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虎使狼cp是什么意思思

古今中外闲话狼 - 永不落泪的狼的主页
文/刘毓庆&柳杨
  从广袤的草原到苍凉的荒漠,从幽暗的丛林到险峻的山崖……狼的足迹遍布世界各个角落,而关于它的种种传说也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读过金庸先生《天龙八部》的朋友一定都还记得这样一个细节,在萧峰的胸口,纹着一只“青郁郁的,张牙舞爪”的狼头刺青。而这正是他身为契丹后裔的标志。事实上,不仅仅是契丹族,历史上驰骋北疆的游牧部族,大多都把狼作为图腾。以狼纹身,藉此来象征其勇猛、剽悍的民族精神。在这些少数民族中,流传有许多狼的神话传说……
  相传匈奴单于有两个美若天仙的女儿,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可单于却觉得:“我这两个女儿只有天神才配得上,怎么能嫁给凡夫俗子呢?”于是下令在荒无人烟的边疆筑起两座高台,将两个女儿安置在高台之上。转眼三年过去,不知从哪里竟然闯来了一只老狼,日夜守在高台之下嗥叫,不肯离去。小女儿见此情景说道:“父王将我们关在此地,原本是奉献给上天的,而今既然来的是狼,那它或许便是天神派来的吧。”于是她不顾姐姐的反对,义无反顾地走下高台与狼结为夫妻,从此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后来的匈奴部落。
  作为匈奴一支的突厥族,同样也将狼奉为始祖。《周书&突厥传》中记载:突厥阿史那部被邻国灭族,只有一个十岁的小儿幸存下来。一只母狼收留了他,将他哺育长大,并将他与狼相配。敌国得知,重新又派人将他杀害,并打算把与他相配的母狼一并杀死,身怀有孕的母狼于是逃往高昌国之北山,生下十男,子孙繁育,逐渐兴盛。
  正是由于这样的缘由,突厥族对狼顶礼膜拜。在突厥民族英雄乌可斯可汗的传说中,是苍狼引导他们,狼进兵进、狼停兵驻,最终取得胜利。而突厥可汗的侍卫也被称为“符离”,就是汉语中狼的意思。
  类似的传说,在其他民族中也俯拾皆是:维吾尔民间长诗《安哥南覆》中,神狼博坦友纳,带领维族先民走出大山。并在神狼的劝进下,维吾尔一位铁匠先祖戴上了王冠,率十万大军出山击败强敌。直至今日,维族人仍将狼看作勇敢无畏的象征,生了儿子往往说生了一只狼。在哈萨克族中,则盛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一位青年男子与一只白狼相遇,在一座山洞里共同居住了四十天,彼此相安无事。后来狼化作美女,作了年轻人的妻子,并给他带来数不尽的财宝。
  当然,最耐人寻味的还是《多桑蒙古史》中记载的一则故事:成吉思汗的儿子,蒙古大汗窝阔台病重期间,曾以千金购得一只野狼,并将其放生。谁料野狼没跑出多远,就被一群猎犬咬死。窝阔台见状仰天长叹:“我疾日甚,欲放此狼生,冀天或增寿,孰知其难逃命,此事于我非吉兆也。”果然,没过多久窝阔台便溘然长逝。叱咤风云的“一代天骄”,命运竟与一只野狼的生死休戚相关,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蒙古人对狼奉若神明般的尊崇。
  事实也的确如此,据《元朝秘史》所载,最初蒙古人的先祖,是天上的苍狼,它与白鹿相配,同渡过滕吉斯水,来到斡难河的源头居住,生下了蒙古族的先祖巴塔赤罕……从此,这些苍狼的后代们生生不息、日益强盛,铁蹄踏遍整个欧亚大陆。在他们策马驰骋的剽悍身影背后,依稀传来阵阵令人心悸胆寒的狞厉狼嗥……
  与在少数民族中所拥有的崇高地位相比,狼在汉民族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却并不那么光彩。什么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子野心、引狼入室……真算得上是“声名狼藉”了。
  其实,在汉民族早期,狼也曾作为正面美好的形象存在过。《礼记&玉藻》云:“君之右虎裘,厥左狼裘。”郑玄注:“卫尊者宜猛也”。这里的狼显然具有正面意义,象征着勇武与力量。就连《诗经》中,也有对狼的颂歌:“狼跋其胡,载其尾。公孙硕肤,赤舄几几。”(《豳风&狼跋》)历代注诗经者,多认为此诗是歌颂周公虽遭流言中伤身陷困境,却仍然进退自如,雍容有度。而白狼更是被视为祥瑞的征兆,《竹书纪年》记载:“成汤时,有神牵白狼衔钩而入商朝。”《艺文类聚》解释:“白狼,王者仁德明哲则见。”郭璞《山海经图赞》称颂道:“矫矫白狼,有道则游,应符变质,乃衔灵钩,惟德是适,出殷见商。”
