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可乐真的无糖吗?

生活中不开心了怎么办?

喝「无糖」可乐就不怕了嘛

无糖」可乐真的不含糖吗?

可乐最让人欲罢不能的就是它甜而不腻的口感,传统的可乐中糖分是必不可少的。

“无糖”可乐之所以叫“无糖”,是因为用甜味剂取代了经典的糖。最常用的甜味剂叫阿斯巴甜,其甜度可以达到普通糖的数百倍甚至数千倍。

1克的阿斯巴甜 ≈ 4千卡热量

在一瓶无糖可乐中阿斯巴甜添加量不多,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无糖可乐也是有一定热量的

“无糖”概念,往往只是狭义上的蔗糖、果糖、乳糖等,并不代表其中没有葡萄糖、麦芽糖及能转化成它们的淀粉和其他碳水化合物。

当淀粉进入人体,经过消化和吸收之后,就会转化成葡萄糖,葡萄糖所含的能量与蔗糖相当,摄入过多同样容易导致肥胖

◆◆无糖可乐=开胃汽水◆◆

甜味剂虽然不会参与血糖代谢,但可以刺激食欲,从而让我们摄入更多的食物,更高的热量

人工甜味剂的摄入量与体重、腰臀比增加、空腹血糖的上升成正比。

此外,长期摄入甜味剂会让人体对甜味变得不敏感。

也就是我们会觉得甜品越来越不甜,从而吃的越来越多。

◆◆无糖可乐并不健康◆◆

一篇关于软饮料摄入与死亡风险的队列研究报道:

与每月摄入软饮料量少于1杯的人群相比,每天摄入两杯软饮料的人群全因死亡风险提高了17个百分点。

软饮料主要是指不含酒精的饮料,而可乐就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软饮料。

如果把含糖软饮和代糖软饮分开分析,含糖软饮的相关风险为8%,代糖软饮的相关风险为26%。

由此可见,无糖可乐似乎比含糖可乐更加不健康

无论是含糖可乐还是无糖可乐

无糖可乐不代表没有糖分

无糖饮料也不能多喝哦!

炎炎夏日,没什么能比喝一瓶冰镇可乐更让人舒服的了。可是在你寻求口感舒爽的同时,你正悄悄地吃进了13块糖。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成年人每天摄入的糖量最好能够控制在25克以内,相当于6块左右方糖的含糖量。但是现在一瓶大约500毫升的可乐,含糖量就高于54克,相当于13块左右方糖的含糖量。

现在“肥宅快乐水”一词成为了可乐的代称,因为大脑在接收到吃糖的信号后,还会产生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物质,这种物质会让我们感觉到舒服,开心!

在科学观念普及的影响下,不少人认识到过多食用糖的危害,比如会导致肥胖、衰老等。近年来,“无糖”、“0热量”成为影响年轻人选购食品时的关键词,市面上出现了以此为招牌的饮料、酸奶、零食等各类产品,给消费者带来了远超以往的更多选择。

无糖食品饮料精准地捕获了年轻人既想健康又舍不得美味的心态。为什么无糖产品还是甜的呢?因为无糖产品都使用了一类成分,代糖。

对代糖,大家有足够的了解吗?

首先,我们介绍2个概念:

甜味是糖的重要性质,也是糖使人快乐的源泉。甜味的强弱用甜度来表示,通常以蔗糖作为基准物,一般以10%或15%的蔗糖水溶液在20℃时的甜度为1.0,其他糖的甜度则与之相比较得到。

是反映食物引起人体血糖升高程度的指标,通常把葡萄糖的升糖指数定为100。选择低GI食物,对于体重控制甚至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都具有重要作用。

代糖与普通白砂糖的代谢途径不同,而且甜度高、升糖指数低,基本不会引起血糖升高,对于降低肥胖、龋齿、心血管疾病风险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代糖分很多类型,有天然的、有人工合成的,有甜度是白砂糖的几百倍的,也有甜度比白砂糖要低的。

人工合成的代糖:常用的有阿斯巴甜、安赛蜜、糖精、三氯蔗糖(蔗糖素)等。这一类代糖的甜度都是白砂糖的几百倍,所以用量极小。其中糖精是世界上第一款甜味剂,小时候父母总会说:“糖精做的,不是好东西。”市面上非常流行的“零度可乐”,就是用阿斯巴甜代替了白砂糖,最大限度保留了原味可乐口感,同时又是“零热量”。

