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的生产力状况下,人们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什么,即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它的内涵是什么?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准确理解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第一章生产力、生产关系及生产方式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质疑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质疑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质疑
文章作者:[我在故我思]
摘要: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哲学观点是错误的,它与历史唯物主义不相容。就此,有关论证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一、现有的生产力概念是自相矛盾的,即生产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根本不一致。从内涵上讲,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产能力或征服自然的力量,生产力属能力、力量范畴,是属性概念,但从外延上讲的生产力,指的却是物质性的“三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力又是实体范畴。现有生产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这种自相矛盾,在逻辑上是不允许的。二、因此,“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有疑问的,究竟什么范畴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生产能力还是所谓的生产力三要素?如果认为是生产能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明显地是唯心主义,与认为精神性的东西决定物质的事物如出一辙;如果认为是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决定生产关系,这明显地或者是机械唯物主义,或者是庸俗唯物主义,或者是人本唯物主义。生产关系作为高层次的社会基本形式并不取决于低层次的物质形式。也虽然,劳动者是社会系统的构成要素,生产关系是社会系统的本质构成,但构成要素并不决定系统的本质,劳动者不决定生产关系,劳动者的素质不决定生产关系性质或状况。实际上,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三者的结合是社会生产得以进行的必要因素,三者是生产三要素,而根本不是生产力三要素。三、那么,生产力的要素是什么呢?就内涵而言,生产力毕竟是一种力量或能力,是人类社会的生产能力;就外延而言,生产力的要素也应该是能力范畴,生产力包括哪些生产能力,这要从社会生产的内容谈起。人类社会生产活动有三方面内容:生产生活资料、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后备劳动者。因此,生产力包括三种生产能力:生产生活资料的能力、生产生产资料的能力、生产后备劳动者的能力。这三种能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力三要素,才是生产力概念的真正意义上的外延。四、人类社会生产活动,无论是哪一方面的生产活动,人们只有在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时才能进行。生产关系有三个内容: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交换关系(包括分配关系)和家庭关系。人类只有在建立起一定的生产关系时才能从事社会生产活动,才具有生产力。人类只要建立起某种生产关系系统,就会有相应水平的生产力。因此,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是顺理成章的。总之,发展生产力必须以建立起先进的生产关系体系为基础;判断生产关系是否先进必须以生产力为标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质上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体系,通过建构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关键词:生产力内涵与外延自相矛盾;生产三要素;生产力三要素;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说到底就是建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体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已经突破了传统观念上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禁区,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在内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改革,随着十四大、十五大的召开也拉开了序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正在形式。随着改革的深入,哲学理论能否在传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观念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不仅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发展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进程。虽然,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但是在什么是生产力和怎样发展生产力问题上,共识尚未形成。目前,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存在一种明显的倾向:过分强调生产力的发展而忽视生产关系的研究和建设。这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及“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这些马克思主义传统哲学观点在人们的思想中产生的影响不无关系。本文试图在对现有生产力概念纠正的基础上,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历史唯物主义传统观念加以否定。但是,正象对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否定并非就是对社会主义本身的否定一样,对历史唯物主义传统观念的否定,也并不意味着就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否定。
一、关于现有生产力概念的质疑目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诸多版本里,都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逻辑问题:关于生产力的定义,从内涵方面所定义的生产力与从外延方面所界定的生产力自相矛盾。例如,“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1)还有“所谓生产力就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它表示的是生产中人对自然界的关系。”,(2)等等,这都是从内涵方面定义“生产力”这一概念的,同样是这些教科书,从外延方面界定的生产力又是:“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具有一定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的劳动者。”,(3)这也即是所谓的“生产力三要素”。
