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个体及其他形式灵活就业是什么意思思

残疾人就业指导的内容、原则及技术方法
地方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残疾人就业指导的内容、原则及技术方法
主讲人:庞厚武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借此机会由我与各位一起共同探讨残疾人就业指导方面的相关内容。
我们知道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是各级残联所属的事业单位,它是为残疾人就业提供服务的专门机构,他接受劳动部门的业务指导,是国家劳动就业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在《残疾人就业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三款就明确规定: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免费为残疾人提供职业心理咨询、职业适应评估、职业康复训练、求职定向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下面,我就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残疾人就业指导的内容、原则及方法。有什么不妥之处,请多指正。
一、残疾人就业指导的内容
从最近几年来看,残疾人职业指导工作的重点我的理解应该是如何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的愿望。目前的残疾人职业指导形式是“咨询+职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一是通过向残疾人传授职业技能知识,讲解就业机制和就业政策,帮助他们改变就业观念;二是通过应聘技巧的培训,帮助他们学会如何面对各种招聘场面;三是通过职业介绍,帮助他们找到一份适合他们身体条件的工作。这些帮助确实是这一特殊困难群体解决就业问题所急需的。因此,这一工作在实践中也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果。
从目前情况看,残疾人职业指导的主要对象是求职残疾人和需要帮助的用人单位。初次面对社会的残疾人往往对劳动力市场上的各种情况和自己的职业方向常感到茫然。因此他们所需要的帮助主要是如何设计和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分析就业挫折产生的原因和战胜方法,就业市场的情况及有关的政策法规,职业的分类及发展趋势,提高就业素质的方法与途径等。有些用人单位因用人标准不合理,选聘方法的不得当,而在劳动力市场上招聘不到合适的人员,或者因不熟悉政策和劳动力资源的情况而盲目招聘,使招聘成本过大,效果不佳,他们需要在调整用人标准和招聘方法等方面的帮助。
&&&&从这些意义上来看,我想残疾人职业指导工作的主要内容我归纳总结了一下,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了解残疾人就业形势及职业状况。主要是随时把握工作区域内的就业形势及发展趋势。即大到了解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国家和地方的就业政策、小到我们的职业分类、职业标准、职业培训、职业资格鉴定等方面的情况。这些是进行具体的职业指导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必须应该心中有数,有一大致的了解。
&&&第二:要收集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它主要有不同职业的劳动力的供给情况,包括年龄结构、受教育情况、求职热点、求职要求等等。这些是对求职残疾人服务的背景资料。
&&&&第三:要帮助残疾人进行职业选择和职业设计。这是职业指导工作的主体部分。它首先要求我们在全面了解求职残疾人的个人素质和特点后,才能帮助他们对自己做出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使他们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职业适应方向和发展潜力。其次我们要结合残疾人自身的资料,向残疾人提出恰当的职业选择、职业设计、职业培训等建议,以帮助他们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或职业设计。
&&&&第四:要提供特殊的职业指导服务。由于残疾人在就业上有着不同于一般求职者的特点和困难,因此我们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提供专门的帮助。如针对残疾人就业市场的了解、针对残疾人特点的职业设计、针对不同残疾情况的职业设计,以及残疾人就业观念和就业心理的帮助等等。
