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12门徒在复活后常常向门徒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您当前的位置:&>&&>&
主耶稣复活的意义
  徒二24-36
  在这段经文中,彼得重点讲的是:主耶稣藉着神的大能已经从死里复活了(24节)。他的复活应验了先知大卫的预言(25-31节);使他成为基督徒宣讲福音的核心(32节);成为每一位基督徒得救的根基和得胜的保证。因他已被神高举,坐在全能者的右边,使众仇敌成为他的脚凳。他已被神膏立为主,为基督了(36节)。因着这样美好的信息,使每一位基督徒的人生有了新的盼望,可以因着&神的恩&,藉着&人的信&而&出死入生&&&因信称义。所以,我们若要更好的认识基督的救恩,及更好的见证他的福音,我们就要更好的去认识主耶稣的复活给我们带来的意义。
  一、显明上帝的大能 二24
  在二千年前,当时的宗教势力、民间势力和政治势力合力要将耶稣杀害,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上帝却将耶稣死的捆绑解除了,叫他从死里复活,以此来显明上帝的大能。按一般人的常理来说:死人怎么可能复生呢?人不是一死就百了吗?怎么还有复活这种事呢?是的,基督的确复活了。因为他的复活,要显出他与常人是完全不同的,因他是上帝的儿子,他的复活要显明上帝的大能。在23-24节讲到他被无法之人钉在十字架上杀了,但神却将死的痛苦解释了。这里的&解释&,是指解除的意思。因神藉着他的大能将耶稣死的痛苦和捆绑解除了,叫他得释放,死而复生。再者,主耶稣本身就是复活,就是生命(约十一25),他拥有那不能毁坏之生命的大能(来七16),所以,他虽然被交给死,但死却不能拘禁他。
  同时,在这里也显明了基督的复活与拉撒路的复活是完全不同的(约十一41-44)。拉撒路虽然也可叫复活,但更准确的说,应该叫回生(肉身)。因为他还不能脱离捆绑他的那块布,并且就算他死而复生了,但最后还是要死去,死的限制在他身上还仍然存在。但主复活的时候,乃是打破死亡的限制,乃是经过死亡而不被死亡所拘禁。阴间的门无法拦阻他,无法吞灭他。他复活了,就不再死了,死在他身上已毫无能力和作为了。他为世人尝了死的味道,目的是特要藉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来二9,14-15)。
  可贵的是,基督的复活已经成为一切信他的人初熟的果子。&初熟的果子&就是所有将要成熟的果子的凭据。基督的复活,就像一个初熟的果子,是所有信徒也要复活的凭据。神既然能在基督身上解除了死的捆绑,他也就能在一切在基督里的信徒解除死的捆绑。就象保罗所说:&死既是因一人而来,死人复活也是因一人而来。在亚当里众人都死了,照样,在基督里众人也都要复活。&(林前十五20-22)。因着亚当一人犯罪,死就临到了众人(罗五12)。然而又因着耶稣基督一人从死里复活,信祂的人也必从死里复活(约十一25)。在亚当里的众人,灵性都已死了(弗二1),无法与神相通,当他一生下来,他的身体就注定要死的。所以,他们的一生都是走在死亡的路上,他们不是天天活,而是天天死。死的意念会在人的里面发动,促使他们朝着死亡直奔。最终,他们因怕死而一生作那掌死权之魔鬼的奴仆(来二15)。但是,在基督里的人,&所受的不是奴仆的心,仍旧害怕;所受的乃是儿子的心,因此我们呼叫&阿爸,父!&&(罗八15)我们都已成为新造的人(林后五17),我们可以靠着复活的生命活出新生活,来彰显神的大能。
  当我们刚信主的时候,受洗归入到基督的名下,这是表明&我们藉着洗礼归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像基督藉着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一样&&因为知道我们的旧人和他同钉十字架,使罪身灭绝,叫我们不再作的奴仆。&(罗六4、6)所以,从我们信主的那天开始,我们的脚,就被主引导平安的路上,和永生的路上了。我们是朝着生命的方向直奔。我们可以天天经历基督复活生命的盼望,天天可以享受这种复活生命的平安,并可以常常与神,与众圣徒相交。愿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能够让神在我们身上有作工的机会,多听道、多悟道、多行道,藉着所听的道,来顺服圣灵的带领去生活,去服事,去工作。让我们的生命,越过越有活力,越过越有长进,越过越象基督,直到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来彰显神复活生命的大能。
  二、应验圣经的预言 二25-31
  有关耶稣复活的事情,在旧约大卫的诗篇里早有预言。彼得在25-28节里,引用了诗篇十六6-11节的内容,来讲论基督的复活。大卫原来在圣灵的感动下,描述他自己的经历,可是这些描述的内容完全超过他自身的经历。因为在27节里讲到大卫的内容是:&因你必不将我的灵魂撇在阴间,也不叫你的圣者见朽坏&。然后彼得在29节里作了解释:&弟兄们,先祖大卫的事,我可以明明的对你们说:他死了,也葬埋了,并且他的坟墓,直到今日还在我们这里。&这节经文明确的告诉我们,大卫死了,但他却没有复活,如今还在他的坟墓里。所以,我们从这首诗里可以见得,当时大卫明显不是为自己讲的,乃是遥远地指着一千年后的基督而说的。神曾向他应许,并让他预见那位坐在他宝座上的(代上十七11-14),那位从死里复活的基督(路一32-33)。这位基督将被神扶持而高举,并得到神尊贵的位置,所以无论从阴间来的攻击是怎样的厉害,都不至于被摇动而倒下去。因为这样的看顾和保守是稳固的,所以,基督因着这样的盼望,他的心里充满着欢喜和快乐!
