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革命“民主”与谁的“革命”

民主革命时期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00
&&¥2.00
&&¥2.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民主革命时期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2讲 课时提升作业(六)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2讲 课时提升作业(六)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民主主义革命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民主主义革命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之前的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之前必须经历的革命,这是由近代的客观实际决定的。民主主义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两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分类1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新式的特殊的资本主义革命
民主主义革命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领导的,以建立社会和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统治的革命。从1840年到1919年前的79年,即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中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分为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人民反抗斗争两个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标志着革命的开端。所谓“新”,是相对于17-18世纪欧美国家发生的领导的,旨在推翻压迫,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来的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的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年)
该时期主要事件:人民的抗英斗争,,运动,,,辛亥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年)
[1]发生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被认为是中国现代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思想源头。它的直接起因是后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款。强烈的爱国主义导致了这场由学生发起进而发展到全国各阶层的抗议运动。它同时引发了各种新思潮进入中国,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的传播。1921年,等12 人代表各地的在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经历了(年)、(年)、(年)和全国解放战争(年)四个历史阶段。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赢得了抗战胜利。但1945年,国民党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经过三年解放战争,最终于1949年推翻了国民党政府。
当时的国际环境、经济条件、 政治条件和思想条件都使中国革命必然要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成为这个转变的转折点,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民主革命
第一、国际环境:俄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世界已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这就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国际环境。这是转变的时代条件。
第二、经济条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欧美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互相厮杀无暇顾及中国,且欧战各国需从中国进口原材料和农产品等因素的影响,使工商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第三、政治条件: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的发展。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及欧战结束后的外资企业的增加,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也随之壮大;到了五四运动后期,中国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军。工人阶级的壮大,开始形成为一支强大的、最富有革命性的新的社会力量。
第四、思想条件:的开展,民主主义思想的深入;的影响,五四运动的爆发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深入传播。
新旧革命异同
⑴相同点:
①社会性质: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革命任务:都是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
③革命性质:都属于资产阶级的范畴。
⑵不同点:
①领导力量: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无产阶级。
②指导思想: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观念,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马克思主义。
③革命前途:旧民主主义革命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后,还要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④革命发展和群众发动的深度、广度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
⑤结果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有胜利的一面,但最终果实被窃取,革命任务没有完成,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在这一意义讲是最终遭到了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为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
⑥所属的革命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无产阶级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科学地回答了中国革命的性质问题,以独创性的内容和鲜明的中国特色,发展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突破了世界近代史上的革命要么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要么是社会主义革命两种模式,创造了第三种革命类型,解决了在的落后国家,无产阶级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新课题;理论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以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国家为中间站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构想,解决了经济落后国家在夺取政权后,如何建设新国家,创造条件,以最小的代价和平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难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革命论和革命转变论。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如何进行共产主义运动,如何在中国实现的道路问题,为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架起一座桥梁,打开一个通道。[2]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完全胜利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的斗争,而1949年建国初期,当时只是完成了反帝和一部分反封的任务,因为当时中国尚有未解放地区,并且也并没有完全废除.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全胜利时间应该是1956年底的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时。当时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完成,开始迈进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的题型,谁有?? 给两道来_百度知道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的题型,谁有?? 给两道来