生产力的内涵定义强调的是社会生产能力、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力”是属性概念;生产力的外延界定强调的是实体性的三要素,“生产力”以是实体概念。正是生产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这种非一致性,导致了目前学者们关于生产力范畴的内涵和实质的一系列争论。比如,生产力是一种客观实体还是生产主体的一种能力、力量?是一种能力的话是自然力还是一种社会力量?生产力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等等。(4)但是,尽管有争议,却很少有人对现有生产力概念内涵或外延方面提出过疑问,很少有人注意到现有生产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间的这种自相矛盾。
生产力决非实体,承认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有关生产力观念上的一些错误盖起因于将生产力实体化理解。生产力毕竟是一种力。单就“力”而言,它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反映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相互作用的现象,它的定义是这样的:力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或者说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着的物体构成的系统为维持系统自身进行能量转换的能力或功能。“生产力”是社会科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十分抽象的概念,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某种社会属性。生产力是从事于生产活动的人们所构成的社会机体或系统进行社会物质变换、维持社会自身的一种能力或功能。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各自本身既不代表生产力,也不是生产力的要素,三者的结合只是生产活动得以实现的必要因素,即生产三要素。历史唯物主义传统观点都是把这些生产三要素误认为是生产力三要素。实际上,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的结合然后作用于劳动对象,表现出的是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即劳动力。劳动力是由人体各分工器官和肢体所构成的生命机体为了维护自身从而进行自然物质变换的能力或功能。
生产力与劳动力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社会的机体的功能或能力,后者是人的机体的能力或功能。生产力从来都是指社会的生产力。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生产力表现为一种完全不依赖于各个个人并与他们分离的东西,它是与各个个人同时存在的特殊世界,其原因是,个人(他们的力量就是生产力)是分散的和彼此对立的,而这些力量从自己方面来说只有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能成为真正的力量。”。(5)生产力,作为一种能力或力量,对应着确定的实体或载体。生产力的主体或实体既不是劳动者,不是劳动资料或劳动对象,也不是以上生产三要素的结合体,而是具有一定生产关系的人们构成的社会机构,是“一个以人为肢体的生产机构”。(6)虽然劳动力水平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但生产力水平不是劳动者素质所能决定的,也不是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先进性所能决定的。现代素质的某个劳动者,与古代人相比,其劳动力水平不可谓不高,如果让他与周围的人隔绝,或者使其处于动乱无序的社会环境中,即便有先进的生产机器,他与机器的结合并不能表现出多大的生产能力,充其量他只能维持自己的生存而已。
生产力是“一个以人为肢体的生产机构”进行社会物质变换的能力或功能。或者,按传统的定义,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如果暂且撇开这些内涵定义的准确性、完备性不谈,那么,作为能力、力量意义的生产力其外延应该怎样界定呢?作为能力范畴的生产力,不管视其为系统还是视其为类,它的构成要素或划分项都应该是能力要素或能力项。同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应该是统一的,这是最起码的逻辑要求。因此,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就是,传统观念的生产力三要素观念是不合逻辑的,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根本不属于生产力范畴!
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之反思以上已经指出,将生产力实体化理解是根本错误的。生产力,作为非实体性的能力范畴,能否决定生产关系,历史唯物主义者们对此应该有所思。生产力能否决定生产关系,是很值得认真分析的。
就传统的内涵意义上的生产力即生产能力或物质力量而言,认为这种意义上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与唯物主义不相容的。因为生产关系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或经济关系,它比生产能力更具有客观性、实在性。认为生产能力决定生产关系,无异于认为功能决定结构,现象决定本质,这明显地是一种唯心主义。
就传统的外延意义上的生产力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这三要素而言,认为这三要素决定生产关系,是不可思议的。无疑,劳动者是社会生产系统的构成要素,生产关系是生产系统的本质构成,但是,劳动者并不决定生产关系,劳动者的素质不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道理很简单,系统的质并不取决于要素的质。也尽管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是社会生产得以进行的必要因素,是生产关系借以建立的物质手段,但是生产关系并非决定于生产资料的物质形式。先进的生产资料并不必然地对应着先进的生产关系。认为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决定生产关系,这很明显地或者是机械唯物主义,或者是庸俗唯物主义,或者是人本唯物主义。
人类的历史最基本的是生产活动史,社会的发展最有决定意义的是生产关系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发展不仅决定了社会的进步,而且也决定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之所以极其低下,是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简单性、落后性的必然结果。生产资料、资源的共同所有、共同使用、共同劳动,生活资料平均分配,正是生产关系的这种原始性、简单性决定了原始社会生产能力低下。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导致的结果必然是生产资料(工具)简陋,生活资料匮乏。如果对人类历史作深入细致的考察和思考,就不难发现,后来社会生产资料的进步及生活资料的不断丰富所表现出的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都是由社会生产关系发展所决定的。
历史唯物主义传统的教科书观点认为,原始社会人们使用的生产资料(石器、弓箭等工具)简陋,因此生产力低下,这就决定了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简单、落后。这种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传统观点的错误之处在于,一是把生产资料(简陋的工具)等同于生产力,二是无根据地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甚至由此推论出手推磨决定封建社会生产方式,蒸汽机决定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
