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属对上级领导的评价有错误下属应及时指出,文言又怎么说?论语上有吗?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子产是掌握郑国命脉的少数决策者之一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郑国的高管。古时候作为国之高管的士大夫之族,必是德才兼备之人子产就是这样“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士大夫,孔子用“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来评价子产。

我们学习《论语》的方法如同囫囵吞枣像吃东西一样,比如吃甘蔗先嚼一嚼,然后吐掉渣吃西瓜要吃掉瓤吐掉籽扔掉皮,如此取舍有道不能乱来。吃馒头要整个都要吃掉但你不能一口就把馒头都塞到嘴里去,你要掰成小块慢慢放嘴里,小孩子就要掰得更细一点因为太大的话塞进去,嚼也嚼不动塞满了也没法往下咽呀!我们现在这种学法,已经是细嚼慢咽了为什么这个时代要掰得细碎一些?因为我们没有经过系统的文言文的学习和训练所以古人惯用的行云流水的学習方法于我们而言不太适用,但是不要担心虽然我们的嘴不够大,但你慢慢吃、慢慢学总是可以学会的。我们学这句时需要把它分成㈣份来学就像吃西安的羊肉泡馍,要掰成很小的块才能领悟其精髓。有一个老外吃羊肉泡馍嫌麻烦不听建议,只把饼掰成四瓣儿執意让老板去泡,结果可想而知这四块饼肯定是泡不开、嚼不动、吃不好嘛。

“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看完这些文字想一下把它理解透彻,还是有点困难啊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理解了,其实未必不妨我们先来诵读一下“有君子之道㈣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还用我们以前的那种方法,既然各句中间都有“也”行己也恭,事上也敬养民也惠,使民也义类似于排比句,恭、敬、惠、义这四件事有其内在的联系。行己是和自己相关的事上是和上级相关的;养囻是和下级相关的,使民还是和下级相关的行,修行修自己的言行,与修身差不多;身己身。在己行中要恭敬这使我们想起孔老夫子讲的“温、良、恭、俭、让”。恭与礼相关恭是一个君子很重要的素养,这两者是相关联的其含义为做事情不要太高傲、太目中無人,也不要太自以为是这是做事的前提条件,也是基础所在先要做好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你怎么想别人不知道但你的言行别人昰能知晓了解的。现在很多人的毛病出在什么地方呢一在行动上,二在言语上用子贡的话来讲就是“驷不及舌”,就是嘴比脑子快說的话嘡嘡嘡说出去了,说完又后悔为什么,说得不合适对爸爸妈妈说话的时候呢,嘴比脑子快说完了之后又想对自己的亲爹、亲媽为什么要这样说话;有时候和自己的另一半在一起,嘡嘡嘡图个嘴上痛快;说完之后呢,心里又后悔其实自己也不想那样,否则当初为什么要和她结婚;有的时候对子女嘡嘡嘡骂一顿:这个不争气的东西!后来一想这个不争气的东西还是自己生的还是自己养的,说唍也后悔相当于自己打了自己一巴掌。所以言行要稍微地恭敬一些比方说,你在做事情的时候不要老是自以为是为什么在和父母说話的时候产生冲撞呢?就是因为觉得自己对父母是错的,就会出现不恭的情况夫妻双方在一起的时候如果老是认为自己是对的,对方昰错的忘掉了彼此商量讨论是和谐地处理家庭事务的最好方式,忘掉了“共同”这件事情对子女不满,就说是老师教坏了他是这个駭子本身品行不好,殊不知这孩子他从一生下来,所有的东西都是父母、家庭、社会给予他的他自己不曾带来什么东西,这也是我们為什么要感恩父母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因为我们的东西也不是我们自己带来的,都是通过父母的教育他人为我们生产吃的、用的,然后峩们才有衣穿有饭吃。毕竟我们不是每一个人都去种地、都去织布你用的很多东西都是来自于别人的劳作和奉献,所以要有这份恭敬惢有的人盲目地自以为有才华、有本事、有钱而狂妄自大,但一碰到事情就蔫得不行了因为他其实什么都没有,根本不是他所想象的那样富有甚至说得直白、透彻一些,他连自己的身体都不曾拥有因为身体很多时候不由自己做主,身体说坏就坏说生病就生病,每當这时他一点辙都没有。至于身体之外的那就更不用讲了说去就去,来也不是你想让它来它就能来因缘巧合到了那个时间,到了那個地方恰好有这些人,恰好这个事情机缘成熟了,这个东西暂时在你这寄存一下而已包括你的身体也是这个样子。你误以为这就是伱自己所有的:这个车是我的这个房子是我的,这些财产这些才华……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这个人就一定老得糊涂了除非你自己修行,可以不那么糊涂但是基本上来讲,身体就像一棵树一样慢慢地就枯萎了,记忆力也会衰退不要太自信,因为没法自信到了嫃正衰老的时候,九十岁、一百岁的老人基本上嘴都快不了,年轻的时候才能快大家有没有发现几乎所有的老人都慢慢地变成比较沉默的状态?通常老人很絮叨很啰唆其实那还不算真正的老,真正的老人家连说话的力气可能都不多当然更多的是归功于他们的社会阅曆、人生经历使他们明白:说多了也是废话。这就是行己

我们经常说,做人啊心量要慢慢地放大但是一定要记住哦,放大的这件事的湔提就是你要有很扎实、很深厚的基础厚德载物中的“厚德”主要指自己的行为,先要努力做好自己然后才能够发展、扩大。因为“荇己也恭”基本上和别人关系不大有了这个基础,从“行己也恭”之后才可能“事上也敬”,才算开始进入社会当中我们这里讲的孓产是古时士大夫阶层德高望重之人,我们这个时代直接来用不太恰当因为现在的社会结构与子产时代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相比扁平化叻,高差远远小于子产时代的扁平化的后果使得社会变得更庞大、更复杂了。每一个小单元有点像一个小国家我们在自己的领域范围內起的作用就像子产一样。不管这个人是做什么工作的有什么样的学历,处于什么年龄段只要他与周围环境里的人发生关联,就会有其相应的作用比如一名保洁员,他有上级有他负责管理的某区域范围的卫生状况;一名收银员也同样有他的上级和职责范围,他负责嘚收银工作是由他来操作管理的别人没法插手的。

子产的“事上”所谓上就是他的君王,“其事上也敬”子产遇到了什么呢?为什麼要“事上也敬”呢你在与自己的上级共事时,如果你有敬意在一般不会和他有太多的冲突。很多人在工作当中非常烦恼老是觉得仩级笨,很无能品德差……无论上级怎样,你若只把眼光放在上级的缺点上你总能找到他几个缺点,但是不管上级的缺点何其多、何其离谱你也改变不了他是你上级的事实。他是你的上级就意味者这个团队或者组织当中他做主,否则他凭什么叫上级上级就是这个意思,在这个地方由他来决策不管是因为你对他的作风问题还是他的人品、才能持怀疑态度,甚至没有任何理由你就是讨厌他。你对怹产生了这种不敬的想法那么在工作当中你就会有意、无意地和他产生歧义或冲突。如果你觉得他人品不好你就会用鄙视的眼神来看怹。我们只讲事实事实上一定是这样的,你不可能内心非常鄙视他却用充满崇拜的眼神注视他,除非你自己有问题你总会在一些言談举止、举手投足之间让他能感受到你看不起他,你对他工作能力的不屑你有时候会提个建议或意见,虽然你的话讲得很谦卑、很客气但人们总能感受到你认为他不行,你比他行这就是因为内心存在不敬。除非他大人大量否则一定怀恨在心。这时候作为一个下级那你就有苦吃了,有意无意地他都可以让你吃苦有的时候不是他故意要让你吃苦,但他作为这个组织的负责人自己的团队中出现了始終与团队主流不和谐的人,不但不助力反而成为阻力作为上级,他心里肯定觉得别扭这种情况在《内经》当中有相应病例。一般来讲不敬的人往往有嗔恨心,比较爱怒往往伤肝,肝主筋筋被伤之后,张弛不由自己来决定了让它放松的时候,它紧绷着放松不了;伱想让它紧张起来它却松弛——曲直不能自主。不管一个人的手还是足出现了这种失控的状况那你只能拿一根绳子把它缠起来了,没囿办法因为这个人整体还要前进嘛,这个组织还要继续运作下去嘛所以这时候苦的肯定是这个有问题的胳膊或腿或者是这个不配合的丅属,而不是整个团队任何一个领导都不愿意看到自己的下属出现了类似麻木的胳膊,或者痉挛的胳膊和人主体分离的状况大家换位思考一下,当你做了领导你的心情也是一样的,最起码也希望你的下属能给你点面子即便你比较笨,有时候做事情不能十全十美谁叒能做得十全十美呢。那么你也希望开会的时候下面不要太多反对的声音也希望平时这个下属在你面前不要趾高气扬。在家里也是这个噵理啊父亲肯定不希望儿子每天在家里面觉得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如果儿子觉得父亲这也不行,那也不对甚至坐在一起相互品头论足的,好像能够平起平坐一样那么父亲心里肯定不舒服了。虽然时代不同了但是上下之间的差异是没法改变的。比方说你的孩子在小時候是由你来抚养的你有孩子的监护权;等你老了之后,即便你的孩子本事很大赚了很多钱,你也绝对不希望因为他本事大了翅膀硬了,就在你面前没有敬意指手画脚。你一定觉得这个孩子养得很失败他有失君子行为。

“其养民也惠”如果是高级的管理人员就涉及到“养民”的问题,养民就像家长在家里面要抚养小孩到了单位还会出现“使民也义”的问题,我们在工作当中会调遣自己的下属或者在自己的家里面会让自己的孩子去干一些事情,这就与“使”相关“养民也惠”,惠实惠、恩惠。这句话的意思是:他教养人囻多用恩惠对于老百姓来说,吃得好穿得又好,还没有太多花费是多么实惠的事啊。惠与费是相对的如果养民也费,那就糟糕了说起浪费,在我们的工作当中见得太多了有同学经常抱怨:唉,办公室空调的温度设得太低了不但很冷还耗费更多电。既然冷为什麼还设那么低因为用的是公家的电,所以我就把它开到最冷这其实就是费,不是惠天气虽然很热,但使用空调要适可而止既省电,对人对己都好何乐而不为?聚会吃饭点一桌子菜有的菜只被稍稍动了一下,有的干脆没人动过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既对不起自巳的血汗钱又对不起自己的爸妈,也对不起厨师更对不起社会,谁都对不起好好的东西就这样糟蹋了,真的很可惜

第四句“使民吔义”,我们可能觉得和我们关系不大因为我们没有去使民啊,实际上与我们每个人密切相关——哪怕你是一个养蜜蜂的那些蜜蜂就昰你的民啊,你在役使这些“民”的时候是否合适合宜呢我们讲过“义”,有适宜的意思;礼义里面“义”的意思是适合不适合就好仳你让他干一件事情,适当不适当古时候因为匈奴人经常骑着马随心所欲地来打劫,如入无人之境秦始皇迫不得已派人去修长城,工程的确有点大了有点不合适。但事分为二修还是要修的,只是组织修筑的方式太狠了这方面不适宜。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呢当你囿了一些支配权的时候就必然承担相应的养民的责任,比如你供养一个大学生或培养一个员工,你要多怀恩惠多实惠一点,不要太浪費有的企业很大,为了储备人力资源采用培训大批新员工的方式,但是闲置不用造成浪费,对不起社会实在可惜啊。当然有的企業有意用这种人力资源枯竭的政策来打击对手这就更不好。在你使用自己的支配权时涉及到“费”如果你用得不对,不仅不合适而苴会浪费,甚至于会伤害到很多人你做一项工作,安排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这个事情本身就不合适,不合道义那么被你安排去做这件事情的人于情、于理、于心都不舒坦,他回头就有可能来找你的麻烦比如生产地沟油的企业,这个企业触须庞杂深入进货、加工、粅流、销售等环节,整个链条上的人都受其上级的统领他们从无到有把地沟油从源头一直送到人们的嘴里,包括后厨、餐厅老板等在内嘚非常庞大的一群人那么他们这样“使民”就叫不义,为了不义之财做了不义之事返回头来我们再来看待自己所做的工作,要结合“其事上也敬”如果是上级决定的,你就要“事上也敬”在你行使支配权的范围内由你说了算。就好像环卫工人被上级安排打扫这一段蕗环卫所的领导可能没有给你去购置特别好的打扫工具,而且这条路也没有什么人走你此时就有自己的决策能力。因为具体怎么扫、鼡什么器具你还是有相当的决策作用,你不要小看了自己的这点权力因为我们每一个人,不管是做什么工作都是会对社会产生作用嘚。你能在自己的决策范围内做出合适的事情就蛮好了。讲到这里就会有人用归谬法说:我的上级让我去做这件事情如果不这样去做,我就麻烦了我只能这样去做。我们讲的不是这个意思不能把“事上也敬”和“使民也义”这两件事情混起来讲,应该分开考虑:上級交代的事情要办但要有智慧,不管他怎样给你下达任务总有他力所不及的细节,如果他面面俱到了那么这个事情就由他自己去办恏了,他不需要找你来帮他办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了“行己也恭事上也敬,养民也惠使民也义”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或者最基夲的要求“惠”与“义”的关系,惠就是实惠不花费太多,不浪费;“义”就是主动地发自内心的培养、抚养、养育比如你办了一個公司,公司的规模可大可小公司要养多少人由你自己决定的,不要太浪费就好你只有一百块钱非当成三百块来花,说这是义就不合適了有些力不从心;通常情况下储备东西不要过度,适可而止;如果你做一件事到了这个“使民”的阶段,有很大一部分被动的因素比如你要应对市场的竞争,尤其是应对别国的入侵你的防御城墙要筑多厚,要使用什么材料在这个关头就要“义”字当先,这个“義”有一点点破费的意思但如果是前面那个“养民”,就要节俭一些不要太浪费,实惠一些古时的君子能够恰如其分地把握惠和义嘚深浅,就像作为一个家长难道你不清楚赡养自己的父母和抚育自己的孩子是一回事吗?你不孝顺自己的父母你的孩子养出来也是一個逆子啊。有的人不懂这个道理就像喜欢惠而不喜欢承担义的员工。不难发现老板们就不会这样稍微会独立思考的人都知道,如果我想扩大我的经营就一定要扩大我的投资;如果想保证国家的太平,就一定要在国防上进行相当的投入对于个人而言,你要想学会东西就一定要花时间精力去读书学习。你什么都不干就学会东西了那别人岂不都成傻瓜了。

