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宁县县汤家坝什么时候才有姓税的

远口吴氏宗谱2000版第七卷(略录)--吴氏在线-世界吴氏宗亲联合网(吴姓寻根网?吴网?至德宗亲网?吴姓氏族综合门户网站?吴姓族谱 寻根 家谱 传承优秀文化 姓氏研究)
&|&&|&&|&&|&&|&&|&&|&&|&&|&&|&&|&请您留言&|&&|&&|&&|&
吴氏在线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吴氏精神,请您阅读:
远口吴氏宗谱2000版第七卷(略录)
作者:&&&&信息来源:&&&&点击数:&&&&更新时间:
||||||字体:
””),1700194732432343542546064701081
2314147825152215662615631572
28321662172217961820
232345761877563
1 16 18 21 2
六六公后裔各房(1一4 房)分徙多处,如尚德长子应通自贯头荷叶塘徙地椒溪,后由地椒迁马鞍冲,万元相继由贯头移住地椒溪。9代仁海徙小洪江对江。文礼授四川岳池县令、文亮徙广西任融县巡司。明永乐年间文略自诸葛城徙会同团河,文华自贯头诸葛城迁大油乡,文哲子孙迁居大团、杨柳田、小洪江等处。昌霖从东岳司迁入耗溪。
世万公,吴亮五子。于元中后期,奉旨由远口辅周王出镇云南兼平黔楚“苗”乱,善后加赏千户五品留守,开辟沉西,为新晃龙寨开基祖。子一:品象,生子12 ,迁徙情况如下:
富官& 品象长子。子五:总元、总林、总祥、总伟、总廷。住龙寨,传至15代秀贵由龙寨徙新寨,转徙贵州大龙宝,后裔启梓又徙吴家坡金盆幽于清初徙镇远两路口。20 代秀银、再祖父子,徙玉屏七鳌寨启风徙玉屏。19 代映先了渭侧徒俱匹网峪口。20 代秀银、冉祖父于,徙玉屏七鳌寨,再连徙晃县步头隆黄阳村。秀侣于康熙2 年(1663)徙铜仁府金竹大湾后,与其子再贵,再齐、再祖,又迁湖北宣恩县慢枯牛村定居。22 代东高、东廷等4 人徙广西。23 代奉球由扶罗徙三穗高伦,映贵由龙寨徙四川秀山县风箱坪,子芳徙铜仁县茶店大坪苏家湾。24 代映洪、映作徙四川黄撑山脚。胜富由铜仁苏家湾徙屯镰。26 代再祥由铜仁小江徙瓮岩坝,绍友原徙芷江县店水对河铺,又转徙新晃县新寨枫木寨中尾巴,再通于民国时期徙居贵阳市南门。正先徙岑巩县,幸洪徙云南省双县麻栗壕等处。
富倡& 品象次子。富保,品象三子。富宝,品象三子。偏洞开基祖,子孙分居腊平坡、牛角垅、大垅、老寨、陈保溪、中闷寨,天鹅、高洞、官地、心田冲,凤凰冲、大旺、慢坡塘、苦李坳、板凳寨、饭香坡、颇家冲、桂林溪、汤家坡、寸口坡,凳寨、独坡、将军坡等处。三穗瓦寨。迁居玉屏县属铜盆洞、场坡、黄婆溪、铁家溪、禾不空、大洋溪、茅坪、麻栗螃、野鸡冲。
富阶品象四子,克寨开基祖。子四:总虞、总容、总义、总荣。总虞徙四川。总容分徙克寨、玉屏五里、天堂、盆岩、黄雷宋寨。总义分居克寨、剑河上菜园、玉屏田坪镇田冲、杉南冲、王家冲、岑巩羊坪、镇远板栗坪等。总荣住克寨、铜仁万山苏湾、江口曾家沟,地落水塘坡、岑巩桐木磅、小屯、杜马、马脑山、玉屏白岩塘、红花两河口、岩屋冲、草坪、三穗茶科溪、镇远纯上坡、秀地、新晃锦里、芋头冲、铜仁吴家湾岩遭,半溪、羊桥、、大小龙坪、亚坪、桂林、溪地习等处。
富来& 品象五子。扶罗开基祖,子三:总超、总高、总达。
富锡& 品象六子。贡溪开基祖,子三:总贵、总魁、总德。子孙17 代胜所之子秀保,徙广西临桂县,19 代再宾徙四川柏阳坝,再亢迁榕江,再同1713 年从贡溪迁万山小克寨,后迁龙田,再才迁万山张家坪、再美迁黄道大螃,再七迁高楼坪大磅,20 代正朝迁鸡公田,21 代棒文1780 年迁龙田大土,23 代世和迁岑巩天马田坝庙边,先笔迁岑巩天马白岩坪,先财迁岑巩马老山,23代再隆误人命,于乾隆乙酉年(1735)迁常山冲,25代代松,迁黄平旧州,文才1748年从宣恩蛮子场迁四川,26 代之成迁款场堡子,世奇1797 年从湖北宣恩迁贵州兴义府贞丰县为开基祖,之华迁湖南花里溪,之星迁湖南洞庭湖区,世奉后裔迁贞丰、水城、兴义、晴隆。世舜后裔迁湖北宜恩及台湾。28 代开前迁建始县,源玲1941年迁镇远朱砂大坪等处。
富晚& 品象七子。
富强& 品象八子。大晏老寨开基祖,子五:总伯、总明、总能、总银、总观。总伯住半坡,总明柱老寨、总能住上寨,总银住中寨,总观住大晏下寨。后裔徙玉屏、舒杨坪、马家屯、小江溪、黄选屯、镇远等处。11代名国后裔居上寨坝上岩嗒、元星横坡,巧代光能居大明冲。17 代秀照子孙迁团溪,胜朝由大晏迁梅溪老寨椿木潘,胜武迁桐木寨,横坡。16 代昌贵迁伞寨。18 代祖强迁石鸟溪大老坪,祖全住大晏老家,秀刚迁团溪,秀安迁大场溪又转克寨。巧代光宏迁李旗屯,18 代再元住凉柳坪,再升住商笋坊,再田住大田,再禄住浚马坡,再正住晏家寨。20 代正元迁小簸,正照迁团溪,正学迁天柱八羊桥龙村,正仓由羊坪头道水迁袁家冲。湖自梅溪迁桓胆,22 代光益自半坡迁偌溪朝阳村。21 代通关迁铜仁万山杨溪。25 代秀聪迁大湾子溪盖。24 代胜全迁梅氏,斩马脚、小冲、椿木播。26 代再英、再洪迁纹照。25 代秀朝由大晏半坡迁道塘。27 代正恩、正香签迁高笋塘青树林。30 代培康由桓胆迁地茶等处。
富赛& 品象九子。老黄寨开基祖,子三:总道、总训、总益。18 代政贵由老寨迁岑贤新溪坝,政保之子通实迁思州、通桥迁芷江,通隆迁四川。20代光进之子昌红迁榕江,昌何迁酉阳。20代承阳之子继成迁黄道司岩冲。
富富& 品象第10 子。火烧寨开基祖。子六:总春、总奉、总扬、总显、总科、总见。20 代正保迁屏屏乌坡老山界。15代胜富迁靖州大堡子镇。20代正老三界,24 代必财(昌叁三子)。民国32 年由天柱县坪地镇高架村迁锦屏敦寨镇者屯开基。
15 代胜富迁靖州大堡子镇。
富寨&& 品象第十一子。
富兰& 品象第十二子。杨柳寨开基祖,子二:总全、、总干。后裔文海子孙分居柳寨、杨坪廖溪、大秉溪、大坪、江口、尧头、邦寨、银子洞、湾里院、鲤鱼溪口、斗篷山,尾溪、杨柳冲、岑芒磨汪、八世、吴家寨梨溪口、玉屏彰寨、落坑洞、天柱邦洞、织云、米溪、乐寨、七甲、陇冲、田坪、猛溪、鱼梁坡、波州、黄土坳、罩子溪、镇远荣园、福泉马场坪、贞丰纳巴、干水开、湖北宣恩会口蛮子场、东乡明堂、长潭中坝等处。文敬后裔分徙三穗长吉土冲、芦冲溪、杉木塘、鱼对溪、石灰冲、壶瓶洞、牛患冲、芷江县阿武溪、冷水溪、麻包塘、四门冲、长乐坪、玉屏茅坪、岑巩夭水坪等她。25 代文秀1748 年迁四川大宁县,继迁湖北宣恩蛮子场。
第八节& 吴昼及其后裔迁徙综述
吴昼(六七)公,有十第三子,权县之孙,字月汉。子五:世清、世禄、世德、世铭、世雄。各宗支迁徙情况述后。
世清公,六七公长子.子四:尚锦、尚忠、尚义、尚文。由远口衢州笋寨开基祖。7代尚锦自笋寨回远口,尚忠迁抱塘,尚文谋诗住远口黄田,现由黄田徙镇远。8代应彪、应华、文华住远口抱塘。9代涛环,受环(文华子)迁四川。与文迁亮司,与朝迁大腮,与君别名德明号思乔,住清水江一带。与德又名申乔住坤头。10代朝金迁湖耳大寨。15代成俊迁靖州三秋、坳上、金山寨地庙。18代昌贵由笋寨徙黎平永安司,即今锦屏铜鼓乡嫩寨开基。后代子孙23代承祀由嫩寨迁黎平,27代朝坤和29代吉富迁靖州三秋乡四湾、吉学及31代吴宏三人迁兴义县。
世禄公,六七次子。子四:长子尚能,次子尚宁,由远口迁阳湾团、半溪、长贡主山冲、老团等处。三子尚清,四子尚才,由远口迁鸿鹅、中寨、广溪、土塘,新团等处。明永乐以后比较频繁。14 代朝沧明仁宗元年(1425 )由远口徙锦屏铜鼓新寨开基。15 代道仁于正德元年由远口徙永安司,洪漠由阳湾团徙锦屏,后由锦屏返回新市开基,子孙分徙远口茅坪;洪永由远口徙锦屏隆里所龙府井、启蒙寨。友仁雍正元年(1723 ) ,由鸿鹅渡船头徙大渡头。启凡康熙年间(1662 一1722 )徙锦屏启蒙镇者抹,岑果;兴成乾隆年间(1736 一1795 )徙锦屏铜鼓新寨;毓华同治年间(1862 一1874 )遇难逃至高酿登完,后徙黎平罗里岑卜,毓成咸丰时,由远口徙三穗台烈板栗弯;周智乾隆由中团观音湾徙垒处洞堡盘蜡头开基。禄公后裔先后徙四川21 人、云南6 人、广西4 人,主要散居湘黔2 省8县,所往村寨如下.
