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天地有啥特征

散文诗一、什么是散文诗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 - 日月双悬柳的主页
  一、什么是散文诗
  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散文诗一般表现作者基于社会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触﹐注意描写客观生活触发下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这些特点﹐决定了它题材上的丰富性﹐也决定了它的形式短小灵活。
  散文诗是一种现代文体﹐是适应现﹑当代社会人们敏感多思﹑复杂缜密等心理特征而发展起来的。虽然中国1000多年前就有类似散文诗的作品﹐欧洲在16﹑17世纪不少作家就写过很有诗意的散文﹐但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流行起来是在19世纪中叶以后。第一个正式用“小散文诗”这个名词﹐和有意采用这种体裁的是法国诗人波特莱尔。他认为散文诗“足以适应灵魂的抒情性的动汤﹐梦幻的波动和意识的惊跳”。在中国新文学中﹐散文诗是一个引进的文学品种。1915年&2卷&7期的《中华小说界》刊登的用文言翻译的屠格涅夫的四章散文诗(当时列入“小说”栏﹐译者刘半农)﹐是外国散文诗在中国的最早译介。1918年4卷&5期的《新青年》杂志﹐发表了刘半农翻译的印度作品《我行雪中》的译文﹐文末所附的说明指出它是一篇结构精密的散文诗。“散文诗”这一名称从此开始在中国报刊上出现。对於这一文体的性质和特点﹐《文学旬刊》在1922年曾有过理论探讨﹐西谛(郑振铎)﹑滕固﹑王平陵等人都发表了意见。
  1、散文诗,必须有两个特点:
  其一,散文诗是诗和文的渗透、交叉产生的新文体。
  散文诗是散文与诗“嫁接”出来的品种,这是没有疑问的。散文诗具有诗与散文的“两栖”特征,散文诗既吸收诗表现主观心灵和情绪的功能,也吸收了散文自由、随便抒怀状物的功能,并使两者浑然一体,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性。可以说不熟悉诗与散文这两种文体,就很难创作散文诗。但是散文诗究竟是一种新的文体,还是如有人说的:散文诗是“散文的诗”和“诗的散文”?关键要看散文诗是否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或者说散文诗区别与诗和抒情散文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其二,散文诗有其独特的审视人生方式,即运用比较自由的形式抒写心灵或情绪及其波动。从总体上看来,散文诗是抒写心灵或主观情绪的文体。
  波德莱尔是散文诗的最初创造者之一。他说过:“当我们人类野心滋长的时候,谁没有梦想到那散文诗的神秘,--声律和谐,而没有节奏,那立意的精辟辞章的跌宕,足以应付那心灵的情绪、思想的起伏和知觉的变幻。”。他还说:散文诗这种形式,“足以适应灵魂的抒情性的动荡、梦幻的波动和意识的惊跳。”动荡、波动、惊跳,这说出了散文诗的主要艺术特征。
  要说明上述两点,必须进一步区别散文诗与诗、与散文(尤其是抒情散文)的不同之处。
  2、散文诗与诗、与散文(尤其是抒情散文)的区别。比如结构、语体、节奏等方面的不同。
  (1)散文诗与抒情诗的区别。抒情诗由于要讲究句式的整齐或大体整齐和音乐韵律,因此,即便是自由体的抒情诗,在表现心灵或情绪时也不能不受到较多限制。正是为了突破限制,更舒卷自如地写出心灵的真实状态,于是才有散文诗这一文体的诞生。
  散文诗与诗歌的不同之处在于散文诗经常运用描述和议论的表现手段。
  与诗相比,散文诗没有诗的韵脚、节奏、音节、行数、排列,即没有诗歌的外形式的羁绊。散文诗的形式至少有如下几种:散文的形式,散文与诗交错排列的形式,即整段“散”的文字与单句(诗句)的交错。这是抒情诗不可能有的自由自在的形式。
