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到退休年龄6月去办理退休 那么这7月份有工资发放吗?

现在的退休人员大多身体健硕,还想参加劳动发挥余热,而对于企业来说,聘用退休人员也是在社保方面的筹划,所以,退休返聘是比较普遍的现象。那么到底是不是要交税,如何交税呢,下面来说说。

对于退休人员取得的退休工资,是不需要交税的,但是另外取得的收入,还是要照章纳税。由于退休返聘的形式是比较多样的,所以,按照什么方式来交税,需要分清。

对于我们一般的人员,如果到单位上班,那么要考虑到底是工资薪金还是劳务报酬。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是算作工资的,也就是跟用人单位签订了长期的劳动合同,福利培训待遇、升职评级都跟正式员工一样,享受基本的休假等。在这样的情况下,退休人员的返聘工资是按照正常的工资情况来交税。如果是签订的短期劳务合同,也不用打卡上班,只是偶尔才过去一趟,也不享受正式员工的待遇,那么是按照劳务报酬的情况来交税。

这两种计算方式有所不同,工资薪金在预扣预缴的时候,可以扣除5000元的基本费用扣除,而劳务报酬得到汇算清缴的时候才能够扣。但是,劳务报酬的收入在计算时可以打八折,而工资薪金是全额计入。此外,还要考虑开发票的问题。一般劳务报酬需要去代开发票,而工资薪金可以凭工资单直接税前扣除。这一点,一般单位在用工的时候,就会考虑好。

对于退休人员返聘,也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是可以享受免税的。对延长离休退休年龄的高级专家,从其劳动人事关系所在单位取得的,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向职工统一发放的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等收入,视同离休、退休工资,免征个人所得税。当然,这个待遇也许我们一般的人是享受不到的。要求是高级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和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而且,还必须是从劳动人事关系的所在单位取得的。任何一个条件不满足,也就不能享受免税了。

比如说这些专家到外面去做咨询,就不满足第二个条件,就不能享受这个免税的政策了。

对于退休人员自身,如果退休后发挥余热,接受返聘的,那么可以关注下自己受聘的形式,看看单位的个税计算是否正确。并且,取得的返聘工资,是不需要合并退休工资计算缴纳个税的。

聘用退休人员的单位,就要注意是按照工资薪金来核算,还是劳务报酬来核算,准确计算退休人员的个税。

总的来说,我们退休了,还可以继续工作赚取一定的报酬,但也要注意,除了退休工资以外的收入,还是要照章纳税的,具体是什么方式,要跟受聘的单位确认好,以保证税费的计算是准确无误的。




自从我国在2020年开始,实行个税的年度汇算清缴之后,对于退休返聘公司到底应该如何纳税和汇算清缴,其实大家疑虑颇多。在此德先生给大家仔细讲讲,以及告知退休返聘人员应该选择何种方式纳税是最佳模式。

1.在退休后领取的退休工资或者是养老金都不需要进行个税缴纳,也不需要参加每年的汇算清缴。这部分收入是全部免税的,同领取的金额无关。这是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第一款第七项的规定处理的:“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

2.如果退休返聘,其实是有两种处理方式的。一种是按照工资形式缴纳个人所得税,,一种是按照劳务报酬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两种缴税的税率和金额是完全不同的,但仍然是需要企业进行代扣代缴。那么如何识别按照哪种方式缴税呢?国税总局给了很清晰的区分,需要符合下列4个条件就是按照工资所得缴税:

”一、受雇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一年以上(含一年)劳动合同(协议),存在长期或连续的雇用与被雇用关系;二、受雇人员因事假、病假、休假等原因不能正常出勤时,仍享受固定或基本工资收入;三、受雇人员与单位其他正式职工享受同等福利、社保、培训及其他待遇;四、受雇人员的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工作由用人单位负责组织。”

3.如果是按照劳务报酬进行缴税。缴费比例是以收入额打8折作为缴税基数来计算。这是新的2019年实施的个人所得税法中明确规定的。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也就是说,如果每月收入6000,那么应缴税额是为8折4800来计算,税率按照4800对应的劳务报酬税率计算。劳务报酬的税率是按照20%,30% 40%三个等级来计算的。

4.那么退休返聘人员到底是选择何等方式进行纳税申报呢?这在其中就是一个学问。因为我国的税率不是线性增长的,所以两种计算税率的方式会形成一个临界交叉点,经过数据测算,那就是2万元。结论就是:月薪2万元或年薪24万是一个分界线,月薪2万元以下,选择按工资薪金所得计算个税较划算,而月薪2万元以上,选择按劳务报酬所得计算个税较划算。

