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发射绘制的小学生美术作品图片

如何欣赏蒙德里安的画?
相关问题:
按投票排序
曾经读过大量关于他的资料,想来补充一些被忽视的细节。因为时间略久,且许多著作是从图书馆借得,无法记起每个事实的出处,很抱歉。第一,蒙德里安成熟时期的那些著名的“色块”画确实很接近黄金分割。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他作画时虽然使用直尺来画线,却并不用尺子测量。他的作品的比例分割,包括少数较为对称的构图,完全依赖于自己的视觉平衡感。退后,观看,改变,不断左移或者右移线条的位置。见过原作的人大概会发现,在他“最终采用”的线条边缘一厘米或几毫米处,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未及擦去的细细的铅笔线。第二,对于20世纪早期的抽象画家来说,他们绝非在完成“装饰画”。确实,很多作品在现代主义时期得到极大流行之后,家喻户晓——尤其康定斯基是典型的例子。虽然他在理论著作里对点线面和色彩等绘画元素作了颇具深度的阐述,但是他的作品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实在并不能直接唤起某些“精神性”的回应。但是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他们确实前卫而勇敢、对于绘画的可能性进行过大量严肃的思考。对蒙德里安印象很深的一点就是,他自从摒弃写实画之后,就异常厌弃自然。在绘画中表现出的内省、纯粹的特质,也同样以极端的方式体现在他的整个生活中(不仅仅是终身未婚而且毫无绯闻而已)。他的社交生活极为简单,极少数去过他早期工作室之一的某位女记者曾经提及,他的整个室内空间都如同画作一般简洁严峻,唯一的生命物是一株百合,但是也被彻头彻尾地用颜料涂成了白色。另一则八卦来自于某位同他交往过的友人。蒙德里安每次去他家做客,用午餐时都会坐在餐厅背对窗户的座位上。某次安排座位时,不慎让他坐在了正对窗户的位置。蒙对窗外那棵绿树的存在表示了强烈的不满。第三,蒙德里安受到了强烈的神智学(theosophy)影响。这一点在他早期的部分宗教神秘主义的绘画中有明确体现,常常是关于沉睡与觉醒、生与死、不可见的灵性之类的主题。根据他本人的文字来看,对他后来的绘画思想也有强烈影响。基本上,他同当时的许多艺术家一样,希望自己的绘画超越时代,通向未来人类的处境,通往永恒。最后再来一个非常细微的细节。大约在早年同Theo van Doesburg合办杂志De Stijl的时期(1917年前后),蒙德里安的作品还没有后期那么“黑白分明”,而是铺满了色块。某次他将自己的展览作品印成明信片,却发现自己所用的几种颜色(也是红黄蓝为主)灰度过于相近,在黑白印刷的明信片上看起来不甚美观,便迅速修改了自己的作品,拉开差异……此事可以体现印刷技术对于艺术家的影响……此后他的几种主色一直保持着灰度的区别。注:1.关于“铅笔细线”,我读到过,也在原作亲眼见过。但是没有搜索到图片可以说明这一点呢,抱歉。2.或许有些同学并不熟悉早期他在Theosophy协会时期的作品(大约1909年起),下面贴两张图以供参看。
之前看到一篇文章,执教于芝加哥艺术学院的艺评家James Elkins带这他的学生来到芝加哥美术馆仔细观看并临摹了蒙德里安的作品。结果很出人意料,大家本以为蒙德里安晚期红蓝黄格子的抽象画很好临摹,但是在实践中才发现大师是如何用种种富有生命力的技巧和手法完成这幅看似只属于“理性”产物的画作的。我看完之后也是很有感触,因为这篇文章再次提醒了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复制品(reproduction)和原作的区别。本雅明所说的“灵光”或许过于诗意,但许多时候研究者和画家通过仔细的分析和研究是可以把这些难以表述的东西落实的。Elkins的分析让我想到巫鸿所强调的艺术品的“物质性”。即便是一幅“平面”的绘画作品,由于是油彩涂抹和堆叠在画布之上而成,它实际也是存在于三维空间里的物体,这些油彩的质感、笔触堆塑出的油彩形体和肌理等等共同构成了这幅作品的生命,而在复制品中这些细节全部被损失掉,我们看到的只是印在纸张上的油彩或液晶屏上的像素。------------------------------------------------------------------------------------------------(转载)译者: 原文作者:James Elkins我打算漫谈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我会说说怎么看待绘画、摄影、以及雕塑(这些艺术算是我的专业领域),但同时还有草叶、沙粒、枝桠、日落、古埃及的圣甲虫、褪色的陶瓷牙齿、英国的切达芝士、病毒、X光、光谱、指纹、烛光、星系、鸟鸣声谱、工程制图、棕榈树后的光晕、老人脸上的皱纹、肩部肌肉的起伏、晶体的结构、彩虹的色彩、水渠的形状、海市蜃楼的种类、夜空中的微光、飞蛾翅膀的蜿蜒、还有邮票上的雕刻设计,那些你用自己的双眼无法捕捉到的事物。我现在想到一连串的内容,都是关于怎样比平常更耐心更自如地运用你的双眼。关键在于逗留,把时间充分用于观看,并且保持观看,直到每个细节都慢慢地展露出来。我尤其享受一种奇特的感觉,就是当我盯着某件东西,然后顿悟的瞬间:原来这样东西是有结构的,它本身就在和我对话。我的首例就是蒙德里安。具体地说,是我工作的大街对面的芝加哥美术馆收藏的一幅蒙德里安画作。