原始社会生产资料(劳动工具等)非常简陋,产品无剩余,原因是生产力低下。为什么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这是人们不曾深究的。曾几何时,我国社会主义生产不能保证人民的温饱,更不用说有剩余,当时的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是不言而喻的。改革前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为什么不高呢?这不是用生产工具状况、劳动者的素质所能解释得通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判然不同,然而改革前后我国的劳动者都是同一时代的劳动者,面对的是同样的资源和设备;改革期间,不同的企业尽管劳动者素质、生产资料先进水平都基本差不多,但发挥出的企业生产力却参差不齐,甚至有些企业倒闭、破产。为什么改革后有些企业丧失了生产能力呢?归结为机器的落后、劳动者的素质低,显然是讲不通的。事实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首先变革的是某些成份的生产关系,如劳动分工的发展、市场的完善引起的交换关系的变革,股份制的实行、多种经济成份的并存引起的所有制关系及分配关系的变革,正是生产关系的变革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才有了显著提高。
理论和现实都向我们表明:任何一个时代的社会生产力水平都有是由那个时代的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的。生产力不是生产三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所能代表的,生产关系的性质也不是由生产三要素决定的,更不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生产三要素仅仅是生产关系赖依存在或产生的必要的物质基础(不是经济基础),其重要性是只有通过它们才能建立生产关系。生产三要素也只有通过在自身基础上建立起的生产关系,才能发挥应有的生产作用。高素质的劳动者,先进的生产手段及大量的劳动对象,如果处在原始、单调、落后的另外的社会生产关系中,是不会有先进的社会生产力表现的。生产力是借助现有生产三要素建立起一定生产关系的社会机体所具有的一种能力或功能。生产关系决定社会生产力,这应该是历史唯物主义本来意义。
三、生产力、生产关系概念的纠正和内容补充以上已经指出,实体性的三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不属于生产力范畴。那么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是什么呢?这要从社会生产活动的内容谈起。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分析,人类社会生产的历史活动有三个方面内容。第一个方面的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为了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7)这是一切历史活动的基础。第二个方面,就是生产生产资料的生产活动,“第二个事实,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的生产是第二个历史活动。”,(8)这里马克思据所说的“新的需要”,应该理解为主要是指人类对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需要,“新的需要的生产”主要是指关于生产资料的生产,因为生产资料是社会文明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手段。第三个方面是生产后备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活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增殖。”,(9)人口生产是社会生产历史活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它生产着生产历史活动和其他历史活动的主体构成。生产生活资料、生产生产资料、生产劳动者,是社会生产历史活动的三个方面。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借用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出的社会生产历史活动的三个方面,来界定社会生产力外延,来丰富社会生产关系内容。
社会生产历史活动的三个方面对应三种生产能力,即生产生活资料的能力、生产生产资料的能力、生产新的劳动者的能力。三个方面的生产活动构成统一的社会生产历史活动,相应的三种生产能力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统一的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水平正是这三种生产能力的综合表现。社会生产力,作为一个系统,其构成要素正是这三种生产能力。生产生活资料的能力、生产生产资料的能力、生产后备劳动者的能力是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力三要素”。从逻辑的角度讲,这三种生产能力是“生产力”这一概念的外延。
人类社会生产活动,无论是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还是生产生产资料的生产活动,还是生产后备劳动者的生产活动,只有在人们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时才能进行。“如果不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10)生活资料生产活动离不开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使用和劳动,因此必须事先在从事这方面生产的人们间建立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资料生产活动除事先建立一定的所有制关系外还必须以一定范围的交换关系(包括分配关系)为前提,因为生产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们不能没有生活资料,生产生活资料的劳动者们也不能没有生产资料;生产后备劳动者的生产活动即人口生产,是以家庭关系为基础的,家庭关系有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其中夫妻关系是人口生育的基础,父母与子女关系是后备劳动者养育的基础。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历史活动中相互结成的社会关系,它包括三种关系内容:所有制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和家庭关系。这三种关系构成生产关系体系,其中所有制关系占主导地位,决定着交换关系和家庭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的传统观点虽然也认为生产关系有三个内容: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交换关系和分配关系,但它根本上忽视了家庭关系在生产关系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忽视了劳动力再生活动在整个生产历史活动中的重要性。劳动力再生产是社会生产历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劳动力再生产离开家庭关系便无从谈起。后备劳动者的素质反映着家庭生产能力,家庭在生产后备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方面所表现出的这种生产能力,是由家庭关系状况决定的。
人们只有在建立起一定的生产关系时才能从事社会生产活动,才具有一定的生产力。人们只要建立起了一定的生产关系体系,就会有相应的生产力。因此,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是顺理成章的。尤其是在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内容作了纠正和补充的基础上,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更不容置疑。
四、建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以建立合理的生产关系为前提;判断生产关系是否合理必须以生产力为标准。这是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必然推论。