尚能& ①其后裔住天柱县、远口老寨、新市、雷寨。② 会同县、阳湾团、主山冲、大湾田、良家睐,青朗报木头、联山、蒲稳翁乐。③ 靖州县:平茶。
尚宁& 其后裔住:① 天柱县、凤城镇、地样、润松;② 会同县:阳湾团半溪、马颈坳、塘贡、老团、坪村、⑧ 锦屏县:岑果。④ 靖州县:黄潭。⑤ 绥宁县:武阳。
尚清后裔住:① 天柱县:远口鸿鹅、坡脚、楠木冲、土塘、塘仁、凤城镇东街、岩寨、冰水溪、社学、伍家桥、烹寨、白市地旺、洞上。② 锦屏县:乌纱、启蒙甘塘、新寨、平略、岑梧、归朝、乌什n
尚才& 尚才后裔住:① 天柱县:远口鸿鹅、广溪、半冲、高匾、隆田、大溪、要津溪沈料、磨山、新开田,观音湾、垒处孔埠、高酿、凤城镇。② 靖州县:大堡子、防江头、梅子、良山口、枫乡腊冲、坳上、木洞。③ 黎平县:罗里岑卜寨、八卦、新化寨。④ 三穗县,烈、板栗湾。⑤ 锦屏县:铜鼓新寨、敦寨。⑥ 会同县:炮团乡快团小远、会同城关。⑦ 洪江市
世德公,六七公三子。子七:尚林、尚彬、尚忠、尚聪、尚机、尚青、尚云。元代泰定年间(1327 一137 时德公由远口迁地湖开墓,各宗支分徙如下:
尚林& 越3代道尔分居板栗山、岩板头、靖州官田冲、胜塘。道碧分居独坡.锦屏茅坪、敦寨、嫩寨。道文分居桥冲、下塘。朝英、朝雄二人分居仓管团、岩板头。朝胜由岩板团迁板栗山。道哗后裔迁锦屏茅坪、敦寨。尚林公长子应瑰三代以后失传。
尚彬& 子三:应环、应择、应珊。应珊后裔与锡开基下河,曰梁迁三穗白虫,镇远地秀,明德也相继迁人地秀。
尚忠& 庙脚团开基祖。子五:应琏、应玩、应r、应琦、应彪。应琏于明永乐丙戌年( 1407)徙三穗县贵秧吴家寨。与高分居山背湾,希游、萝尚二人徙岑巩注溪,希运徙剑河德后堡。盂武、可元、可英、可清、可保、胜英、定魁、定惠等8 人先后徙古州(榕江), 可德、可息、可才、可杰徙剑河坪下,可龙徙云南、可郎徙铁山溪。盛德、定儒、定国、定远、定焕先后徙剑河德后堡定居。宗树徙剑河张汉堡定居创业。
尚聪& 位下至朝泓朝资分住罗家湾、老湾里,朝则分住桥冲、飞山团、牛皮嵊,道升、均勇住早禾田,道林居中、下河;仲芳居桐树脚、付栗嵊(靖州城);仲美住蓑衣冲、桐树脚;孟臣居桥冲、下塘、龙孔、坳上、大慕,孟赞分居桐木嵊;子定居园界脚、山背湾,仲宁居桐木嵊、射旗冲,可圣分居甄家墓、大树脚;曰反居中河、下河;曰敏住桥冲、飞山团;新连居中河、石桥头,绝大多数都是地湖方圆10 公里范围之内各个村寨。
聪公& 后裔朝则公(与景子)于明嘉靖29 年(1550)从地湖卢家弯徙桥冲,子孙迁飞山寨,杉木冲口老屋场,岩盘牛皮嫌大坡、堡子黄潭、凯里、会同、靖州、湘潭、江西景德镇、四川等地。朝仕徙地灵油铺园;明谱迁靖州城;明富徙靖州坳上银家团;宗甲徙唐洞;章秀、章梅徙岑巩注溪中寨;集镗徙三门塘;明才徙大堡子江斗寨;明桂、明伟徙大冲弯;明文徙靖州三里坪;载H徙地灵大竹湾;再华徙凯里。应L公三子与兰迁古州(榕江)四子与彝迁四川秀山。
尚机& 后裔到8代承滔徙靖州戴家团定居以后,至18代守试公长子荣璋,随母至松桃县森场坪倒溪沟落户。乾隆时,荣璋之孙曾回老家戴家团、因无资修谱,得族弟盛众公赠抄族谱一本珍藏,于1986年回老家参加续修。
尚青& 元代随父去陕西省华阴,其父任知县,卸任后,晚年随子由陕西返乡时,定居三穗县为下德明开基祖。子孙分徙脚洞、白崇、岩上、镇远金堡、革崇、贵凯、台江、稿贡、施洞等地。12代政谟因遭横祸,迁四川秀山龙场坝。
尚云& 自元末随父世德公住陕西省华阴县定华阴以后,子孙绵绵,年代久远,早无联系。
四、世铭有其后裔迁徙简介
世铭公,六七公第四子。子五:其中尚高、尚通无嗣,只尚滔.尚先、尚文三房续修族潜。铭公授任黎平府赤溪绰某す偎境す伲悦髦劣陀猩邢取⒂肌⒂胛牡瘸邢19 代,其中外出为官20 任。自12 代廷相,始迁黎平中黄西寨之后.廷焕徙锦屏启蒙寨伍;廷湖天顺年间(1457 一1464)徙靖州同乐团。承桥乾隆二年(l737)又由同乐徙乌岭定居。廷麒子孙由天柱汉寨转迁三穗竹林村。仲桥由黎平中黄徙锦屏稳江.仲木居中黄西寨,仲合由黎平迁剑何.仲象中贡生,升江西玉山知县.仲儒明万历4年( 1576 )选任四川峨眉知县。14 代希银役靖州大堡子上乐团,樊清住下对坡时,不幸被洪水崩堆房屋,全家男女7人l同死。可樊颜徙锦屏城关,子孙分徙小江、西街、新寨等处。与谅子孙徙锦屏稳江、孔洞、白寺科。至17 代先廉又由孔洞迁平略街上。15代之意、之志二人徙丹寨县,之子由剑河迁天柱汉寨后,转迁三德县竹林定居。天作迁锦屏瑶光锦来村。16代承开由稳江迁绍洞,承礼由远口迁湖南黔阳。17代先汉和20代振言,同迁古州(榕江),18 代嗣相由稳江迁白寺科。 嗣乔、嗣保同迁锦屏河口乡韶\村。19 代永实迁乌莱,永世子孙迁布坳背、永端迁盘石亚、雷山县、贵阳市,永铃徙四川娘娘山葵家。20 代振举子孙分居远口毛公冲,振科、振甲迁剑河此荆裱宰铀镉删陕丰惆搜簦窨轴闼扯垂缑紫21 代元杰迁省城贵阳市南门。德宜于咸丰6年(1856)爆发黔东南农民起义,随父至湖南蒲安乡厘税局居家。
世铭公位下各房后裔散居以下村寨:天柱县:远口街上老寨半坡街、衙门背、新市、瓦厂角、团塘头、中间坪、中寨、抱塘、会田、白市、毛管冲、水洞、克寨、远洞、长冲、元田、蒋家湾、下岩团、大冲、坡斗、杨湾团、磨山、大样、地湖、黄田岩鼓、中和、坡脚、芹莱田、牛场、八阳、石洞、皮夏、槐寨,圭街、岑堤等。② 会同县:蒲稳乡报木头:吴家嵊、朗江、梅子坪。③ 靖州县:同乐团、九福山,木洞、甘棠镇。④ 湖南吉首。⑤ 锦屏县:小江、平岩、龙拉、龙埂。⑥ 剑河县:菜园脚、反皓、南明新寨。⑦ 三穗县:桐林、竹林、坳背。
尚轩1222121451651
尚[ 1112131423202028()29
12161921202324
1488---1505
尚熙& 41010
151621189541865
阿演& 111351 ) 613737 23
16l 503 ) 300 7 224 38 262
第二编世系
第一章& 泰伯& 皙祖& 盛公世系
第一节泰伯世系
