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佛法僧目是从那边放

更多佛教文章,请关注善缘网官方微信公众账号:shanyuanwang010从安放身心到解脱生死的修行真谛—— 到达心灵的彼岸
至尊文殊师利菩萨将一切大乘佛法含义、精粹归纳为《远离四种执著》的教授,传予萨迦初祖&贡嘎宁波。西元二OO七年,我于尼泊尔国际佛学院对来自东西方各地人士与各大寺院出家僧众约三百人,于十天里,汇集众多学者著作,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让初学者都能融会贯通。
同时以华语、英语、西班牙语即席翻译,特请堪布艮嘎希勒般全仁波切即席翻译成华语并将之整理成书,堪布在萨迦高等学府等各处修学众多经论究竟圆满,兼对 外传授众多教法,为有实际经验之大学者,所以我坚信这本书一定能帮助大众到达心灵的彼岸,我特祈愿所有读者能依此书再三修学,必定法喜充满。
堪千阿贝笔于二OO八年六月二十一日
般全仁波切
健康的人就要有健康的身心,健康的身心是来自注重保养和不断的修炼。脸脏时,懂得要清洗;咳嗽发烧时,懂得要看医生;手割伤时,懂得敷伤药;身体累了,懂得要休息。
但心灵上的创伤,一般从外表上看不出什么徵兆,也因为如此,往往容易被一般人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环&&内心的修炼。
偶尔被人骂了一句,虽然内心不舒服,又因为工作或课业的忙碌,也只能暂时不去想;虽然表面上没事,但心灵所承受的打击与创伤却已经产生了。一个打击、一 个刺激,譬如你所爱的人并不爱你,你不爱的人却爱着你,日常生活中这些不起眼的小事,随着时间的流动,日积月累下来,陆陆续续在心灵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疙瘩。试问在这种情形下,有谁看得到?谁又能去解决这些肉眼所看不到的问题?只因为这个肉体一直处于健康情况下,这些心理上的压力一直不断的被自己和 旁人所忽略,当出现最后的一根稻草,也许是别人无意中投射过来的一眼,这时精神上再也无法负荷了,很多人一瞬间崩溃,所谓的&燥郁症&或&心理变态&就全 部爆发,开始不断伤害自己,甚至伤害别人,或表现在虐杀动物等行为上。
很多身体上的疾病,例如胃溃疡、癌症等,无不来自内心的压力而逐渐形成。心病还需心药医,或者藉助心理咨询,或服用镇定剂,或钻研高深玄妙的理论,或有助益,却不甚具有疗效。一般精神上出现问题时需要长期治疗和观察,也隐藏着接踵而至不可预期的伤害。
当代高僧堪千&阿贝仁波切,有鉴于一般人心理上抗压性的薄弱,也为一些已在修心的人,能够在有系统的指导之下,提高自己的精神层次,于西元二OO七年暑 期中,于尼泊尔国际佛学院为来自世界各个不同国家的数百人,进行了十天的禅修教学。这段期间,堪千&阿贝仁波切在讲席中以无任何书籍的辅助下,直接以数十 年修行证悟的智慧,综合经律论三藏及海内外无数高深的哲学,尤其将《道果三现分》、《远离四种执著》与《菩提道炬论》的教授融合在一起,以最浅显易懂的方式,有系统地讲述了修心的要诀,在口语上即席翻译成华语、英语、西班牙语,包括藏语,一共四种不同的语言。在场听众不分男女老幼,也不分学历高低,都能在 堪千&阿贝仁波切亲切自然的讲述中,自然而然了解于胸。在场有位女士提及她多年来精神的疾病和压力,在短短几天内突然不药而癒,当下心胸开朗,呼吸也跟着顺畅起来,实在受益匪浅。
这次讲座当中,从根本的心理哲学,配合修行,甚至最深不可测的中观,都是用最浅显的言语自然阐述。在这一连串的禅修里, 禅修者能够体验到深不可测的瑜珈。一般人听到&瑜珈&时,直觉上会认为是身体上的一种运动,其实内心的思维和禅修,才是真正瑜珈术的心法,也称&内瑜 珈&。少了&内瑜珈&,外瑜珈即成为外在身体上的一种活动筋骨的方式,还是无法达到&心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的境界。
在阅读本书时,请先将身体放轻松,保持自然松缓的状态,反复思维书中涵义,从思维当中,能自然的开发自己个人潜在的智慧。人脑有限,但所开发的智慧却是 无限的,透过本书深入思维,能够让个人真正再次脱胎换骨。佛家说:&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道家说:&修行成仙,转凡成圣。&儒家 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瑜珈术说:&天人合一。&因为个人努力大小有所不同,不一定能直接到达&涅槃为乐&的境界,但在修炼过后,对于身心各方 面都能展现出大幅度的调整,生起微妙改变的效果。
本书内容,从下士道开始有系统的阐扬人为什么要信因果,从深信因果中,为什么要看破 内心的压力,又如何看破内心,如何从下士道对其他众生起怜悯之心。中士道教导如何认清生死轮回循环不息,应如何思维才能脱离生死苦海,而不是选择自我毁灭,是真正透过修行进入&寂静涅槃&的境界。上士道教导如何生起大悲心,又为何要生起大悲心,在修行菩萨道中如何帮助其他一切众生,积极成就至高无上的智慧。最后要了解的是,真正的涅槃并非是追求单方面个人的安宁,而是在生死苦海中,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之菩萨大悲,不断的助益他人,又如何进一步开 发更大的智慧,能够以如梦如幻的智慧,自在又快乐的帮助别人。
本书特别提到禅修中会遇到的各种境界。禅修又分为层次上的高低不同,禅修中所生起的身心安宁并非是禅定的终极目标,修心者在禅修中若是耽溺于身心安乐,将会转变成一般天道的修行,不能了脱生死。很多人都会去尝试所谓的&禅&, 结果在练习禅修中,很容易发现自己原来是思绪纷乱,心丝毫定不下来。在此,本书将会告诉您,禅修前应有的预备,譬如寻找一个宁静的地方,并且禅修时,身边的人也是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如是良师益友更能增加禅修的效益等。又禅修当中应如何放轻松,在心绪起伏不定、心思紊乱中,不用惊慌,原来能够认知自心的 紊乱是禅修的必经之路,&心乱&是禅修的一种体验,透过禅修才能了解自心是如何地像脱缰野马般放荡不羁,同时必须具有这种内心&紊乱&的体悟,才能更进一 步的收心攝念,聚精会神地作出一个&自我的突破&。
透过本书,您将体会到人生的另一面。正如《释量论》所说:&人的体力再怎么锻炼也 是有限;心若能修炼,是无可限量的。&又《释量论》言:&各方的知识浩瀚无穷尽,但只要能明白修心的真谛,就能明白一切的真理。如果只以天眼能透视百千公里外之物才叫做神奇,值得拜师的话,那么,秃鹰在数万哩的高空上飞行时,也能清楚看见地面上正在跑动的小鸡,它也值得你去拜师了。&所以,引证《释量论》的字句,即使修到有神通,都不能算是神奇,毕竟仍然无法了脱生死,这也是为什么可以见到某些仙人已有神通,还是无法降伏自心的瞋恨,道理是一样的。
那么,真正的神奇是什么呢?修心修到内心有改变,特别是修到生起大悲心绝不舍弃任何众生,修到生起如梦如幻的大智慧,在渡众生时,再大挫折与障碍,依然 能保持&心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的心境,这才是最大的神奇。而不像之前凡夫俗子的心态,遇到挫折时,只能试着尽量不去想,或藉由忙碌让自己忘怀,或藉助酒精来麻醉自己的神经,沉沦在声色场所中,因为这些方法无法医疗自心的伤痛,一旦醒来,只会堕落在更痛苦的深渊。
堪千&阿贝仁波切在这十天的修心指导里,并无凭藉任何书籍,纯粹是仁波切从自身的修行体悟中直接流露出的智慧法语。笔者才疏学浅,担任即席华语翻译,经堪千&阿贝仁波切与萨迦法王指示授意,编译成书。祈愿此书出版发行,能对无量无边想要修心的人产生一定程度的助益。
到达心灵的彼岸(2)
第一天禅修指导
◎认识佛陀的教法
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成就无上的佛道,所以发起菩提心来听闻佛法。大家从大老远的地方千里迢迢专程来到这里听法我很欣慰。这次我所要说的是&远离四种执著&。
一般来说,佛的教法分三种:一、佛说的佛经。二、印度各地班智达为解释诸佛密意所造的论典,解说如何让众生得到增上生和解脱的方法。三、初学者依照修道 次第修法的口诀有许多种,在西藏,显密共同的大乘口诀,文殊师利菩萨传给萨千&贡嘎&宁波的《远离四种执著》,和金洲大师传给阿底峡尊者的修心口诀最为著 名。佛经记载了文殊师利菩萨众多伟大的功德:持一佛号就能得到很大的福德,若持诵很多尊佛的佛号自然会得到更大的福德,但是与其持诵恒河沙数的佛号,不如专持一尊文殊师利菩萨名号的功德更加殊胜,因为文殊师利菩萨成办一切三世诸佛的事业,本师释迦牟尼佛和无量诸佛如来都是在文殊师利菩萨的引渡下初发菩提 心,修学佛道。
&了义文殊师利菩萨&特指诸佛心中无二的智慧,依据以上原因,文殊师利菩萨堪称是一切诸佛之父。弥勒菩萨说:&像我这 样的十地菩萨再怎么仔细观察也无法得知文殊师利菩萨任何行踪。& 文殊师利菩萨不可思议的传记在佛经里都有记载。《远离四种执著》有各种参考书籍,这里主要依据袞谦国然巴的注释来给予禅修指导,请在各修座中多看看这个注释。这里指导显宗波罗蜜多乘的修道次第,如传统教学,恭秋伦祝的《三现分》里面的顺序排法和我们的教学顺序有点不同,参考相关书籍,例如:《三现分》或 《牟尼密意显明论》或慕千&森巴千波的《修心要诀》。
我本身不曾修证,无法从自己修行上给予指导,也无法说过去从未有过的经典。这一次主要是对从国外来到这里修学的大众,虽然对佛法很有信心,但对各大经论不曾修学过的这些人,讲三宝的功德和多种大乘的修法,祈愿能在大众的心中种下大乘佛法的习气。
学法和实修如何并重