  (2)散文诗和抒情散文同是抒情文体,但散文诗独特的艺术特征是它的“动荡、波动、惊跳”。
  承认散文诗是抒写心灵或情绪及其波动的文体,这与抒情散文的界限也就不难区分了。抒情散文总是离不开纪实,更不用说那些以记叙真人真事为主的叙事散文了。而散文诗几乎没有原原本本地记录真实人物和真实事件的。即使我们称为纪实的散文诗,究其实也是抒写的内心对现实生活的印象,不过这印象很少“变形”——很少对现实生活作想象式的反映罢了。
  在结构上,有人说,诗是以“线”抒写生活,散文是以“面”反映生活,散文诗是以“点”折射生活。散文大都有时空长度,都有线索;散文诗无需线索,篇幅较短,常常是作者情感燃烧的那一点辐射开来,而内在情绪则形成环环相扣的情感冲击波,冲动读者的心弦,进入诗的境界。
  在语体上,散文诗的语言是抒情性的想象的语言,散文的语言是叙事性的现实的语言。散文诗的语言具有散文语言无法比拟的弹性美、丰富性和不确定性,情感含量和美感含量都比较大。散文为文,语言要求简洁洒脱,更多一些娓娓而谈,写清作者情之所系的来龙去脉,抒情也更细腻,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衔接较紧密。散文诗为诗,语言要求浓缩、跳跃,一般是跳跃式地联结意象,句与句之间,尤其是段与段之间,往往是似断实连的关系,这就留下较多的可供读者想象的空白美。
  因此,散文诗既不是散文的诗,也不是诗的散文,它是具有完整性、特殊性、独立性的文体形式。
  二、关于散文诗的结构
  散文诗结构的基本方式大体有纪实性(直抒式)、想象式、哲理式和象征式四大类。
  1、纪实性(直抒式),即“意在象表”,比较外露。比如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等。或者说是心灵感受外部世界基本上是原原本本的,是什么就在心灵投影什么,很少变化。直抒胸臆的散文诗通常用此种方式。
  2、想象式,指的是散文诗作者感受外部世界时,往往浮想联翩,由此及彼,由具像到抽象。比如我写晚霞,联想到玫瑰园、再联想到人的暮年等。
  3、这种散文诗和其他散文诗的区别是它有理性直接和间接地介入,以新的哲理发现和表述为特点。写作是为了表述某一个哲理为目的。
  4、象征式,是通过物象与心意在某象征物中若即若离的吻合来暗示诗意。比如茅盾的《白杨礼赞》,高尔基的《海燕》等。
  五四时期的刘半农﹑徐玉诺﹑许地山﹑焦菊隐,新月诗社的徐志摩等人都有散文诗发表。鲁迅﹑郭沫若﹑茅盾﹑朱自清﹑冰心﹑郭风﹑柯蓝等作家创作的散文诗在中国新文学中有相当的影响﹐其中思想和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海燕〉也是很著名的散文诗。
  三、散文诗的写作技巧
  写散文诗不难,但是,能写出好的散文诗却非常难。散文诗的作者既要懂得写诗,又要懂得写散文。诗和散文的特点都要了解和掌握。诗的音节、对仗、格律和诗的凝练,虽说未必深入钻研,但诗的情绪、诗的跳跃节奏、诗的凝聚概括,这些都是散文诗本身形式所必须的。另外,还要谙练散文的抒情和议论,把散文中的这些因素和特点汲取到散文诗中来,使得散文和诗的特点自然有机地揉和到散文诗中,这就是写散文诗必须具备的基本功。除此之外,无捷径可走。
  在优秀散文诗中,艺术手法凝重、婉约而显阴柔之美,其文偏重于诗;艺术手法明快、坦直而具阳刚之美,文则偏重于散文;又因它既不是诗也不是散文,而是诗和散文两者的结合,是一种新型的文体。
  其次,是散文诗的文体。大概可分为:哲理(寓言)体、抒情体、叙述体。
  哲理寓言体有运用寓言对话形式来写散文诗,通俗、活泼,寓言有深刻的比喻,思想性强,可防止空泛。
