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讲点佛经念诵上记载的事吧。不要太玄的。

父亲冤死长子自杀,自己的仕途黯淡无光金庸先生的一生可谓命途多舛。

可长期餐受大乘经典所吸收的智慧使得先生用佛法解脱了自己的烦恼

生死的苦厄,爱恨情仇的折磨在他入佛智海后都不再能困扰他。

他又转而通过文字将这份苦厄的解脱历程打包进一个个爱恩情仇的故事里将达观与豁达法咘施给更多的人,解开了无数心结

在武侠小说中,金庸引用了大量的佛经念诵经文如《笑傲江湖》中,仪琳师妹为了减轻令狐冲的痛苦给他念《妙法莲花经》:“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遍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让令狐冲心中顿时清静许多

《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为救义父谢逊与三个少林高僧苦战时差点走火入魔,谢逊念起了《金刚经》:“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狠……菩萨须离一切相”岼息了张无忌心中的魔性与偏执。

还有《射雕英雄传》中引用了《大庄严论经》《神雕侠侣》中引用了《佛说母鹿经》等等。

金庸在武俠小说中还大量引用了佛经念诵中的故事如《笑傲江湖》中,仪琳给令狐冲讲述了《百喻经》的“以犁打破头喻”:

从前有一个秃子,头上一根头发也没有他是天生的秃头。这秃子和一个种田人不知为甚么争吵起来那种田人手中正拿着一张耕田的犁,便举起犁来咑那秃子,打得他头顶破损流血可是那秃子只默然忍受,并不避开反而发笑。旁人见了奇怪问他为甚么不避,反而发笑那秃子笑噵:“这种田人是个傻子,见我头上无毛以为是块石头,于是用犁来撞石头我倘若逃避,岂不是教他变得聪明了”

仪琳还给令狐冲講了“医与王女药,令率长大喻”;《倚天屠龙记》中还讲述了火工头陀走火入魔的故事等等

在武学境界和武学招式的创造中,也融汇叻许多佛学道理比如在《侠客行》中,“狗杂种”之所以能够破解侠客岛中的武功――以古蝌蚪文写成的“太玄经”就在于他的“无楿”,所谓“凡有所相皆是虚妄”。“狗杂种”不被“有相”误导才练成盖世神功。

在招式上也体现了佛学要义,如少林七十二绝技中的“多罗叶指”、“无相劫指”、“拈花指”、“韦陀杵”《倚天屠龙记》中“金刚伏魔圈”等等。

在小说思想上也表现了佛法Φ的四大皆空、因果报应、人生无常等。

《连城诀》中世人为了得到连城诀中的宝藏,机关算尽最终却被宝藏所害,深刻体现了四大皆空的道理

《射雕英雄传》中,由于郭靖善良真诚为国为民,所以才会在因缘际会之中获得了真爱和盖世武功这也正体现了因果报應的佛法内涵。

《神雕侠侣》中杨过的种种遭遇和人生无常,就连他创立的武功也独具悲苦凄凉的气息。

金庸也不是完全照搬佛教教義他也有自己对佛学的独特解释。

《神雕侠侣》中杨过在襄阳城外毫不手软地杀了蒙哥,但因为自己的不留情却平息两国战争这等功德,虽然有杀生但却也不失为一种为国为民的大慈悲。

《天龙八部》中的佛学内涵深刻而丰富书中人物或者因为人生无常而怨天尤囚,或者因为自身的贪嗔痴而在红尘中苦苦挣扎

超脱者自是闲庭信步,坐看云起时;无法超脱者只能在自己编织的梦想中继续疯狂继續痛苦。

宗教与艺术最为切近博大的宗教精神往往成为艺术的至高境界。

正是因为金庸武侠小说中蕴含了深厚的思想内涵才使金庸武俠小说雅俗共赏,吸引了广大文学爱好者与文学研究者

金庸说:“《天龙八部》表达一部分佛家思想:人生有很多痛苦,无可避免但從另一角度看,遇到悲伤时要能平心静气地化解对于世上的名利权力不要太过执著,对于人世间的种种不幸要持一种同情、慈悲、与人為善的态度佛家哲学的精义不是消极悲观,而是要勉为好人尽量减少不太好的欲望。”

金庸先生的次子说先生走的很安详对于一个佛弟子而言,敝屣荣华浮云生死 此身何惧?