第五:要帮助残疾人形成求职技能。求职与职业选择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很多人一生要经历很多次岗位的变化或职业的迁移,职业指导应帮助残疾人形成求职技能,使他们能独立地应对劳动力市场和自己职业的变化。求职技能主要包括有:职业预测、职业信息搜集与分析、职业选择方法与决策、应聘方式与技巧等等,在这里我就不一一介绍。
第六:要为用人单位提供用人指导。一些用人单位,特别是新建单位、小型单位、私营单位,往往会碰到招聘困难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要为他们提供政策咨询、岗位用人和招聘方法设计、在众多的残疾求职者中进行恰当的筛选等帮助。还可以对从事个体劳动和开办私营企业的残疾人,提供开业和生产经营方面的咨询服务。
第七:要为职业培训机构提供服务。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要对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就业训练机构的培训方向、训练规模和专业设置等,提供导向帮助。
二、残疾人就业指导的原则&
残疾人职业指导工作的核心是向有关的人员与机构提供帮助与服务。因此要遵守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则:
&&&&(1)尊重与自愿的原则
&&&&要使职业指导工作真正起到作用,对对方有益,被对方所接受,职业指导人员首先必须尊重对方。我们与指导的对象虽然是帮助与被帮助的关系,但二者之间在人格、权利等方面是平等的。所以只有在真正尊重对方的人格、权利、特点的基础上,才能确实了解他们的需要,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有时指导对象因缺乏经验或屡受挫折而在就业现场显得胆怯消沉,或有心理防御反应,这时我们的工作人员就要能充分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对他们尤其要关心、爱护和尊重,注意倾听他们的心声,引导他们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耐心给他们解答问题,向他们提供恰当的建议。
&&&所以说职业指导是提供帮助的过程而不是代替对方做出决策的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坚持自愿的原则。虽然对有些问题我们可能比当事人看得更清楚,但也要尊重残疾人的选择权和决策权,应以恰当的方式向残疾人提供尽可能准确的信息和建议,而不代替、强迫他们选择,更不能代替他们决策。
&&&&(2)公正与平等的原则
&&&&公正与平等原则是指在我们在职业指导的过程中要公正无私、平等待人,为残疾人和用人单位提供公平的服务环境和条件。公正对待寻求指导的残疾人与机构,向他们提供客观真实的信息,恰当明确的要求,有积极意义的建议。也就是说不以某一方的利益甚至自己的利益为建议的出发点。同时平等对待要不以自己的好恶而采取不同的工作态度。只有这样遵循公平原则才可以使残疾人的权利得到保障。
&&&&(3)引导与促进的原则
&&&&引导的过程是帮助残疾人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职业要求,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发展理念的过程。促进过程就是帮助指导对象将正确的职业选择和职业设计落到实处的过程。引导是方向性问题,促进是计划实施问题,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我们的职业指导才能既符合社会与个人的需要,又能得到实现。
&&&&(4)合理匹配的原则
&&&&职业指导的最理想的目标是人尽其才,事得其人,合理匹配就要求职业指导人员运用科学的手段对残疾人员与岗位、职业的适应情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才能向残疾人提出最恰当的选择建议,实现求职残疾人与岗位、职业的合理匹配。
三、残疾人就业指导的技术及方法
&&&&职业指导的基本工作环节有:传递信息、情况确认、方案制定、帮助实施、跟踪服务等环节,在这些环节中需要应用的基本技术有:沟通技术、信息采集和处理技术、人员素质测评技术、职业设计技术、帮助实施技术和计算机操作技术。
&&&&(1)沟通技术
一方面是指导者向指导对象了解有关的情况;另一方面是指导对象向指导者进行有关情况的咨询。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真诚相待。指导人员要对指导对象的态度真实诚恳,不矫揉造作,不虚情假意,不故意隐瞒、误导甚至欺骗对方;二是察言观色。指导人员要能深入了解求职残疾人的内心世界。一方面要注意倾听对方的陈述;另一方面要注意观察其体态语言,从其表情看出言外之意,发现问题线索。三是注意倾听。注意倾听要做到无论对方所表现出的思想感受和反应是否正确,我们先都要一律给予无条件的接纳,在态度上要表现出关注与认真。四是恰当表达。倾听是重要的,但它不是目的。要引导残疾人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恰当地向对方表达指导意见,也是非常重要的。恰当的表达就要求一要准确、清晰,使人一听就能明白;二要诚恳,有亲和力,使人愿意听;三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合的表达方式,使人容易接受。&&&&
