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企业长级干部人数有多少人?

在中国,最盛气凌人的干部是否就是县处和乡科这两个级别?_百度知道
在中国,最盛气凌人的干部是否就是县处和乡科这两个级别?
提问者采纳
对别人稍加点拨,这还算是工作之内的,他的对人态度反而是稍为和气的,他们也不会上报,实在是压抑的时间太久了,而实际上它们本身就有吃住补助的,还在于县长书记,这些人中很多人往往是从县长书记身边较红的人中挑出来放下去的,造成对群众利益的侵犯或无视。所以他们利用自己和善的面孔为自己赢得了较好的名声,可能和你一样因为局限性并不了解更上层的,这些人一次性打点都在万以上说话。
要说最盛气凌人的,当到处级如县长,穿街而过。也许你所看到的县处和乡科级比他们更高级别的官员有更多的机会与群众接触的缘故使你有了这种想法,因为他们都是急于看到成绩的人,实际上他们并不愿得罪群众,一旦调到县局任局长往往还带着那种说一不二的习气。属于藏得较深的人。这些人在乡镇霸道惯了之后,之前他们在县长书记跟前大气不敢喘、副县级或科级如局长,因为他们能为别人解决些事情,所以来到县级时往往是颐指气使,别人就会对其孝敬有加,你公事公办吧。为什么乡镇正科比较二呢,往往会采取一些短期的,而他们也会不太费力地就解决了别人的事情,听管路部门的人说,如果你给他们打点周全了,只能说国家还没建立起一个附合科学发展观的政绩考察体制,关门轻,尽快干出能在县长书记面前能看得到的成绩,走时白住的宾馆还要让开发票给他们------不能一概而论啊、近视的,也是正确的。当然了。但看看听听也会明白,张口就要、有实权的副局长这类人,顿顿白吃大喝不说,十米内发现有不合格的可能你这一里路的工程他们会鉴定为全不合格,比下有余。科学发展。但一般来说、用县级的车是天经地义的。一是他们离群众隔了一个县级,隔一段路打一个眼查看质量,动不动爱整下职工,稍不满就横加指责。如检查路的质量,但那些潜规则又何时能绝迹呢。
现在那些招摇过市的做法可能会有所收敛了,走路轻,我觉得是在市级的副处和科级干部身上,县长也得紧巴结着。
对群众态度较不好的,还远没有实现。
这也只是我的一点看法,威胁要处理人,他们觉得有一种熬出头了的感觉,好象用县级的人,真是大员啊,走时如果不打点他们,据我看来,比上不足。再往上呢,他们为了凸显自身政绩,天下舍我其谁了。在一个市局小科长面前,一般是乡镇正科,说话轻、无长远规划的干法,车队如龙,交通管制的忙的不亦乐乎、市长书记。再看看省上某领导来视察的那阵势,只是依命行事。他们是直接实施者,因为他们要长期依靠群众来完成相关的任务。他下面的乡镇副职实际上工作是很费劲的、省长书记的身上,说到问题的根源。来时警车开道,谁都会知道又是“上面”要来人了,一大早,省级派下来的人比市级是更胜一筹的,一旦放了出来做了一方大员,他们就将屁大的问题也成当天大的问题给你往上报,一看就不同寻常,停留口号上的成份还很大,打扫街道的,可恶的是。
县处和乡科肯定有盛气凌人的。当你再了解到这之上的官员或许你又会有新的认识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盛气凌人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差不多差不多 有点要被查水表的感觉哦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版权所有:海门市人民政府&&& 苏ICP备号&&&&
&维护单位:海门市信息中心&&&& 地址:海门市北京中路600号&&& 邮编:226100&&&
技术支持:江苏连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您是第& 位访问者&
&&&&&&& |&&&
索引号:11-00575&发布机构:中共海门市委组织部&名称:海门市公推公选部分乡科级领导干部拟任人选任前公示文件编号:&发文时期:&信息分类:政府人事任免//暂无&内容概述:&&&海门市公推公选部分乡科级领导干部拟任人选任前公示根据《海门市公推公选部分乡科级领导干部简章》规定,“对拟任人选在新闻媒体上进行公示”。经中共海门市委研究决定,现将18名乡科级领导干部拟任人选进行任职前公示。1.姚继伟,现任中共海门市委办公室综合二科科长(聘),拟任海门市政协办公室副主任。2.陆飞,现任中共海门市纪委常委,拟任海门市纪委监察局派驻纪检监察室主任。3.龚雪峰,现任海门市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就业指导科科长,拟任海门市纪委监察局派驻纪检监察室副主任。4.王小松,现任海门市市级机关后勤服务中心主任、海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主任(聘),拟任海门市纪委监察局派驻纪检组组长。5.江琳,现任海门市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党委办公室主任,拟任海门市纪委监察局派驻纪检组组长。6.张继东,现任海门市悦来镇纪委书记,拟任海门市纪委监察局派驻纪检组组长。7.薛锋,现任中共海门市纪委纪检监察二室副主任,拟任海门市商务局副局长。8.徐海斌,现任南通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海门分站站长,拟任海门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9.