对于经济原本就不宽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悲痛,焦急……笼罩心头。
这天,李慈航小朋友怀着沉重的心情回到家,难过地对妈妈说:“学校有同学得了白血病,如果没足够的钱治疗,就会危及生命!”妈妈叹口气:“小孩子生这种病,给他本人及家庭带来的痛苦是难以想象的!”
听着,她的眼眶里不禁泪水盈盈,哽咽着说道“妈妈,学校里放了录像,二(2)班为他举行了特殊的生日会,看得我都哭了,我一定要帮助他。我想把这几年的压岁钱拿出来,捐给他治疗。”
“好!我们支持你,你这么有爱心,我们要向你学习,多做善事,你捐多少,我们也捐多少!”妈妈爽快地答应了。
得到了妈妈的支持,她毫不犹豫地从保险柜里拿了多年积赞下来的压岁钱一万元,同时妈妈也拿了一万元出来,她小心翼翼地把钱装进了信封。
这时,奶奶听到了她们的对话,拿来了她亲手绣的“福”字(这可是奶奶绣了一年才完成的),对她说:“把这幅面送给他们吧,希望他们家能像我们一样幸福”“奶奶,谢谢您!”她双手捧过,激动地说。
第二天,她早早地把这些东西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非常感动,问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她不假思索地说:“我想他和我一样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
3.关爱残疾少年
○背着他五年如一日
罗店中学王南尧同学是一个极富爱心的学生。
从小学开始他就始终照顾本班中一残疾男生小陈。每天早上一大早到该男生家中,扶着小陈到校上课,放学后又送小陈回家,而他家离小陈家其实很远,所以每天回家都很晚。但他没有任何怨言,默默地坚持了五年。进入中学后,他又主动要求和小陈分在同一个班中,好继续照顾小陈。小陈进入中学后病情加重,双腿无法站立与行走,只好由父母接送。王南尧同学仍然每天到小陈家,陪着小陈一起上学放学,令小陈父母感动不已。在学校里小陈无论学习和生活上都会遇到很多困难。而王南尧都会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在他身边。每天小陈水壶里的水都是满的;上午三节课后总会在小陈桌上出现刚买的点心;到实验室上课,总会看到一个个子矮矮的男生背着小陈;得知小陈一上午硬憋着小便这一情况后,他就留心每两节课后就背小陈去厕所;同学有欺负小陈的,又是他挺身而出,义正辞严的维护小陈,小陈手关节严重变形,写字速度极慢,王南尧课上认真做好笔记,课后整理好后再认真抄写一份给小陈。这样两人的成绩都有很大进步。班中学生在王南尧的带动之下,都向小陈伸出援助之手,互帮互助蔚然成风。
一次小陈摔倒了,头上开了一个很大口子。王南尧见状匆忙背起他到医务室做了简单的处理,又和老师同学一起把他送到医院,缝了四针。最后又是他陪着老师送小陈回家。以后他格外留意,处处防着小陈再次摔倒。小陈在他和同学的关心帮助下,深深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
○欢乐的小矮人
走进市教科院附中分校初二(6)班的教室,你会看到一群同学围在一名同学的身边或是讨论问题,或是嬉笑聊天。而这名同学比课桌高不了多少,但其他同学似乎并不在意他的身高。他的名字叫周俊敏,因患先天性侏儒症,身高连一米二五都不到,他的头看起来特别大,而身体和四肢就像三四岁的孩子,身材比例严重失调。
刚到初二(6)班的他是一名“独行侠”。这怎么可以!他是集体的一分子,大家有义务有责任去关心他,帮助他。于是他们自发成立了一个护送小队,每天放学由全班轮流送他回家,一路上他们有说有笑,纯洁的友谊在他们心中萌发。
在学校,每隔一段时间,周俊敏的桌上就会出现一些“小礼物”。由于周俊敏个子小,坐在椅子上,两条腿悬空着。细心的同学看到了就悄悄地为他准备了小板凳,使他的两条腿不再悬空,两只脚从此可以“脚踏实地”。由于周俊敏的腿很短,常人看似乎轻松的上楼、下楼,在他走来也是相当困难的。每次都要拽着栏杆借力保持身体平衡,到了冬天,手常常被冰凉的栏杆冻得通红。细心的同学为他准备了手套,这样上楼就不再怕手冻了。有时又会是些文具、水果或是其他东西。
随着时间的流逝,班级里渐渐形成了一种“人人关心、人人帮助周俊敏”的氛围,甚至上厕所,都会有不少同学左右“护卫”,谁要是能和周俊敏同桌,那是最光荣的一件事,而且成为周俊敏的同桌还有一些固定的“职责”,比如:上楼、下楼负责搀扶;帮助拿牛奶、点心;每天清晨擦桌子和椅子;每周换座位负责拿垫脚的小板凳……
