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常态的一区四期四布局一关口教育新常态是什么意思思

协同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新常态 
  本刊讯(记者 陈联豪)4 月17 日,中国女企业家协会2015 年工作会议暨第二届中国女企业家优秀产品展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秘书长彭华岗在会上致辞。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崔郁,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李德成等出席会议。中国女企业家协会会长朱蕤主持会议开幕式。
  沈跃跃在讲话中充分肯定女企业家和中国女企业家协会的工作成绩。她表示,女企业家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财富积累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提高女性地位、促进性别平等、推动妇女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女企业家协会努力帮助女企业家提高综合素质、实现转型升级、服务奉献社会,凝聚了大批优秀的女性经营管理人才,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她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之中,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重要阶段。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共同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秉承宗旨,服务大局,在“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中,推动女企业家适应新常态,抓住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的历史机遇,迎接新的挑战,广大女企业家和女企业家协会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共担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
  她强调,女企业家是妇女群体中的佼佼者,既要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又要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独特作用,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要求,重视家庭教育,传承良好家风,使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在推进家庭文明建设中作出表率。
  开幕式上,与会嘉宾共同为第二届中国女企业家优秀产品展揭幕。据了解,共有21 个省市自治区的63 位女企业家所属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参展,其中7 家团体会员组团参展。
  会上,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朱之鑫等做了当前经济形势的专题报告,同时还为部分获奖女企业家颁发相关荣誉证书。大会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女企业家协会会员、团体会员、地方女企业家协会负责人等450 余人参加了会议。......很抱歉,暂无全文,若需要阅读全文或喜欢本刊物请联系购买。欢迎作者提供全文,请。您可能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木兰百花园”
& 雅安市网友
& 上海市网友
& 天津市网友
& 天津市网友
& 广西柳州网友
& 哈尔滨市网友
& 太原市网友
& 广西网友
& 广州网友
品牌杂志推荐
支持中国杂志产业发展,请购买、订阅纸质杂志,欢迎杂志社提供过刊、样刊及电子版。
全刊杂志赏析网 2017  “四个全面”——新常态下的战略布局  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到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不断清晰,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四个全面”,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为实现美丽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加准确的定位。  在公开报道中,习近平同志首次将“四个全面”一并提出,是去年12月在江苏调研考察期间。他当时强调,“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在此前“三个全面”基础上,增加了“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从严治党”是从转变作风入手,通过反腐败发力,用制度作保障,用信仰塑灵魂,从小到大、从外到内,标本兼治、固本培元,勾勒出了习近平总书记管党治党的实践逻辑。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体现在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上,不折不扣执行上级决策部署。政治上要讲忠诚。要抓住理想信念这个关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强化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扎实开展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踏踏实实,立足本职,干好工作,以实际行动来践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体现在保障中心服务大局上,扎扎实实完成各项任务。要弘扬务实作风,确保工作有实实在在的成果,要结合实际、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体现在一以贯之抓好作风建设上,持之以恒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要坚持问题导向抓作风,有针对性地抓重点、抓关键、抓薄弱环节,在作风建设上不断取得新成效。要密切联系群众转作风,在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再创新、再务实。要健全体制机制强作风,建立完善领导干部调查研究、信访接待日、党员承诺践诺、党代表联系群众等制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体现在履行“两个责任”上,坚持不懈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切实扛起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不断完善上下贯通、层层负责的主体责任链条。要心怀敬畏严守底线,以“三严三实”的标准要求自己,始终对权力怀有敬畏之心,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在任何情况下都管得住自己,共同维护风清气正、和谐稳定的社会新局面。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姜大明: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引领&走出新常态下国土资源事业改革发展新路
日00:00&&&来源:
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 姜大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刻变化的历史新节点上,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顶层新设计,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为做好新时期国土资源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
一、深刻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四个全面”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四个全面”的科学内涵与时俱进,具有巨大理论力量和实践价值。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这个定位表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还是发展问题,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和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改变,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内涵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甚至是质的变化。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新内涵,不仅包括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协调发展;而且还把奋斗目标拓展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二)全面深化改革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全面深化改革既是驱动力,也是凝聚力;既是方法路径,也是精神内核。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召开的六次三中全会都是讨论研究深化改革问题,但在改革总目标设定上,唯有十八届三中全会使用了“全面”两个字,这充分表明了党的改革方略步入了一个全新高度和全新境界。全面深化改革之全面,首先是改革目标之全面。不仅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而且在总目标统领下,明确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深化改革的分目标。其次是覆盖领域之全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者,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全面深化改革,覆盖了“5+1+1”的广泛领域,即包括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以及国防和军队改革。具体改革任务有336项,所涉及领域之广,采取措施之多,以及面临的艰难复杂程度之大,在我国改革开放历史中还是第一次。
(三)全面依法治国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法治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就是要使我们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就是要坚持党领导人民制定、实施和遵守宪法、法律。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部署,提出要形成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五大法治体系的重点任务,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基本原则,以及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此外,全面依法治国还需要坚定不移推进法治领域改革,坚决破除束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体制机制樊篱。这表明,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