阿斯巴甜对人体是否会造成危害尤其是长期危害还是有一定争议的。在中国、美国及欧盟,阿斯巴甜都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也被认定为GRAS级(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一般认为安全,美国FDA所使用的安全指标)。

阿斯巴甜进入人体后会很快被代谢为苯丙胺酸,天门冬氨酸和甲醇,由于代谢极快,一般在血液中都是检测不到阿斯巴甜的。这三种代谢产物都有对人体造成危害的能力。其中甲醇毒性最高,但是在毒理学中依然属于低毒性。

但是,抛开计量谈效果没有意义。由于阿斯巴甜的甜度很高所以用量极低(只需要蔗糖的200分之一左右的用量就可以达到同样甜度,所以通常用量都是毫克级),所以一般不会对普通人造成危害。

以甲醇为例,每罐零度可乐里的阿斯巴甜,大约会在人体内产生22毫克甲醇,通常来说,人类口服甲醇中毒最低剂量大约为100毫克每千克体重,那么体重50千克的人大约需要喝227罐才会造成甲醇急性中毒。

但也有研究显示,阿斯巴甜、安赛蜜等这些代糖可能会影响到肠道菌群,使得微生物组成改变。另外也可能因为代糖总是对身体“谎报军情”,有甜味却没有真正的糖进来,长此以往可能会出现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以及糖代谢紊乱的问题。

总之,我们总是对非天然存在的物质有着更强的警惕性,对他们的安全性验证会更加苛刻。国家对于它们的使用量也有着严格的规定,目前来说用于食品添加都是安全的。而且,科技还在继续发展,相信科学界依然不会轻易放过它们,会持续验证下去。

除了人造代糖,还有天然代糖和糖醇类在食品饮料中广泛使用。尤其是糖醇类,不但预防龋齿,还对肠道微生物能起到有益的作用。

天然代糖:常用的有甜菊糖、罗汉果苷等等。

甜菊糖的甜度也非常高,是白砂糖的200-300倍,热量可以忽略不计。某网红奶茶也推出了加1块钱即可换甜菊糖的服务。某可乐也率先在新西兰上市了甜菊糖配方的可乐。

但甜菊糖是有一种发苦的后味的,所以市面上都是用甜菊糖再搭配其他成分制作成复合甜味剂,来平衡和消除这种苦味。

糖醇类:常用的有木糖醇、山梨糖醇、麦芽糖醇、 甘露醇、赤藓糖醇等。糖醇类甜度往往较低,所以同样甜味下用量就比较大。

赤藓糖醇与其他糖醇不一样的是,它分子量非常小,怎么吃进去怎么排出来,不会在身体内代谢,所以热量真的是零。

去年被很多网红博主推荐的元气水,采用的便是赤藓糖醇,打出0糖、0卡的概念,味道不错,圈粉无数。

总之如果你担心发胖,担心血糖的快速上升会影响到你的健康,又无法拒绝甜味,可以选择代糖的食品和饮料。同时,我们也要严格控制摄入量,不要过于依赖代糖,把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因为我们使用代糖的目的是希望替代白砂糖,而不是把本来可以少糖的生活变得拥有更多代糖。

  • 无糖可乐的热量并非真的为0,只是很低,可以看作零热量。

  • 甜味剂、咖啡因和磷对身体也是有影响的,好在健康人一天喝两三瓶影响也不太大。

  • 最好还是喝白水,不喝任何甜味饮料。

目前市面上的普通碳酸饮料含糖量很高,约8%-11%,小小一瓶饮料可能就达到甚至超过了每日建议的添加糖的摄入量(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天摄入糖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约25g以下,而一杯250ml的经典可乐约含30g糖)。

长期过多摄入添加糖可增加龋齿、肥胖及其他多种慢性病的风险,而可乐等碳酸饮料也因此而饱受诟病。

于是科学家们和食品生产商又将目光放到了甜味剂上,然后各种“无糖可乐”问世了。

事实上,无糖可乐的热量并非真的为0,只是很低,在国家规定需要标注的营养成分表上可以忽略不计。

这主要归功于各种甜味剂,例如零度可乐中的阿斯巴甜、安赛蜜(大陆配方的零度可乐还有蔗糖素)等等。

争议较多的甜味剂 —「阿斯巴甜」安全吗?