  当然,除了大卫有预言基督复活之外,还有以赛亚先知也预言了基督的复活。他曾预言说:&他已经吞灭死亡直到永远。&(赛二十五8)所以,当保罗提到耶稣复活是&照圣经所说&时,正是要提醒当时的读者,使他们回想起旧约圣经的预言,促使他们相信耶稣复活的事实及其重要意义。后来,耶稣在世上的时候,也三次预言了自己的复活:(1)耶稣在该撒利亚的腓立比考问门徒之后,&才指示门徒,他必须上耶路撒冷去,受长老、祭司长、文士许多的苦,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太十六21)(2)&他们还住在加利利的时候,耶稣对门徒说:&人子将要被交在人手里。他们要杀害他,第三日他要复活。&&(太十七22-23)(3)耶稣往耶路撒冷去的时候,对门徒说:&看哪,我们上耶路撒冷去,人子要被交给祭司长和文士,他们要定他死罪,又交给外邦人,将他戏弄、鞭打、钉在十字架上,第三日他要复活。&(太20:18-19)耶稣复活后,这些预言也都应验了。
  过去基督能够因着圣经的应许,并&因着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来十二3),然后从死里复活。所以,作为跟随基督的人,我们也要相信圣经里的预言和真理,&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来十二1-2)亲爱的弟兄姐妹,我们今天有没有遭到别人的讥笑、冷落、凌辱、误会、冤枉等?如果有的话,愿我们多看下圣经中的耶稣,留心看他给我们留下的榜样。效法他因着圣经的应许,而轻看、忍受各样的羞辱,放下各样的重担,不要有苦毒、嫉妒的心,脱去这些容易缠累我们的罪。
  当耶稣升天时,应许我们他还要再来;当他第二次来的时候,要叫一切信他的人都要复活,被提到空中,与主相遇。所以,基督的再来,及圣徒的复活,就成了我们每个基督徒最大的盼望。因着这样的盼望,我们就应当去忍受各样的冤屈和考验;就更应当抓住还活着的机会,多参加聚会,多作主工,多传福音,多服事人,多帮助人,多荣耀主!因为我们心里深深地知道,我们的付出和劳苦是不会归于徒然的。&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林后四17-18)因此,我们&虽然没有见过他,却是爱他。如今虽不得看见,却因信他就有说不出来,满有荣光的大喜乐&。(彼前一8)我们这因着信而有的喜乐,是没有人能够夺去的,所以,弟兄姐妹,当我们人生不如意的时候,我们就多看看圣经里面的预言和应许吧,因为他是我们的盼望;他是我们喜乐的源泉。我们要用信心去接受,去仰望里面的教导。因为有了盼望,就不会绝望。从此我们的生活就有了出路;我们的服事就有动力;我们的人生就有了方向。
  三、成为福音的核心 二32
  当基督复活之后,这个事件,就成了门徒互相奔告的主要信息。因为主被钉在十字架上之后,门徒们都非常的伤心和绝望,因为他们心爱的主离开了他们。他们一下子感觉:路海茫茫,不知该往何处去?他们只好分散,各回各的家,各回各的行业。可是主却爱他们,知道他们现在的情绪很低落,就多次向他们显现(共四十天),活活地显给他们看,以增加他们的信心。因此,他们也就名正言顺地成了主复活的有力见证人。他们四处传福音时,基督的复活就成了他们传讲的核心。我们从五旬节,彼得的第一篇讲章里,就可以看得出来。他从22-36节,是讲到基督福音的部分。有关基督的工作,和受死,只用前面两节简单说明(22-23节);而有关复活部分,就用了大的篇幅来讲解(24-32节;共有9节)。彼得还在32节里,重点提到&这耶稣&乃是我们见证的对象。&神已经&:表示复活是出于神的主动;&他复活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宣告事件。&我们都为这事作见证&:表明了他们见证内容的统一性。
  可想而知,当时传讲基督的复活,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在第一章里,门徒在补选使徒时,就讲到补选的目的:&与我们同作耶稣复活的见证。&(一22)
  后来,这信息也成了众门徒传讲的核心内容。甚至,他们被控告时的罪名是&因他们教训百姓,本着耶稣,传说死人复活&(四2)。渐渐地,有关基督的复活也就成了福音的核心;成了教会信仰的重心。保罗说:&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你们仍在罪里。&(林前15:14,17)是的,如果基督没有复活,今天我们我们所传的,所信的,都是落空的,是没有永恒价值和意义的,我们的罪仍然没有得赦免。但事实是,基督真的从死里复活了。所以,&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上帝叫他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因为人心里相信,就可以称义;口里承认,就可以得救。&(罗十9-10)我们所信的不是一位躺在坟墓里的教主,而是一位从死里复活的救主。因这样的信息是信徒最大的盼望和荣耀;他是我们还能继续生活下去的原因;他是我们还能继续服事主的原动力。就因为这个信息的重要性,所以,魔鬼就想方设法地来破坏,叫人不要相信基督的复活。在使徒时代,就已经出现一些异端,否认基督复活的真理。所以,当时的彼得、约翰和保罗都极力地维护有关复活的真理。
  基督复活的真理为什么这样的重要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原因:(1)是要印证旧约预言的可靠性和传承性;(2)是要证明耶稣是基督,是神儿子的身份;(3)是要保证他所差来的保惠师&&圣灵的真实性;(4)是要保证圣经的可靠性和权威性;(5)是要保证基督徒的服事生活是有价值的(6)是要保证基督徒将来的盼望是真实的。
  就因着这样的重要性,在历史上有不同的学说,来抵制复活的真理:(1)虚谎说&&认为耶稣的身体是被门徒偷走的;(2)晕迷说&&认为耶稣是昏迷过去,后来从坟墓里逃走了;(3)幻象说&&认为这是门徒因伤心过度而产生的幻觉;(4)神秘说&&认为这是受东方宗教的影响而编造的传说(神话)。
  面对以上四个学说,我们可以从以下一些事实来解释和澄清,以维护和坚固主复活的真实性:(1)官长的防备:因主多次预言自己的复活,所以罗马人和祭司长早有防备,派了三十个士兵去看守主耶稣的坟墓,慎防有人偷尸。(2)空的坟墓:没有任何一个宗教教主的坟墓是空的,他们都死了,但没有复活。惟有主耶稣的坟墓是空的,裹头巾及细麻布按原来的形状卷着。(3)有足够的目击证人:当时基督向五百多人显现(林前十五6),是不可能以&幻觉&来解释的。况且,主还亲自将钉痕的手及肋旁给他们看,与他们一同吃,证实他实在已经复活(约二十24-25;路廿四36-43)。(4)有足够的时间向门徒显现:主一共有四十天的时间,与门徒同在,与他们同吃,同行,使他们从怀疑到相信,知道他是灵魂与身体一起复活了。(5)门徒的改变:主的每一位使徒都为了见证主的福音而殉道。为什么他们有这些改变?因他们都看到主的复活及复活带给他们的盼望,所以都能视死如归。若主的复活不是千真万确的事,若他们没有见过、听到,甚至摸过复活的主,他们能有这样的改变吗?(6)门徒的良心:如果他们作的是假见证,那么对他们来说,无论是今生,或来生都没有什么好处,更没有必要为此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7)信徒的品格:历世历代以来,真正能对社会,对非信徒产生影响力的,不是传道人的口才,乃是信徒生命的见证。他们的品格及爱心,是决定教会是否有生命力的因素。(8)反对者无声的见证:当使徒疯狂地传主基督复活之际(据约瑟夫的《犹太古史》所载),那些占绝对优势的反对者,竟拿不出半点证据指出使徒之见证有虚谎或夸大的成分。若门徒所见证的不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有可能连一点点反对的证据也没有人提出来吗?任何人都晓得,一些骗局只能骗一些人,却不能骗所有人;只能骗人一时,却不可能永远骗人。在那么多的门徒中,只要一、二位叛教者将其中一些&虚谎&揭露出来,整个骗局便会不攻自破。然而,事实告诉我们,从来没有任何人提出过任何证据,指出使徒之见证有夸大或虚谎之成分。我们只见到无数历史、考古资料印证主基督复活的事实,可见主基督复活不可能是假的,他应是我们的福音和信仰的核心内容!