在这十天,学法和实修要并重,为让大家能同时闻、思、修,所以特别安排闭关修学的课程,每日落实四个修座。譬如:闭修一个半小时,在前四十五分钟先自 修,多阅读相关经论,反复听闻和思维,后半小时做真正禅修;或在每次修座自己修学,再利用其他时间禅修都会产生很好的觉受。一般四句佛法能确实闻、思、修,就能生起三种智慧:一、由听闻所生起的智慧:在上师跟前听闻或阅读其他人著作的经论,从而了解佛法,通称&闻所生慧&。二、由思维生起智慧:闻所生慧 后还需要进一步分别观察其中的含义,用各种道理思维就能沉淀自己的心,透澈了解所听闻的法义,通称为&思所生慧&。三、修行所证悟的智慧:一般说法时,在 同一含义上辨析各派学者的主张,但在实修时不可一直在差异上作比较,必须在一个法义上,得到绝对的信解。譬如:在一个不熟悉的地方,遇到两条分歧的叉路,只能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走,无法三心两意同时并行,修行也是一定要产生绝对的信解,对所决定的道路反复忆念,一直到熟悉为止才称为&修行&。
&观察修&和&止定修&
譬如:修奢摩他时,必需一心专注在一个所缘境上反复修炼,这时并不需做任何思维,但是在&毗钵奢那&或修&无我&时,修法就有观察修和止定修两种,例如:用种种的道理来做观察,以修无我的例子来说,举出种种原因证明无我,在思维无我时的禅定称为&观察修&,如果之前已经知道无我的原因和道理,在绝对的 信解中已有修炼的人,不用再思维和观察各种原因、道理,而直接入无我的空义上专注禅定这叫&止定修&。
修&奢摩他&时,使心能安住,不论修慈心或 悲习等等,都会快速的让心练达,得到成果。成就&奢摩他&功德的圣者都是如此修行。即使没有&奢摩他&,只要能使心定下来,修学慈心、悲心等等,亦都会有 成果,所以禅修不一定要修到奢摩他,因为有两种修法:即&观察修&和&止定修&两种。譬如:修悲心时,思维对众生修悲心的原因,思维一切众生皆为慈母,遭 受痛苦折磨,所以可怜众生发出悲悯的心,这就是&观察修&;或者不思维特定的原因,单纯的怜悯众生发出悲心这就叫&止定修&。总之,一切都有两个层次来次 第修学,甚至念念字句也都能得到很大的利益,拿念珠念诵&愿一切众生具足乐及乐因,愿一切众生永离苦及苦因&等等诸类词句上百次,并且心中也如是思维,这般持诵能得到不可思议的功德。在这十天禅修中,将指导多种修善行的方法,祈愿大家从今开始就要好好的禅修。
在密宗有各种瑜珈的修法, 在显宗亦同。例如: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情,皆立下誓言一切都是为了利益众生,由这誓言的力量能将所作一切得为全部转为善行,发其他菩萨大愿都能将自己的一切作为转变为善行。譬如:在睡觉前发愿说:&愿一切众生都能成就法身佛&,当然这里并非指睡觉就是法身佛,但二者相似,能将睡眠转为善行;睡醒时发愿:&愿 一切从生都从无明睡梦醒觉&;起床是发愿:&愿一切从生能成就色身佛&;穿衣服是发愿:&愿一切众生能以惭愧为衣&;沐浴时发愿:&愿一切众和以洗涤烦恼的污垢&,此类多种修法,可从各经典中选优美的词句加以背诵,牢记在心就能得到很大的益处。吃东西时发愿:&愿一切众生都能以禅悦为食&,一般吃东西、喝 饮料都能如是思维:是为了利益身体里的虫子,这样吃喝的一切行为全部都变成大乘的修行。
皈依的指导
真正禅修时, 应该需要在宁静中做禅修,宁静有两种:身宁静和心宁静,身宁静是指自己独处,心宁静是指断除对众生和财物等的贪爱和欲念,修行需要断除对众生和财物上的欲念,自然比较能快速得到证悟。此外,若常常杂务繁忙,就算是长时间的禅修,也很难有什么效果。这一次为每个人准备各自单独的寢室,当关起房间的门时,很自 然就会身处在宁静中,心也会跟着宁静下来。禅修时,身心要避免疲累,须先充分休息,在白天时,身体要安闲、随性安住。白天睡觉不但没有任何益处,而且会产生障碍,所以要到晚上再睡觉,睡觉是休息最好的顺缘,晚上修座结束后,不要讲很多的话,除非是很重要的事情,否则不要跟其他人闲聊、交谈,这也是一种大乘 佛法,要好好修学。接着开始做皈依禅修的指导。
皈依是一切修法的根本和一切佛法的入门之道,故不管在任何时候都经从皈依开始,皈侠肝 义胆放在最前头,可以让修法中不起任何障碍,所以不可以直接从修法开始修,要先从皈依三宝开始祈祷,让这修法变得很好,也可以边做皈依边做礼拜,所以修法开头,有先做皈侠肝义胆,修法就不会有障碍,还可以帮助整个修法变得很好。什么叫做皈依呢?若遇挫折又无法消除内心的恐惧时,就要寻求救护、获得帮助,这 就是皈依。
在修皈依时,要先知道皈依的因,大乘皈依的因有三种:恐惧、信心和悲心,要先了解这些才能实践修行。寂天菩萨说:进到地狱时,才想寻求 庇护去除恐惧,但在那时是不会得到任何帮忙或庇佑的,所以从今起要好好做皈依。有人问说:&我们有什么好恐惧的呢?&从无始以来到现在,尝受到各种的痛 苦,如今我们再不觉悟好好修行善法,就会不断遭受到无穷尽的痛苦,所以在痛苦的趋使下,陷入更大的恐惧中。生前常起烦恼,犯众多罪业,又未曾行善修行来忏悔消业时,一旦死亡,一般众生百分之九十九都有可能堕入地狱,作这样的思维心中就会产生恐惧,自然就想到要皈依。皈依的第二因:是信心,信心分三种:净 信、欲信、深信。所谓净信就好像水中无有杂质,就叫干净的水,同样的,当心中没有疑惑和不信的杂质,只想到三宝有不可思议的功德,这就叫净信;欲信:是欲证功德的心;皈依三宝时,如果有绝对依靠的心念,这就叫深信。皈依的另外一个因是悲心,大乘的修道与证果全部都是由悲心所成就,如果没有悲心就根本不是大 乘的修道,一般其他的众生都跟自己一样有很深的恐惧,所以为救除众生的恐惧,自然就会想要皈依,故悲心是皈依的因之一。何谓皈依境?在小乘时,只有佛的色身才称做佛,所谓法是小乘的法,所谓的僧是小乘八种圣者;但在大乘,佛有三身,所谓三身,一些未曾涉猎经论的人会误以为是三个人,这是不对的,而是一个人 在成佛时,会得到三身的意思,所以真正的佛是指:报身佛在佛刹土中,以佛的形相来宣扬大乘佛法的圣者,周旁眷属全部都是菩萨圣者;所谓法身佛是指佛心中的智慧;所谓化身佛是诸佛如来为了利益各种根机的众生,时而化成宝相庄严的佛,时而化成众生的形相,或化成菩萨、声闻、独觉或化成各种外在物质世界,以上这 些皆称为化身佛。所谓法宝是指大乘的佛法,又分教法和证法两种。所谓教法,简单的说,就是之前佛所说的教法和佛菩萨心中的智慧流露,现在所能见到的各经论都称为教法;证法分灭圣谛和道圣谛。灭圣谛指菩萨圣者心中法性脱离客尘污垢;道圣谛指对治断除烦恼的十地菩萨心中的智慧、大悲等等。总之,三宝的一切,都 是我们的皈依处,譬如:单皈依一尊释迦牟尼佛即等于皈依一切诸佛如来,皈依一尊佛和皈依一切诸佛并没有任何差别。比如说虚空是无量,而佛也是无量无边,法也无量无边,僧也无量无边,这一切全部都是我们的皈依处。
我们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呢?譬如:我们犯了很大的罪业时,若我们无法各别消除 这样的恐惧和苦恼,就要寻求其他的救护。能庇佑我们的救护处,必须具足三种特点:拥有智慧、拥有能力、愿意救护,一切诸佛与菩萨都有智慧、神威和慈悲三种功德,其他众生不会有这些的功德,所以说皈依三宝是很合情合理,但是正确的说法是无著菩萨所说:三宝有四种功德:第一种就是自身已脱离一切的恐惧。如果常 处在各种恐惧中,就像被洪水冲走时,不抓住树木或其他东西脱困,只是左手抓住自己的右手是没有用的,所以一定要完全从各种怖畏中解脱各种恐惧。第二种功德,就是要懂得如何让众生从恐惧中解脱出来。第三种是具有悲心。第四种是不用送礼,譬如:要请他人帮忙通常都会有困难,但是能恭敬诸佛菩萨就能得到各种帮 助,即使之前曾伤害诸佛菩萨,佛菩萨还是会来帮忙你,或者之前不曾有过任何关连,也是一样会慈悲的救助你,我们就是需要这样的皈依处。那要怎样作皈依?为解脱生死进入修行来皈依导师佛,例如:世上的人也有皈依三宝的,特别是遇到恐惧时,为了能够消除心中的恐惧,达到自己的目标,这就是一般世人皈依的目的, 但是不懂得为了帮助修道而皈依佛宝,所以一般世人的皈依对解脱道并无任何帮助。真正能成为解脱道的皈依在大小乘都是一样的,以佛为导师,法为能得到解脱的道,僧为修道上的益友,能作如是思维才叫做皈依。
真正的皈依
皈依有两种,口头上的皈依和从心深处真正的皈依,嘴巴念着皈依佛,或从心深处依止皈依佛,两者都是皈依佛,所以我们若要真正做皈依佛的修行,按照无著菩萨的指导,要具足四个特点,就能成为真正的皈依。
第一个特点:明了三宝的功德。
第二个特点:明白三宝的差异。
第三个特点:做出承诺。
第四个特点:能知道自己宗教和其他宗教所说皈依境的差异,知道在独独一尊佛里,就已圆满佛法僧三宝无上的功德。
圆满以上四个特点,就成为真正的皈依,所以在做皈依前最好先了知三宝的功德,先简单的告诉大家三宝有哪些功德?什么叫做佛宝,佛是圆满一切的功德,断尽一切的过失,没有任何的错缪,这样伟大的圣者称为佛。今天和明天会继续详细说明,佛的功德有四种。
但现在大概说一下,佛身的功德分为二:
&宝相庄严的佛身,能让众生在看到的当下生起很大的欢喜心。
&事业:分别有几个特点,明天再另外予以详细的解说。
佛向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在千千万万的众生中刹那之间显现出来,能用一种形体让众生看到不同的形象,这是佛向不可思议的功德。
大家照着今天的在禅修皈依时,先各自把住处打扫干净,准备佛像或佛塔,如果你们都没有的话,那就摆放佛经,在前方可摆设供品:饮用水、濯足水、鲜花、烧 香、明灯、涂香、美食、天乐,没有摆设也没有关系。各自坐在铺好的座位上,心情放轻松好好休息,然后观想前面虚空中释迦牟尼佛就可以,周旁围绕着十方诸佛菩萨,好像真实显现出来那般,而且观想不会因狭隘的空间而受到限制,各别都坐在狮子宝座上,旁有无量的供品和眷属,现出宽广巨大的空间,自己本身是带领皈 依的人,左右前后都有无量的众生全部现出人的形相,聚在一起,保持这样的观想。持诵皈依文时,念到&我与众生等同三界虚空边际一切有情,从今起乃至未证菩 提藏间&,当念到&我与&时就想自己;念到&众生等同三界虚空边际一切有情&就想皈依的人是一切众生全部都一起在作皈依,在大乘里必须要自己和一切众生一 起作皈依,所以观想一切众生都一起作皈依;在英文译本的前头应该有提到&我与&这两个字,如果有看到&我要皈依&的话,那就是还需要再校对,因为少了&一 切众生&,只有&我&单独时,则是小乘的说法。当念到&从今起乃至未证菩提藏间&是在说明皈依的时间,如果是小乘就会说未死之前作皈依,大乘会说在未成佛之前生生世世都要皈依;念&皈依佛&时,思维佛是导师,念&皈依法&时,思维&法&是修道,念&皈依僧&时,思维僧是修道上的良朋益友,因为三宝都有悲、智、神威的功德,所以真正的皈依处,决定唯有三宝。自己和一切众生常处在各种的恐惧中,所以自己和一切众生都是在修悲心时要可怜的对象。