阿斯巴甜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甜味剂,目前使用历史已经快有40年了,有关它的争议比较多,但很多权威医学机构都是认为他是安全的。

在2005年的时候,曾经有一项动物实验认为非常高剂量的阿斯巴甜,可能导致大鼠出现淋巴瘤和白血病。

但是在后来已有很多更高质量的流行病学的研究,都认为含阿斯巴甜的饮料喝了之后与淋巴瘤、白血病、脑癌等等都没有什么关系。

当然,这个安全也是有限量标准的。如果按照欧洲食品安全局2013年的阿斯巴甜标准,是每公斤体重40毫克,一个60公斤的人差不多一天就是上限2.4克。

考虑到我们国家对于食品添加剂的限量标准是每公斤0.6克,你喝12罐阿斯巴甜达到了上限的饮料也没有超标。

除了「阿斯巴甜」,很多权威机构如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洲食品安全局、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准局、加拿大卫生部等机构,他们都认为这类经批准使用的甜味剂如果按标准使用,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中国相关的食品添加剂的标准中也有对甜味剂的种类以及使用范围的要求。

所以这个角度来说,安全性是没有问题的。

按照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者的观点,你可以把这些用甜味剂的食品看作是过渡到更健康饮食中的一个阶段性的替代物,可以靠他们逐渐养成更健康的饮食习惯,而不是完全拒绝。

虽然目前一些甜味剂的安全性没有问题,但不代表就可以把这类无糖饮料当水喝。

饮料中除了甜味剂外还有其他成分,过量摄入同样产生危害。

磷酸含量高,影响矿物质吸收利用

与经典可乐一样,无糖可乐中磷酸含量也很高,而过多摄入磷会影响钙吸收,铁、锰和锌等矿物质的利用也会受到干扰。

可乐造成钙磷失调从而影响骨骼健康目前还只是一种理论假说,其相关性及因果关系尚待验证。因为机体钙磷平衡不仅仅与摄入量有关,还受到体内其他多种激素的调节,例如甲状旁腺激素等。

此外,骨骼健康还与运动、其他营养素摄入、其他疾病等因素有关。

因此,目前只能怀疑过量摄入碳酸饮料有可能提高患骨质疏松的风险,但并没有切实证据。

大量摄入咖啡因可能造成不适

此外很多可乐中都含有咖啡因(除非是无糖脱因可乐),例如以330ml听装可口可乐为例,经典可乐和零度可乐中含有32mg咖啡因,健怡可乐含有42mg咖啡因。

大量摄入咖啡因可能加速钙流失、导致呼吸加快、失眠、烦躁、头痛、胃部不适等症状。

特别是在服药期间,咖啡因还会与很多药物相互影响。

建议一般正常成年人,每天摄入不超过400mg的咖啡因是安全的。

对于儿童、青少年和孕妇,每天的咖啡因摄入最好控制在200mg以内。如果有饮用咖啡或浓茶的习惯,更要注意控制可乐的摄入。

碳酸饮料会带来一定饱腹感,正常情况下人每天的食量比较稳定,多喝了碳酸饮料就可能会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入。

长此以往也可能导致其他营养素的缺乏而出现各种营养相关疾病,不过换一个角度来说,喝这类饮料也是有助于减肥的。(一些饮料相关机构赞助的临床试验是这样的结果)

其实每个人的饮食、运动、疾病等情况都不一样,所以关于个人摄入量的问题,只能说如果一定要在普通可乐和无糖可乐中二选一,那么还是选择无糖可乐,但仍然建议尽量少喝。

如果你要说最好的选择,那自然就是不要喝任何的含糖饮料和有甜味的饮料,直接喝白水,这是最健康的。

另外像是什么没有甜味的咖啡、茶饮料、苏打水也都不错。

P.S.我本人喝零度可乐会有明显不适,所以还是要因人而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糖饮料糖尿病人能喝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