这幅叫《黄、黑、蓝、红、灰菱形构图》的画作绘于1921年。这是幅简单的作品:灰白背景,黑线条,以及四个色块——黑色、蓝色、淡淡的柠檬黄、和少许橘红色。至少在近距离看它之前,我是这么认为的。我教过一门课专门让学生临摹展馆里的绘画。这门课面向任何人,甚至是从没画过画的学生。唯一的要求是勇气,因为在博物馆里支起画架放上画布的结果是,人人都来和你说话。他们会对你的画指手划脚,而且不一定客气。我有个学生就曾因为选择临摹裸女被大声训斥过,“尽管你自己也是个女的。”那个气愤的参观者说。还有一次,一个保安问我觉得某个学生临摹一副摩西穿越红海的小画值不值得。他问:“你看这个学生相不相信圣经?”我说:“不知道,但你看这个画家相不相信?”他回答说不确定,但是会稍后给我回答。到第二周,他告诉我确信了这幅画的作者是个无神论者,因为画里没有足够的雷鸣电闪——不够戏剧化也就不足以为真。(我估计他想像的是《十诫》的那种情形。)再之后,这个保安就不管我们了:他表示无信仰者是可以临摹无信仰者的画的,他只是对结果不再感兴趣了。当一个学生要求临摹蒙德里安的时候,我回应说那对他不一定有什么好处,因为这画太简单了。可结果我完全错了,并且从那时起已经有3个学生试着临摹这画。这是一个相当困难复杂的图像,只是被冒充成简单的抽象画罢了。如果你从右边的边线开始画,你会发现这里蒙德里安改变了主意,没让线条继续往上走到画布的边缘。他描出了线条的终点,使之看起来结束在画布边缘。他在重画的时候不是那么细心,所以可以推断出他当时估计人们看画时的距离。艺术史学家注意到他改变了想法,而且据说在20世纪20年代前,蒙德里安曾把他的作品当作是无限平面上的一部分,所以每个方向都会无限延伸。从诸如这样的绘画开始,画布就成为一个完整的对象,完整的宇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超越。如果你蹲下身,逆光往上看这幅画——在展馆里是个很狡猾的办法,因为这样会暴露出画作的裂缝以及表面——从画布的纹理可以看出蒙氏画作中黑色长方形用的颜料较薄。(画布纹理与线条呈45度,原因是框架是转过的)而黄色色块使用的颜料就厚重多了。再凑近点看黄色区域能发现这个绘画表面相当丰郁,一部分起了棱纹,一部分渗入了纺线里面。这里也能看出蒙德里安打磨了黄色色块的边缘,弄出了一个光滑的边框。每个表面和线条都有它的纹理:条纹被刻出了脊线;一些表面,比如蓝色区域,有油漆工人试图避免的徒手画出来回刷笔的纹理痕迹。放在一起这幅画作有了丰富的表面纹理,艺术史学家称之为制作法。我的学生花了很多力气想弄出蓝色色块上厚实茂密的表面,但是他的努力只得到一片松软散淡的蓝色:目前为止提到的对艺术史都不是什么新鲜事,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谨慎的分析讲到线条如何相交,蒙德里安如何把他的绘画塑造成浅浮雕编织。(维亚阿兰保尔和哈利库珀的评论里非常多的证据。)然而,要往超出这些艺术史的讨论之外了说也不难。如果你向这些条带的边界凑得非常近的话,你会看到它们并不只是单纯的黑与白或蓝或黄交会的线。这些条带的边缘是粗糙的。据悉蒙德里安是用铺上纸条来画的,就像很多装潢师和当代画家用封口胶纸的道理一样。但是这种办法可以形成一个清爽的边界,而这幅画里的边界却是混乱的。不幸的是,肉眼很难看出到底是什么搅乱了它们。我有两个设备来揭开这个谜:一架有微距镜头的相机,和一副内置了微型双目显微镜的重金属框架手术眼镜。微型显微镜太厉害了:如果我在身前伸展胳膊,显微镜会聚焦到我一片手指甲上的一小块。(手术眼镜倒是让我用得有些难堪,因为它戴起来就像个呆里呆气的疯狂科学家。在勘测这幅画时,我和我学生就荣获了不少古怪的注目礼。在这张用我的微距镜头拍下的照片中,我的学生试图复制其中一条条带边界的复杂的痕迹。(他戴着塑胶手套以防止颜料里的有害物质;一些画家会宁可选择旧的有毒溶剂而不是新的更安全的材料。)他在徒手作画,也没有用纸条辅助,因为他觉得蒙德里安就是这么做的。而靠近蒙德里安的原作看可以发现他的确铺过纸条上去,而且他从上面涂过以得到一个利落的边缘:但是之后他移动了这张纸条,在略微不同的地方铺上了另外一张,涂过了那张上面,诸如此类,结果就成了一种阶梯状的绘作。在这幅画的其他部分,蒙德里安显然是用徒手画的,完全没有用纸条引导。在一个地方,可以看出他是怎样垂直往,小心地绘完这条带子。要想发现这点,可以往下张照片里的条带底部边缘,也就是中心偏左一寸左右,使劲凑近看。我学生和我的研究结果是,他的临摹再一次失败是因为他没法弄出笔触的准确质地——蒙德里安的颜料非常的粘稠,而且他画笔上的毛刷非常坚硬。我学生的最后画出的是一个难看的边脊:在某些地方,蒙德里安以和线条平行的方向作画,以避免让手摇晃。而在其他地方,他似乎挺满意手上轻微的颤抖和晃动。在最后一张细节图上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在条带下面,你可以找到蒙德里安小心的在线条上收尾,改过他徒手水平画的痕迹。在线条之上有一栏很厚的短痕迹,全部徒手,为这个条带形成丰富而相互缠绕的边缘。从两三步之外你是完全看不出这些的,显然蒙德里安估计观者应该往后站从而不会发现像他截断条纹末端的草率。但是你意识到一种丰富,光耀的效果,一种深度。这幅画是三维的。画有看得见的姿态,它是人性的,是灵动的。在艺术史的语言里,它是画家式的。它属于提香、伦勃朗和德拉克洛瓦的教派,而不仅仅是20世纪初期的禁欲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芝加哥美术馆,和在许多别的展馆一样,蒙德里安的画作被悬挂在了同时期的同样是几何和抽象的作品边上。