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崇沟有寺庙北京有没有寺庙

有生之年一定要去 西藏最值得朝拜的八大寺庙|佛教旅游|朝圣_凤凰佛教
有生之年一定要去 西藏最值得朝拜的八大寺庙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西藏,一个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字眼,这里是宗教在中国的圣地,慕名而来的游客更是被这种浓厚宗教气氛深深吸引。
大昭寺释迦牟尼佛12岁等身像(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张晓波)
哲蚌寺晒佛仪式(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锈剑)
甘丹寺(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曹立君)
色拉寺僧人在辩经(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一个永远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字眼,这里是宗教在中国的圣地,虔诚朴实的本地朝拜者或转湖或奉寺,他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诠释着自己的虔诚之心。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更是被这种浓厚的宗教气氛深深吸引,或多或少的悟出生命的一些真谛,被这里的人和物感染着。今天小编整理了神圣的之外西藏最负盛名的八大寺院,有生之年一定要去哦! 大昭寺:大昭先有后有拉萨城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觉康&,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始建于唐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与这座佛像有关。 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 如今,大昭寺占地25100余平方米,有5座金顶,108个佛殿,各种奇珍异宝数不胜数。所供奉的神像统摄藏传佛教五大教派和苯教等所崇奉的各种神佛菩萨像,因此寺内香火终年旺盛,朝圣的群众络绎不绝。 小贴士: 开放时间:7:00-12:00,15:00-18:30。上午11:30前主要为信教群众开放,之后对游客开放。 门票价格:游客85元/人,藏族人免费,每年10月20日至次年4月20日执行淡季门票35元。 交通状况:大昭寺位于旧城市中心,可步行前往。乘中巴或三轮车(4元/人左右)在藏医院下车,朝大昭寺广场方向走,出租车起步费10元。 特别提示: 1、大昭寺金顶&&底层售票处,有楼梯可以直通二楼和三楼的平台,可远眺布达拉宫的金碧辉煌,也可俯视大昭寺广场人流潺动和充满藏族生活气息的八廓街。夏天这里还有茶座,在此可以休息。 2、可避开参观高峰,一大早随转经人流涌入大昭寺。在燃燃不息的酥油灯火中,感受信仰的力量。 3、若在大殿内摄影需另花90元买一张摄影许可证。 哲蚌寺:名僧大佛辈出之地 甘丹寺为格鲁派六大寺院之首。它与哲蚌寺、色拉寺合称&三大寺&,全盛时期有近4000僧侣。建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位于拉萨以东40千米处,达孜县境内,拉萨河南岸海拔3800米的旺古尔山和贡巴山的坳至山顶处。甘丹寺不仅在宗教、政治方面、建筑方面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还荟萃了清乾隆帝所赐盔甲,明永乐皇帝所赐锦缎绣唐等大量艺术珍品。 