之前未能一心依靠三宝,只是各自设法处理,由此因缘一直无法产生任何非苦的成果,现在开始要一心依止三宝,所以不管我们身份地位变高或变低、快乐或痛 苦,要想这全部是三宝的安排,不是自己造成的,也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寻求庇佑,所以要常常一心思念唯有三宝洞知。&一心依靠&指的不是一方面的依靠,而是全 面的依靠,要作到&全心依止三宝,只有您才能了知&作到这样的依止。最后念远离四种执著祈请文:&自心趋向正法祈加持,正法圆成佛道祈加持,道上幻惑息灭 祈加持,幻象升为法性祈加持。&心中要想着其中的含义,念诵祈请文能够提高远离四种执著的禅修,以念诵的方式祈请,深信三宝一定给予救护,最后将修皈依的功德全部回向未来能利益众生、成就无上的佛道,一切威仪须时时忆念三宝功德,今天闭关修座中请照这个指导来做禅修。
第二天禅修指导
◎佛法僧之功德
佛的四种功德
为了利益一切有情,一定要成就无上佛道,所以发起无上菩提心来听受佛法。今天接续昨天的部分,详细说明佛的四种功德:佛的身、语、意、事业。昨天化的身功德已讲完,今天接着讲佛语的功德。例如:佛的一句法语听起来不但悦耳而且能够传播远处,具足六十支分的功德,不止如此,说法时,在同一时间中,佛的一句 法语能同时转变成各国语言,让大家都能意会、领悟。佛经记载:佛说法时,三种不同根基的众生会听到三种不同的佛法。佛的意功德:佛的心中有智慧和悲心两种,智慧能将一切万法像我们亲眼见到物品那样,于一时间当中全部证知,佛亲证一切万法的实相;未成佛前智慧不够,需要再学习的地方还很多;佛知一切万法, 智慧遍及一切,连第十地菩萨也都没有见证一切万法,也没有见证一切万法的实相,他们的见证只是功德的片面而已。
佛的功德是全方面、无 量无边,所以佛的功德再怎么说也说不完,也不会因此而变少。从因上来说的话,能成就这样究竟圆满功德的因,主要是悲心和布施等等诸类,在长久时间中修行利益众生的善心而成正果,所以因地菩萨功德圆满时,诸佛的功德也就会圆满。第四、佛的事业:所谓事业是指诸佛的&工作&,诸佛在自利上已究竟圆满,所以不需 要为了个人私利做任何事情,所做一切皆为利他,就是所谓的事业圆满。佛事业分很多种类别:所谓各种事业是指运用各种方式行使渡化众生的各种事业,主要是说法,但有其他更多的事业,就像《入中论》所述:诸佛在短短的须臾间,行使利生事业,其数量之惊人绝非能以南瞻部洲尘土的数量来计算;所谓事业遍布是指在任 何地方只要有可渡化的众生,都能以事业周遍而无不及;所谓事业任运是说诸佛的事业无费劬劳,能随意圆满;所谓不逾时,就是在需要的时候能适时出现,不会过早也不会太晚的过失;事业无间隔:能够恒续不断的承办事业。恒续不断:不会因某类佛事业圆满而中断其他事业,只要众生无有穷尽,诸佛事业就不会有截止的一 天。
诸佛事业绝对给予众生利益,例如:也有其他的人努力的付出,去作利益众生的事业,但是不一定会给众生带来利益;但诸佛的事业只会 给众生带来绝对的利益,诸佛连一个呼吸都能利益到众生、而佛身上所放出的一丝光明、每次法会中所说的法,都能给众生带来无上的解脱,能将众生安置在大乘的解脱道上,就如佛所说:为了利益众生,在佛像、佛塔或佛经前作膜拜或供养,如果一个懂佛法的人对佛像能起清净的心来拜见、顶礼时,一定会有功德,即使不懂 任何佛法,只是见到佛或无意中绕了佛塔,这些众生在一段时间中就能转入增上生(即人天道)。总之不论在佛前作了什么都能跟佛繫上很深的因缘,这些众生最后一定都会因此成佛,所以这些全部都是诸佛的事业。
法宝的功德
接下来国跟大家说法宝的功德,寂天菩萨说:&一切众生都有自己的工作,也都有自己个人的期许,目标都是为了离苦得乐,但唯有佛法能够真正究竟圆满这个目 标,离开了佛法以其他方式是无法完成的,所以佛法是能消去一切痛苦的良药,是能产生一切安乐的根源。&大小乘佛法所有的密意都是一样的,特别大乘佛法是能 让众生成就不可思议诸佛的果位,所以从成就果位上思惟,就能得知佛法具有广大的功德。简单说来,大乘佛法有方便与智慧两种,方便是以怜悯的心来利益众生,譬如布施;智慧是证悟实相的智慧,方便有生起诸佛功德的威力,智慧有断除一切烦恼的威力,在方便里就有悲心、慈心、布施等等,这些所有的功德全部都是法宝 的功德。
僧宝的功德
僧宝功德,大小乘的僧宝都安住于戒、定、慧三种佛学上,僧宝具有佛经所说的&入于安住善&等等的功德,所以僧是其他众生顶礼和供养的福田。佛经记载:即 使小乘阿罗汉也具有很多很大的功德,如&所做已办,卸下重担&从生、老、病、死中完全解脱等这些功德;十地菩萨也有不可思议的功德,例如:证得菩萨初地时,就成就了多种功德的宝藏,没有烦恼、痛苦、恐惧,但是这些菩萨们还未到达他的目标渡尽一切众生,所以还需要修成佛果,需要做很多的事业;重要的事业如 个别累积资粮和利益众生在这两种当中都无须任何的辛劳,如:初地菩萨能在同一时间中现出上百的化身,二地时上千,三地上万的化身,在很多的诸佛如来跟前闻思佛法和供养,例如:供养财物时,菩萨已圆满布施波罗蜜,故本身拥有很大的财富,他能以愿力和无碍的定力变现多种的供品来做供养,如:宴请佛和旁边眷属 时,能以禅定力量变现住所、豪宅、宝座、精美的器皿和各种美食及要供养的袈裟等。又:拿一朵小小的花供养时,能将之变现为巨大和数量众多,能以原本供养的一朵小花变成众多的花簇,部分花朵在虚空中变成华盖,部分变豪宅,部分变宝伞和胜利幢,部分花簇作成花鬘,部分花簇作成零碎的花瓣,以遍满虚空界的供品供 养,产生不可思议的功德。
同样的,其他烧香、酥油灯也全部都化成无穷的供品,因为形体的大小和数量多寡不只是心中所显现的差别,也能 变成实际上的物品,因为证悟万法实相的力量能将小的物品变成巨大,数目少变数量多。此外,还有所谓的时间长短,能证悟到实有体质不可得的话,就能够将历劫长久才能修成的资粮在须臾间圆满,所以现在我们要多做胜解。例如:供佛一朵花时,即使已枯萎也要想成是新鲜漂亮的花,数量微少要观想数量众多,做这样胜 解;还有供养曼达拉时,要想我由此曼达拉的供养,圆满需长久修行的资粮,这样的来激励自己,我们从现在起能常常做这样的胜解,当得到菩萨初地时,就能神通变现出真正的供养。
十地菩萨境界都很高,有一种叫虚空藏的禅定,得到这种禅定时,能将虚空化成无穷尽的宝藏,在需要时能直接向空探取 就能得到所想要的东西,那就是过去修行时,常供养三宝和布施的功德,所以十地菩萨为了利益众生,在须臾间化出十万多个身体来布施众生。最大的利益众生就是 &说法&让众生来修行佛法,菩萨有很多佛法可以说,以神通在同一时间里现出众多化身,每一化身都能在同一时间里讲十万多种的佛法。平常以父母的恩德最大,要回报父母的恩惠、报恩的方式如以遍满世间的财宝供养父母,也无法回报父母恩德,如果说法让父母修行佛法,才能完全回报父母的恩惠。还有菩萨能放出很多种 的光明,有些光明能净除三恶道的苦,有些光明能使众生的心变成善良,总之放出的光明能利益很多众生,菩萨的事业有很多种,简而言之,要多思惟佛法僧三宝都有不可思议的功德,能起很大的作用。譬如:出家人破戒,若能从心深处忆念佛有不可思议功德时,能恢复戒律的清净,具有无比的威力。
禅修须从皈依开始
无著菩萨说:作皈依时要具足四种特点:
第一,必须了解三宝功德。
第二,明了三宝的差异,什么叫佛,就是菩提,法是他的成果,僧是修学佛法的行者,最重要的就是了解三宝如何救除众生的苦,佛陀说法,开演解脱道以救除众 生的苦和恐惧。并非佛菩萨直接让众生完全没有苦,而是佛说法,,众生能如法实修,这样就能慢慢从苦恼中救脱出来。实践修行佛法,法宝就能将众生从苦恼中救脱出来。例如:僧众心中的法,和文殊菩萨心中的法虽然不能实际救护我们,但只要众生能如法实修,就能断除痛苦的根本&烦恼与我执&,是名为解脱痛苦。僧能 引导众生,开示修行的方法让你更加法喜充满,例如:僧众有时赞美佛法和鼓励修行佛法,让大家都能产生信心,精进修行,僧以这样方式救除众生的苦。
第三,皈依时要作出承诺。承诺佛为导师,法是道,僧是友;作如是想而皈依。
第四,了解其他宗教的三宝和佛教三宝的差异,才会选择皈依三宝。例如:印度以大梵天、毗纽天、仙人等等为导师,他们自身没有断烦恼,甚至也遭到他人杀害 的噩运。所以没有从恐惧中解脱出来,而且这些导师传的教法中常出现前后矛盾的地方,例如:说常乐我净的自在天创造情器万物,既然自在天是常,又怎能移动?也无法作事,诸如这般矛盾的地方。甚至说法教人去恒河沐浴就能得到解脱,像大自在天有个灌顶,若能受到其灌顶就能得解脱诸类的话语,或说能知二十五种事物 即能得解脱像这样外道的教法,其实去修这些道都无法得解脱,为什么呢?因为无法脱离轮回,轮回的根本是我执,要断我执就须证得无我智慧,所有的印度教都说有&我&的存在,在佛教的无我当中这是很大的错误,但是印度教认为佛教是拨无的断见者,实际上,不证人无我是无法断我执的,而不断我执的修道无法从轮回中得到解脱,修行外道教法的行者,做的很多无意义的苦行,起增上慢,不会有任何涅槃的成果,这就是外道的僧。
皈依时,要先受皈依的戒,之前如果没有受过皈依戒或菩萨戒、在家戒这些戒律,至少要先受皈依戒,才能作为修法的前行。然后有戒律的人,就要去守戒,所以这里稍微简单的讲授皈依的戒学,皈依戒学分为应承与应断二种。
◎ 应承办的皈依学处
从皈依三宝后,第一条就要依止懂佛法的师父和依止修学佛法的行者。第二条:从师父跟前修学佛法。第三条:受皈依戒后一切言行举止不能任意妄为,要懂善恶取捨,思维何是应取,何是应断,严格自我要求。第四条是尽自己最大力量来精进修行,这些都是比较重要的皈依戒学。