(2)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
信息的采集与处理是职业指导工作中的基本内容。这项工作所使用的技术主要有调查问卷设计、描述统计、报表制作与分析、媒体信息筛选及整理、文字资料与数字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等等。
(3)职业设计技术
职业指导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帮助指导对象进行职业设计。通过现场调查、岗位研究等方法,分析用人单位用人标准的合理性,制定岗位设计方案。通过分析培训资源、培训需求等方法,帮助培训机构进行培训项目开发设计。如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选择合适的培训项目和培训方式来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在项目决策、课程设计、项目评估以及项目调整的实施上,要注重完整性、动态性、联系性、均衡性。
&&&&(5)帮助实施技术
&&&&帮助实施是帮助求职残疾人成功求职的关键一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向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介绍当前劳动力市场的基本供求状况,同时根据指导对象的具体情况,介绍相应的市场供求信息、薪酬标准和劳动法规等情况,供指导对象给自己定位和决策做参考。
&&&&2.向指导对象传授应聘技巧或确定恰当的招聘方法,尽量减少因非就业素质因素失败的可能。
&&&&3.组织求职者与用人单位进行交流洽谈。帮助双方约定时间、地点,明确程序及内容,如洽谈成功,指导双方及时履行签订劳动合同、办理社会保险等后续手续。
&&&&4.对指导对象进行跟踪服务。通过电话联系、约时面谈等方式及时了解指导对象的情况。对于匹配成功的,要进一步为其劳动关系的稳定与发展提供其所需要的帮助,对匹配不成功的,我们要进行分析和再指导。
&&&&(6)计算机操作技术
目前,职业指导信息收集分析、人员岗位的匹配等工作,都需要通过计算机来进行。因此,计算机基本文字处理、网络应用、相关软件等应用技术,都是我们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掌握的技术手段。
四、残疾人就业信息网及服务方式
我们要想改变过去大多数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依靠人工收集、查询用工信息,技术手段比较落后,掌握用工信息量少的局面。就得必须利用计算机现代化手段,为用人单位和求职残疾人双方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广泛收集和发布用人单位的空岗信息,把就业信息送到每一个要求就业的残疾人面前,对深人实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以及对残疾人劳动就业情况的科学预测和规范化管理,都能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再讲一下我们如何利用残疾人就业信息网及其服务方式:
我觉得现在各县(市、区)的劳动人事部门信息互联网上发布的用工信息,均可在我们各县(市、区)的残疾人就业信息网上同步发布,这样一来就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实时传送。然而从我们目前的情况来看,有些县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自己的残疾人就业信息网,都还不是很健全,也就是说没有专门负责残疾人就业信息登记及更新的人员。因此为了更好的做好此项工作,我建议我们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的负责人就应该多向领导请示汇报,争取在残疾人就业方面加大这方面软硬件的投入。这样一来来求职的残疾人就可以:一是在任意一个残疾人服务机构的前台服务计算机上进行求职登记,查询相关资料、政策法规、用工信息,接受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项服务。二是凡年满十八周岁,具有就业能力并有求职愿望的残疾人,都就可以入网进行求职登记;求职残疾人也可长期查询相关资料和信息。三是各类用人单位招用残疾人,也可通过残疾人就业信息网进行查询、招聘。其实这是一个一举多得的事情,我们不做就不说,要做就要把它做好,做实。充分发挥我们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真真切切地为残疾人服好务。
谢谢大家。