哲蚌寺的法事很多,其中场面最大的要算僧俗同庆的雪顿节展佛。每年藏历六月三十日,哲蚌寺的僧人们要在根培乌孜山上挂出一副高三十米、宽二十米的巨大释迦牟尼像供人们瞻仰。高高在上的大佛笼罩在薄雾轻纱间,任人千呼万唤就是不露尊贵的容颜,唯有等天光出现,第一抹朝霞染红东边天际的时候,那佛的印纱才徐徐地升起。香烟袅袅,洁白的哈达似雪莲飘飞,人们涌向大佛、涌向神圣。 旅游小贴士: 开放时间: 9:00-17:00 门票价格:游客55元/人,藏族人免费,每年10月20日至次年4月20日执行淡季门票25元。 交通状况:从拉萨市区可乘出租车前往,到山脚20元,到山上30元。也可从市区坐3路中巴只能到达山脚,有时候山下有中巴或拖拉机等载客上山,1元/人,否则要步行上山,约需半小时。 特别提示:可同乃琼寺一起游玩。 甘丹寺:宗喀巴建造的格鲁派祖寺 甘丹寺为格鲁派六大寺院之首。它与哲蚌寺、色拉寺合称&三大寺&,全盛时期有近4000僧侣。建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位于拉萨以东40千米处,达孜县境内,拉萨河南岸海拔3800米的旺古尔山和贡巴山的坳至山顶处。甘丹寺不仅在宗教、政治方面、建筑方面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还荟萃了清乾隆帝所赐盔甲,明永乐皇帝所赐锦缎绣唐等大量艺术珍品。 每年藏历六月十五为甘丹寺&甘丹绣唐节&。清晨,全寺僧众诵经举行完&传小召&会供法会后,由16名青年僧人抬着26米长、10米宽的释迦牟尼像的大唐卡迎至展佛台展出,半小时后收起送回羊八犍神殿珍藏,然后取出这明永乐皇帝赠赐给大慈法王的24幅锦缎绣唐向四众展示3周,同时演出藏戏、歌舞,节日气氛十分浓厚。 旅游小贴士: 时间:9:00-16:00 门票:游客45元/人,藏族人免费。 交通:距拉萨57公里,大昭寺广场有中巴前往,每天早上7:00发车,来回票价为20元/人,车程2个多小时,原车14:00返回。 色拉寺:西藏的野玫瑰园 色拉寺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与哲蚌寺、甘丹寺合称拉萨三大寺,是三大寺中建成最晚的一座。位于拉萨北郊3千米处的色拉乌孜山麓,周围柳林处处,自古就是高僧活佛讲经说法之地,有许多僧尼小寺环绕其间。明永乐十七年(1419),宗喀巴弟子绛钦却杰兴建,成于明宣德九年(1434)。其全盛期寺中有僧8000余,规模略次于哲蚌寺。 色拉寺内保存着上万个金刚佛像,最著名的塑像就是大殿里的&马头明王&像。色拉寺有妙音殿、吉扎仓、麦扎仓、阿巴扎仓及32个康村。建筑密而不挤,杂而不乱,因地制宜,主体突出,体现了格鲁派大寺的特有风格,全然是一座宗教城市。 旅游小贴士: 时间:9:00-18:30,个别佛殿16:00关闭 门票:游客55 元/人,藏族人免费。 交通:大昭寺停车场、青年路口以及娘热路,都有直接到寺门口的5路中巴车,3元/人,出租车15元。亦可租自行车前往,半个小时可以到达。 特别提示: 1、色拉寺辨经每天下午15:00举行,前来观看的人很多,早到为好。傍晚五点后门票只要5元,虽然错过了辩经,但寺庙的宁静是前所未有。 2、寺院许多大殿内保存了较老的壁画,最好带手电。 3、拉萨市内唯一的天葬台就位于色拉寺背后的山上,一路道路艰辛。 4、每年雪顿节期间,会与哲蚌寺一样举行盛大的晒佛活动,中午前赶到可以看到末尾。 楚布寺:真正的乐土金刚坛城 楚布寺位于拉萨以西60公里堆龙德庆县西北楚布河上游,海拔4300米,距西藏拉萨市西郊约七十公里外,是噶玛噶举派的主寺。举世瞩目的藏传佛教转世制度在这里首创,后被西藏其它教派推而广之。 楚布寺拥有大量稀世文物,第八世噶玛巴为纪念其上师而塑造的银像是楚布寺镇寺之宝,传说银像塑成之后竟自动悬浮空中达七天之久,故有&空住佛&之说;楚布拉千(即大佛)高约6米为二世噶玛巴所铸。