  抒情体写作形式多样,是通过一个情景、一个事物侧面或侧面的一个点、一个片断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抒情散文的不同在于它的跳跃性、片断性,是一个独立的点、独立的片断。由于是抒情散文诗,其情感、情调、意境、想象、幻觉主观成份浓郁,通体显隐约含蓄。抒情散文诗愈有作家独特的个性,感情就愈深刻真挚动人。此类散文诗如果解决不好与时代、实际生活相结合问题,一是情感不够而显得苍白无物,或主旨不明无积极意义;二是散文诗写得看不懂,或把情感隐藏起来,或写出自己也说不清楚的莫名其妙的东西,还自觉高超“朦胧”。我们说艺术的比喻、含蓄、隐约,要通过感情的形象表达,这才是艺术的技巧,与那些看不懂说不明的东西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叙述体散文诗是把叙述的景物、人事放在第一位,客观通过描绘一定场景、片断的情节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特点是明朗、粗犷、结合现实较紧。生活气息浓。初学写作者从叙述体入手,以此为基础藉以情感抒发,再上升到一定哲理。此类散文诗一要防止情景事物停留表面描述而发掘不深;二要防止就事论事。
  以上三种文体有时是互相交替的,哲理、抒情、叙事溶为一体也常见。
  再次,谈谈散文诗的主题思想。主题思想是作品的灵魂和统帅,决不能忽视散文诗的思想性。有人甚至名家也说过散文诗不可能反映大的主题思想,这是误区。散文诗如果只是短小,起一种“生活中的小摆设”的作用,那么,散文诗就走进了一条狭小的死胡同,也就没有强大的生命力。事实并非如此,近些年来散文诗的创作者在形式上、内容上进行了成功的实践和突破,反映重大深刻主题的优秀散文诗长卷层出不穷,散文诗的革命必将推动散文诗质的飞跃。再说,我们写一些容量小的散文诗,也可以做到“小中见大”,反映较大、较多的内容,问题是要求我们精于选材,善于选材。选取题材一个侧面,取题材侧面一个点,而且是最典型最本质的侧面和点,也就是说用题材最小最本质的一部分,来反映题材的全部内涵。这是短小散文诗的优越性,散文诗作者必须遵循这个创作规律。散文诗要通过情景(意象)、事物,形象地、生动准确地反映作品的主题思想。反对公式化、口号式和生硬地在作品中写主题思想以及僵化的说教,这些都不是艺术。优秀的散文诗是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统一。有位散文诗名家说过这样的话:散文诗的作者是爆破手,摄取最少的最优质的炸药,爆发出最大的热能。要做到这一点,只能从生活中感受和挖掘深刻的主题思想,进行最优质的典型的题材选取。
  第四,说说散文诗的结构。散文诗的结构是最严谨的,形散神聚。题材是精选的典型的一个侧面或一个片断,可把一、二个(或更多的)精选出来的典型侧面、片断结构在一起,就能够准确表达作者主题思想,构成一篇完整的散文诗。禁忌拖泥带水,禁忌出现无意义画面,禁忌含有多余废笔。散文诗结构特征是跳跃性,诗化的跳跃是扩大容量必然的要求。要从一个联想飞跃到另一个联想,要从一个场景迅速转换到另一个新的场景,意象摇曳、叠加,贯穿连结的是相通的点。不能繁琐地从头说到尾,不能平淡、空洞、言之无物。散文诗的结构美是片断到片断,是一、二个(乃至多个)点的巧妙连接,是跳跃的美和暂歇的美,是给读者以无限想象的空白美。散文诗结构中,一个片断接一个片断,这种跳跃性在读者情绪中留下短暂的空白,也叫暂歇。这是散文诗独特的空白美。
  第五,散文诗的语言和思想情感。散文诗同其他文学样式一样,也是语言艺术,而且是要求更严、标准更高的语言艺术。驾驭文字、培育情感、发掘主题是散文诗作家基本的文学素养。散文诗的语言如何?如何寻求散文诗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必将反作用于散文诗的取材和反映的思想感情。散文诗作者的思想情感是最终决定一篇散文诗的好坏和成败的关键。决定散文诗取何材、写什么东西,从何角度写,如何写都要受作者的思想情感的支配,特别是散文诗要通过浓厚的作者思想情感去反映事物。如何培育思想情感,是一个如何写好散文诗的根本性问题,要从复杂平凡的生活中发掘新生的美好事物,获得尖锐的眼光、独到的思想、深刻的情感,才能在主题思想酝酿、艺术表现手法、言语文字运用上得心应手。
  散文诗:
  《蛇》
  我的寂寞是一条蛇,
  静静地没有言语。
  你万一梦到它时,
  千万啊,不要悚惧!