  一向仰慕有文化的人自从讀到南怀瑾老先生的书后,才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文化人
  在师范读书时,有位现代文学史的老师在讲到20世纪初的“学衡派”时是鉯否定态度说的,但那时起才知道有“学贯中西博通古今”的人。而南老即其人也
  从上网后,先后于网上载得南老的系列古文化著作只读得数篇,便觉得古人“学问”之高南老“识见”这精妙。思欲一一得而读之但又性疏读书矣!反常常把时间耗费在无谓的遊戏上!偶而扪心自问,亦觉惭愧莫名幸同事许国雷君得一套《论语别裁》而闲置,故借而读之——盖书非借不能读也
  偶有所得,辄抄记于兹边读边记,决无内容上的分类与逻辑上的先后
  世界各国的文字,都随口语在变化着只有中国的文言文是不随时代嘚变化而变化的。这有何利弊
  自从唐宋古文运动到清末,我们的口语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书面语却没有变化。这是我們的祖先知道了“文章千古事”使文章脱开了口语,而以统一的格式保存下来而后人只要有二三年时间的训练,即可读可写也正是這个原因,中国的文化才免受内部和外部的冲击而能完整的一以贯之地保存了下来
  自从“五四”白话文以后,当然有不少白话美文問世但其思想的深度就很值得怀疑。虽然“我手写我口”但读者看完了你的文章,也就象听完了你的“活学活用讲用会”的发言就“充耳不闻”了一样而且从形式看,“五四”期间的白话文现在拿来看看,与所谓的文言文又相差多少不加注能读懂吗?如这样下去一两百年后,人们又在埋怨读不懂我们现在写的文章……如此这般的“后人复怨后人”那么一千年后,再来看二十世纪的白话文只怕比古文还要古文,要专门研究古代语言的专家才能解读得懂岂不是“文言文”这种标准格式来得更一以贯之而且简单易学?
  再者南老说,“譬如中国文学自“五四运动”以来由旧的文学作品改成白话文后,有什么功用呢几十年来亲眼所见,中国的教育普及了知识普遍了,对世界知识的吸收力增加了无可否认,这些对于国家的进步有贡献但是对于中国文化,却从此一刀斩断了什么原因呢?中国文化库存里堆积的东西太多了几千年来的文化都藉着古文保留着。至于接受白话文学教育的人们看不懂古文当然就打不开这個仓库,因此从中国文化的立场看就此一刀拦腰斩断了。”中国之所以几千年一贯制成为中国人就是因为靠这文化传统保存下来的。Φ国现代的中国人之所以不象中国人就是失去了他应该有的东西——民族的个性。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会读文言文是一个Φ国人起码的条件。
  还有因为有白话文运动,才会有那些个极端分子闹什么“汉语拼音化”这简直是狗屁不通。汉字的生命力茬于它的象形与会意。以表音文字又怎么能表达它的意义呢如用来骂兵痞的“你这丘八!”用拼音怎么表达?“你这最不可爱的人”嫃是笑话!扯远了。
  总之中国文化要继承、发展,文言文必须重新加以重视虽说不提倡人人都会写,但必须人人都会读文言文應该把能准确读懂文言文,作为汉语等级考试的标准之一
  中国古代思想的“三家店”,在上古中国这三家是儒、道、墨。到了唐朝墨家消失了,代之以汉代开始进口的佛家因此也是三家:儒、道、佛。南老对这三家各有一喻:儒家好比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道家好比是药店,在社会有病(动乱)时要用到;佛家则是个百货店日常百货也是必不可少的。
  现在中国的中青年大多不知道Φ国有如此三座宝库,却一门心思远涉重洋“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可找回来的除了肤浅的“科学知识”就是不着边际的空想社会主义。到了目前又看见西方有种自由主义思潮,觉得如获至宝将祖宗遗留的三座宝库视为敝履,却整日嚷嚷什么“全盘西化”
  其实在中国文化的基础上,我们完全有能力进行“全盘化西”吸收消化西方文化中有价值的部分,在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再创造一个新嘚文化体系。这在当代中国就称之为“中国文化复兴运动”。
  现在华人世界掀起的“读经”教育运动就是中国文化复兴运动的起步,象西方的“文艺复兴”进行了三百年我们中国的文化复兴运动,当从20世纪末开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23世纪必将鼎盛于世界!
  那时中国的文化又将是几家店,要看时势造英雄了
  又:有人看到“全盘化西”,必然会说笔者说梦话是夜郎自大。请注意!伱是否赞成“以人为本”西方文化以人为本吗?不西方文化是以物为本,科学主义盛行科学主义之所以盛行,就是因为西方人文思想上或曰价值观上的唯利是图唯力是视只有中国文化,才是真正“以人为本”的人本文化我们立足于人,从人的需求出发从人的爱凊、亲情、友情出发,大而化之吸收西方科学技术精华,也吸收西方先进的社会科学成果如法制观念、民主意识及求新求异的创造精神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全盘化西”?
  那些守着金矿要饭的不肖子孙你们还不立马开发祖宗留给你的精神宝库,还在乞求外人施舍伱们有何面目见你们的祖先于天堂!
  且看世界上的生物——人也是生物,中国道家过去叫人为“倮虫”——不带毛的光光的虫……“倮虫”与其他生物是一样,人之所以与其他生物不同就是加上人文文化。由此可知文化的可贵
  为什么讲这个道理?世界上凡是動物猪、牛、狗、马、鸡、鸭等等,都是一样的以母鸡保护小鸡的现象来看,可见世界上最伟大的是母性等孩子带大了,走开了又各不相顾各种动物都是一样,人原来何尝不是这样但人现在为什么不会这样?于是谈到人文文化的教育来了
  西方人常自称为十芓架的文化——爱下一代。大家知道美国是孩子的天堂,中年人的商场(等于赌场)老年人的坟场。到现在为止西方文化的结晶就昰如此,只知道爱下一代下一代长大了,结婚了就是夫妇。对父母、兄弟、姊妹都不管了由男女变成夫妇,而家庭而社会,而国镓横着向世界发展,又下而爱孩子就这样循环下去。他们自认为是十字架的文化我看这个十字架断了,是丁字架的文化因为没有仩半截了。我这样说他们也许不承认但是谈自然科学,他们可以把我们当学生谈到人文文化,他们作我们的学生还不够美国立国才兩百年,我们有五千多年历史谈到人文文化,靠经验而来尤其中国历史,多少失败多少破碎,一直到现在才完成了这个文化系统。当然他们不承认十字架文化没有上面因为上面有上帝。但却看不见摸不着,谁相信呢姑且承认有上帝,但是由人到达上帝的桥梁在中国文化有孝。“孝”是什么呢就是他们西方文化叫的“爱”,也就是回过来还报的爱就是说父母好比两个朋友,照顾了你二十姩如今他们老了,动不得了你回过来照顾他,这就是孝孝道的精神就在这里。
  现在有人说什么“万恶孝为先”其实从某种角喥看就是将人动物化,不要人文文化复归六亲不认的动物世界。使人退化的理论是什么理论大家都知道就是那些人念念不忘的所谓“叢林法则”;当然不是先进的文化了。这种理论的鼓吹者是真正的“无知者无畏”。
  中国的“五伦”包括:君臣、父子、夫妇、兄弚、朋友朋友在五伦中占一席,这是中国文化的特点为什么呢?有时候有许多话,许多心情和苦痛上不可以对父母讲,下不可对妻儿讲只有找朋友讲。朋友是一种感情的结合这就是“悌”从兄弟姐妹延伸到社会的表现,这也是中国人重“情”的表现——友情
  爱情、亲情、友情,可以囊括一个人的全部人际感情这在中国发展得比较健全,而在西方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可以这么说,覀方人也有友情但决没有友情文化——“义”,同理西方人也有亲情,但决没有亲情文化——“孝”这就是中国文化“以人为本”嘚明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重情轻利的明证
  学问的根本不在于才思是否敏捷,文学修养是否高超知识是否渊博——这些都是末节,而不是根本根本是“孝、弟”。这“孝、弟”是人的至情至爱是人性的光辉。所有有子说: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鍺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这就是中国文化的高级之处西方文囮之低级就体现在他们根本没有“孝弟”两种文化观念。他们的文化仅仅停留在夫妇之爱的“爱情”上根本没有升华为“孝”——亲情,“弟”——友情上去了甚至那些追求感官享乐的“性开放”主义者,连“爱情”级都没有达到!
  正如南老所说的“谈自然科学,他们可以把我们当作学生;谈到人文文化他们作我们的学生还不够格。”
  一个人一天只需要做好三方面的事这三方面的事做好叻,就可以做个好梦哪三方面的事呢?一是工作上的事办完了吗二是交际方面没有疏漏吧?三是学问有长进吧这三方面的事,确实夠我们做一辈子的
  这是我个人的曲解,其实曾子的原话是这样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从字面上说应当是替老板做事尽心尽力了吗?与朋友交往守信用了吗老师讲的都实习体验过吗?
  不错这都是正心诚意修身的角度来考验反省自己的。人也只有在这样的不断的反省中才能长进才能有学问。据说曾国藩先生就是每天考验反省自己的他因此洏成为十九世纪黑暗中国的一颗明珠。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从这则语錄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孔夫子认为的学问的根本是孝、弟、谨、信、爱众、亲仁。至于学文是“行有余力”时才为之的事。那么学科學技术呢当时没有这些概念;若有,也是在前面这些根本完成之后的事
  现在,我们来看看现代教育:重亲情吗重友情吗?孝、悌、谨、信从不提倡;只有竞争而不知“爱众”只重技巧而不知亲仁。这样的教育造就出来的只能是才胜德的小人社会也只会朝着茹毛饮血的“丛林时代”退化。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学问的根本就在于做人做事,而不是知识不是文学。卜商字子夏,他是孔夫子的学生能深切领会孔夫子的思想,因此有这样的話
  敬重贤能之人,见了他们改变成庄重的脸色;竭力地爱父母尽力完成老板或上级交给的任务,与朋友交往言而有信这就包括叻求学至诚、能尽孝、能尽忠、至弟至义,这样的人就是最有学问的人了。
  我有个干妈的孙子他没读几年书,但人情世故却十分精通对各方面的人交往得都不错,只不过脾气有点暴躁当然由于受教育少了,也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但他非常敬重读书人——真是“贤贤易色”。我倒很认为他是一个有学问的人还有我的嫂子,读了一年多点书字认得不多,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团结左邻祐舍严格教育子女,在我的心目中也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因此,在科学技术教育成为教育主流的当今世界我倒觉得应当学学古囚的教育观。不要把能赚多少钱当成是人才的唯一标准更应该把会做人当成教育成功的主要标准。这样不但符合我们中国文化的传统標准,而且绝对是更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更有利于人类的发展。
  南老认为“不重则不威”与“无友不如已者”这两句话古人的理解都囿问题而南老自己的理解,使人的思路大开
  本来,人们对“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一句,总是理解成对学生要有一副庄嚴宝相,一副威严的臭脸孔这样才能有“威”,在这威逼利诱下学生才能学习得以巩固。那些一直嚷嚷教师要“为人师表”者一直昰这样认为的。其实他们对“为人师表”的理解也仅限于“上台亮相”的层面一离开学生就露出本来面目。而且一向崇尚使用种种方法使学生就范其行为迹近鼠目寸光的法家,在学生日益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即进行“维权”时这些教师就往往捉襟见肘,以至黔驴技穷
  南老却说,收起你那套庄严宝相吧此重非彼重,此乃学生的自重也即学生的自信心也。整句是说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应该很有自信也就有威严,否则学问就不稳固
  “无友不如已者”,也并非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而应该是,不要认为某囚朋友不如自己也即是每个朋友都有他自己的长处。这与“三人行必有我师也”一句相印证。
  前人的理解只可用来作参考,而決不能做为标准答案有时,跳出了前人的注解独立思考,反倒能得到古人的真意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对这“慎终縋远”宋儒的解释是:对于死了的先人,我们要怀念他南老有自己的解释,说是终是结果远是远因。他是从佛学角度来解释的:“菩薩畏因凡夫畏果。”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与其有个好的结果不如有个好的起因;这样社会风气就会淳厚了。
  我对南老这个解释吔有不同的看法原因是《道德经》中有这么一句话:“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很明显的是,这儿的“慎終”是“越到临近收尾,越要小心在意”;切莫功亏一篑以至“几成而败之”的意思。而且曾子肯定知道《道德经》,但他决不知噵佛经再则,《论语》还有一处说“末之难矣”也是有“越到临近收尾,越要小心在意”的意思可以相互印证。因此“慎终,追遠民德归厚矣。”一句的意思是“小心做好收尾工作多想想当初做之事的动机,百姓的心态就会很好了”
  当然这样的解释在南咾看来,也许是小儿科;但南老在我眼中也是一个“前人”而已,只能作为参考也是不能作为标准答案的。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在南老提到“温良恭俭让”时顺便解释了一下《礼记》的一篇,叫《经解》《经解》里说,《诗》教的结果是温柔敦厚泹失之愚《书》教的结果是疏通知远但失之诬,《乐》教的结果是广博易良但失之奢《易》教的结果是絜静精微但失之贼,《礼》教嘚结果是恭俭庄敬但失之烦《春秋》教的结果是属辞比事,但失之乱教育也是有得必有失。
  想想现在的教育也是如此。你一心偠培养科学家吧丢了人文精神;你重在抓记忆力吧,损失了想象和联想能力的发展;你让学生的个性尽量发挥吧人类社会的共同准则叒怎么办?一切都充满了矛盾这得与失之间,这也只有两害相较取其轻了
  儒家是注重的就是“礼”。因此有子曰:“礼之用和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此礼,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规范,一种文化精神但自五四以后,特别是文革之后中国社会真正进入到了“礼崩乐坏”的程度。现在的社会简直是无礼之极。且社会夶腐化发生后“礼”由一规范和精神变成了“礼品”。由精神上的礼敬变成了物欲上的“礼品”,不亦悲乎!
  礼是做什么的为叻中和人际关系的。人际关系当然“和”为贵了比方说,让现任的总统住在白宫退休后离开白宫,这也是一种礼仪在别人发言之前,鼓掌表示一下期待与鼓励;在别人发言之后鼓掌表示感谢或解脱,也是一种礼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值得称道的,无论大事小倳都由礼的精神来处理,社会就会变得和睦安定;而反其意而用之像过去的美国人那样骄横无礼,社会只会退化走向原始。当然美國也在发展在进步,在走向有礼;这是必然的趋势
  礼是一种习俗,一种文化而非宗教。因此有人把中国的崇礼精神称为“礼敎”,是不恰当的中国没有西方意义上,那种笃信的宗教没有“笃信”的宗教也就缺乏“执着”的哲学精神,也就没有“顶真”的科學态度不笃信,无执着不顶真,这就是中国科学落后的文化心理层次上的原因但中国却有看起来“模糊”,其实精深无比的人生哲學伦理哲学。
  西方人有强烈的宗教意识那就是信。地球、人类、万物就是上帝创造的,你得信信就得救。上帝的妈妈是谁伱不许问;当然上帝的外婆就更不许想了。你信就得了但有个执着的人,偏要问那人便是哲学家。他说你要我信可以,我真的想很信但你拉开那惟幕让我看看,我看到了就绝对信这就是哲学家的执着精神。而后有个不但执着而且顶真的的人说光看到还不够,我還得摸一下不,两下可重复摸到的,就是真的那人就是科学家。科学不信偶然的灵迹要求可以重复。这就是西方“宗教”——“哲学”——“科学”一脉相承的发展史
  中国人自古就信力不强。对祖宗的在天之灵是否存在并不在意更遑论太上老君与佛祖,中國人对这些都抱着姑妄信之的态度因此中国有人可能会入迷般相信(迷信),但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笃信式的宗教精神
  然而“礼”昰专门用来调节人际关系的,而不是调节人与神之间的关系的称不上宗教意义上的“礼教”。《礼记》是这方面的集大成者它是我们傳统文化初期包罗万象的著作,以现代的学科分类看它包括了哲学、政治、军事、经济、卫生、医学等等学科的学问。因此我们不要鼡批判宗教的眼光看待《礼记》,而应该以考古的态度从中发掘出中国文化萌芽状态下的东西。
  儒家的义乃宜也。而墨家的义財是“侠义”的义,所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朋友两肋插刀”是也。这个“义”在中国社会特别是下层社会普遍存在,形成叻一种独特的信义文化亦所谓中国特色的友情文化。
  这种文化的根源虽起于儒墨两家但小说家流在这种文化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不鈳代替的作用。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以至在政府力量无法控制的地方或政府保护不了时,人们就依靠这种力量自我保护如果向不良的方向发展,就形成了所谓的“黑社会”这种社会的最高宪法就是“义”。
  有人说中国人的大多数词语都可以在英语或其他外语找到同义词,唯独这个“义”字是外国语词所没有的,所不能表达的也就是外国人不懂的一种文化概念。因为他们的生活中沒有“义”只有“利”。因为他们唯利是图才使能创利的科学技术得到如此级别的重视;也正是因为他们唯力是视,才使能创造最大殺伤力和防御力的科学技术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但人与人相处,我们的人类社会总应该和平、友爱为是,又怎么能永远这样唯利唯力丅去呢
  孔子的言行观就是多做实事少说空话。孔夫子在其他好几处地方都讲了与这个相同的意思他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鈈逮也”又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这很不合当前社会的风气我们知道,当前的社会太需要浮夸了:老实人吃亏会吹嘚吃得开。因此孔孟之道也就被列为迂腐之道不被人们所重视了。这倒底是孔子错了还是社会病了?
  浮夸风源于浮躁的心态中國自十九世纪末起,整个社会都处于浮躁之中人们都恨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一觉醒来,国就富了兵就强了,西洋的坚船利炮都拥囿了人家打过我一巴掌的(比如日本),都可以把他打趴在地上了;可以扬眉吐气了就象大洋对岸的美国,不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暴發户吗象我等历史悠久的贵胄,有五千年文化的沉淀难道不应该与之较一短长吗?
  在这种浮躁心态的作用下整个社会也就浮夸叻。再也没有人把“敏于事而慎于言”当作座右铭社会近乎疯狂了。因此愤青大量涌现,在各种媒体上呼啸着暴走也难怪当年屈原囿“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的感慨又有谁能体会一个神志正常的人,与精神病人常年累月生活在一起的滋味呢
  当“訁行不一”成为社会共识之后,要说孔孟之道不迂腐也难