与它们坚决而枯燥的平坦不同,蒙德里安的绘画是有深度的。它们在向绘画的历史深处诉说。诚然蒙德里安是严峻的、禁欲的、单纯的、冷漠的、唯心的,明显凌驾于世俗生活的喧嚣之外。然而他心念着早期的绘画巨匠,思索着绘画能做什么也是事实。他只是把那份诗意封锁得太紧以至于几乎看不见了。可能这些还是需要某些非常手段才能注意到——比如怪胎医生的眼镜、昂贵的相机镜头,还有敢于在众人面前失败的学生。但是一旦你看到这幅画是怎样完成的,蒙德里安就和之前不再是同一个人了。我知道还有很多没解决的问题。到底什么才是细看?缓慢地观看艺术作品会带来怎样的经验转变?看起来细看是很做作而不自然的:毕竟这违背了今天分散而快速移动的观看方式。而诗人却一直那样做:文本细读是精读的一部分。我希望这篇文章能激发你去停留去更细致地思考艺术,同时去观赏生活中最平凡的那些事物,那些似乎都不值得再看一眼的事物。一旦你开始凝视它们,这个世界——这个本来如此乏味而了无乐趣的世界——会在你的眼前重新组合,浓墨重彩,意味深长。版权声明:本译文仅用于学习和交流目的。非商业转载请注明译者、出处,并保留文章在译言的完整链接。原文来源:原文标题:原文地址:
蒙德里安是最杰出的现代主义艺术家之一,但同时也是被人误解最多的一个。其实,我们每个人或许都能从真实的蒙德里安那受益一二,去“精神抖擞地迎接每个即将到来的日子”。蒙德里安1926年于巴黎。
蒙德里安在别人眼中总是挺有距离感的,甚至有些缺乏人情味。他的画看起来并不那么具有表现力——人们总说它们“没有情感”或者是“机械计算出来的”。然而,对蒙德里安艺术生涯的研究,我觉得真相不是这样的。泰特利物浦美术馆的这个“蒙德里安与他的工作室”大展是第一个近距离聚焦艺术家工作环境的展览。通过策展让我确信,如果我们仔细去看蒙德里安的艺术实践,我们不但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甚至还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发。泰特利物浦美术馆蒙德里安大展上重建的蒙德里安工作室。听从内心的声音之前关于蒙德里安的几乎所有展览都严格地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展示;当你看着他的画作按着年份一字排开,不由觉得他一路走向抽象是那么稳妥。而将每一幅画作简单视作是理所当然地下一个阶段,便会陷入这样的误区:仿佛蒙德里安的最终成就在一开始就已胸有成竹。可实际上,他标志性的风格是他的发现,而不是他按部就班计划出来的。有一些重要时刻往往遭到忽略:当年蒙德里安豪赌一把,决心离开荷兰而去巴黎当艺术家。没有什么比这更冒险的了。当他1911年圣诞前夕踏上南下的火车时,他丢下的是他的未婚妻以及业已成熟的事业,那一年他39岁。走下火车的时候,那已经是一个全新的蒙德里安了。他深吸一口巴黎烟雾缭绕的空气,甚至硬生生地从自己的名字——“Mondriaan”——中减去一个“a”以誓转型。他一改以往相对舒适的生活方式,转而蜗居进了一个由艺术家工作室组成的简陋街区,在这座城市中鲜有人际交往,然而他的个人成就感却与日俱增。他在艺术上进入了一个激动人心的高产期。到巴黎不久后,他就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在这样一座大都市里,你可以那样完美地做你自己。”营造对的空间作为一名艺术家,蒙德里安的成就与他的另一种努力密不可分,那就是为自己富有创意的作品营造一个对的氛围。在他的职业生涯早期,蒙德里安曾经花了一年时间,抽身离开他繁忙的阿姆斯特丹生活,搬去荷兰南部布拉邦省的乡村过起了田园生活。他学着去适应更简单的物质条件,去发现朴素生活的价值。回到阿姆斯特丹后,他开始精简自己的工作室,使其成为一个更适合冥想的空间。之后在1920年代,蒙德里安的巴黎工作室便成了艺术家、评论家和艺术爱好者的朝圣之地。他逐渐将其改造成一个纯粹的审美之地。蒙德里安根据自己的绘画风格在墙上装饰彩色的镶板,甚至和各种家具交叉重叠。客人们往往看得入迷。艺术家本·尼科尔森(Ben Nicholson)曾回忆起初访蒙德里安工作室后的感受,那是一种“惊人的安宁”。1938年,蒙德里安考虑到战争的威胁,特别是自己已经被纳粹贴上了“堕落”艺术家的标签,而被迫离开巴黎。他飞往伦敦又辗转来到纽约,一路上又落下了比之前更多的财产,但面对这些损失,他心平气和。在蒙德里安最后的那些工作室里,他在进行任何创作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去营造一个对的环境。不急,慢慢来蒙德里安的一些画作只不过寥寥两三条线,比如他的《红、黄、蓝构图C(No.III)》。你可能认为他只需要花几分钟就能画出这几条线了。但经过我反复研究蒙德里安的画面,不断发现他构图和上色时所留下的微妙痕迹,这是我以前没有注意到的——这是他耗费大量时间作画的证据。他并没有用尺作画,也没有套用任何格式来测度出这些图案;他所凭借的只是他几十年艺术实践所积累下来的判断力。你可以根据画作表面漂亮的肌理——上面的笔触清晰可见——看出它们是手工绘制的。色彩也从来不是现成颜料直接挤出来了事,而是各种颜料混合后细腻层叠出来的效果。当然,蒙德里安的创作方法有时也会带来麻烦。1932年,美国著名艺术经纪人西德尼·詹尼斯(Sidney Janis)去他的工作室买画,艺术家告诉他,他喜欢的那张画还没完全画好。一小块蓝色还需要再上一遍色——“可我等了一整年都没能得到这张画!”詹尼斯后来回忆。保持正确的平衡蒙德里安的绘画是关于平衡的艺术。