  然而,随着游牧部落的崛起,狼族的子民终于将利爪伸入了农耕文化圈掠夺杀戮。于是,那猎猎战旗上招展的狼头,那重重关隘前升腾的狼烟,那漫漫沙场上凄厉的狼嚎,都成为汉民心中最可怖的梦魇。在这样历史的持续中,狼的正面喻意在汉文化中逐步消亡,而“凶狠贪残”渐渐凝定为狼意象的基本内核。在唐宋诗人的笔下,“狼”成了野蛮暴虐,灭绝人性的胡虏的代称:李白的“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高适的“豺狼塞洛,胡羯争乾坤”;杜甫的“豺狼塞路人断绝,烽火照夜尸纵横”;陆游的“赵魏胡尘千丈黄,遗民膏血饱豺狼”……而在古典小说戏曲中,率兵犯境的异族首领也往往被蔑称为“狼主”。狼“凶狠贪残”的意义内核,成为一个颠扑不破的稳定结构,积淀于中国文化之中。
  如果说唐诗宋词中,狼多用以指喻带有野蛮行为的“胡人”,那么明清以降的大量诗词曲作中,狼的普遍意义则是象征凶残暴虐的“歹人”。如著名的《中山狼传》讲述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揭露了狼恩将仇报、阴险狡诈的本性,警醒世人不可怜悯狼一样的恶人;《阅微草堂笔记》中记录狼幻化作美妇来诱惑路人;不朽名著《聊斋志异》中也记载了多则关于狼的故事,其中最为著名的《梦狼》讲述白翁长子在南方为官,多年音讯全无。一日白翁梦入其子官署,但见群狼当道,其子则扑地化为虎。作者就此评论:“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即官不为虎,而吏且为狼,况有猛于虎者耶!”批判一针见血,引人深思。
  有趣的是,在中国的成语中,狼往往是与其它动物“联袂出场”。例如狼常常与狗相提并论,什么“狼心狗肺”、“狼性狗行”,其实狼与狗原本就是“近亲”。不过,要区分它们也并不难,关于此,还有一则有趣的掌故。相传纪晓岚当礼部侍郎的时候,一次与尚书闲聊,突然看到一只狗。尚书心生一计,要取笑纪晓岚,便道:“咦,瞧那是狼(侍郎)是狗
?”纪晓岚知道尚书在捉弄他,当下也不动声色地说:“要分辨狗或狼很容易。只要看它的尾巴,尾巴下垂的是狼,上竖(尚书)是狗。”尚书自讨没趣,羞愧难当。
  狼也时常和狈“搭档”。狼的前肢长,后腿短;狈的前肢短,后腿长。一次狼和狈一道去偷羊,但羊圈又高又结实,既跳不进,也撞不开。狼便骑到狈的脖子上,狈用两条后腿站起来,把狼托得很高,然后狼就用它的两条前肢攀上羊圈,把羊拖走。于是后人便以“狼狈为奸”形容坏人相互勾结,为非作歹。甚至狼还和猪扯上了关系,“狼奔豕突”比喻坏人四处横行,危害社会。
  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矗立着一尊特别的青铜雕塑:一只母狼支楞起耳朵,圆睁着双眼,露出锋利的獠牙,正机警地注视远方。在它腹下,是两个可爱的男婴,在仰头吸吮母狼的乳汁。每当有游客到罗马游览,都会来到这座铜像前,听当地人饱含深情地讲起罗马古城和母狼的故事。
  希腊人施用木马计,攻陷了特洛伊城。侥幸生还的特洛伊人逃到意大利西海岸,建立了亚尔尼龙伽国。国王有个弟弟叫阿穆留斯,他生性残暴,野心勃勃,阴谋篡夺王位。最终,他实现了自己的狼子野心,流放了兄长,杀死了侄子,并且强迫侄女出家当女祭司。侄女在梦中与战神结合,生下一对孪生子。阿穆留斯闻讯惊恐万分,为斩草除根,他下令把这对孪生子装在篮子里投入台伯河。谁知汹涌的河水非但没有淹没两个无辜的孩子,反而把篮子冲到岸边。婴儿号啕的哭声,引来了一只母狼,母狼把孩子衔去,不仅没有伤害,而且还用乳汁哺育了他俩。兄弟俩长大后,英勇善战,力量超群。最终,他们杀死了篡位的叔祖父,夺回了王位,并在母狼哺乳自己的台伯河畔建起了一座方形的城市。但是在给新城取名时,俩人之间发生了争执,最终哥哥罗慕洛战胜了弟弟,成为新城的第一任统治者,并以自己名字的头几个字母将新城命名为罗马。从此人们铸造起这座铜像,把母狼奉为罗马城的恩兽。
  而在北美印第安部落中,也流传着一个人与狼的古老传说:远古时期,人类发现其他动物都有同伴,唯独自己是孤零零的。他向造物主问道:“为什么只有我落单呢?”造物主回答:“那么就赐予你能与你一同行走、说话和嬉戏的生物吧!”于是,神把狼赐给了人类,并对他们说:“你们彼此成了兄弟,应该相互扶持,前往世界各地。”人类和狼遵照指示行事后,又回到了造物主跟前,造物主又说:“从今天开始,你们将各走各的路,但双方的遭遇也许大同小异,你们会使遇见你们的人感到害怕或心生敬畏或被他们所误解。”于是,人类和狼便各自启程。各自以其独特的生活方式,生活到现在。直至今天,活动在北美大草原上的印第安人仍在自豪地歌唱:“我是一头孤独的狼,我东南西北到处闯荡……”