如果有其他班级的同学或者路上遇见他校的学生嘲笑周俊敏,每一个初二(6)班级的同学都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指责那些不文明的同学。
○“爱心天使”与戴助听器的女孩
海宁路一小二(3)班有一个戴助听器的小女孩,名叫丽丽。为了帮助这个失聪的孩子,曹敏带领十几位同学,组成了一支支献爱心小队,孩子们给它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爱心天使”。每天,当老师上完一节课时,“爱心天使”的成员就会主动地来到丽丽身边,把老师上课时的重点与难点圈画在她的课本上,为她讲解每一道难题,当遇到他们也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便带着丽丽来请教老师。放学前,他们又会为她抄写备忘录,直到丽丽的奶奶来接她时,还不忘叮属上几句。
对于一个失聪学生,常年戴着助听器,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耳朵长期被堵塞,细菌容易滋生,所以丽丽的耳朵极易发炎,一发炎,疼痛无比,还时常会流浓水。为了减轻她的痛苦,“爱心天使”的成员们从家中带来了棉签、消炎膏和酒精棉花,自制了一个小小保健箱,隔三差五地为丽丽的助听器用酒精棉消毒,有一次,丽丽的耳朵又发炎了,无法戴助听器,血水夹着浓水不断地流出她的耳朵,曹敏等同学看到了,二话不说从保健箱中取来棉签,为她拭去血水,又轻轻地涂上消炎膏,一连串熟练的动作出自这些二年级孩子之手,怎不令人感叹他们的爱心!
由于丽丽的父母都是聋哑人,无法辅导她的学习,“爱心天使”的成员们不论刮风下雨,日晒雨淋,每天放学后坚持不懈地去丽丽家为她补习功课。他们的热情不仅感动了丽丽的家人,也感动了丽丽家周围和邻居。邻居们都说:“现在的社会这样的孩子真是太少了,他们真是活雷锋啊!”
○一帮就是四年
黄兴学校初三(1)班姜棋,一位很特殊的同学,因患有类风湿关节炎而不能行走。为了能让她更好的学习,梅剑峰总是不辞辛劳地帮助她,学校的电脑房设置在四楼,为了能让她上电脑课,梅剑峰每次上课的时候总是把姜棋从一楼抱到四楼,下课后再从四楼抱回一楼。此外每当要是有什么实验课,他也总是自觉地来服务姜棋,就这样不停的帮助。这样一帮就是四年。在这四年中,同学们从来没听到他说过一句厌烦的话。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梅剑峰总是尽力让姜棋同学参与学校、中队的集体活动。累积起来大约已有400多个小时,直至今天。
慈善之星张乃婧:9岁女童的奥运梦想
9岁的张乃婧正因为一次公益之旅而成为众人心中迅速升起的熠熠之星。
2006年暑假的第一天,当时只有7岁的张乃婧当上了一个“卖报的小行家”,她背着当天的报纸在街头巷尾叫卖,一天下来,赚了17元。当天下午,乃婧将全部所得捐给了中国红十字会。从此,张乃婧经常参加奥运小志愿者义务活动。她有一个攒钱帮贫困孩子看奥运的想法。“还有很多国家的朋友因为贫困不能来北京看奥运会,我想帮帮他们。”有了小打算后,她便开始攒下卖废品的钱。
乃婧的第一目标是攒够10000元,解决2位小朋友的衣食住行等费用,其中一位是中国的贫困小朋友,另一位是文莱国小朋友。
2007年8月,她想到应该和同学们一起攒,因为一年过去了,她只攒了200多元卖废品的钱,而学校有1400名学生,一起攒1万元并不难。她想把筹集来的捐款成立个专项基金,要用它帮助更多的小朋友看奥运,包括参加2010年第一届青少年奥运会。
在2007年除夕的“奥运晚会&#8226;青少年圆梦奥运计划”启动仪式上,8岁小乃婧向北京市的同学们发出了“攒零花钱,帮助小朋友看奥运”的倡议。“这是我的一个梦想。”乃婧告诉记者。
现代社会是一个“陌生人”为主的社会,倡导“慈善”就是倡导“公益”,倡导“蓝天下的至爱”,这是维系一个陌生人社会的基本保证。慈善事业走进校园,也要走出校园,走向远
方,与远方的陌生牵手,让世界充满爱。
1.为贫困地区儿童点燃希望之光。
○“你一次的爱心,可能改变别人一生的命运”
“你一次的爱心,可能带来别人一生的感谢。”这是市十中学孙诗卉想到的。为了这个意愿,为了这份浓情,她背起爱心走进了上海东方电视台的“今天谁会赢”的节目中,凭借自己掌握的知识,她胸有成竹地按下了答题的选择键,竞赛场上的她,也是其他选手关注的对手,然而,一个信念在心中默默地激励着她:一定要获得冠军!