是的,他在画面上一个部分和另一部分的关系处理上花了很多心思,但这只是其一。值得注意的是,蒙德里安总是避免对称。他经常在画布的一边呈上大块的色彩,在画面中央则不费太多笔墨。1920年,蒙德里安和另一个艺术家就这个问题发生了争论,起因是他的一幅画(我们不敢肯定是哪一张,不过可能和《No VI/构图No II》很接近):“他说(那幅画)画面不平衡,黄色和红色有点冲,不和谐……我随即告诉他我们追求的是不一样的和谐;他说只有一种和谐。”是的,注重比例来处理画面是好事,但不能以牺牲活力和创造力为代价。蒙德里安想要避免的正是不断重复一个相同的结构。相反,他总是挑战观众的固有认知,迫使他们重新思考。如果以一物抵消一物的方式去达到画面平衡,那是很容易的。但蒙德里安的思路更加开阔,他让所有元素都参与进来,这也促使他不停地作画并不断琢磨出新的处理方法。对其他思想保持开放的心态蒙德里安是一个舞蹈迷。他瞧不上多愁善感的探戈,而钟情于爵士,特别崇尚查尔斯登舞——其以奔放热情而著称。“所有的现代舞蹈在如此有力快速的舞步面前都显得软绵无力。”蒙德里安如是说。1920年,一名记者造访蒙德里安的工作室,蒙德里安拿给他看一幅画,想给它取名为“狐步舞”。这位记者十分认可:“它有着同样的现代感和节奏感,有规律地来回往复。”1920年代中期,蒙德里安得到了一架留声机,便开始购入唱片,于是他的工作室不仅是个作画的地方,还变成了一个舞厅——人们有必要多思考一下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它们都不约而同地将固定规范与自由表达完美结合。尽管人们常常觉得,蒙德里安似乎是有意要将艺术精简到它最本质的状态,但其实,他对艺术与其他文化形式之间的关联非常敏感,也很乐意向它们借鉴。过好每一个崭新的日子蒙德里安坚定地相信,人类将会进化到一个更高阶段的存在状态。他将他的画看作灯塔,照亮着那条路,在那之后艺术本身也可能会消失。如此前瞻的视角赋予了蒙德里安一种使命感,这也意味着他从不只是为了取悦观众。如果他当年继续做一个风景画家的话,他可能会在经济上大获成功,甚至在之后的很多年里,他的花卉画依然很有市场。但与此同时,尽管蒙德里安对未来可能会发生什么有着如此高屋建瓴的感知,他却仍然没有放弃画画的乐趣,也没有放弃艺术创作;他在生命最后几年里于纽约创作的画作受到外界广泛的认可,它们还是那么热情而充满活力。蒙德里安自己将这些特质描述为“boogie woogie”【20世纪60年代节奏摇滚(Blues Rock)的一个重要的支流】。从蒙德里安的艺术生涯中,人们可以学到很多重要的东西,比如不要放弃,又比如在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充满创造力。不过,蒙德里安教给观众最重要的一点却是“精神抖擞地迎接每个即将到来的日子”。我把这句话解读为,不要仅仅满足于当下一时的舒适,却也不要把你所有的享乐都寄托给遥遥无期的未来。这一点当然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生活,但同时也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来理解蒙德里安。我们大可以思索他对他画作之于未来的远大抱负,但我们也必须能够欣赏其作为一件漂亮艺术品的当下之美。
不管Mondrian是不是真的天赋异禀,是不是真的大器晚成,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多艺评家写的那么有深度。但是从他的一生创作可以看出一点:他一生都在不断学习、探索对艺术的理解,他的一生是生生不息地进步的。你可以不理解Mondrian的画为什么那么贵,你可以对Mondrian简单的画风嗤之以鼻,但是这种不断探索不断钻研不断进步的精神你不能否认就值得我们学习。其实作品美不美,好不好因人而异。即可洋洋洒洒万言评论,也可不置一词,但作为作者本身,作品是表达自身想法和情感的东西。他只要不停止思想和追求,目的就达到了。生命不息,探索不止。艺术不是要复制那些看见的,而是要创造出你想别人看见的。Piet Mondrian于1872年生于荷兰,活跃于欧洲,二战期间赴美。以垂直水平的线条分割原色,揭示出色块的音乐性,被称为荷兰继Jan Vermeer、Rembrandt和Vincent van Gogh之后,最重要的画家,对服装设计界和工业设计界也有深远的影响。Mondrian早期的作品,如图一和图二,还留有印象派影响的余绪,从这两件早期的作品可以看出Mondrian对于单纯原色的偏好,以及后来终极的垂直水平色块分割,应该是Mondrian观察大自然所得的结果。图一 Piet Mondrian - Eglise de Zoutelande (A689), 1910, $1,872,500 (, Christie's NY8410, Lot 43)图二 Piet Mondrian - Church in Zoutelande (A688), 1909, $1,385,000 (, Sotheby's N08987, Lot 9)图二 Piet Mondrian - Church in Zoutelande (A688), 1909, $1,385,000 (, Sotheby's N08987, Lot 9)再看下面图三的中Mondrian对于树林和树叶的表现方式,这些作品进一步发展,便会变成图四,再进一步发展便会成为Mondrian的终极形式。Mondrian认为,存在于自然的力量,与人类的感觉和思考是相互关联的。