泰伯&&& 古公父长子,又名太伯。约生殷商武丁丁丑年(公元前1244 年)。相传,古公宜父欲立三子季历,泰伯约二弟仲雍同奔“荆蛮”。改从越人习俗。“断发纹身”,开发江南,被当地民众拥为君长,自号“勾吴”,是为吴国的开基始祖。约殁殷商廪辛丁未年(公元前1151 年),享年94 岁,葬今锡山市鸿声镇鸿山北麓。
仲雍&& 古公次子。约生殷商武丁庚辰年(公元前1240 年),与兄同奔“荆蛮”。泰伯殁他被拥为君长,以“勾吴”为姓,“是为吴仲雍”,为吴姓传代始祖。约殁殷商庚丁癸丑年(公元前1148年),享年92 岁,葬江苏常熟县海虞山之阴。娶万氏。子二:季简、居简。
季简& 仲雍长子。约生殷商祖甲戊子年(公元前1174 年),葬常熟海虞山。娶高辛氏。子二:叔达、叔夏。
叔达& 季简长子。约生殷商文丁己丑年(公元前1137 年)。娶黄氏。子二:周章、虞仲。
周章& 叔达长子。约生殷商帝乙丁亥(公元前1115年)。周武王灭商后,派人到“荆蛮”寻秦伯,仲雍后裔.是时“周章己君吴.因而封之”。殁葬常熟海虞山。此后,从周章至寿梦称王前.泰伯后裔传至13世,皆为西周吴国君长。娶林氏。子四;熊遂、斌、爽、高。
熊遂& 周章长子,约生商纣辛酉年(公元前1080 )。娶苏氏。子一:柯相。
柯相& 熊遂子。约生周武王乙巳年(公元前1036 年)o 娶朱氏。子一:疆鸠夷。
疆鸠夷& 柯相子,约生周康王壬午年(公元前1002 年)o 娶杜氏。子一:余桥夷吾。
余桥夷吾& 疆鸠夷子,又作余桥疑吾,约生周昭王已亥年(前982 )。娶颜氏。子二:柏庐、柯庐。
柯庐& 余桥夷吾次子,约生周穆王丙寅年(前955 )。娶梅氏。子二:周繇、柯仲。
周繇& 柯庐长子,又名吾柯,约生周穆王癸己年(前928年)。娶汪氏。子一:屈羽。
屈羽& 周繇子,又名卢周,约生周懿王庚申年(前901年)。娶张氏。子一:夷吾。
夷吾屈羽子,又名繇屈,约生周夷王丁酉年(前864 年)。娶邓氏。子一:禽处。
禽处& 夹吾子,又名晋禽.羽夷,约生周共和甲子年(前837 )。娶全氏。子一,转。
吴转& 禽处子,又名君转,约生周宜王庚子年(前801 年)。娶黄氏。子一:颇高。
&&&&&&&&&&&&&&&&&&&&&&&&&&
颇高& 吴转子.又名颇梦。约生春秋周平王壬辰年(前749 )。娶梅氏。子二:句卑、句余。
句卑& 颇高长子,又名毕珍、句毕。约生春秋周庄王戊子年(前639 )。娶梅氏。子二:去齐、去樵。
去齐& 句卑长子。生春秋周惠王甲子年(前657 ),殁周定王乙亥年(前586)。娶刘氏。子一:寿梦。
寿梦 &去齐子,字熟怡,一名乘。生春秋周襄王庚子年(前621 )。在位期ra1 ,日益盗大,始称吴王,诸候尊为盟主,都平江,段春秋周灵王庚子年(前弱1 ) 9 月。妻姜氏。子四:诸樊、余祭、余昧、季扎。
季扎&& 寿梦四子,又名少子。生春秋周简王丙子年(前585 ) 4 月18 日,继泰伯遗风.多次让王位,封于延睦,故又称延陵季子,段春秋周敬王戊申年(前493 ) ,葬常州晋睦县北70 里(今江阴县西申港镇)。娶颇氏。子五:浪婪、征生、重道、子玉、木熹。
征生& 季扎次子,又名界、禾熹。生春秋周灵王辛亥年(前550 )。婆婆氏。子一:利坚。
利竖& 征生子.又名启蕃。生春秋周敬王庚寅年(前511)。娶叔孙氏。子二:成铿、成焦。
成铿& 利坚长子.又名羽,生春秋周敬王辛酉年(公元前480)。娶田氏。
子二:暨、玉。
吴玉& 成铿次子,又名售。生战国周烈王壬戊年(前419)。娶石氏。子三:卢、锌、商
吴梓& 吴玉次子.又名庸、弥庸.生战国周安王辛卯年(前309)。娶颜氏。子二:@、剡
吴@& 吴梓长子,又名勾余。生战国周显王癸亥年(前358 )。娶和氏。子一:圭。
吴圭& 吴旭子,又名厥由,生战国周显王壬辰年(前329 )。娶公孙氏。子二:镐、傲
吴镐吴圭长子,又名吴申。生战国周报王己未年(前309)。曾在楚国任大司马,后隐居九江庐山。娶邃氏。子二:芮、延。
吴芮& 吴镐长子,又名沐。生战国周郝王癸巳年(前268 ) ,因起兵反秦有功,先被项羽封为衡让卫王,后刘邦改封长沙王,葬临湘县开元寺。娶裔氏。子六:臣、郢、浅、阳、元、质。
吴浅& 吴芮三子,又名雷,生秦始皇庚申年(前241 ),袭长沙王,谧忠勘。子一:庄。
吴庄& 吴浅子,又名吴公,生秦始皇戊子年(前213),袭公爵。西汉文帝时任河南太守,后入朝为廷尉。推荐贾谊给文帝,后召为博士。子一:森。
吴森 &吴庄子,又名广志,右奉。生汉高后(吕雉)丙辰年(前185) .任清河令,子二:水、钊。
吴永&& 吴森长子.又名千秋,生汉文帝后元甲申年(前157 ) ,事西汉景武二帝,与周亚夫同秉政,滋昭武。子二:敬、成。
吴敬&& 吴永长子,又名衍陵,生汉武帝壬子年(前129 )年。娶刘氏。子二:封、隆。
吴封& 吴敬长子,又名全。生汉武帝太初庚辰年(前101) ,任汴州太守。娶冉氏。子一:隆。
吴隆& 吴全子。娶端木氏。子二:芸、复奇。
吴芸& 吴隆子,又名复兴。生汉宣帝戊申年(前173)年。娶章氏。子一:葳。
吴葳& 吴芸子,又名章,生汉元帝丙子(前45 ) ,为西汉末年名储,著《 尚书).曾任广东副尉,为人刚正不阿,为王莽所害,葬南阳苑。娶李氏。子四:尉、汉、翁、演。
吴汉& 吴葳次子,字子颇,生汉成帝甲辰(前17 ) ,新莽末年参加南阳刘秀起兵,屡建奇勋,任东汉大司马,封广平侯,殁光武甲辰年(公元44年)5月,葬枣阳。娶卫氏。子二:、国
吴 &吴汉长子,又名成,成冶.字子喻。生新莽壬申年(公元12).袭广平侯镇守四川。娶刘氏。子四:蒸、盱、听、宣。
吴蒸 吴长子.又名旦,生光武庚子年(40) .筑阳侯.以弟盱之子璞为嗣。
吴璞&& 吴蒸嗣子,又名如旭胜。生东汉明帝永平戊辰年(68 ) ,袭吴盱平春侯,首修《吴氏族谱》。子二:镬、铄。
吴镬& 吴璞长子,又名允承.字恢,生东汉和帝水元庚子年(100 ) ,袭平春侯,东权桓帝永兴2 年(154 )吴郡太守糜豹建太伯庙,改封奉祀侯,娶赵氏。子一:v.