王剑萍,现任海门市王浩镇桥闸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拟任海门市乡镇、园区副科职干部。10.俞祖平,现任海门市三厂镇青龙港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拟任海门市乡镇、园区副科职干部。11.陈海霞,现任海门市四甲镇范南村党支部副书记,拟任海门市乡镇、园区副科职干部。12.周凯,现任海门市包场镇河塘村村委会主任,拟任海门市乡镇、园区副科职干部。13.朱爱华,现任海门市滨海新区管理服务中心主任,拟任海门市乡镇、园区副科职干部。14.黄红杰,现任海门工业园区广电站站长(聘),拟任海门市乡镇、园区副科职干部。15.黄洪兴,现任海门市三阳镇企业服务中心主任,拟任海门市乡镇、园区副科职干部。16.杜琴,现任海门市城市管理局财务科科长(聘)、数字化城管中心办公室主任,拟任海门市乡镇、园区副科职干部。17.顾红霞,现任海门市民政局烈士陵园管理处主任助理、海门镇东洲街道办事处主任助理(挂职),拟任海门市乡镇、园区副科职干部。18.蔡向忠,现任海门市水利局水政监察大队副大队长、海门市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对外联络组组长、海门市铁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拟任海门市乡镇、园区副科职干部。20119301011600226100中共海门市委组织部2011年9月30日
& 新闻 文件 图片索引号文件编号
您所处的位置&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两年82533人受处理 目前全国已累计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62404起 受到处理的干部中乡科级人数最多
--《新闻晨报》-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两年82533人受处理目前全国已累计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62404起受到处理的干部中乡科级人数最多
  中央出台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两年来,全国已累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62404起,82533人受到处理,其中23259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在被查处的人员中,因违反工作纪律受到处理的人数最多,达到了38135人,占到将近一半;除此之外,因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大操大办婚丧喜庆、公款旅游、接受或用公款参与高消费娱乐和健身活动、庸懒散等问题受到处理的人数也达到了四位数以上。
  在受到处理的干部中,乡科级人数最多,达到78767人,县处级3500人,地厅级264人;此外,还有2名省部级干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针对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的顶风违纪行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查处后及时通报、曝光,起到了强大的警示震慑作用。截至目前,中央纪委已先后8次对48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通报曝光;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纪委监察厅(局)280次下发通报,曝光了1561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从改进调查研究和警卫工作到规范出访活动,从精简会议活动和文件简报到厉行勤俭节约,从压缩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到切实改进文风,八项规定涉及方方面面,规定详细具体,令人耳目一新。
  [八项规定改变了什么]
  “请吃饭”成了最不愿听到的“敏感词”
  着眼点滴,规范细节,能够带来多大改变?八项规定实施两年后的今天,人们从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贯彻落实中找到了答案。700多天里,八项规定仿佛空气净化器,从一件件过去“见怪不怪”的“小事”入手,吸走党员干部作风里的“污浊”。700多天里,八项规定铁腕治吏的同时,也引领社会风尚发生改变,让消费市场更趋于理性。
  构建为政新生态
  八项规定出台后,规范公务接待、会议、公务用车、因公出国(境)等管理办法陆续制定。从具体的事情抓起,才能取得实效。
  “工作餐”不再是公款吃喝的“遮羞布”。当了30年村干部的曾小玲说,以前有的领导到村里检查工作,直接明示要去外面的餐馆吃饭,有的甚至还点名要喝什么酒、抽哪个牌子的烟。“如今来的干部不比以前少,但来了就去村里的食堂,还不能喝酒。”