(四)全面从严治党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为锻造坚强的领导核心,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其科学内涵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内容无死角。就是要覆盖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各个领域。二是主体全覆盖。全面从严管党治党不仅是党中央的责任,党的各级组织也都必须贯彻从严治党要求。管理对象既包括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也包括党的一般干部和普通党员。党委(党组)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既要挂帅,又要出征,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逐级落实责任。三是劲头不松懈。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纠正“四风”没有休止符。要坚持查处腐败问题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懈、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让那些想搞腐败的人断了念头、搞了腐败的人付出代价。四是突出强调守纪律、讲规矩。纪律不严,规矩不彰,从严治党就无从谈起。党章等党内规章制度,党的纪律,国家法律,是全党必须遵守的规矩;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也是十分重要的党内规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腐败问题与政治问题往往是结伴而生的。所以,当前对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十分明确地强调、十分坚定地执行。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治国理政需要有大视野、大思路、大战略。尤其是在某些重要的历史节点上,有没有一个科学的治国理政的大思路至关紧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治国理政的全局,抓住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确立了当前到建党100年这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和主攻目标。
二、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准确把握其内在逻辑关系。
(一)“四个全面”是一个整体系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系统的存在是一种普遍现象。“四个全面”就是一个大系统,每个“全面”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系统,每个小系统又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由此构成了一个相互渗透和相互关联的有机统一体。如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比喻为一辆高速列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标系统,就是这辆列车要开往的一个大站;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系统,是列车的发动机;全面依法治国是保障系统,是列车行驶的铁轨;全面从严治党是引领系统,是列车的驾驶员。这四者缺一不可。必须从哲学高度认识和把握“四个全面”是一个系统的原理,坚持全面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在实践中统筹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二)“四个全面”相互关联、互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一切事物、现象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则构成联系。“四个全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其它三个全面指引方向,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支撑保障,四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之中。具体来说,全面深化改革本身包含了法治建设和党的建设内容;全面依法治国既包含了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以完善制度巩固改革成果的内容,也包含了依法治国与依规管党相互促进的内容;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都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全面从严治党起着思想保障和组织保障的作用。所以,“四个全面”有机联系,谁也离不开谁。必须在实践中坚持辩证思维,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抓改革,又抓法治;既抓经济建设,又抓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既抓五位一体,又抓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国防军队建设。
(三)“四个全面”是全局和重点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正确认识和把握好一个事物,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四个全面”不是简单的平列关系,而是全局和重点的有机统一。比如,当改革久突不破,成为束缚发展的主要障碍时,寻求改革突破就成为一定时间、一定条件下工作推进的重点。当一定环境下,法制不完善,不足以保护改革成果甚至阻碍改革时,加强法制建设就成为一定时间、一定条件下要重点解决的突出问题。当一定的时候,党的建设问题凸显,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带来负面影响时,就需要下大力气治党,一方面要狠抓学习,一方面要狠抓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所以,在实践中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善于抓重点,抓关键,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从而牵住工作中的“牛鼻子”。
三、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履行好国土资源职责定位
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国土资源部党组提出“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的职责定位。实践证明,这一职责定位,与经济发展新常态高度契合,顺应了尊重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尊重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尊重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的新要求,找准了中央精神与国土资源工作的结合点,是在总结多年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和工作创新,是直接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
(一)立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努力增强国土资源保障能力,千方百计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今后一个时期特别是“十三五”期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时期,也是全面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时期。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国土资源工作要按照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的工作目标,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发挥土地和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一要保护资源更加严格规范。坚守耕地保护红线,确保实有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积极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重要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得到提高。地质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海洋资源和环境保护取得明显进展。二要利用资源更加节约集约。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幅提高,土地存量挖潜和综合整治取得明显进展,国土开发强度得到有效控制,生产、生活、生态用地结构和布局不断优化。矿产资源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三要维护权益更加有力有效。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开发利用收益更多向资源产地倾斜。四要能力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推进《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修订制定,依法行政能力显著提高。信息化建设全面加强,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和监测水平不断提高,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和对外合作水平明显提升。
(二)立足于全面深化改革部署,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积极稳妥推进国土资源领域改革。
当前,国土资源领域的改革任务非常繁重。特别是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是一项基础制度的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央非常慎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要讲话都指出,土地制度改革属于认识还不一致但必须推动的改革,要守住底线、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立足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部署,国土资源领域改革必须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破解国土资源领域突出矛盾和问题为导向,积极预判和应对国土资源领域的一些重大趋势性变化,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慎重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积极主动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油气资源勘查开发体制改革;全力以赴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改革。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引导,加快转变国土资源利用管理方式,健全完善土地和矿产要素市场配置体系,提高资源配置的质量和效益。到2020年,通过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做到保护资源更加规范、利用资源更加节约集约、维护权益更加有力有效、国土资源管理制度更加完善,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城乡统筹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立足于全面依法治国精神,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加快法治国土建设。