吴v& 吴镬子,又名辉,生东汉安帝延光甲子年(124 ) ,袭奉祀侯,先后任胶东相,相迁相,河间相。子二:瑚、坷;女嫁孙坚,为武烈皇后。
吴瑚&& 吴v长子,又名熊庆。生东汉桓帝元嘉壬辰年(152 ) ,自幼聪明,8 岁能通经史,时人誉为神童。奉祀侯.主持苏州秦伯庙祀,孙权追封为大傅吴郡公.殁魏齐王乙丑(245 )年,享寿93 岁,葬苏州五城山。
段子二:梁、班。
吴梁& 吴瑚长子,又名康年,字永龄。生东汉灵帝光和庚申年(180 ),任三国孙吴中书令兼太子太傅,封奉祖侯,葬苏州五城山。娶廉氏。子二:库、幽
吴库& 吴梁长子,又名延英,字邦俊。生东汉献帝建安戊子年(208),任三国孙吴中书令兼太子太师.封奉祖侯,改封嗣贤侯.葬五城山。娶廉氏。子二:圻,任。
吴圻& 吴库长子,又名之则.字廷法,生三国魏明帝青龙丙辰年(236),任吴中令,袭封“嗣贤侯”,拜大司马。太康庚子年(280)晋武帝灭东吴时遇难,葬苏州道山先辈墓侧。子一:式。
吴式& 吴圻子。子二:璧、孟。
吴璧& 吴式长子.又名皋孟,生三国魏元帝甲辰(264 ) ,为吴国殿前侍御使,封昭衍公,葬吴郡。子二:钜、锐。
吴钜 吴璧长子,又名佶,生西晋惠帝永平辛亥年(291 ) ,袭昭衍公爵位,为中书令,封渤国公。娶蔡氏。子七:涿、始华、始衡、始恒、始篙、始淮、始济。
吴涿& 吴钜长子,又名始秦,字忠。生东晋元帝大兴辛巳年(321 ) ,袭父爵昭衍公,任御史中丞、骁骑将军。赠“延陵开国公”。娶司马氏。子二:隐、佑。
吴隐& 吴涿长子,又名隐之,符隽、讳杲,字处默,国瑞,号战,生东晋永和戊申年(348),任尚书佐仆射,广州刺史,封燕国公。娶任氏;续娶吕氏。子二:煜,荦。
吴煜& 吴隐长子,又名像,字德章,号烈。生东晋孝武帝太元戊寅(375 )年,勇猛善战,任镇北将军。安帝甲辰年(404 ) , 在与北魏道武帝拓跋的战争中阵亡,赠号宁国公。娶刘氏。子一:谔。
吴谔& 吴煜子,又名戢,生东晋安帝甲辰年(404),南朝粉安帝.11 辰年(4 哎目),奋权朝宋文帝11 寸有〔 ,树州巾J 史。要丘氏.,一子二;齐、W。
吴 齐& 吴谔长子,又名荟。生南朝宋文帝元嘉甲戌年(434 ),任浙东节度使,葬今江 苏武进县横山。子二:竺、涛。
吴竺 吴齐长子,又名现。生南朝宋孝武帝大明辛丑(461 )年。子二:祯、广。
吴祯 吴竺长子,又名襄、兖祯,字世南。生南朝齐武帝戊辰(488)年,任淮西都统制。子二:堂、罕。
吴堂 吴祯长子,又名洵文,宇天宇。任刘宋南阳太守。齐高帝起兵灭宋,吴堂阵亡,葬龙冈山,赠开国侯,溢“贞忠”。子一:明彻。
吴明彻 吴堂子,又名融、,字通绍,生南朝梁武帝中大通甲寅年(534 )。目父为刘宋捐躯,便由南阳徙汉阳山(今湖北武昌),隐居不仕,耕读自愉。子二:逵、厚。
吴逵 明彻长子,又名盾、循。南朝梁武帝时任河南节度使,宁朔将军,大司马、侍中、左长史等职。陈霸先灭梁时战死,家室从汉阳山徙居江陵。子一:靖。
吴靖& 吴逵子,又名奎.字文耀。隋文帝时任中郎令.民部尚书。子二:莅、烈。
吴& 莅& 吴靖长子,又名承休,生唐高祖武德庚辰年(620 ) .任西川御史。子二:秀、若征。
吴秀,吴莅长子,又名若远.字伯高。生唐太宗庚子年(640),太宗时,中进士入第,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银表光禄大夫,封赞皇县(今河北赞县)开国男、谥“文惠”。在先辈吴璞基础上纂修完整的《吴氏族谱》。子一:。
吴& 吴秀子.又名进伟,生唐高宗龙朔癸亥年(603 )。官洋州刺史,封新丰侯,赠晋国公,溢号“恭敏”,葬湖北永宁县(即今广济县)。子二:佑、兢。
吴兢& 吴子,字公超,号子干。生唐高宗弘道癸未(683 )年闰7月12日,任职虽多,但以修国史为主职。其著作叙事简赅,秉笔直书,有唐一代良史和“当世董狐”之美称。子二:秦、泰。
吴泰& 吴兢次子,又名伯芮。生唐中宗神龙乙已(705)年8月4日,任御史中丞观察使,殁德宗贞元丁卯(787)年10月。娶李氏、赵氏。子三:通明、通玄、通征。
通明& 吴泰长子,又名徊。生玄宗开元己卯(739)年10月15日,殁宪宗元和丁酉(817)年9月9日。娶李氏。子三:武陵、业、襄。
武陵& 通明长子,又名徊,生唐代宗大历壬子年(772 ),擢进士第.入为太学博士,太和初,任礼部侍郎。娶成氏。子一:初云。
吴初云 武陵子。生宪宗元和辛卯(811)年9月8日,任虔州刺史.殁唐照宗景福壬子(892)年1月15 日。姿丁氏。子三:端、、简。
吴篪 初云次子.又名常、殿真,居庐山,遂号庐山翁。官九江德化县令。娶龙氏,子五:彦辉、彦正、彦文、彦山、彦旦;续娶周氏,子五:炳、炎、皙、炜、焕。10子学有所长,
秦伯71 世& 皙祖1世
吴皙& 吴9239361
泰伯72世& 皙祖2世
吴& 吴皙次子.又名昭,由义井迁本县邑南烟冈,筑望烟阁,因济贫而流芳百世。葬水湄驱羊岭。娶龙氏,续娶旷氏。子二:愿、惠。
泰伯73世& 皙祖3世
吴惠 吴照次子。开基上院始祖,承议郎,葬古木湖象形。娶龙氏,葬廉里鱼洲下;续娶邝氏.葬五十四都羊枯岭。子二:曼卿、伉。
泰伯74 世& 皙祖4 世
吴伉& 吴惠次子。青州长史,葬古木湖象形左穴。娶鄱阳段氏,葬青窟垅牛栏场:子五:应、重、谱、转、享。
泰伯75世& 皙祖5 世
吴应& 吴伉长子,又名郢。乐善好施,或饥年出粟济众,或抚养孤小成人,或助资给贫者办丧事等。封通议大夫,葬永新城北封乡五+四都廉里山。娶竹山尹氏,葬浮塘凉伞树下风吹罗带形;续娶刘氏。共六子:诚、`、庄、筅、清、著。
泰伯76 世皙祖6 世
吴`& 吴应次子。生北宋仁宗庆历癸未(l043 )年,以深研“三经”优仕先授,又任许州观察使.大理寺丞.赐紫金带军骑少监,葬五十八都雷源象形。娶尹、贺、刘三氏。共十子:叩、郊、隐、燮、昂、贤、克、孟、衢、中考。
泰伯77 世皙祖7 世
吴燮& 吴`四子,字仲和,葬羊步渴马饮泉形。子四:师克、师颜、俊、德明。
奉伯78 世皙祖8 世
吴俊& 吴燮三子,字延举.葬雷源大山岔。娶尹氏.葬五十四都象形右穴。子四:荣、杲、舆、登升。
泰伯79 世皙祖9 世
吴杲& 吴俊次子,又名登、卿,字景明,赐光禄大夫,葬七东源虎形。娶刘氏,葬大山桥梁墉山架上金盆形。子三;尧章、南英、富。
泰伯80 世皙祖[0 世
尧章& 吴杲长子,又名相,字文伯,葬库下苦株山左穴。娶尹氏,葬象塘山。子七:承林、承德、承泰、承佑、承庆、承季、承绪。
泰伯81 世皙祖11 世
承泰& 尧章三子,又名基,字亭之。娶尹氏,葬大山桥癸山丁向。子二:必文、必胜。
泰伯82世 誓祖12 世
必胜& 承泰次子,又名澄泗,葬官人岭窟塘。娶易氏。子二:定厚、汝琼。泰伯83 世誓祖13 世