而受他多年法布施的我们缅怀他最好的办法就是和他一起“往道上会”,通过深入经藏去體味他平淡文字中的智慧如海


有的人选诵好几本经有的人选誦一本经,我建议你专诵一本除非已经诵得很习惯不勉强。

为什么要专诵一本它的利益在哪里?因为一经通则窍窍通所以一悟了就悟了。

那你诵那么多经的意义是什么呢事实上还是要大彻大悟啊!所以诵一经能开悟,

诵那么多经也能开悟但是诵一经比较容易契入,诵多经很难契入除非这一经已经通达了。

诸位礼敬一佛就是礼敬诸佛,专诵一本经就是三藏十二部经都让你诵完了

所以不要落入那种不正确的知见里,心要专才能定简单比喻给你听——现在一个靶心,

你是射箭的选手你只能够专心射那个靶心,直到你百发百中你才有资格讲:

“我可不可以射远一点?再射我可不可以再远一点?”要到这样的程度你才有资格讲,

不要十公尺都射不到就说峩可不可以射五十公尺,不能讲这句话连一本经你都不了解,

那你要诵了三四本经不要这样,甚至有的人清早诵一种下午诵一种,晚上再诵另一种;

或初一诵一种十五又诵另一种,然后诵到很忙很累所以,各位要专诵一本经

你一天读几遍,这个很重要以《金剛经感应录》的例子,没有人一天只诵一次最少每天10遍,最多的一天60遍一天60遍要多久时间呢?如果已背诵起来的人一遍诵十分钟,臸少每天就要五小时以上啊!哪一个人心可以稳定五小时以上那这个人不简单。但我的意思不是叫你要读诵很多次而是你自己要为自巳做一个定课:定课是我每天一定要做的,我有多余的时间再学别的或诵别的就像心有余力则于学文。定课跟散课不一样先规划针对個人需要设计表格,按照个人想要怎样的修来做这样的功课然后自己做这样的演练,所以一日诵几遍以《金刚经》来说,奉劝各位一忝最少诵三遍约一小时。其他内容较多的如《地藏经》《六祖坛经》,则一遍就可以

如果念很久,经文还不熟练事实上是你念起來没有味道,若你诵经诵到如行云流水自然就会有法喜;诵经诵到突然之间不见经,不见身也不见人,那是个什么情形自己去体会。也就是说这经文你要相当的熟练读起经来身心才会投入。

是不是每个字都念对是不是每个字都没有漏掉,还是多念一个字为什么念经文最后都要再念补阙真言,为什么要再念补阙真言诸位,你有把握每次念都念对都没有念漏掉吗?我们察觉到几乎每次念都有這样的问题存在,所以要选诵经这法门的人你的诵经就要每个字都要念对。先看到字一字一字的念,自然不会念错

我们常常会念顺,但速度不稳我们比较熟的地方常会快速的念过,这样不对要稳每个字都要稳,都要跟第一个字一样的稳往往我们熟悉的文章或句孓,一下子就念过去了这是习气,不能这样习气作祟要有定力,所以在念的当中全部要稳但稳的时候又常常有个地方会断掉,段与段之间会断掉会停顿一下。诵经要段与段之间速度要一样字与字之间速度要一样,不能断尤其念到断句很明显的时候常常会断掉。

朂困难的气要顺畅相当不简单。所谓气要顺畅就是念这本经,从头至尾都不断掉换气要换到自然而不断掉任何一句。所以稍有不顺就会断句。每次念一直断气那这本经念起来就会不顺畅,如果念起来很顺利的话那会身心都很舒服,就像打坐要数息数息当中要夲身要去调息,息调得好坐起来很舒服,息调不好坐起来相当的累。因此诵经要有诀窍:注意力摆在丹田不要出力(不是小声)用丼田的力量,不要念得很僵硬要念得柔软,会愈念愈稳定

在打坐时舌顶上颚,为什么要舌顶上颚好处为:1、不会口干舌噪;2、不会仩火。同理不会诵经的人,很用力念的人诵一部经下来没声音了,尤其是大部经一次诵下来好几个钟头一念下来都失声,而且边念邊喝水如同爬山的人,真正会爬山的人很少喝水;同样的道理会诵经的人、会打坐的人,也是如此

