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刮龙卷风怎么回事

热点:&&&&
美国连刮900次龙卷风致三百余人丧生 出现哄抢
27日横扫亚拉巴马州的龙卷风
  从当地时间27日晚开始,美国南部7个州接连遭到数百次大大小小的龙卷风袭击。据美国官方提供的数字,这是美国近40年来发生的最严重龙卷风灾害,目前已造成至少306人死亡,在受灾严重的亚拉巴马州,死亡人数已超过200人。
  灾害发生后,因出现哄抢现象,28日,亚拉巴马州和南部数州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从当晚开始在城区实行宵禁。据悉,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于29日视察亚拉巴马灾区。
  近900次大小龙卷风来袭
  每年4月,美国都要遭遇龙卷风,但今年似乎正成为美国史上遭遇龙卷风最多的一年。
  美国国家气象局报告称,4月以来,已经发生了900多次大大小小的龙卷风。仅27日,美国南部7个州就遭到数百次龙卷风袭击,是近40年来发生的最严重龙卷风灾害。
  其中,本次灾害损失最重的亚拉巴马州先后发生了137次龙卷风,死亡人数已超过200人。此外,密西西比、田纳西、佐治亚、阿肯色、弗吉尼亚等州也遭受不同程度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气象预报显示,一些地区28日晚些时候或29日有望转晴,但30日将遭遇新一轮暴风雨。目前,美国联邦救灾总署已开始着手处理灾后救援事宜。随着破坏性极强的风暴系统东移,美国大西洋沿岸各州已宣布进入“龙卷风监视”预警状态。
  龙卷风达到F1最快速度
  “大家都说龙卷风听起来像火车,我真的听到了&火车声&。”遭受强风暴袭击的亚拉巴马州塔斯卡卢萨市市民安东尼·福特的家在龙卷风中损毁严重。
  回忆起龙卷风发生时的情景,他说,龙卷风来袭时,他跳进了浴缸,感到房子开始摇晃,玻璃哗哗地都碎了。忽然停电了,房子也开始摇晃,房顶的一部分被掀起飞走了,整个过程大概有15~20秒。
  据报道,当天福特遭遇到的龙卷风,可能是亚拉巴马州历史上最具有破坏力的一次,时速超过320公里,几乎就是F1赛车的最快速度,摧毁了房屋,将汽车卷起,数百棵大树被连根拔起。
  目前,亚拉巴马州3座核电站已经关闭,数万家庭停电。
  提前24分钟预报也无奈
  至少300多人遇难,而且还是发生在美国,这让人着实心惊。
  其实,美国气象学家已经尽力了。据报道,他们可提前24分钟做出预报。但为何还能造成这样大的伤亡呢?主要是“风的范围太大,风的速度太快,如果正好落在人口相对密集的地方,造成大的损失就变得不可避免。”气象学家解释。
  1974年,一场同样当量的龙卷风,横扫美国南部与中西部13个州,造成315人死亡。这是美国有记录以来,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龙卷风灾难。而龙卷风在美国跨度最大的一次发生在1925年,足有350公里宽。
  美国气象学家目前还不能确定,周三的这场龙卷风是不是一个风团。如果是的话,那肯定将超过1925年的纪录。如果遇难人数再增加,那么就可能超过1974年的315人。这场龙卷风或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龙卷风灾难。据新华社、中新社、央视(责任编辑:UN008)
11-04-29·
11-04-29·
11-04-29·
11-04-19·
11-04-19·
11-04-18·
11-04-18·
11-04-18·
09-12-15·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竟然是孩子的妈……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
高清影视剧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
数字之道:
搜狐论座:
慢画慢活:
搜狐侃事:
这样逛街图什么呢……
近期热点关注热点:&&&&
生活观察:百年不遇龙卷风的警示
  新华网哈尔滨5月18日专电(记者程子龙) 日傍晚,黑龙江省绥化市部分地区发生了罕见的龙卷风天气,这种百年不遇的天气“扫荡”了绥化市所辖5个区、县、市28个乡镇的32个村,造成1015间房屋倒塌,4385间房屋受损,8502人受灾,7人死亡,98人受伤。  龙卷风突袭,村民为何毫无准备?气象部门是如何预警的?当地是如何应急救援的?龙卷风给我们带来哪些警示?  居民房盖被整体掀掉 人被卷起  16日上午,记者在绥化市北林区三井乡新泉一组看到,许多民居已不见了屋顶,玻璃全被刮碎,只剩下砖土结构四面透风的墙。一些建筑很牢固的房子也仅剩木质结构的房檩,上面的铁皮或瓦片都被刮走,部分泥草房整体坍塌。一辆农用车四轮朝天,一处收粮点也被大风吹毁,粮食撒满一地,与泥土混杂在一起。被风刮碎的铁皮房盖挂在树上,有的树木被刮倒。村庄一片狼藉。  回忆起龙卷风袭来的瞬间,不少村民心有余悸。正在自家房前收拾东西的村民李淑芳回忆说:“风来时噼啪作响,我在屋里发现用钢筋做成的房架子一下子被刮起摔到后院,玻璃瞬间全被刮碎,我们一家四口人也不知往哪躲了,就趴在院里,当时漆黑一片。”  村民刘庆华说:“当时也分不清什么风向,还带着雹子和雨。我正在村里小卖店买东西,大风抽碎了玻璃,玻璃片崩到了我的脸上。我担心家里的两个孩子,就踹开小卖店的门往家冲,刚一出门就被大风狠狠地摔在地上爬不起来了。”  “我在村西头放牛,看刮风就赶紧往家走。快到家的时候,大风一下子把我卷了起来,直接摔到院子里。”村民唐桂俭在龙卷风过程中摔折了肋骨、扎伤了肺。  气象专报:将有“大风和局部短时小阵雨或雷阵雨天气”  对破坏力极强的龙卷风,当地气象部门是通过什么渠道怎样预报和监测的呢?  绥化市气象局向记者提供了一份5月13日发给绥化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气象信息专报》,其中表明:“14日下午至15日和18日下午到夜间分别有两次弱冷空气和西来地面低压系统影响我市,主要给我市带来大风和局部短时小阵雨或雷阵雨天气,不会给春播生产带来较大不利影响。”  绥化市气象局副局长李树岭说,绥化市气象台在15日16时50分和18时发布了两次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17时25分发布了大风蓝色预警信号。至于发布信息的渠道,是通过手机短信(定制天气预报用户)和政务公开网发布的,并传到市政府应急办的电子信箱里。  5月15日傍晚,有人向记者提供线索,称“绥化刮了龙卷风”,记者向绥化市气象局副局长李树岭求证,李树岭却要求记者提供具体位置。李树岭说当时还没有监测到,后来他告诉记者,兰西县和青冈县监测到有的地方下了冰雹。  李树岭坦陈,目前我国对龙卷风仍无法预报,发生后的监测也很困难。  黑龙江省气象台短时临近预报科副科长邵美荣谈起此次龙卷风用了“意外”两个字。她说,我国目前对于龙卷风尚处于研究阶段。有关龙卷风的研究设备以及监测配备还基本上是零。邵美荣说,对于此次龙卷风的定性,还是气象专家到现场,根据建筑物的损坏程度以及相关情况第二天才确定的,没有相关观测资料作参考。  黑龙江省气象台副台长钟幼军说,我国目前对龙卷风的预报还做不到。但美国可以在龙卷风到来5分钟前作出预报,他们还计划到2050年能达到提前12分钟作出预报。钟幼军说,这次龙卷风以及越来越多的极端气候事件给我们的气象科技以及投入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的雷达设备等覆盖面小,这都是应该努力解决的问题。  市应急办:应急功能受到一定制约  绥化市政府应急办公室主任吕建武介绍,部分地区发生龙卷风后,绥化市启动了III级预案,协调各部门全力抢救灾区百姓生命财产。在有关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绥化市成立生活保障、医疗抢救、灾后重建3个小组,分头开展工作。全市出动武警和公安干警、预备役官兵、医务人员等1000余名救援人员到达灾区,连夜冒雨抢救伤病人员。同时对受灾严重地区的3600多名群众进行紧急转移疏散,避免灾后群众再次发生伤亡。目前,绥化市已紧急向灾区调运300顶帐篷、200多套棉被、1000多公斤食品等,并腾出学校、机关办公室、卫生院等场所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同时鼓励灾民投亲靠友,多渠道疏散灾民。  但在此次应急救灾中,吕建武仍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当记者17日上午向吕建武核实伤亡人数及财产损失情况时,吕建武给记者提供的仍是16日上午9时的情况。他感到应急办的协调能力受到一定制约。  吕建武说,平时应急办的功能就相对被弱化,各地应急办的配置级别较低。绥化市作为地级市,应急办的级别是科级。目前应急办是个综合协调部门,没有指挥功能,更没有执法权。他认为,频发的自然灾害使政府的应急能力面临考验,应急办的功能不应被弱化。
责任编辑:赵婷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竟然是孩子的妈……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
数字之道:
搜狐论座:
慢画慢活:
搜狐侃事:
这样逛街图什么呢……
近期热点关注玉龙故乡与龙的起源
龙是一种神物,它的本领很大,能变长也能变短,能上天也能入海,它出现时电闪雷鸣,发出隆隆的响声,能在天上兴风降雨。它的身躯变化莫测,时而像蟒蛇,时而化作云朵隐藏在云端。可是自然界目前还没有发现龙这种动物。为什么文字中会有龙呢?
50003600最早的龙字出现在甲骨文里。
中国最早的龙在哪里发现?
8000400800古代查海人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就把美好的愿望寄托在“龙”的身上。2011
法语字典中,“龙”一词的基本释义是,“虚构的动物,通常有翅膀、爪子和蛇尾”。在这最基本的第一释义下,有一个单独的释义——“象征中国文化的动物”。维基百科法文版对“龙”的解释,是“大自然的权力和统治的象征”,在中国象征“天的力量”。
德国的百科全书在介绍“龙”这个概念时,还是兼顾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德国《时代周报》出版社出版的大百科全书对龙的解释是:龙代表争吵和黑暗的力量,也代表暴风雨等恶劣的天气状况,在欧洲一些国家的童话中它扮演邪恶角色。在东亚,它是一种瑞兽,也代表阳性。
由于篇幅所限,不在列举更多国家对龙的解释。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月二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