  四、成为圣徒的盼望 二33-36
  当耶稣复活之后,神用右手将他高举,将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了他(太二十八18),使他坐在神的右边,得到荣耀、尊贵、和权能的地位(来一3)。特别是在五旬节,圣灵浇灌下来之时,这种超然的现象(二2-4),已充分地证明拿撒勒的耶稣已被神高举;已经击败掌死权的魔鬼了&&&使你仇敌作你的脚凳&(35节;来二14)。神已经藉着圣灵膏抹耶稣,立他为主,为基督了(36节)。&主&是指他的崇高地位;&基督&是指他的荣耀职分&&先知、祭司、君王;使他在神的国度里坐在宝座上掌权作王(林前十五25;启十一15)。当然,这里不是说,在主复活之前,就不是主,不是基督了;这里是说,基督用死而复活的经历来见证自己是主,是基督的双重身份。让信徒可以相信他的话,相信他的复活真理,并相信复活后的荣耀。彼得说:&3&&他(神)曾照自己的大怜悯,藉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重生了我们,叫我们有活泼的盼望,4可以得着不能朽坏、不能玷污、不能衰残、为你们存留在天上的基业。5你们这因信蒙神能力保守的人,必能得着所预备,到末世要显现的救恩。6因此,你们是大有喜乐&&&(彼前一3-6)同时,基督的复活也就成了每一位基督徒将来复活的盼望了。
  弟兄姐妹,当我们的身体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老;或者我们的身体有先天,或后天导致的缺陷;或者我们的肉体中有许多不能胜过的邪情私欲。但是,当主再来时,我们的身体都要改变,这样的身体是荣耀的,是不会朽坏的,是强壮的,是灵性的(林前十五42-44)。就象保罗说的:&&&我们不是都要睡觉,乃是都要改变&&这必朽坏的既变成不朽坏的,这必死的既变成不死的,那时经上所说&死被得胜吞灭&的话就应验了。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死啊,你的毒钩在哪里?死的毒钩就是罪,罪的权势就是律法。感谢神,使我们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胜。&(林前十五51-57)这里是说,当主再来时,有些信徒将会活着被提(帖前四17)。无论是死去的,或是还活着的信徒,都要改变形体。基督救赎功劳的胜利,就是十字架救恩要胜过死亡。这个预言最终要完满的应验在主再来,基督徒复活,或改变身体的时候,完全实现。今天我们就可以靠着基督的复活,向死亡宣告:&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死啊,你的毒钩在哪里?&(55节)因为基督为我的罪死了;因为基督为我能称义而复活了。最终我们要将一切的荣耀归给神,
  在死亡与复活之间有一个居间状态,基督徒死后灵魂会经历到神的同在&&乐园;非基督徒会经历到神的不同在&&阴间(路十六22-28)。这是人死后,灵魂暂时居住的一个地方,或一种状态。当基督再来时,会发生两次的复活:第一批复活的人是基督徒,他们的身体和灵魂完全的合一,然后被提到空中,与主相遇,进入神荣耀的国度,这种的感受一定比在居间状态还要更好。因为这是全人的救赎和享受,并能照着神的审判,给人不同的赏赐。第二批复活的人是非基督徒,他们的身体和灵魂也要完全的合一,可是他们的整个身体,要连同死亡和阴间都被扔到火湖里,这种的痛苦会比在居间之境中的痛苦还要更大,更强烈,一直受刑到永远,这就是第二次的死(启二十11-15;二十一8)。
  今天,我们知道,除了耶稣基督以外,没有其他得救之道了。因为天下人间没有人为我们的罪(可以说是都不配)被钉在十字架上受死,也没有人为了我们从死里复活,只有基督。我们应该将复活的盼望当作我们生活中的忍耐和胜利的根据,因着基督的得胜死亡,我们也就因着信而得胜了死亡。我们基督徒的身体虽然还活在现在,但我们却可以藉着信心,看到将来复活身体的荣耀。虽然死亡是个仇敌,但它现在已被征服,成为神的俘虏。因此,我们不要怕它,因为藉着基督的死亡和复活,它的咒诅已被除去。我们可以以平安的心面对它,因我们知道它现在已经降服于主的脚下。所以,不论是今生或来生,我们与神关系的基础是出于神的恩典&&基督的救恩,而不是出于人的善行。因此,我们不必为自己的不完全而担忧,以为我们不能进入神的国。
  亲爱的弟兄姐妹,我们从主耶稣的复活上,可以看到上帝的大能;可以相信圣经的预言;可以确信这就是福音的核心;可以看到我们每一位基督徒将来复活的荣耀盼望。就因为这样的恩典,我们就没有理由说不爱主;就因为这样的结局,我们就没有没有理由说不感恩;就因为这样的赏赐,我们就没有理由说不作主工;就因为这样的盼望,我们就没有理由说不传福音。保罗说:&我亲爱的弟兄们,你们务要坚固,不可摇动,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为知道,你们的劳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林前十五58)亲爱的弟兄姐妹,主已经为我们复活了,我们也有了复活和身体改变的盼望。所以,我们要在主复活的信仰上坚固,不至摇动。我们对将来要有坚定的盼望,这样,才能在事奉上更坚固,不至失去信心和爱心。我们知道,主会记念我们今天为他所付出的一切,所以,我们要抓住还能服事他的机会,竭力多作主工,因为作工的果效会随着我们(启十四13),将来必要从主得着赏赐。
无相关信息主耶稣复活后,多少天之久向门徒显现?_百度知道
主耶稣复活后,多少天之久向门徒显现?