定厚& 必胜长子,又名中甫、定叟,字明望,大学贡元,葬大山桥象形庚山甲向。娶谭氏,葬大山桥下马台窟背山桂花树脚;续娶尹氏,葬大山桥庵上公地前。子三:暹、元、芳春。
泰伯84 世皙祖14 世
吴暹& 定厚长子,又名山隐,字唐杰,号隐夫,由永新大山桥徙庐陵(今吉安、安艳三里,为三里开基祖,葬圣化观屋后大祠左边。娶肖氏,与夫同基地。子二:玉文、。
泰伯85 世皙祖巧世
吴& 吴暹次子.又名照.字溪云.葬安塘三里桥下丘坡螃蟹形(墓地被开土种庄稼)。娶朱氏.葬黄江上金盆形。子二:辉、盛。长子辉定居原籍奉祀先祖。子三:道卿、达卿、长卿。
第三节.远口开基始祖吴盛世系
泰伯86 世誓祖16 世盛公1 代
吴盛 &吴次子。生于南宋江西卢陵(今吉安)县安塘三里,理宗时任大寺丞,以言事忤权贵,遂弃官避地湖广靖州会同县远口(即今天柱县远口)居住,为远口吴氏开基始祖。葬远口新市皂团虾松井鳌鱼形甲山庚向。娶彭氏,合葬皂团。子一:八郎。
泰伯87 世皙祖17 世盛公2 代
八郎& 吴盛子,南宋理宗时随父母徙远口,自幼好学,爱好《易》学,传说能神通“地水二府”,后人誉称为“地仙”,官任巡检,诰赠文林郎,葬远口街头坡龙形(现小学地址)。清雍正10 年(1732),朝廷将设在鸬鹚的镇远巡检司治移设远口八郎墓地一带,故将八郎墓地迁城北白灿禹塘冲(今八郎冲)、娱蚣形,癸山丁向。娶霍氏,诰封淑德温恭,葬白市雷公踏车形,壬山丙向。子三:大制、监正、权县。
泰伯88世& 皙祖18世& 盛公3代
大制& 八郎长子,从远口徙居会同县广坪场,任县丞。娶唐氏,夫妻同葬宅基后黑塘龙形,子山午向。子二:千壹、万总。
监正& 八郎次子,字祯,邑庠生,少好习武强身,宋末元初随元军略思、播有功,任州同,落籍黄平东坡皂角井,葬东坡毡帽坡。娶陈氏行六及李氏。李氏葬东坡吴小寨椅子坡,娱蚣形。子三:尚品、忠、悠。
权县&& 八郎三子。宋末元初兴义兵“除乱诛暴”有功,封义略将军,权县事。娶蒋氏,诰封淑德温恭端人,夫妻合葬老黄田燕窝形,甲山庚向。子一:节干。
泰伯89 世皙祖19 世盛公4 代
千壹& 大制子,又名万旗,官知县。姿彭氏.夫妻同葬远口远洞去仔址虎形.子午兼丁癸向。子三:道用、训道、楚秀。
尚品& 监正长子,又名想品。迁黄平白尼(注:苗平白小组就丛现在的余庆县白泥镇,那时的白尼可能隶属黄平县).居花园。葬虎形,壬山丙向。子六:只知凌宵、云见,其余不知。
吴忠& 监正次子,由黄平东坡徙麻哈(今麻红县)州平定司,任平定司第一土司,其后裔未参加本届修谱。
吴悠& 监正三子,葬黄平东关小坡寨椅子坡,与监正公节氏,同一墓地,蜈蚣形。娶苏氏,葬东坡毡帽坡,在监正公墓前下方。子一:吴善。
节干& 权县子,国学生,候选同知,葬远口镇西过江虎形壬山丙向。娶李氏,葬远口镇新团凼里蝴蝶形。子三:六五、六六、六七。
泰伯90 世皙祖20 世盛公5 代
道用& 千壹长子,国学生,任广东巡检。娶黄氏,葬会同县广坪镇白庙坪鱼形。子一:世莹;续娶广东尹氏。夫妻同葬广东。次子:世全。
训道& 千壹次子,儒学生。娶周氏,夫妇同葬会同县广坪镇苏溪口大坪头排形。子三:世瑞、世玉、世珠。
楚秀& 千壹三子。由广坪出外。娶万埃① 氏。子一:世环。
凌霄& 尚品长子,行八,连步邑吉文库。娶曾氏。子一:廷柱。
云见& 尚品次子。徙居黄平县白州白水寨、旧水寨、温水塘、平溪一带开基祖。葬白水寨。
吴善& 吴悠子,又名参。子一:吴后。
六五& 节干长子,又名明,字月海。从远口徙居白市新舟,官主簿、正长官。娶周氏、龙氏,夫妻同葬远口新团由里蝴蝶形。子二:世富、世万。
六六& 节干次子.又名吴亮,字月江。由远口徙居靖州贯头诸葛城,先任巡检,后任黎平西山阳洞蛮夷长官司长官。因年迈让长官司位与胞弟吴昼。
葬远口新拱桥桥罗汉寺大龙形。娶樵氏,葬远口回龙桥铜鼓坡蝴媒形。子五:世爵、世元、世泰、世昌、世万。
六七& 节干三子,又名吴昼,字月溪。袭二哥六六位任黎平西山阳洞蛮夷长官司长,葬远口新团凼里蝴蝶形。娶蒋氏,葬白市兴隆牛场坡眠牛形。子五:世清、世禄、世德、世铭、世雄。
第三编 人物& 文化& 集资捐资
第一章& 人物传
第一节& 古代人物
泰伯,周太王长子,知父欲立季历以及昌,乃与二弟仲雍托名采药以养亲,南奔荆蛮。当时江南是一片水乡泽国,唯有梅里地形较高,可供耕作,泰伯便选择梅里平墟劳动,蕃衍和生息。
泰伯三让王位而南奔,一改生活习俗,与当地土著居民一样,“断发纹身”。众人闻之,遂由“义之”而“敬之”,进而“君事之”,千户人家归附了他,拥为君长。他在梅里筑起江南第一座城,建立名叫“勾吴”的新国,并世代以国为姓,后来的吴氏人,便奉泰伯为得姓始祖。
泰伯卒,无子,弟仲雍立。周灭商后,仲雍曾孙周章受封,列为诸候。泰伯和仲雍,把中原的文明带到了江南,对江南的历史进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既是古吴地的拓荒者,又是春秋史上称雄一时的古吴国的奠基人。现在国内外的吴氏人,绝大多数是泰伯仲雍的后裔。
吴寿梦(?一前561 ) , 一名乘,春秋吴国国君,去齐子,继去齐而立。 前585 一前561 在位,时吴益大,称王。吴伐楚,伐巢(今安徽瓦埠湖东南), 伐徐(今江苏泅洪南), 人州来(今安徽凤台),吴伐娜(已姓国,今山东娜城西南), 娜与吴靖和。寿梦曾与诸候会盟三次,公元前576 年,与晋、齐、鲁、宋、卫、郑等国会盟于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 吴参与中原诸国盟会始于此。周灵王二年(前570 ) ,楚攻吴,取鸿兹(今安徽芜湖东), 至衡山(今当涂东北横山),复以邓廖攻吴都,为吴所败。吴取驾(今无为县境)。公元前568 年,寿梦又与鲁、晋、宋、卫、郑等14 国诸候会盟于戚(今河南蹼阳北),协商阻止楚国向北扩张。公元前563 年,寿梦又与鲁、晋、宋、卫、曹、莒、齐等国会盟于江苏邳县。会盟结束后,诸候联军消灭了逼阳(邳县西北),打通了与彭城平行的第二条联吴通道。
吴季札,吴王寿梦有四子,依次是诸樊、余祭、余昧、季札。因为季札贤,寿梦打算把王位传给他,但季札坚辞不受,诸樊以及呈历上下臣民都拥护他,他便躲避到乡下种田,于是诸樊便当上了吴王。一诸樊为了实现父亲的愿望,去世前曾指示说王位要传给年经的弟弟,以期一代一代地传到季札,后来诸樊去世,余祭继任吴王,余祭去世,余昧继立。当余昧去世时,被封在延陵(今江苏常州)的季札。让位给余味的儿子僚。
公元前544年,季札受吴王余祭之命,出使鲁、齐、郑、晋、卫等国,目的是考察,想把中原的先进文化传进吴国来。所以吴国以后的进一步强大直至称霸诸侯,是与季札传播先进的中华文化分不开的。也可以说,自此之后,吴越地区的开化与繁荣也是和季札的贡献分不开的。