  当然,由于其凶残贪婪的本性,在西方文化中也有着许多“恶狼传说”:《伊索寓言》里披着羊皮的狼;《天方夜谭》里蛮横霸道的沙狼;欧洲神话中凶残嗜血的狼人;《格林童话》里阴险狡诈的“狼外婆”………
  也许是它狰狞的面目给人类带来了恐惧,也许是它贪婪的捕食让人类感到了威胁,所以在历史上狼一直都是人们猎杀的对象。《聊斋志异》中便记录了许多捕杀狼的故事:有一屠夫被两只狼追赶,于是逃到麦场上持刀相向,趁狼懈怠时,跳起刀劈狼首,又将另一只穿洞的狼拦腰砍断;还有一人将肉钩挂在树上作为诱饵,竟把饿狼钓上钩。此外还有将狼爪割破,往里面吹气使狼皮肉分离的;有抓住狼前爪狂奔把狼拖死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猎杀狼的手段更不断翻新:用陷阱捕获,用枪射击,用电网围猎,甚至通过传播狂犬病毒来消灭狼群。在如此“赶尽杀绝”的大规模捕杀下,狼群数目锐减。同时随着自然生态的破坏,狼的生存环境也大受影响。就这样,曾经凶猛强悍,生命力顽强的狼,竟然沦落到濒临灭绝的地步。日本吼狼、佛罗里达黑狼、新墨西哥狼等甚至永远地从地球上消失了。无怪一位诗人用悲愤的笔调写下这样的诗句:“如今狼已经越来越少,荒野里尽是人在嗥叫”。
  庆幸的是,科学家与自然保护者及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在他们的努力下,人们对于狼的误解与偏见得以纠正。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事实上,狼所捕食的正是自然界中理应淘汰的生物。因为这些动物大都年老病残,丧失了繁殖能力,它们的作用只能是消耗更多的植物资源。消灭它们在客观上就是强化了生物种群,保护了有限的生物资源。而且,狼在食取猎物时,总要剩下一些骨头、皮肉、残渣剩屑。这些都不会浪费,还有很多的肉食兽类和鸟类,如狐狸、秃鹫、鹰、乌鸦等正是依靠狼的残羹剩饭来维持它们的生计。如果没有了狼,那么这些动物就无法度过难熬的冬天。
  所以在动物学家的眼里,狼是一种智商很高,富有人情味,在整个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动物。正如美国狼基金会主席阿斯金所说的:“自然界中若没有了狼,就像一个钟表没有发条一样。”
  不仅如此,研究人员还发现,人类与狼早在远古时期便已建立起密切的关系,在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发现了人类与狼的遗骸埋葬在一起的情况,这种人狼共葬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三四十万年前,这充分证实了人与狼曾有过的共生关系。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狼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狼群能够帮助人类更加容易地进行大型狩猎活动,只有在狼的帮助下,早期人类才得以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
  科学家们甚至提出,人类是从狼群那里学到了最早的社会学知识。众所周知,狼对于领地的意识是十分强烈的。对于它们而言,属于自己的领地,是不能与其他动物一起分享的。它们的这种天性,渐渐地被人类所吸纳。于是形成了最初的“领土”的观念。不仅如此,那些用来标示地盘的标记、符号经过长期发展,最终在约四万年前演变成了各种形式的早期艺术,如绘画等。同时人类还效仿狼群狩猎时的协作方式,建立起人类社会最初的行为规范和公共秩序,而狼群中森严的等级制度,也被人类所借鉴,形成了其后的阶级社会。这些也正是人类能够在残酷的自然选择面前战胜其它物种得以延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或许我们很难想象,一直被我们视为凶狠贪残的“天敌”的狼,竟然曾是我们最亲密的伙伴。看来,我们对于狼,以及其它动物,都有着太多的误解与偏见。对于大自然而言,也许我们才是更具破坏力的“虎狼之师”。现在,是时候让我们用平等的视角,去关注这蔚蓝星球上的每一个生命;用心去聆听那阵阵野性的呼唤:“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走在无垠的旷野中……”狼令不可去的令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狼令不可去的令什么意思
我有更好的答案