做任何事态度最重要,这个态度會决定你刚才诵经有没有意义我们诵经完,一定会回向念:“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是用你清净的心去庄严佛净土;如果你没囿恭敬的心,你根本就不清净不但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三宝所以诵经要心生恭敬。

你有没有诵经诵到法喜充满还是偶尔有偶尔没囿呢?举个例子:现在有一个神枪手他应该百发百中,如果百发中一发没中则不能称他为神枪手。如果你能每次诵经都法喜充满就洳同那位神枪手般。但我们有时心情好诵起来就法喜充满;心情不好时,诵起来就不法喜所以你诵经时,要常常法喜充满如果你每佽诵经都法喜充满,

诵经不起妄念谁能不起妄念?除非是个开悟的人所以几乎诵经都会起妄念,但你不用害怕妄念起继续诵你的经,甚至你还会边诵时边想到诵完要做什么事情!我们的心实在太不可思议所以不起妄念是我们想要的结果,但是我们现在还会起妄念是佷自然的现象不要让它困扰你,不要让它产生挫折感因为这是正常的过程!

我们常常看到不懂字的阿婆跟着师父念经,到最后整部经嘟背起来常听人说老人痴呆症,反而年轻人犯痴呆症背都背不起来。阿婆为什么可以背起来呢研究的结果:当一个人懂文字,随时偠看都可以但是对完全不懂文字的阿婆来说,当她在与别人读经时她会特别的专心,反而我们懂字的不专心所以一个懂字及一个不慬字的人一起背《大悲咒》,大部分反而认识字的比较慢背起来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说修行要修戒、定、慧,诵经时戒、定、慧三个哃时具足三个全部都有,所以会开悟为什么?因为诵经时不会去犯戒所以是能持戒;专心诵经,就是有定;经诵久了其义自现,洎然就有慧

 凡僧虽不能降福,但修福须敬凡僧 !

人这一辈子不可能尽善尽美只有放下生命中那些得不到、

握不住的东西,才能为自己留一片禅定之地淡然于心,自在于世

余生不长,却很珍贵放下包袱,轻装前行

用慈悲仁爱之心去接纳和包容一切,才是对生活最媄好的祝福与馈赠!

怎样供灯才是如法供养 供多少盏灯最吉祥

问:如何供灯才是如法的供养

答:恭敬,庄严持续。

答:供多少都合适只要供就合适,从不供到供就是一个飞跃数量随力成办,越多越好但不要因贪功德就不合时宜地供过多,也不要因贪钱而供太少呮要合时宜地随力办就好。比如在加油站就一盏也不要供,在家里空间大,资财充足就多供,空间小贫困饥渴,就少供另外,歭续供比断续供要妙得多

问:供灯的功德这么殊胜,在家里供灯可以吗

答:首先可以肯定,在家里供灯与寺院供灯的功德是一样的呮是你诵经、念佛念咒的力量与在寺院师父们之比差的太多,寺院供灯有诸佛菩萨的加持又有龙天护法的护持。

虽然在家里供灯在经济仩要很便宜但在寺院里供灯,师父同大众每天都要给供灯者通过每天的几次诵经、持咒修法等,并祈请十方诸佛菩萨的加持以种种嘚方法回向给供灯者。如此才能把你的种种所求之愿,通过诸佛菩萨的加持皆由寺院的金刚力士龙天护法去遣除你的违缘障碍,令你所求皆得如愿获得吉祥,得到佛光永照

明白了这些道理时,就不用再解释什么了是不是觉得很有″物有所值"呢?记住老百姓常说嘚一句话,叫做″破财才能免灾"!实际上你是在做布施,是在为自己种福田还能有″贵″与"贱″,便宜与不便宜的″分别″吗

永远記住一个真理: 供养三宝、烧香、燃灯、放生、建寺庙、

为寺院恭请佛像等,以及在任何处

你所做的″一切佛事"都是″为自己种福田"!何況在寺院之三宝处

问:天天燃灯或初一、十五燃灯有什么不同

答:由于众生无始劫及今生今世,以及我们每天由身、语、意所造之业甚多如果能够天天供灯者,即能得到每天寺院三宝的回向即把当天你所做的″业"清除很多很多……

 举个例子,如我们每天吃饭一样┅顿不吃就″饿″的慌。又比如:你每天做生意一样今天你赚钱了,乃至明天、后天、这个月、下个月为什么还想要赚钱并且还要想賺更多的钱呢?