最可贵的是,季札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十分讲信誉。当他出访鲁国时,途经徐国,徐国的国君看着季札身佩的宝剑,羡慕不已,想要又不好意思开口。但徐君的想法,逃不掉季扎的眼光,只是要出使大国,才不把宝剑送给徐君,实际心里已经答应将宝剑送给徐君了。当季札出访归来的时候,又路过鲁国,这时徐君去世了,季扎便把宝剑挂在徐君坟前的树上,以实现原来内心的承诺。从人认为这已经没有必要了,但季札认为不能违背自己的心理,还是把宝剑送给了徐君,遂了原来的心愿。
吴芮& 吴芮(?一前202 )秦末,吴芮为番阳令(即今江西鄱阳县),甚得民心,尊为“番君”。项羽刘邦继陈胜吴广起义,芮亦率百越举兵反秦。派部将梅销领兵,随同刘邦进军人武关至霸上,子婴出降,秦亡。项羽分封诸候的时候,封吴芮为衡山王,都郴(今湖南郴州市)。汉朝建立,刘邦改封他为长沙王,食邑三千户。
吴庄,一名吴公,汉上蔡人,曾师事李斯。文帝时为河南太守,治郡有方,政通人和,深得文帝的赏识,遂召人朝为廷尉。庄向文帝荐贾谊(西汉名文《过秦伦》,《治安策》作者),谊被召为博士,后为长沙王太傅,梁怀王太傅。
吴汉(?一44) ,字子颜,东汉南阳宛县人。新莽末年,亡命渔阳(今河北密云),以贩马为业,后归刘秀为偏将军,征发渔阳等郡骑兵,助刘秀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累建奇功,刘秀即位后,他率军人蜀讨伐公孙述,八战八克,升任大司马,封广平候。
汉常出征,妻子在家买田业。汉还,嚷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须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和外家。
吴隐之(348――?)讳杲,字处默,早丁父忧,事母孝,官龙骧将军广州刺史。距广州20里的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贪得无厌,历任广州刺使,饮贪泉水便贪。朝达知隐之廉洁,特召为广州刺使。隐之至石门,饮贪泉水,清操愈厉。
任职期间,食不过菜和干鱼,帐下人进鱼,每去骨隐之觉其用意,罚而出焉!归里之日,装无余资,仅篱旁茅屋数间,不容妻子。嫁女,谢石知其廉洁,家无储存,将资助,见牵犬上市出售,其妻刘氏有沉香一片,隐之视之投之于湖亭之水。
吴隐之饮贪泉水而不贪,世称廉洁奉公的清官。
吴兢(670 - 749 )唐朝史学家。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市)人。武则天时入史馆修国史,迁右拾遗内供奉。中宗时改右补阙,与刘知几等撰《武后实录》 ,转起居郎,迁水部郎中。玄宗时历官谏议大夫,兼修文馆学士等职,依旧参修国史。他居史职殆三十年,所著史书甚多。今传《旧唐书》之前部,即多有其所撰《唐史》原文,主要著作《 贞观要政》 ,叙事简赅,广为流传。他与刘知几等所撰《 武后实录》叙张昌宗诱张说诬魏元忠事,直言不讳。后张说为相屡求删改,终不听,予以拒绝,时人称之为当代董狐。兢任事三朝,为谏为史,两者兼尽,汉唐以来,很少见到有这样的人物。
吴武陵,幼以神童称。唐宪宗元和进士,太常博士,太和初,官至礼部侍郎。
元和初,武陵与礼部侍郎崔郾一起去东都洛阳试进士,武陵对崔郾说:“你为天子求奇才,敢献所荻。”从怀中掏出试卷,乃杜牧《阿房宫赋》 。当众朗诵,满座惊奇,建议郾应该录取为第一名进士,郾谢已录取了别人,将杜牧置第五名。武陵气忿地说:“不录杜牧为第一名进士,就应该把试卷呈皇上过目,作出正确的评价。”崔郾不采纳,武陵非常忿怒,便径自返回长安。
吴篪,官南唐九江德化令,有大恩于德化,卸任时,民遮道留之不肯舍。篪爱庐山山水,便定居庐山,号庐山先生。
篪境藏书四万卷,即史臣西齐(吴兢)藏者。日教子读书不辍,劝子孙读圣贤书,乃学圣贤之品。生十子,皆出仕,俱有德于民。
吴皙,字景直,号五峰,因肇基永新,为江西吴姓永新宗支第一世始祖。五代十国时期,仕南唐永新县主簿。官虽小,却政绩卓异,有惠爱于民‘废旧政,赈饥民;修学宫,倡礼乐南唐主闻其贤,欲任朝廷大主簿,圣旨刚到永新,誓公却不幸积劳成疾而卒。
七百多年前,吴盛在南宋王朝任大理寺皿。当时贾似道因姊姊是理宗的贵妃,恃宠不检,日纵游诸妓家,夜即燕游湖上不返。吴盛看不顺眼,因言事忤似道,处境恶劣,遂弃官回江西吉安县原籍。
淳佑年间,吴盛为避贾似道寻衅迫害,携妻彭氏,子八郎等,举家西迁,进人苗疆,在荆湖北路靖州会同县远口(今隶贵州省天柱县)安家落户,置田200 余顷,载税粮600的余石,世称“吴半州”。迄今已蕃衍三十余世,人口20 余万,分散居住在黔东南、湘西、桂北、四川等地。远口镇、地湖乡吴姓最集中为黔湘桂边境数十县吴姓的发祥地。
吴盛及其后裔,对远口经济、文化、教育的开拓,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吴权县,湖广靖州会同县远口人。(远口今隶贵州天柱县,以下凡湖广靖州会同县远口同此,不再加括号)。宋末元初,举义兵除暴诛乱有功,权县事。
吴昼,又名月溪,号六七,元朝湖广靖州会同县远口人,黎平西山阳洞土司官。
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设上黎平、乐敦洞、永从、 八舟等12个长官司,吴昼因军功擢升西山阳洞蜚夷长官司长官。
吴世万(1289 一1377 ) ,字斯年,号炽南,吴亮(六六)五子。出生于今贵州省天柱县远口。元延枯二年(1315 ) , 奉旨辅周王和世铭出镇云南。后在黔楚平乱有功,受封百户,留守晃西,加封千户对开发晃西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世万独子多孙,高瞻远瞩,将十二孙分居于既散而又易于联系的新晃平溪河和西溪河上的新寨乡龙寨、凉伞、黄雷乡偏洞、扶罗乡克寨、云溪、贡溪、李树乡坪地、晏家、禾滩乡岑贡(老黄寨)、碧朗乡坡寨(火烧寨)、橙寨乡花垣、洞坪乡柳寨。迄今二十余世,其后裔约八万人,分散居住在两湖、黔、川、滇、桂等省。
吴世禄,号楚卿,湖广靖州会同县远口人。元朝末年,世禄随官军征战有功,敕封万户。
吴世德(1327 一1370 ),字楚,湖广蜻州会同县地湖人。元顺帝至正甲午年(1354),( 1354 ) ,任靖州路总管府金事,主管审核稿件,签名盖章,批发证明等文秘工作。后仕陕西省华阴县主薄。明朝更历,革府(总管府)设州,世德弃官归里。
吴世铭,元末明初湖广靖州会同县远口人,此就了竟佟