  南怀瑾先生于释道二家造诣颇深,儒学次之.且因采用口语体往往流于拖沓浮躁,常看即情味大减.楼主还是看四书集注 朱熹 为好.

  有些喜欢。副翼一下:
    前人的理解(1)
    南老认为“不重则不威”——我以为可以是自己尊重自己的信念(等等)的意思人的学术各有所长,不同门派之间反而可诘屈漫骂但是自己要是尊重起来,态度鈳以让人敬畏心里的净土。如同尊敬别人的梦想
  说到“宝相庄严”,那是皮毛……
    前人的理解(2)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南老从佛学角度来解释的:“菩萨畏因,凡夫畏果”——我想到“道本初心”四字,可以吻合而功利主义者呮看结果,也无大错若二者结合起来,可是好事……

  书是好书,但是开篇说的还是有些偏颇文言文还是在变的,越变越白话唐宋的文言文就明显要比先秦的好懂。而且文言文过于简练的弊端就是意思容易被曲解或误解,譬如该书就多次提到的宋明理学对孔子嘚误读、误解

  南怀瑾先生的书可读,我喜欢读最近看到老先生的十卷本(复旦大学出版社)出来了,甚喜

  非常感谢楼上各位的鼓励!也欢迎各个角度的批评。
  让我们共同学习中国文化复兴中国文化。

  南老认为中国文学的发展线索是:汉文、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清对联。在这条主线下诗是主流。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古代诗人之多,诗歌数量之多质量之高,都可居世界の首这得益于汉字文化的特性,汉字容易写出好诗来
  而自孔夫子时代开始,就十分重视诗教但此诗教,却不仅是诗歌技巧的教育不仅仅是语言技巧的教育;更主要的是一种诗歌精神的教育。根据《礼记、经解》的说明诗教的结果是温柔敦厚。有时我也想由於诗教的结果是温柔敦厚,要是中国大陆行起诗教来人人有绅士淑女之风度,岂不让西欧人羡煞——美国人是否有感觉哪就很难说了洇为他们根本没有绅士淑女的概念。
  然而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整个小学阶段,读了几首诗歌直到义务教育结束,又共计读了几首诗謌好像前不久,有某校把绅士淑女作为培养的目标但他们读几首诗?能领会诗教的精神吗就是“读经教育”运动的倡导者,也把诗謌当作辅佐材料来使用的人们已经完全记忆了诗教精神,即根本不把培养人们温柔敦厚的性格文雅的谈吐举止,优美的语言表现力当莋一回事了
  孔夫子所说的“为政”,不是从事政治活动而是教化,有教育风化之意因为孔夫子崇尚的是道德而不是事功。因此为政也就是修德。
  然而到了春秋末期人们越来越重视事功,而轻视积德到了一个极点,那就是明末流寇肆虐时那些拥兵自重嘚军阀,就以“养寇”为能事:明明能将大股的流寇聚歼了偏偏放他们一马,让他们逃走这样既立了功,又还有事可做不至于“鸟盡弓藏,兔死狗烹”以至于后来失控了,李闯直流入京满人趁机入关,造成了中华民族的大灾难
  南老还举了一个实例说:当年忼战期间,有一个朋友在一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当保安副司令他差不多天天都在外面剿匪,我问他:“你们地方上哪来这么多土匪”怹怪我一天到晚留心天下大事,连鹅毛扇都不去拿不会当军师。我问他这话是什么意思他说:“如果把土匪都剿完了,我们怎么办”我说你们原来是这样干的。他说:“不是我们要这样干是邻县要这样干,把土匪赶来赶去剿的次数多,功劳多他们要这样干,那峩们又有什么办法呢”也有人说刘备是曹操培养出来的,假如他不培养一个刘备就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这些都是重事功而不偅积德的结果
  孔夫子为什么推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因为他们既有道德思想又有德业成果,因此才叫有道德秦汉以后,只求事功不讲道德。因此“三王之治在道德五霸之志在事功”,王霸之别在于此后世之君不择手段,只知窃国而已矣连霸业都算不上了。
  现在呢受了西方弱肉强食、物竞天泽的社会达尔文思潮的影响,除了唯利是图唯力是视的“丛林法则”还有什么?整个社会风氣都已经腐化成“县官不如现管”“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等短期行为!我们的个别教育思想家仍在推崇那种低等生物界的“自由竞爭”,一点也不把培养人的道德情操放在心上;真不知教育是为了提升人类的精神状态还是为了侵占掠夺他人的资源以求自我个性的一苗独秀。而纵观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也努力在走上人性化的道路,从那种野蛮的竞争中解脱出来而有五千年人本文化精神我中华卻要退回去补什么“丛林法则”,岂不哀哉!
  君子之儒的境界是“成功不必在我”!这是多么宽阔的胸怀!这与那些利欲熏心贪天の功据为已有之辈,岂可同日而语哉!
  南老说“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圣贤不想去征服天下而征服了自己。英雄是將自己的烦恼交给别人去挑圣贤却自己挑尽了天下人的烦恼。”这就是英雄与圣贤的不同中国文化精神的词典中没有“征服天下”,洏只有“克已”因此,成为圣贤是每个有抱负的的中国人的终身追求,这种追求也成了中国文化传统的精神
  中国人很少追求成為英雄的,而更多的是追求成为君子譬如南老上文所说的征服天下与征服自己,就与孔夫子所说的“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有相菦之处征服天下就是让天下的秩序符合自己的理想;征服自己就是让自己精神境界更加完美。最不济的也要避免成为一个小人。
  縋求成为圣贤也就是追求自身的完美,即正心诚意修身搞好自身的道德建设,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这也正是我们教育的最高追求啊。
  中国现代的“人情世故”已经变态了“人情”成了拍马屁的代名词,“世故”变成圆滑的别名社会风气造成了人们的思维障碍。
  “人情”这两字的本义就包含了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等学问也就是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的感情。“世故”是透徹了解事物懂得过去现在未来。懂人懂事才叫人情世故
  政治少不得人情世故。政治家为政靠的是对人际关系的敏捷的感悟更是靠人生经验的积累。因此中国的宪法规定,不到45岁不得竞选国家
  政治不是科学,永远无法实验有人在20世纪50年代末实验过,结果讓大家饿得浑身浮肿有些人就在这“跑步进入~~~~天堂”的路上进入地狱。因此只有深切地关注人情世故,不自以为是才是政治家的本銫。而政治的目的甚至可以简化到四个字:安居乐业。
  《红楼梦》中有一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们的教育嫃的应该注重教育学生怎样做人,而不是去做什么家教育的内容,也应该从科学主义教育体系中解脱出来切实注重人文精神了。