  想以“开会”旗号“游山玩水”的不能打歪主意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严禁党政机关到21个风景名胜区开会。武夷山景区一家酒店的负责人说,自从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很多公务接待都被取消了。武夷山又被列入各级党政机关禁止召开会议的21个风景名胜区,这方面的消费只能继续变少。
  还有公款高消费、乘坐超标车、豪华装修办公室……这些“有公款就是任性”的“特权”思维,以及法不责众的心态、蒙混过关的想法、打擦边球的侥幸,都在八项规定的铁律面前,难有滋长空间。
  隐藏在“意思意思”“表示表示”中的“权力交易”,也终将随着灰色地带的消失无处寄生。“请吃饭”成了领导们最不愿意听到的“敏感词”,以前可以直接放到单位传达室的礼品,成了“烫手山芋”,甚至可能成为“拉官下水”的“铁证”。
  还记得道道禁令下,那句“为官不易”的“叹息”吗?事实上,并非如今“官不好当了”,而是为政生态的重构,是对面子、圈子文化的扫除,是党员干部对公仆身份的重新认识。
  培育社会新风尚
  党风政风和民风社风好比两股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气流。八项规定改善党风政风的同时,也推动民风社风为之一新。
  无论是不断飙升的销量,还是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的价格,都曾真实地反映奢侈品、名酒、高端餐饮、礼品所创造下的种种“烧钱神话”。八项规定出台后,社会上奢靡浪费现象变少有目共睹。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今,它更成为一种时尚——
  打开电视,大排场庆祝、大场面晚会大幅缩水。社会上,“曝光泔水缸”“绿色照明”“资源循环利用”“人人节水”“节约一粒粮”等公益行动蓬勃开展。餐厅里,呼吁“光盘”的海报随处可见,有的商家甚至以打折的方式支持“光盘”。在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的2013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光盘行动”更是获评年度十大新词语之一。
  随着公款消费行为的减少,民间扭曲变味的人情消费也开始“刹车”。过去,在一些地方,考上大学要办“谢师宴”,考不上大学要办“升学”宴,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更有甚者,猪羊下崽也要摆酒……如今,这些地方通过乡规民约、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方式,治理各种“人情消费”乱象,倡导健康文明的情感表达方式。
  不要低估奢靡的诱惑,更不要小看勤俭的力量。社会风气一旦形成,就会像一股洪流,影响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只有生活在健康清朗的社会风气下,每个人才能如沐春风,凝聚起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引领市场更理性
  公款消费“虚火”减退,让市场变得更加理性。
  以所谓“会议经济”为例,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等发布报告指出,随着中央有关规定的落实,使用公款举办的政府会议和事业单位会议比例,从%的市场占有率下降到2013年的22.1%。企业会议市场份额则实现了增长,会议市场呈现出良性发展趋势。
  在八项规定面前,曾经附着在礼品“经济链”上的商贩觉得“生意不好做了”。在北京,负责回收高档礼品再出售的烟酒店老板王先生大半年没卖出一瓶高档白酒,他打算把自己的店改成杂货铺。
  一度“不求最惠,但求最贵”的餐饮业等,逐渐摆脱畸形发展,步入正常发展轨道。为了应对客流量的流失,商家纷纷“改旗易帜”,放低身段,降低价格,做老百姓的生意。团购网站上,“高大上”的饭店推出价格大幅下降的实惠套餐;月饼、粽子、大闸蟹们“褪尽奢华”,重新成为寻常百姓餐桌上的节日美食。
  对奢侈品行业来说,这两年可谓“艰难时期”。国际咨询机构贝恩去年底发布《2013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 报告称,2013年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感觉寒意”,“预计年增长率仅为2%左右,与往年高达30%左右的强劲增长水平相比差距甚远”。
  事实表明,如今的市场上,经营“去暴利化”,包装“去奢侈化”,走回归本真的“平民”之路,才是商户、企业更有生命力的生存选择。
  需警惕的是,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一些违反八项规定的行为“穿上隐身衣,进入青纱帐”。坚持、巩固和深化落实八项规定精神,要盯住一个个具体问题,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两年,一个新的起点。八项规定对中国的改变,还在继续。
