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难 问佛 供养 佛 法 火车 高僧 超度 阿难哪一宝 功德最大

皈依能够得到多大的功德(胜过二万年供养三千大千世界佛陀千--学佛网
&皈依能够得到多大的功德(胜过二万年供养三千大千世界佛陀千
发布:明华居士&[
&]&& 日期: 13:08:00&&
  从佛经中的一个公案,我们可以看出皈依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福德。有一次,阿难问佛一个问题:如果有人现在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能够得到多大的功德?  佛说:比如南赡部洲当中充满了一果阿罗汉,有一个人在一百年当中供养他们一切娱乐的东西,而且还供养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在这些一果阿罗汉涅之后,又把他们的舍利收集起来,建造宝塔,再作前面一样的供养。另外有一个人以纯净的心发誓说:我现在皈依佛法僧,那么仅仅以此皈依的功德,就超过前面那人功德的一百倍、一千倍,乃至不可计数、无法比喻的倍数。  佛陀进一步作比较:假如西牛货洲当中充满了二果阿罗汉,有人在二百年当中像前面一样供养,还是比不上三皈依的功德;假如东胜神洲当中充满了三果阿罗汉,有人在三百年中像前面一样供养,还是比不上三皈依的功德;假如北俱卢洲当中充满了四果阿罗汉,有人在四百年当中像前面一样供养,这也比不上三皈依的功德;假如四天下充满了缘觉阿罗汉,有人在一万年当中像前面一样供养,还是无法超过三皈依的功德;假如三千大千世界当中充满了佛陀,有人在两万年当中如前一样供养,这样当然能得到无量无边的大福德。但还是不如有人以纯净心发誓说:我现在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后面这个人得到的功德胜过前者一百倍、一千倍、一万倍乃至不可计数、无法言说的倍数。  为什么皈依的功德这样广大呢?就是因为三宝的功德和作用实在不可思议,能对这样超胜的对境生起信心而皈依,产生的福德果报必然就不可思议。佛在《无死鼓声陀罗尼经》中开示说:“佛世尊难思,正法亦难思,圣僧不思议,诸信不思议,异熟亦难思。”全知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颂》中说:“皈依功德若有形,超胜虚空无量倍。”就是说如果这样的福德有一种形相的话,连虚空也容纳不下。
(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
&&&&&&&&&&&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
猜你还对这些相关资料感兴趣(全部: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用心去做,随缘结果。学佛网,您身边的网络学佛修行道场,我们时时刻刻就在您的身边!
学佛网 ()【一钵法师】:佛入涅盘时阿难以哪四事问佛?
作者:一钵法师佛将入涅盘时,阿难以四事问佛:弟子阿难代表整个僧团大众请教佛陀。
第一:『一切经典之前,应以什么字义作为经首?』
佛说:以『如是我闻』为经首。
第二:佛在世时,我们以佛为师,佛入涅盘后,我们以谁为师?
佛说:以戒为师。
第三:佛在世时,我们依佛而住,佛入涅盘后,我们依谁而住?
&&&&佛说:依四念处而住。
第四:佛在世时,恶性比丘,佛自调伏,佛入涅盘后,我们如何调伏?
&&&&佛说:对待恶性比丘,应默而摈之。
本来佛将要入涅盘时,阿难尊者虽已证得初果阿罗汉,但仍痛哭流涕,好像小孩子一样手足无措。阿[
上少下免 ]
楼驮尊者便劝他说:「你不要再哭了,哭也没有用,你应该以四事请问佛。」
阿难尊者说:「以哪四事?」阿 [ 上少下免 ]
楼驮便将以上的四事告之。阿难觉得很对,便立刻去请示佛。
『如是我闻』做开头
「世尊!您说法四十九年,讲法三百余会,但结集经典时,我们应该以何为首呢?」佛说:因为外道典籍不是谈无,便是谈有。他们都是以「阿」为首,「伛」为尾。我的教法为了与外道典籍区别开来,佛回说答:「凡是我所说的经典,开头就以『如是我闻』做开头吧。」
以戒(波罗提木叉)为师。
佛入涅盘时,我们以戒(波罗提木叉)为师。戒是「止恶防非」、「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止恶防非,诸恶莫作,就是改习气和毛病,修行就是修证我们不正确的思想与行为。所以学佛修行要止恶防非,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就是修行人,要从孝敬父母做起,要断恶修善,要好好做人,做好一个人就是最好的修行。众善奉行就是出家人应该一切善是好事都要做,学佛修行要利益人类,利于国家,出家就是要学会奉献,出家人人天师表,行为世范,因此出家人不应等着世人来供养。出家人要搭衣,表示持戒,搭衣则现比丘相,僧人搭的衣,代表的是福田,这是福田衣。出家人应该严持戒律,应该学会清心寡欲,淡泊名利,这度众生不是只要你用这张嘴去度人,你管讲经说还不够,还应该用我们出家人的慈悲喜舍去感化人们来接受佛陀的教法。