5.在退休返聘后取得了收入之后,还需要参与年度的个税汇算清缴吗?其实也有一个明确的回复,假如退休返聘人员取得年收入不超过6万元,不需要做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假如超过年收入6万元,那是必须要做汇算清缴的。另外经过计算之后,可能会发生退税行为,那么不足6万元也可以去做汇算清缴申请退税。

现在大家终于明白了,如何退休后以何种方式得到返聘收入,以及是否需要参加年度汇算清缴。记得办理时,退休返聘人员可以自行申报个税汇算清缴,也可以委托扣缴义务人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办理汇算清缴。#理财大赛第三季#

觉得好,请给予点赞、评论和转发!




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退休后的退休金属于免税的范围,

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七)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

退休之后拿到的退休费是免征个人所得税的范围,但是,退休后再返聘的收入是否缴纳个人所得税,就要分情况而定了。

一般人退休后,如果返聘或者又找到一个工作,那么,他的除退休金之外的收入就不再是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的退休费了,不符合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条件,所以就需要按照个人所得税的规定缴纳相应的税款。

另外,如果退休以后还领取企业年金,就需要对领取的企业年金单独计算应纳税款,其中按月领取的使用月度税率表计算纳税,按季领取的平均分摊计入各月,按每月领取额使用月度税率表计算纳税,按年领取的使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

对于一些高级专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本来可以正常退休的,但确因工作需要需要适当延长退休年龄的,从其劳动人事关系所在单位取得的按国家有关规定统一发放的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等收入视同离休、退休工资免征个人所得税。也就是说,这些高级专家达到退休年龄之后再从单位取得的工作薪金收入,就和退休工资一样,都属于免征个人所得税的范围。这次国家为了发挥这些高级专家的余热,减少人力的浪费,而出台的一项税收优惠政策。

但是也不是说他们的所有收入都免征个人所得税,在单位按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的收入以外的各种名目的津补贴收入以及高级专家从其劳动人事关系所在单位之外的其他地方取得的培训费、讲课费、顾问费、稿费等各种收入,还是要依法计征个人所得税的。

不过这些高级专家的标准还是比较高的,通常是指两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和享受国家发放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

退休之后从单位拿到的退休金是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的,但是除此之外的其他收入都要征收个人所得税。

其他个人所得税的详细描述,请关注后查看我的回答列表。

搜索关注 左刀三爷 ,积累数十年的财税实务经验,加上条理清晰的通俗化讲解,为您解疑释惑!




感谢邀请,感谢楼主的提问。

欧总您好,退休返聘以后工资如何纳税?这个工资纳税和企业在职职工的纳税是完全一致的,都是按照5000元的起征点来计算自己的个人所得税。如果说你返聘的工作单位给你发放的这个返聘工资待遇超过了5000元,那么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就要交纳个人所得税。

作为退休人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自己的退休金待遇,这部分是完全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是不需要累加,你总的个人所得税的也就是说比如你的这个养老金待遇有3000块钱,那么这3000块钱是完全免征个人所得税的,只有你返聘到工作单位以后,比如说你的工作单位给你发了6000块钱,那么其中这1000元就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所以对于返聘人员来说,它基本上所承受的个人所得税其实并不是特别高,并不是说自己的养老金和这个工资待遇累加到一起来计算个人所得税,它只是计算你其中工资收入的部分待遇,养老金部分的待遇是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所以说基本上是真收不了多少钱的个人所得税。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大家注意,当我们到达退休年龄以后,跟用人单位就不存在劳动关系了。

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当劳动者按月领取养老金待遇时,劳动合同终止。

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当劳动者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劳动合同终止。

因此,退休职工被单位返聘就不再属于劳动关系,属于劳务关系。退休职工领取的待遇应该叫做劳务费了。

2019年以前的劳务费,只有800元的免税额度,如果我们每月的劳务费超过800元,按照20%缴纳个人所得税。

如果超过4000元,再扣除20%的成本费用后,按照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如果超过2万元,低于5万元税率是30%。

如果超过5万元以上,税率是40%。

2019年1月1日开始,我们国家开始实施居民综合收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将工资薪金所得、劳务费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和稿酬所得事项归纳为个人综合收入所得。