随着主持人大声地宣布:“今晚的第一名是——孙诗卉,她获得的奖金是:两万三千五百元。”时,我们从她的脸上读到了一种难以掩饰的微笑。但是,当她把全部奖金捐给四川广安希望小学时,我们又读懂了发自她内心的一种无法抗拒的、激情飞扬的爱。
○为贫困山区的同龄人慷慨解囊
张颜是世界外国语中学的一位普通的同学,他憨厚老实,待人随和大方,虽然家境较好,但从不摆阔,相反,他穿着朴素,有着一颗宽容善良的心。
一天,由上海东方电视台和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联合举办的“蓝天下的至爱——爱心全天大放送”。张颜在直播中看到一个个真实感人的爱心故事,被深深感动,立刻拨通了捐款热线,将自己两年多积攒下来的5000元零花钱解囊捐献。其实,这已经不是张颜第一次捐款了,因为张颜从小就从爷爷那儿知道,穷人的生活有多么艰辛和困苦,他同情这些人,竭尽所能地帮助他们。在小学时他就曾多次捐款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最多的捐了3200元,而最少的也有500元。
○频频捐款献爱心
安图中学的赵清雨同学从小就极富爱心。她把压岁钱存起来,并坚持收集废报纸、易拉罐,她把这些钱慷慨地用于慈善事业。
1988年抗洪其间,她年仅10岁,家中并不富裕。她主动提出省下二个月的牛奶费共计50元,分别捐给中华慈善总会和杨浦区民政局。98年5月她把外婆奖励给她的20元钱,寄给少年报,要求捐给生活困难的小朋友。2001年1月,她为了支援西部开发,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款20元;为西部建林种植了4棵“知音树”。同年,她还向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捐款30元,帮助西部贫困家庭修建“大地之爱,母亲水窖”。2001年12月,用剩余的压岁钱500元赞助甘肃省民乐县顺化乡青松小学学生刘霞。2003年1月春节前,她又给刘霞寄去50元,让她买学习用品,愿她快快乐乐地吃上一顿饺子。2002年12月她又向希望工程捐款500元,与甘肃省夏河县拉卜楞藏小学结成“帮困对子”。
“非典”肆虐时,赵清雨同学又到民政部门捐款50元。
○暖暖小伙伴冰冷的脚
2007年初,一师附小宓金泓从互联网上看到一位乡村教师通过网络发布的一篇文章“伸出手,温暖孩子冰冷的脚吧”,文中描述了云南大关县一所小学孩子们的生活现状。当严酷的冬天来时,那些孩子在纷飞的大雪中只穿着一两件单衣,穿着破烂的胶鞋,在冰天雪地里瑟瑟发抖。他们不得不每天穿着破烂的鞋子走过泥泞的山路,来回一个多小时去学校上课。有的孩子一年四季穿着唯一的一双鞋,有的孩子穿着哥哥姐姐们穿剩下的打满补丁的鞋,还有的孩子鞋烂了就只能用绳子捆一捆……
他开始在家里翻箱倒柜,把穿不下的鞋子全部翻出来,还叫爸爸妈妈把不想穿的鞋子也都拿出来。还是觉得不够多,最后把新买的鞋子也拿出来。找了半天也只有十几双,宓金泓觉得太少了,宓金泓决定向全班同学救助,决定发动全校同学一起帮忙!向他们募集多余的鞋子。他在全校发起了“捐出一双鞋,奉献一片爱心”,为云南山区小朋友捐鞋的活动。
○洒向四方都是爱
中远实验学校洪韵佳参加上海市首届“申通地铁杯”少儿爱心公德创意美术大赛,她的《给奶奶洗脚》作品在百幅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了三等奖和300元奖金,她决定把这次获得的奖金全部捐赠给“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同时把自己的3000元压岁钱也一起拿出来捐赠。
洪韵佳与石关希望小学的一名叫刘少威的孩子书信往来,坚持至今。她数次用自己的奖学金购买了许多作文、思维系列学辅书、文具用品等,邮寄给对方的学校,改善刘少威以及所住班级、学校的阅读条件。
○希望工程小帐户
讲述江苏路第五小学张之皓同学的爱心故事,可以追溯到七年前,她过三岁生日的时候。那一天她没有收到玩具娃娃之类的礼物,父母送给她的是一本杂志上的一组照片。上面有一些看起来又脏又穷的大孩子,这是她第一次听到“希望工程”这四个字,第一次知道了在偏远贫困的地区还有很多的小朋友没钱上不了学。也就是从这一天起,她在家长的帮助下,在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建立了自己的一个希望工程小帐户,把压岁钱、零花钱、准备过生日的花费、奖学金都积攒下来,每年资助两个濒临失学的孩子——一个小学生,一个高中生。