图三Piet Mondrian - De Jacobskerk in Winterswijk (A061), 1898, f. 1,579,770 (, Christie's AM2442, Lot 178, $841,646)图四Piet Mondrian - Composition n. XIII (B028), 1913, ?660,000 (, Sotheby's London, Lot 19, $1,177,044) 现藏于西班牙马德里的Museo Thyssen-Bornemisza。这幅画就是从图三的树枝抽象演变而来的。图四Piet Mondrian - Composition n. XIII (B028), 1913, ?660,000 (, Sotheby's London, Lot 19, $1,177,044) 现藏于西班牙马德里的Museo Thyssen-Bornemisza。这幅画就是从图三的树枝抽象演变而来的。“理智会混淆直觉”、“眼见的外表形式会蒙蔽真实的本质”,Mondrian如是说。这也是立体主义的不足之处,Mondrian提出新造型主义(Neo-Plasticism),主张抽象即艺术的目的。物象的外形虽然消失了,物象内部的抽象节奏则被凸现出来,如图五,将辽阔的大海、海浪拍打海堤的抽象感觉完美呈现,好像看到了一望无际的水面波光粼粼。这个形态再进一步发展,中间填上Mondrian所感受的色彩,再进一步简化、严整化就得出Mondrian的集大成之作图六。图五Piet Mondrian - Pier and Ocean 5 (B78), 1915 现藏于美国纽约的MoMA。“绘画的根本,便是以色彩和线条将宇宙万物描绘成可感知的造型。”万物的本质都可以垂直水平线条,以及原色表达,这是印象派与立体主义的进化,去除了科学的部分,完全以直觉和感受来描绘心中的颜色和线条,不受现实的羁绊,更能和观者在幽微处共鸣。图六的《百老汇爵士乐》是Mondrian最为人称道的集大成之作,充满韵律感的色块,四边均无明确的边界,给人一种往四方扩散的动势,这个画面是从生存环境的大乐谱里,撷取出的一块小乐章。“借由绘画的基本元素,水平与垂直,红黄蓝三原色和白灰黑,这些有限的图案相互结合,象征构成自然的力量和自然本身。” 在Mondrian的观念里,直角可让人静观事物内部的安宁,而大都市本身就是抽象生活的化身,大都市比大自然更加接近现代人。说来悲伤,都市建筑里的平面和线条,几乎可以说是现代人的大自然。图六 Piet Mondrian - Broadway Boogie Woogie (B323),
现藏于美国纽约的MoMAMondrian创造出来的原色音乐,以秩序的造型,提供我们崭新形式的美感。虽然很多位大艺术家对纯粹抽象大力批评,但我认为,Mondrian从观察大自然开始,后来改为观察都市,得出概念化的线条与色块,加以整理归纳,其画面等于是内在韵律的附随效果,何况装饰性的本身应该也是艺术的一项,比如Matisse晚年的剪纸艺术。Mondrian的作品与Kandinsky不同,是来自外物在内心造成的线条与颜色感受,极耐细品,是真正从心中流泻出来的音乐。最后介绍一下Mondrian至今的拍卖纪录,见图七。图七Piet Mondrian - Composition Avec Bleu, Rouge, Jaune et Noir, 1922。这幅画于日在佳士得巴黎的Yves Saint Laurant and Pierre Bergé的世纪专拍中以EUR21,569,000 ($27,805,131) 成交。时装设计大师Yves Saint Laurent对这件作品珍爱有加,并以此设计了一系列的裙子,见图八。图八图八话说Window 8的logo我感觉也是受Mondrian启发,呵呵。要知道Mondrian可是在1920年代就有此成就,不仅有让我想起那句话:大师们跑的太快,以至于时代在他们后面气喘吁吁。
以前写过一篇与De Stijl有联系的文章,我就来补充下吧,要理解蒙德里安在De Stijl时期的画,和其主要特征:正交直线和三原色的组合。就要清楚一些前提:回答里有人提到了神智学(theosophy)的影响,那位影响他们的人是M. H. J. Schoenmaekers,我觉得K. Frampton在他著名的那本Modern Architecture: A Critical History中有关风格派的一章对于这位荷兰学者兼数学家与风格派成员们所坚持的创作原则的影响之阐述可作为参考:"yellow is the movement of the ray (vertical) ... blue is the
contrasting colour to yellow (horizontal firmament) ... red is the mating of
yellow and blue";"The two fundamental, complete contraries which shape our earth and all that is of the earth are: the horizontal line of power, that is the course of the earth around the sun, and the vertical, profoundly spatial movement of rays that originate in the centre of the sun."(中文取自国内中文译本,张钦楠先生等翻译的,仅供参考,还是以英文为主,虽然应该也是译自荷兰语,”三个原色主要是黄、蓝、红。