楚布寺附近有一泉水滚滚涌出,水清甘冽,过去噶玛巴施神通力用拐杖往地一戳而成。此外,玛恰噶拉石刻塑像、米拉日巴曾用过的钵、都松钦巴的僧帽等都是楚布寺弥足珍贵的宝物。 每年藏历六月十日至十二日,寺内都会举行展佛、会供法会等,并有各种剧目、歌舞等娱乐活动向莲花生大师祝寿。 旅游小贴士: 时间:09:00-14:00 门票:游客45元/人,藏族人免费。 交通:大昭寺西侧花圆往南200米巷内有中巴车,早上7:00-8:00发车,客满即开,15元/人,原车15:00返回。或者在拉萨包吉普车前往,价钱约260-300元。 特别提示: 1、楚布寺位于楚布河谷,周围比较荒凉,几乎没有可吃饭的地方。 2、参观寺庙约两个小时,若当天从拉萨往返,则需要一天时间。 扎叶巴寺:掘到伏藏的拉萨灵地 在西藏流传着这样一个民谣:&西藏的灵地在拉萨,拉萨的灵地在叶巴;到拉萨不到叶巴,等于做件新衣忘做领。&被称为&隐于圣城之后的秘境&的扎叶巴寺,就位于拉萨市达孜县境内的扎叶巴沟。紧紧嵌于崖缝中,相传是松赞干布留下血脉的藏妃&&芒萨尺姜所建的修行神庙。 与四周山体表面只有浅浅一层草皮的山峰截然不同,扎叶巴充满了自然之灵气。山上松柏挺拔、茂密翠绿,山下清泉涓涓、溪水潺潺流淌。春夏季山花烂漫,百鸟齐鸣。扎叶巴神殿就掩映在山崖之中,别是一幅景色。 旅游小贴士: 门票:旅游旺季游客30元/人,藏族人免费,淡季不用买票。 地址:位于达孜县境内纳金电站以北的拉日宁布山间 热振寺:几十万株古柏怀抱中的寺院 热振寺因其为噶当派的主寺,再加上热振活佛极高的权威和声望,在藏传佛教中具有极高的地位,也是藏北重要的旅游胜地。 热振寺有一些非同一般的&看点&,不可错过。如每年藏历4月15日的&迎鸟节&和7月15日的&帕邦唐廓节&。 &迎鸟节&是根据热振寺当地的气候条件决定的,每当举行杜鹃鸟供奉日时,僧人达百余人,敬献供品若干,并且还要举行隆重跳神活动,以求赐福。 &帕邦当廓节&最初只是纯宗教性的转经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除宗教活动外,农牧民进行各类商品交换,开展文娱活动的综合性节日,节日的高潮是热振寺的十二项&羌姆&。跳神地点背靠的一道玛尼墙,面向一个很大的斜坡,是观看热振寺羌姆的不错观测点。 旅游小贴士: 时间:9:00-16:00 门票:游客30元/人,藏族人免费。 交通:可在拉萨市东郊客运站乘中巴车前往,费用40元/人。 直贡梯寺:永生永恒的福地 这是一座深藏在山谷中的精神象牙,是许多人离开肉体的彼岸,是800多年人们俯视众生的窗口。 直贡梯寺内除了寺院建筑和多种文物、佛宝外,最出名的还有他的天葬台。从寺院出来,大约10分钟就能到达。据说,世界上有三个最出名的天葬台,一个是密宗大师龙树开辟的印度斯白天葬台,举世闻名的&神奇尸体讲述的故事&,便是以斯白天葬台为背景产生的;一个在山南的青朴天葬台;另一个就是直贡梯寺天葬台。这三个天葬台中,直贡天葬台最高、最大,有永生永恒之地之称。 直贡天葬台是西藏最繁忙的天葬台,有的尸体从拉萨、山南,甚至从林芝、那曲等地运来进行天葬。藏胞们还相信,直贡天葬茸是四位空行仙女从印度斯白天葬台搬来的,四只神鹰也跟着飞到这里停落在葬场四周。离天葬台不远的6座佛塔是直贡活佛圆寂的灵塔。据说,印度斯白天葬台和直贡梯寺天葬台之间有一丝阳光联结着,死者的灵魂可以顺着这一丝阳光活动于印度和西藏之间。另外,闻名全藏的马年转冈底斯山、猴年转杂日神山均为该寺所创。 旅游小贴士: 开放时间:9:00-16:00 门票价格:游客35元/人,藏族人免费。 交通状况:距离拉萨市区约150公里,大昭寺广场每天7:00有发往直贡梯寺的班车,单程3小时,车费40元/人,原车下午返回。包车费用大约500元/车。 特别提示:可同德仲温泉一起游玩。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闫秀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