  它是我忠诚的侣伴
  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
  它想那茂盛的草原
  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它月影一般轻轻地
  从你那儿轻轻走过
  它把你的梦境衔来了
  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纸船》
  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
  和悲哀归去。
  现在在初中教材中也有很多散文诗.比如纪伯伦&组之歌&,鲁迅的&雪&,巴金的&月&
  散文诗说的简单一点就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散文的特色或定义--文化--人民网
散文的特色或定义
&&&&来源:&&&&
&&&&&&字号
  时下,文体的分类越来越困难。比如,纪实文学与报告文学的关系、杂文与随笔的关系等等,就没有人能说得清。散文的特色或者说散文的定义呢?  思想  散文不直接以叙述和提炼思想见长。思想即主题,她不是直接地展示主题。散文的思想是潜在的、隐性的,是和风与细雨,润物无声的状态。隐藏、内敛、细微、轻巧,在文章的内涵上,给人以张力和激荡。散文可以从所呈现的人情事理中,渗透书写者的精神情怀,让阅读成为巨大的精神享受,得到共鸣与应和。其主题或思想,不因为她隐匿地表达,或者轻盈地渗透而缺失。不因为她的精巧细致,不因为风花雪月和个人情感的表达,而减少其主题的厚实与深度。  现在的问题是,有多少散文在思想主旨上让人感动,撞人心扉,启人心志,令人感同身受而共鸣呢!没有思想的文字是六神无主的躯壳,如散兵游勇不成阵势,没有力量,没有深度。时下散文的思想如稀薄的空气,难以捕捉。不少纪念性的文字,不少赶时髦的歌颂体的文字,不少纪游式的报道文字,其内涵苍白,内蕴寡淡,难以卒读。这类文字,有,等于没有。  情怀  为人者多情怀,为文者亦然。无情无义,其人不可交,其文味同嚼蜡。  文字的鲜活与沉寂,有味与乏味,关涉到情怀。情怀是大爱,是善,是真,是内蕴品质,为文章流芳远行的关键。缘情而文,作文之法则。文章者,境界之不同,亦是情怀的高下之别。情怀高致,其面貌可爱;高情大义,其风华自雅。关怀弱者、敬畏自然、尊敬长者、感念生命、尊重历史、敬仰人文等,情怀使然。书写生活、记录思想、追慕前贤、期待来日,形诸文字方能显现出高下优劣,其区分也在于是否以情感人,以义达人。  散文在时下数量庞大,势头不减。各类纸质媒体仍为大户,各路作者老与少,名与无名,多有染指,网络博客微博,壮其阵势。但,如若仔细分辨,鱼龙混杂,或可以滥且乱而名之。信马由缰,无所节制,小题大做,无病呻吟,成为疏离读者的主因。  情怀是平实的风度,是高扬的精神气象,也是一种人情世态秉持的尺度。她不轻浮,不急躁,不自恋,不乖戾,不虚伪。散文写历史、文化、民生,书写情感,励志抒怀。散文的情怀,实际上是对大地的书写,对民生的关注。作文要有温度,温度是情怀的体现。与大地和大众精神相通,气息相求。观照平民人生,书写生活艰难,展示大众的精神追求和人生的期望,文章就能为读者大众青睐。  自由  写作者精神是自由的。散文更是一种放松的心态下的文字表达。我想故我写,我手写我心,畅快直接的表达,本真求实的还原,写人是其主体,写别人或自己,折射人生历程,开掘精神情操。散文写人,真实朴实,不是渲染,不是炫耀,不是人物形象的标准画像。  散文是最自由的文体。散文的包容,散文的自由,成就了她的气象万千,不拘法度,她的写人写史写事写情,写当代写过往,不一而足,让文字自由地表达,放飞精神,直面生活,亲近大众,雅致清丽中有烟火味和泥土味。