见到各种佛像时,要思维这是真正的佛,皆应恭敬礼拜诸佛等各种方式来恭敬诸佛如来。单单只是见到佛像就能产生很大的功德,所以供养世界上所有小乘僧伽和 小乘阿罗汉,远不如只是见到佛像一奏鸣曲的功德更加殊胜。同样佛塔、经堂都归类于佛塔的一种,一般佛塔都有安置佛的舍利子,思维这些佛塔就是诸佛的智慧心,起恭敬心,一切佛塔的法性都是一样的,若能以如此的心态朝拜尼泊尔的任何佛塔,那就等于朝拜世界上所有的佛塔。一切的佛经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 全部都是佛所说的教法,佛经虽然没有佛像的模样,但都是在开示善恶取捨,能真实发挥佛陀教法的功能,所以要对佛经生起很大恭敬的心,思维这些都是佛的法语甘露,要放在高处的地方并摆放供品来做供养。总之每一本佛经都能供养礼拜的话就能得到很大的福德。僧是佛教的修行者,不管是在家或出家都能代表僧团,这些 就是僧。弥勒菩萨说:&所谓僧宝就是大乘十地菩萨圣者,要对他们恭敬尊重,特别菩萨是能让众生消罪业、积集福德的殊胜福田。&没有人知道谁才是真正的菩 萨,像我们这些修行佛法的行者当中,应该不会有从未受过菩萨戒的人,从受菩萨戒后,只要没有毁坏,这些人就是菩萨,应对他们特别的尊重和恭敬。佛说:除佛之外,一般人无法从外在的言行举止上,得知一个人内涵及真正的想法,佛法本质远离一切的过失,但是有过失的人却举目皆是。所以看到出家众有行为不检点的, 如果妄自批评说其过失,就会得到深重的罪业。像这些出家人都具有追随佛法修行的特徵,一般佛塔里不管有无装藏、外貌是否庄严,只要外形有佛塔的形状,都要恭敬尊重。同样的,出家众只要穿上出家衣服,就具有追随佛教修行的特徵。
◎应断的皈依学处
自皈依佛,就不再依止其他的神鬼为导师;自皈依法之后,就绝不伤害众生,或打骂、杀害众生;自皈依僧之后,就不再陪伴外道。有的学者说:皈依法之后,就不再以非法为法,前一段是佛经所记载,另外还有宁死不捨三宝,若捨弃三宝即弃捨一切戒律,当一切戒律都自动消失时,就会出现更大的障碍,在皈依时,如果有 这样犯行,就会有这样的罪孽。在印度的经典可能没有这样说法,但是大部分的西藏学者几乎都异口同声说:如果以佛之外的神鬼为导师,就会弃捨一切的佛戒,这段记载虽然不是很明显,但还是各自小心为妙。
皈依的功德
受过皈依律仪后,就是入佛门成为三宝弟子,也就是已成为佛的眷属,譬如以大乘来讲,皈依能进入大乘的佛道,得到僧众的帮助。成为佛教徒有何好处呢?如果不入佛门,就永远无法断除苦恼,入佛门后就能断除一切的痛苦,得到很大的庇佑。所谓得到庇佑是指临终时能救护你脱离三恶道的怖畏,平时能从种种的苦难中解 脱出来。三宝及乐行白法的天神,都会给予保护,天龙八部夜叉诸众会予以护佑,生生世世与三宝都不会分离,能清净很多的罪业,累积福德,特别很多佛经说: &皈依&能封闭堕落三恶道的门,最后成就三宝的果位。
修行的次第
在《大藏经》甘珠藏有本叫《皈依经》的佛经记载说:有一天,舍利弗尊者思维:若有人问皈依有哪些功德,要如何回答,就去请示佛,皈依有哪些的福德和功德?佛答说:若有人以信心供养种种珠宝做成一个巨大的佛塔,其高度直达色究竟天,自不消说有很大的福德,但是如果能做皈依,其福德更加殊胜。接着稍微讲一 下皈依的学处:就是要时时供养三宝、时时念皈依,每天至少念六遍,我想对于没有学过经论的人,讲这些会有帮助。之前皈依提到大小乘的僧众,现在简单介绍一下,三乘是指小乘、大乘、密乘三种,这种说法比较罕闻,是依据八思巴法王的不共三乘来作解说。一般讲三乘:指声闻乘、缘觉乘、大乘三种,三乘各别有五道修 行解说,所以合起来有十五道。五道分别是: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所谓无学道指的是所修成的正果,不是真正的&道&。第一个资粮道讲的是观 轮回过患,厌离轮回,这时称为出离心。想要得到小乘解脱涅槃的心念,就是小乘的发心,也叫&发微小菩提心&和&中等的菩提发心&;如果是为了利益众生而想 要证得佛陀果位的心愿称为&大乘的发心&,也叫&发无上菩提心&。
见轮回诸苦,发中等菩提心受三皈戒,此时进入小乘资粮道;如果是发 大乘菩提心正式受菩萨戒,此时就直接进入大乘资粮道;所以受三皈戒进入小乘资粮道或受菩萨戒进入大乘资粮道,不管何种,刚开始都要多听闻佛法反复思维,此时以闻思为主的阶段称为资粮道,之后在心中产生决定的信解,如法修行以禅修为主的阶段,则进入加行道。所以加行道是以禅修为主,而资粮道以闻思为主。如果 是小乘修行,经过一个阶段后见到苦、集、灭、道四圣谛时就进入了见道;而大乘的修行经过一段时间,证得无生法忍的空性,此时则进入了大乘的见道,证得菩萨初地,当下了脱生死。若是进入小乘见道,此时得到&须陀洹向、须陀洹果&,所以见道的时间很短,证入四圣谛或无生法界时,一般是在禅定中见证,如果禅定一个小时,在这一个小时中的证悟,就是见道。出定之后,继续不断的修行,即进入了修道,所以小乘的修道和大乘的修道时间较长,见道时间短。
现在证得过去未见到的无生法忍界得到菩萨初地,继续修行很长久的时间,大乘有菩萨十地,在最后之时,以强大锐利的智慧断除最微细分的障碍,当障碍全部断 尽得到究竟时,在小乘即得到&无学道&也就是小乘的&阿罗汉果&,如果是在大乘当断除最微细分的障碍就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正等觉进入大乘无学道。 皈依境的大乘法宝是:十地菩萨心中断证的功德,是属于证法大乘法宝,而诸佛如来心中断证的功德只称为法身佛;那么属于证法的法宝如何救除众生的苦难呢?也就是这些证法以文字的形式显现于佛经、论典上,众生能如法的听闻、思维和修行自然就可解脱自身障碍和一切苦难究竟解脱,这就是证法如何救除众生的方法。
第三天禅修指导◎远离四种执著1、执著今生非行者
为了利益一切有情,一定要成就无上佛道,所以发起无上菩提心来听受佛法。《远离四种执著》的教授,是由萨迦初祖萨千&贡嘎&宁波在十一岁时闭修六个月的 文殊师利菩萨,得到很大的成就,亲眼见到文殊师利菩萨,文殊师利菩萨亲自传授萨迦初祖萨千&贡嘎&宁波远离四种执著的教法。在佛陀的教法中,有显密各种的 教法及显密共同的修道次第,大智大慧文殊师利菩萨以无比的智慧洞悉一切所有修道次第的法门,将一切都全部融汇在一起,传授给萨千&贡嘎&宁波。
在《远离四种执著》中,远离第一个执著的教法&执著今生非行者&,一个真正修行者,若对此生的利益有所执著,他的修行就无法成为佛法上真正的修行。
&执著轮回非出离&是第二个远离执著的教法,因为人生都很苦,有人发愿修行,希望来生后世能得到人天的富乐,这样的修行就缺少了出离心。在大小乘共同的修行中,对来生后世没有期盼,对生死轮回无任何爱恋不捨。
远离第三个执著的教法&执著私利非菩提&:如果只为私人利益修行佛道,并不具足真正无上的菩提心,也无法成为真正无上的佛道。
远离第四个执著的教法&执著生起非正见&:修行中起任何执著,这个修法就失去了中观正见。中观正见远离任何的执著,无任何形象可以去形容、譬喻,因为中观正见远离常、断一切戏论,所以执著生起时即非中观正见。
第一句&执著今生非行者&:须从&暇满人生&、&人生难得&开始学习,认知何谓&八无暇&,如何远离&八无暇&,如何利用暇满人身精进修行,来断离第一种执著。
第二句&执著轮回非出离&:讲说种种轮回过患,使修行者对轮回产生真正的出离心。
第三句&执著私利非菩提&:教授修行者如何修练大慈大悲和无上菩提心,远离各种私利上的执著。
第四句&执著生起非正见&:教授止观、摩诃止观及中观正见,让修行者远离第四种执著进入真正修法。这样次第的修行非常重要,所以依修道次第给予教授。
与三士道相辅佐
阿底峡尊者在他的教法、修心的传承中,有很多种的教授,主要教授众生导入显密共同的修道次第中,但其中有些不共之处未予仔细说明,但这些不共的地方在今 日远离四种执著的教授中会给予详细的指导。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炬论》修心教法中谈到,修道次第分为三士道即:上士道、中士道、下士道,这些修道次第和远离四种执著的教授可以互相辅佐,因为下士道是教导我们如何断除对今生的执著,中士道破除第二个执著,上士道能破除第三、四个执著,可互相辅佐给予教授。 三士道中,下士道策励修行者,不要追求此生的利益,转为追求来生后世的人天道富乐。中士道,对轮回不息的过患生起深切的厌离,为求个人了脱生死精进修行。上士道教授慈悲心、菩提心和中观正见,这此的教授可和远离四种执著相辅相成。
佛法分三种:最低限度至少须捨弃追求这生的幻想,只为追 求来生后世的人天道修行。在佛法的修行,至少要抛弃这生的执著,才能达到修行的最低标准。远离四种执著中,&执著今生非行者&包含下士道之修法,&执著轮回非出离&是教授中士道之修法,&执著私利非菩提&和&执著生起非正见&是教授上士道的一切修法。在上士道中,大乘佛法有两种:善巧方便和般若智慧:远离第三种执著的教授里,说的是善巧方便,教授弟子如何修大慈大悲和菩提心,最后&执著生起非正见&的教授里,专门教授中观正见,开启修行者真正的般若智慧。 如果一个修行者,能真正断除这四种执著来做修行,那他的修行全部都是大乘佛法的修行,也是无上佛道真正的修行。
在道果的修法里,有讲到&自心趋向正法祈加持,正法圆成佛道祈加持,道上幻惑息灭祈加持,幻象升为法性祈加持&四句,内容是祈祷加持远离执著。
&执著今生非行者&:为了追求今生利益来修行是不对的,真正的修行至少要捨弃这生的利益只为寻求来生后世人天道上的安乐,这时至少你已远离这生的执著,心慢慢融入佛法,达到佛法修行中的最低标准。&自心趋向正法祈加持&意思是说:当你的心能够放弃对这一生的执著,那你的心才能融入于佛法。
&正法圆成佛道祈加持&是修行者如果能够知道种种的轮回过患,对生生死死循环不息的六道轮回生起深切的出离心真正的修行,为求取解脱涅槃修行时,这一切所修行的佛法就融入解脱道中,这就是&正法圆成佛道祈加持&。
&道上幻惑息灭祈加持&是祈求自己能够不追求私人的利益来做修行。修行中若有第三个执著,对私利仍有所不捨、贪恋,这样的修行无法融入于大乘,特别一般自认为自己在修行大乘佛法的修行者,常常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追求个人利益而做佛法的修习,这一切都是属于&道上幻惑&,这些错缪会将自己的修行引入魔道中, 故必须远离个人私利的执著,做真正的修行。