依四念处而住
阿难又请问于佛:「佛住世时,我们依佛而住;佛入灭后,我们将依谁而住?」佛答道:「我入灭后,所有我的弟子皆依四念处而住。」三十七道品中的四念处即是身、受、心、法;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观身不净:
&&&&我们四大假合的的身体是不干净的,我们的身上的九孔,这九孔还是常流不净物,如眼有眼屎,鼻有鼻涕,口有口水、痰,耳有耳垢,再加上大小便,所以我们的身体是非常污秽不堪的。世人为什么仍把自己的身体视其为宝贝,替它戴上钻石、金银珠宝,或用香水脂粉来涂抹,这岂不是用香花、宝贝来装饰一间厕所?要知道人生无常,这个四大假合的身体也不会久住,我们应该及早皈依佛门,皈依三宝就要依三宝而修行,这修行首先还要修比较、不净观。
观受是苦:
受是感受,我们佛弟子不要以为世间的享受是快乐,其实享受是不好的,「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你宁可受苦,苦尽了便是了苦。如果你现在有福受,也应惜福,不要把福给享尽了,你把福享尽了就没有福享了修行人一定要学会惜福;要修苦观,要观人生多苦,其实我们所享受的,都是痛苦的因缘,修行人要想享福就容易犯戒造业,学佛人要习惯吃斋念佛,要学会淡泊名利,药学会吃苦。『吃苦是了苦,;了苦是了业,苦吃得多了,名利心就没有了。』
观心无常:
&修行人要修无常观,要知道世上的一切都是无常的,人生是无常,死亦无常,爱亦无常,恨亦无常,享乐无常,痛苦无常,一切无常。修行一定要观心,我们的心尽打妄想,念念迁流,做不得自己的主,这心是无常的,修行观心就要净化其心,就要把心安住下了,佛教念佛、持咒、念经就是摄妄归真,修行妄想除尽了,回归本真就解脱了。
观法无我:
&观一切法没有本体、自性,观一切法没有一个「我」的存在。
我们学佛修道依四念处而行,修四念住就要观四念住,要经常观这四法,观四念住要我们把红尘看破,修行要先看破世俗的人生,等你把世俗的人生看破以后就能够渐渐把我执看破了,把法执也空了,便容易明心见性,就很容易大彻大悟。我们为什么不能彻悟?就因为有我执未破,放不下这个我、看不破世俗的一切,世人什么都是我的,这高楼是我的,那飞机、轮船、银行也都是我的,一天到晚都数叨这个是我的、那个是我的、啥都是我的。人们活着的时候执着这个我,等到死时,两手空空,什么也带不去,所谓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
对待恶性比丘,应默而摈之
最后阿难问佛:「佛住世时,恶性比丘佛自调伏;佛入涅盘,我们将如何对待恶性比丘们?佛说:「我入涅盘后,对待恶性比丘,应默而摈之。」
我们学佛修行热凡遇到不讲道理,以正为邪,以邪为正,或以是为非,颠倒黑白的,不讲真佛法的恶性比丘,应默而摈之,不理不睬他,也不要去恼害他;出家人普度众生,要学佛菩萨用慈悲喜舍的方式劝诱法界众生修学佛陀的教法,佛看众生都是佛,但是遇到极其恶性的比丘,谁也没有办法教化怎么办?那就要默而摈之,不理不睬他,只要不伤他,也是要用悲心去化导他,那么久而久之,他将自己反省,知道自己的所行所为皆不如法,就会改邪归正,依教奉行了。
佛住世时,就有恶性比丘,现在离佛入涅盘的时代更远了,故恶性比丘也不知有多少。我们佛教修行的人就不要与恶性比丘争议,因为他们不讲道理,不说因果、不畏因果,且又拨无因果。这种人我们不要与他们争,要用忍耐心来容忍他们。忍也就是默。要用慈悲、喜舍去感化他。
以上是佛将入涅盘时,阿难以四事问佛:弟子阿难代表整个僧团大众请教佛陀。佛附嘱四众弟子所应该遵守实行的四法。
&&&&&&&&&&&&&&&&&&&&&&&&&&&&&&&&&&&&&&&&&&&&&&&&&&&&&&一钵师父原创
请分享更多相关文章:
法师简介:一钵大师:俗名:赵文波,(1970.4——)法号:“释本钵”法师,一钵法师,一钵(禅师),亦叫:一钵师父,世人尊称一钵大师;字号:憨愚(禅师),人称憨愚大师。又被世人尊称为如意和尚,楞严咒大王,妙法莲华经和尚,大般若和尚,佛教三藏法师是也。中国苦行僧,当代难得的修行人。一钵大师修的是跟古人一样的头陀行,法师诵的佛经之多古今罕有。
&&&&&&&&&&&&&&&&&&&&&&&&&&&&&&&&&&&&&&&&&&&&&&&&&&&&&&&&&&&&&&&&&&&&&&&
编辑:佛教无名居士
我的更多文章:
( 08:39:42)( 08:40:16)( 17:31:17)( 08:24:46)( 18:21:08)( 13:03:58)( 09:29:50)( 08:48:42)( 17:53:06)( 16:46:43)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