48小时点击排行连云港现存寺庙、庵堂、道观有哪些,欢迎各位补充。_连云港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86,515贴子:
连云港现存寺庙、庵堂、道观有哪些,欢迎各位补充。收藏
我先把我自己知道的都说上,知识有限,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欢迎各位补充。虽然本人不是虔诚的佛教徒,但也是一个遇神拜神遇佛拜佛遇鬼百鬼的人,故而对这些地方很感兴趣。自己帖子里所列的地方,除东海圆通寺之外已全部去过。——————————————————海州古城:碧霞寺(位于白虎山) 观音庵(位于白虎山之东,双龙井之西) 准提寺(原“百子庵”,位于双龙井之北,钟鼓楼之南)锦屏山:紫竹林寺(位于南大山桃花涧),龙洞庵(位于孔望山)花果山:三元宫(又名海宁寺,位于水帘洞附近),海清寺(大圣湖畔,为阿育王塔所在地)东磊:延福观(位于围屏山),白云寺(位于景区大门口的山上)南城(原南城镇,现南城街道,属新浦):玉皇宫(位于东凤凰山),碧霞宫(位于西凤凰山),城隍庙、普照寺(位于东凤凰山山脚)九岭(花果山乡新滩村南侧):九官庙(由龙山头的高速公路高架桥前方十字路口北拐),东岳天齐大帝庙仁元帝庙(位于南云台林场办公室附近)岗埠农场:王沟大庙朝阳(原朝阳镇,现朝阳街道,属连云区):娘娘庙(又名东海孝妇祠)、兴国禅寺(位于朝阳镇狮子山脚下)隔村:崇善寺(位于云中涧景区门口)大巷:黄谭庙(位于龙头顶,即雁门关下)宿城:法起寺、悟道庵(位于大竹园村的黄毛顶)连岛:金圣禅寺(位于苏马湾景区)、镇海寺(连岛二桅尖附近,连岛二桅尖,又名双山渡,和原镇海寺不在一个地方)连云镇:东灵佑港寺(位于临海路西侧,即连云中学下方、连云港人民大剧院上方的小路一路往西行)灌云:石佛寺(位于大伊山景区内,分上石佛寺,下石佛寺,下石佛寺即为伊山大佛所在地),钟庵(伊芦山,没开发起来)赣榆:兴会寺(位于金山镇徐福故里旁边)东海:圆通寺(位于安峰山上)灌南:二郎神主题文化公园(位于五龙口湿地)另:中云蓑衣庵、花果山后顶北海观音寺听说最近几年会重建,不知云门寺是否也在重建计划里。还有隔村会隐庵仅剩石碑,宿城二隐庵仅剩遗址。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佛法讲座专区
      
佛教导航子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内容
消失的天津寺庙
       
发布时间: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人关注&&&&&&
  消失的天津寺庙
  知道吗?在历史上,咱天津,曾经有几十座(有资料说城内就有近百座)寺庙。这还仅仅是指现在的市区。如果加上五县,数目就一定更可观。
  有这么多?你也许不相信。说来会另人咋舌,仅南开区老城里长仅1华里的二道街,当年就有5座寺庙,即“韦驮庙”、“药王庙”、“行宫庙”、“弥勒庵”和“关帝庙”。仅葛沽这个长3里、宽2里的小镇,就建有众多庵观寺庙,有葛沽十八庙之说!
  寺庙分为官方寺庙和属于大众宗教的寺庙。 除了现存的大家共知的大悲院、荐福寺、挂甲寺、莲宗寺、居士林等,随着历史的变迁,也消失了著名寺庙如白庙、海光寺、草厂庵、达摩庵、大悲庵、如意庵等等。再加上众多的城隍庙、关帝庙、药王庙和土地庙等在城中呈成组共。庙院虽然消失了,但是各种宗教寺庙本身就是令人注目的独特建筑,往往成为某一个地区的典型标志物,对附近地区的村庄、街道、胡同命名,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让我们透过即要消失和已经消失的地理名片,搜寻那些曾经带给了天津辉煌的寺庙吧。