谁有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的题型??& 要问题与答俯哗碘狙鄢缴碉斜冬铆案,要标准的,拜托各位大哥大姐。。& 我们中考是开卷考试,要多点题型与答案。。&
提问者采纳
  Ⅳ历届真题精  总结与分析  从以上表格来看,自96年以来每年均有题目出现,而且以大题形式出现,所占分值较大。因此考生应重点掌握本章内容。  1.(1996年文科第6题,理科第4题)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革命指导思想不同  B.革命领导权不同  C.革命前途不同  D.革命对象不同  【答案】B  【考点点拨】领导权问题是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  【解析】本题是中国革命史,也是毛泽东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最基本的常识问题。考查目标是分辨两个相关联的历史现象的不同点。在文理科试卷中,相当一部分考生错选了A或D项。这说明一些考生对诸如领导权这样的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缺乏最起码的马克思主义常识。  【命题探究】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思想概论中最重要的内容,领导权问题是其中最基本的常识问题。会以各种题型来考查。  2.(1997年文科第5题)“因为中国资产阶级根本上与剥削农民的豪绅地主相联结相混和,中国革命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这一观点的主要错误是  A.忽视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必要性  B.未能区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部分  C.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D.不承认中国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区别  【答案】C  【考点点拨】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地反对资产阶级。  【解析】本选择题的命题意图是要考生知晓中国共产党内“左”倾冒险主义者在中国民主革命任务与对象问题上的错误,引用了王明的一段话,要求考生指出其主要错误之所在。考查目标是运用毛泽东思想有关原理,辨别理论是非。不少考生错选了A或B或D项。究其原因,这些考生没有认真阅读所提供的这段话或者抓不住这段话的要害。这段话的中心是讲中国革命要在推翻豪绅地主阶级的同时推翻资产阶级。要知道,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是推翻资产阶级的革命,即使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也不是一般地反对资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任务只能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才能进行。可见,这段话的主要错误只能是C项,即“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遇到此类考题,考生一定要仔细阅读所提供的材料,抓住要害,方能给予正确的选择或回答。  【命题探究】这一考点属于新考试大纲要求的中国革命史和毛泽东思想概论“共同覆盖”的部分。仍会以各种题型来考查。  3.(1998年理科第17题)促成1922年7月中共二大提出民主革命纲领的主客观因素有  A.国内外时局的新变化  B.列宁与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  C.党开展了同“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  D.党开始懂得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E.党对中国国情有了初步的认识  【答案】ABDE  【考点点拨】中共二大提出民主革命纲领。  【解析】A、B项是客观因素,D、E项是主观因素,C项是干扰项。  【命题探究】原大纲的历史知识性考点,比较侧重二大提出民主革命纲领的重大意义。作为毛泽东思想概论中的内容,还强调了二大“初步提出了自己的统一战线的方针”的意义,成为新的知识点。  4.(1998年理科第25题)辨析题: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资产阶级分为大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两部分。俯哗碘狙鄢缴碉斜冬铆  【答案要点】中国资产阶级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大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或官僚资产阶级),另一部分是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基本上是劳动者,不是资产阶级的组成部分。  【考点点拨】中国资本主义分为官僚资本主义与民族资本主义两部分。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  【解析】对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两个部分的分析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一个基本点,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独创性发展的具体体现。这道辨析题的考查目标是运用有关原理和知识,分辨出所给命题中的正确与错误成分;命题意图是要考生进一步了解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究竟分为哪两个部分。但是,有些考生或者没能正确指出中国资产阶级分为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大资产阶级(即买办资产阶级或官僚资产阶级)和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或者没能把小资产阶级从资产阶级中排除出去,指出小资产阶级基本上是劳动者,不是资产阶级的组成部分。这一考点仍然是毛泽东思想概论的基本理论、概念方面的问题,考生一定要重视对基本理论和概念的了解和掌握。  【命题探究】这一考点仍然是毛泽东思想概论的基本理论、概念方面的问题,是常考点。还会以选择题、论述题等形式来考查。考生一定要重视对基本理论和概念的了解与掌握。  5.(1998年文科第25题)辨析题:在中国,没收官僚资本就其革命性质而言是新民主主义的。  【答案要点】近代中国的官僚资本是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因此,没收官僚资本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同时,没收官僚资本.就是反对大资产阶级,使这种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巨大经济力量集中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手中,成为对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开端。因此,它也就具有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考点点拨】中国资本主义分为官僚资本主义与民族资本主义两部分。没收官僚资本的双重性质。  【解析】在中国,没收官僚资本,不仅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同时也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这是由近代中国的国情,具体说是由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一般说来,没收资本家的财产,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内容。但是,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分为官僚资本主义与民族资本主义两个不同的部分。官僚资本是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没收官僚资本,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之一,自然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同时,没收官僚资本,使这部分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巨大经济力量集中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手中,成为对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开端,因此,没收官僚资本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不少考生不了解中国革命的这一特殊现象,不清楚没收官僚资本的双重性质,或者认为所给命题完全正确,没收官僚资本只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或者认为所给命题完全错误,没收官僚资本只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犯了片面性错误。考生在学习时,要特别注意把握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和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等方面的问题。  【命题探究】中国资本主义分为官僚资本主义与民族资本主义两部分。没收官僚资本的双重性质。仍是毛泽东思想概论新考试大纲强调的知识点。相关考点仍会以各种题型来考查。  6.(2000年理科第8题)“统帅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一观点的错误实质在于  A.抹煞农民阶级的革命性  B.夸大资产阶级的作用  C.放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D.