主耶稣复活后,多少天之久向门徒显现?
将 自 己 活 活 的 显 给 使 徒 看 , 四 十 天 之 久 向 他 们 显 现 :3
他 受 害 之 后 使徒行传 1, 用 许 多 的 凭 据 , 讲 说 神 国 的 事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6条回答
33节----两个门徒连夜去见11个使徒;36节----正说话的时候,又多次向使徒显现!然后在接下来的40里,应该是当日就各门徒显现了。也就是说,当日就向使徒显现:耶稣复活后,主向使徒们显现主耶稣复活以后。愿耶稣祝福您,报告主复活的好消息。参路加福音24章13节----当日先向两个门徒显现(11使徒以外的)
当主复活后,就显示给他的门徒们了,复活后40天,他升到天国坐在天父的右边。
3日后复活,向门徒还有其他人显现了四十天,之后升天
好像是三天复活
主耶稣复活后就向门徒显现了
别信神!要信钱!信猫捉耗子理论!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门徒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复活后告诫门徒将福音传到外邦人中,这里的外邦人在当时主要指的是?
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徒1:8)】。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人们精神上的寄托和慰藉而已,其他人也犯不着与他们较真而去争得面红耳赤。
假如有人走进了死胡同,你忙的不行你有时间非要从里面拉出人家来不行吗;假如有人有了心理障...
大家还关注耶稣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耶稣[yē sū]
耶稣(:?ησο??,可拼为Iesous)是《》中所预言的,又称(希伯来语为弥赛亚),耶稣是神的儿子,常被称为“拿撒勒人耶稣”。耶稣两千多年前出生于以色列的,三十岁左右开始传天国的福音,在总督执政时受难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基督照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圣经15章3~4节),并且向众显现,复活后第四十天升上高天,现如今坐在神的右边,将来他必要再来,建立荣耀的国度。神的儿子耶稣顺服神的旨意舍己受死作祭既成全了神的公义,同时又体现出神对世人的怜悯和慈爱,是神爱世人的极致表现。耶稣基督来为我们的罪而受苦受死,为叫我们称义而复活,神的爱在荣耀的十字架上显出无与伦比的伟大。
纠错 关闭纠错
盘点世界十大著名教堂以色列圣墓大教堂耶稣与基督教的渊源基督教起源公元1世纪,耶稣与其十二使徒开始在巴勒斯坦、小亚细亚一带从事宗教活动。4世纪,罗马帝国皇帝颁布米兰赦令,信仰合法。狄奥多西一世将基督教定为国家宗教,罗马教皇立宪三权分立,基督教依罗马教廷为中心,成为欧洲中世纪最大宗教。基督教包括路德宗等福音派教会统称的新教,以及东正教会、天主教会,是信仰耶稣为救世主的一神论宗教。相关词条:外文名?ησο??(古希腊语)、Jesus别&&&&名以马内利、基督国&&&&籍罗马帝国犹太行省民&&&&族犹太人出生日期公元元年12月25日职&&&&业木匠、救世主信&&&&仰基督教主要成就传播新教义,升天代表作品福音书
耶稣没有在世上留下任何的著作,他的事迹和教诲仅在中被记载,同时间旁证资料的缺乏导致耶稣的存在是一种诉诸默认。公元一世纪非基督教记载中罗马学者的《编年史》和犹太学者的《犹太人的古代史》中提到过耶稣,这被广泛视为耶稣历史真实性的证据。这也使得二个历史事实“几乎普遍获得认可”:施洗约翰帮耶稣施洗、耶稣被总督彼拉多钉在十字架上。主要争议是关于福音书中耶稣生平的可信度。位于耶路撒冷的和古墓en:Garden Tomb、en:Talpiot Tomb均有耶稣之墓的传说。纪录片&en:The Lost Tomb of Jesus&的导演en:Simcha Jacobovici及其宗教顾问en:James TaborTabor认为Talpiot Tomb可能是耶稣及其家族之墓,但是被考古学界广泛质疑。
此外,位于克什米尔的Roza Bal、位于日本的新郷村,有着耶稣之墓的报道。马拉·巴·谢拉皮翁的家书(公元73年后不久)
马拉·巴·谢拉皮翁是一位来自的学者。他于公元73年后不久写给儿子的信开头叙述在战争中摧毁了他的城市并且俘虏了他,正文主旨是鼓励儿子追求智慧以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其中列举了三个受迫至死的智者:、和“犹太人的贤君”,指出在处死自己的贤君之后被撵出故土、四散流离,是为公正的报应;并认为这位“贤君”因着他本身所订定的“新律法”而(精神)不死(与之并列的其他二位:苏格拉底因而不死、毕达哥拉斯因的雕像而不死)。信里不直接称这位“犹太人的贤君”()为耶稣,可能是为了躲避囚禁他的罗马官长的耳目,以免被当作基督徒迫害。信的内容并未反映基督教教义,对耶稣的叙述也不像是引自福音书或其他基督教来源(例如称耶稣为智者而非神子、认为耶稣不死的是“新律法”而未提到复活等),许多重要学者认为马拉并非基督徒;作为教外观点,此信是对于耶稣历史性的重要参考。
公元93年左右的《犹太古史》
耶稣时期犹太最著名的历史学家犹太教徒在他的主要著作《犹太人的古代史》中,耶稣的名字被提到了两处。
第一处在第18章3.3节:“就在这时,有一个名叫耶稣的智者,如我们说他是人不会对他冒犯的话;因为他做过很多奇妙的事,对他表示认同的人乐于奉他为师。他吸引了不少犹太人和希利尼人,并被尊为基督。当彼拉多因为我们同胞的领导者的鼓动而把他判处之刑,当初爱他的人并未有离弃他;因为他在受刑后的第三日复活,并在众人面前出现;就如神圣的先知最初所预言的,以及那与他相关的万千奇事。而基督徒一族,就是那班称他为基督的人,到现在还没有消失。”
这一段对耶稣记载的文字,被称为Testimonium Flavianum。而这本书的写作年代大约在公元90年,不比福音书晚,优西比乌〔《教会历史》1:11:7-8〕也有记载这番话。但是几乎所有的研究圣经的学者,都一致质疑这一段是后来基督徒更动后的结果(例如G. A. Wells和Cohn等)。第一、这段文字影响了行文的通顺:上文记载是彼拉多和犹太叛乱份子的冲突,下文是对几位犹太神棍的描述。第二、它完全以一个基督教徒的口吻写成,与作者的犹太教徒的身份格格不入。自从版的《犹太古史》被发现后,一些学者(例如John P. Meier和Goldberg 等)相信尽管整体上的记述是源自约瑟夫,但认同耶稣为“基督”这一点大概是基督徒后加,“复活”这一段则是引述,非描述。