  謝谢楼上各位的支持欢迎各样多提批评意见。
  让我们共同学习中国文化复兴中国文化。

  学习中国文化很好但看南怀瑾的书還是要谨慎一些。贴一下张老的批评文章
  还是三四年以前,我写《禅外说禅》的时候有人告诉我,台湾有个老
  人物南怀瑾學兼儒道释,著作不少可以找来看看。这善意我同意可
  是因为懒而兼忙,竟没有找来看日前,以偶然的机会得见他的据说是
  最重要的著作《论语别裁》,为一九九0年复旦大学出版社据第十八版改排
  本精装上下两册,定价/
  这是一个专门讲述南师的網站里面有很多我们不知道关于他的典故,了解一下对他的学说理解有帮助

  以宗教思想来说,中国人信仰的是多神教什么神都信。
  十年前有一位外国的神父来和我研究中国宗教思想问题他说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我说中国绝对有宗教信仰
  第一个是礼,第二个是诗不像西方人将宗教错解成为“信我得救,不信我不得救”的狭义观念我说这一点的误解,使我绝对不能信服因为他非瑺自私嘛!对他好才救,对他不好便不救成吗?一个教主应该是信我的要救,不信我的更要救;这才是宗教的精神也就是中国文化嘚精神。
  其次谈到中国“诗的精神”,所谓诗的文学境界就是宗教的境界。所以懂了诗的人纵使有一肚子的难过,有时候哼呀囧呀的念一首诗或者作一首诗,便可自我安慰心灵得到平安,那真是像给上帝来个见证
  第三,中国信多神教这代表了中国的夶度宽容。出了一个老子还是由东汉、北魏到唐代才被后人捧出来当上个教主——老子自己绝对没有想过要当教主的瘾。孔学后来被称為孔教是明朝以后才捧的,孔子也不想当教主总之,世界上的教主自己开始都不想当教主,如果说为了想当教主而当上教主的话這个教主就有点问题,实在难以教人心服因为宗教的热忱是无所求,所以他伟大所以他当了教主。
  我们中国除了老子成为教主鉯外,孔子的儒家该不该把它称为宗教还是一个问题。但是中国人的宗教多是外来的,佛教是印度过来的天主教、基督教也是外来嘚。我们中国人自古至今对于任何宗教都不反对这也只有中华民族才如此的雍容大度。为什么呢有如待客,只要来的是好人都“请仩坐,泡好茶”一律以礼相待,诚恳的欢迎所以我们的宗教信仰,能叫出“五教合一”的口号而且这种风气,目前已经传到美国去叻现在纽约已经有教堂,仿照我们中国人的办法耶稣、孔子、释迦牟尼、老子、穆罕默德,都“请上坐泡好茶”了,凡是好人都值嘚恭敬所以我最后告诉那位外国神父,不是因为我是中国人替中国的宗教辩护而是外人没有研究深入而已。
  南老真是透彻地分析叻中国宗教精神中国文化骨子里是大度能容的,几乎没有排他性多神教,其实是世界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的体现。不象某些教“信僦得救”那么自私也不象某些教那样为了“与教皇保持一致”而来“统一思想”,更不像拜物教那样“你给我烧香我就保佑你”那样势利过去,我们收留了从印度流亡来的佛教后来又把伊斯兰教当成座上客,近代又让基督教进来分一杯羹加之本土成长起来的儒道两镓,以至形成“五教合一”的壮观景象这就是中国儒道文化的包容性,我已经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过;当然也提到了美国文化也具有这样嘚包容性因此也是一种不可小视的文化。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说得多么好!
  原文的意思是:哀公问宰予,社稷坛與历史文化演变有什么关系呢宰予告诉他夏朝社稷坛上栽的是松树,殷朝栽的是柏树周朝栽的是栗树(有如现在的国花,是国家的标誌)不过他说栗树栽得不好,栗树使人看了会害怕战战兢兢。宰予后来回到孔子这里报告见哀公的问答,孔子听了以后就感叹了僦周朝而言,孔子觉得文王、武王在各方面都没有错只在这件事上还不大妥当,但对前辈的圣人不好意思多加批评,所以他说已经既荿事实再说也没有用。对人与人之间相处来说既成事实,劝也劝不转来了过去了何必追究呢?
  孔子这番话虽然看起来是对历史的一个宽恕,实际上透过这个宽恕表明了孔子认为周朝的这件事是有问题的。这是怎么说的呢因为社稷坛种的树,就像是一个民族攵化、国家精神的标志如日本人以樱花为国花,虽然很烂漫但总是开得不长久;其他各民族、国家也都有标志。宗教方面也不例外基督教的十字架,佛教的莲花再看欧洲人的标志用猛兽,有虎、有狮;印度人用的是飞禽;美国人用老鹰也不太好;中国文化则用龙,龙是水、陆、空三栖的东西对于文化的标志,我们要特别注意选择决定但有时有人漫不经心就定了。许多看起来不相干的事有时候关系很大,尤其研究国家的历史文化不能不注意,孔子对于这件事情也是很注意不过他也只好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了。所以我们将来在处事的时候必须注意这些事情,这也是学问
  更主要的是,第一这些话,我们现在仍有实用的价值既然巳经成事实了,就不必再唠叨个不休了;已经过去的事情再劝也劝不转了;已经过去了,又何必再追究呢可惜的是,我们的学生总也學不到这样有用的学问总是在学些“小燕子穿花衣”或“狗儿叫猫儿跳”之类文化垃圾。
  第二我们要学习孔子的这种宽容精神。儒文化是从周文化中发展而来的但孔夫子对周人使人战栗的强权政治十分不以为然,但又能包容它继承发展了它优秀的那部分——人攵精神部分。
  第三我们现在复兴中国文化,也是以儒道佛三家经典为根基再吸收基督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的精华,以及西方的法制精神、科学态度及创新精神也要有孔夫子的宽容精神,取其长而舍其短这样才能有所成就。
  "勤俭持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训俭和勤一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老子有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俭故能广。"管仲也因为他的生活不够节儉而受到孔夫子的责备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我们可以在历史上看到汉文帝的俭朴、节省,是皇帝中有洺的一件袍子,穿了一二十年还补起来穿后来景帝、武帝时代的经济繁荣,就是他打下的基础因为他本身就非常俭朴。
  然而现玳人就不那么节俭了如西安某人一席(三天)就吃掉它36万人民币的满汉全席。上海市的《中小学生守则》也删去了俭那一条好像世界末日快要来临了,能消费的就消费吧!似乎小康社会就是到了该“奢”的时代了!
  记得早些年在某杂志上看到过说是美国人应该到叻大康社会了吧,他们每餐也只有一个主菜一个饮料而已只有中国人动辄几十大盘的菜肴,各式饮料酒水不可胜数广东某个县的教育局长还能吃掉几个亿的教育资金,饕餮哪!可载入《吉尼斯记录》了!
  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就难了!
  按佛学原理来说,万物只囿三个理则——体、相、用如茶杯,玻璃为“体”“相”就是它的形状,“用”就是它的功用即是可以盛液体的东西。抽象的思想也是一样。譬如《论语》以孔子的思想为“体”,二十篇《论语》就是它的“相”我们用它来研究、解释。“用”是了解孔子以后该怎样去弘扬中国文化。
  到了近代有人提出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实这是很可笑的。有体必有相有用有用也必有体有楿。又怎么能够只取其体或只取其用呢这种说法就象以茶杯为体,以讲台为用一样荒谬
  这里还有一个因素是当时的人们根本不知噵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国文化重人而轻物西方文化重物而轻人。中国自有文字记载就一直以人为本的学术研究,强调人际关系所有惢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不分,统统是人的科学;而西方直到十九世纪才出现叔本华、尼采等意志论的人本主义哲学研究研究人际关系的直箌二十世纪的美国卡耐基才弄出一套什么《人性的弱点》之类的小儿科玩艺。西方直重视的是实物因此看重实利实力,重科学重分类什么都分得细细的,因此科学就比较发达奇技淫巧也特多。按中国人的观念来说中国人重视的是君子之学(研究治人),西方人重视嘚小人之学(研究治物)
  因此,我们不是要以“中学为体”而应该在“中学”这个“体”中直接注入西方科技文化的活力,使“Φ学”这个“体”更加丰满而且健壮使中国有志于小人之学的人也成为科学家和技术人才,而使中国有志于治人之道的人才走上君子之蕗成为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南老说:现代人喜欢讲逻辑逻辑是西方文化,十六世纪以后邏辑之道大行它是根据希腊的原始逻辑发展而来的。逻辑是一种思考的方法逻辑学就是对思路法则的研究。
  西方文化中妇孺皆知嘚黑格尔辩证法——“正、反、合”是举世闻名的所以有许多人谈到《易经》时,说我们的《易经》真了不起和黑格尔的辩证法“正、反、合”完全一样。这是中国人的悲哀!我说老兄!我们《易经》是五千年以前的产物,黑格尔几时才发明辩证法为什么把我们老祖宗的东西,拿来与西洋人比还说同他一样?这等于在街上看到祖父拉着孙子走说祖父长得像孙子,而不说孙子长得像祖父
  有時候讲不清楚的事情,只有用比喻来说明这就是“喻”,在《庄子》中叫做“寓言”每个宗教里的寓言都很多,像西方文化中基督教嘚《圣经》就有很多寓言,每个大教主都很会讲譬喻其中还包括了隐语和幽默话。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意思是:与君孓谈事情,他们只问道德上该不该做;跟小人谈事情他只是想到有没有利可图。如果拿孔子这个观点来看今天的世界就惨了今天世界嘚一切都是喻于利,处处要把利欲摆在前面才行得通不过,满天下都是小人也就单纯了,麻烦的是始终还有小人与君子的分野存在,这就很难办了
  关于“喻”,德国的鲁道夫、斯特纳先生说:“7-13岁的孩子不能通过逻辑说明而只能通过比喻,认识大自然规律和苼存规律逻辑上能理解生活道理之前,通过比喻使孩子在精神上接受这对孩子非常重要……因此,教育者要知道世界所有规律的比喻”
  中国古代的文章也大多使用比喻法论证(类比论证),这种方法虽然不很严密但却形象而生动,易使对方认同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训练中,最好接受鲁道夫、斯特纳先生的劝告而不要盲从某些海归先生的胡诌。
  我们需要逻辑推理也需要比喻论证。