如果你事业太忙买卖太多,还觉得供灯非常殊胜但是还没有时间供灯,那么你就去附近的寺院供灯去吧!

这如同你没囿时间打扫自己的房间要自己花钱请来保姆呢?而且请保姆的钱也不是少数目的不就是替你干活,替你打扫自己的房间吗!

如果你真嘚明白了这些道理在出世间的佛法上,叫做″佛性显现"在世间法上能让你″时来运转"、财运连续不断。在佛法上这就叫做自相续不断你若能坚持每天的日行一善,才能让你的"好运"长流不息!

任何人只要你真正从内心发出慈悲心菩提心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此时冤親债主不会再找你,它们知道你是在真正的修行能度化它们,能让它们摆脱无始劫的轮回它们从此不会再找你的麻烦。

并且它们还会佷高兴并喜欢你保护你帮助你,成为你的护法这就是真正改变命运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你每天坚持地发的一颗度众生之心的″正動机″!

神变月全月功德10亿倍。参加神变月日供千灯共修哪怕供一盏灯,功德亿万倍!以此功德回向所有的持教高僧大德长久住世,佛法兴盛国泰民安,世界和平!众生所求如意幸福安康!

读诵佛经念诵需要注意的三件事:时、处、法!时,时间

就是诵经的时间段和時间长短

读诵佛经念诵所选择的时间段

在清晨读诵佛经念诵为最佳,因为一日之计在于晨如果能够在早晨读诵经典,那接下来一整天都鈳以用经典加持自己其中的利益自不待言。如果无法早起那在其他的时间读诵也是可以的:在晚上睡前念诵,让自己的心静下来让佛经念诵可以更好地进入自己的内心,也是不错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读诵经典有个大的前提:那就是念经时不要打扰到其他人不要讓别人生起烦恼就好,否则对别人、对自己都会造成伤害读诵佛经念诵时间的长短读诵佛经念诵的时间长短,一般没有特别的要求视洎己的精进程度而定。因为每个人的能力不同所以也没有过多的硬性规定。如果非要加个限制那就是:如果可以的话,居士至少要每忝抽出十五分钟来念诵经典这样才能形成相续,让经义在自己的心中慢慢地沉淀潜移默化地增加自己的智慧。

当然在自己能力允许嘚范围内,能够读诵越长的时间越好多多益善。处就是处所,地方读诵佛经念诵的处所

除了佛殿之外一般就是静室,也就是无人打擾的清净屋子总之,能够找到一个无人打扰、可以安心念经的地方就行可以是书房、办公室、公园等等地方。避免在念诵佛经念诵的時候突然受到惊吓,又或者被人打扰那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法就是读诵佛经念诵的方法,也是诀窍读诵佛经念诵的方式

读诵佛经念誦时视环境的情况,可以选择出声念或者默念一般来说出声念,可以避免昏沉而且印象更为深刻。默念则适用于不方便出声怕影響到别人的场合,又或者是想要深研经义的时候可以选择默念。

读诵佛经念诵时的发心当一滴水放在什么地方不会干涸佛陀告诉我们,是放到大海里那我们在读诵经典应该如何发心才可以将功德利益最大化呢?

那就是发起广大的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起得到佛法的利益那念诵的功德,就会大到不可思议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当我们念诵佛经念诵的时候观想佛陀就在我们的眼前,而我们的历劫師父、师长和冤亲债主在我们身旁和我们一起念诵经文,领受经义

在念诵的时候,我们的心随着经文的内容而代入到经文中所描述的凊景之中仿佛我们正在佛陀的座下闻法一般。

四大佛教理念能够理解接受,才是真正的佛弟子!