另一处很短,是间接提及耶稣的,是说大祭司亚那(Ananus)审判“被称为基督”的耶稣的兄弟,名叫“”以及其他人,判处用石头把他们砸死。史学家优西比乌〔《教会历史》2:23:22〕和〔《反驳克尔苏斯》1:47;2:13;《马太福音注释10:17〕均有记载此记述,故其真确性于学术界获得广泛地认可。约瑟夫不是唯一一个被发现提及耶稣的犹太历史学家,但是除他之外与此有关的犹太历史文献都写于二世纪以后,那时福音已传布开了。
公元112年的一封信
在公元112年时的省长曾写信给当时的君主,询问有关审讯和惩治基督徒时的程序。这封信的内容由William Melmoth在18世纪译成英语,并于1935年由集吉他的书信而出版的著作《》的第二卷第十章96页中。信里提及基督徒“把基督当作神一样”。
公元115年的《》
公元115年,罗马帝国、历史学家科尔奈利乌斯·泰西塔斯在他的著作《》记载罗马皇帝把罗马城大火的责任归咎于耶稣门徒的事时说:“尼禄(为了转移视线)把罪名强加在基督徒,一般被大众所憎恨的人群,并给他们各种各样的折磨。他们之所以被称为基督徒,是源于基督,一个在在王位时,被我们的一位执政官得到了最严峻的处罚的人。在他受刑后,这个最难以控制的迷信,得以暂时受控,但后来又再次在第一祸端犹大行省及连罗马本身都蔓延,在这个世上任何最隐闭及羞愧的地方都找到他们的踪迹,并在当地流行。”
内中提到:“由于犹太人在基督的鼓动下不断地制造事端,因此将他们驱离罗马。”多数学者将这起事件推定为公元49-50年,很可能是18:2的平行记载。然而苏维托尼乌斯误在文中以为当时基督还在世,使得这段记述的历史价值大大削弱。
巴比伦塔木德中出现的耶书被认为指的就是基督教中的耶稣,该说法源自中世纪,现代学者对此有各种不同观点。部分当代学者认为这些段落指向基督教和基督徒描述的耶稣,另外一部分学者认为这些段落是后世拉比添加的内容,塔木德学者Johann Maier认为米书拿和两个塔木德版本均没有记录耶稣。塔木德中关于耶稣的生活时间的描述是矛盾的,Sotah 47a和Sanhedrin 107中表示耶稣生活在Alexander Jannaeus的统治时期 (公元前103~ 前76年),但是Sanhedrin 43a中提到耶稣于公元200~500年之间被处死。
Van Voorst(2000)总结的各方观点如下:
学者Johann Maier(1978),John P. Meier,Jacob Neusner站在同一边。 Maier认为提到耶稣名字的Sanh. 43a 107b作为中世纪的修改版并无可信度可言,其不过是对基督教救世主形象的耶稣的反应而已。反对使用现版塔木德作为耶稣历史真实性的证据的论据包括上下文的证据,比如年代上的不一致性。和Mark Allan Powell认为的时间距离过于遥远(公元一世纪后数百年)无法作为关于耶稣生平的史料。
另一边,学者Joseph Klausner(1925),R. Travers Herford(1901),Bernhard Pick(1887)反对认为塔木德没有独立的历史价值的观点,认为塔木德至少保存了一些可信的历史记载。部分学者认为塔木德对耶稣的负面描述可以视为可信的历史依据,因为犹太教传统只是抹黑耶稣而从未否定其存在,因此可以据此推断耶稣生平。
有关对耶稣是否虚构人物的争论始于启蒙时代,较早认为耶稣是虚构人物的学者,是二十世纪中叶的德国历史学家。二十世纪初期,学者们开始质疑新约内有关耶稣的生平记载,最主要的工作是、Arthur Drews和J. M. Robertson做的。史怀哲在他的著作《历史性耶稣的谜团》(The Quest for the Historical Jesus)里更提出:“(圣经中描述的)拿撒勒人耶稣……从来都未存在过。”五十年代以来,认为耶稣是虚构人物的研究者主要有Guy Fau、Prosper Alfaric、W.B. Smith、约翰·马可·阿列佐、G. A. Wells和Michael Martin等人。其中,的G. A. Wells和的Michael Martin的研究最为引人注目。
现今几乎所有历史学者都同意耶稣确实存在于历史上。纵使有人认为耶稣是虚构人物,然而持该观点者亦无可否认:罗马帝国前基督教时期产生许多抨击基督教的文章,诸多批评中独未见对于耶稣是否存在的任何质疑,也因此大部分学者仍然认为“耶稣的存在是由基督徒编造的”这一理论令人难以置信,且一惯无法使多方学者信服。大部分的学者同意:耶稣受洗于施洗约翰、与犹太教权威人士辩论、驱魔、召集男女信徒、设喻讲道、赴耶路撒冷最后被彼拉多处死。透过对当时耶稣可能生存过的那段时间的历史知识,而去检查在新约中的耶稣记录,尤其对于在新约编写时期的历史知识,促使圣经学者重新演译新约所纪录的众多情节。这些情节包括了加里肋亚和的分别,、、艾赛尼人及之间的分别,以及在罗马人占领期间,犹太社会里的各种矛盾。
福音书记载耶稣是人,但“拿撒勒”这个字的意思却很模糊。耶稣其实亦是法利赛人的一分子。在耶稣时代,法利赛人的学说有两个主流,分别是:希列派及煞买派。这两派对离婚有不同的看法:希列派依照《》第24章第1节的理由而认为男性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要求离婚,这种观点亦是当时犹太社会的主流思想。相反的,耶稣却赞同另一派煞买派对于离婚的严格要求。根据《》记载,当时有法利赛人试探耶稣,要求耶稣表明对休妻的立场,试图诱使他说出违反摩西律法的言论。现代的犹太Jacob Neusner亦在他的著作中指出耶稣的教导在两派立场中倾向于煞买派。对于希列派有关最大的诫命及的原则,耶稣亦有评论过。
有学者指耶稣应该是艾赛尼人,一个在《》没有提及过的犹太人派系。这种讲法,是基于把四福音书的内容与的内容比较,特别是四福音书与《正义之师》及《被扎的默西亚》的比较。
新约中关于耶稣的姓名和他的特别引人注目。根据大多数重要历史学家的意见,耶稣很可能大部分时间都住在,他可能会说及。[1]“耶稣”的原文是希腊语:?ησου?(可转拼为Iēsous),根据《圣经马太福音》1章18~23节记载:耶稣基督降生的事记在下面:他母亲马利亚已经许配了约瑟,还没有迎娶,马利亚就从圣灵怀了孕。她丈夫是个义人,不愿意明明地羞辱她,想要暗暗地把她休了。正思念这事的时候,有主的使者向他梦中显现,说:“大卫的子孙约瑟,不要怕,只管娶过你的妻子马利亚来,因她所怀的孕是从圣灵来的。她将要生一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叫耶稣,因他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应验主借先知所说的话,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人要称他的名为以马内利。”(以马内利翻出来就是“神与我们同在”。)