忽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答案】C  【考点点拨】无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  【解析】题目中的话引自陈独秀在1923年4月写的《资产阶级的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一文中的结论部分。这段话反映了陈独秀当时没有认识到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因此它的错误实质是C项“放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其他选项都不是“最符合题意”的。  【命题探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无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这一考点属于新考试大纲要求的中国革命史和毛泽东思想概论“共同覆盖”的部分,是常考点。今后仍会以各种题型加以考查。  7.(2000年理科第10题)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的著作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解析》  B.《新民主主义论》  C.《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D.《论人民民主专政》  【答案】C  【考点点拨】毛泽东主要理论著作的内容。  【解析】  毛泽东思想概论强化了“毛泽东思想中关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理论”的知识点。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的理论观点,是具体的体现在毛泽东的各篇理论著作之中的。本题目就是考查考生对毛泽东主要理论著作内容的准确把握。在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提出、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  【命题探究】  有关毛泽东理论著作内容的题目一般会以选择题来考查,但也有可能会以论述题的形式考查考生对毛泽东主要理论著作内容掌握得是否比较全面。毛泽东思想关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理论观点,是具体体现在毛泽东的各篇理论著作之中的。考生对毛泽东主要理论著作的内容,应注意复习掌握。  8.(2000年理科第11题)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最主要的是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答案】A  【考点点拨】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解析】本题应该说是比较简单的题目。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其中最主要的矛盾。  【命题探究】这类题目考生一般应不会答错。  9.(2000年文科第32题)辨析题: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答案要点】如果从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来说,它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但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社会的进步打开了闸门,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从中国革命的全过程来看,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这些胜利也是辛亥革命最后结出的丰硕果实。  【考点点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  【解析】对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进步作用和意义,过去强调的不够。对辛亥革命的经验与教训,旧大纲中没有明确标出这一知识点,2000年新大纲则明确标出了。本命题就是对考生是否掌握新大纲这一新增知识点的考查。“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这一命题本身也不能说错误,但它没有对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进步作用和意义给予充分说明和肯定。因此,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是在特定的意义上讲的,即“如果从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来说,它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答好本题的关键是需要了解掌握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辛亥革命所作的新的概括表述:“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是孙中山领导的。他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党的十五大报告把辛亥革命与新中国的建立、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并列为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强调了三者之间的联系,所以,“从中国革命的全过程来看,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这些胜利也是辛亥革命最后结出的丰硕果实。”这一要点需要考生要在充分理解党的十五大报告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新表述的基础上才能答出来。  【命题探究】2001年新考试大纲中有“近代中国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知识点,而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最高峰,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因此,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仍是考生应复习掌握的内容,一般会以选择题、辨析题来考查。  10.(2000年理科第31题)辨析题:1928年有人主张,既然中国革命的动力是无产阶级,那么革命本身就是无产阶级革命。  【答案要点】革命性质是由革命任务决定的,而不是由革命动力决定的。当时中国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因而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是反对资产阶级、消灭私有制的无产阶级革命。这种主张混淆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另外,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动力不仅是无产阶级,它还包括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考点点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解析】明确中国革命的性质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一个基本内容,也是考查考生的一个重点,出题的形式在历年考试中则有所不同。“革命性质是由革命任务决定的,而不是由革命动力决定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毛泽东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本出发点。考生不要把革命的性质问题与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混淆。当时中国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因而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是革命的性质问题;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应由无产阶级来掌握,这是由于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所决定的,这是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命题探究】正确阐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毛泽东思想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一个重点。这一考点是常考点,一般会以各种题型来考查。  11.(2000年文科第34题)论述题: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我们现在的方针是节制资本主义,而不是消灭资本主义。”试述党在当时采取这一方针的基本依据。  【答案要点】中国革命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要消灭的对象,是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而不是一般地消灭资本主义。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之一,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反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是党的一贯政策。由于中国经济的落后性,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因此建国后还需要它们中一切有利于国民经济的部分存在和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也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的一面,对此必须加以限制,而不能任其自由发展。