《狼三则》选自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狼三则》都是写屠户在不同情况下遇狼杀狼的故事。第一则着重表现狼的贪婪本性,第二则着重表现狼的欺诈伎俩。第三则着重表现狼的爪牙锐利,但最终却落得个被杀死的下场,作者借此肯定屠户杀狼的正义行为和巧妙高明的策略。三个故事都有生动曲折的情节,各自成篇,然而又紧密相关,构成一个完整统一体。
《狼》(其二)分析
字词(其二)注解
1.词性活用现象
3.一词多义
4.虚词的用法
(3)“其”的含义
5.使动用法
道理总结作者简介
《狼》(其二)分析
字词(其二) 注解...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改编蒲松龄的&狼&_百度知道
改编蒲松龄的&狼&
改为白话文故事350字左右加上屠户和狼的心理描写
提问者采纳
其一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xū,忽然)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狼)少却;及走,(狼)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肉者,不如悬诸树而(明)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拂晓)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疑虑徘徊)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价值)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遭遇)之,是可笑也。其二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其三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流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杀狼亦可用也。一、译文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也把狼杀死。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二、字词1.词性活用现象:洞:名词用为动词,打洞。 一狼洞其中。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其一犬坐于前。2.通假字“止”同“只”,只有。 止有剩骨。3.一词多义:止 同“只”, 止有剩骨。 停止,一狼得骨止。意 神情, 意暇甚。 想, 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敌 攻击, 恐前后受其敌。 敌方, 盖以诱敌。前 前面, 恐前后受其敌。 向前, 狼不敢前。4.虚词的用法:(1)之代词,它,指狼又数刀毙之。 助词,的,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调整音节,不译,久之。 助词,位于主谓之间,不译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以介词,把投以骨。 介词,用以刀劈狼首。连词,来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 连词,用来盖以诱敌。( 3)“其”的含义①恐前后受其敌。(指狼)。 ②场主积薪其中。(指打麦场)。③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 ④一狼洞其中。(拾柴草堆)。⑤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指屠户)。 ③屠自后断其股。(指狼)。5.常用字词:惧:恐惧。 从:跟随。 故:原来(一样)。 驱;追赶。 窘:困窘。 恐:恐怕。 顾:看到。 瞑:闭眼。 暴:突然。 毙:杀死。股:大腿。 寐:睡觉。 黠:狡猾。三、《狼》分析《狼》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三则》。《狼三则》都是写屠户在不同情况下遇狼杀狼的故事。第一则着重表现狼的贪婪本性,第二则着重表现狼的欺诈伎俩。