它们是唯一存在的颜色……黄是光线的运动(垂直的)……蓝是黄的对比色(水平的天空)……红是黄与蓝的交配。“(对于“红是黄与蓝的交配”存疑,因为无论哪种色谱体系,红色始终是一种原色,无法从另外两种色彩中混合出来。但对于mating各大字典中又没有确切关于伙伴(为伍)之类的意思,我认为作为mate意思的引申,这样是比较恰当的)关于正交要素的译文是这样的:”两个基本的、完全的对立面形成了我们的地球以及地球上的一切,这就是:沿地球绕太阳旋转途径的水平线的力量,以及从太阳中心发射出现的光线的垂直的、广阔的空间运动“。而蒙德里安与这位数学家在荷兰来往密切,当然这章中也列举了其他对蒙德里安这种风格有直接影响的人,如Van der Leck,感兴趣地可自行查阅。而至于为何要接受或限定这种看似教条的原则,Frampton或其他一些学者都认为斯宾沙诺和尼德兰传统加尔文教派的影响是重要因素,”they sought a culture that would transcend the tragedy of the individual by its emphasis on immutable laws”(需求一种能通过强调千古不变的法则以超脱个人悲剧的文化)。对于将源头归因与这些人的宗教属性,我持保留意见。我现在更猜测,类比与修拉和他提倡的科学家式的绘画方式,M. H. J. Schoenmaekers以及数学或自然科学的一些限定特定条件的实验方法(表达不准确请指出)对于蒙德里安的绘画艺术探索显然有更巨大的影响,加尔文教派的影响可能只是隐性的。当然可能从美术史和现象学之类关于风格派的著作中也会有其他解释,需要题主自行寻找了。了解了以上以后,相信会对你把握蒙德里安的作品有些帮助,而至于他绘画作品及手法的流变,著述也颇多,我就不班门弄斧了,可以找找那3副著名关于树的画,记得有Avond (Evening): The Red Tree;The gray tree;The Blooming Apple Tree,相信你会得出一些自己的理解,因为这就无关于时代和个人背景了。另:看到LS有位提到笔触之类的问题,也很有意思的,是一种对于颜色、画布之类的materiality的关注和创新,似乎战后开始大范围探索开来的(鄙人亦是外行),这方面对于欣赏抽象画家的画也是一个好的视角。
看书不看画。蒙德里安和风格派对现代艺术和现代主义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或许可以说我们现在身边的东西方方面面都有他们遗产的恩惠,这让单纯去欣赏画作变得舍本求末了,欣赏非现时的艺术都如此,像风格派等现代艺术我们现在已经很难体会它的革命性,那么现在如果避开知识靠感官去欣赏蒙德里安的画作就如同去看装饰画一样。蒙德里安的画的确有很强的装饰性,如果把几何美感也称作装饰性的话,这也就是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东西直接或者不太直接的从他的画作中拷贝或者受启发。在我第一次看到他的画的时候,就觉得它非常美(而且会长时间观看而不问为什么),虽然不清楚这算不算画,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蒙德里安画作这种画面意义上的美,我想一方面得益于他的技法,他是逐步转变为风格派的,比如经历过立体派,自然对抽象的一些技法娴熟,只画几条线他也可以画的很美。蒙德里安不认为他是抽象派,他的画不是对现实物的描绘,他也不像另一些抽象派甚至波洛克等画家那样放弃绘画中的客观性,他的画仍然是对客观世界的描绘,只不过这个客观是他认为的绝对的最根本的东西。他用直线以及三原色来作画,丢弃画框的束缚,他恪守这些原则,风格派另外一位重量级人物杜斯堡后来因为在画上引入了斜线等,造成了两人的分裂。所以,如果放弃了装饰性去看他的画,那么看不到什么东西,只有通过问“为什么”可能发现画面外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并不是他预设的(它仍然可像传统绘画那样去欣赏凝视,不过我觉得这样会很危险)。所以现在来说,看书更重要,看什么书我也不清楚,我也是通过散落在各处的“蒙德里安”了解一点点。
蒙得里安?徐悲鸿
Excel 小王子
蒙德里安的后期作品属于冷抽象类型,创作思路有些类似于数学运算,他把黄金分割用来对画面形象进行分割,所以他的作品有一种完美,永恒的感觉,而且这些构图结构都可以运用到写实作品的创作上,可谓是抓住了艺术法则的本质。
先不说作品的思想和意义这种抽象的东西,就拿具象的画本身来看,也许你会觉得 Mondrian 的画小孩都可以模仿出来,那你就错了。Mondrian 的画在电脑上看只是色块但在现场看你会发现,你是无法复制他的颜色和 brushwork 的。很多细节是电脑上看不到的,只有在现场仔细观察才能看到。这包括颜色的混合,笔刷的方向,还有各种细节的处理。我没有亲眼看过 Mondrian。下面这幅画不是 Mondrian ,所以仅作补充说明之用!因为这幅画是我亲眼看到的。这幅画是在今年皇家美术学院的夏季展览中看到的。每件作品在几百至几十万英镑不等。这幅画远看是立体的,使用的技巧之一就是在右边的红绿交界处的黑色里混入少量红色。这幅画远看是立体的,使用的技巧之一就是在右边的红绿交界处的黑色里混入少量红色。拍下来在电脑上看只是黑色。实物近看会发现这一条黑色和其他黑色都不一样。所以远看的时候,你会真的以为这是立体的,你会以为红色部分是突出来的(当然红绿颜色本身也有一定作用)。在场的朋友表示,如果我不说,他绝对看不出来。所以,就算你不去讨论历史意义和中心思想,还是有很多可以讨论的。End.