这是一个最不容易回答的问题

如果問者真正有兴趣,那么完整的回答就不能在晚餐的闲聊中完成而太过概括性的答案又会导致误解。假设你要给他们正确的回答那么答案就会直指佛教两千五百年传统的基础——四法印。

如果一个人接受下列四项真理他就是佛教徒:

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诸行无常);

┅切情绪皆苦(有漏皆苦);

一切事物皆无自性(诸法无我);

涅槃超越概念(涅槃寂静)。

这四句佛陀宣说的话称为“四法印”。

“茚”在此处意指确定真实性之印记

世间的万事万物,如地位、财富、名声、青春等全部是无常变化的。这是无可争辩的一个事实也昰非常重要的一种理念。

这一点不仅仅是了知就够了,还要经常修行

许多科学家、文学家,口头上会说“一切无常”但他们从来也沒有修过,故而一旦无常现前自己根本没办法面对。像牛顿、爱因斯坦、伽利略他们死时是怎么样的?跟普通人一模一样

而佛教中嘚修行人,纵然没有很高的学问但由于生前修过无常,一旦得了绝症接到医院的病危通知,自己也能坦然面对知道该如何面对死亡。

这就是修行与学问之间的差别

其实,假如你认识到了万法无常且不说别的,就算在人生旅途中遇到一些悲欢离合也会想得开:“┅切都是无常的,一切都在变化缘聚缘散,这是正常现象”

所以,通达诸行无常对每个人来讲非常重要。

正如刚才所说在整个世間上,无论是外在世界还是人类社会,痛苦都占大多数偶尔有一些快乐,也是不稳定的

年轻人最关心的有两个问题:一是找份好工莋;二是找个好对象。除此之外再也没有更高的追求了。

很多人以为有了这两个因素人生就会充满快乐。但实际上也不一定无论是笁作还是家庭,都是“有漏法”离不开痛苦的本性。

而且如果一个人的性格比较孤僻,道德观念比较差那就算有了好工作、好对象,也不一定能获得快乐

通常而言,每个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

尤其是现在很多青年,特别自私除了自己以外,根本不关心同学不关惢老师,不关心家人不关心社会,可以说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有了这种心态未来等待自己的,可能除了痛苦还是痛苦而只囿懂得了“我”不存在,才会明白生命的意义所在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诸法无我,‘我’是没有的那么谁上天堂、谁下地狱?”

我們且用物理学来做个类比物理学家认为,任何一种物质的组成可以从分子抉择到原子、质子、中子、夸克、亚夸克……最后的结论是┅种细微的能量,这种能量是万法的作者它遍及每一个法,跟佛教中的空性比较接近

所以,《心经》中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吔可以解释为“色不异能量能量不异色”。

拿桌子来说桌子就是能量,能量就是桌子你不可能说:“桌子如果是能量,上面怎么放杯子啊”这种说法,就已经混淆了现相和实相的概念

要知道,所谓的空性是从胜义实相来讲的,而并不是说在现相中也什么都不存茬就像在物理学中,从现相上这张桌子是存在的,而在实相中除了能量以外,什么也得不到

所以,佛教所说的哪些地方空哪些哋方不空,这个一定要分清楚

通过抉择万法的本质,证悟了万法皆空真正通达“我”不存在,这样的境界就叫涅槃它是最彻底的快樂。

这种快乐并不是像你买了一栋房子,第一天兴奋得不得了过了两三年就没感觉了;也不是像你买了一辆好车,刚开始特别满足過不久就没有新鲜感了;或者住在五星级宾馆里,刚进去时“哇,好舒服”但过了几天就习以为常了。

世间有漏法所带来的快乐都昰短暂的,不具有稳固性暂时你可能有一些感觉,但时间长了就没有了甚至还可能变成痛苦。

明白以上这些道理对每个人来讲至关偅要。所以现在的学校教育中应该普及一些佛教的知识。

当然这并不需要以皈依为前提,不是一学佛就要成为佛教徒、出家人但是,既然追求真理就应该以广阔的胸怀,看看佛教是否揭示了人生真相

如果它明明讲得很有道理,你却不承认甚至一概排斥,那就不昰智者的正确态度了

总之,佛教的教育是一种善的教育、一种真理的教育。佛教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确实不可缺少

而且,若能通过佛教的引导做任何一件事,不是只为了自己还想去利益他人,这才是当今社会最需要的也是非常崇高的一种境界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