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脸历史课txt古代史为啥没有汉朝以后

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含答案)_历史_百年教学网
百年教学网欢迎您!
| | | | | | |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含答案)
&&&热&&&&&★★★★
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含答案)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 09:20:11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一、选择题1.(;福建福州•3)为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保证皇帝权威和朝廷政令推行,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创立科举制&&&&&&&&&&&&&&&&&&&&&&& d.大兴文字狱【答案】b2.(;山东泰安•1)班固《汉书》中“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记载的是汉武帝巩固统治的哪一措施?(&& )&& a.颁布“推恩令”&&&&&&&&&&&&&&&&&&&&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派张骞出使西域&&&&&&&&&&&&&&&&&&&& d.统一文字【答案】b3.(;江苏连云港•29)贾谊在《治安策》中认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这一思想启发了西汉政府实施(&& )a.分封制&&&&&&&&&&&&&&&&&&&&&&&&&& b.郡县制c.推恩令&&&&&&&&&&&&&&&&&&&&&&&&&& d.科举制【答案】c4.(;江苏苏州•4)中国历代疆域的沿革是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见证。下列四幅示意图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图一、图三、图二、图四&&&&&&&&&&& b.图四、图二、图一、图三c.图一、图三、图四、图二&&&&&&&&&&& d.图四、图一、图二、图三【答案】b5.(;山东济宁六三制•1)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开始于(&& )a.秦始皇&&&&&&&&&&&&&&&&&&&&&&&&&&& b.隋文帝 c.汉武帝&&&&&&&&&&&&&&&&&&&&&&&&&&& d.唐太宗【答案】c6.(;山东济宁五四制•7)改革与创新,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动力。下列生产工具面世的次序是(&& )
a.①②④③&&&&&&&&&&&&&&&&&&&&&&&& b.③①②④&&&& c.①③②④&&&&&&&&&&&&&&&&&&&&&&&& d.③②①④&&&& 【答案】a7.(;浙江嘉兴•6)我国历史上曾出现“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它们的共同特征有(& )①社会比较安定&②民族关系融洽& ③经济得到发展&④科举制度完善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b8.(;浙江绍兴•8)小奇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焚书坑儒”、“推恩令”、“文字狱”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测他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对外文化的交流c.封建专制统治的加强&&&&&&&&&&&&&&& d.民族政策的演变【答案】c9.(;湖北咸宁•16) “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两个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有(&& )& ①实行科举取士& ②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③提倡节俭& ④减轻赋税,发展农业生产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10.(;湖北黄冈•10)为实现国家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颁布“推恩令”c.盐铁官营&&&&&&&&&&&&&&&&&&&&&&&&& d.张骞出使西域【答案】a11.(;黑龙江大庆•3)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文修武备,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治国的核心思想来源于(&&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答案】c12.(;山东滨州•2)下图是西汉初年郡国并行示意图(局部)。汉武帝为消除诸侯王对皇权的威胁,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什么措施?(&& )a.实行“削藩”b.颁布“推恩令”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答案】b13.(;江苏泰州•31)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最早把儒家学说确立为封建正统思想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c.隋炀帝&&&&&&&&&&&&&&&&&&&&&&&&&& d.唐太宗【答案】b14.(;湖南娄底•2)董仲舒认为,应使与儒学相异的学术“皆绝其道”,使文化的一统与政治的一统相一致。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科举考试&& &&&&&&&& d.八股取士【答案】b二、非选择题15.(;江苏无锡•38)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解放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在历史上,从中国到世界,从古代到近现代,一批又一批的思想家站在时代的前沿,提出了先进的思想理论,吹响了时代的号角。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有些人创立学说,广招学生,大办私学,在思想、学术上形成了一个繁荣局面。 (1)材料一中“创立学说,广收学生,大办私学”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是谁?(1分)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2)为实现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上采纳了董仲舒的什么主张?(1分) 材料三&&&&&& (3)图一中的两位人物领导力哪次运动?(1分) (4)以图二杂志为宣传阵地的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1分) 材料四& 史学家布克哈特在评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时说“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神学纱幕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5)材料四中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指14―16世纪欧洲的哪场运动?对西欧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2分)材料五&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次革命中失去的只有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共产党宣言》(6)该文件的发表标志着哪一思想的诞生?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下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什么?哪一次革命运动第一次将此理想变成了现实?(3分)【答案】38.(1)孔子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戊戌变法运动 (4)“民主” “科学”(5)文艺复兴&& 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6)马克思主义思想 巴黎公社&& 十月革命16.(;云南昆明•26)(10分)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极大地影响了亚洲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图三中的人物是谁?(1分)概括材料一中其思想的核心。(2分)&&& 材料二&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2)材料二反映出董仲舒的主要主张是什么?