文章录入:达州市残疾人联合会&&&&责任编辑:杨文平&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3 美国残疾人支持性就业取得的成绩
  自1984年联邦方案正式提出之后,残疾人就业形式有了非常显著的变化。支持性就业迅速成为主流就业安置模式,在美国支持性就业使成千上万的残疾人实现了就业。
  3.1支持性就业规模不断扩大
  1986年,美国确定支持性就业为职业康复的组成部分并为支持性就业提供资金支持,到1988年仅仅两年时间参加支持性就业的人数翻了3倍,到1995年美国参加支持性就业的残疾人由1986年的不足10003人增加到1995年的140000人,十年间支持性就业的人数增加了14倍。
  到2002年不包括其他地方就业,只安置在社区就业的残疾人达11800人,与1993年相比就增加了64%。同时期提供支持性就业服务的机构也在大量增加,1986年美国共有支持性就业机构324家,到1988年仅仅两年时间增加到1877家,当然其中许多机构是隔离式就业机构转变为提供支持性就业服务,到2006年美国50多个州共有4000家机构为残疾人提供支持性就业服务。与此同时,支持性就业服务的残疾类别也不断扩大,支持性就业在最初提出的时候主要针对中重度智力障碍残疾人,但随着支持性就业的发展,其服务的残疾人种类也越来越多,一项对2005年到2010年参加支持性就业的44272残疾人的调查显示,参加支持性就业的残疾人主要包括:智力落后、精神疾病、视力障碍、听力障碍、肢体障碍以及学习障碍人士等,这基本包括了主要的残疾类别,在所有的参加支持性就业的残疾人中精神疾病人士所占比例最多(44.38%),其次是智力落后人士(32.64%)。
  3.2残疾人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
  支持性就业有力地促进了美国各类残疾人就业,到2009年美国残疾人的就业率达到64.5%,其中80%属于全职工作,参加支持性就业的残疾人中智力障碍占70%,精神疾病患者占20%,其他的还有感官障碍(主要是视觉障碍)、脑损伤、身体残疾以及其他残疾类别。
  支持性就业大大地增加了残疾人的经济收入,调查显示与其他隔离式就业相比,参加支持性就业的残疾人收入能够增加500%,他们的平均工资也高于同时期美国最低工资水平,同时参加支持性就业的残疾人每周工作时长与隔离式就业相比有了大幅增加。2011年,研究者分别对美国5000名参加隔离式就业的残疾人和5000名参加支持性就业的残疾人士进行对比,发现不管是工资还是工作时间,支持性就业明显优于隔离式就业。在工资方面,参加隔离式就业的残疾人周薪为118.55美元,而参加支持性就业的残疾人周薪比隔离式高近20美元达137.2美元。在工作时间方面隔离式就业残疾人每周工作22.44小时而参加支挣性就业的残疾人每周工作24.78小时。同时,2012年的一项研究也显示参加支持性就业的残疾人即使失业之后他们再就业的可能性也远远高于那些参加隔离式就业的残疾人。此外,支持性就业将残疾人安置在融合的环境中,残疾人通过劳动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提高了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改善了他们的社会关系,使他们积极融入社会回归主流。
  3.3就业安置经济效益显著
  许多人都担心支持性就业的花费会比隔离式就业花费高,其收益会比隔离式就业低。事实上随着残疾人在工作岗位上逐渐稳定,支持性就业花费越来越少,最后当残疾人完全可以独立工作的时候,支持性就业的花费就接近为零,而隔离式的就业费用会一直维持最初水平不会减少。对于中重度残疾人来说支持性就业的花费要比其他职业康复模式花费少。调查显示美国其他职业康复项目的残疾人平均花费是4000美元而支持性就业残疾人的花费不足3000美元。同样,支持性就业的费用是其他庇护工场或者活动中心费用的40%到80%。Cimera(2011)对2002年到名参加支持性就业的残疾人的经济效益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支持性就业的成本收益率为4.20和月净收益为475.35美元。这要高于隔离式就业的收益率。2011年Cimera对参加支持性就业的自闭症人士进行了调查,发现其收益率为5.28,月平均净收益为643.2美元。这些都表明从投入一收益来看,支持性就业模式经济效益显著。
  3.4政府实现了节约开支
  支持性就业降低了残疾人对联邦援助以及社会保障的依赖程度。康复服务管理局(the Rehabilitation Services Administration,简称RSA)的数据显示在参加支持性就业前至少有3/4的残疾人领取联邦残疾保障金,例如:安全补助金(Supplement Security Income,简称SSI)以及社会安全残障保险(Social Security Disability In-surance,简称SSDI),其中61%的残疾人是SSI的受益人,超过四分之一的人是SSDI的受益人。而在参加一段时间支持性就业之后依赖联邦补助的人数减少到30%,接近23%的残疾人可以完全依靠自己的收入维持生活而不需要国家补助。由此可见,支持性就业明显地降低了残疾人对SSI和SSDI的依赖程度。同时,支持性就业对当地社区的经济贡献巨大,美国支持性就业残疾人每年向联邦、州和地方缴纳超过1亿5千万美元税收。同时,在安排残疾人就业所需花费中,支持性就业的花费要少于其他形式的就业,这会为政府节约大量的资金。2011年调查显示,每安排一名残疾人参加支持性就业所需花费为4542美元,而安排一名残疾人参加隔离式就业所需花费比安排支持性就业花费高3352美元达7894美元,这就意味着安排一名残疾人参加隔离式就业所需的费用差不多可以安排2人参加支持性就业。此外,其他调查也显示参加支持性就业的多重障碍残疾人的花费与只有一种障碍的残疾人所需花费差不多。