&幻象融入法性祈加持&是不执著常、断两边,远离二边的戏论,做真正的修行,远离第四种执著,幻境就显现根本智,如果对于有无四边起任何执著,如此在修行道上容易起各种幻境,无法得到真正的中观正见,所以在修行当中要远离四边的执著。
如何远离第一种执著的前行
远离四种执著的修行分前行、正行、结行三部分。在前行中须先观一切众生都很可怜,因为心容易随外境而转变,迷惑在外境当中被烦恼所奴役,所以我们的心从 来都很不自在。被烦恼所奴役的心,不由自主做出种种不好的事情。为了让众生的心能完全得到真正解脱和真正的自在,所以教授远离四种执著。
远离第一种执著的前行:思惟&暇满人身&非常难得;正行时:思惟死殁无常,激励自己精进修行,贪恋这一生的快乐,都是世间八法的一种。世间八法也称世间八风,因为众生常不由自主的被这个风吹来吹去没有任何自在,很可怜。苦、乐、贫、富、毁、誉、贵、贱称为世间八风亦称世间八法;世间八法中乐、富、誉、贵 四项让人快乐、欢喜,所以这个心不由自主的被吹起来;另外苦、贫、毁、贱会让人痛苦、起烦恼、忧郁,所以众生的心又不由自主的摇摇晃晃,所以众生在世间八风的漩涡里,没有任何自主性,完全被世间八风的烦恼所奴役,得不到解脱,没有任何自在。
教授&执著今生非行者&时,为什么提到世间八 风呢?因为在道果无上教法中,特别教授修行者在世间,修行的第一步就是要摆脱世间八法做真正的修行,切莫贪恋这个世间。贪恋这个世间所求此生的利益,最后终归无常一定会消失不见,没有任何究竟意义。为了追求这个世间的利益,是很可怜的事情,会让众生产生很大的错缪、疑惑,为什么呢?因为众生为了追求世间的 利益,辛苦奔波当中,已被我执阻挡在佛门之外,无法进入佛门修行,这是第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如果真有机缘进入佛门修行,因为被追求世间利益的心所迷惑,起颠倒执著容易退失道心。若以世间八风做个人的修法动机,像造佛塔、盖寺庙、盖经堂或印经书种种善行,虽然外表看起来像种种善行非常良好,但实际上它的动 机起源于世间八风的摇摆上,所以所做善业全部都堕入这生的执著,完全没有实际的利益,不是真正佛法的修行。但是教授&执著今生非行者&当中,并不是教你放 弃今生所有的一切,变成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后再来修行,抛弃一切物质的修行是不对的,佛陀说:修行当中不要堕落过苦边和极乐边。放弃今生的执著,不是放弃今生所有的一切。
世尊在成道之前,曾在雪山做六年苦行及种种的艰难苦行,最后终于放弃了这些苦行,在河中沐浴,饮用牧羊女供养的羊乳, 坐在舒适的座位上,是夜于菩提树下成正等觉,佛之前特意先示现六年苦行是为了告知外道苦行不得其法就不具任何意义,因为无意义的苦行并不能让众生得到无上的解脱,所以远离第一种执著并不是教你做无意义的苦行,修法是要从心中真正的生起修法的心做真正的修行,这样才是真正的心融入佛法。在佛法上的闻、思、修 需要有强烈的动机,以强烈的求知欲来精进的听闻佛法修行。所以像佛学院的学生,他们在住宿求学当中必须要供应良好的生活、良好的住宿、饮食,这样他们才能好好认真的听闻佛法,如法思惟法义才能得到决定信解。在真正的闭关中,亦要有良好的住宿环境条件,才能如法修行,得到一定之成就、获得解脱。
在修行时,修行者特别注意不要随便接受人家的信施供养,若纯粹是为了佛法、为了在佛法上的闻、思、修,为了要精进努力用功,这样接受人家的信施供养,就 不会产生任何问题,一切都会转为善缘&菩提道&和变为&成佛资粮&,但若接受别人的信施供养,却未做闻、思、修、没有思惟佛法、没有认真修行,这样接受人 家的信施、供养钱财,一切都会让修行者造下很大的黑业,影响到自己的修行。在修行佛法中,譬如:有人信心供养,做一个很大很庄严的佛塔,这功德虽然很殊胜;但是若有人供养佛学院的一个弟子,让他能够真正的听闻佛法和如法思惟,这个功德大于建造一个佛塔的功德;当然如果有人供养一个闭关修行的人,让他好好 修行,这个功德胜过于供应纯粹闻思佛法的学生;简言之,盖一个佛塔不如供养一个佛学院的学生,供养一个佛学院的学生让他专心求学不如供养一个大修行者让他真正用功精进修行,前后功德有天壤之别。
思惟暇满人身难得
首先坐于舒适的坐垫上,然后依前几天教授的前行进行皈依的 修法,观想皈依境,念&皈依上师&时,想上师是指导我的导师;念&皈依佛&时,想佛是开示正道的导师;念&皈依法&时,想佛法是我要修行的正道及解脱道, 念&皈依僧&时,想僧是我修行佛道上的良朋益友,如此的反复修学,在念诵皈依完之后,再特别念诵加持祈请文:&自心趋向正法祈加持,正法圆成佛道祈加持, 道上幻惑息灭祈加持,幻象升为法性祈加持&这些祈请文好好念诵一次。做完皈依的修法后,接下来要发起无上的菩提心,在修座的当下,思惟自己是为了救渡一切众生脱离生死苦海得到无上解脱,发愿成正等觉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这样的菩提心来做如法的思惟和修学。在每个修座中,首先要观察思惟这宝贵的人身,是 否具足八暇和十种圆满,是否是暇满人身,来进行观想和思惟,在观修暇满人身难得时,思惟既然得到人身若能再精进努力可得到很大成就、功德。思惟人身暇满难得,有四种方法:
第一种是观察自性暇满难得:思惟暇满极为难得的原因,从&暇满本身&直接作思惟。什么是暇?暇就是人生当中,你是否经 常有时间来听闻佛法精进修行;什么是满?满就是圆满,即修法是否具足种种顺缘和条件。所以得到人身时,要思惟人生有无远离八无暇,再观察自己是否具足十种圆满,例如:是否具足人身、五根是否俱全、是否生长在佛法世界、有否精进做闻、思、修,若无上述的条件表示你这人身未有暇满,若未暇满就要精进、努力策励 自己,让自己具备一个暇满人身,这是第一个先从自性上思惟暇满难得。
第二种是观察因缘会聚不易,认知暇满难得: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 生,而暇满人身也同样要因缘具足才能获得。获得暇满人身最重要的因缘是什么?是修行善法、善业,我们观察自己是否常修行善法、善业,心是否常起烦恼,若心常起烦恼、执著,不管外表做得再好都不是真正的修行,不是真正的善法,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没有人在真正如法修行实践修行善业,所以日后是否能得到暇满人身实 在难再预知,所以暇满人身难得。
第三种从数目多寡上思惟暇满难得:从三恶道跳脱到人道修行的众生数目实在非常稀少、几乎没有,而从人 天道堕入三恶道的数目非常众多,所以暇满人身极为难得。从数目上看,堕落的众生其数可观,能够往上爬升转入人天道的众生非常稀少,就能观察到暇满人身是难得。思惟六道众生中,三恶道众生远比人道众生多,而人道众生在六道众生中是非常稀少,就好比一棵大树,树根旁边树洞或浴室排水孔、排水沟中有很多昆虫、虫 子,这些虫比人的数量多到无法计数,从这里比较就知道,人道众生真的是很稀少,暇满人身的确难得。
第四种从譬喻上思惟暇满难得:例 如:我们将米粒、豆子洒到墙壁,能黏在墙壁上的没有几个,几乎都掉落下来,暇满人身就好像这个米粒、豆子一样,将其洒在墙壁上,黏也黏不住是这么困难,黏在上面的没有几个,或许一个也没有。又例如:有一只瞎眼的海龟长久居住海中,海面上有一个破洞的木板随风飘荡,而这只海龟每一百年会浮出海面一次,总有一 天这只海龟的头可能会伸入木板的洞口中,虽然这是有可能的事情,但其机率只有千万亿分之一,同样当我们失去暇满人身要再获得,如同这只海龟的头要伸入海面上随波飘荡的木板洞中那样的困难,由此思惟,了解暇满人身极为难得。
非常难得的暇满人身一旦获得时,若能好好善加利用,就能成就很大 的利益,什么利益呢?如果能利用这个暇满人生,不但能得到来生后世的人天之乐,且能了脱生死、断尽三界烦恼、证得无上解脱涅槃,甚至能成就诸佛如来的功德以救渡无量无边的众生。这就好像有一个人很想去美国,每天就等着要去美国的班机,好不容易查到今天下午有一班飞机要去美国,他会刻不容缓、急急忙忙赶快订 机票,赶快坐飞机去美国,同样的,我们今天好不容易得到这个殊胜的暇满人生,那我们应该要这样急急忙忙的,非常精进、刻不容缓的认真修行、好好努力用功,利用暇满人身的飞机飞往解脱的彼岸,到达解脱涅槃的国度。
思惟死殁无常
第二阶段大家要如法思惟死殁无常:在每天修行中,时时刻刻思惟今天死亡是否会来临,时时刻刻思惟生死无常,做如是观想:我们人生在世,让我们生存的因缘非常的少、有一天一定会死去,死亡何时来临不一定,如是思惟生死无常。在思惟时,照三种法义进行思惟:
&思惟人一定会死亡,因为有生必有死,人生下来一定会面临死亡。
&思惟人身脆弱、不堪一击,常因种种小小的因缘,面临死亡,失去身体。
&思惟死亡没有一定,没有人能保证可以活多久,要随时准备死亡的降临,思惟人生没有任何定数;为了某一样东西,计划利用多少时间去追求,实际上都没有一 定,也不一定追求得到,切莫为了这些而浪费生命、时间。虽然生存的条件很多,但是死亡的因缘就更多了,脆弱的人身常常因为一点小小的死亡因缘就面临死亡。饮食消化不良这样小的因缘能让人面临死亡的途径,饮食能让你生存也能让你面临死亡,而我们人一旦面临死亡,就算诸佛如来也无法帮忙,死亡一定会来临, 当面临死亡之时,用任何方法都无法将死亡
去除,只能直入于死亡途径。
在我们临死之时, 一切&非法&对我们的死亡没有任何帮助。什么叫非法呢?不是佛法的人事物,就称为&非法&。譬如身边的亲朋好友、最爱的人、所拥有的财物,在面临死亡时,对我们死亡无任何帮助,因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最后都是两手空空。