就这样,张之皓通过这种方式,至今已经帮助了十四个没有见过面的远方的同学。她每年都收到他们的来信。有趣的是,他们都不知道张之皓同学的真实身份,有多大?只能从名字上猜测,称呼她为张叔叔、张爷爷,甚至有受助学生家长直呼她“仁兄之皓”的。
每每收到这些朴实的怀着感谢之情的来信,张之皓同学都会开心地大笑,就让这个秘密一直保守下去吧!这些每年不断增加的远方的朋友,丰富了她的生活,让她更加珍惜现在,并尽情地收获着播撒爱心的快乐。
2.爱心无国界
○“同是地球人,海啸无情人有情”
日印度洋发生海啸灾难时,华阴小学的少先队员喊出了“同是地球人,海啸无情人有情”的口号,你一百,我五十,凝聚着队员们片片真情的捐款投入到捐款箱中。在长长的捐款队伍中,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奶奶特别引人注目。她是阳光中队队员倪思佳的外婆,也是她的捐款代表。因为倪思佳是过敏性体质,天气的变化无常常会诱发哮喘。这两天,她又在受哮喘的折磨了。急性发作时,一个晚上要跑几次医院进行急救。在去医院的路上,她从广播中得知了海啸灾情,一向热心的她心急如焚。做完治疗,倪思佳一跨进家门,就取出储蓄盒,拿出50元交给外婆。一清早,又催着外婆把捐款送到学校。
队员小朱的父母都是外地来沪打工农民工。父亲是小区的清洁工,母亲白天帮助父亲清扫小区,晚上外出做钟点工。由于家庭负担重,因此父母从不给孩子一分零花钱。看到伙伴们纷纷用自己的零用钱为灾区献爱心,小朱犯了愁:“自己没有零用钱,拿什么捐款呢?”小朱满怀心事地回到家,心中暗自盘算等爸爸妈妈回来后怎样开口。当时针指向九点时,小朱的妈妈回家了。小朱吞吞吐吐地向妈妈说了捐款的事,出人意料,一向节俭的近乎吝啬的妈妈非但一口答应了,而且还立刻拿出了5元钱。这可是妈妈一个小时的工资呀。妈妈似乎看出了小朱的心思,说道:“我们家是困难,可是海啸灾区的人不是更困难吗。我们明天菜吃得简单此,这钱不就省下来了。”听了妈妈的话,小朱觉得心和妈妈贴得更近了。
○为海啸灾区义卖、捐款
2004年一场突如其来,百年难遇的海啸袭击了印度洋,爱菊小学组织了赈灾义卖活动。那一天,李慈航是小小营业员,组织班里同学摆放物品、标价、叫卖,忙得不亦乐乎。她特地买了好多好玩的东西:娃娃、手机套、皮夹子、笔袋、包等等,把一个大的垃圾袋全部塞满了。快接近尾声时,物品差不多都卖完了,她心里高兴极了。最后她毫不犹豫地把皮夹子里面所有的钱全部给了班主任,一共145元。
海啸发生后,洵阳中学吴彦同学积极配合社区组织了一场为海啸灾民募捐的活动,自己也把积蓄一年的零用钱120元全部捐出。
日震惊世界的海啸的灾情,牵动了上师大外语附中高二(2)班所有学生的心。在募捐行动里。这个仅有29人的班级——学校之中人数最少——却捐款多达一千多元,名列各班之首。
○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捐款
松江二中陈佳骐从小生长在一个和睦安逸、互敬互爱的三代同堂的家庭里,他天性具有善良、爱意。在陈佳骐上小学的时候,外婆领着他在寒风凛冽的大街上,往募捐箱里送上祖孙二人的一片心意。自2005年起,陈佳骐在父母的带动下他连续4年从自己的压岁钱中提取1800元寄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慈善之星张桂梅:生命因爱绽放绚烂的光华
张桂梅是滇西北金沙江中路北岸华坪县民族中学的一名普通女教师,也是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50多个孩子的“妈妈”。她年少丧母,青年丧父,中年丧夫,自己腹部肿瘤,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她的不幸的生命因爱而绽放灿烂的光华。她工作在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在她微薄的工资中要挤出大部分为学生付学费、伙食费、水费,抚养好几个贫困学生,供他们上高中、读大学。为了那份大爱,她变得一贫如洗,却慷慨地将大家捐给她的2万元转捐给康复村政府,为孩子读书建校舍;将县委颁发的1万元奖金捐给船房乡,为山区群众建水窑;将县委颁发的1万元奖金捐给丁王民族小学,修建教学楼,短短七、八年,她就捐出了45万元。她奔波了四年之久筹办的云南省华坪县免费贫困女子高中,将在2008年9月招收两个班的贫困女学生免费进校接受高中教育。