&  她可以近距离地捕捉当下文化精神,显示出书写者对社会人生的敏锐感悟,可以荦荦大端地对于一个时代的万千气象进行文学描绘,可以对社会热点进行文学透视,也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对历史中的人与事进行打捞和挖掘,或可以精细地对某一社会现象进行切片似的描绘。她可以有宏大叙事的丰富,有宽大视野的开阔,有精致细腻的切入,有纵横捭阖的豪放,有小桥流水的委婉曲折,有情感激烈的辨识与争执,有情怀柔美的迂回与矜持。长河大波和小桥流水,都可视为散文的表达方式。  她不拘成法,无有法度。记,可以写史,秉笔挖掘;赋,可以赞人,也可弹人;长,可以过万,或成专题;而短,可以是一个事件剖面,一个人生的切片。长而有度,短而精微。主题广泛,写法多样。求真、探寻、辨析、释疑等,人生万象,花鸟虫鱼,皆成文章。  自由,是随心,是放松,是轻快,是宽大,是畅达,是不惧不忧。文字的自由,终究是心灵的自在、精神的自由、情感的自足。自由放飞了散文的精神,开启了她的远行能力,但,如何让散文的自由转化为优质的文字,是当下散文不可忽视的问题。  语言  文学是语言的世界,作家是语言的魔术师;散文不是文学样式中语言的极致者,却也为大家高手们致力追求的文体。  为文有高下种种,但可从语言的精到或粗放,隽永或芜杂,文野雅俗来区分。语言不专是一个表达技巧,而渗透着作者的情感成分、才学天赋,语言的优劣精芜,是写家与大家的分水岭。  散文语言首先要精炼,流水账式的枝蔓令人生畏,有如新闻报告式的浅近,也让人生烦。常见语言枯涩,叙事拉杂,结构板结,写人平淡苍白如履历表,说理像论文式的干巴,记事如新闻式的浅近,其原因是缺少灵动的笔触,缺少深厚丰富的语言功力。时下,这类散文仍有很大比重。君不见,粗陋、浅直的文字,加上“官员造”的八股腔,令散文的名号大有污损。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品种,其气韵是语言之较量。当年鲁迅、梁实秋、周作人、林语堂等大家的文章中,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对于人生的特殊感悟,雅致的语言和精致的描绘也回味无穷。如果说情怀是其内修的话,而语言却是一个显见的外形,这也是散文大家们所注重的。眼下,文学界或多或少不太注重语言的修为,除了写作者本身的能力所不逮外,也有弥散在创作中忽视语言而随意作文的心态作怪。重视和讲究语言,这本来不成问题的问题,竟成为散文以至时下诸多文学样式提高水平的急务,说来,多少有些滑稽。&
(责任编辑:黄维、许心怡)
24小时排行&|&
王震遗言谈毛泽东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一、散文的含义和特征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 小白的主页
 &一、散文的含义和特征
&&&&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散文通常指除诗歌、小说、戏剧、曲艺等以外的其他所有文章。狭义的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相并列的一种文章体裁。近年来,杂文、报告文学、回忆录等已从散文中分离出来,成为新的文学体裁,散文这一概念的外延逐步缩小。这里所说的散文就是狭义范围内的散文。
&&&&根据散文的表现内容和表达方式,散文一般可以分为三类: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当然也有将记叙、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的。
&&&&散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样式,有以下特征:
&&&&1、取材广泛
&&&&散文的题材包罗万象,大千世界中具有认识意义、思想价值、美学意蕴的人、事、物、景,都能成为散文的题材范围。散文的这一特点使它能够迅速地表达作者的生活感受。
&&&&2、形散神聚
&&&&形散神聚又叫形散神不散,是大多数散文的基本的特征。形散指取材广泛、形式自由、手法灵活、思路开阔,从内容到形式要散得开。神聚指文章整体结构严谨,材料层次井然,有统一的主题。散文贵“散”,但要散而不乱,思路清晰,首尾一贯,做到撒得开,收得拢。
&&&&3、形式自由
&&&&散文无定体,笔法无定格,凡写人、叙事、议论、抒情,兴之所至,挥洒自如,涉笔成趣。这使得散文形式自由灵活,多种多样,随笔、游记、札记、访问记……都是散文家族的成员。只要能很好地表现内容,在形式上是不受任何限制的。
&&&&4、富有文采
&&&&好的散文总是和优美凝练的语言联系在一起的,讲究对语言美的追求。一般来说,散文的语言应当简洁、凝练、自然、优美。在遣词造句上,讲究朴实而不贫乏,华丽而不做作,丰富而不堆砌。既追求文采斐然,又蔚为天然,使读者看不出雕琢的痕迹。
&&&&5、情真意切
&&&&散文和诗歌一样,侧重于抒发情感,表达情志。散文之所以能产生一种迷人的艺术魅力,就在于作者在散文中所精心描绘的诗情画意和自然流露的真情实感。散文中的情贵真、贵深、贵实,忌假、忌浅、忌浮。要为情造文,不要为文造情。只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读者。
&&&&二、散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1、立意深刻新颖立意是散文内容的灵魂。作者在写作时,要对选定的题材作认真的分析、深入的挖掘,抓住它的精髓,从题材中发现独特的感受,做到有感而发,在此基础上写作,作品才有可能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傲然屹立的松树,感动了陶铸,写出了《松树的风格》;挺拔高耸的白杨,触动了茅盾,写出了《白杨礼赞》。优秀的散文作家,都比较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掘出不平凡的思想意义。总之,要独具慧眼,做生活的有心人。
&&&&2、构思巧妙
&&&&在选材立意的基础上,为了增强作品的思想艺术魅力,散文写作必须进行巧妙的构思。散文构思的一般规律是:抓住一点,生发开去。“抓住一点”就是抓住“动情的焦点”,即使你最动情,激发你的灵感和感情,使你处于一种亢奋的冲动状态的触发点。
&&&&3、创造意境
&&&&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所描写的生活情景融合为一而形成的一种独立的艺术境界。学写散文要注意创造意境,力求把感物之情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和生活画面的描绘自然地表现出来,做到情景相生,物我交融,并以此来感染人,打动人,具体说来,情景交融有三种方式:一是即景生情;二是移情于物,即借助于联想和想象,寻找与情思相称的形象;三是托物寄情,即选取与内心的情感相契合的形象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有意境的散文不止让人一看了事,而是让人玩味,从中获得一种新的感受认识。
&&&&另外,要写出有意境的散文,必须在语言文字的表述上下番功夫,不断锤炼语言,做到准确简炼、形象生动、音律优美。这样才有可能写出文情并茂的散文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请问散文诗有那些特点?