个人综合所得的起征点是5000元,不过我们又实行的是按年综合计算收入,一年的起征点是6万元。

千万不要误解,以为我们劳务费就是立马按照5000元档次扣税,实际上我们为了保证税收的稳定。仍然采取的是预扣预缴制。

也就是说,每个月劳务费仍然要按照800元为起点,按照20%的比例扣缴个人所得税。不过这些个人所得税都是预扣的,等到第二年3月1日至6月30日去税务部门办理汇算清缴即可。多扣的个人所得税会予以返还。

值得注意的是,办理汇算清缴时仍然有减除费用。比如劳务报酬的实际收入是50万元,在办理汇算清缴时,真正的应税所得应当是40万元。然后按照40万元计算当年的个人所得税。

最后需要一提的是,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是免税的。养老金属于免除个人所得税的特殊情况。

因此,退休之后不存在工资薪金待遇,我们劳务费收入会和稿酬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作为综合所得单独计算个人所得税。




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当劳动者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劳动合同终止。我国劳动者退休法定年龄为男性60周岁,女性55周岁,退休之后就不再是劳动者。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他们这群人又被返聘回来工作,他们在返聘期间获得的收入是怎么样纳税的呢?是按照工资标准进行纳税还是按照劳动报酬进行纳税的呢?这要分两种情况来说: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退休后的退休金属于免税的范围。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第七条“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免征个人所得税。退休之后拿到的退休金是免征个人所得税的范围。

1、法律依据: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兼职和退休人员再任职取得收入如何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规定,“退休人员再任职取得的收入,在减除按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后,按‘工资、薪金所得’应税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2、什么样的人才算是退休返聘人员呢?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离退休人员再任职界定问题的批复》文件规定:“退休人员再任职,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 (一)受雇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一年以上(含一年)劳动合同(协议),存在长期或连续的雇用与被雇用关系;
  • (二)受雇人员因事假、病假、休假等原因不能正常出勤时,仍享受固定或基本工资收入;
  • (三)受雇人员与单位其他正式职工享受同等福利、社保、培训及其他待遇;
  • (四)受雇人员的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工作由用人单位负责组织。”

3、退休人员具体如何纳税?

(一)退休返聘人员工资是按照劳动报酬的标准进行纳税,而不是按照工资标准进行纳税。其法理在于,退休人员已经不再属于劳动者,只有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取得的收入才能称作工资,按照工资、薪金标准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退休人员被返聘不再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形成的不再是劳动关系,所以显然取得的收入是劳务报酬,按照劳务报酬进行纳税。

(二)、劳务报酬纳税标准是什么?劳务报酬实行的是加成征收的征税方法,起纳税起征点为800元,《个人所得税法》对于劳务报酬的适用税率也做出了规定,“第六条……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不需要纳个税。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高级专家延长离休退休期间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7号)规定:延长离休退休年龄的高级专家是指享受国家发放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和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延长离休退休年龄的高级专家按下列规定征免个人所得税。

  • (1)对高级专家从其劳动人事关系所在单位取得的,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向职工统一发放的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等收入,视同离休、退休工资,免征个人所得税;
  • (2)除上述1项所述收入以外各种名目的津补贴收入等,以及高级专家从其劳动人事关系所在单位之外的其他地方取得的培训费、讲课费、顾问费、稿酬等各种收入,依法计征个人所得税。



感谢邀请,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您好,退休返聘工资如何纳税?如果作为退休人员返聘到企业单位继续工作,那么这个个人所得税是要按照你返聘以后工资的实际收入,来缴纳相应的个人所得税。

因为作为退休人员来讲,这个退休金的收入是完全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无论你退休金拿到多少钱,甚至是超过5000元以上,那么个人所得税都是可以进行免征的。需要征个人所得税的部分,只是你返聘到企业单位以后所获得的一个收入,这一部分收入是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如果说你返聘到企业单位,实际的工资收入超过了5000元,那么就要按照个人所得税的相关规定来缴纳相应的一个个人所得税。但是如果返聘的企业单位,实际的工资收入并没有超过5000元,那么也是不用交纳个人所得税的。所以对退休人员而言,只需要交纳返聘工资这部分的个人所得税,退休金是完全免征个人所得税的。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退休人员取得的退休工资是法定免税的,但是退休返聘获得的收入是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退休返聘获得的工资性质的收入属于劳务报酬所得。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4条规定,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免征个人所得税。

但是有些退休人员退下来还不闲着,仍然找到一些生财之道,对于这一部分收入所得是不免税的。

对于退休之后返聘的退休人员及取得的类似工资性质的收入,实际上不应当按照“工资薪金所得”来缴纳个税。

这是因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之后,合同终止。假如其继续就业,与用人单位不属于劳动关系,不能签订劳动合同,也不能再缴纳社保费。