张桂梅是富有的,她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十大女杰,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党的十七大代表。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浓厚真挚的师爱撒播在莘莘学子的心田,温暖着学生的心窝。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付出了自己的至爱深情,无怨无悔,正如一位教师对学生所说的那样:“你
们是我的生命,你们是我的至爱”,师爱如歌,无论贫困的学生、残疾儿童,还是远方陌生土地上的孩子,教师对他们的炽热的心,对他们的一片真情都是相同的。
1.让贫困学生挺直胸膛走路
○帮助黑马闯北大
2000学年,当川沙中学冯怡老师刚接手高一(6)班这个班级时,就发现唐这个学生与众不同,他个子短小,性格内向,服装永远是那一套校服,从来不买零食、玩游戏,更不参加班级的活动,就像一只离群的雁儿,独来独往,没有人关心他,他也不关心别人,看到唐那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眼神,她犹豫了。
唐的家境很不好,母亲由于长期患病无法从事体力活,家里的开支和他的学费就靠他父亲在乡办企业中微薄的收入来维持,她明白了,明白小唐为何不大合群!要帮助小唐走出自己的圈子。怎么帮呢?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她就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并将一笔钱封在信中请小唐带给家长,小唐满腹狐疑的看着冯老师,不说任何一句话就把信放进书包。第二天一大早,唐拿着信等在办公室门口,冯老师把小唐带进了教师休息室,和他进行一次长谈,告诉他,别人的帮助不是施舍,老师只是想在他需要帮助时伸一下援手,就像他平时在班级中,也可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一样……经过那次长谈之后,小唐不再拒绝冯老师的帮助,冯老师每月资助小唐,以解决小唐生活上的困难,前后共资助了5000多元。冯老师还不断地与唐谈心,开解唐,一向喜欢独处的他慢慢地融入到了班级群体中。
2003年川沙中学的高考出现了一匹黑马,小唐以571的高分考取了北京大学。
○从地下室旅馆到“家”
当他把出走数天的学生交还家长,当他把厌学的学生请回教室,当他平息班级的突发事情,当他与家长长谈到深夜,他只觉得,他在尽一个教师的职责。
小顾同学,是一位知青子女,父母远在安徽山区,上海基本上没有亲人,更没有住房。他来上海读书,初中三年,只长期租住在一个地下室的小旅馆里,一天三餐全在路边摊点上解决,放学以后没有娱乐,缺少监护,课余时间全泡在游戏机房。家长在十分无奈下准备作出痛苦的抉择:终止学业,把他带回安徽老家。此事深深地触动了他。整整几个晚上他辗转反侧,为了挽救一个将失学的学生,经过几回的思想斗争,他终于向妻子开口了,做通了工作,终于把顾同学从地下室的旅馆领进了家门……
老实说,从这一天起,他家里确实不平静了:吃饭多了一个人,洗衣多了一个人,就是晚上做作业,还少一个人的案几。更何况夫妻俩都是教师,晚上都得看书写字,怎么办,只能膝盖当案几,一个坐在床上,一个坐小凳。小顾怎么办,不能亏了他,只能动员女儿让出半个书桌(因为另一半是儿子占着),只给她在床前搭块木板。早晨他得爬上阁楼喊他起床,晚上他得督促他完成作业。雨天要准备雨具;天冷要准备好他的寒衣;春游了,要替他买好零食;生日到了,要让他过得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开心……生病了,要带他去医院。学校放假了,他要为他去买车票……一个学期下来,小顾同学人胖了,表现也好了,不迟到不旷课,成绩也上去了。小顾父母从安徽寄来感谢信:“敬爱的李老师,你挽救了一个濒临绝望的知青家庭。你爱心实实在在温暖了我家两代人……”。
他,就是中华职校李孟薇老师。
○一笔三万元“贷款”
发放这笔三万元“贷款”的是求知中学的冯妹老师。小章是知青子女,懂事的她从不愿给远在江西下岗的父母增添麻烦,读书可用功了。初三填报志愿时她犹豫了:理想中的市重点没有绝对把握,而扩招需要三万元钱,这对于她的家庭来说可不是小数。第二天她把三万元钱的存折交到小章手中,告诉她这是自己最骄傲的一笔贷款,她必须用加倍努力的学习来偿还。那一刻,她听到了来自学生心灵深处的天籁!