散文诗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诞生于十九世纪中叶时期。中外在此之前虽曾有过类似散文诗
的作品出现.例如中国古代的小赋、明清小品文,西方欧洲16世纪法国的蒙田小品文等等,但都还
没有形成有意识的创作实践和理论;尚无法称为严格真正意义上的散文诗体裁。当然也没有“散文
诗”这个叫法。真正的散文诗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之后才有的。
第一位使用“散文诗”这个称谓的诗人是十九世纪法国的波特莱尔,当时这种新的表达形式被
称为“小散文诗”。
时至今日,当我们跨过漫长的年代与广阔的地域,在考察大量作品的基础上,可以逐渐清晰地
发现一些散文诗的相关特点.
它兼有散文与诗歌两种体裁的属性,最本质上还是一种诗歌的形式。它借用于散文的外观和部
分写作手段与诗歌的语言、灵魂结合为一体,为主题表达而服务;与通常意义上的散文相比篇幅更
为短小,又不象诗歌那样固定分行,无形无象的思维情感通过作者心灵的孕育外化为富于音乐性的
语言节奏和韵律以及情节关联,从而呈现出更为接近精神自由的表达境界。
在内容上,从无数散文创作的实践经验来看,都更侧重于纪实性,受限于真人真事的抒写.虚
散文诗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诞生于十九世纪中叶时期。中外在此之前虽曾有过类似散文诗
的作品出现.例如中国古代的小赋、明清小品文,西方欧洲16世纪法国的蒙田小品文等等,但都还
没有形成有意识的创作实践和理论;尚无法称为严格真正意义上的散文诗体裁。当然也没有“散文
诗”这个叫法。真正的散文诗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之后才有的。
第一位使用“散文诗”这个称谓的诗人是十九世纪法国的波特莱尔,当时这种新的表达形式被
称为“小散文诗”。
时至今日,当我们跨过漫长的年代与广阔的地域,在考察大量作品的基础上,可以逐渐清晰地
发现一些散文诗的相关特点.
它兼有散文与诗歌两种体裁的属性,最本质上还是一种诗歌的形式。它借用于散文的外观和部
分写作手段与诗歌的语言、灵魂结合为一体,为主题表达而服务;与通常意义上的散文相比篇幅更
为短小,又不象诗歌那样固定分行,无形无象的思维情感通过作者心灵的孕育外化为富于音乐性的
语言节奏和韵律以及情节关联,从而呈现出更为接近精神自由的表达境界。
在内容上,从无数散文创作的实践经验来看,都更侧重于纪实性,受限于真人真事的抒写.虚
构的可能性已经被压缩到了某一程度上无法随意打开释放.而散文诗所写内容则既可为叙事抒情,
批判现实的,也可以是纯粹浪漫幻想的。篇幅容量可以大到《窃贼》那种适度程度,但不宜过长,
也可以短小到类似泰戈尔那样富于哲理性的片语遐思。
在形式上,比散文包含有更多的跳跃想象,隐喻和象征;可以象诗歌那样分行,也可以完全不
分行;即便分行多数也是以长句排比交错的连贯格局出现,例如《驿站》和《邂逅》两首。同时无
论怎样变化,行文须具有一定诗歌语言的素质特性。例如强弱不同的节奏韵律和音乐性。虽然不是
绝对化要求如此,但最好不是和散文写作的语言完全同一种风格步调了,否则将沦其为抒情散文,
而不是更为典型意义上的散文诗了,这一点需要特别强调和说明。
在风格上,可以说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多样化可能。篇幅虽小,但却包罗万象,人性与自然中的
所有元素节点都可以成为表达主题的某一个突出坐标。根据所选特定客观内容本身具有的差异性质
而产生不同的风格类型变化。写《秘密》就是要抒发对理想的信念与坚持,形成一种清朗大气的风
格;写《牵手》,文中有类似于散文性质的人物对话和描述,局部音乐性适度削弱了一点,是要表
达一种超越生死的爱情观和深沉炽烈的风格;写《抑郁者》则是要一反常态,关乎心理学中抑郁症
患者的主观世界和扭曲体验。而这个近乎极端的心理状态并非患者所特有,普通人在某种特定时段
与条件下,也可有一闪之念,搅起心灵中隐秘的情感与矛盾因素,只不过不会成为主导心境而已。