不管做任何准备,当你面临死亡时,都不会起任何作用,纵然你此生名誉有多高也没有用。在面临死亡时,粮食对你也无任何作用,但生前为追求财物或保护亲人 而造了很多的黑业,一切罪恶在你死亡时,却是如影随形的跟着,一切财物、所有的人在临死时都必须捨下来,为这些人、事、物所造作的黑业会紧跟着你走,所以修行者要常思惟生死无常、死殁无常,如此精进的思惟,深深的感触到死殁无常时,自然而然就远离一切非法的行为,一切的不善业就不会再去造做,这时候会自然 的认真修行,力修善法。
人生无常,好像我们人不管在多么豪华的饭店中休息几个小时或几天,最后都要放下离开,所以面临死亡时,一切都 失去作用。总有一天会捨离这个人身,所以在做死殁无常的思惟中,特别要让自己深深的认知,如是的修行。当我们死亡时,不管生前是否常吃美食,这些美食再也吃不到;虽然身上穿着美好的衣服,当有一天死亡这些衣服再也不用穿了;再多的亲朋好友,死亡时这些人对你都没有作用,依旧一个人孤单走向死亡途径,最后生 前这些美食和美好的衣服及这些亲朋好友全部离开,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单独面临死亡,做如是思惟。
所以无著菩萨说:如果一个人能够从心深 处感触到无常时,那他一切&非法&都能远离,自然而然就精进用功修行,这样进入佛法就没有任何的困难,而且能够自然而然的生起慈悲心、菩提心,在修习慈悲 心、菩提心的当下,也没有任何的困难,这一切都要依靠时时思惟生死无常,能够这样思惟无常,然后再修&无我&很快就能断尽三界烦恼破除人我执,所以佛说: 在这三界当中以思惟生死无常最为殊胜。第四天禅修指导思惟业力因果
禅修须从根本做起
为了要利益一切众生,所以要成就无上的佛道,请发起无上的菩提心,来听受无上的法门。这一生如果要修行佛法,第一步就是要先防止自己的身、语、意去伤害 其他的众生,如果只是约束自己的言行不去伤害其他的人,即使没有佛法教导也是可以做到。但是我们最后临终之际,真正能够利益到我们的,就是之前所行的善法,特别是修行佛法,才能够真正利益、帮助到一切众生。就好像我们给予病人可以医治的良药、给贫困的人财富,饥饿的人可以给予他们美食,这些种种的善行。
现在教导&如何思惟业力因果&,其他宗教会说人生的苦与乐都是自然产生没有特别的外来原因,而有的宗教说是由他们的神所创造出来的结果,但是佛法讲的是 &缘起&,万法皆由因缘和合而生,一切都是因缘结合在一起所产生的结果。就如同我们所处的物质世界,是我们共同的业力所形成,至于个人的身躯是由个人的单独业力所形成,这两种是由不同的业力所形成,所以要让大家了解业力因果。业有三种:恶业、善业、无记业。
首先何谓不善业、恶业。什么叫造作恶业?恶业有那些恶报?引来那些苦果?如何断除一切恶行?对不善业的认知,有以上三个阶段。
什么叫造作不善的恶业?如果在造作业力时,动机是夹杂烦恼,由贪、嗔、痴所促使的任何言行和任何心理状态都是不善的恶业。
什么是&贪&?就是对于外在物质有所贪爱想尽办法要得到的心。
&嗔&就是心中起烦恼,想去伤害别人或伤害自己。
&愚痴&不懂善恶的取捨,就叫愚痴;由烦恼贪、嗔、痴所造作的业均是不善的恶业。
一般众生所造作不善的恶业有非常多种,但我们把它简略为十种不善的恶业,叫十不善业道。其中身业有三种,口业有四种,而意(心中所造作的业)业有三种,为十种不善业道。
身业有三种
杀生&&即故意杀害其他众生的生命,若是无知当中所造作的,虽然有轻微的罪业,但不算真正杀生,要故意杀生才算是杀生,而且这故意杀生要没有错乱,就是说原本想杀某甲而误杀某乙,这样就没有形成真正杀生的罪业;若自杀也不算是杀生,一定要杀害其他众生的生命才叫杀生。那何时才会形成杀生的罪业呢?当你杀害其他众生 的生命,他的生命结束的刹那当中,就形成了杀生的罪业。用咒力杀害其他众生亦是属于杀生。
不与取&&就是偷盗的意思,即偷取别人的财物,一切巧取豪夺中,没有错误的拿走他人的财物,就形成偷盗的罪业,用咒力夺取别人财物亦同。
邪淫&&邪淫有四种:
?6?1不应行的对象:如他人的妻妾、妻女。
?6?1不就行的地方:在有佛塔、经典、佛像的地方。
?6?1不应行的时间:白昼、吉祥的圣日,或妻子身怀六甲。
?6?1不应行的支分:手脚其他支分。
行淫时须没有错乱,但不管有没有错乱都属于不净行,错乱时就没有构成&邪淫&,若这也算邪淫,那邪淫就无有穷尽了;若只是单纯不净行,对自己妻妾行淫,就算是贪、嗔、痴的烦恼所起的恶业,还是没有构成十不善业道,不能算是邪淫。
起贪、嗔、痴杀生时,譬如:为了钱财而杀生卖肉,属贪所造作的杀业。由嗔所造作的杀业:好比把对方当自己仇敌,这属嗔的一种;若战争时有几百个人,共同 去杀死一个人,不管是谁杀了那个人,这些人全共同犯了杀业,而且这个杀业是很强大,这些全部都是由嗔所造作的不善恶业。为求福而杀生祭祀,是属于由愚痴所造作的杀业。
口业有四种
妄语&&故意说与自己认知有所不同的话,来欺瞒别人、当别人听懂了自己说的含义时,就形成了妄语。
两舌&&不管对方是否和睦相处或已起争执当中,说扭曲事实的话或合于事实的话,制造更多的纠纷,让他们更加不和就形成了两舌的罪业。
恶口&&说不悦耳的言语或说别人的过失刺伤别人的心。
绮语&&涵括范围很广,因为只要由烦恼所引起的任何言语,全部都包括在绮语中,就好像因烦恼动机来做供养、布施不会变善行,反而是一种罪业,同样的,因烦恼而唱歌是属绮语(为了压制烦恼,持诵佛号、念佛经,是对治法,非绮语),或对于其他宗教经书很热中,去阅读、朗诵,均属绮语,不管对方是否听懂均属绮语。
在这四种当中,若是教唆别人、交待别人去做,亦是同样构成口业,一样得到这四种口业。三种身业、四种口业,均是由烦恼所促发才会形成罪业,所以杀生不一定是罪业,一定要有烦恼动机才会构成罪业。
意业有三种
贪&&觊觎他人财物,想办法要得到别人财物的心理称为贪。
害心&&想要伤害众生的心念,属第二不善业道。
邪见&&以决定的心念判定没有因果报应、没有前生后世、没有解脱、无三宝,产生这种决定的信念时,就是邪见,所以贪心、害心都要有决定的信念,决定要得到别人的财物,才是第一种贪的罪业,只是喜欢别人的东西时还不能构成,一定要有决定取得的信念。
十不善业报中,身、语七种不善业报,比心的三种不善业报更加的罪业深重,尤其身业三种比口业四种要更深重。
思惟十不善的业报
接下来要说的是,十不善业道的业报有很多种:
异熟果&&众生堕入三恶道受苦,就是行十不善业道的异熟果报。十不善业道的业力有大、中、小三种,如何区分?就是在行十不善业报,具有强烈动机,常常造作不善恶业,造做之后没有反省后悔,而且非常欢喜,就会形成强大的业力,堕入地狱;而中等业力,使众生堕入饿鬼道,业力轻的众生堕入畜生道受苦,例如有一个人在很生气 当中,骂了一句话,这句话就足以让这个人因为这个强烈的业力堕入地狱。
等流果&&当众生从恶业的异熟果三恶道中解脱出来,转入人天道,这时就有等流果的苦报,又分士用等流、受用等流两种业报。
什么叫受用等流?就好像十不善业道中,过去世常行杀生的人,这世寿命就会减短,得到短命的业报;过去世常行偷盗的人,这世就常常贫穷。如果过去世喜欢邪淫,在这一世他的配偶就不贞良、不忠贞等等。
什么叫士用等流?过去世常常行杀生的人,这一世也喜欢杀生;过去世常常行偷盗的人,这一世也喜欢偷盗;过去世常常行邪淫的人,这一世也常邪淫等等,均是十不善业报的士用等流果。
增上果&&如过去常行杀生的人,这世住的地方常是黑暗狭小;如过去常行偷盗的人,这世住的地方就会常下冰雹;如过去常行邪淫的人,这世住的地方常是昏暗、到处灰尘、杂乱不堪,都是十不善业道的增上果。
一个人过去常行十不善业报,那他的罪业会让他常处在不好之地,例如:战乱的地方;或吃饭消化不良,烦恼重的人吃东西都觉得苦苦的,或吃的东西变得很没营养,最后消失不见了,或是常居偏荒之地,这些是十不善业道的业报。
如何清净业障
这世所遇到的各种苦痛、各种灾难,均是自己过去世所造做恶业形成的结果。对这些的恶业和恶果有这样的认知后,我们要捨弃这些错误、断除恶行,特别要下定 决心&&决不再犯过去的错误,若真正做到这样,那过去所造的恶业就能得到完全清净。所以过去有造做不善恶业之人,要好好忏悔。
一般在清净罪业时,应做四力忏悔:
依止力&&依止上师、三宝忏悔。
破坏力&&最重要是从此决不再犯过去的错误,才能得到究竟的清净。
遍行对治力&&其中又有六种:
?6?1阅读经书、佛经、论典。
?6?1观修空性。
?6?1持咒或持诵佛号。
?6?1造佛像。
?6?1在佛像、三宝前广大供养。
?6?1忆持诸佛菩萨名号、佛号。
还复力&&恢复原来的清净,得到彻底清净。
在做上述善行如有困难,我们也可以在做功课中持诵,例如:&无上三宝我皈依,一切罪业皆忏悔&之类的偈颂清净罪业。
那么要如何修善业呢?善分:无贪、无嗔、无痴三种善根,以这三种善根立下誓愿,从此不再造那种恶业,譬如:接受三皈依、在家五戒种种戒律,立誓从此宁死不犯,这样清净身、口、意的善果,也就是十善业的善果。
十善的业报
异熟果:能让众生转入人天道;
受用等流果:能让众生在人天道中得长寿、健康、智慧等等的功德;
士用等流:这世也像过去世一样喜欢行善;
增上果:过去世曾行善业的众生,他住的地方会宽广、清净、卫生、豪华、丰衣足食,这些都是增上果。
以小乘发心修善业就得小乘阿罗汉果,以大乘发心修善业就能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管是善业或恶业,都有强大业力和微弱业力的区分。
业力会变强大的原因
?6?1强烈的动机。
?6?1决定的心念。
?6?1持续不断的做,这时业力就变强大。
如:坚持每天绕一圈和有一个人以不恭敬的心随便绕佛塔几圈,这两个功德有天壤地别之差,业力大小会完全不同。
第一,最主要是在强烈的动机驱使下,不管是造作善业或恶业,业力都很强大,如果没有动机,勉为其难做的业力是微弱的。
第二,会使业力变强大之因,是没有能够破坏它的对治力,就是没有后悔的心,在你造做恶业或善业之后,完全没有后悔的心,非常欢喜没有任何对治,这时你所造作的业是强大的业。
第三,造作的对象、对境有差别,如果你造业的对象是上师、父母或三宝,这个业力是很强大的业,就好像如果这个时间是恒长、持续不断的话,那就业力强大, 特别是在大雄宝殿或是有三宝依止的地方,所造做的业力是很强大的,在僻静山林所造的业很微小。在贪、嗔、痴驱使造作的恶业也有大小差别,好像有人在百千万劫中持续不断造作贪爱的业远不如一个众生在很生气、很愤怒中骂了一句话的业力强大,也就是嗔恨的业比贪爱的业大。
