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旭东这三个字学的甲骨文写法法

Copyright & 2011 - 2014
学科网手机版.All Rights Reserved宁夏银川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历史
宁夏银川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历史/11该会员上传的其它文档:0 p.0 p.0 p.16 p.11 p.5 p.8 p.10 p.15 p.8 p.0 p.0 p.8 p.0 p.9 p.0 p.0 p.12 p.14 p.0 p.0 p.0 p.10 p.7 p.银川一中2015届高三年级第五次月考文科综合试卷第Ⅰ卷(选择题,140分)本..银川一中2015届高三年级第五次月考文科综合试卷第Ⅰ卷(选择题,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春、夏、秋、冬”四个字的甲骨文写法及寓意如图所示,由此我们可以断定A.甲骨文主要记载宁夏银川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历史相关文档专题docdocdocdocdoczipdocmp3docdocdocdocdoc关于我们常见问题关注我们官方公共微信也许你感兴趣
1. 2. 3. 4. 5. 6. 7. 8. 9. 10.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宽容万岁(甲骨文事件:我的第一篇博客)
&&&&&&&&&&&&&&&&&&&
----我也有话要说
这篇文章偏题了吗?
要指责黃蛉是很容易的,因为指责他人远比指责自己要来得轻松。
我就曾指责过黄蛉。不,何止是指责,更是一严厉的训斥和责骂----当我得知黄蛉的高考作文是用甲骨文写成的时候,我气血贲张,虽不至于以头抢地,但用“痛心疾首捶胸顿足”八字来形容我当时的心情是不为过的。作为黄蛉的语文老师,我深知这位高四学生做了一件这样的麻烦事!以我对他平时的了解而言,我知道这个孩子是一个谦和而低调的学生,他怎么会在高考作文的刀锋上狂舞?
然而事件已经发生,我也曾一度好迷茫。网上说这篇文章偏题了因而得分很低。得分偏低是我事先就想到的,但我没有想到他会把文章写偏题,更没有想到他的作文分数偏低会低到只有6分!抛开师生关系不谈,抛开师生感情不谈,我力争让我和黄蛉都能客观、公正、理性地来面对这个事件。但结论是:我们的确不能接受偏题一说。
今年四川高考作文依然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为“熟悉”。我作为一名国重高中的高级语文教师,教了十三年语文,个人觉得这是一道平庸无奇作文题。考生如不是故意捣蛋,要想写偏题怕也不容易。加之我们平常训练无数,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无一漏网。我们平时对学生作文的判定都十分慎重,因为一篇作文一旦写偏题了,得分之低是令人十分恐怖的!那么这篇作文究竟偏题没有?我们的意见是:没有!
当然,幽默的是黄蛉对“熟悉”这两个字的甲骨文写法恰好不熟悉。他于是就作了一个变通,用“深入了解”四个字代替了,文章写成了一篇议论文。我后来询问了一名作文阅卷场的负责老师,他说在讨论作文评分标准时,就已经确定“深入了解”“了解深入”等方面的立意属于“熟悉”这一命题的立意范围,怎么就偏题了呢?绵阳教科所的专家也认为,这篇文章上48分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为了证明这一点,我让黄蛉凭记忆再现了这篇考场作文,也就是说让黄蛉用甲骨文把自己考场作文再写了一遍。然后我把这篇甲骨文卷发给了《成都商报》,成都部分电视台也作了报道。这篇甲骨古作文公开以后,舆论基本上呈一边倒的趋势。先前指责黄蛉的人也终于知道了这个学生不是乱写的。
所以要想指责他,须先了解他。问题是了解他后,指责又何谈起?我作为这位所谓“古文字达人”的老师,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评判这篇作文作文究竟偏题没有,还在后面附上了这篇作文规范的现代汉语版。尊重他的原样,基本上逐字对应的,仅就个别字词的顺序作了调整。因为目前发现的甲骨文只有1000多个字,而且现代汉语里很多字都没办法在甲骨文中找到对应的写法。黄蛉要在短短的几十分钟里组合好千来字的甲骨文、并表达出现代观点,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他的思维必定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大意是清楚明确的。
他说的是要深入了解成与败,要熟悉成败,要以此为常。这怎么就偏题了呢?
当初究竟是哪些人判的偏题?他们究竟看懂没有?究竟认真想过没有?我真想有一个机会相会,能和那几个专家就文章本身而不是文字本身探讨探讨。这篇作文只打了6分,你们究竟是怎么打出来的?我也负责过多次中考作文评卷工作,也曾参与过高考作文阅卷的管理工作,2002年和2007年两次被评为高考优秀阅卷教师,对高考作文阅卷的标准还是比较清楚的。但这一次作文只给了6分,我是真的搞不懂了。
问题还是出在甲骨文身上!谁让你用甲骨文写的?谁让你叫我看不懂呢?谁让你给我找事呢?