“基督”的原文是希腊语:Χριστ??(可转拼为Christos),是希伯来文“”(:?????????, 转拼为mashiach)的希腊文翻译,是“受膏者”的意思。古封立君王、祭司时要举行为受封者头上敷膏油的仪式,中文圣经里译为“受膏者”。在旧约《以赛亚书》和《但以理书》等多部先知书中,“弥赛亚”是先知所预言的解救万民的救主。
耶稣基督有许多别的头衔和称呼:、神的儿子、人子、道、中保、、君王、万王之王、万主之主、羔羊、明亮的晨星、大卫的儿子(大卫的子孙)、大卫的根、或(老师的意思)、拿撒勒人耶稣等等。耶稣有好几次说到“我是”:我就是生命的粮(约翰福音6:35),我是世界的光(约8:12)[2],我是好牧人(约10:11),我是羊的门(约 10:7),我是道路、真理、生命(约14:6),我是真葡萄树(约15:1)。这里的“我是”是隐含地引用旧约,在旧约中,神的名字YHWH听起来像“我是”,提示耶稣是道成肉身的救主身份。
耶稣是顺服父神的旨意为罪人的缘故死在十字架上,成了赎罪祭,以义的代替不义的,使凡相信他的, 因著他的宝血,得称为义。基督又按照圣经所说,第三天从死里复活,败坏那掌死权的魔鬼,升上高天,掳掠众仇敌,现今坐在父神的右边,是神与人之间唯一的中保,也唯有藉著他,信徒可以进到父面前。将来他必要再来,建立荣耀的国度。
人类的始祖亚当是按著神的形像和样式所造,但因为犯罪堕落而招致审判,并且罪与死临到他自己和他所有的后裔,因此,全人类都需要救恩,因自己不能脱离罪的刑罚与辖制。神因著他的怜悯与慈爱,为堕落的人类预备了救主耶稣基督,藉著他所完成的救赎,使凡信靠耶稣基督的,就被称为义,得著永生。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万物是籍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籍着他造的。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约1:1~5)[3]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他在世界,世界也是籍着他造的,世界却不认识他。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约1:9~12)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约1:14)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1:18)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因为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因为他不信神独生子的名。光来到世间,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定他们的罪就是在此。凡作恶的便恨光,并不来就光,恐怕他的行为受责备。但行真理的必来就光,要显明他所行的是靠神而行。(约3:1~21)
他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象,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神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神。(腓立比书2:6~11)
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如今却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地称义。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着耶稣的血,借着人的信,要显明神的义;因为他用忍耐的心宽容人先时所犯的罪,好在今时显明他的义,使人知道他自己为义,也称信耶稣的人为义。(罗马书3:23~26)
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神叫他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 因为人心里相信,就可以称义;口里承认,就可以得救。经上说:凡信他的人,必不至于羞愧。 犹太人和希腊人并没有分别,因为众人同有一位主;他也厚待一切求告他的人。因为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罗马书10:9~13)
耶稣在门徒面前另外行了许多神迹,没有记在这书上。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约20:30~31)
他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因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提摩太前书2:4~5)
神差他独生子到世间来,使我们藉着他得生,神爱我们的心在此就显明了。不是我们爱神,乃是神爱我们,差他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亲爱的弟兄啊,神既是这样爱我们,我们也当彼此相爱。从来没有人见过神,我们若彼此相爱,神就住在我们里面,爱他的心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了。(约翰一书4:9~12)
大哉,敬虔的奥秘!无人不以为然,就是神在肉身显现,被圣灵称义(或作“在灵性称义”),被天使看见,被传于外邦,被世人信服,被接在荣耀里。 (提摩太前书3:16)