  3.5企业不断认同残疾人就业
  支持性就业是残疾人融入社会的里程碑,当残疾人参加工作后,人们更多的是关注其生产效率而不是他们的身体缺陷。残疾人参加劳动后成为劳动大军中的一员,他们不仅能为企业提供劳动力,而且对于企业其他方面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雇主普遍反映,通过支持性就业参加工作的残疾人雇员,其劳动能力和忠诚度超出了他们的预期,残疾雇员与其他雇员相比更能胜任长时间的重复性劳动,他们的缺勤率、事故率更低。同时他们工作比较稳定不会轻易更换工作。再者,残疾人参与工作,对于企业文化的建设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残疾雇员坚忍不拔的意志对于其他雇员有很好的激励作用。此外,通过与残疾人相处,健全雇员会更加倾向于接纳残疾人,帮助残疾人,这对于融合社会环境的建立有重要意义。 3.6自我就业颇受青睐
  与其他就业形式相比,残疾人可以从自我就业中获得许多好处,所以自我就业越来越受到残疾人的青睐。首先,通过自我就业残疾人可以获得经济利益,他们不但可以实现自身经济独立,同时可以为家庭提供经济支持。例如在2007年美国自我就业的残疾人平均周薪是396美元,自我就业的薪酬明显高于其他形式就业的薪酬。其次,自我就业能够提高残疾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随着收入的增加,残疾人逐渐减少对政府的依赖,有的甚至可以成为纳税人,他们为可以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一员而感到高兴。再次,自我就业可以使残疾人享受工作的乐趣。与其他就业相比,自我就业的残疾人更能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从事的工作,同时在工作的过程中残疾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控制自己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他们也有时间从事自己喜欢的娱乐活动。最后,自我就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社会对残疾人的偏见,当社会大众购买残疾人的产品或者接受残疾人的服务之后,他们会改变残疾人只能依赖社会救助的观点。
  4 美国残疾人支持性就业存在的问题
  支持性就业在实施的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以至于支持性就业模式已经成为美国残疾人就业的主流模式,但在发展的过程中美国支持性就业也出现不少问题。过去几十年,美国残疾人的就业呈下降趋势。据统计,1987年男性和女性残疾人的就业率分别为44%和37.5%,而到1997年这个比例下降到35.5%和31.9%。与此同时,支持性就业的增长趋势也因政策的调整、资金的缩减、经济的下滑而减缓。庇护工场和其他隔离式就业重新发展起来。
  4.1就业质量不高
  支持性就业与庇护工场以及其他隔离式就业相比,显示出很大的优势。但是其就业质量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残疾人所获得的工资与社会生活水平相比还是很低,绝大多数参加支持性就业的残疾人仍处于贫困线下。例如,一项对2005年到2010年支持性就业残疾人工资的调查显示,支持性就业残疾人的工资大约为每小时7美元;而2008年联邦最低工资标准是6.55美元,这说明支持性就业残疾人的工资只能保障其基本生活。其次,工作职位低,绝大多数残疾人仍然从事着一些简单的、重复性的劳动,他们的工资提高的较慢,职位很少会提升。Zafar(2012)调查显示支持性就业中从事简单生产的残疾人约占49.79%,而从事相对专业工作的残疾人只占6.99%。再次,融合问题,支持性就业使残疾人更加融入社区、社会。但是许多研究显示,这种融合只是工作环境的融合,而不是社会的融合。残疾人虽然能够与非残疾人一起工作,但是他们之间的社会交流、互动仍然很少。最后,支持性就业残疾人维持工作时间短,大约2/3的智障人士能维持工作6个月左右,1/2的人能维持一年,大约1/3的人能够维持2年。同时,参加支持性就业的残疾人每周工作时间仍然较短。此外,即使就业的残疾人也很少有机会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
  4.2就业机会不足
