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发展与自然的矛盾及各民族可以创造性的解决自身矛盾么

人类跨入21世纪以来,
人类跨入21世纪以来,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民族宗教矛盾仍然十分突出,甚至出现亡党亡国的悲剧,严重危及世界和平与发展.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尽管各民族的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人类跨入21世纪以来,
人类跨入21世纪以来,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民族宗教矛盾仍然十分突出,甚至出现亡党亡国的悲剧,严重危及世界和平与发展.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尽管各民族的
人类跨入21世纪以来,
人类跨入21世纪以来,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民族宗教矛盾仍然十分突出,甚至出现亡党亡国的悲剧,严重危及世界和平与发展.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尽管各民族的宗教信仰不尽相同,但56个民族亲如一家,和睦相处,共同繁荣发展.结合所学知识,联系上述材料回答:我国为什么能够确保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新中国成立后,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从而铲除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根源,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这是我国各民族和睦相处的最根本的原因.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从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上保证了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③在处理民族关系时,我国始终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事业的发展.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制度上保障了各个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⑤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这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大团结.⑥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保证.常州技术人员继续教育――2014沟通协调能力试题及答案齐全(320页)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常州技术人员继续教育――2014沟通协调能力试题及答案齐全(320页)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李君如:协商民主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创造性贡献
 来源:中国政协 李君如
在世界对西方民主进行深刻反思的历史时刻,我们在这里庆祝人民政协走过的65周年光辉历程,格外有意义。回顾人民政协从诞生到转型,从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在长期实践中所创造的丰富经验,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不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创造性贡献,也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创造性贡献。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优势
建立人民政协,实行协商民主,无疑是中国共产党的创造。这一创造是在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实践中逐步推进,逐步完善,逐步发展的。
人民政协自1949年创建以来,在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从建设社会主义到在改革开放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两次历史性转折的重大关头,曾经有过两次性质和任务的转型。
第一次转型,发生在我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关头,特别是发生在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际。人民政协在性质和任务上完成了历史性的转型,即不再代理国家权力机构,将以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各党派协商机关和实行各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民主形式长期存在。
本来,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作为阶级的剥削阶级不再存在,各民主党派的性质也应该相应发生根本的变化,与此相联系,人民政协的性质和任务也应该作出新的规定。但是,当时没有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加上后来很快就发生了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错误,这一错误又导致对社会主要矛盾的错误判断,这样,本来应该发生的人民政协性质的根本转型一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开始。
第二次转型,发生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全党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方针的同时,发生了怎么样认识中国的阶级状况和民主党派、人民政协性质和任务的讨论。
邓小平在1979年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强调:“我国的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
也就是说,人民政协已经由具有不同阶级联盟性质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转变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这意味着,人民政协开始了新的历史性转型。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政协进入到了一个完善、巩固和发展的新阶段。
人民政协这两次转型的历史告诉我们,它的地位和作用是谁也否认不了,谁也抹煞不了的。这不仅是因为它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的基本国情这块沃土之中,而且还因为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首先,人民政协具有结构上的特点和优势。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创造,它的构成不仅与西方议院包括上院或参议院不同,与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也不同。人民政协在结构上由政党、人民团体、社会界别及其社会精英组合而成,是按照界别组织起来的。每年“两会”,人大是以省为组开会的,人民政协则是按界别编组开会。目前,全国政协委员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主要人民团体、各民族各界别的代表人士以及台港澳特邀代表等34个界别组成。共产党是国家的领导核心,但在政协里只是34个界别之一,且总人数不超过40%。这一结构设计,保证了人民政协的广泛性和代表性,既打破了区域性和行政性的壁垒,又有利于充分开展协商民主。人民政协结构上的这一特点是其优势所在。
其次,人民政协具有功能上的特点和优势。人民政协这一构成,决定了它必定也只能按照民主的要求来运作;决定了这种民主主要以协商的形式来进行;决定了这种协商民主是集思广益、献计献策的融智式民主;也决定了这种民主所包含的监督必定是非对抗性的民主监督。来自各个界别的政协委员平等地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在理性的讨论和协商中做出大家都能接受的决策。这样,既推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又维护了团结和谐,把“政治参与”与“有序”结合起来,实现了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而且,政协委员没有行政上的上下级之分,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能够把民主与和谐、协商与监督融于一体,具有独特的优势。与此同时,政协还设立了由相关界别委员组成的专门委员会,包括提案委员会、经济委员会、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社会和法制委员会、民族和宗教委员会、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港澳台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对国家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建议,同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专题协商,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
再次,人民政协在运作方式上也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人民政协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特点,集中体现在人民政协的运作方式上。人民政协运作的基本方式是实行会议制、提案制、反映社情民意制、委员视察制和调查研究制。人民政协的会议制,包括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常委专题协商会,各专门委员会会议等。在中国实行会议制的各种民主机构中,人民政协的会议制是最富有民主特点的。比如人民政协五年一届,每年一次全体会议,会议期间,政协委员主要通过大会发言、界别分组会议讨论和界别联组会议讨论,提交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等形式来履行职责。尤其是大会发言制度,其它代表大会都没有这种形式,近年来每次政协会议都有很多旗帜鲜明、切中时弊的好发言。与此同时,政协委员通过各种形式的会议以及视察、调研等活动,了解社情民意,并通过提案等形式表达意愿、意见。人民政协还通过党政领导人或党政部门领导人听取大会发言、参加专题协商会、联合办案会等形式,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人民政协的会议制。