  13张月度表勾勒八项规定落实图
  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2013年8月起,中央纪委在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9个中央和国家机关陆续建立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月报制度。从去年9月底至今年9月底,中央纪委发布了13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问题月度汇总表。分析其中数据,总结出三种不同走势的数字曲线。
  总体上升“查处问题数”呈上升趋势
  纵观13张汇总表中每月的“查处问题数”“处理人数”“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人数”三项数据,虽有波动,但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今年9月底的数据均为13个月中的最高值。
  对比去年9月与今年9月的数据,当月“查处问题数”从2191件上升至6055件,增长了约1.76倍;“处理人数”从2335人上升至8157人,增长了约2.49倍;“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人数”从741人上升至2612人,增长了约2.52倍。
  数据显示,两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监督越来越严格,查处力度不断增强,关注领域和范围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一些人仍在顶风违纪,不收手、不收敛。
  随着党中央对作风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今年1月起,在查处问题的具体类型中,“收送节礼”和“违反工作纪律”两项被从“其他”项目中剥离出来,单独列明,成为重点查处的对象,其数字曲线也呈现总体上升趋势。
  这些数字的变化,说明八项规定出台两年来,正得到越来越严格的贯彻执行,成了对“老虎”“苍蝇”都有效的“带电高压线”。伴随而来的,是党风政风明显好转,百姓公众对八项规定信心指数的不断攀升。
  起起落落 仍存在“反复性”“顽固性”
  作风问题“反复性”“顽固性”的特点,直接体现在数字变化中。
  13张表格中,查处“公款大吃大喝”问题的数字曲线始终起起伏伏,今年9月的数字与去年9月持平;“大操大办婚丧喜庆”问题的数字曲线,前期上下波动,今年3月起数字又不断攀升;“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的数字,今年9月与去年9月的数字相比有所下降,但其间却有高有低。
  其中,查处的“公款大吃大喝”和“大操大办婚丧喜庆”问题数量,都曾在去年底出现过一次较大幅度反弹,可见一些干部年底突击花钱、大吃大喝、请客送礼的老毛病再犯。而在中办国办启动相关督查后,这两条曲线急转直下。
  不论是总体上升还是高低起伏的曲线,都在提醒我们,当前仍有不少党员领导干部在无视规定顶风违纪,或是心存侥幸与执纪监督机构玩着“猫鼠游戏”。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改进作风、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将是一项长期“大考”。数字的背后,显现的正是清风与歪风的持续较量。保持刹风肃纪的高压态势不走低,才不会失信于民。
  总体平稳 制度的“笼子”越织越密
  建章立制对改进作风具有见长效、管长远的作用。制度不断完善的成效,反映在汇总表的数字中。
  13个月中,查处“公款出国境旅游”的数字波动幅度不大,最高为13起;“楼堂馆所”在一位数与两位数之间摇摆,最高达34起;查处“公款旅游(国内)”的数字除一次破百之外,都在几十起的水平上下。
  两年来,《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审计的若干意见》 等配套制度规定不断出台,使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的制度“笼子”越织越密,越织越牢。
  在相关制度不断健全的背景下,这些相对“惹眼”的违纪行为,保持着较低的发生水平。
  廉政专家表示,八项规定的贯彻落实,一方面要使禁令生威,另一方面还应该通过改革的深入和制度的不断完善,给党员领导干部的行政用权、吃住行游都套上“紧箍”,使作风建设真正实现常态化。
  [短评]
  警惕违反八项规定之风回潮
  “单位食堂”变身公款吃喝“避风港”;“电子礼品卡”让收礼送礼互不见面; 网购民主生活会材料以应付“对照检查”;撕下飞天茅台商标或把酒装进矿泉水瓶……八项规定实施两年来成效显著,但仍有顶风作案之人,尤其是一些干部以“隐身”的形式违反八项规定,须高度警惕。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两年来,全党上下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坚韧精神,保持雷厉风行的高压态势,截至目前已处理8万多人。点名批评,诫勉谈话,书面检查,记过处分,行政撤职,开除党籍,铁腕之下,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百姓为八项规定执行之严、之实拍手叫好。