元代季叶,吴世铭带堂兄世万随征云南有功,授黎平此荆窠:酉啬厦髡颍┱す佟1356 年,朱元璋攻下集庆(今南京),废除元朝的一些苛政,减少对工匠的奴役,抑制豪强贪吏,发展生产,吴世铭响应号召,积极推行新颁布的政策,对此镜睦方唐鹆司薮蟮耐贫饔谩
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吴世铭纳土归附,授黎平府此菊す伲铀锸老16 代。
吴世雄,字楚裕,元末湖广靖州会同县远口人,仕广西桂林府桂林县主簿。是时,反元农民纷纷起义,世雄遂解印返里。耕读为本,教子自娱以见志,有陶靖节之风。
吴世雄后继超出,多子多孙,有尚宗、尚挂等12 子,应温、应磷、应满等25 个孙,是远口吴氏子孙最多,人口分布地区最广的一个分支。
吴品象(1314 一1406 ) ,世万子,字克贤,号秋圃,湖广晃州西溪龙寨人。幼年随父到大都(北京),受业于经家草堂先生。由于得到名师的培育,亦文亦武。元至治元年(1321),奉旨袭晃西五品留守。娶徐氏、谢氏。生富官、富铝、富保、富阶、富来、富锡、富晚、富强、富赛、富鲁、富寨、富兰十二子。自明代迄今,吴姓为新晃县唯一的大姓和望族。
吴尚宗,湖广靖州会同县远口人。洪武三十年(l397), 锦屏婆洞林宽举行了声势浩大的侗族农民起义.明政府派兵镇压,起义军寡不敌众而失败,林宽被俘押南京.英勇就义。吴尚宗善后,优免差役,设法安边有功,赐令旨、施号和官带。
吴尚,字子林,湖广靖州会同县远口人.明初架平府土司。
洪武9年(1371),朱元璋采用“剿抚兼施”的政策,命江阴侯吴良臁罢髂细苯 保时η煳乐富雍#ゴ蛲摹⑽蹇⑻断鹊兀蠊サ厍嗤ê橹荩蛳侣±铩⒉艿蔚榷儆嗾榉畛N馍蝎随征有功,遂擢黎平府永从长官,永乐元年(1403),改授欧阳副长官司长官,子孙世袭厥职。永乐11年(1414),尚去世,长子应清承袭正长官,次子应淳,出仕广东省琼州府平海巡检。
吴尚先、吴应澜
吴尚先,元末赤溪司(即此荆┱す傥馐烂樱庥,尚先之子,湖广靖州会同县远口人。
水乐8 年(1410 )尚先承父业,袭赤溪司正长官,恩威绥抚,黎庶倾心,琴梁、牌洞愿听治者六百二十八户。永乐11年(1413)王忠部亮纠合天堂等“夷”,流扰寇掠,先屡战屡捷。未几,“夷”又起事,声势浩大,骚扰境土,先率民兵殊死战,都指挥田文畏势莫救,寡不敌众,卒罹于阵。后应澜袭赤溪司正长官,仍有奥洞等地起事,总兵肖绶统应澜首事,歼灭“诸夷”,大捷于洪熙。正统三年(1438)又征墨溪、计砂等处巨魁相继授首俘馘。
吴勉(明史称吴面儿),侗族,黎平县潘老乡上黄村蓝寨人,大制裔孙,约生于元代至正年间。少年家贫,随父到尹所(中潮)给人看牛。吴勉青年时代,性格刚毅,机敏过人,目睹明庭官军和土司的暴虐,心中极为不平,乃勤奋习武,精通刀枪剑法,遂扬名侗寨。
洪武十八年(1385 )四月,明廷在黎平置五开卫,驻军三万余人,推行“拨军下屯,拨民下寨”的政策,插标占地,把侗族人民赶入穷乡僻壤。吴勉根据当时的形势,组织发动黔湘桂三省交界处广大农村百姓,掀起大规模的反抗斗争。义军人数猛增,号称二十万众,公推吴勉为“铲平王”。义军由八洞出发,攻占靖州,连夺武冈,杀败官军屯军室.摧毁明廷在侗族地区的统治机构,战果辉煌,湖广震撼。吴勉自信官军不敢轻犯,遂率师回归黎平。
朱元璋为维持自己的统治,命他儿子楚王朱祯率信国公汤和江夏候周德兴,都督同知汤礼调集长沙、宝庆、辰州、沅州诸路兵马,号称三十万众,征剿吴勉义军。九月官军到达靖州,遣使到义军营寨诱降吴勉,义军驱逐来使,表明抗战决心,十月,官军分道从铜鼓、五开、古州、八洛同时进击,义军退至隆里、尚重、盖宝,双方战斗激烈,伤亡惨重。湖耳、曹滴等土司临阵投降官军,削弱了义军力量。吴勉率义军转移佳所、永从、顿洞一带立栅抵抗。官军将义军包围,吴勉率部盟誓,誓死抵抗。义军于岭迁寨突出重围,在上黄与官军决战。义军战败,四千余人牺牲,吴勉与其子吴禄被俘,于1385 年解往南京英勇就义。
吴国佐,侗族,黎平县德顺乡特洞村人。国佐系吴勉后裔,幼时常听长辈言传祖先业绩,少年有志,考取永从县生员。青年时,与草坪石篡太、皮林彭举、尚马、杨永禄等结为好友,常在一起议论时弊。
明神宗年间,对侗苗人民的统治、苛税日增,土地兼并严重,民间有田者十之一,作佃者十之九,租重利高,辛劳一载,所得不过十之二三,至有今日完租,明日乞贷者,百姓无畜以耕种,无粥以哺老幼,无衣以御冬寒,官遥民反,广大苗侗农民,只有以反求生。国佐等人见此情景,分头在上下皮林、永从、潘老、特洞、洪州、草坪等地发动群众,组织地方武装,准备起事。万历二十八(1600)年,国佐自封“天皇上将”,篡泰自封”太保”,正式举旗起义。首战围攻上黄堡,黎平参将黄冲霄应急增援,义军奋起迫击,官军三千死伤过半。义军乘胜攻占永从县城,杀死守备陈世忠等人,打开监牢放出囚禁百姓,接着进攻中潮所,占领屯堡七十余处。
万历二十九年(1601)七月,明廷命总兵陈良纰、陈磷合黔楚两省兵力前来镇压。国佐、篡太率众万余人,在潘老寨布成牛头阵式,于道路挖沟埋竹签,官军一触即溃,退守靖州。明廷委派巡抚江锋到靖州督战,策划由通道袭击义军根据地草坪、特洞等地。义军顽强抵抗,但终因寡难敌众,被迫撤退,国佐率部转战天甫四十八寨,复人古州茅洞(茅贡),不幸被俘,与篡太一同被解到北京英勇就义。
吴希周,字歧东,天柱县远口地湖人。明万历32 年(1604)甲辰科贡生,选授湖南武冈州学正,兼摄衡山县事,生平著述颇多。
吴进继,天柱县远口黄田人。明天启丁卯岁贡生,任四川荣县教谕,擢升四川铜梁县知县。
吴仕登,字选清,天柱远口鸬鹚人。祟祯二年进士。曾任四川长寿县知县,后调任人和县县令,授文林郎,为官期间廉洁奉公,两袖清风,勤政爱民,深得百姓崇敬。由长寿县人和县时,长寿民众依依相送几里。在人和县任县令时,镇暴安民,为百姓除了当地一大恶棍,民众人人称之为吴青天。年老还乡,能为家乡父老打抱不平君,后人尽称无私登公。
吴之玉.天柱县远口人,崇祯五年(1632 )岁贡。累官郴州州判,新宁县知县,衡州府推官,永州知府、宝庆府知府、桂林府知府、兵部职方司兼理彬桂道,分守上湖南道。清风两袖,解职归林,节操永矢,德胜养尊。
1、凤鸣馆碑记
圣贤垂训,启迪为先,朝廷设科,建学为首。是故三代以来,夏曰校,殷曰序,周曰痒,造士之端,其由久矣。况今圣主治世,祟尚儒林,国有学,党有库,家有塾,此固道一而义同者也。我团原有旧馆,世讲学其中,奈基非久臧,数徙靡定,竟未有名焉。至乾隆丙辰,于村左选地,卜其山明水秀,峰峦排列,复迁于斯。前人因其地属高冈,咸思羽仪王国,遂额曰凤鸣馆。既定之后,地灵人杰,庚午乙亥,迭人泮采芹,是文运日新,其进难量矣。及廿一年丙子春,父兄视其旧馆窄狭,鼎新重建,而其启迪后人之意。虽不仅为及第占鳌之计,然苟于中而造就有成,将异日者,或腾蛟起凤,或附凤攀龙,何莫非风鸣之,应父兄之愿欤乎!