法治国土建设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重大部署,必须紧紧围绕“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坚持改革方向和问题导向,既要紧紧围绕部中心工作的大局,又要牢牢抓住国土资源法治建设的关键,切实落实部党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国土的决定,规范国土资源管理行政决策程序,积极适应改革发展需要,以法治引领和保障改革。继续推进“两法”修改和国家土地督察立法,同时进一步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努力推动改革和法治双翼齐飞、两轮驱动,创造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的良好法治环境。通过努力,到2020年,建成法制完备、职能科学、权责统一的国土资源管理体系,建设执法严明、勤政廉洁、权威高效的国土资源管理队伍,形成法治统筹、公正文明、守法诚信的国土资源管理秩序。
(四)立足于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强化两个“认识”,发挥党建优势,保障国土资源事业健康发展。
全面从严治党,重在“全面”、贵在“从严”。“全面”,就是要内容无死角、主体全覆盖、时限无终点,要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贯穿于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各个方面。“从严”,就是要以最严格的要求,在思想认识、纪律执行、作风建设、党内生活、腐败惩治、干部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上紧发条、严肃严格,真正做到依纪依规管党治党。国土资源系统特别是部直属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要强化两个“认识”:一是要充分认识全面从严治党对推进国土资源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切实增强践行依法治国的主动性和廉洁自律的自觉性,为国土资源事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障。二是要清醒认识国土资源领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严峻形势。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作为必须履行的政治担当和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按照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切实将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到实处,打好国土资源领域反腐败斗争的“持久战”和“攻坚战”。&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王金雪、秦华)
热点关键词
热门点击排行榜
12345678910新布局--《中国银行业》2015年02期
【摘要】:正【编前语】此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阐述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银监会主席尚福林也在2015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要主动适应新常态,推进银行业的新发展。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也是银行业发展的大逻辑。通过学习中央经
【关键词】:
【分类号】:F832.3【正文快照】:
【编前语】此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充分认识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阐述了我国银行业新常态的几大特征,积极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银对新常态下的风险挑战,系统研究监会主席尚福林也在2015年全国新常态下的市场机遇,认真谋划新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成;[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0年07期
戴相龙;[J];中国金融;2001年12期
张伟;[J];福建金融;2001年03期
王林萍;[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章海燕;[J];经济前沿;2001年09期
郭慧明,朱永兵;[J];新疆金融;2001年02期
程军;[J];新疆金融;2001年09期
高俊;[J];新金融;2001年06期
朱志凌,吴正娴;[J];武汉金融;2002年05期
邵丽君;[J];甘肃金融;2002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祝健;;[A];面向新世纪的中国经济[C];2000年
彭宝玉;郭扬;李小建;;[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钦 刘虹辰;[N];深圳商报;2003年
朱茵;[N];中国证券报;2007年
记者  袁蓉君;[N];金融时报;2006年
周建春;[N];金融时报;2006年
浦东发展银行董事会 沈思;[N];科技日报;2007年
卢飒;[N];贵阳日报;2009年
袁蓉君;[N];金融时报;2011年
潘晓娟;[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巴曙松;[N];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
记者  付平;[N];金融时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车玺玉;[D];山东大学;2007年
李晨;[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石丽丽;[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王翔;[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宋一程;[D];广西大学;2013年
王战峰;[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陈瑜;[D];吉林大学;2008年
张怡;[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晁倩;[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施晓燕;[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是“四个全面”的总依据
日 09:41:09
来源:求是网  作者:王钰鑫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并形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核心,更加清晰地确立了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这既是着眼长远,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局出发而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也是立足当下,从我国现在的社会存在即新常态出发的,即从我国现在的社会物质条件总和出发的,简言之,就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和现阶段发展要求出发的而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新常态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地深化,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得以提出和形成的总依据。
首先,新常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段性特征的准确和形象表达。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反作用于社会意识。马克思强调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恩格斯也指出:“人们的意识取决于人们的存在而不是相反。”这也就是说,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社会意识也必然要跟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存在的变化,也需要发挥社会意识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地说,必须具体地、历史地、辩证地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经过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求索和奋斗,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接连上了几个大台阶,国家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用全面的、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看待我们正在进行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着眼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发生的明显变化,提出并使用“经济发展新常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提出要准确把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就是适应国际国内环境变化、辩证分析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作出的判断。”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经济发展新常态必然或早或迟地对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产生深刻影响;同时,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所呈现出的新常态也会进一步支撑和巩固经济发展新常态,从而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新常态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必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必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必然,意味着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不同阶段之间的递进与转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段性特征的准确和形象表达”,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并由此成为理解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概念。[1]