2.特别的爱献给特殊的学生
○爱心面对软脚的小黄莺
六年前,同情心和责任感促使泗东小学吴愔老师作出了一个承诺,接受这位只能软软地缩在轮椅中的小雯。五年来,她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自己的这个诺言。
小雯来到吴老师班后,最大的困难是每天上厕所,她就像一位婴儿依赖着母亲的呵护一样,总是那样的离不开老师。为了不使她大小便在身上,从她上学的第一天起,吴老师就承担了这份教师额外的工作。
一次上语文课,吴老师正讲得津津有味,突然发现小雯满脸通红,吴老师立刻意识到小雯要撒尿了,马上叫来了办公室的顾老师,一块抱着她上厕所,再抱回教室……,由于她从来不走动,体重要比一般同学重,加上双腿又无法支撑地面,身材矮小的吴老师抱她上厕所常常会气喘吁吁,累得满头大汗。随着年龄的增长,雯的体重越来越重,五年级的她已超过80斤重,吴老师瘦小的身材有时真的感到无法负荷,但是吴老师仍一如既往地坚持着。
冬天,天寒地冻,同学们一下课就到教室外活动,无法动弹的小雯只能靠在轮椅里,仿佛身子陷入了冰窖,两条腿冰冰凉,每到这时细心的吴老师不停地给小雯换热水袋,让她能够保持双脚温暖。
○让折翅的小天使翱翔
在五角场小学郑老师的班级里,有一名特殊学生李,是一名双耳听力损失达到100分贝的听障儿童。她刚入学时,由于生理上的原因,无法和班上同学进行正常的沟通。课间休息的时候,小朋友成群结队的在操场上游戏玩耍,只有她几乎每次都是一个人独来独往。每次,她总会用不屑一顾的口气说:“他们玩得疯疯癫癫的,我才不想去呢。我喜欢一个人。”可是果真如此吗?郑老师发现很多次,望着操场上的同学们欢快的身影,她眼睛里流露出羡慕的目光。
为了帮助她走出孤独的世界,郑老师利用班会课积极展开了“爱的教育”,让全班同学主动去接纳这位有残疾的同学,让她置身于充满感情的氛围中。每学一篇新的课文,郑老师总要在课后一遍又一遍的帮助她纠正发音。两年来,坚持不懈的特殊“语训”使她不但能够口齿伶俐地朗读每一篇课文,而且,能自如地与常人交流。有一次,郑老师打开她的练习本,只见上面这样写着:我喜欢画画,但是没有刘凌颖画得好;我喜欢讲故事,但是没有徐彦讲得好;我喜欢跳舞,但是我听不清楚音乐,不敢去学……。为了帮助她实现自己的梦想,郑老师创造各种机会,她喜欢画画,郑老师就挑选她去参加区里组织的绘画大赛;她喜欢跳舞,郑老师就说服她的妈妈,带她去少年宫学习舞蹈;她喜欢讲故事,郑老师就推荐她和妈妈一起参加上海市举办的“这一刻最令我难忘”亲子比赛。她获得了上海市绘画比赛二等奖。和少年宫舞蹈班的小伙伴一起参加了各种表演,并且获得了上海市演讲比赛一等奖。她还被光荣评为上海市第11届“十佳苗苗小能手”。
○让盲童眼不亮心亮
从踏入盲童学校第一天起,涂传法老师就觉得自己是属于这个学校了,就属于这些盲童了。
学生冯某,家庭生活非常困难,从小被父亲抛弃的经历使得他心底充满了悲观情绪。于是,他倾注了更多的心血在这位学生身上。学期开学前,他会把学生交不上的学费垫上;每次学校收活动费或伙食费,他也总是先帮学生预付好。而且总选择在适当的时机把衣物等生活用品送给这学生。
在“非典”期间,冯某由于高热不退,无法来学校读书。在整整两个星期中,涂老师每天要打一到两个电话去询问学生的情况,涂老师教这位学生已经三年多了,那位母亲说得最多的,“涂教师对我小孩简直比亲父亲还要亲”。