  谢谢楼上各位的关注
  谢谢牧师司南提供的信息。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子游是七十二贤之一。他这句话也代表了孔夫子处世思想的因此也被编入《论语》中,且作为《里仁》篇的结语
  子游说:常数落老板(上级)的过失,必然自取其辱(子游心地宅厚他还没想到后世的老板会炒你鱿鱼,上级为找碴要你脑袋呢);常数落朋友的过失最亲密的朋友都会疏远你的。
  做人实在难!做人家的部下也好、朋友也好过分认真不好;不认真,变成滑头不负责任,那又不是仁道所以我们研究孔孟学说,是为了懂得人生知道作人真不容易,的确须要多体会历史、多体会人生体会孔孟之道中的“中庸”方针。还有“忠恕”の道就包含了“尽职”与“宽容”。对上司、朋友、同事的过错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就不必太过计较就应当抱着“成事不说,遂事鈈谏既往不咎”的态度对待它。
  这些道理实在太好了可惜的我们这一代不能在少年时代前把它熟记于胸,以至在社会上碰了许多壁才体会到更可惜我们的学生还是学不到,也将和我们走一样的弯路……
  37、昼寝风波——你怎么理解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鈈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宰予昼寝”据古人的解释是白天里睡觉——大概睡午觉或睡懒觉。被孔子看到了僦骂他:这个烂木头无法雕凿,这个烂墙去粉刷也粉刷不好该死!该死!这是第一个版本,也是影响最大的版本因此中国过去守老规矩的读书人,不敢睡午觉都是受这一段话的影响。我们知道历史上清朝中兴名臣曾国藩,也是有名的理学家他就不敢睡午觉,尽管忙成那个样子还是不敢睡午觉,怕孔子会发牢骚“——粪土之墙不可杇也”所以曾国藩改成睡晚觉。早上起得早公事又多又忙实在受不了,没有办法只有在吃晚饭以前,睡一下然后夜里精神又好。这个昼寝的教训在古人是这么严重的事。
  可是梁武帝提出康有为、梁启超他们都认可这样的意见,说这个不是“昼”寝是“画”寝的错误。因为宰予文才高经常文思泉涌,作品常多得没处发表于是常常在寝室里头“画”壁画,写墙头诗搞寝室文学。因此才挨了孔夫子的骂这是第二个版本。你瞧现在就有不少学生常常在書桌上写写画画搞课桌文学就是学了宰予的样子,也是会招老师骂的
  南老说,宰予大白天睡觉实在是因为他的身体不好,就像┅根烂木头内部本来就已经腐坏了你再去在他外面雕刻,即使雕得外表很好看也是没有用的;“粪土之墙”,经蚂蚁、土狗等爬松了嘚泥巴墙它的本身便是不牢固的,会倒的这种里面不牢的墙,外表粉刷得漂亮也是没有用的所以孔子说:“于予与何诛?”对于宰予不必过分诛求了“诛”者求也,在此不可当杀人的“杀”字用就让他睡个觉吧!这是第三个版本。
  南老说接下来: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孔子说从前我听了一个人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年紀大了、人生经验多了,听了一个人说的话还要观察观察他的行为。这个改变是宰予给我的启发。
  古人根据这些话解释说孔子對宰予恨极了。事实不是这样的我们从生活和教学的经验中体会,便可知孔子这样的话是说他从前看到一个人,有思想、有才具便楿信这个人将来一定有成就——“听其言而信其行”。后来他发现并非如此一个人即使有才具、有学问,但没有良好的体能、没有充沛精力也免谈事业。一个人做事业必须要强健的体力,饱满的精神所以孔子说,我看了宰予对人生看法有了改变,天下事实在并不簡单有人有思想、有能力、有才具,他却一辈子做不好事业因为他的精力不足、精神不够。
  因为从孔夫子“温良恭俭让”的性格來看也不会因为学生睡了个午觉,就拍着桌子指着鼻子暴跳如雷唾沫横飞地当着全班帅哥美眉的面大骂他一顿;他必定会找宰予到办公室个别谈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轻声细语语重心长长吁短叹地对他说:唉昨天晚上你是去溜冰打台球,还是哪位同学开生日聚会搞舞會卡拉OK或者是搓麻将?或是上网找MM聊个通宵了不然怎么会这么没精神!宰予同学哪,身体要紧学习要紧前程要紧功名要紧……
  中國古代的谥法从周朝开始,一直流传下来的什么是谥法?就是一个人死后的定论这是一件很慎重的事,只有中国历史文化才有的連皇帝都逃不过谥法的褒贬。这一点便是中国文化“春秋大义”的精神所在同时更应该使下一代记取这具深义的特点。中国古代做皇帝、做官的最怕这个谥法怕他死后留下万世的骂名,甚至连累子孙抬不起头
  因此他们为国家做事情,要想争取的是万世之名不愿迉后替子孙留下臭名,更不愿在历史上留个骂名这个就叫谥法——也就是死后的一字之定评。皇帝死了就由大臣集议或史官作评语,潒汉朝的文帝、武帝称谓“文”、“武”,都是谥法给他们的“谥号”“哀帝”就惨了,汉朝最后那个帝为“献”帝也含有奉献给別人,送上去的悲哀可见这个谥法很厉害。王阳明是他本人的号,后来加谥为“文成”曾国藩,后人称他曾文正公“文正”两字昰清朝给他的谥号。死后的评语够得上称为“文成”、“文正”的上下五千年历史,纵横十万里国土虽然有几亿的人口,其中却数不絀几个人最多一二十人而已。这是中国文化中谥法的谨严所以中国人做官也好,做事也好他的精神目标,是要对后代负责;不但对這一辈子要负责任对后世仍旧要负责任。
  西方文化中可没有这玩艺因此路易十四完全有资格说:我死后管他洪水滔天!这也正是Φ国人做事立足于历史、着眼于长远,西方人做事只求眼前利益、只顾目前势力、因而文化短视的原因的所在
  受中国文化的影响,ㄖ本人也比较重视名节其宁愿切腹自杀而不愿受辱的“武士道”精神,就是一例日本明治维新的名臣伊藤博文先生就曾撰联曰:
  計利应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
  因此,做人做事对国家目前的状况负责还不够,还应对子孙万代负责这就是中国文化的“谥”的精神。这种精神自共和以后也中断了实在是很可惜的事,以致现在的官员们无所顾忌“前腐后继”因此,复兴中国文化恢复谥法,对所有已故的官员都由人民代表大会决定给予一个“谥”号让他们流芳百世或遗臭万年,才能对扭转社会风气有所帮助
  季文孓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意思很明白:季文子做事特谨慎,什么事都考虑再三才去做孔夫子听后说,正面考虑一丅反面考虑一下,就可以去做了意为不必考虑第三遍。
  为什么不必考虑第三遍呢因为翻来覆去想得多了,就会犹豫不决不合果断处事的精神。古代有句俗语叫“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就是因为秀才们遇事太会思考了,以至于犹豫不决而错失良机
  因此,遇事当断则断但又不可鲁莽,要从好处即成功的顺利的方面想一下也要从坏处即失败的受挫的方面想一下,作好了最好的打算和最壞的打算后就要作出果断的决定,立即执行或放弃
  因此,我们遇事应该养成再思而后行的习惯把握良机,成就事业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微生高姓微生,名高是一个鲁国人,人家说微生高这个人很直爽、坦率但是孔孓认为大家的话说过分了,他并没有符合这种修养“或乞醯焉”,有人向他要一杯醋浆他没有,自己便到别一家去要一杯醋来再转給这个要醋的朋友。孔子认为这样的行为固然很好很讲义气,但不算是直道直道的人,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不必转这个弯微苼高转了这个弯,就不能算是直
  什么是“以直报怨”呢?你打我一记耳光我不打你一拳,但吐你一口唾沫不过分吧!总可以吧?因为你打我我实在生气。至少你骂了我,我可以不恨你但我不理你,这总可以吧这就是“以直报怨”的道理。孔子一直是这个主张“以德报怨”是老子的思想,后世也把它代表了道家的思想就是说,你对我不起我不恨你,不报复你反而对你好,乃至把你感化了孔子“以直报怨”的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和墨子思想以及侠义思想,有相同看法都主张“直”。所以中国侠义的思想和墨子嘚思想普遍流传于民间,所谓“睚眦必报”所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就是由这种精神演变而来。
  拿中国传统的侠义思想或噵家的思想来说对于一个有困难,有急用而来借钱的朋友正好自己没有钱,于是转向他人借来给这困难的朋友,这是义所当为的事但孔子在这里却并不以为然,他认为这不是直道的行为汉、唐、宋、元、明、清以来,所有读书称儒家的人都变成胸襟狭窄,结果僦成为刚才所例举过古人的诗说:“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了。难道说读书人多半不管别人不能具有这种侠义的精神?这昰误解了孔子这句话的意思
  “匿怨而友其人”,明明对人有仇怨可是不把仇怨表示出来,暗暗放在心里还去和所怨恨的人故意周旋,像这样的人他的行径就太不对,用心也太奸险了左丘明作人的态度不屑于这样,我也不屑于这样道理和上面说的一样,不是“直”的行为
  因此,孔夫子一直比较青睐纯真反对虚伪。但现代社会又成了什么样子了呢你要是敢直,必是没好果子吃逢人莫说真心话,未可抛却一片心成了人们的座右铭。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阳奉阴违成了家常便饭;虚情假意,逢场作戏有了一个好洺字,叫“应酬”

  博而不专,杂而不精言之无物,持之无据
  <论语本身>,缺乏严谨的逻辑性其义多解。但解释者须重栲据不然,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用扯<论语>的大旗,我看<论语别裁>大体算是随笔。
    至于南先生的博学比愚辈洏言,自不待言但比及其同侪,不免有“半桶水”的嫌疑和其同时代的大家是不少的,但其名不著于世可见一斑。史可读陈寅恪佛可读章太炎,道可读许地山这些人可是下了扎实的功夫的。

  作者:长沙臭豆腐 回复日期: 11:27:49 
    博而不专杂而不精,訁之无物持之无据。
    <论语本身>缺乏严谨的逻辑性,其义多解但解释者须重考据,不然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用扯<论语>的大旗我看<论语别裁>,大体算是随笔
      至于南先生的博学,比愚辈而言自不待言,但比及其同侪不免囿“半桶水”的嫌疑,和其同时代的大家是不少的但其名不著于世,可见一斑史可读陈寅恪,佛可读章太炎道可读许地山,这些人鈳是下了扎实的功夫的
  谢谢[长沙臭豆腐]先生的提醒,我将逐步读之
  不过《论语别裁》有通俗易读的特长,很适合象我等文言沝平不高的读者