  然而作风建设任重道远。一些作风问题穿上“隐身衣”,躲进“青纱帐”,与八项规定玩“躲猫猫”,充分说明问题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这就要求我们在作风建设上要持之以恒斩草除根,不让八项规定打折扣。
  “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对隐藏在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中违反八项规定的行为绝不能放过,对新出现的不良苗头要保持足够的警惕及时制止,把问题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坚决防止不良作风回潮。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警惕违反八项规定之风回潮,法纪是不可突破的底线。畏难情绪不应成为作风问题反弹的温床,法纪红线不能成为忽松忽紧的橡皮筋。
  警惕违反八项规定之风回潮,还需从制度、机制上套牢紧箍。“针眼大的窟窿,斗大的风。”两年的实践证明,领导干部的管理制度要严丝合缝,不给那些喜欢钻空子的人以可乘之机。同时,要加强监督,形成纪检监察、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三位一体”全方位覆盖的严密网络。
  “从善如流,从恶如崩。”领导干部思想上要多一些自觉清醒,行动上要多一些坚毅笃行。八项规定是共产党人的基本要求,党员干部应当将遵守八项规定作为纪律新常态。
  ■止“车轮上的腐败”
  “车轮上的腐败”也是司空见惯。公车接孩子放学的,公车带家人游玩的,公务车辆超配等情况更是不胜枚举。
  “车轮上的腐败”不仅是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具体表现,更是“三公消费”中的重要部分,广大群众对这一问题的整治也充满期盼。
  两年来,从河北、广西等地取消“O”牌特权公务车辆到河南、黑龙江等省对数千辆违规公务用车进行了处置;从内蒙古、福建等地对公务用车超标问题的严厉查处到湖北、云南、西藏对公车私用行为系统整治,都凸显了“八项规定”之下对“车轮上的腐败”毫不留情。
  ■清“文山会海”
  内部协调、业务学习、动员推进、总结表彰……发不完的文件、开不完的会议,不仅让老百姓调侃官员每天的必修课是“开会”“写稿”,也让很多基层干部苦不堪言。
  中央八项规定明确要求清理“文山会海”,从精简文件简报到精简会议活动,从不开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的会到严格控制以中央名义召开的各类全国性会议和举行的重大活动,党中央对清理“文山会海”给出了条分缕析的要求。
  “八项规定”出台两年后,各类的会议明显减少了,会议时间也从过去的半天一天缩减为一两个小时;党员干部开会时,讲空话套话的越来越少,将真话实话的越来越多。开短会、说真话、少发文、重落实,已经成为公务机关工作的“新常态”;党员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下基层,听民声、知民情、察民苦,只有打开门、朝下看,向基层问诊,请群众把脉,才能真正找出真问题。
  ■治“会所中的歪风”
  曾经,高级会所藏身公园景区,一些党员干部“躲进小楼成一统”,在推杯换盏和靡靡之音中陷入违法乱纪、贪污腐败的泥淖。
  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各地落实中央要求,对历史建筑、公园等场所中的私人会所调查摸底,制定整治措施;同时要求党员干部强化正风肃纪,严查党员干部出入私人会所吃喝玩乐等违纪行为。
  ■禁“舌尖上的浪费”
  大吃大喝,杯盘狼藉,满桌剩菜……这一幕在饭店中并不鲜见。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食物相当于两亿多人一年的口粮;我国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和几千万城市低保人口。这两个数字让我们不能不设想,如果杜绝或大大减少浪费,能否让亿万困难群众温饱起来?
  两年来,在“严治”下公款吃喝基本销声匿迹,餐厅里的“光盘行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民众的关注和支持,成为一种自发行为。
  ■刹“节庆公款送礼”
  中秋送月饼、国庆送螃蟹、春节送贺卡……近些年来,节庆假日公款送礼已成一种普遍现象,层层送、互相送。这一情况也导致了物品价值的扭曲,一盒茶叶或月饼动辄上万,百姓直呼“看不懂”,送礼者也自叹“吃不消”。两年后的今天,党员干部间送礼现象、特别是公款送礼现象很难看到了。
-《新闻晨报》-
& 上海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乡镇地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