新中国成立前夕,重申这一方针,有助于防止出现“左”的偏差,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考点点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知识点在旧大纲中也有,但新大纲新增的知识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更突出了对考生应联系实际,具体、准确地把握毛泽东思想中这一重要理论内容的要求。本题其实就是对新大纲新增的这一知识点的考查。本题的难点在于题目本身没有提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而是选取了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的一段话。考生要答好这道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的“试述党在当时采取这一方针的基本依据”,就是要回答出党在当时制定、采取的一切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一是正确的理论,二是中国的实际。正确的理论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关于革命的性质、对象、步骤的基本观点,特别是要明确答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要消灭的对象,是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而不是一般地消灭资本主义”这一基本观点。中国的实际就是答案要点所概括的:由于中国经济的落后性,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根据这个实际,党采取了一方面要利用发展它,另一方面要对它加以限制的政策。  【命题探究】“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是理解掌握毛泽东思想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一个难点。这一考点是常考点,一般会以各种题型来考查。  12.(2001年文科第7题)导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决定因素,是它天生的  A.软弱性  B.动摇性  C.妥协性  D.不彻底性  【答案】A  【考点点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本质属性。  【解析】本题与1994年理科第5题(毛泽东所说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从娘肚子里带出来的老毛病”是指)基本相同。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能否准确地把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本质属性。毛泽东所说的“从娘肚子里带出来的老毛病”,是指A项“软弱性”。这里就有对这些政治术语的准确理解、把握的问题。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在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资本主义的多重挤压下缓慢发展起来的。经济发展的不充分导致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这种软弱性是与生俱来的。因此,毛泽东1935年12月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强调指出:“半殖民地的政治和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这“是他们从娘肚子里带出来的老毛病”。而“两面性”或“动摇性”、“妥协性”等,都是由“软弱性”派生的,是“软弱性”的具体表现。一些考生之所以选了其他选项,就是因为没有仔细分辨这些政治术语间的不同含义。而其他选项都不是本题“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项。  【命题探究】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分析是毛泽东思想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仍会以各种题型加以考查。  13.(2001年文科第33题、理科第32题)辨析题: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具有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答案要点】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从革命阵线上说,它不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是反帝反封建,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因此,它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但是,它的目的又不是建立资产阶级专政,而是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考点点拨】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解析】本题的难点在于命题同时包含正确与错误的表述,要求考生加以明确辨析说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论断,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关于中国革命性质的科学界定。这一科学界定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其性质是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是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构成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之所以是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是因为这个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封建主义、扫清政治民主化和经济现代化的障碍,它们都没有超出资产阶级革命的范围。第二,由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以及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积极参加并取得领导权。这个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已经不再是旧式的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民主主义革命了。在中国,民主革命领导权的归属,或者说这个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还是由资产阶级领导,是新旧民主革命的主要区别点,也是民主革命能否取得胜利的关键。第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民主主义革命,就其普遍性来讲,它的客观要求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但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的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都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所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又恰恰是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扫清更广阔的道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两个阶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  【命题探究】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毛泽东思想最具特色和独创性的内容。2000年和2001年考试大纲新增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等知识点更突出了对考生应联系实际,具体、准确地把握毛泽东思想中这一重要理论内容的要求。此知识点2000年理科辨析题第31题就考查过,本题仍是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可见它是一个常考点。  14.(2002年理科第7题)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  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  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C.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D.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答案】C  【考点点拨】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分析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尽管他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一大”,却因新文化活动,五四运动的功绩和影响而当选为中央局书记,他是: 1.陈独秀2.李大钊俯哗碘狙鄢缴碉斜冬铆3.毛泽东4.董必武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械革命是什么牌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