  由寺庙起的地名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直接把寺庙名就作为村庄聚落的名字,这在地名语言形式上属于转类地名。例如市区的“海光寺”、“挂甲寺”、“大寺”、“白庙”等已成为某一地域的名称;再如北辰区的“桃花寺”,汉沽区的“火神庙”、“铁神庙”、“大神堂”,宝坻县的“娘娘庙”、“焦山寺”等,都是以寺庙名直接作为村名的。
  第二种情况是由寺庙派生的地名,例如河北区的“娘娘庙前街”因位于“娘娘庙”前而得名;河东区的“玄帝庙大街”因“玄帝庙”得名。另如河西区土城的“药王庙胡同”;南开区的“清化祠大街”、“草厂庵胡同”、“古教胡同”、“天齐庙大街”,东南角的“水月庵胡同”,南门里的“涌泉寺胡同”,西门里的“城隍庙街”,东北角的“三义庙街”;红桥区的“慈惠寺大街”、“韦驮庙大街”、“双忠庙大街”、“如意庵大街”、“大王庙后街”、“红塔寺大道”、“文昌宫大街”;北辰区天穆镇的“天齐庙大街”等,这些地名都反映出当年宗教活动的情况。
  天津历史上曾经到底有多少寺庙?现在很难有人说个清楚,至于属于佛教的寺庙有多少,恐怕更难以说具体。 现抛砖引玉说说我仅知道的已经消失了的寺庙,希望得到大家补充。
  天津白庙
  天津的“白庙”位于河北区西北隅,在北运河东岸,本为庙名,再为村名,后为区片名,又为白庙工业区的专称。作为庙宇的“白庙”,又名白马庙、孤云寺,是北运河畔一个渔村内的一座古庙,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建庙首倡者,亦为寺庙主持,是河南洛阳籍的游方和尚。为寄托对故土的思念,他请人以洛阳白马寺为样板,精心雕刻了背驮经卷的一座白马石雕,立于寺庙的大雄宝殿之前。“白马”已成镇寺之宝物,亦为庙名。远近善男信女皆来焚香拜谒,庙里香火兴旺,“白马庙”及“白马庙村”的名声不胫而走。天津人说话简捷嘎嘣脆,口语中习用简称也称“吃字”,如“派所”、“合社”、“唐口”、“丁沽”之类,于是“白马庙”、“白马庙村”就顺理成章地被缩略为“白庙”、“白庙村”。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暮春时节,康熙皇帝微服南巡时曾驾临白马庙。当时春风和煦,碧空中飘来一缕白云,恰有群鸟啼鸣飞掠而去,康熙不禁触景生情,吟哦起李白七绝《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遂赐题匾额“孤云寺”三个大字,并署落款“康熙四十六年五月十九日御书”,还破例盖上双龙御印。此后白庙声价大增,前来瞻仰御赐匾额者川流不息。但御赐“孤云”之寺名,对于百姓来说,毕竟显得空灵而晦涩,远不及那个白马石雕朴素实在,于是人们仍以“白庙”称之。
  清末,白马庙日渐衰颓,20世纪30年代曾设为小学。当年康熙御赐“孤云寺”匾额和寺庙的一口古钟保存至今。由“白庙”派生出系列地名,如白庙前街、白庙中街、白庙后街、白庙新村等。1982年地名普查时,将白庙附近里巷,由“白”谐音为“百”作为首字,统一命名。例如:百盛里、百朋里、百兴里、百乐里、百庆里、百寿里、百康里、百荣里、百贤里、百祥里等。作为区片名之“白庙”,泛指东起南口路,西至北运河;南起榆关道,北至普济河道一带的街道和白庙工业区。
  天津海光寺
  海光寺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距南门三里的官道东侧,宝刹始名普陀寺。因为周围地势宏阔,普陀寺显得格外轩昂,这里香火极盛,名噪一时。寺院宽敞壮观,院内遍栽葡萄,故俗称“葡萄寺”(“普陀———葡萄”读音相类)。
  1719年康熙帝南巡,驻跸天津,工于诗画的寺僧成衡迎于西淀。康熙兴会所至,遂赐普陀寺名海光寺。不但赐写了匾额,而且赐给了海光寺两副对联,一副是“香塔鱼山下,禅堂雁水滨”;另一副是“水月应从空法相,天花散落映星龛”。于是,普陀寺遂易名海光寺。