所造的业有两种:定业和不定业。定业是让众生决定会受到业报的业;不定业是不一定发生的业,如果有人偶尔念一下佛,有时做一下功课,有时又没做,断断续续的这个业就不一定。
定业有三种:
?6?1顺现生受业:对上师、父母的态度好坏,这个业很强大,在这生决定受到报应。
?6?1顺次生受业:有的要在来生才会受报应。
?6?1顺后受业:有的要在第三世之后经过长久时间,一旦时机成熟才会受到报应。
所以在善恶取捨中,修心很重要,在修心时,慕谦森巴?6?1千波修心著作中提到:如能观阅、阅读各种修心要典会使自己受益良多;可以多看看各类的修心著作。
将修行融入日常生活中
袞谦国然巴的《注释》里并未提到&无记业&,可略去不讲。所谓&无记业&:无意识中,行、住、坐、卧各种动作,没有特别的心念、强烈的动机,只是随意生活起居,称为&无记业&。无记业不会产生什么业果、业报,但我们要把生活起居中的各种行为&&&无记业&转化为&善业&,例如常常发愿,好比往外走时:要 发愿&跳脱生死住宅&;回来时:&愿回到解脱城&;睡觉时:&愿能得到法身佛的果位&,将种种无
记业转成为善业,每天就能累积福德资粮。
在学习&执著今生非行者&的教授时,能断除自己对这生的财富、名利种种的追求,成为一个很好的修行者,而且心中能产生真正佛法,得到真正佛法的成就。在修行时,最低限度是不去执著这生的名利、追求快乐,这样所做一切皆能成为真正佛法的修行。
有一位弟子(啬渠秋)请示阿底峡尊者说:我去修行好吗?阿底峡尊者回答:这个修行是很坏的事情,还是放弃好了。
然后弟子再请示他:那我去跟众生说法好了?阿底峡尊者回答:这还是很坏的事情,还是放弃好了。
弟子于是请示:那我到底该如何做才好呢?阿底峡尊者回答:你要放弃对这生的追求,这样所作所为才能成为真正佛法的修行。
若只为了追求这生利益而行使善法,不管任何的修行,全部都只成为这生的行为而已,地来生后世没有任何帮助,必须从心深处放弃对这生追求各种的名利、快 乐,才能得到真正佛法的修行。所以如果为了追求这生名利和快乐而修行佛法,来生后世恐怕堕入地狱、饿鬼、畜生,我们在修行当中,若能放弃这生的追求好好修行,那这样就是佛法的修行;如果为了追求个人解脱,修行佛法,那这样就能得到个人解脱;若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追求无上的佛道来修行佛法、行使善业,那就是 大乘的修行,也是真正无上佛道,若没有放弃这生的追求,则一切所作所为是不清净的佛法。
尊者塔巴甲称说:第一&欲对此生无执著,先要放下&,一般非修行人为求此生利益而行善及闻思修的态度,也就是说如果这一切都是为了这生的利益,而去闻、思、修,为了追求这一生的快乐和名利的一切所作所为都不是清净的修行。
首先说&善业&:我们修行者,平常身上必须要有戒律;尊者塔巴甲称说:&是生上界本&意思是戒律如果守得好,就能够让修行者转入人天道继续不断的修行。 &是得解脱梯&意思是:戒能够让众生入于解脱之城的楼梯。&是离痛苦药&意思是说:戒律能让众生得到无上的解脱,不但是阶梯而且是让众生脱离痛苦的一切良药,所以这个善业要能够如法的守持,就能够得到刚刚所说的这些无上的功德。
&虽然欲得解脱,而行善别无他途&意思是说:我们众生如果 要得到无上的解脱,就要如法持戒、行善这样才能够得到真正的解脱。如果你是为了追求这一生的名利、为了这个世间八法然后来持戒,那这样的行为是一种很大的错误,为什么是一种很大的错误,因为你为了追求这一生而持戒时,你看到别人持戒会嫉妒,这就叫&嫉妒正直&;如果你看到别人不持戒,你就骂他、轻视他、藐 视他,这就让自己反而犯下更大的错误,变成&往生下界的种子&,也就是虽然你这一生清净的持戒,可是你持戒都是为了你这一生而为,所以这个持戒是为了这生 的果报,最后还是堕入了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故是往生下界之种子,真正修行的人要抛弃这种行为,持戒是对的,但若是为了这一生而持戒则是不对的,要抛弃这样的行为。有的众生会问:这样持戒是不对的,要捨弃,那我是否不要持戒好了?这也是不对的,因为持戒&是生上界本&会让众生转入上界之道、是得无上解 脱的楼梯、是脱离痛苦的良药。
尊者塔巴甲称接着说:&修学闻思者,拥有知识财&意思是在我们佛法上的听闻和见闻及如法的思惟,能让自己拥有佛法中需要知道的一切,而这些所需要知道的一切,就如无穷尽的财富用也用不完,不但自己用不完,而且能够引导一切众生趋向解脱道,让他们真正的来修 行。修学无上佛法是自己成就智慧法身佛的根本和资粮,尤其是法身佛的种子。
尊者塔巴甲称亦说:&虽然欲得解脱,捨闻、思别无他途&意思是成就法身佛一定要听闻佛法、学习佛法,没有其他途径,然而执著此生的闻思却是造成轻视不闻思者的傲慢,如果你是为了这一生而听闻佛法,易生傲慢心,对 不听闻佛法的人会轻视、藐视他们,使自己产生一种傲慢;遇到一样有学习佛法的人,会嫉妒他们和你一样有这种的功德。有闻思后收徒弟,广集徒众,这些徒众供养你、累积财富资粮,这个所有的一切是让闻思、学习佛法的人堕落三恶道之根本,听闻和思惟都要远离世间八法。
尊者塔巴甲称说:&实行 禅修者&意思是在如法修学和听闻佛法之后,进入真正实修断除生死的根本,所以若我们只是听闻佛法、只是如法思惟,还不足够让你脱离生死苦海,一定要实行禅修。&拥有离苦法&意思是实行禅修能够让你离开生死轮回的痛苦,是真正佛法,能够让你解脱的根本,当你真正抛弃对这一生的追求,然后完全为了解脱道来修行的时候,这个修行就成为解脱的根本及未来成就无上佛道的种子,所以真正抛弃这生的执著来进行真正的禅修,能够得到解脱道的根本。
尊者塔巴甲称说:&虽然欲得解脱,捨禅修别无他途,然而为此生而修行的禅修者&,意思是为了追求这一生的快乐、名利,而去闭关修行的人,纵使隐居也很忙碌。一 般闭关禅修需要隐居的生活,需要如前所说的要有两种宁静:身体的宁静和心灵的宁静,远离吵杂的地方(就是很多闲杂人来来往往的地方),让身心都处于宁静中来闭关修行。但是若是为了追求这一生而闭关的人,即使在闭关修行中一样很忙碌,有时就盲目的念个佛经,讥笑其他听闻佛法的人、讥笑其他如法思惟佛法的人, 这种傲慢心会让他堕入三恶道;而看到其他人也一起禅修、闭过关会不满、不高兴、嘲笑他或讽刺他,说些不好听的话,像这样的修行者为了追求这一生的快乐,自己在自修时,也是会很散乱的。所以我们在禅修时,若追求这一生的禅修叫世间八法的禅修,所以要抛弃这种世间八法的禅修,才是真正的修行,不然为了追求这一 生所作所为的一切会让自己堕入地狱、饿鬼、畜生。
第五天禅修指导
2执著轮回非出离
?6?1观苦[/B]
为了要利益一切众生,所以要成就无上的佛道,请发起无上的菩提心来听受无上法门。之前讲了很多教法里面包含了很多修行善业的方法,在这当中如果都能以大 乘菩提心来做无上的修法,转换为智慧的显现,在一片清净中思惟佛法,这样的功德就很殊胜。昨天在下士道中说业力因果,修行者如果能深信业力因果,这就称为 &世间的清净正见&,一个人如果有世间的清净正见,相信因果报应,就很难堕入三恶道。今天接着要教授的是&执著轮回非出离&。
如果想要成就无上的佛道,首先要对轮回起深切的出离心,若要对轮回起深切的厌离,先要知道轮回的种种过患,就像一个人如果认知自己过去的错误,就可改头换面重新做人一样。
如果我们想要断除对轮回的执著,就必须认知生死轮回里有哪些过患,例如:我们想断除对某种东西的爱恋,就要知道这东西的缺点在哪里,相同的,我们能认知 轮回种种的过失、错误,才会对轮回起真正的出离心。这就必须深深认识到轮回的过患,这里从两点着手,先认识一般轮回的过患,再个别详细解说六道轮回之过患。
观三种痛苦
思惟轮回过患时,就要先说苦,六道轮回的苦分为三种痛苦、六种痛苦及八种痛苦。首先说三种痛苦,苦苦、坏苦、行苦。
&苦苦&是指苦受(苦的感受),属于一种心所,是心的一种差别,伴随心的差别,对种种的逆境生起不好的感受,全部属苦苦的种类。
什么叫&坏苦&?当我们感受快乐时,这个乐受伴随着旁边的心所和产生乐受的环境全部属于坏苦。
第三种叫&行苦&,佛曰:&诸行无常,所作皆苦&也就是说像一般众生平常不苦也不乐的感受叫&捨受&,这个捨受伴随在旁边的心所和心,及能够产生捨受的 环境,全部都属于行苦的种类里。法称论师在《释量论》中有谈到:一切的境象如果是由业和烦恼所产生,结果都是属于有漏,全部都是苦,也就是说&有漏&是由 业和烦恼所产生,所以说&有漏皆苦&。什么叫&有漏&呢?就是能产生烦恼的因缘,这些全部都称为有漏。在这里先教导三种苦,让弟子如法的思惟和精进修行。 &苦苦&是指三恶道的苦;&坏苦&是有变化的苦,原本是快乐后来变不快乐叫&坏苦&。而&行苦&是不苦也不乐,没有痛苦也没有快乐,其他像外在的物质、事物均属行苦。
观六种的苦
怨亲无定苦&&过去世是最亲爱的人但今世却转成怨恨的仇人,过去世最怨恨的人今世却转成亲爱的人,如是父转为子,子转为父,母转为妻,妻转为母没有一定,并产生种种的苦。
无饱足之苦&&无始以来所喝过的母乳,其量超过汪洋大海;一切的圆满富贵在过去生中其实都曾经遇过,到现在依旧不看破时,还必须继续不停的投胎喝这母奶。过去生中哭泣所流的眼泪比大海的水还多,我们过去曾生在畜生道所食的粪便超过好几座高山,为了短暂的欲乐,未能承侍诸佛、错过数次听闻妙法的机会,无量劫中受诸至极悲惨 之苦。
数数捨身苦&&我们的身躯在每次的转生要常常不断抛弃之前的身体,这些捨报后遗下的尸骨若无腐坏,堆堆叠叠高耸过天。
数数结生苦&&从大地不停地取土揉搓成丸子,并云:&这是我某一世的母亲、这又是我过去生中某一世的母亲&&&如是不停地计算自己每次投胎转世的母亲,当大地的土壤鑿尽,过去的母亲仍然无法算完。
数数高下苦&&我们在轮回中,有时居高位、有时又降下来,有时很富裕、有时很贫穷,这样不停反复变化,很是苦恼。
独自受死苦&&生前拥有再多的亲朋好友,在死亡时,是自己独自承受死亡的苦,任何人都无法帮忙分担。
生苦&&好像人在母胎里受到煎熬的痛苦,至母胎生下当中会受到更剧烈的痛苦,这些均属生苦。