党的十五大指出:“从现在起下世纪的前十年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必须解决好的两大课题。”。(11)这两大课题实际上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问题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问题。实质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加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关系为主要特征,市场经济以发达的交换关系为主要特征。所以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建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体系。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就是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生产三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作为物质基础或手段,建筑坚强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体系或总和,包括生产资料公有制关系、发达的交换关系和健康的家庭关系。
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取决于改革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先进性、合理性程度。衡量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先进与否的标准或尺度,不是经典理论推论出的共产主义生产关系,也不是前苏联模式的原始共有制形式,而是实践中的生产力状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生产力是判断生产关系先进或落后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贯观点,是邓小平理论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主要内容,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的一贯主张。党的十四大也明确指出:“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标准。”。(12)但是,必须指出,目前我国哲学理论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改革进程和要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及“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等一系列错误的哲学观点在我国哲学界根深蒂固。令人担心的是,哲学理论的这种落后状况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的深层次改革将会十分不利。“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这种传统哲学观点,一方面会淡化人们研究和建设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减缓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变革的进程,使人们误认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完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会水到渠成;另一方面,在感情上很容易使人们产生对改革前的“一大二公”的怀旧情绪,这种情绪把“一大二公”误认为是不适应当时落后生产力的“先进”生产关系,一旦生产力发展到某种程度,这种“先进”的生产关系又会卷土重来。因此,“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及其推论,是社会主义改革进程中的巨大思想障碍,必须加以纠正,而且越快越好。
改革前20年,改革后20年,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反差充分说明:“一大二公”这种生产关系不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是落后的,它既不应该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选择,也不会是社会主义中、高级阶段的生产关系选择,更不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关系选择。改革2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相比20年前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事实雄辩地证明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选择是正确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这种所有制关系的选择以及市场经济这种发达的交换关系选择,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因此是符合生产力标准的。20年来的改革实践也充分地检验了这样一个道理: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参考文献:
(1)李秀林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0年,第356页。
(2)、(3)高光等:《历史唯物主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第26页。
(4)李校利:“关于生产力范畴的讨论”,《哲学动态》1993年第6期。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75页(6)《资本论》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340页。
(7)(8)(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1页、第32页、第33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62页。
(11)《跨入新世纪的行动纲领》,党建读物出版社,1997年,第15页。
(12)《十四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2页。
人民书城-读书论坛(转载请注明)
正在读取...
赞助商广告什么是物质资料生产?1、什么是物质资料生产?2、什么是政治经济学?3、什么叫生产力?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4、什么叫生产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5、什么叫劳动生产理由?6、什么叫价值?7、什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什么是物质资料生产?1、什么是物质资料生产?2、什么是政治经济学?3、什么叫生产力?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4、什么叫生产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5、什么叫劳动生产理由?6、什么叫价值?7、什
什么是物质资料生产?1、什么是物质资料生产?2、什么是政治经济学?3、什么叫生产力?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4、什么叫生产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5、什么叫劳动生产理由?6、什么叫价值?7、什么是资本主义工资?8、什么叫剩余价值?9、什么叫可变资本?10、什么叫产业资本的循环?11、什么叫货币资本的循环?12、什么叫资金周转次数?、13、什么叫固定资本?14、什么叫流动资本?