可以说,人民政协实际上是中国社会的缩影,是中国各种利益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发展民主政治的好形式。结构上的这一特点,是人民政协的优势所在,决定了它必定要发挥自己独特的功能。我们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这一政治创新,一定要十分珍惜,十分重视,不应该妄自菲薄、自我贬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一项伟大创造
研究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不仅要把它放到中国革命道路、中国民主政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中去考察,还要把它放到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更大背景中。我们应认识到,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创造性贡献。
在人类政治发展过程中,从国家产生之日起,就出现了实行君主统治并采用世袭制的君主制国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利益的分化和社会矛盾的复杂化,出现了国家代表机关或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共和制国家。在以选举民主为特点的共和制影响下,民主理念很快就显示了它的优越性,许多君主制国家也改成了实行民主制的君主立宪制。尽管实行民主制的共和制国家和君主立宪制国家,有的在政体上采用行政权力高度集中于总统的总统制,有的采用行政首脑权力来自于议会的议会制即内阁制,但是在权力授受形式上实行的都是选举民主。这是现今世界所有民主制国家的共同特点。
选举民主是人类政治智慧之花。但是选举民主在实践中也遇到了许多矛盾和问题。比如选举中发生的“多数”和“少数”,如果少数人长期被选举结果淘汰,势必对民主失望;又比如合法选出的总统或议员在行使权力的时候违背了选他的选民的意志,制约他非常难;再比如选举程序结束,选民的权利一旦让渡给被选出的领导人,公民就不能再参与决策尤其是涉及自身利益的决策;等等。诸如此类问题困扰着西方许多学者和政治家。近几年在西方把自己的民主制度移植到别的国家的时候又发生了“水土不服”问题,这又告诉我们,实行这样的民主形式是要有相适应的政治生态环境的。
中国是亚洲大陆第一个实行共和制的国家,但是我们的民主政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曲折的发展过程,一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才真正当家作主。为了跳出黄炎培曾提出的“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问题,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决策,就是“民主建政,协商建国”,就是在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继续保留和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实行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两种民主形式。
在毛泽东决定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继续保留和发挥人民政协的时候,他说过一句十分朴实的话:“人大的代表性当然很大,但它不能包括所有的方面”。这句话的政治学意义就是破解了选举民主势必会使选民形成“多数人”与“少数人”的矛盾,以及选举无法实现“少数人”民主权利的难题。按照毛泽东当年的思路,选举是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要坚持和完善;同时也要解决选举过程中发生的少数人的权利怎么样实现的问题。应该说,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了不起的政治杰作。
2006年,中共中央5号文件第一次把我国社会主义有两种民主形式的问题,写上了中央文件。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第一次把这两种民主形式概括为“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并强调“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一大特点。在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201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布的《中共政协全国委员会党组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贯彻落实情况的报告》中,又把“协商民主”这一概念正式写进了中办文件,并且明确肯定了人民政协是我国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2012年召开的中共十八大,在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这样,就以党代会这一党的最高权力机关通过的报告和决议这样的权威形式,从政治上和理论上把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这两种民主制度确立起来了。
从中共中央这些文献反映的认识过程,我们可以注意到:第一,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到通过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两会”来实现人民民主,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即我们的国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民主专政是我们的国体,我们的民主不是少数人的或一个阶级的民主,而是人民民主;第二,我们的民主政体具有自己的特点,既不是西方的多党竞选的总统制或两院制的议会制,而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第三,我们破解了西方选举民主实践中出现的“多数”和“少数”的困扰,以及选举后公民无权参与决策的难题,在决策和社会治理过程中,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两会”把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结合起来,以实现“人人起来负责”的人民民主;第四,我们正在通过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把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从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民主形式拓展到人大、政府、社会,深入开展立法协商、行政协商、民主协商、参政协商、社会协商,形成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并把它同选举民主结合起来,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
习近平曾经深刻地说过:“‘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我们虽然同西方许多国家一样实行的是共和制,但是我们的民主有自己的历史、特点和优势,是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这种民主和现在许多西方国家虽然很不一样,但符合我国国情,深得人心,富有成效。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说在人民政协实践中创造的协商民主,是我们中国人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作者:中央党校原副校长,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副会长)[责任编辑:芸子]
  两会期间,程永华、许琳、施芝鸿、王安忆等走进委员会客厅,接受中国政协传媒网视频采访……
党派团体:
          
地方政协:
                            西藏                 
其他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政协》杂志社 电话:010-- 传真:010-
邮政编码:100811 电子邮箱: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23号 备案序号:京ICP备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内容提示:这一章要求考生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的。旧的社会历史理论往往把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归结为人们的思想动机或精神力量,而未能揭示社会历史的真正奥秘。唯物史观超越了唯心史观,它没有停留在“精神动力”的层面上认识社会历史,而是透过历史的表象,进一步探寻并发现了社会历史深处的“动力的动力”: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等,在社会发展中各具不同的重要作用。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社会领域也不例外。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其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从社会领域中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来看,社会矛盾有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之分。社会基本矛盾就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规定并反映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的性质和基本面貌,涉及社会的基本领域,囊括社会结构的主要方面。社会基本结构主要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经济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经济结构是指生产方式,包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狭义的经济结构是指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政治结构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上层建筑,即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观念结构主要是指以经济结构为基础,并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社会意识形态,即观念上层建筑。社会基本矛盾实际上也就是社会基本结构要素之间的矛盾。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能任意选择的物质力量和历史活动的前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活动范围越来越扩大,各民族的交往越来越多,人类历史逐渐由“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