其次,“四个全面”是立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这一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所作出的治国理政的顶层设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决定了小康社会更加凸显全面,更加强调建成,这是经过长期发展之后成果累积的结果,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决定了改革和法治必须更加凸显全面,更加强调深入,这既是改革和发展不断深进的必然要求,也是改革与法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功能越来越凸显的必然选择;决定了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既是由于社会进步带来的深刻变革促使党面临着危险和考验的现实需要,也是新的历史任务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可以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决定必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然而,这四个“全面”不是杂乱无章拼凑出来的。而是立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这一最大国情、最大实际且具有内在逻辑的有机整体和顶层设计,成为指引民族复兴的伟大战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抓住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治国理政的主要矛盾,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是全面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必由之路,[2]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事实上,我们党总是根据不断变化着的实际作出治国理政方略,既是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宝贵经验,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是我们党保持这一传统的又一成功范例。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必须肩负的重大历史任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使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战略更加明确、路径更加清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之源、全面依法治国是法治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政治保证,从而使奋斗目标细化为战略目标,并明确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诸多举措中的三大战略举措,有助于处理好方向与路径之间的关系、民主和专政之间的关系、人治和法治之间的关系、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独立和开放之间的关系等。治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超大型、文明型国家,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为之进行长期的探索和奋斗。在这个过程中,犹如“意大利面条碗式”错综复杂的关系都需要我们进行梳理和处理,从而达成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最佳状态。在千头万绪的关系之中,必须扭住“牛鼻子”,谋好篇布好局。[3]在当代中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抓住了治国理政的总纲。正如前文所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从实践层面提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要求;同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原则在当代中国的生动体现,是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从理论层面提供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强大武器。由此,我们认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引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战略思想,构成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核心,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实现我们党所肩负的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任务,既需要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这一最新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也需要“四个全面”重大战略思想这一实践性、针对性、操作性很强的科学理论的指引。由此观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立足新常态而提出的治国理政新方略,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在治国理政方略层面上的反映,是党的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的统一,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这一最大实际认识的深化,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基本国情“变”与“不变”的辩证把握和驾驭能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和形成是立足新常态作出的顶层设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必须立足当下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而这也为我们学习、研究和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供了重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提出并形成的。社会发展进步的终极原因不是在人们的头脑中,而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冲突中。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是不断提出和解决一定的历史任务的过程。而一定的历史任务的提出和形成,并非是由人们的主观意愿来决定的,是社会中矛盾运动的结果。其之所以能形成并被提出来,是因为解决它的现实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之中。离开这一现实条件,历史的任务不仅不能得到解决,而且不能形成并被提出来。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4]因此,“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只能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之后才能提出。如果与新常态相对的“旧常态”提出来,因缺乏现实依据而不可能,即便提出来也是没有带有空想性质的理论观点;而等待新常态已经成熟定型而成为一种新“常态”,则意味着理论创新的步伐未能跟上实践创新的步伐,既会使党的先进性受到影响和削弱,也会有可能使我们的发展发生曲折和反复。因此,“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恰逢其时、恰到好处,是治国理政的大手笔、理论创新的新范例。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马克思反对离开客观历史条件提出“不着边际的”、“幻想的问题”。对这样的问题的“唯一的答复应当是对问题本身的批判”。[5]马克思用数学的方式形象而深刻地指出,“如果一个方程式的已知各项中不包含解这个方程式的因素,那我们就无法解这个方程式”[6]。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必将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顺利推进。
(作者: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讲师)
[1]王钰鑫:“新常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2期。
[2]有学者提出,中国发展选择赶超型战略,究竟以现代化(工业文明)还是以后现代(后工业文明)为直接的赶超目标?如何科学回答这个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笔者以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即立足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这一最大国情、最大实际,同步考虑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的实现,以最优化的路径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这个意义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全面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必由之路。
[3]客观地说,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链条是无限延展的,也是纵横交错的,每一个具体时代的人们都不吭穷尽它们。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比前人走得更远一些、探究得更深一些。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54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58页。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未经本站证实,仅供读者参考,请自行核实有关内容。】
( 网站编辑:程卫军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口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