黄蛉用甲骨文写高考作文这一行为是不对的。我前面已经说过,我一开始就训斥过他了。但话又说回来,高考试卷也没有明确规定只能用哪一种字体来答题啊。而且,高考关系考生的前途与命运,里面有太多考生的辛劳与汗水,有太多父母的血泪与白发,怎么可以随意判定一篇没有偏题的作文就偏题了呢!有人或许会说,我们打6分也是经过严格而公正讨论的。但中国最可怕的就是这种上程序上的貌似公正,一旦这种貌似公正的程序运作起来,任你什么天才都被毙掉了,而且还会让你百口莫辩,你连去找谁都不知道!我相信网络的力量,现在大家都可以看一看了,翻译后的文字附在了后面。请告诉我:这篇文章真的偏题了吗?哪里偏了?
二、善待甲骨文,善待黄蛉
黄蛉为什么要用甲骨文来写高考作文?这是一个大家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高考作文用甲骨文来写其实是他事先并没有想到的。前面的基础题做完以后,大概用了五分钟时间,黄蛉作出了这个决定。原因大致如下:
他本身对甲骨文非常敏感和热爱,他想在高考作文试卷上展示一下自己在这方面的才华。我对这一点也对其提出了批评。因为他如果就按平时那样去写的话,他的作文得个50来分应该是没有问题的,等上了大学以后再去展示不行吗?但他的回答是:高考阅卷场工作任务那么繁重,30秒钟、20秒钟甚至10秒钟判生死的现象绝不是个别现象。有些老师大概就是看一看开头、结尾,看一看书写卷面,一笔就下去了。他不想自己的作文就这样被阅卷老师轻判、误判,他就是要逼阅卷老师认真地看看自己的文章。----他哪里知道自己制造了多大的麻烦!有些人心里接受不了了,不舒坦了,不耐烦了,甚至对这种离经叛道的行为充满了愤怒,这不,6分就这么来了。
我想说的是,善待甲骨文,善待黄蛉啊!
中华民族,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汉字是多么美妙的一门艺术!在作“文字”专题复习时,我曾讲了几节课,大意是说每一个汉字都是一首诗,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画,汉字值得我们凝视、深思;作为一个中国人,爱我中华文字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职责,尤其是在英语称霸天下的今天,汉语应当有自己的价值和地位;我们应当知道每一个汉字出生时的模样,就正如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能看到自己出生时的模样一样。人都是历史的人,你之所以是今天这个样子,和你早年的经历有关系。文字也一样,这个字之所以是今天这个样子,也是和它的成长经历有关的。我在讲这些东西的时候,举了大量的例子。在复习文言文“实词、虚词”一章时也作了大量的演示。我当时就觉得黄蛉听得特别认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如痴如醉”。这以后,他与我便走得更近了,课间时间都会来问我一些古文字方面的问题。我也乐意发现这么一个同道,我们很快便成了忘年交。我深信这个学生在古文字的研究方面会走得很远。他让我看到了希望。
甲骨文已经死去,会认、会写甲骨文究竟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郭沫若等人在很多年前就回答过了。恐龙早已灭绝,但我们还是要不辞辛劳地掘起地层中的恐龙骨骼化石。研究甲骨文的意义大致如此吧。作为文明的载体之一,甲骨文应该有它的生机。即使就是出于一种美感吧,甲骨文真是让人恍然若梦。
因为年代遥远,或许我们已经认不出我们的祖先,但我们的身体里面,流淌的依然是祖先的血脉,绵延亿万年而不绝。不能因为遥远的陌生就不相认了,就不习惯了,甚至采取一种断然拒绝的态度。
善待我们的过去,便是善待我们的未来!
在这个族群里面,必定会有几颗种子。我们希望这些种子能够生根,发芽,长成美丽的树;在这个族群里面,必定也会有几点火星,我们希望这些星火能够形成燎原之势而不是轻易地将其掐灭,虽然我们要这样做是很容易的。
在我的每一届学生里面,我都能发现这么几个种子。他们在电影、戏剧、诗词、文字等方面的兴趣真的让我深感欣慰。但现行的高考制度真的让他们上不了好大学甚至是上不了大学。电影《高考1977》看得我泪流满面,龚自珍一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也让我泪流满面……
我真的希望我们能善待这一切!
高考阅卷场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大学老师和研究生?他们也曾经历过高考,但他们后来还能真的还能回忆得起来自己的高考之痛吗?在整个高考阅卷场上中学老师占的份量太少,中学老师基本上没有话语权,评分的标准、程序等方面的敏感问题从来都是大学老师说了算。就以我改高考试卷的经历而言,我就认为有些大学老师几十年来从来没有到中学去走一走,他连中学语文教学现在走到哪一步了可以说是完全茫然无知的,但这些人却坐在高考语文的阅卷场上!
高考试卷也早已成为一种国家秘密,谁也无法查看改卷的实际情况。万无一失的查分程序让人除了接受事实以外完全无所作为。能否有一天,我们能看到自己被批改过的高考试卷?这篇凭回忆再现来的的作文我们都认为不应该只得6分,那篇我们永远或许也无法看到的原卷又该得多少分?
时间会治愈一切创伤,我只是希望这段时间不要太长,因为人的生命实在太短了。黄蛉还会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我也会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这么大一个国家,我就不信没有他的用武之地!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个字的名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