  支持性就业的初衷是为重度、极重度残疾人服务,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随着支持性就业的发展,对支持性就业需求的残疾人数量不断增加,但是由于资金以及其他原因支持性就业的门槛不但没有降低反而越来越高。重度、极重度残疾人参加支持性就业的机会很少。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重度、极重度残疾人的就业率也没有实质性的提高。支持性就业并不能满足所有智障人士的需要,许多成年智障人士希望在融合的环境中得到工作机会,但不得不等待数月甚至数年。一项调查显示,参加支持性就业的残疾人中重度智障人士不足10%。据估计,至20世纪末,全美大约有7.5万至10万智障人士在等待就业机会。2009年重度精神疾病的就业率不足20%。受经济衰退的不利影响,约三分之一的美国残疾人失业或就业不足。
  4.3法律政策冲突
  尽管1990年《美国残疾人法案》、1992年《康复法案修正案》以及《发展障碍援助和权利法案》规定给予社区基础上的融合的、真正的工作是美国的联邦政策,然而庇护式就业仍然受到联邦及各州法律和资金的支持。政府对支持性就业和隔离式就业都提供资金,甚至有的州对隔离式就业的投资多于对支持性就业的投资。政府在强调支持性就业重要性的同时也为隔离式就业提供大量资金和政策支持。冲突的政策使得隔离式就业和支持性就业都在争取资金,结果支持性就业的资金更少。同时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使得隔离式就业方式安于现状,不再寻求向支持性就业转变。所以,支持性就业的发展速度、规模以及质量都大打折扣。早期支持性就业的&领头羊&康涅狄格州、威斯康星州和科罗拉多州等都纷纷从就业转向替代服务(al-ternative service),而且残疾人事业的滑坡不仅仅表现在支持性就业上。
  4.4各种资源利用有限
  与传统的就业方式相比,支持性就业强调雇主的作用,为雇主提供资金支持、技术支持、服务支持。此外,在支持性就业的过程中强调残疾人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调制定以残疾人为中心的个别化服务计划。但是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对与残疾人就业相关的资源利用不足,首先表现在过分依赖于工作教练以及其他服务人员,对雇主及社区资源的利用相对较少。在就业过程中,缺乏与雇主及社区管理人员的充分沟通,结果许多社区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这无疑会影响残疾人的就业。其次,对残疾人自身资源利用不足,由于受观念的影响,人们都认为残疾人无法做出决定,无法独立就业,所以在支持性就业实际实施的过程中残疾人往往没有机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长处自己做出决定,他们往往遵从工作教练或者雇主的决定,结果,对残疾人的安置不符合其能力和爱好,支持性就业的结果并不理想。残疾人就业首先是自己的事情,然后才是工作教练的责任,所以在实际就业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充分利用残疾人自身资源,只有利用好了这个资源,支持性就业的质量才有可能提高。
  4.5自我就业阻力重重
  虽然自我就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在发展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首先,是资金问题,一方面残疾人自我就业的资金一般来源于家庭以及朋友的支持,但在许多情况下残疾人家庭并不富裕,因此来自亲人朋友的资金支持有限;另一方面,对于非残疾人来说他们可以通过商业银行获得资金,但是对于残疾人来说银行很少会为他们提供贷款支持,结果许多残疾人只能依赖于一些机构,如社区小企业发展组织、残疾人职业康复服务组织等提供的资金来发展,但是这些资金既不充足也不稳定,故很难满足自我就业的需求。其次,自我就业会为残疾人带来经济收益,但这些收益从目前的政策来看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残疾人在获得收益之后,政府的补贴以及医疗服务会减少甚至会没有,而自我就业的收益有时并不稳定,残疾人会担心自己的收入低于政府补贴而难以维持生活,因而对自我就业持犹豫态度。再次,社会对残疾人的消极态度阻碍自我就业发展。大多数情况下当残疾人提出自我就业的时候,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残疾人家庭都会持怀疑态度,他们可能认为残疾人根本不可能实现自我就业,结果在别人的质疑声中,残疾人放弃了自我就业的想法。同时,即使残疾人成功实现自我就业后社会偏见也不会消除,例如,当残疾人努力工作时,别人会认为这是残疾人在掩盖自身的残疾而不是喜欢这份工作。这无形中会打消残疾人自我就业的积极性。最后,对残疾人自我支持就业不足。一方面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可能认为残疾人无法自我就业,所以会缺乏相关的教育指导,另一方面,许多就业指导员缺乏自我就业的知识,他们可能无法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支持服务。 5 美国支持性就业对我国的启示