。。。。。。好吧我想说的是,每一个领域都有它自己的领域语言和审美方式。有人说,我理解不了这些东西去,不就是一些线条和色块么,这有什么难的,给我纸笔,我也会画。可是,亲,给你纸笔,你真的不一定会画。很多修养的东西是隐含在内的,可是外行总觉得显现在外的才是技巧。有时候,觉得这个东西我看不懂,但是会觉得很吸引我,说不上哪里感觉就是很舒服,这就是它隐含的语言打动了你,但是你的知识架构里没有系统的训练,所以你说不清楚。那就不要说了。蒙德里安的画其实就是一种构成,没什么深刻含义,可是他的神奇就神奇在他对构成,分割和画面的组织,有着神奇的直觉和天赋,其实试一下就很清楚了,在座各位拿纸笔画一画,能把线条和色块划出和谐美感的,估计很少。你觉得他没什么了不起的,其实画面里已经包含了他对造型,色彩搭配的功力。原先听一个美术评论家的讲座,关于现代艺术如何审美。回去给一个朋友的爸爸讲来着,这位叔叔是个画家,他听完叹了口气说,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研究员和画家的脱节。理论和实践的脱节,研究画的,不会画画,很多东西他就理解不了,他永远只会用逻辑理论试图理解你。我深以为然。我一直都觉得,需要实践的东西,总要实践的过程中才能感受到精髓,如果各位有做手工的,就会明白做东西有做东西特有的乐趣。我其实不喜欢埋首书堆和理论的人,认为有一句话我觉得说的特别好,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么?所以,那些长篇大论教你审美和欣赏的人,到底怎么个情况?!
跟随电子音乐,注意色彩节奏。或者跟随巴赫的平均律也行,不过更强调的是形状关系。浅表的感官愉悦,从作品表现的意义来说,可能弗朗西斯培根他们的抽象艺术更加有意思些。
我覺得他和康定司機,米勒這類人,基本上其對西方繪畫史的貢獻,對繪畫工具繪畫模式和思維方式的探索,大於其審美價值。向後看,到繪畫和行為藝術的大地主義到虛無主義,一塊黑布代表的近代西方繪畫終結,再來後現代主義新復古主義重生。這樣來看的話,猛的李安屬於像音樂裡的試驗噪音那一趴。有意義,無審美。
补充一下已有回答:蒙德里安的创作过程是从写实开始的。而他最终确定的创作风格实际上是把对世界的描画抽丝剥茧一直简化简化简化到极致,找到最终最纯粹本质的画面。他与抽象画确实不相同。因为他是一个把复杂世界表象简化为原本的创作过程。其实与德国一些当代摄影师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2011年的8月份,第一次看到蒙特里安,当时就震惊了。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当时我在负责一个电子商务网站B2C的研发项目,这个网站卖的是袜子。各种风格的袜子,袜子的设计风格主打是波普艺术。本来我负责的网站,对于对于这些袜子也是不闻不问。某一天,我在查看分类树的信息结构时,看到一双袜子特美,就问一个设计师:“这个袜子是什么名字?”她说:“蒙特里安”我大呼“好美好美!”就去查了查关于“蒙特里安”的资料。而且一直在夸赞不已:“好美好美!”那几个设计师挺不屑地说:“不就是大色块么!”我一个搞计算机的IT男,搞互联网的产品经理,艺术接触的很少(如果798也算是当代艺术的话),第一次看到蒙特里安居然会觉得美丽无比。而那几个经过了系统学习的服装设计师却表示平淡无奇。我不知道为什么。也许这就是蒙特里安的牛逼处之一:能欣赏的人,不管有没有艺术底子,自然就会觉得牛逼。后来我看到微信的个人二维码,居然也做成了蒙特里安,欣喜地让周围的人们看,他们有的人也觉得很漂亮,有的人觉得很一般不就是几个大色块么。附注:
跑个题感慨一下。
【红,蓝,黄构图】那幅画!真是喜欢到爆!