既然不建立劳动关系,自然也不就不算企业的员工了。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7号规定,退休返聘人员不能按照“工资薪金项目”缴纳个税,而应当按照“劳务报酬所得”缴纳个税。

在2019年新个税法出台之前,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的计算个税方法是截然不同的

但是2019年新税法实施之后,“劳务报酬所得”与“工资薪金所得”同属于综合所得,在计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时,完全一致没有差别。唯一的差别就在于去平常取得时的预扣预缴方法不同

劳务报酬所得的计算方法,也是在取得时预扣预缴,但是预扣预缴的税率是从20%起步的,而工资薪金预扣预缴的税率从3%起步。

纳税人在取得劳务报酬所得时,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扣除800元的费用;每次取得劳务报酬超过4000元的,扣减20%的费用,以余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

所以按照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时,平常的负担比工资薪金所得的预缴额要多得多,但是在年终汇算清缴时,很有可能会办理退税。

第一、取得时预扣预缴个税。

假如大学教授王某在退休之后,仍然回到企业工作,发挥余光余热。企业每月支付报酬1万元。

根据税法规定,王某在取得1万元报酬时,需要由发放所得的企业履行代扣代缴义务。

假如王某每月取得报酬6万元,则应当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6万 (1-20%) 30%-元,实际到手收入47,600元。

第二、年终办理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假如王某全年取得的退休返聘收入12万元,没有其他收入,税前扣除项目合计2万元。

平常每月预缴个税=,200元。

预缴税额大于实际应纳税额,应退个税11,720元。




退休后取得的养老金,本身不用缴税,即使每月上万元也不用交税。

退休后返聘或者再任职,取得的收入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这是大家普遍关心的一个话题。大致分以下几种情况:

1、与单位签订劳务合同。

这种情况下,取得的收入就属于劳务报酬所得,在发放工资时,与退休前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不一样了。原来每月基本扣除费用为5000元,现在呢,每月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按800元计算;每月收入4000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20%十计算。

其实这种按劳务报酬对个人来讲可能还更划算,虽然平时按20%扣的个人所得税比较多,但在汇算清缴时,按实际收入的80%作为收入额,来计算应缴税额,平时多缴税款可以申请退回。

2、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有人说退休之后不能再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了,但现实中,签订劳动合同的却大量存大 。只要签订了一年期以上的劳动合同,因病假、事假、休假等原因不能出勤时仍享受固定或基本工资收入,就继续按工资薪金所得计算个人所得税。这一点,国家税务总局专门有文件规定,是否交社保,不再作为判断标准,因为退休人员肯定交不了社保了。

3、没有签合同,只是口头约定。

这种情况现实中也不少,特别是小企业,大家都是好朋友,口头约定一下工资待遇就行了。这种情况下,只要是存在长期的雇佣关系,除不交社保外,与单位其他职工享受同等的福利待遇,就按工资薪金所得计算个人所得税。

如果被聘任为顾问,平时不用考勤上班,单位有事时才过去,无论是否出勤待遇固定不变。这种情况属于劳务报酬所得,与签订劳务合同属于同一性质。

退休后返聘的,原退休工资免征个人所得税,与返聘取得的收入应区分开来。




退休工资是不纳税的,但如果是退休人员退休后再到单位发挥余热所取得的工资收入,那是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

问:如何才能每天收到这样的社保知识?

答:点击右上角关注即可。

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退休后的退休金属于免税的范围,所以退休工资是不纳税的,但是另外取得的收入是要纳税的。

退休人员退休后返聘,再到单位工作所取得的工资收入,那是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

那么,退休返聘人员该如何纳税呢?是按工资、薪金所得缴纳,还是按劳务报酬所得缴纳呢?主要是以退休人员是否符合再任职的条件来进行确定的。

1、退休人员再任职,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① 受雇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一年以上(含一年)劳动合同(协议),存在长期或连续的雇用与被雇用关系;

② 受雇人员因事假、病假、休假等原因不能正常出勤时,仍享受固定或基本工资收入;

③ 受雇人员与单位其他正式职工享受同等福利、培训及其他待遇;

④ 受雇人员的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工作由用人单位负责组织。

退休返聘人员同时满足上述条件的,其退休返聘取得的工资收入则按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如不满足上述条件的,则按劳务报酬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2、退休返聘人员纳税该如何计算,如下所示:

3、个人所得税预扣率,分别如表一、表二所示:

大家好,我是保叔,如果还有疑问,私信保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到了退休年龄怎么办理退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