  海光寺在近代史上遐迩闻名,不仅是因其曾获皇上恩宠,更则源自在这座寺庙里与英、法、俄、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再次攻陷大沽,并将天津城占领,联军在河北望海寺设北营,在城南海光寺设南营,并一度将天津知府石赞清扣押在海光寺内。这是海光寺第一次被外国侵略军占领。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海光寺因这里地当通往南门的要冲。7月9日,日军步兵1000人在炮兵和骑兵的支援下,加上俄、英、美军的配合,将海光寺占领,庙宇尽毁。从此海光寺鞠为茂草,扫地无存,仅余一条被外国人命名的海光寺大道(今西康路),以及一口富有传奇色彩的大钟。
  海光寺大钟为光绪四年(1878年)时德国铸造,重13000斤,三年后做为德国送给清王朝的礼物运抵天津,清廷遂令李鸿章择地安放,(一说为克虏伯兵工厂为李鸿章祝寿而赠给他的)。李鸿章认为海光寺是康熙和乾隆皇帝驾临的地方,遂把此钟悬于海光寺,在钟上刻了全部《金钢经》的经文。日军占领海光寺后,把这口钟转送给英租界工部局,作为消防警钟悬于维多利亚花园。南天大学八里台新址落成后,由英租界当局(一说由海光寺索回,一说由天津市政府索回)送到南开大学,从此成为南开大学的校钟。钟亭建于校园大道左侧路口的思源堂西南,濒临河畔,是校园中的一个独持景点。每逢学校盛典或毕业典礼颁发毕业证书时,便呜钟纪念。
  葛沽十八庙
  葛沽历史上曾有九桥十八庙之胜,有两座庙曾受清圣祖康熙皇帝御赐额联。据现存的“大清道光年间保甲图说”记载,十八庙分别是“灶离庙”、“东白衣庵”、“玉皇庙”、“关帝庙”、“太虚宫”、“三官庙”、“长寿寺”、“文昌庙”、“地藏庵”、“西白衣庵”、“娘娘庙”、“海神庙”、“财神庙”、“马神庙”、“东土地庙”、“西土地庙”、“药王庙”、“慈云阁”。这个长3里、宽2里的小镇,建有众多庵观寺庙。究其原因,与葛沽的历史、地理条件有关。
  葛沽先民出之灶户和船户,灶户垒灶熬盐,煮海为业,衣食都仰仗火,所以他们修建灶离庙。离,就是《易经》上说的火,灶离也就是灶火,以熬盐为生的灶户都祭把火神,葛沽最早的庙就是灶离庙,当地船户受灶户的影响,也供奉自己崇拜的偶像——护海娘娘,他们就修了娘娘庙。娘娘庙里有12尊娘娘,其中的天妃娘娘,与天津“天后宫”、江浙、福建沿海一带“妈祖庙”中供奉的娘娘都是那位广为人知的林默,船户、渔民敬奉她的目的是祈求在海上能得到护佑。
  随着漕运的兴盛,明朝时葛沽流动性的行旅商贾日益增多,各地的移民也蜂拥而至,到此落脚谋生。盐户、渔户、船户,种田、经商、求官过往定居者在此五方杂处。随着人口日多,商贸云集镇内,市肆纵横,街景殷繁,南来北往之人相安共居。外来的巨商富贾,及本镇的船户、渔民,根据自己的信仰和意愿,先后在3里长街上建起这么多座外观、布局、建筑风格各异的寺、庙、庵、阁、宫,使这里佛教、道教、儒家,三教九流和睦为邻。
  众多寺庙庵阁开庙门的日子各有不同:灶离庙四月十六,东、西白衣庵、海神庙都是二月十九,王皇庙正月初九,长寿寺四月初八,文昌庙九月十八,地藏庵七月三十,财神庙九月十六,马神庙六月二十六,东、西土地庙二月二,娘娘庙正月十六。
  18座庙简直就是18个博物馆,泥塑、铜像、木雕、彩绘、壁画,以及供桌上的艺术品,悬垂布幔上的彩绣等等,无不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我国的一些名山胜地的寺庙都是供奉仙佛,为神而建,葛沽的庙虽也有仙有佛,但也有为人而建,尊人为神建庙以祀。人们把渔家女儿林默奉为神明,不惜破费血汗钱,为她建庙,为她制造车辇,让她体面地巡视人间,庇护自己。葛沽的庙大多是一个院、一个殿,神像有独尊的,也有几尊并列的,或坐、或立,神态各异,完全是明代建筑风格。
  据重修天津府志载:葛沽的庙建于明朝,修于清朝。葛沽最高的庙要数慈云阁,建在海河边,大约有五层楼高,是人们重阳节登高的好去处。阁内上下分别有如来佛祖和观音菩萨像,接受善男信女的焚香膜拜。阁的门前的一对石狮蹲在台上,一只头朝左,一只头朝右,左为镇洪水泛滥,右为镇火灾肆虐,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起这两个石狮,葛沽镇至今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前不久人们从海河中打捞出一只石狮存放在文化馆中。