有些东西需要一定的铺垫才会明白作者真正的意图。
引用一位art critic 的说法 the direct and simple expression of form
wp的启蒙老师,metro UI的灵感源泉,蒙德里安
介于大部分回答都是复制粘贴和个人感受,而抽象艺术本来在国内包括国外也是一个门槛较高的艺术阶段,所以我尽量写点通俗的东西,主要是科普点上下文背景,解读已经有太多了。
主要我想阐明两个误区
1.中国大众所接触到的西方美术史都是断了篇的,所以对一个艺术家的认识都是孤立的,只从一副作品下手理解甚至连这个艺术家以前的作品都没看过,理解一副画作的误读是相当严重的,美术学院的学生和无数中国艺术家尚且如此,更别说普通人。(你不读读历史怎么能知道西方法官为啥要戴假发啊,艺术也有专门的历史啊)
2.抽象艺术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消除了绘画的审美属性,所以以“修养,审美,深度”这类角度来看作品的朋友们请先抛去这些观点
所以,大概说下历史,因为中国引进西方艺术到现在为止不过一百多年(从清末算起),而建国后因为意识形态普及,大众们所接触到的相对完整的艺术阶段只有文艺复兴时期和法国现实主义时期的艺术(罗丹,米勒等),还有就是苏联巡回画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啥的),而其中文艺复兴不说明了,法国现实主义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很短,西方整个写实绘画的存在时间也没有多长,更不用说苏联巡回画派了,他不过是延续了法国19世纪写实画家的技术,为国家意识形态服务的产物,因此顺理成章地被引入红色时代的中国,以及美协这种为政治服务的美术机构(你们去查查还有哪个国家有美协,当然作协也是一样)。所以,中国大众的眼睛在社会上接触到的艺术有百分之九十五都是美协的绘画,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绝大多数“艺术”,都是服务于政治的工具——为了创作和记录国家重大历史事件和反映民众生活。
这一段别嫌我啰嗦,不稍微讲下上下文,一来就看画你根本看不懂。
而西方艺术发展至抽象艺术的时期,有这么一个重要的改革,西方自古典艺术以来,画家的地位一直是很低的,说白了就是工匠,和诗人比如莎士比亚比地位差远了,你以为达芬奇是因为画的好才给皇帝打工的?那是因为他在当时还会设计城堡和各种设施工程。为什么呢?因为绘画和其他的艺术门类共享了太多的部分,绘画在当时缺乏独立的贡献。
比如说,安格尔画幅画,一个女人在倒水,这象征纯洁的女性,画的名字叫《泉》,这是文学中的修辞手法,放在中国叫词赋,这是文学领域的东西。那为什么要画出来?因为文学太高深了,大家看不懂,所以画出来好懂一点——是的,绘画在以前长期担任的就是图解的工作
然后,西方绘画表现三维空间,表现风景的深度,模仿自然,那你表现的过雕塑家吗?饭碗又被抢了,人家看得见摸得着。(有兴趣的去查查委拉斯贵支为什么要在绘画中加镜子来和雕塑家抢饭碗)。顺便追加一句,因为绘画要呈现一块风景,所以才要用画框,而现在用不用就无所谓了,除非你还在画人家几百年前的东西。
那么绘画到底独特在哪,为啥我们现在一说起艺术家就是地位很高好牛逼的赶脚!这里就是抽象艺术做出的贡献——平面化。
抽象艺术让绘画独立与其他所有艺术门类之外,而让绘画彻底独立的根本就是平面化。(他就是绘画的丁丁,女人是没有的)
所以说到这里大家明白点没有了?蒙德里安可是抽象艺术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所以他当然享有如此重要的地位。
所以回到我已开始说的第二个误区——审美。
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审美,也是从文学中来的。比如一篇文章形容一个妹子如何如何漂亮,一幅画里的女人如何如何让漂亮,这都是审美,那么见上文,这是古典主义时期才有的东西,不是说现在的绘画就没有了,而是当代绘画是建立在以往艺术史基础上的,但是大家知道任何革命肯定是非常针对上一个时期的,但是不是法国大革命之后皇帝就被杀光了,现在君主制不也还在吗?但是变味了。因为经历了革命。而绘画也是一样,不是说你现在不能审美了,但是你不能跨越西方发展了几百年的艺术史,用你个人断了篇的眼光去衡量西方一个重要阶段的艺术。以及觉得抽象艺术太简单看不懂或者太高深的同学们不用担心,到了20世纪,抽象艺术就被达达主义和后来的波普艺术打倒了,因为有人装逼,总有人看不惯,美国佬庸俗的一比,看不惯欧洲人高冷,所以搞出波普这么快餐,大众的产物,直到现在。二十一世纪已经是多元化的时代,我们不在打倒谁,都是互相包容,所以艺术之间不再有流派和风格的界限,也不再有材料的障碍,大家怎么搞都可以。(别跟我说为啥乱搞也能卖钱,艺术是艺术,艺术品是艺术品,那是两码子事儿)
最后,你说蒙德里安的画有啥好的?看看你身边的窗帘,你的格子衬衫,打开你的电脑,看看你手上的肾6你就知道有啥好的了——金字塔顶的东西你可能理解不了,但是记住你就生活在它的光芒底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班美术作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