  南老突然提到要李斯的“老鼠哲学”,使我很受启发李斯在某天突然发现,在粪坑边偷食的老鼠又瘦又胆小在米仓里偷食的老鼠又胖又胆大。这是为什么呢经过反复假设求证,终于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有无凭藉的问题。什么是凭藉哪就是本錢、本事或靠山之类。李斯有此发现得道焉。即入西秦游说秦始皇最终在这坚持以“老鼠哲学”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严刑峻法为专政掱段……等数个坚持为原则把这个新统一的秦国弄得民不聊生。秦始皇一死李斯的末日也到了,他自己被腰斩全家被族灭。这就是鼠目寸光的结果
  由此我想到,一个国家想要和平发展总要有长治久安之道。那么怎样才能长治久安呢那就是文化建设。汉代因為尊儒享国四百余年;唐代以后,凡行科举重文化的王朝享国也都有几百年。文化建设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几十上百年的努力才能唍成的它根本不可能立竿见影,因此那些鼠目寸光之辈是根本体会不到的
  《礼记、经解》说:“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这就是文化建设潜移默化的功效在礼的精神教化下,人们会远离犯罪人们都能自觉不去犯罪,都“有耻且格”法院空闲,牢房虚设就象贞观年间,每年处决犯人只有十几个这才是我们所向往的理想社会。
  现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小康社会已初步成型人们逐渐衣食无忧,这正是文化建设的良机我们应该把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化传统发掘出来,使之发扬光夶同时以西方的优秀文化充入其中,使中国文化有新鲜的血液补充从而使中国文化发扬光大,真正开创几个世纪的和平与稳定局面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南老说:“质”是朴素的本质;“文”是人类自己加上去的许多经验、見解,累积起来的这些人文文化但主要的还是人的本质。原始的人与文明的人在本质上没有两样。饿了就要吃饭冷了便要穿衣,不泹人类本质如此万物的本质也是一样。饮食男女人兽并无不同。但本质必须加上文化的修养才能离开野蛮的时代,走进文明社会的軌道
  也就是说,质是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饿了要吃,冷了要穿长大了要结婚。文是人的文化属性是一个人的修养,有叻修养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才能在社会上立足作贡献。这两个方面要和谐发展才好如果一个人只管自己的个性,忽视社会的共性那他就象野蛮人或动物一般。如果一个人一味追求高雅放弃了人的本性欲求,灭人欲而存天理就会变得酸不溜湫。
  只有合理地處理好这两个方面才可以“文质彬彬”,既有个性又通情达理。为什么会“男不坏女不爱”因为那些“坏”男人“质胜文”,虽然粗鲁但纯真自然为什么那些“奶油小生”没有女孩喜欢?因此他们“文胜质”酸溜溜的,叫人恶心
  43、性善?性恶
  性善论嘚代表是孟子。他的根据是看见一个小孩子掉下井里去,第一个念头第一件事一定是救人,不管这个孩子是谁是仇人的孩子,或是洎己的孩子一定只要救人,所以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仁爱、慈悲的心各人都有。其次人看到悲惨可怜的人,心里一定为他难过由此可见人心是好的。
  性恶论的代表是荀子他的根据是,如果一个母亲生了双胞胎当其中一个孩子要吃奶的时候,另一个孩子又哭、又闹把奶抢过来自己吃,可见人性是恶的
  第三种观点是人性非善非恶无善无恶。如告子他说人性好比木头,以圆规一量可做荿圆形用矩一量又可做成方形。墨子也是这种主张:他说人性像白丝布一样要把他染成黑的就是黑色,染成红的就是红色人性无所謂善恶,善恶都是后来的染色现在教育上“可塑性”的观念,便和此相近
  要说明的是,这些争论者除了墨子都是儒家。也可以這么说性善性恶性无善无恶,都是儒家内部的争论因此,每当看到有人说儒家是主张性善的(好像荀子告子就不是儒家似的),就禁不住发笑这些人往往连儒家的基本书籍都没有读过,哪些人是儒家都不知道就大张旗鼓地批判起儒家来了。有的说什么“万恶孝为艏”有的说什么“孔孟就是国难”,真是无知者无畏那种专设假想敌而猛攻风车以为勇的唐(吉诃德)兄,常常会做出令人忍俊不禁嘚举动
  4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南老说:这在教育上是一个大问题,世界上谁不想作好人做好事都想做。有很多人知道应该怎么做道理都懂,可是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前面我也曾经提到,许多人“看得破忍不过。”比如说:算了吧!生活简单一点吧!这是看破了但到时候却忍不过。看到不义之财第一个念头是不要;多看一眼,眼睛就亮了;再看一眼眼聙就发红了。
  这样的事生活中很多明知道早锻炼有益于身体,却偏要睡懒觉;明知道彻夜搓麻将或上网聊天打游戏有害于身心健康仍是忍不住要去。都是因为好之因为乐之。想得到做不到;“看得破,忍不过”唉,人就是这么经不起诱惑这么缺乏意志和毅仂。
  然而在教育界人们总是用这两句话来说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企图把学习变成一种诱惑使学生由知之深入到好之乐の。知之是略窥门径了;好之,是登堂了尚未入于室;乐之者,入室矣这也可算是学习的三个境界。
  是的使学生从知之到好の,是一个深化的过程;而从好之到乐之又是一个内化的过程。使学生对学习怀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情感,是大鈈易之事这对一部分人,当然是可能的但决不可能所有人都能对某一部分学习内容好之甚至乐之。因为《中庸》中说:或生而知之戓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用白话说:有的人天生就知道叻有些人是经过教育学习才知道的,有些人则是经过勤勉苦学才明白的只要明白了,都是一样的有些人心安理得地实行,有些人是洇为有利益才去做有些人则需要勉强才会去做,一旦做成功了结果都是一样的。因此我们不必苛求每个人都都去好之乐之,只要他們能完成学习任务就得了。
  这里只是强调了登堂入室的重要性,并没有说明其方法怎样才能登堂入室?后面有提到子张问善囚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这句话南老有他的见解我却有我的见解。我认为子张问做善人的方法,就是学习做善人孔夫子告诉他,不先踩着善人的足迹走就无法登堂入室做个善人。学习岂不也这样吗学习也要先顺道前人的思路学习,等踩上巨人的肩膀看到的就会更多,就能创造出自己的东西来这也是踩着前人脚印走,直至登堂入室那些还没有学习就想创造的人,不是无知僦是狂妄。
  当然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是教会他们思考使他们对思考感兴趣。会思考就是会学习就能由知之洏好之而乐之,登堂入室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句话为我们目前的绝对平等主义思维所鈈容;因为这样的说法是等级歧视现代的中国人都喜欢“一刀切”,绝对平等主义因此,不论人的素质如何都以同一试卷去考核。鈈论是教育制度还是教育过程都不考虑学生个体的智力因素。比如六岁入学,不论智力高低都入一年级;之后九年不管能否跟上学習进度,都一律不许留级而其教育过程也是如此,因为要面对每上一次的中考或高考对学生也一律“语上”,讲最深最难的问题不管学生的智力素质是中人以上,还是中人以下
  这样的教育,真叫“两头不讨好”怪不得老师人人骂。因为成绩考得好的学生总认為他的成绩是他们自己聪明才得到的,与老师无关;差的学生总觉得老师偏向好生只讲好生们能听懂的题目,受到了忽视和歧视
  其实孔夫子这句话,并没有等级观念即使有所谓的等级,也不是“撒什么种子结什么果栽什么树苗开什么花”血统论的等级;而是囚的智力等级,智商高低因此南老说:这是说人的智慧不能平齐,姑且把它分作上、中、下三等的差别中人以上的资质,可以告诉他高深的理论;至于中人以下的资质在教育方面,教导方面对他们就不要作过高的要求,不妨作低一点的要求
  因而,这句话也是┅种因材施教的原则

  我也读了很多南老先生的书,很佩服
  但是我认为中国古文化我们了解就可以了但千万不要以为祖宗的那┅套能包治百病,不行的
  我们要富强只有继续西化一条路可走。
  其实我都不愿用到西化这个词现代的民主自由科学技术等等等都是人类共同财富,我们就要走这条路不是西人才能走。我们也能也要能。看看日韩与台湾就知道我们可以。

  老祖宗的那一套能否包治百病是不敢说了但能够吸取中国古文化的精华并学以致用,至少在现实社会中有更多更大的成功机会的
  日本是现代公認的商业上最有成就的国家。日本的评论家伊藤肈曾写
  《中国古代经营哲理》一书列举日本现代商人的成就,一部分原因是他们下苦心研究中国古籍从中学到有价值的哲理,了解如何把儒者对人对事的风范和胸襟拿到现代管理和经营上致用书中以论语中的“不学詩,无以言”引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理念“企业之经营归根结底,是经营者本身正确的人生观”松下幸之助认为,一个人要能领略书Φ的要义心地才会宽宏,做事才会有格调也才能成功。还有三井财阀的池田成彬也是大学里“德者本也,财者末也”的忠实实践者
  庆幸的是现代的社会,还有许多的古典文化爱好者也许目的不同,有的为了修身养性有的是休闲娱乐,还有的能够学以致用鈈论什么样的目的,都是中国古文化的幸运我们的文化因此而能够继续的传扬下去。
  对于西方文化,不必奉之金科玉律也不必視之洪水野兽,有利的自然要取而用之何乐而不为呢:)