老苦&&众生从年轻力壮变体力衰退,身心方面均不如从前,原本庄严、漂亮的脸孔,全部都变成又老又丑充满皱纹的脸,就算没有生病也必须面临死亡的途径。
病苦&&生病会产生难熬的痛苦,在医疗当中就会产生很多的花费,然后自己的资产就慢慢的消失不见。
死苦&&临死时,身外的财物不得不捨下来,心中煎熬难忍,身体好像被分割支解般痛苦。有些人生前不懂佛法,造了很多的黑业、罪恶,这些罪业在他面临死亡时就会拉拉扯扯,如堕入地狱般的面临痛苦;有的人虽然懂佛法,但未精进修行,临死时才后悔生前没有好好精进修行,产生这样的痛苦。
怨憎会苦&&在平常遇到与自己敌对的人,他从正面或背面给你种种的毁谤污辱,使你心中产生不安的感觉,引发烦恼让你造黑业,最后因造作的恶业让你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中。
爱别离苦&&最爱的人离开我们时,产生煎熬难忍的痛苦,心中充满了悲伤。
欲求不得苦&&例如我们平日做生意,如果生意买卖未做成,我们想得到的没有得到,对别人抱有深厚的期望,但后来未能实现就产生很大的痛苦。
五阴炽盛苦&&一般人的身心,是烦恼和执著及痛苦的依据,因为依赖著我们的五阴,产生种种执著、烦恼和痛苦。
接下来要各别说六道轮回的苦。
观三恶道的苦
地狱众生的苦
在地狱中,有一种是&寒冰地狱&:其中的众生在雪山,暴风雪当中,身上无御寒衣物、无遮避处。寒冰地狱又分八层:
?6?1第一层是皰地狱:其中的众生身上冰冷到长出了疮皰。
?6?1第二层是裂皰地狱:众生身上的疮皰裂开,流出脓血。
?6?1第三层是啊啾地狱:其中的众生非常的寒冷,由口中不停的发出&啊啾&的声音。
?6?1第四层是喈嘘地狱:因为里面比之前更加的寒冷,众生口中不停的发出&喈嘘&的声音。
?6?1第五层是咬牙地狱:因为太冷了,连&喈嘘&的声音都发不出来,只好咬紧牙根哆嗦不已。
?6?1第六层是裂如乌巴拉花地狱:里面的众生身体全部冻伤,冻成青紫色,身体像乌巴拉花一样裂开。
?6?1第七层是裂如红莲地狱:里面的众生身体冻得不但裂开,里面的血肉都翻转出来,一块一块的肉片,裂成碎碎片片,就好像红莲花一样。
?6?1第八层是裂如大红莲地狱:众生身体冻的不但发紫、开裂,里面的血肉都翻转出来一块一块的,甚至五脏内腑外翻,裂的一块块,像大红莲一样恐怖。
我们人在极寒冷当中,可能一分钟就死了,而且没有知觉,但是地狱的众生就不同了,即使身体冷到裂成一块块,每个肉块都各有知觉,所以非常痛苦难熬。
地狱中还有一种是&热地狱&,也分八层:
?6?1第一层是复活地狱:这里的众生会互相仇视,心中燃起熊熊的怒火,随手一拿都化为很锐利的武器,与对方互相砍杀,直到砍倒在地,死在地上,但一阵凉风吹过来,空中喊&复活&一声,又甦醒起来,继续不停互相砍杀的动作。
?6?1第二层是黑绳地狱:里面的众生,狱卒用黑线在罪人的身上划一条一条的线,狱卒根据这个线,拿起有火焰的斧头、锯子,裁割成一块一块。
?6?1第三层是推压地狱:在其中的众生,会看到很多的山,有的像牛、羊种种的脸孔,从四面八方推过来,把里面的众生挤在一起,压扁流出鲜血变一团血肉又分开。
?6?1第四层是嚎叫地狱:众生在一个铁屋,里面充满了熊猛的烈火,煎熬难忍之苦。
?6?1第五层是大嚎叫地狱:又名大哭号地狱,里面有两层铁屋,紧紧包围起来,炽热的痛苦骤增数倍,在里面发出比之前更凄厉的惨叫。
?6?1第六层是焦热地狱:狱卒捉住此狱众生,以燃烧的炙铁串戈,由肛门至顶门贯穿刺入,因此火焰也由口、鼻冒出。
?6?1第七层是极热地狱:狱卒捉住众生,以燃烧的炙铁三叉串戈,由肛门与两臀刺入,并贯穿至两肩头与顶门。血、脂、火焰等也由口、鼻诸处冒出。
?6?1第八层是无间地狱:又名阿鼻地狱,也是最大的地狱,里面的众生已和火焰合在一起,无法区分出来,无间断的受着难以忍受的痛苦。
旁增地狱:在热地狱的东、南、西、北四方各有四个旁增地狱,共有十六个旁增地狱。
?6?1炭坑地狱:是一个热炭盈满的坑,罪人身体沉入至顶,皮肉全焦,受到焦灼烂糊的痛苦。
?6?1腐尸泥地狱:腐烂的尸体像烂泥那样陷下去时,里面又臭又脏,且有黑头黄身的虫子,像盐酸一样会侵蚀你的身体,非常锐利钻进身体中侵蚀骨髓。
?6?1刀道地狱:整个地面都铺满刀,罪人踏下去时,一个个被肢离分隔,然后脚再举起来时,又恢复原来的形状,这样反复不停受着各种苦,有时承受不了这样剧烈 的痛苦时,整个人倒下去,整个身体全部被利刃切割开来。罪人逃离后,来到一片森林,树上的树叶从上往下长,像锐利的铁刺,当罪人到那里时,全部都化为剑雨把罪人给割离。里面有一个夏玛利刺林,不远处有座山,其山脚下有很多铁制成的獒犬和野狗会来啃咬这些罪人,这时罪人会听到山上有人在叫他(这个罪业是因为 这个罪人以前喜欢邪淫或太执著自己的钱财,罪业让他生长在这里),所以他在山脚下会听到生前最喜爱的异性在呼唤他时,他就忍不住跑到山上,夏玛利刺林的铁刺就会掉下来,然后把罪人的身体一段一段的切割支离破碎,同时头顶上又有那些铁鸟飞来啄他的眼睛、脑髓,此时又听到山脚下有他最喜爱的异性在呼唤他,这时 他忍不住又往山脚跑下去,受到铁制的猛兽攻击,被咬的全身支离破碎,反复不停的受到这种苦。
?6?1灰河地狱:里面是很热的热灰,像河流一样的流动着,当身体陷下去时,罪人全身受到烫伤焦灼之苦。
寒冰地狱和热地狱各有八层共十六层地狱,再加旁增地狱为第十七层地狱,第十八层孤独地狱,处在世界各个地方,例如:白天受乐,晚上受苦,各种人间恐怖的形状,都属于孤独地狱的一种。
饿鬼道的苦
饿鬼道总括有四种的苦。
?6?1第一种苦:又饿又渴的苦。
?6?1第二苦:受到冷热的苦。
?6?1第三种苦:四处奔波觅食,并时时遇到大力鬼神的阻挡与残害。
?6?1第四种苦:身体憔悴,没有力气的苦。
又分内障、外障和内外障的三种饿鬼:
?6?1外障饿鬼:很辛苦的在房子内外寻找食物,好不容易找到一点点的食物,但此时旁边的护法挡住无法近食物一步。
?6?1内障饿鬼道众生则&嘴细如针,脖细如发丝,腹在如须弥&,辛苦的在房子内外寻找食物,好不容易找到一点点的食物,但因为过去悭贪的习气、业国,所以挤不进嘴巴里面,就算撕破嘴巴勉强挤进去了,也很难从细如发丝的脖子通过,就算通过了,到了肚子也没有任何作用。或者东西吃到喉头时,突然化成一团火焰出 来,把食物化为灰烬。
?6?1内外障的饿鬼道众生,饥饿的看着长江着果实的树木,果实却马上干扁、枯萎了。有的饿鬼饥渴的看着一条清澈的河流时,这河水会在刹那间干枯。
什么业力让众生堕落饿鬼道?因众生生前过于悭贪不捨或阻挡别人布施、供养。
畜生道的苦
?6?1群居畜生之苦:很多的畜生都是居住在大海中,而畜生道的苦就是互相吞食,大的吃小的,小的聚在一起吃大的动物,得不任何帮助。
?6?1散居各地畜生之苦:包括和人类住在一起的畜生,如:人所养的宠物、家畜、家禽虽然受到人的蓄养,但有受人宰杀、凌虐各种的苦。
畜生道的众生很可怜,常常为了牠的皮毛、血肉、骨骼受到宰杀,种种凄惨的状况。
观三善趣的苦
在人道的苦虽然没有地狱那般的恐怖,仍有火烧、砍杀种种的苦。长寿须受老苦,短命就是短命报应的苦;贫穷的人为了追求物质造作很多罪业,也是一种苦;富 有的人为了坚守自己拥有的财富,也受了很多的苦,全部都很苦。如果人多,容易互相争吵,受到纷争波及之苦;无人时,则是没有友伴之苦。一切生活中全部是苦,例如:走路走多了就觉得苦,走久了坐下来休息,刚开始觉得很快乐,但坐久又觉得苦,全部都是苦。我们众生为了要脱离这些苦,生活上不 停的追求。如肚子饿了追求食物,冷了就追求衣服,各种的追求又产生各种的苦,所以一切万法都脱离不了四种自然法则:第一就有生必有死。第二是有合必有分。第三是集聚终离散。第四是崇高必堕落,不管房子盖多高总有一天会垮下来。
阿修罗的苦
阿修罗的众生心中充满了忌恨,随时与天道的众生发动战争互相砍杀。
天道众生有两种,欲界天与上界天,欲界天又分二:
?6?1富贵的天道众生:应有尽有,但随时要应付阿修罗的战争,随时被砍杀这种苦。
?6?1贫穷的天道众生:虽生于天道,但外在物质非常短缺。
欲界天的众生在死前七天会共同的现出五种衰相:
?6?1天冠上的花朵枯萎。
?6?1身体发臭,色泽变丑陋。
?6?1不乐宝座。
?6?1衣染杂垢之秽物。
?6?1体出昔无之汗水。
死前七天,心中的悲伤、痛苦,远比地狱的众生更加剧烈,其他的天人见到时只会在远处掷洒花朵,观察将往生之处,为他祈祷祝福,此时心中的悲伤,用地狱的苦也无法形容。虽然天道的众生只有七天的痛苦,但这七天是以天道的时间计算,若换算成人道来计算是好几万年。
另外还有一种是上界天,就是比欲界天更高一层,上界天无五衰相的痛苦,但还保持一些心识,所以心识就会带着过去的习气,福报享尽后就又堕落下来。
所以有人向佛陀请示轮回有哪些过患?佛陀回答说:在轮回中有两种:苦、无常。
苦,大家都一想要;而无常,则且定都人有。所以这人轮回很苦,我们从和下来到现在,都受过很多折磨,可是我们从无始以来所受的痛苦是无法想像、数不清,如果我们没有求得无上的解脱,日后还有更多的苦会跟着我们,所以要受的苦是无有穷尽的。
这个生死轮回就像一个很大的监狱,一般的监狱都会用铁锁、铁镣一层层的锁起来,同样的,众生处在这个生死监狱里面,被烦恼和执著的铁链束缚,所以我们在 这个监狱里,要时时刻刻思惟如何在这当中得到真正的解脱。我们处在这个生死轮回中,自己要谨慎,因为一般世间上所谓的&圆满&,财富圆满等各种的圆满,如 同有毒的果实,看起来很甜美,可是吃了就中毒,所以世间上任何的圆满,我们都要真实的看清楚,生起怖畏,应该要远离。若对轮回世间上的圆满有所执著、留恋,就好像迷恋一个魔女一样,刚开始会很好,但之后就把你生吞活剥。同样,世间的圆满刚开始看起来都很好,但若沉沦下去,就会因业力而长久的沉沦、受到更 长久的痛苦。我们众生起嗔恨时,讨厌、不喜欢这个地方就想要赶快离开,离开不好的事物一样,当我们处在生死轮回当中,要起绝对的出离心,迅速的抛弃生死轮...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法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