第三则着重表现狼的爪牙锐利,但最终却落得个被杀死的下场,作者借此肯定屠户杀狼的正义行为和巧妙高明的策略。三个故事都有生动曲折的情节,各自成篇,然而又紧密相关,构成一个完整统一体,从不同侧面阐发了主题思想。本文可分三段:第一段写两狼追赶屠户,屠户时而迁就退让,继而被迫抵抗自卫。这一段又分为三层,从“一屠晚归”至“缀行甚远”,简洁地叙述了屠户遇狼的时间、地点和情况。一个卖肉晚归的屠户,在“担中肉尽,止有剩骨”,却又行人断绝,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让两只恶狼给盯住了。草草几笔,就勾画出危急的处境,紧张的气氛,实在扣人心弦,为后面描述屠户的斗争策略作了铺垫。面对意想不到的恶狼,屠户首先是“惧”。于是采取迁就的策略,“投以骨”。屠户最初认为,只要满足狼的贪欲,就可脱险。至“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也似乎如他所料,使两狼“缀行甚远”的情况暂时有了改变,文笔十分曲折。可是照样投骨的结果,只不过让后狼暂时停脚,而“前狼又至”;直到骨头投尽了,也没有填饱饿狼的饥肠,而“并驱如故”,因此屠户处境更加危险。这就充分暴露了狼的贪婪本性,证明了屠户退让迁就策略的失败。这是第二层。“屠大窘”,说明在危急的关头,他产生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明白自己已面临生死抉择,或者被狼吃掉,或者把狼杀死。怕死是不行的,退让是无用的,唯一的方法是:杀狼。屠户已在事实面前吸取了教训,开始考虑如何改变“前后受敌”的不利条件。他机敏地环顾麦场且速“奔倚”在积薪之下,放下担子,拿起刀,利用麦场的有利地形,改变了途中两狼并驱的局面,避免了前后受敌的处境。“狼不敢前”是屠户敢于斗争的初步效果,并非它们开始退让。“眈眈相向”,说明两狼既凶狠又狡诈,也准备变换策略,寻机残害屠户。这样,双方进入相持阶段。这是第三层。第二段分两层。第一层,从“少时”至“又数刀毙之”。作者在描写两狼对屠户“眈眈相向”之后,又变换笔法,写一只狼竟然自己走开,另一只狼装作驯良的家狗形态蹲着,然后闭着眼睛打盹,样子十分悠闲。这是狼在屠户持刀的情况下耍弄的新花招。文中故意不作说明,而是以细腻的笔触刻画狼的狡诈形象,让人们仔细品味,加深对狼的本性的认识。这时的屠户虽然不能猜透它们诱敌包抄然后夹击的花招,但对于狼的凶狠狡诈有了清醒的认识,所以不受这种假象欺骗,不是释刀自喜,而是趁机“暴起”,猝不及防地以刀劈狼首,结果了它的性命。文中狼的悠闲假象,屠户的暴起动作,相映成趣。第二层,屠户杀了眼前的狼而准备赶路,又警惕地转视积薪后,发现了另一只正在钻洞的狼。作者借屠户的锐利的眼睛,点出狼“隧入以攻其后”的企图,揭露其“身已半入,止露尻尾”那种弄巧成拙的丑态,次“亦毙之”作了痛快的结束。行文至此,才以画龙点睛之笔点出屠户“方悟前狼之假寐,盖以诱敌”的道理,与上层紧相呼应。这使屠户也使读者领悟到:只知狼凶狠的特性,不了解狼的欺诈一面,那就要受骗上当;只看到眼前的狼,却不注意暗藏的狼,满足于一时的胜利,到头来还会遭到失败。第三段,是作者诙谐风趣的议论。作者指出狼的狡黠,而嘲笑其顷刻而毙的结局,也间接赞扬了屠户的勇敢机智,余味无穷。蒲松龄是同情人民疾苦,憎恶贪官污吏的作家,在《聊斋志异》另一篇故事《梦狼》中,把贪官写成牙齿的老虎,把衙役写成吃人血肉的狼;它们大吃大嚼,造成“白骨如山”的惨象。作者“窃叹天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梦狼》),认为他们“可诛”“可恨”(《王大》)。《狼三则》形象地揭露狼的吃人本质,凶狠狡诈的特性,表现了对豺狼不能抱有幻想,不能怯懦退缩,只能勇敢机智地把它们杀死的主题思想。本则所写屠户遇狼,始而迁就退让,几乎被吃,继而奋起杀狼,使自己转危为安的生动曲折过程,更是突出了这一主题。《狼三则》的故事是富有深意的,可以说是对《梦狼》的补充,实际上寄寓了作者鞭挞贪官污吏的思想。今天我们重读这个故事,可以悟出一个正确的道理,对付野兽必须如此,对付现实生活中阶级敌人也必须如此。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以夺取胜利。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4条回答
屠夫是一种哺乳类动物,锋利的屠刀是他们猎食的有效武器。在每个傍晚的时候,他们停止了一天的觅食,返回各自的巢穴……
屠夫(唱):有一个屠夫他有一些任性他还有一些嚣张,有一个屠夫他有一些叛逆他还有一些疯狂。我就是这个屠夫!嘿!