  最大的庙为娘娘庙,占地6亩多,绿树红墙,殿阁巍巍。院内分前后殿,前殿烛影辉煌、香烟缭绕,后殿大门常年关闭,门前还有个大广场,广场上立着两很大红旗杆。明朝地方志称“国朝四庙为四鼎”,东鼎葛沽娘娘庙,西鼎天津天后宫,而四庙之中唯有葛沽娘娘庙是“全供刹”,别地只供一尊,而葛沽所供各尊齐全,有12尊娘娘之多。中间就坐的是窘霞元君的三个化身:碧宵、云宵、穹宵。左右陪坐的是眼光娘娘、子孙娘娘,东西两边还有7位站立的娘娘,东边靠近主座的是天明娘琅,依次是泰山娘娘、天妃娘娘、火灵娘娘;西边靠主座的是龟灵娘娘,依次是豆疹娘娘、送岁娘娘,正是先有了这个娘娘庙,也便产生了对娘娘的祀庆典——“跑辇”,至今每年春节期间,这里仍保留着“跑辇”的风俗。
  明清两代,缭绕的香烟和阵阵钟馨声曾占领过葛沽镇的晨晨暮暮,每逢各庙开庙门的日子或庙会期间,十里八乡的百姓都前来进香逛庙会。镇内的3条主要街道上,从早到晚车水马龙,游人如织,摩肩接踵。庙内香火鼎盛,商贾祈福求财,百姓禳病求嗣。庙外商店林立,旗幌招摇,道旁摊点鳞次栉比,可以称得上为葛沽的“清明上河图”。
  历经几百年的沧桑变迁,现在绝大数的寺庙拆毁,有的改为学校、文化馆,有的成为浴池、副食店,有的荡然无存,也有的仅剩遗址了。目前只有一座砖墙斑驳破旧的文昌庙,在一棵古槐树下残存着,可惜的是它早已被葛沽第一小学当作仓库。
  现在来葛沽参观,虽然不能饱览昔日十八庙之盛容,但如有幸看到一年一度的辇会,也能想象得到当年漕运文化的繁荣。
  葛沽药王庙初步考证为明代所建,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历经清康熙、乾隆、道光、光绪以及中华民国等朝代的多次修缮,是葛沽镇原十八庙中仅存的一座20世纪90年代初,该庙濒临倒塌,庙中神像也早已不复存在。因此,于日动工在原址重建,同年8月8日竣工。
  新药王庙完全按照原貌重建。由于原庙中药王塑像已无从考究 ,故新塑中国历史上7位神医:炎帝神农氏、孙思邈、扁鹊、张仲景、邳桐、李时珍、华佗之塑像,以寄托后人对历史上医药、医疗事业有重大贡献的先驱们的祟敬、怀念之情。
  比丘尼庵堂。
  历史上咱天津有很多座比丘尼庵堂,因为受到比丘尼修行的局限性,这些庵堂,大多规模比较小,香火也不是很旺,很多庵堂的命运都是老尼圆寂后,便变成了民居杂院,而后又发展成地名。就拿庵堂最聚集的老城周围来说吧,仅从地名上也能知道昔日的昌盛。
  比如:
  北马路展家花园附近的白衣庵、
  西门内大街的达摩庵、
  东南城角的草厂庵、
  南市的大悲庵、
  老城西的如意庵等等。
  要是在老城改造前,根据胡同名,还能找到某些庵堂的主体建筑,但现在他们早已消失在推土机下了。
  清初,在东南城角建有草厂庵观音大士禅林,庵前是个大水坑,清同治十三年(1874)将水坑填平,建房成街,因位于草厂庵附近就名为草厂庵大街,有草厂庵胡同。说到“草厂庵”,在二十世纪初年有两桩史实值得说一说。一、它是天津工业崛起的摇篮;二、这里还是“五四”爱国运动的革命遗址。请看史实———清光绪二十六年(1901),李鸿章在北京病死,朝廷任命袁世凯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抵津赴任不久,为振兴天津实业,就命周学熙在草厂庵大街筹办天津工艺总局,这是天津兴办现代工业培养事业人才的开端。更令人瞩目的,在“五四”革命浪潮中,草厂庵大街成为天津爱国学生进行革命活动的集结地之一。日,周恩来、马骏、郭隆真、刘清扬、邓颖超等就在草厂庵一幢两层楼房(即今草厂庵胡同41号)上,举行了“觉悟社”成立大会。今天,这里成为“五四”时期天津学生联合会及觉悟社初期活动旧址。