(2分)材料三& 要拥护那德先生(民主),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科学),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2分)(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3分)【答案】26.(10分)(1)人物:孔子。(1分)思想核心:“仁”和“礼”。(2分)(2)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3)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从一家学说到治国的指导思想再到受到冲击。(2分)(4)认识: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最大地影响看亚洲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指导思想,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们对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和发展。(3分)17.(;湖北襄阳•32)【古代的专制制度】(6分)我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秦朝。秦朝在中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答两条)(2分)(2)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是什么?(1分)(3)明朝和清朝为进一步强化中在集权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各举一例)(2分)(4)明清时期,我国历史发展最显著的社会特征是什么?(1分)【答案】32.【古代的专制制度】(6分)(1)①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②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③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④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两条即可,一条1分,共2分。学生的答案符合主要意思,可勘情给分)(2)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削弱诸侯国势力。(1分)(3)明朝: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设锦衣卫、东厂,加强对臣民的监视、侦查;八股取士,加强思想控制;迁都北京,执行削藩政策。(评分说明:学生只要答出其中一条即可得1分)(4)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时期。(1分)18.(;山东济南•二)(16分)2013年11月,习近平同志考察山东曲阜时,指出研究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时代&&&& 代表人物&&&& 主要主张春秋&&&& 孔子&&&&&&&&&&&&& (1)战国& &孟子&&&&&&&&&&&&&&& (2)秦朝&& 秦始皇&&&&&&&&&& (3)汉朝&& 汉武帝&&&&&&&&& (4)41.上面是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儒学发展历程”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表,请你在表格空白处填上相应的内容,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8分)材料二& 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日)岛南戈吉朗《诸子百家》4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孔子之道”的影响。(4分)43.李大钊认为,孔子和儒家思想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作为当代中学生,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4分)【答案】一、41.(1)“仁”;(2)“仁政”(3)法制;(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2.“孔子之道”不仅影响我国周边国家,而且影响到欧洲和美洲,成为影响整个世界的学说。 43.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和发展。19.(;山东聊城•31)阅读下列材料:&&& 臣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请回答:(1)材料中的“臣”是谁?(2分)这是他给哪位皇帝提出的建议?(1分)(2)用准确的词句概括这个建议,(1分)并简述其实施产生的影响。(2分)【答案】31.(1)臣:董仲舒。(2分)皇帝:汉武帝(或刘彻)。(1分)(2)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分)影响:实现了思想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推进了大一统格局;提高了儒学的地位;研习儒学风气兴起;儒学逐渐成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束缚了人们的思想。(2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20.(;福建莆田•31)从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提示完成填空。(7分)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著有《韩非子》一书;汉武帝在中央设立& (1)& ,加强对京师百官、皇族的监察;唐朝编纂的《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1912年1月,中华民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南京临时政府期间,孙中山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 (2)&&& 》。从此,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了《&& (3)&& 》,它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我国通过了第一部&&&& (4)&&& 类型的宪法,从而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答案】31.(1)司隶校尉;(1分)(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或《共同纲领》);(2分)(4)社会主义。(2分)21.(;广西钦州•16)(7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西汉文帝、景帝统治时期,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注重发展农业。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二& 唐太宗统治时期,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重视发展农业,减轻农民的赋役;注意“戒奢从简”。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材料三& 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人才,提倡节俭,重视兴修水利工程。开元年间,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的局面,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以上两则材料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请回答:&&& (1)上述材料描述了汉唐时期出现的三个盛世景象。请写出其中的两个。(2分)(2)上述盛世景象的共同表现有哪些?(2分)根据材料指出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2分)(3)汉唐盛世景象的出现,为后世统治者提供了什么宝贵经验?(1分)【答案】16.(7分)(1)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答出任意两个即可。每个1分,共2分)(2)经济发展,(1分)社会安定。(1分)重视发展农业,(1分)提倡节俭。(1分)(3)国家若要长治久安,必须以人为本,重视农业,关注民生。(1分。其它言之有理也可)
文章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字体: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鬼脸历史课古代史为啥没有汉朝以后_百度知道
鬼脸历史课古代史为啥没有汉朝以后
他主要研究的是汉朝以前的和近代史,而且中间这块比较乱,写不出来意思。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鬼脸历史课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鬼脸历史课在线阅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