此时即是要表现阴冷抑郁的情境和神秘诡异的风格,有种心灵秘境深处的悲怜与颓废之美。
关于散文诗的语言和风格。说几句题外话,借用音乐领域中的一些事例现象来对比研究。这一
点非常类似于现代新世纪音乐的发展特点和外在表现。
古典音乐不必多说,自然是莫扎特,贝多芬一类的作品。新世纪音乐则是以雅尼和范吉利斯等
新一代音乐大师为代表。两者在创作思想和使用的工具上有所差异。前者以传统乐器谱曲,后者利
用数字化工具,例如高技术含量的电子琴进行创作。古典音乐中题材的选择和表现都相对严谨正统
,形式上具有固定曲调织体的音乐结构。拍子、节奏、速度、音程、和弦、调式等音乐要素都融合
于相对稳定的结构流程中进行表现;有序曲有结尾,明确的主体旋律和变奏。这很象古典格律诗歌
中一些约定成俗的法则。但是对于表达更为复杂、微妙、广阔的心理体验和音域空间则显得力不从
心了。目前的实践也已经证明,最经典流行的五线谱记谱方式也是有所缺憾和局限的,无法明确有
效地记录表达很多复杂精细甚至模糊状态的音阶层次与情感体验。而新世纪音乐则借助于数字化音
乐创作工具与模式将所有的音乐语言和要素打散,溶解于“片段的节奏”中进行自由变化和表现。
将那些过于细腻微妙甚至难以捕捉的心灵体验记录下来。将音乐的表现力与可能性推至了新的高峰
。同理,文学领域中散文诗的出现无异于是对语言艺术上认识论与方法论的一次突破和探索。外表
看上去象是散文的抒写,情节的片段,而本质上则是一种更为纯粹自由的诗歌语言的节奏韵律。虽
然片段,但却自然天成,浑然一体,犹如诗歌作品那样成为无法分割的有机整体,获得了独立的艺
术生命形态。
因此,散文诗出现的重要意义还在于打破了诗歌与散文两种文体原有的定势与结构.开拓了尽
广大,至精微的创作原则和内容表现空间;发展出了更为灵活自由的创作手段与新颖的语言形式美
感。为人类的艺术生活锦上添花,更现辉煌。在此思想认识前提下指导自己的散文诗创作实践,我
们将可能会收获比以往更为风格迥异,变化多端的语言之花。
怎样鉴赏诗歌
(一)、熟悉名句,了解知名作家
名句的积累是一个渐复过程,从小到大了解作家是知人知文即知题。如,岳飞是抗金名将,辛弃疾是爱国词人,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
(二)、把握意境,感受诗人感情
小说中的人物是有形的,诗歌中的意境是无形的。所谓意境是主观情思和客观自然景物或生活正面相融合的艺术境界。
作者的思想感情(即“意” )是通过作品这个“境”来表达的。含蓄地将情融于景物之中。
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空明透澈
如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宏阔悲壮
如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哀婉,相思,对爱人的思念,表白
诗不是小说,不是杂文,在诗中,“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我们必须通过诗歌所展示的画
面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熟悉诗歌的表现技巧
① 抒情方式:直接+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② 表现手法:动静结合(以声衬静)、虚实结合、象征、衬托、对比、以小见大
③ 修辞手法:即常见修辞手法
(四)善于选择一个角度
鉴赏角度:
1主旨(写了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 咏史、咏物(景)、咏怀
② 抒情、抒志
2 艺术手法
① 抒情方式
② 表现手法
③ 语言风格
④ 修辞手法
选自己善于把握的角度
回答数:1570
又像诗,有散文的意境,有诗的美感,是散文和诗的结晶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散文诗捉迷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