  清修院。时年四十三岁的倓虚法师曾投清修院的清池老和尚求剃度。清修院胡同建于1872年,已有130年历史,东起草厂庵胡同,西至曹家胡同,长130米,宽2.5米,沥青混凝土路面,两侧为旧砖平房宅院。清咸丰年间,因“八大家”之一的天津大盐商李春城在此建造清修院家祠,故名。后来,李家元气大伤。清修院家祠转租改为“佛教居士林”,建筑面积701平方米,为一进式四合院。大门正前方为大雄宝殿,东西两侧为配殿。居士林成为蛰伏津沽的下野政客、军阀、官僚、寓公等诵经礼拜之所。每周日居士来居士林诵经,由富明法师主讲,当时信徒甚多,达千人以上。居士林中供奉着两尊鎏金铜佛,“毗卢遮那”和文殊菩萨,系明朝宣德年铸造,“文革”期间被移置大悲院,82年12月居士林重修告竣,于翌年2月24曰重新迎回居士林供奉。
  在中国现代史中,1919年天津觉悟社的成立,1935年施剑翘刺杀孙传芳等,都是著名的史实,而事件发生地“草厂庵”“清修院”等亦随之闻名遐迩。
  早在老城改造时,就有人提出过留下一座典型小寺庙,作为见证。现在看来,小胡同里的小寺庙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暂时还没有哪个气魄与眼光去包容这些。老建筑没了,老地名也消失了,城市记忆还能有多少?
  那么天津现在就没有遗留下来的庵堂了吗?其实还是有的,荐福庵和莲宗寺就是现在依然保留着的专供比丘尼修行的僧寺。但这两座女寺,历史都比较短,而且和以上说的那些庵堂的城市功能也不一样。
  妈祖信仰
  天津元代时名直沽。自元历明代到清代,据《续天津县志》(同治十年,1871年刊),除大直沽、东门外两庙外,本市唐家口、东沽、贺家口、后尖山、前辛庄、 咸水沽、葛沽、泥沽、马庄、芦北口、陈家沟子、丁字沽、秦家庄及蓟县、静海等地,都建有“娘娘庙”。娘娘是天津民间对天妃——天后的亲切称号。天后是妈 祖;娘娘也就是妈祖。娘娘与妈祖相同,都是对上了年纪并对她的子孙慈祥的女人的称呼。靠近三岔河口、大口,又位在老城东门外的天后宫,同天津老城居民有着千丝万缕联系,也对老城居民的民俗与心理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陈家沟子娘娘庙
  陈家沟大街东北起昆纬路,西南至十字街(今金纬路南段),与津塘支路(后改称货场大街,今改称胜利路)基本平行。相传这里在元代是陈姓住户烧砖取土形成的沟渠,名叫“陈家沟子”。街上矗立着一座娘娘庙,据说也建于元代,这座庙名一直保留下来,亦可证明此地历史的久远。
  丁字沽娘娘庙
  建于 清。 地址在红桥区丁字沽零号路35号增1
  原丁字沽娘娘庙大殿位于丁字沽小学校内,始建于元代, 位于北运河西岸,坐西向东,庙内供奉娘娘。原有建筑情况不详,现只剩大殿保存完好。2001年大殿内浆皮脱落,发现彩色壁画,经专家鉴定为清代中晚期作品,笔画共有69.44平方米。
  历史上的南市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的南市地区也有很多庙宇,比如三官庙、土地庙等,历经沧桑,大多变成民宅、学校。或者在地名上延续存在,比如土地庙胡同等。
  但是和天津的其他地区一样,随着城市的改造新建,这些寺庙的仅有的地名也消失了。可能随着老人们的逐渐故逝,这些地名也将被后代淡忘消失。
  咱历史上天津有多少寺庙、庵堂?佛教的和其他民俗信仰的。希望能籍此抛砖引玉,得到大家补充。说出你知道的记忆中的寺庙、庵堂,哪怕只有依稀的地名。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
QQ: &  &&&&&&&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下一篇:
还没有任何项目!
佛教导航@1999-
|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峪沟崇德学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