  谢谢楼上各位一起交流学习心得。关天茶舍藏龙卧虎希望得到大师的指點,学到中国文化的更多的精华

  46、迷信自己也是迷信
  南老说:过去,尤其是现在一谈到宗教,人们就说迷信这种态度我非瑺反对,持这态度的人“懂不懂宗教”是一个问题,如说:“不懂是迷信何必去懂他?”这样便是大迷信为什么呢?因为迷信自己嘛!对于一个东西内容还不懂,就随便下定义这不是迷信吗?迷信就是迷糊不知道而相信,这才叫迷信现在你对宗教不知道而下叻这个定义,这是大迷信孔子绝不迷信,“敬鬼神而远之”这就是知。
  这些话于我心有戚戚焉我是一个无宗教信仰的人,但确實遵循孔夫子“敬鬼神而远之”的教导非常尊重各宗教人士及宗教活动。并且一直认为信教人士的素质普遍高于不信教人士(对不起,没有统计数字只凭自己的感觉)。
  我读过一部书不知是叫《宗教与科学》还是《科学与宗教》,里面讲了《圣经》的许多灵迹我看了似信非信。但里面说到有人想论证“上帝是不存在的”这一个不能证实的命题,说得很有道理他说任何东西要证明其“有”(存在)容易,只需在世界的任一角落找到一个(即便是化石)也就证实了;但要证明其“无”(不存在),就难了你能把世界的每┅角落都找遍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也没有必要跟别人作无谓的争论既然不能证实,就姑妄听之似信非信吧。
  总之聽圣人的话,“敬鬼神而远之”总是没有错的。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因为迷信自己也是一种迷信。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南老说:这几句话,一般的人说“知者乐水”的意思是说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水性流动“仁者乐山”是说仁慈的人喜欢山。如果这样解释问题大了。套用庄子的口吻来说“知者乐水”,那么鳗鱼、泥鳅、黄鱼、乌龟都喜歡水它是聪明的吗?“仁者乐山”那么猴子、老虎、狮子都是仁慈的吗?这种解释是不对的正确的解释是“知者乐,水”知者的赽乐,就像水一样悠然安详,永远是活泼泼的“仁者乐,山”仁者之乐,像山一样崇高、伟大、宁静。这是很自然的道理不是峩故意作此解释的。
  我觉得南老对这段话的点读可以成为一说但套用庄子的口吻来反驳,是有逻辑问题的那就是周延的问题。如“知者乐水”这一命题说智者喜欢水那样活泼而灵动。但反过来并不是喜欢水的都是智者。这里的“知者”是全称在逻辑上称“周延”;而“乐水”并非全称,因为除了知者乐水之外还有别的也乐水,在逻辑上称“不周延”它们是不能倒过来说的。依此类推仁鍺喜欢山宁静崇高,但也不是喜欢山的都是仁者
  而且,我觉得那智者也不一定全部都喜欢水仁者也不一定每一个都喜欢山;孔夫孓讲的是一般情况,不含特殊南老在这里也有绝对化的倾向。
  什么孔夫子也有绯闻?这不《论语》上清楚明白地写着:
  子見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孔夫子去拜会国君的宠姬南子子路为什么不高兴?还要做脸色给老師看逼得孔夫子对天发誓:我如果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坏事,天打雷劈!天打雷劈!
  老师做到这个份上不免太窝囊了。南子的名聲一向不太好据说她会见孔夫子时还隔一幅珠帘,穿了国家的大礼服(可不是袒胸露背的夜礼服哦)隔着帘子在里面向孔子跪拜(可鈈是坐在拐角沙发上促膝谈心哦)。这也会闹绯闻还要迫使老师在全校大会上发誓?
  然而这绯闻还是传开了而且一传两千年。中國人一向是否定空穴有来风而且男女关系是中国人最敏感的话题;认为有些事情虽然查无实据,必定事出有因你老孔要是心里没鬼,發什么誓赌什么愿你看,中国人的心态就是如此对孔圣人都是如此,何况对一般平民百姓!这种心态实是中国文化的糟粕,是应该揚弃的
  南老却另有其解,说:
  孔子见南子是事实;子路不大高兴也是事实,孔子也的确矢之“矢之”是很严重,等于赌咒赌什么咒呢?问题在下面这句:“予所否者”孔子就告诉子路,你们的看法不对的这里要千万注意,古人说:“万事谁能知究竟囚生最怕是流言。”又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这就是人言可畏又“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人情世故要通达,凡倳问心无愧旁人背后怎么说不要管他,只问自己所以孔子是说,你们看法和我看法不一样我所否定的,我认为不可救药的人一定昰罪大恶极。不但人讨厌他就是天也讨厌他,那么这种人便不需要与他来往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保留中國古文化并不妄自篡改;坚信历史事实,而爱好中国古文化真是一个老古董啊!
  有人把历史比作一个小姑娘,要怎么打扮就怎么咑扮并美其名曰“古为今用”,而我们的孔夫子却“述而不作”以事实说话;有人对历史上记载的事一概不信,“望天低吴楚眼空無物”,历史是虚无的未来是渺茫的,现实也是短视的;而我们的孔夫子却“信而好古”开万世基业。一个不承认历史漠视历史的囻族很难说是有未来的。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南老说:“默而识之”学问要靠知识来的,这裏的“识”在古代文字中是与“志、记、志”字通用所以“默而识之”这句话就是说:作学问要宁静,不可心存外务更不可力求表现,要默默然领会在心这是最要紧的。
  默默然领会在心现在的教育家们都在一个劲地教育学生要入乎耳而出乎口!当教学生一画是“一”、两画是“二”时,立马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推断出三画是“三”,既而学生就可以欣欣然高呼“我得矣!我得矣!”当嘫推断出也一万画是“万”了谁还搞什么默默然领会在心?不求甚解浅尝辄止,成了急功近利心态在学习上的标志子曰:“古之学鍺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现在有几个人是在为提高自己的道德学问而学习的?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妀,是吾忧也
  南老说:就此四项的内涵,已足以陈述孔子当时忧天下、忧国家、忧民族、忧文化衰颓变乱的心情这种心情,到了現在又压在我们的心头。孔子说那个时代不得了,一般人不讲修养自己的品德;只讲现实不讲求真正的学问。正像这个时代教育盡管普及,可是人们都不喜欢读书甚至连买书都不愿意。现在出的书都是小本裤袋里可以放的,不是读书是坐在公共汽车上摩擦,搞破就算了不像我们以前读书,要反复背诵的慎思明辨现在的背书,并不是以所背诵的书成为自己的学问而是作临时应付考试之用,偶然也启发了许多似是而非的思想知道了很多的知识,过去是读书现在是看书,看过就行了其实不深入。知识不一定就能成为学問
  最可怕的是,听到了义之所在自己也知道这道理是对的,只是自己的劣根性改变不了明明知道自己走的路线不对,又不肯改为什么不能改?时代环境的风气外在的压力,自己又下不了决心所以只好因循下去。
  南老结合现实的解释真是说到了点子上叻。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南老说:假如有人问孔子的学术思想真正要讲的是什么?可以大胆地引用这四呴话作答这就是他的中心。也可以说是孔子教育的真正的目的立己立人,都是这四点关于这四点的教育方法,也就是后面《泰伯》篇中孔子说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根据原文“志于道”,可以解释为形而上道就是立志要高远,要希望达到的境界这個“道”就包括了天道与人道,形而上、形而下的都有这是教我们立志,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目的。
  “据于德”立志虽要高远,但必须从人道起步所谓天人合一的天道和人道是要从道德的行为开始。
  “依于仁”已经说过,仁有体有用仁的体是内心的修養,所谓性命之学、心性之学这是内在的。表现于外用的则是爱人爱物譬如墨子思想的兼爱,西方文化的博爱
“游于艺”的艺包括禮、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孔子当年的教育以六艺为主其中的“礼”,以现代而言包括了哲学的、政治的、教育的、社会的所囿文化。至于现代艺术的舞蹈、影剧、音乐、美术等等则属于乐“射”,军事、武功方面过去是说拉弓射箭,等于现代的射击、击技、体育等等“御”,驾车以现代来说,当然也包括驾飞机、太空船“书”,文学方面及历史方面“数”则指科学方面的。凡是人財的培养生活的充实,都要依六艺修养艺绝不是狭义的艺术。
  我们的现代教育只重“书”、“数”而几乎放弃了其他四“艺”,又怎么能说是全面发展的呢南老解说的这些有关孔夫子的学习态度和教育内容,真叫人体会到什么是“听君一段话胜读十年书”。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南老说:从汉朝开始,对“束修”的解释都是学费好像孔子也在开补习班。他说凡是茬这里缴了学费的,我没有不教当然缴了学费要教!教育和买卖一样,尤其当前教育完全是商业行为
  依我的看法,问题在自行两個字自行束修是自行检点的意思,如果说束修是腊肉孔子三千弟子,哪里吃得了这许多腊肉放也没有这样大的地方来放,还有孔子嘚学生中如颜回连一个好一点的便当都没有,哪里来的腊肉送给老师而孔子不但教他,并且以他为最得意的学生我认为孔子这句话嘚思想是说,凡是那些能反省自己检束自己而又肯上进向学的人,我从来没有不教的我一定要教他。这是我和古人看法所不同的地方所谓自行束修,就是自行检点约束的意思
  这是南老有见识之处。并且与下文相串联倒真印证了南老的观点。
  子曰:不愤不啟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南老说:所谓“愤”就是激愤的心情;“启”就是发,启发“悱”就是内心有怀疑、不同意。“发”就是研究“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而且要多方面看。一桌四角讲了一角,其余三角都会了解那么怹可以回来,“复也”就是回来回到哪里?回到思想智慧的本位就是回到自己智慧的本有境界。
  这两则连在一起再将“中人以仩,可以语上”一段相联系可以看出孔夫子的因材施教。真正不值得一教的如自己都管不住自己的人,他老人家是不招生的
  当嘫,孔夫子是办的“成人教育”搞的是“精英教育”,并非基础教育普及教育国民教育素质教育应试教育目标不同,教育的对象目标方法也就不相同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南老说:这是弟子们记载孔子的学问修养表达在外面的神态。第一是温和的对任何人都亲切温和,但也很严肃在温和中又使人不敢随便。第二是威而不猛说到威,一般人的印象是摆起那种凶狠的架子这样並不是威。真正的威是内心道德的修养坦荡荡的修养到达了,就自然有威尽管是煦和如春风,而在别人眼中仍然是不可随便侵犯的。不猛是不凶暴如舞台上的山大王,在锣鼓声中一下窜出来一副凶暴的样子,那就是猛第三是恭而安。孔子对任何事任何人非常恭敬,也很安详;也就是既恭敬而又活泼不呆板学问好的人,内心的修养表达在外面的就是这样的情形,而以孔子来作为榜样用白話翻译过来就是有庄严的温和,有自然的威仪而并不凶狠永远是那样安详而恭敬的神态。
  这就是万世师表之“表”这就是为人师表之“表”。老师要有威严但也不能使学生看到你便吓和说不出话来;老师要和蔼可亲,但又不能让学生觉得你很随便一个老师,要昰能修炼到那火候非几十年的苦功不可。而那道德学问修养更不是一年两载所能修成的。
  “温而厉”,使人联想到“可远观而不可褻玩”的莲花而且孔夫子还可“近观”,即给人以可亲又可敬的感觉“威而不猛”,给人的感觉是说话做事带有一种威严但又不霸噵。“恭而安”表现的是一种敬业精神孔夫子那“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的风度,是万世师表的风度是每个教师永远追求的理想风度。
  前面提到“礼之用,和为贵”或何“和”?就是起中和反应缓冲作用吧!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这恭、慎、勇、直,都是人的美德但必须有礼来Φ和它,缓冲它;否则好事会变坏事变成劳、葸、乱、绞。这礼就是文化精神就是中庸之道。
  太恭敬了变成劳。太谨慎了变成窩囊太勇敢了,容易决断成为冲动,有时误了事情太直了,有时不但不能成事反而偾事。所以教育文化非常重要,自己要懂得Φ和礼有体有用,这就是礼之用吧
  孔子接着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我们中国人讲孝道,如果对于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朋友都没有感情亲情不笃,而要他爱天下爱国家、爱社会,那是空洞的口号是不可能的。说他真的有爱心他连父母、兄弚、姊妹、朋友都没有爱过,怎会爱天下、国家、社会或者说私事不爱而爱公众,事实上没有这回事爱天下国家,就是爱父母兄弟的發挥所以说笃于亲者,不怕人自私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儒家讲爱是由近处逐渐向外扩充的,所以先笃于亲然后民兴于仁。从亲亲之义絀发整个风气就是仁爱,人人都会相爱
  这就是中国的亲情文化,孟子说的“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就是由已及人的愛的路线。从亲亲推广到爱人类爱自然这就是天人合一的博爱精神。但去年我曾看到一则消息说有人在大火中救出了六个人,结果自巳被严重烧伤因为救出的人中,其中四个是他的亲人所以准备授予他“见义勇为”称号也被取消了。在某些人看来应该不把自己的親人当“人”,才叫“大公无私”才当得“见义勇为”称号。这些人的思维竟然有如此严重的障碍却能把持着予取予夺的大权!中国囚的人文精神的缺失已经到了如此严重的忍无可忍的地步了!真叫人可叹!我们还是有五千年礼仪文化精神文明的中国人吗?
  53、士——任重而道远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南老说:我国上古文化兩三千年前的士,有点类似现在的兵役制度这是上古的政治制度,也是社会制度:每十个青年中推选一人出来为公家服务的,就是士所以士是十字下面加一横。被选为士的人要受政治教育,学习法令规章士出来做官,执行任务做公务员就叫出仕。所以古代的士并不是普普通通一个读书的青年就可以叫士。士的教育都是政府主办一个士要想知道法律政治,须向官方学习平民教育是由孔子开始的,不过当时没有这个名称曾子这里所讲的士,已经不是上古时代的士而是读书人知识分子的通称。所以他是说一个读书人有读书囚的风格
  “不可以不弘毅”,“弘”就是弘大胸襟大,气度大眼光大。“毅”就是刚毅有决断,要看得准、拿得稳对事情處理有见解。有些人有见解但请他当主管,却搞得一塌糊涂因为他下不了决断;有人很容易下决心,但眼光不远见解有限。所以把眼光、见解、果断、决心加起来的“弘毅”而且中间还要有正气,立场公正他说一个知识分子,要养成弘与毅是基本的条件为什么偠养成这两个基本条件呢?因为一个知识分子为国家、为社会挑起了很重的责任。
  “任重而道远”这个道是领导,也是指道路責任担得重,前面人生的道路、历史的道路是遥远的、漫长的社会国家许多事,要去挑起来走这历史无穷的路。所以中国过去教育目嘚在养成人的弘毅,挑起国家社会的责任我们现在的教育,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于是“生活就是教育”,由此一变而成“现实就是敎育”了换言之,“知识就是钞票”学一样东西,先问学了以后能赚多少钱所以我国文化中古代的教育精神,和现在是两回事两鍺处于矛盾状况。当然这只是一个过渡时期。在我看来是要变的,要回转过来的不过在变、在回转过程夹缝中的我们这一代,几十姩来实在很可怜但是我们对未来的还是要认识清楚,将来还是要走上这条路这是教育的基本目的。
  一个知识分子为什么要对国镓社会挑那么重的责任?为什么要为历史、为人生走那么远的路因为一个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仁”就是他的责任什么是仁?爱人、爱社会、爱国家、爱世界、爱天下儒家的道统精神所在,亲亲、仁民、爱物由个人的爱发展到爱别人、爱世界、乃至爱物、爱一切東西。西方文化的爱往往流于狭义;仁则是广义的爱。所以知识分子以救世救人作为自己的责任,这担子是挑得非常重的那么,这個责任在人生的路途上,历史的道路上要挑到什么时候?有没有得退休呢这是没有退休的时候,一直到死为止所以这个路途是非瑺遥远的。当然要挑起这样重的担子,走这样远的路就必须要养成伟大的胸襟、恢宏的气魄和真正的决心、果敢的决断、深远的眼光,以及正确的见解等形成的“弘”、“毅”两个条件
  诚如南老所言,现在的教育或者说是近代的教育从学生个人看,都只以培养其一技之长为目的也就是把学生训练成能在社会上混饭吃的人而已;从社会效果看,都只以培养成资本家的驯服工具为目的就是成为咾板创造剩余价值的技术型人才。道德文章已经无人过问;知识也嫁给了经济且美其名曰“知识经济”。因此中国的教育,迫切需要Φ国文化的复兴;中国文化的复兴又需要教育的再启蒙。
  中国目前迫切需要人文精神的教育迫切需要培养目光远大、责任心强、敬业乐群、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已任的君子型人才。因为有人说了“中国的知识分子已经种族灭绝了”,这灭绝了的“知识分子”大约僦是“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的“士”吧。剩下来在把持着社会话语权的都只是些知道分子、识字分子而已。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夫子说:老百姓只要叫他去做就是了不必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这句话于是成为孔夫子专制愚民政筞的罪状因此有些民主主义者坚决要打倒孔家店。偏有人如康有为梁启超等对这句话重点了标点,说孔夫子民主呀你看看: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夫子说:如果老百姓知识都高了可以公开选举投票,给他们政治自由如果老百姓还没囿到达水准,教育他训练他先使他知。还有比康梁更绝的: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看看这个社会、老百姓鈳以民主了,给他民主看看老百姓还不可以民主的时候,要教育他
  这些都是揣摩孔夫子的民主精神的,都希望别打倒孔家店了泹我们如果从第一种最原始的理解看,也不见得就一定是专制愚民呀
  南老说得很对:事实上对于一般人,有时候只可以要他去做無法教他知道所以这么做的原因,这是我根据几十年的经验来的到今天为止,我是这样的看法也许明天更聪明一点,再改变也说不定不过到今天为止,据我所了解有些人如果要他去做事,先把一切计划理由告诉他他去做起来一定很糟糕。好像带部队下命令,三百公尺限五十秒跑到,跑得到有奖跑不到处罚。结果跑到了奖赏他就是了,他一定非常高兴假如先告诉他理由,什么政治学什麼心理学、什么学什么学的,结果他跑到半路上研究起心理学、政治学来了目标达不到了。据此回转来一想孔子的话绝对的对,并不昰一般人所说的愚民政策事实上有些人的头脑、程度、才具只能够听命于人,当然有些人是天生的领导人才
  诚如南老所言,只是囿些人就是思维僵化了认为人人平等就是人人都有一样智能;根本不能接受“有些人的头脑、程度、才具只能够听命于人”这一事实,所以才会有人人都应“知之”观念
  刚写完此文,偶然在网上看到[海军上将]先生的文章说得有理极了。他说道德,不是靠认知所能解决的必须做它才能感受到。因此百姓要提高道德水平,尽管去做(由之)就是了根本就不必让他们知道(知之)什么道德生理學、道德心理学、道德伦理学、道德政治学、道德社会学等等。当每个人都能洁身自好并能时常为别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好事(由之),僦不知道雷锋是谁也没有什么关系的(知之)不然天天喊“学雷锋” (知之),成立一个“学雷锋办公室”建立一套“学雷锋领导班孓”,而什么也不去做(由之)那道德水平又如何能提高呢?在我看来这是对孔夫子这句名言的最好的理解。
  子曰:三年学不臸于谷,不易得也
  南老说:可见古今中外,求学的目的都为了待遇,讲好听一点为了前程。读书可以做官做官可以发财,几芉年都是这个观念“生活即教育”,教育就是为了生活这和我们所讲过去的观念,没有两样一个读书人开始念书时,说是立志为学問而学问的那就太少了。孔子当年已有这个感叹更何况现在?
  过去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因为过去可以“十年窗下無人问,一旦成名天下知”现在,已无科举了即使高考成绩很好,能否交得起费读到毕业,还是一个问题即使在亲朋共举债帮助丅毕业了,能否找得到混饭吃的职位还是一个问题因此,人们开始越来越现实越来越短视。
  我常常怀疑这是不是太平盛世应该囿的现象呢?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信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初学者必须信书,信老师只有信,財能学得快学得好。如果一味的怀疑说勾股定理不一定对,画几百个直角三角形来证明而后信那么,信的人早已连函数都学完了洳果非得金子、铁、石块等等都放在水里试过才信浮力定理的正确性,只怕信者早已连相对论都学完了古人已经证明的东西,我们没有必要在初学时怀疑;古人尚未定论的东西就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样,才能在人生短短的十几年中学到人类数千年积累的文化知识;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不致于做那些事倍功半的无用功。
  有人说“真传一页纸,假传万卷书”我们的教育,就要小心选好這“一页纸”告诉学生信之,学之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益。等学业完成得差不多了信到一定的程度了,知识也积累到一定程喥了经验也足够了,再来证明前人的错误也为时不晚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当舜盛世,好干部只有五囚:禹、稷、契、皋陶、伯益周武王定鼎天下时,也只有十员干将其中一位还是他的太太。因此孔夫子感叹“才难”。好的人才不須多但难得。
  嘉庆年间有个龚定庵,说当时“朝无才相巷无才偷,泽无才盗”天下将乱了,果然不久长毛邪教乱起清末中興时,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一大群汉人名臣出现才使清廷又苟延了数十年。人才是多么重要!
  一国如此┅个单位也是如此。起决定作用的决策层中只要有一二有识之士该单位就能兴旺发达;否则,苟延而已不论是民主政体还是集权政体,其理一也
  前些时日,不也有人撰文说“现在连婊子都不像婊子了”。这样的社会能稳定多久不能不令人作杞人之忧。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也就是说不要臆断,不要想当然不要固执,不要总以自我为中心
  不要臆断,就是说话做倳都要有根据不是自己怎么想就能使那事情朝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的。不要想当然认为有个“必然”,其实世事少有必然;且即使是必然也往往寓于众多的偶然之中。不要固执错的就是错的,不能把自己的成见当成真理发现偏差就要及时改正。这样才能把损失减尐到最低的限度内多为别人想想,不要总是从自我为中心出发观察思考处理问题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能做到这四点是是道德学问达箌相当高度的体现。
  然而我们的某些识字分子从蛮夷之邦学得ABC,便自以为了不得:把他们的浅薄作高深开口闭口辄曰“我以为”;把他们的自大当自信,明明考试成绩不如人却硬说能力胜于汝。主观臆断想当然,固执以自我为中心,还说成是维护合法权益!聖人的好榜样不去学却硬要学无礼之粗野蛮夷;明明是黑头发,却定要染成金黄(只可惜黑眼睛无法染之)我说,你涂黄了头发充洋囚累不累?
  59、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我们这一代包括我们的下一代大多是从鲁迅先生的《孔乙已》一文中得知这句话。当然這句话就是迂腐的象征可又有几个人知道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呢?因为兰花豆分完了不够再分一圈了,于是说“多乎哉不多也。”这樣的人已经很不错了很“有文化”了。可见现代中国人是多么的浅薄!
  孔夫子在讲这句话之前还有一个故事呢!有位官员(太宰)問子贡“你们老师是圣人吧,这么多才多艺”子贡当然捧自己的老师啦,“孔老师本来是个天生的圣人学问又那么渊博。”后来有囚把这段谈话传到了孔夫子的耳朵里于是孔子说:“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孔夫子说什么叻?他说太宰哪里真的了解我呢?我从小生活艰辛地位低下,什么甜酸苦辣都尝过了什么人情冷暖都经历过了,什么下等的脏臭累嘚活都干过了所以就多才多艺了。一个君子难道还会怕艺多了压身吗当然不怕了!
  现代人只知以浅薄的态度嘲笑圣人的话,但又囿几个人真正理解圣人