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前进的。作为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基础的物质生产存在着双重关系:体现在生产力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体现在生产关系中的人与人的关系。这双重关系犹如社会历史的经纬线,构成了社会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矛盾。生产力发展既是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基本内容,也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只有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基本矛盾的运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时,生产力就必然要求改变或变革生产关系,而一旦生产关系或经济基础状况发生了变化,就会同原有的上层建筑发生矛盾,并要求改变旧的上层建筑。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发展又会引发其他社会矛盾的产生和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响和制约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最终解决还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解决。生产关系变革或经济基础的变化,不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也受制于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即上层建筑的变化或变革。当上层建筑适应新的经济基础时,也就必然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当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状况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时,只有解决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才能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进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社会基本矛盾要通过一定社会的阶层或阶级的矛盾表现出来,或表现为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利益矛盾甚至冲突。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会导致代表或拥护不同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法律制度的阶级之间的矛盾的尖锐化,阶级之间的利益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阶级斗争甚至社会革命,进而促使一定社会形态的变迁、更替。在同一社会形态的发展中,社会基本矛盾通常是通过改革的方式来解决的。每一次成功的改革,都是对社会基本矛盾的某一方面或某种程度的解决,从而促进社会发展。无论是阶级斗争、社会革命,还是社会改革,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离开了阶级斗争,就无法理解阶级社会的发展。“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阶级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是同经济发展过程联系在一起的。
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根源于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一切阶级斗争,归根结底都是围绕着经济利益这个轴心展开的。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都总是凭借它们所占有的生产资料和在生产体系中所处的统治地位,对被剥削阶级实行残酷的压榨和掠夺。同时,为了维持和加强他们在经济上的统治地位,又必然对被统治阶级实行政治统治和思想控制。被剥削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摆脱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就不得不起来进行反抗。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客观存在的必然现象,并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全部发展过程。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社会发展的经济动因与阶级斗争动力是联系在一起的。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当社会基本矛盾尖锐化时,即当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变成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维护旧的生产关系的反动阶级,必然同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阶级形成尖锐的对抗。这时,只有通过先进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革命斗争,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才能建立新的社会形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前进。阶级斗争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被剥削阶级反对剥削阶级的斗争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剥削阶级的统治,迫使反动统治阶级作出某些让步,不得不调整某些经济关系和政策,使社会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从而或多或少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阶级斗争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它的作用是历史的、变化的。对于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必须从不同时代生产发展的状况、社会基本矛盾的状况来说明。不能脱离客观现实,片面否认或夸大阶级斗争的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坚持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阶级分析方法为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阶级社会现象,认识阶级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指导。阶级分析方法要求全面地、动态地分析阶级状况,分析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准确把握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和阶级力量的对比,把握社会运动和社会生活的脉搏。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重要依据。在认识和处理阶级矛盾时,要严格区分阶级矛盾和非阶级矛盾,区分对抗阶级与非对抗阶级之间的矛盾,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作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科学判断。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革命。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的革命,亦称社会革命,它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推翻奴隶制的新兴地主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的新兴资产阶级革命,以及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生产力的发展和旧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发展和旧的上层建筑之间出现矛盾冲突,是社会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社会革命是在一定的革命形势下发生的。它的爆发既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如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又要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如革命阶级的觉悟程度、组织程度和群众的发动程度等。
(二)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的强大推动力”。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首先,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当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旧的上层建筑又极力维护旧的经济基础时,必须通过社会革命这一手段来摧毁或扫除历史前进的障碍。其次,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由于社会革命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能够充分激发他们的革命热情和聪明才智。而且,社会革命还能够极大地教育和锻炼包括革命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最后,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