在耶和华造化的起头,在太初创造万物之先,就有了我。从亘古,从太初,未有世界以前,我已被立。没有深渊,没有大水的泉源,我已生出。大山未曾奠定,小山未有之先,我已生出。耶和华还没有创造大地和田野,并世上的土质,我已生出。他立高天,我在那里;他在渊面的周围划出圆圈,上使穹苍坚硬,下使渊源稳固,为沧海定出界限,使水不越过他的命令,立定大地的根基。那时,我在他那里为工师,日日为他所喜爱,常常在他面前踊跃,踊跃在他为人预备可住之地,也喜悦住在世人之间。(箴言8:22~32)中国著名《山海经》权威、吉林学者宫玉海教授对《山海经》等古籍进行了多年的认真研究和考证后,提出一个堪称“石破天惊”的新说:耶稣并非只是宗教或神话的人物,而是实有其人:他就是中国上古时期“五帝”之一的颛顼;他死而“复活”后,回到了中国(西方学者有人认为他回到东方的印度);其墓葬则在吉林省扶余县! 而基督教上的耶稣则是以颛顼为原型重新塑造的。[4]现代人扮演的耶稣
历史上是否真有耶稣其人,因史料不足,众说纷纭,世界上至今没有一致看法,成为世界未解之谜。宫玉海说:“西方有一种说法:‘宗教上的基督,历史上的耶稣’。其实应改为:宗教上的耶稣,历史上的颛顼。”这一新说,对揭开这个谜带来了希望之光!宫先生的这一观点发表在《〈山海经〉与中国文化论文集》(第三辑)中,并在不久前在东北举行的一个山海经国际学术探讨会上引起轰动。[4]出生:
公元元年,基督耶稣降世出生在伯利恒。《》5章2节:伯利恒、以法他啊,你在犹大诸城中为小,将来必有一位从你那里出来,在以色列中为我作掌权的;他的根源从亘古、从太初就有。《》7章14节:因此,主自己要给你们一个兆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给他起名叫以马内利。(意思是“神与我们同在”)《》1章2~4节:这福音是神从前借众先知在圣经上所应许的。论到他儿子我主耶稣基督,按肉体说,是从大卫后裔生的;按圣善的灵说,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
天使报喜讯:
《》2章10~14节:那天使对他们说:“不要惧怕!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于万民的。 因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你们要看见一个婴孩,包着布,卧在马槽里,那就是记号了。”忽然,有一大队天兵同那天使赞美神说:“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有古卷作“喜悦归与人”)。”
埃及避难:
约瑟和马利亚得天使警告带着耶稣去埃及避难,后来回到老家拿撒勒定居。《》2章15节:住在那里,直到希律死了。这是要应验主借先知所说的话,说:“我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
少年耶稣:
耶稣从小就知道自己的使命,曾于12岁时随约瑟和马利亚去耶路撒冷圣殿。《路加福音》2章49节:耶稣说:“为什么找我呢?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
耶稣30岁左右时,于约旦河谦卑地在施洗约翰处受洗。《马太福音》3章16-17节:耶稣受了洗,随即从水里上来。天忽然为他开了,他就看见神的灵仿佛鸽子降下,落在他身上。 从天上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
战胜试探:
耶稣被圣灵引到旷野战胜魔鬼的试探。《马太福音》4章4节: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马太福音》4章7节:不可试探主你的神。《马太福音》4章10节:当拜主你的神,单要事奉他。
召门徒传道:
耶稣呼召门徒传扬福音并从门徒中选立12人作使徒。《马太福音》4章17节:从那时候,耶稣就传起道来,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
耶稣除传道外,还行了许多神迹,福音书中记载耶稣所行的神迹很多,例如:
1、在婚宴上将水变成好酒 ——显示耶稣超越物质的能力,基督是我们的满足。
2、在异地将病危的大臣儿子治愈——显示耶稣超越空间的能力,基督是我们的医治,是我们的健康。
3、使瘫痪三十八年的瘫子痊愈——显示耶稣超越时间的能力,基督是我们的能力。
4、用五饼二鱼喂饱五千人 ——显示耶稣超越数量的能力,基督是我们生命之粮。
5、在海面上行走,平息风浪 ——显示耶稣超越自然的能力,基督是我们的帮助,是我们的倚靠。
6、使天生瞎眼的看见光明 ——显示耶稣超越命运的能力,基督是世界的光,也是我们的生命之光。
7、让死了四天的拉撒路复活 ——显示耶稣超越死亡的能力,基督是我们的生命,是我们的复活。
8、让门徒打到极多鱼(153条)——基督是万有的主,一切都在他的手中,生活和传福音都要信靠基督。
《马太福音》22章 37~40节: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
耶稣亲自给了世人很多充满慈爱和恩典的伟大教导。
《》14章6 节: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
《约翰福音》8章12 节: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
《马太福音》11章28 节: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
《马太福音》6章14~15节: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
《约翰福音》6章35节: 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
《约翰福音》10章11节: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
《约翰福音》10章30节:我与父原为一。
香膏浇耶稣的头:
逾越节前两天在伯大尼,一个女人拿着一玉瓶至贵的真哪哒香膏来,打破玉瓶,把膏浇在耶稣的头上。《马可福音》14章6~9节:耶稣说:“由她吧!为什么难为她呢?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要向他们行善随时都可以;只是你们不常有我。她所做的,是尽她所能的;她是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预先浇在我身上。我实在告诉你们: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做的,以为记念。”