  支持性就业在国外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而在我国支持性就业只有10多年的历史。尽管支持性就业理念引入我国时间较短,但是支持性就业在我国的发展为我国残疾人就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当前我国支持性就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提供支持性就业的机构,参加支持性就业的残疾人越来越多。例如,到目前为止广州市约有2.9万名残疾人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约5500名残疾人实现支持性就业或庇护性就业;第二,支持性就业由各地自主实践走向国家统一协调。2013年4月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布《关于征集智障人士支持性就业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的通知》。要求全国各级残联总结自身在开展支持性就业的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这对于我国下一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残疾人支持性就业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第三,支持性就业模式逐渐创新,网络就业成为一种新的模式。例如,深圳市民爱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在深圳市残联指导下建立的&民爱商城&()。&民爱商城&是一个残疾人创业、就业平台,残疾人作品、产品展销平台,民爱商城展销的商品均为残疾人自己生产的产品、创作的作品,所有销售收入均为残疾人团体或个人所有。第四,支持性就业受到重视。日上午,残疾人支持性就业服务产品推介会暨湖南师大慈善公益研究中心科研成果转化基地揭牌仪式在长沙市开福区博爱凤亭家园举办。推介会是2012年湖南省残联延伸服务活动之一,旨在探索成年智障人士职业能力康复和支持性就业。日,湖南省残疾人联合会召开座谈会探讨开发残疾人支持性就业项目。尽管我国支持性就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需要根据美国支持性就业的经验与教训采取有效的措施结合我国的国情来促进支持性就业的健康发展。
  5.1利用各种途径推广支持性就业
  日,国务院通过了《残疾人就业条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也颁布了《关于积极扶持残疾人个人或自愿组织起来从事个体经营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等文件,同时为了促进残疾人就业,我国实行集中就业与分散就业相结合的方针,采取优惠政策和扶持保护措施,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促进残疾人就业,残疾人的就业率有了显著提高,但实现就业是残疾人就业的首要目标并不是终极目标,残疾人就业的深层次目标应该是使残疾人能够完全融入社会生活,实现回归主流。支持性就业要求为残疾人提供融合的工作环境,这不仅能够提高各类残疾人的就业率而且能够使他们走出隔离走向融合。经过30多年的发展,支持性就业已经成为美国以及西方国家残疾人主流就业安置模式。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支持性就业起步晚、发展慢,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残疾人融合就业需求,所以我国需要加大对支持性就业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广支持性就业,促进残疾人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和融合化。
  5.2通过立法明确支持性就业发展方向
  近年来,美国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式使残疾人能够完全融入社会,随着支持性就业的发展,支持或允许隔离就业的政策越来越不合理。政策方向决定资金方向,资金方向指导就业服务方向。现行的并行政策体系&&支持融合就业同时也支持隔离就业&&只会维持现状并不会使支持性就业服务得到扩展。如果想让重度、极重度残疾人能够获得很好的就业安置,那么停止为他们提供隔离的就业选择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在美国一些州已经做出承诺,以减少选择隔离就业的机会,从而增加残疾人在社区公开就业的机会。另外一些州设置了减少隔离就业的目标。我国也急需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一方面逐渐减少安置在隔离环境中的残疾人数量,不断提高他们的就业质量,另一方面大力支持鼓励融合的就业安置,增加参与支持性就业的残疾人数量,使支持性就业成为残疾人就业方式的优先选择。