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用自己的劳动改造自然界使之适合自身需要的实践活动.是指劳动者按照预定的目的,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使其发生变化以满足人们需要的社会经济活动.2.政治经济学是一门以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分配的规律.3.生产力的内涵是生存和生产的能力,其外延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和精神(科技)力量.所谓生产力就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它表示的是生产中人对自然界的关系.4.生产关系是由复数的劳动者和其它生产条件所构成的生产手段的运动方式;是社会这一劳动主体支配生产条件、实现自身价值目标的方式;是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被社会性劳动主体所选择和利用的人与物、物与物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社会整体劳动的自然方式与社会方式的统一;是社会这一劳动主体支配生产手段的自然技能方式与社会技能方式的统一;是社会这一劳动主体自我支配的方式与社会劳动个体的协作方式(交往方式)的统一;是生产活动中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自然生产关系与人们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的统一.你知道价值内涵是什么吗?它有生产力的体现(劳动),有社会关系的体现(雇佣关系),剩余价值的内涵有这些内容吗?只说谁占有就能定义剩余价值概念吗?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13:41:50&)
8598字(3250/87)
( 10:23:47)
165字(136/4)
( 14:22:30)
96字(32/0)
( 10:33:48)
( 22:22:51)
( 17:10:49)
( 14:24:11)
62字(43/0)
( 16:06:53)
43字(14/0)
( 15:51:39)
88字(146/4)
( 17:05:13)
47字(12/0)
( 16:56:36)
71字(17/0)
( 15:37:15)
148字(29/2)
( 15:42:27)
33字(17/0)
( 11:05:57)
111字(24/6)
( 15:27:12)
36字(12/0)
( 15:21:53)
85字(16/0)
( 13:58:13)
84字(41/0)
( 10:33:23)
33字(38/3)
( 23:08:37)
( 13:52:47)
55字(14/0)
( 10:27:10)
32字(19/0)
( 10:23:23)
47字(14/0)
( 10:07:55)
50字(21/1)
( 10:25:50)
( 09:34:47)
79字(72/0)
( 22:55:54)
57字(13/2)
( 09:33:39)
79字(63/0)
( 22:21:58)
23字(13/1)
( 22:53:44)
44字(47/0)
( 22:12:42)
24字(19/0)
( 22:06:58)
( 22:00:00)
67字(45/0)
( 21:38:32)
40字(25/2)
( 22:00:36)
27字(35/2)
( 22:35:38)
26字(21/0)
( 22:33:04)
25字(19/1)
( 22:57:42)
49字(16/1)
( 08:25:21)
30字(14/1)
( 09:12:41)
43字(24/2)
( 09:28:07)
51字(22/2)
( 10:05:25)
29字(12/1)
( 10:13:21)
28字(16/0)
( 21:21:15)
40字(16/0)
( 21:04:35)
36字(22/0)
( 20:53:57)
20字(21/3)
( 22:05:17)
( 21:58:37)
66字(16/0)
( 20:49:12)
39字(22/6)
( 21:31:14)
82字(24/0)
( 21:19:40)
33字(17/0)
( 21:11:23)
37字(13/0)
( 20:41:26)
163字(37/4)
( 21:54:43)
77字(78/0)
( 21:15:27)
25字(13/0)
( 19:57:58)
110字(66/4)
( 21:22:35)
69字(19/0)
( 21:22:17)
225字(31/2)
( 21:51:34)
77字(20/2)
( 10:56:45)
78字(13/0)
( 19:56:06)
21字(23/0)
( 19:50:47)
42字(21/2)
( 21:17:34)
47字(23/2)
( 21:37:14)
40字(19/0)
( 17:48:13)
23字(13/2)
( 19:36:14)
31字(18/2)
( 21:39:36)
32字(19/0)
( 19:19:20)
34字(11/0)
( 17:37:19)
25字(24/2)
( 18:14:43)
44字(27/1)
( 21:34:56)
29字(14/0)
( 17:32:02)
31字(32/2)
( 18:08:43)
80字(23/0)
( 17:19:29)
80字(25/2)
( 18:05:15)
84字(22/1)
( 21:10:04)
111字(9/2)
( 21:37:42)
71字(12/0)
( 17:02:02)
124字(20/2)
( 17:57:31)
75字(18/0)
( 15:27:38)
33字(28/2)
( 15:43:52)
77字(17/0)
( 15:13:24)
32字(33/2)
( 15:27:30)
74字(22/0)
( 14:28:19)
( 15:31:05)
13字(18/0)
( 14:22:11)
38字(29/2)
( 15:18:08)
75字(26/0)
( 14:16:14)
31字(22/2)
( 15:16:23)
59字(28/0)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