那天下午,他发现学生谢某不愿意去做广播操。一询问,原来是裤子拉链坏了,而且裤裆也开了线,露出很大一个洞。等到下班后,所有老师都回家了,他把这位学生叫进了办公室,让学生脱下裤子,拿出借来的针线,一针一线帮学生缝了起来。好容易把裤裆缝上以后,拉链却没法修。由于没有任何工具,他只好用牙齿把拉链咬开,好从头装上去。这位学生是学校出了名的不爱洗澡的学生,衣服、裤子上总是带着一股难闻的气味。
学生不好意思地阻止老师道:“涂老师,算了,我裤子很脏!”涂老师一边趁机教育他“该注意卫生”,一边仍然埋头修着拉链。把拉链装好后,再用牙齿把拉链咬紧。
为了这些失明的孩子,他总要忙到晚上十点多钟才回家,第二天七点不到又来到学校。由于天天用方便面充当晚饭,胃吃出了问题。他再用方便面做晚饭的时候,学生动情地恳求到:“涂老师,你吃我的饭,我和你换一下吧。”
3.用爱心回应远山的呼唤
○情系西部,难忘井冈
2005年暑假期间甘泉外国语中学校长刘国华组织部分师生赴甘肃渭源县进行“情系西部,立志成才”的慈善考察活动,那里的干旱与贫困,学校的简陋,学生的困苦,深深地打地了师生的爱心,纷纷捐款捐物资助濒临辍学的同伴。回校以后开展了“情系西部”的慈善募捐活动,刘校长也和当地一名初中贫困学生殊宏斐结对帮困,经常汇款寄物,并保持通信联络,鼓励他战胜困难,勤奋学习,报效祖国。党支部书记濮虹情系井冈,从1998年1月至2004年6月,每个学期一开学,濮虹就赶快把钱寄给井冈山的两孩子,寄出的金额从最初商定的每人每年400元增到1000元,使这两个孩子顺利完成了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中师的学业。她们高中、中师毕业以后,还专程到上海看望曾经帮助过她们的上海老师,感谢热情的上海人,使她俩免遭辍学之苦,迈过了人生的第一道坎。
○朱老师的“大别山情怀”
自从1997年格致中学师生与大别山老区人民开展了“手拉手”活动,对于曾两次赴大别山的朱莹毅老师来说,那里有着一份浓厚的“大别山情怀”,因为那儿有她两个可爱的孩子:“大女儿”李小红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里,在很短的时间内姐姐与父亲相继去世,母女两人相依为命,由于家境极度穷困,她两次几乎辍学。于是朱莹毅老师,主动提出要和李小红结对。自此之后,每两个月朱老师总要寄出个大包裹——衣物、食品、各类参考书籍,除此之外,经常的书信交流让朱老师及时了解了她的生活情况,在精神上给她鼓励,待她如同亲生女儿。在朱老师的抽屉里始终保存着一叠厚厚的信,其中一封李小红这样写道:“每当我意志消沉的时候,看到手腕上您送我的手表,我就想起了你,我就重新振作起来;每当我想念失去的亲人时,见到自己仍在上学,您慈祥的笑容就在我的脑海中呈现,我并不感到最亲的人只有妈妈!”
在认了一个“女儿”后,她又把自己的母爱分给了“儿子”——孙仁志。他幼年丧母,家中兄弟两人仅靠父亲做民办教师的微薄工资来支撑一家生计。从98年起,每个学期500元的学费都是远隔千里的朱老师为他交上的。从吃的、穿的到用的,朱老师一次次慷慨解囊,令孙仁志的父亲感动不已。他说:“孩子虽失去了母爱,朱老师您却给予他比慈母更深厚的友谊!”。为了这些孩子,朱老师每次去大别山都大包小包,满载而去,空手而归。对于自己付出的那么多,她只是淡然一笑说:“其实这并不算什么,只是希望有更多的孩子接受教育,获得知识,为祖国和家乡建设作出贡献!”