  5.3建立以残疾人为中心的支持服务网络
  随着支持性就业的实施,人们逐渐认识到就业选择以及资源的控制必须由资金提供者和服务者的手中转移到残疾人自己手中。控制权的转变会发生很大的效果,首先,服务提供者必须尊重残疾人的意见;其次,支持性就业服务提供者必须创新服务体系,使残疾人的职业发展更为有利;再次,对资源的控制以及对决定的控制,意味着选择会反映残疾人的意愿。这会使服务提供者以及康复工作能够真正代表残疾人的利益。机构以及支持性就业服务者必须尽全力使每一个残疾人都有融入社会的机会。此外,雇主必须支持残疾雇员与非残疾雇员一起工作、交流。监督者以及残疾人同事应该鼓励和支持残疾人积极融合。同时应该根据残疾人的意愿建立个别化服务计划,使每个残疾人都能得到自己最适合的支持服务。
  5.4做好残疾人的就业转衔服务
  支持性就业服务应该与特殊教育成为一个整体,残疾人在离开学校进入社会时做好就业转衔服务。这就需要学校与支持性就业机构密切配合。学校应该注重对残疾人心理及人际交往的指导和支持,通过就业前的实习辅导,及时解决残疾人在以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为了满足残疾人工作生活的需要,加强学校和工作单位的紧密联系,建立合理有效的学习&&就业计划。残疾人就业前的个别化教学计划应该由学校、家庭、工作单位共同制定,提前为残疾人进入社会做准备。同时在就业转衔的过程中加大对残疾人的工作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宣传,以获得同事的支持。
  5.5制定灵活的残疾人福利和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福利体系是保障残疾人生活的重要体系,使残疾人可以获得最低生活保障。但是建立在残疾医学模式基础上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只保障那些无工作能力的残疾人,这对于支持性就业来说并不适合。事实上,传统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不能促进残疾人参与支持性就业,反而有可能阻碍他们进入劳动力市场。在有些国家,残疾人一旦就业就可能失去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结果,残疾人由于担心就业之后工资所得无法维持生活,而又没有社会保障,他们有时即使能够公开就业也会选择继续待在隔离式的就业环境中。我国应该吸取其他国家在发展支持性就业中的经验教训,积极寻求制定灵活的福利和保障体系,一方面使残疾人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支持性就业,另一方面使他们通过支持性就业能够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
  5.6采取措施促进残疾人自我就业
  自我就业是残疾人就业的最好方式,如果能够成功实现自我就业,残疾人不但能够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回归主流社会。在促进残疾人自我就业方面,首先,政府需要提供政策及资金支持,为残疾人自我就业提供有利条件。具体来说,政府可以为残疾人提供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等服务,并能积极协调工商、民政、残联等部门为残疾人自我就业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当然最好也能为残疾人自我就业提供教育和培训服务。其次,残疾人要正确认识自己,要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同时不能盲目自我就业,要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项目,只有这样,自我就业才有可能成功。再次,鼓励残疾人通过网络来实现自我就业。网络就业最大的好处就是投资少、风险小。一些有电脑知识的残疾人可以在家人、朋友甚至就业服务机构的指导下开设网上商店。他们可以销售自己生产的产品或手工艺品,也可以代销其他产品。通过这种方式他们能够增加收入、实现自我就业。例如,江苏省灌云县特殊教育学校通过校园网店来培养聋生创业能力,为学生将来实现网络自我就业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hrchenwei
本文引用地址:
扎堆网,专业杂志期刊广告购买和论文发表平台 合作联系洽谈QQ:
论文发表服务电话:
论文发表咨询QQ:
广告购买咨询电话:&&&&
广告购买咨询QQ:
地址:北京市右安门外大街迦南大厦9楼&&&&
邮编:100069
版权所有@zhadui&&&&
鄂ICP备:156203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定向就业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