最后的晚餐:
《路加福音》22章19~20节: 又拿起饼来,祝谢了,就擘开,递给他们,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你们也应当如此行,为的是纪念我。” 饭后也照样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约,是为你们流出来的。”
耶稣的一个门徒加略人犹大以三十块银币将耶稣出卖,在逾越节前夜,耶稣在耶路撒冷城郊橄榄山上的客西马尼园被非法逮捕,随后遭到非法刑讯和非法审判,被交给罗马帝国犹大省总督本丢彼拉多;彼拉多迫于压力,释放了强盗巴拿巴,而将耶稣押到城郊名叫各各他的地方,钉死在十字架上。《以赛亚书》53章4~6节: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他受责罚,被神击打苦待了。哪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他身上。《约翰福音》19章30节:耶稣尝了那醋,就说:“成了!”,便低下头,将灵魂交付神了。
当天耶稣的门徒财主约瑟将耶稣埋葬于磐石里的新坟墓中,次日犹大省总督本丢彼拉多应犹太大祭司要求,派兵把守耶稣的坟墓。耶稣死后第三日清晨,几位门徒发现耶稣的坟墓空了,随后身体复活的耶稣基督多次向他的众门徒显现。《约翰福音》20章27~29节:就对多马说:“伸过你的指头来,摸我的手;伸出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总要信!” 多马说:“我的主,我的神!” 耶稣对他说:“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
《马太福音》28章18~20节: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或作“给他们施洗,归于父、子、圣灵的名”)。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复活后第40日,耶稣基督当众升天,天使预告众人耶稣将再来审判全地、审判世界、审判万民。《使徒行传》1章11节:“加利利人哪,你们为什么站着望天呢?这离开你们被接升天的耶稣,你们见他怎样往天上去,他还要怎样来。”
五旬节降下圣灵:
《》2章1~4节:五旬节到了,门徒都聚集在一处。忽然,从天上有响声下来,好像一阵大风吹过,充满了他们所坐的屋子;又有舌头如火焰显现出来,分开落在他们各人头上。 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按着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来。
[1]耶稣曾经到印度学佛一说,是根据新世纪运动者Levi H. Dowling宣称他经由观看而写就的《水徒行纪》,描述了耶稣十二岁到三十岁期间的事情,宣称年方十二岁的耶稣当时经由所属的,途经的及甫统一的,然后抵达北印度及西藏等佛教地区,并在西藏里居住且学习佛法约十年。尔后再经由波斯返抵以色列,此事在圣经上毫无记载。然而一位佛教人士-冯冯居士误解此书乃由耶稣的弟子-(天主教:)所写,是被打为伪经的书。该书并被拍摄了电影《水徒行纪》。不过,佛教传入西藏是西元时的事;藏传佛教的兴盛与佛寺的建立,更是于西元(唐朝时代)之后才有的事。该书称西元一世纪时代的耶稣,能至还当时根本还不存在的西藏佛寺学佛,在时间上相当令人难以置信。 提供:书中被怀疑是耶稣同一人之先知-“伊萨”曾到访过之佛寺名为法戒寺,位于喀什米尔拉达克邦,在四世纪并不属西藏版图,定性为藏传佛教之寺院是后来的事。
诺托维奇论
俄国贵族记者诺托维奇在1894年表示:在脚下的寺院里,亲自读到两卷西藏经书,记载着耶稣在14岁时,随同商人来到印度地区学习6年,后来又到继续学习佛法6年。但所称的两卷经书并未公诸于世。
移居印度说
另外有一说认为耶稣钉上后没有死去,他复活后移居至印度,后来在定居,并在去世。科幻小说作者保罗·大卫斯便是采用了这个题材而制作了《》(Jesus in India)这部电影。相对基督宗教认为耶稣是弥赛亚,并不承认耶稣是,他们认为救世主还未降临,而耶稣不合犹太人弥赛亚的身份。而且认为被基督徒以合乎他们信仰的方式翻译为。比如在中,希伯来语中的少女产子,翻译时使用了希腊语中的词汇Παρθ?νο?,意为处女,而基督教在翻译圣经时基本上沿用了这一说法。因此,犹太教不接受基督教的新约圣经,而且还在等待弥赛亚的来临。
犹太经典对耶稣的记载
虽然犹太教徒否认塔木德记载耶稣,即使是到现在还痛恨基督教的犹太人,在他们的经典《?密西拿》第四卷《民事侵权卷》(Nezikin,推断应在第2世纪编纂)的大议会书(Sanhedrin)第43a节提及过“罪犯耶稣”在之前被“挂了起来”(处死)。
根据犹太(古代犹太法学博士)所编纂的文献─《》中较晚期作品《》的记载:耶稣又名耶稣·本·潘得拉(Yeshu Ben Pandera),他的母亲是,他的父亲是约瑟·本·潘得拉。在《塔木德经》中的耶稣是一位术士,他在埃及学到黑魔术并有五个门徒。最后他以使用巫术的罪名被起诉,在逾越节后四十天被绞死。有学者认为Ben Pandera是扭转Ben Parthenos(童贞女子之子)而成的。然而“死海古卷”与基督教起缘的专家詹姆斯.泰伯则认为“潘得拉”是当时确实存在且常在使用的名字。在他的著作《耶稣的真实王朝》有提到相关的论述和墓碑考古资料。在此书中詹姆斯.泰伯推测耶稣的生父很可能就是一名叫做约瑟·本·潘得拉的罗马军人。在日本新乡村流传着耶稣逃到那里,一直活到106岁。该地有两所古墓,被视为耶稣及其弟弟的墓地。每逢6月拜祭耶稣的基督祭,以日本传统仪式追悼耶稣。在摩尼教的经典和神话体系中,耶稣(中国古代摩尼教译为“夷数”、“光明夷数”或“夷数佛”)是明尊创造的明使,向人类始祖亚当传达明尊的启示,拯救他们达到光明世界。当世界上大部分人都得救后,光明夷数将第二次降临大地,成为审判者(平等王),分开善人与恶人。尼腓三书叙述耶稣与古代美洲居民之间的来往与讲道。[1]
相关佛教术语
纠错 关闭纠错
纠错 关闭纠错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耶稣的十二门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