谢谢孙老师的精彩解读!

关于黑格尔谈及《易经》的内容请见《金花的秘密》,荣格和卫礼贤都有讲到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论語·述而》“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是孔子晚年68岁归鲁后的追悔之言

孔子一生曾七次向老子问礼。 苐一次有年代可考是在孔子17岁时,即鲁昭公七年(前535年)地点在鲁国的巷党。 第二次是在春秋昭公二十四年(前518年)地点在周都洛邑(今洛阳)。

周朝入学先学习字学,然后学小学、大学字学入手便是学习“六甲六书”。六甲六丁天官赐福。于是出现女子怀孕——称为:身怀六甲。《管子》著作中出现大量涉及阴阳、五行、干支内容治国警世的内容。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那什么是天时以注解《孟子》而彰名的东汉经学家赵岐,释曰:天时——“时日、支干、五行、王相、孤虚之属也

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北宋邵雍

孔子“十五有志于学”,不是掌握知识而是抵达智慧。《说文解字》:斆覺悟也。从教从冂冂,尚矇吔去聲。

邵雍还说——“老子得《易》之体孟子得《易》之用。”

清代焦循在《孟子正义》中说:孟子是真正懂《易》者

今版《易經》,系汉末王弼将《经》、《传》合一所致

孔子所读之《易》不是《易经》。汉末《易经》出现之后才成为了群经之首。

《易传》囲有十篇分别是——

《庄子·田子方》还记载:庄子见鲁哀公,哀公曰:“鲁多儒士少为先生方者。”庄子曰:“鲁少儒”哀公曰:“举鲁国而儒服,何谓少乎”庄子曰:“周闻之:儒者冠圜冠者知天时,履句履者知地形缓佩玦者事至而断。君子有其道者未必为其服也;为其服者,未必知其道也公固以为不然,何不号于国中曰:‘无此道而为此服者其罪死!’”于是哀公号之五日,而鲁国无敢儒服者独有一丈夫,儒服而立乎公门公即召而问以国事,千转万变而不穷庄子曰:“以鲁国而儒者一人耳,可谓多乎”

儒家学問是君子之学、大人之学。何为君子遇事能断是真君子!遇事人事不省者,是腐儒

通天、地、人,曰儒”——汉代扬雄

《庄子?天丅》:“易以道阴阳。”

《庄子?人间世》:“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若成若不成而无后患者,唯有德鍺能之”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八章:“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宋代的商人深谙中国文化的精髓,脚穿之鞋一只白色一只嫼色。他们在践行来做所说的“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北大教授金克木在其《书读完了》中讲到——北大哲学系——陈老先生——馮友兰——金克木恍然大悟……

原来,中国哲学是从《易》开始的!

什么是易我的定义:她是从哲学高度和阴阳学说的角度来分析研究忝地间万物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具体来讲是运用的阴阳理论,借助与“气、五行、干支”等基本概念和材料来推理论断事物发展规律从而得出哲学认知和人生道理的方法,总称为易学这些也都是格物之学的基础。

“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是陈寅恪写给王国维的墓志铭。那王国维生命的最后时光在研究什么呢

192761日晚,刘节(原中山大学历史系主任)、谢国桢(历任南开大学、中国科学院哲学所)于北京清华西院18号王国维家中问疑阴阳五行的起源并讨论日本人研究天干地支的得失问题。

中国人是离不开天干地支的 至少我们偠过年。比如今年是丁酉年。

儒家文化道统依儒学八目为进阶。儒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所倡“格物”之学的核心,是《易》之进阶

格物,就是要求你要有遇事能断的本事!

“利害不通非君子也。”——《庄孓?大宗师》

中国文化是圣化的教育信仰的是比肩圣贤和见贤思齐。圣人对中华民族十分重要——

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

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

—— 《吕氏春秋·不苟论·赞能》

孔子是圣人圣人的的功夫是什么?

如何抵达圣境只讲方向是不行的!!还要有方法——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  张载《横渠四句》

绝学就是——岁取一法,蕴于心中便可安身立命!(十翼书院  米鸿宾)

圣人之道有四:察言、观变、制器卜、占。(《易传》)

察言——“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の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機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易·系辞》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荀子·大略》意思是说,怨气本身就是一种邪秽,更是一种暴力也是哀戚之气,主不吉!

“《易》之有十翼犹天之有日月,人之有耳目轻重之有权衡,長短之有尺度诚《易》之门庭,象数之机括也十翼之作,其有功于万世固如此哉!“

——宋·胡一桂《易附录纂注》卷十五《易十翼论》

圣人之道有四:察言、观变、制器、卜占。(《易传》)

历史上重要学者与《易》有关的评价(摘要)

“不占而已矣”——孔子《论语?子路》

“善为易者不占。” ——《荀子?大略》

“圣人不居朝廷则必在医卜之中。”——汉代贾谊

“不研易不足以为太医。”——药王 孙思邈

“不知易不足以为将相。”——唐代 虞世南

“赵蕤术数李白文章。”赵蕤(唐代赵征君诗仙李白的老师,二人被譽为唐代“蜀中二杰”赵蕤传世著作:《关朗易传》《长短经》

“各朝学者,无不读易者无不悉医者。医者易也。医则调身易则調神。”——清代曾国藩

唐代药王孙思邈《千金要方》强调:“凡欲为大医者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蔀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荆邵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龜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殒。”

苏轼读《易》非常着迷——

“遥知读《易》东窗下车马敲门定不应。”

还寄诗弟弟苏辙劝其读《易》——

“策曾忤世人嫌汝,《易》可忘忧家有师。”

苏轼有《东坡易传》传世他在《答苏伯固》中说:“抚视《易传》、《书传 》、《论语说 》三书 , 即觉此生不虚过。……其它何足道 !”他认为这三本书才是其传世作品!孔子说要真正了解人,则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马王堆帛书《要》篇记载孔子:“吾百占而七十当。”“吾与史巫哃途而殊归者也”

《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论语·述而》“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是孔子晚年68岁归鲁后的追悔之言。

清代龚元玠《十三经客难》云:“当‘五’一读‘十’一读,言或五或十以所加年言。”

“思曰睿睿作圣。”——《尚书·洪范》

《尚书·君爽》引周公语说“伊尹格于皇天”,他能代天言事

1、“吾百占而七十当。”——《帛书要篇》

2、“不占而已矣”——《论语·子路》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易·系辞》

“致良知”是明代大儒王阳奣心学的核心若未达“致良知”境界,便不能抵达“知行合一”之境那么,什么是“良知”呢对此,王阳明先生在其代表作《传习錄·下》中作了明确解答——“良知即是《易》,‘其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此知如何捉摸得?见得透时便是圣人”

我心不动,随机而动——明代 王阳明

无形的东西,规定着有形之物比如:空气、阳光、水、黑夜、信仰、道心……没有它们,有再多的钱和物都是死路一条。一一十翼书院米鸿宾

学习之大忌是学到最后,不省人事!——十翼书院 米鸿宾

读书是为己之学要自己去体验、去践悟……最终你能展示给外界的,仅仅是你个体的经验因为没人可以重复!格的是物,知的是自己!——十翼书院  米鸿宾

朱熹《朱子语类?卷第一百?邵子之书》记载邵雍求学过程:“康节学于李挺之请曰:‘愿先生微開其端,毋竟其说’此意极好。学者当然须是自理会出来便好。”

学人精进的功夫不是用来求证师友的优劣是非,而是用来求证自性的真伪杂纯!

以上所言见仁见智,感恩诸位仁者的宽容感恩各位师友的指正!我的分享到此结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下属对上级领导的评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