大狼:靠!前面那个家伙唱的是什么玩意儿?一点儿都不压韵。二狼,我们把他吃了吧?
二狼:大哥,你不要这么叫人家啦,读者会把我们当成日本种的!
大狼:你真是没读过书啊?人家日本对兄弟的叫法是太狼、次狼什么的,白痴!
二狼:哦?这样说来,姿三四狼的老母就算从十八岁开始生育的话,生到他也已经五十多岁了?
大狼:那是啊,你没听说过还有个叫山本五十六的家伙么?人家老母才叫辛苦。
两只狼聊了半天,抬头发现屠夫已经不见了,开始狂追!
狼——改写《狼》为白话故事 文 / 羽清
一个贼胖的屠户在刚天黑的夜晚,挑着担子,扭动着他屠户特有的肥大的身躯,得意地往回走,显然,他的担子中已卖没了肉,只剩下的一些骨头说明了今天的生意又很不错。
天已经很黑了,借着月光,屠户高兴地走着,突然,两对绿光冒了出来,吓得屠户出了一身冷汗,再定眼看看,竟两条不知天高地厚的狼!屠户有点慌了神,但是理智让屠户冷静了下来,新想硬拼是不行的,还需要智取!屠户回头就走,但狡猾的两只狼也尾随而后,于是屠户边扔了一块骨头过去,一只狼得到骨头后停下来疯狂地啃(看来饿得不轻)。但另一只仍然跟着屠户,没办法,屠户有扔了跟骨头给另一只狼,可是先前那只正好啃完了骨头,又跟了上来,天啊!这两只老谋深算的狼还真有秩序!就这样,骨头逐渐没了...
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夜幕已经降临,我高兴地哼着小曲走在回家的小道上,心想:今天生意真好,担子中的肉卖完了,只有几根剩骨,今天晚上要好好喝两杯了。可没走多远,总觉得身后有什么东西。我浑身不自在,好象被监视着,我忍不住好奇回头一看,妈的,竟然有两只狼跟着我,寒光逼人,凶恶地雌着牙,这架势,吓得老子我毛骨悚然!莫非它们想了我?搞毛啊。得尽快甩掉它们,离开这儿,真是福无双至,老子可真倒霉啊!
我顺手拣了担子中的骨头抛给它们,想敷衍它们,一只狼得到骨头,狼吞虎咽地啃起来,我正想开溜,另一只狼跟了上来,“可能它也要骨头”这么想着,我又投了一根骨头给它,可这一招不灵验,前面那只狼见我转身又跟了上来,当我投完骨头,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我。
看来,它们是跟定我了!怎么办?怎么办?我可...
蒲松龄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狼>白话文_百度知道
<狼>白话文
蒲松龄的<狼>的白话文,以其中一狼为第一人称,将它从发现屠夫到被杀死的过程改写成白话文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xū,忽然)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狼)少却;及走,(狼)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肉者,不如悬诸树而(明)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拂晓)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疑虑徘徊)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价值)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遭遇)之,是可笑也。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
夜幕已经降临,我高兴地哼着小曲走在回家的小道上,心想:今天生意真好,担子中的肉卖完了,只有几根剩骨,今天晚上要好好喝两杯了。可没走多远,总觉得身后有什么东西。我浑身不自在,好象被监视着,我忍不住好奇回头一看,妈的,竟然有两只狼跟着我,寒光逼人,凶恶地雌着牙,这架势,吓得老子我毛骨悚然!莫非它们想了我?搞毛啊。得尽快甩掉它们,离开这儿,真是福无双至,老子可真倒霉啊!
我顺手拣了担子中的骨头抛给它们,想敷衍它们,一只狼得到骨头,狼吞虎咽地啃起来,我正想开溜,另一只狼跟了上来,“可能它也要骨头”这么想着,我又投了一根骨头给它,可这一招不灵验,前面那只狼见我转身又跟了上来,当我投完骨头,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我。
看来,它们是跟定我了!怎么办?怎么办?我可...
白话文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