○情寄思茅民族中学
到云南思茅澜沧民族中学的不长时间里,来自新会中学的王江波的身边聚集了一大批学生,他们举办诗朗诵,进行笑话表演,傍晚打篮球,周末踢足球,交流让师生心贴的更近了,宽容让王江波很受欢迎。王老师自己拿出1600元,用在学生的综合活动月考总结和体育活动中。
王江波在教学之外还做“一助一”、“一助多”的帮困活动。贫困学生很多,教师节和中秋节到来之际,王江波拿出1000元,帮助初一六个班中的特困学生,平时王江波常常为贫困生做一点菜,或是找他们吃饭。用自己的钱,为学生买学习竞赛的纪念品、综合活动奖品、文学书籍,先后给困难学生500多元钱。在过年回上海后,利用政教主任的身份,为上海市新会中学师生做了两次专题汇报,全校师生为之感动,纷纷给民族中学捐款捐物,目前,捐赠的十一箱各类书籍,七包衣物已到达澜沧民族中学。王江波还常把当地老师送王江波的东西送给贫困学生,将加班费全部给学生买学习用品了。
○上海支教教师的一份心愿
日,金山区张堰中心小学胡辉老师自愿报名参加了“沪滇两地对口支教工作”,在云南这片热土上,在最艰苦的边境小县——云南省江城县,整整工作了三年。日,胡辉老师来到了“两棵树”小学(江城县一个移民小学),看望慰问“两棵树小学”的学生和教师,胡老师个人向“两棵树小学”的学生捐赠书包50个,铅笔、练习本等各50套(价值约700元)。2005年6月胡辉老师就要离开他工作的地方,他个人向江城县县小捐赠了人民币一万元,他自己家庭并不富裕,父亲已病逝,母亲是个农民,也没有多少收入。但胡老师说:在云南江城实实在在干的这三年,是任何金钱买不到的财富。江城的环境确实非常艰苦,教学设施确实与我们上海难以相比,我知道一万元不能解决什么,但我想通过这一万元来尽我一位上海支教教师的一份心愿,一份责任。
慈善之星王彬:抗震病房里坚强的“小红帽”
8岁的小女孩子王彬,是重庆市梁平县文化镇中心小学二年级学生。“5&#8226;12”地震中,文化镇小学垮塌,被疏散出来的小王彬返回教室寻找同学时,不幸被落下的水泥板砸中,失去了右臂。
重庆儿童医院里,被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小王彬,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逐渐康复。从此,抗震病房里就多了一个佩戴“红心”的小志愿者。只要伤口不痛,她就跟着护士阿姨串病房,给疼痛难忍的小弟弟唱首歌,和闷闷不乐的大姐姐拉家常。这个扎着羊角辫的小伤员,被医院的叔叔阿姨们亲切称为坚强的“小红帽”。
看着护士阿姨在病房穿梭,安慰受伤的小朋友,王彬也跟着忙了起来。同病房的病友是来自四川平武的包晓龙,今年只有7岁,地震时左脚受伤骨折,由于疼痛、伤心,一直闷闷不乐。王彬来到他的病床前说:“弟弟,我给你唱一首《小红帽》吧,听着歌你就不觉得痛了。”“我独自走在郊外的小路上……”听着愉快的歌声,包晓龙微微笑了。
抗震病房里有个“小红帽”的消息传开了,前来探视的叔叔阿姨夸她是“小小志愿者”,送给她一个志愿者“红心”牌。小王彬劲头儿更足了,以后每天都能听到她和小病友们的欢笑声。六一儿童节那天,王彬路过一间病房时,看见一位姐姐正默默流泪。在一边看护的叔叔告诉她,姐姐何亚军来自北川,地震中妈妈也受了伤,正在重庆另外一所医院接受治疗,因为担心妈妈,连饭都吃不下。小王彬对何亚军说:“姐姐,不要伤心,一定要把病养好,这样就能很快见到妈妈了。”看着天真可爱的小王彬,姐姐破涕为笑。
实践与思考:
1.在众多的慈善人物中,最让你感动的是谁?并说说理由。
2.据统计,目前全国经过规范注册的志愿者已达2000万人,累计有8亿人次的志愿者在扶贫开发、社区建设、海外服务、大型赛事、环境保护、应急救援等方面为社会提供了超过41亿小时的志愿服务。上海已着手推行志愿者的注册工作。只要年满18周岁,志愿服务满30小时以上,并具有良好的志愿服务表现,就可以申请成为一名注册志愿者。你想成为一名注册志愿者吗?如果想成为一名注册志愿者,现在该做哪些准备?
3.写一篇学校慈善活动的新闻报道,并加以评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献综述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