斯馆址于垒处抱塘
大清乾隆二十一年岁次丙子春& 立
2、祖考吴悠墓碑文
盖闻物本乎天,人本乎祖,苟无天何以有物,苟无祖何以有人,祖其可忘乎?吾始祖安葬于此,山明水秀,虎踞龙盘之地,佑我后人之昌炽。历明迄今,续继十有八代矣。因世远年湮坟莹崩塌,草木杂乱,几不堪睹也。爱集白堡等寨,以及毛栗坪、白洗、苗陇、陈溪马路、翁华种岩寨、同庄、重安、皎沙、吴小寨等处嗣孙,捐资包垒勒石,永垂不朽云。
天运癸亥二月十七清明日& 立
3、县东天会界碑叙
原来州县之界碑也,盖即先王画并分疆,使之截然不紊,以正经界,以专责成之远意也。两县交界在此,两县分界亦在此。断未有于界碑之外,尚得少渝尺寸者也。查和尚坡界碑之设,始于本朝乾隆年间, 界碑以西竟有七八里之地归入会同,而界碑至今仍屹然不动,询之士人则曰:地方系天柱之地,纳粮、考试词讼一切均归会同,独至地方命盗劫抢之案.则应归天柱办理。在以前.地方官置若罔闻。一似利则归会同,害归天柱者,殊不可解。余于本年二月莅任,会同县汪君竹溪,亦于本月二日莅任,嗣因两县隔省交涉之事甚烦,始订期于九月二十四日会哨于此比,比到后,附近老黄田绅民,苦向余再三言及并联名具禀,乞为拨正。余闻惊之曰:异故!天下顾安有是事哉!夫官郎实缺,至多不过数年,疆士之区分,则万古不易者也。余既亲历之而弗与及时正之,百姓之害亦有司之过也。爰与汪君反复辩论,汪君亦豁然大公,并无异说。于此,亦可见天理人心之同。而两处绅民人等,当亦欣然乐从者也。因趁会哨之便,谕绅民等,于而老黄田坎下石桥交界处,别置一碑,使永远垂为定制。庶此后,彼孤此界,责有枚归,居是土者,亦断不至袖手旁观,令盗匪时出没于境内而莫之顾也,则幸甚!幸甚!是为序。
天柱东界兴文里&&&&& &&&&&&&&&&会同西界口四里
光绪十一年&&&&&&&&&&&&&&&& 知湖南靖州会同县事汪文修
贵州镇远府天柱县事廖镜伊& 同立
4、重修远口吴氏总祠牌楼墙垣碑记
盖闻孔子曰:“春秋修其祖庙。”诚以祖庙者,不谨以安先灵,亦所以收宗而敦族谊也。虽然,先灵之所赖以安托者,固在祖庙;而祖庙之所以赖保障者,则在牌楼墙垣,讵可任其颓毁而历久不修乎?今我远口吴氏祠者,实我盛祖后裔公共之祠也。自前人创修以来,几经先哲之善继善述,始观厥成,而历代宗祖之灵,亦咸托于是,是綦重且要乎?况自建筑以来,已越数十寒暑,风侵雨蚀,先哲之盛迹形成颓墙坏壁。是以每届岁时祭祀,各房有识之士,罔不目见心伤,倡仪重修,诚所谓有其举之莫敢废也,惟是工程鸿大,经费浩繁,欲臻速效,须资共济。爰于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二日召集各房父老昆季,开会讨论,一致赞成,公举各支办事人员,分担职务,竭力经营,不辞劳苦,一面暂支存款,鸠工庀材,开始工作,一面印刷薄据,派员募化,尤幸各房宗支,热烈赞助,应捐各款,源源而来,已为此巨大工程,仅两寒署而大功告竣。将见崇牖复焕,内顾无虞,杰阁重新,外观有耀,将此出力人员,乐捐姓名勒诸贞珉,永垂不朽,爰特记其始末于此:
开佑、明槐、开照、会卿、恒心、礼光、作梁、会礼、化三、化麒、传富、定国、本岱、美安、光尧、绍斌、礼焕、元恺、恒隆、才德、德继、修熠、礼林、恒昌、会钊、元吉、会武、运进、宗贵、俊杰、之惠、鹤亭、本笏、本良、亲刚、剑秋、裕甫、恒贵。
经理员:礼全& 会兴
督修员:开榜 本淮 裕传
文牍股:礼堂& 礼才 会钰:
募化股:明松、开钦、见泰、日中、锦臣、恒昌、宗尧、必清、传辉、会德、日新、治禄、会仁、桂林、荣举、顺兴、启才、志刚、松年、明成、德义。
5、世万公墓志铭
启祖原江西南昌府丰城十字街朱石巷,后徙居靖州诸葛城会同远口,遂家焉,念年历庐山以至皙公二十一世孙也,派自洪都支分南郡。我始祖世万公,蒙恩敕封为千户,不愿为官,落涎游猪于西溪,后移广西柳州府,又迁湖南辰州、源州西溪为民。万公素与文献往来相契。万对献曰:“计及于子孙久远之谋,有将来人稠地窄之虑”,献曰:“吾亦虑及矣。”闻之,沿江而上百余里,有深山旷野尚未开辟,有缘得此,亦是久远之图。二人观山玩水,缓步徐行,忽然云沉雾结,人民不利,五谷不生,是夜梦神人告曰:“欲求云雾开,须得天应来。”晨醒诸梦皆同。万公日:“天应者吾之外甥也。”是日:万公回至靖州飞山脚下,取得杨姓之子天应前来,至新龙款,睹此山明水秀,无不交相,羡曰:“得其所哉,吾土地也,”凿井而耕,扶丈课农,馀粟馀布,渎书训子,发甲发科,乞今子孙蕃盛,湘、黔、川、鄂、粤……等省,子孙繁茂,永享恒昌。
公元一九七八年岁次丁卯三月清明复修
三、文物古迹
1、古建筑物远口吴氏总祠
远口吴氏总祠,位于城墙街下节街,坐北朝南,前临清水江,天会公路穿过祠后,四周围封火墙,占地面积960 平方米,是湘黔边境唯一的一座高大古建筑物,创建于乾隆元年,距今已有200 多年的历史。“各房自外至内,层叠四裁,不惟高低合度,亦旦前后截齐,左右方直。观其墙壁轩昂,雕镂绣刻,无剩技也,黝垩丹鹱无余饰也,诚为吾族一钜典,兴文(远口)之胜地也。”(《吴氏族谱?祠堂记》)岂知咸同年间,清政府镇压苗侗农民起义,毁子兵资。光绪25 年(1893)恢复,民国26 年(1937)维修,“文化大革命”又遭“红卫兵”破坏。1988 年,远口吴姓投资四万余元,进行了第二次维修。根据《文物保扩法》的规定,维修古建筑物,必须“不改变原状”的原则,恢复了原貌。
●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相关资料来源于报刊杂志网络信息录入:吴文佰&&&&责任编辑:wcb888& | &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评论内容:
请遵守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48小时信息排行榜
48小时图文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西省大宁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