马克思主义重视革命的伟大作用,同时也不否认改良作为革命的一种补充手段、为争取劳动者境况的改善所起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不拒绝改良,但反对改良主义。因为改良主义主张用改良代替社会革命,不触及社会主要矛盾,因而不可能根本扫除社会发展的障碍,甚至走向革命的反面,成为阻碍革命的绊脚石。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规律作用的结果,不仅表现为通过革命实现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而且表现为通过改革实现社会的自我调整和局部改善,即实现在社会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旧的社会体制的变革。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革新举措。
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在一定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当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但又尚未激化到引起社会革命的程度时,需要依靠改革的途径或手段,来改变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社会改革所涉及的领域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改革、政治改革、文化改革等。如果说,社会革命适用于解决现存的社会基本制度问题,把生产力从已不能容纳它的旧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那么,社会改革则适用于解决旧的社会体制,在不改变社会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和环节进行变革,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一场伟大的改革。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改革的直接对象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和思想观念等。改革就是要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从用新体制代替旧体制并解放生产力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不断破除了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旧观念和旧体制,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是一个复合概念。科学和技术既相区别,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科学主要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与手段。科学活动主要是一种认识活动或精神性活动;技术活动主要是一种生产性、实践性活动。科学和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在今天,科学活动与技术活动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日益融为一体。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伟大历史作用作过精辟而形象的概括,认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科技发展使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提高,使劳动者的智能迅速提高,大大地改变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比例,使劳动力结构向着智能化趋势发展。其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微电子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智能机器代替了人的部分脑力劳动,使人们的劳动方式正在经历着由机械自动化走向智能自动化、由局部自动化走向大系统管理和控制自动化的根本性变革。其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新的技术革命在推动传统产业现代化的同时,使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产业结构的变化又导致就业结构的变化。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比例迅速增长,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比例日益增长。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规模的扩大,进而推动生产的分工和协作的广泛发展,并使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进一步提高,最终必然会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
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现代科技革命把人们带入了信息时代。伴随科技迅速发展而来的是“知识爆炸”,要求人们不断更新和充实知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学习已日益成为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代信息技术为人们提供了处理、存储和传递信息的手段,给学习、工作带来极大便利。现代化的交通、通讯等手段,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方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们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增多,为人们自由全面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使人们能更多地从事科学、艺术、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创造性活动。
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引起思维变化的最切近的基础是实践。科技革命首先通过改变社会环境来促使思维方式的发展,如扩大了人们的交往,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现代科技革命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影响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引起了思维方式的变革。在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人们具有了新的知识理论结构和社会组织结构,能够运用新的理论工具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去研究一系列新现象、新领域、新课题。
总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能在科学技术上不断进取,就有可能实现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事实表明,我国制定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鼓励自主创新,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是正确的战略决策。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要受一定客观条件,诸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一定的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更多地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但是,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不当等原因,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一种情形是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的。例如,在发展现代工业的过程中,违反自然规律,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污染,在农业生产中滥用农药、化肥导致土壤板结以及开发利用原子能所带来的消极后果等,都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还有一种情形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并非都能使人们摆脱贫困,并非都能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科学技术有时“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世界上的霸权主义者利用现代科技发展武器,入侵他国,造成大量生命财产的损失,就是一个例证。
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全球问题”的出现,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问题是由于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起的,它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以及各种社会认识和实践的复杂问题。解决“全球问题”有赖于多方面的努力和条件。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树立全球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克服急功近利的行为;要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要增强人们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能力和手段,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条件。当然,如果问题是由社会制度造成的,就需要变革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形式。
跟贴读取中...
网易通行证: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教育48小时评论排行
校园图片推荐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