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媒体怎么报道中国国家公祭日祭文的

双语:多家国外媒体热议中国首个国家公祭日 _新浪教育_新浪网
双语:多家国外媒体热议中国首个国家公祭日
国家公祭日
  China on Saturday observed its first National Memorial Day for Nanjing Massacre Victims, and the commemorative service gained worldwide media attention。
  周六是我国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引起了世界媒体的关注。
  Hongkong’s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reported that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unleashed at a solemn ceremony some of his sharpest words to date against Japan’s wartime atrocities in China more than seven decades ago。
  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庄严的公祭仪式上发表讲话,这是他就70年前日本犯下的罪行言辞最为激烈的一次。
  Xi and others gathered at a memorial hall in Nanjing, where 77 years ago invading Japanese soldiers slaughtered more than 300,000 people, mostly unresisting civilians, the newspaper said。
  习近平等人聚集在南京的一个纪念馆。77年前,就是在那里,侵华日军共屠杀30多万同胞,其中大多是没有反抗的平民。
  The newspaper quoted Xi as calling the massacre "a horrendous crime against humanity and a very dark page in the history of mankind" and stressing that history should not be altered with the passing of time, and facts not erased by crafty denial。
  该报引述习近平的讲话,称南京大屠杀“是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
  French news agency AFP noted that China for the first time held a national day of remembrance for the Japanese military rampage that killed 300,000 people, and cited Xi as saying that no one can deny the Nanjing Massacre。
  法新社指出,中国举行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并引述习近平的话说,任何人都不能否认南京大屠杀。
  The crowd, who attended a ceremony in Nanjing to mark the 77th anniversary of the massacre, sang China’s national anthem and observed a moment of silence as a siren symbolizing grief blared and the Chinese national flag flew at half-mast under clear skies, AFP noted。
  在南京参加南京大屠杀77周年纪念活动的民众高唱中国国歌,默哀,拉响防空警报,中国国旗降半旗。
  In an online report, BBC said Xi criticized Japanese nationalists for denying Japan’s wartime atrocity in Nanjing. Xi told survivors that to deny a crime was to repeat it, but he insisted that the ceremony was to promote peace, not prolong hatred。
  BBC在一篇网络报道中说习近平批评了日本民族主义者试图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他对幸存者说,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但是他坚持纪念仪式是为了促进和平,而不是要延续仇恨。
  Japan’s Kyodo News Agency noted that in preparation for the state commemoration, the city of Nanjing decorated its streets with enormous banners, urging the public to "Inscribe history in your memory" and "Never forget our national humiliation."
  日本共同社指出,为了迎接公祭日,南京的街道上挂上了巨大的横幅,呼吁市民“铭记历史”和“勿忘国耻”。
  Japan’s Asahi Shimbun said on its website that in February, China designated Sept. 3 as the Victory Day of the Chinese People’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and Dec. 13 as the National Memorial Day for Nanjing Massacre Victims, which shows that China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at part of history at a national level。
  日本《朝日新闻》在其网站上写道,2月份,中国将9月3日确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体现出中国从国家层面对历史的重视。
  The Associated Press (AP) reported that Xi and other Chinese leaders attended a ceremony on the 77th anniversary of the Nanking Massacre to preserve memories of Japan’s brutal invasion。
  据美联社报道,习近平等中国领导人出席南京大屠杀77周年纪念仪式旨在呼吁民众铭记日本血腥侵略的历史。
  Addressing soldiers, students and survivors of the December 1937 killings carried out by occupying Japanese troops, Xi slammed Japanese ultra-nationalists who seek to deny the massacre, AP noted。
  报道称,在对军人、学生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发表的讲话中,习近平谴责日本极端民族主义者试图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
  Invading Japanese troops captured Nanjing, then China’s capital, on Dec. 13, 1937, and started a 40-odd-day slaughter. More than 300,000 Chinese civilians and unarmed soldiers were murdered and about 20,000 women were raped。
  日,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开始了长达四十多天的屠杀。超过三十万手无寸铁的平民和士兵惨遭杀戮,大约两万名妇女早到蹂躏。
  "Anyone who tries to deny the massacre will not be allowed by history, the souls of the 300,000 deceased victims, the 1.3 billion Chinese people, and all people who love peace and justice in the world," Xi said。
  习近平在讲话中说:“任何人要否认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事实,历史不会答应,30万无辜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13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都不会答应。”
  "Only if everyone cherishes and safeguards peace, and only if everyone remembers the bitter lessons of war, can there be hope for peace," he said. Meanwhile, Xi said the Chinese and Japanese people should live in friendship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and make joint efforts to contribute to the peace of humanity。
  他说,“只有人人都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同时,他表示中日两国人民应该世代友好下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为人类和平作出贡献。
  "We should not bear hatred against an entire nation just because a small minority of militarists launched aggressive wars. The responsibility for war crimes lies with a few militarists, but not the people. However, we cannot at any time forget the severe crimes committed by aggressors," he said。
  “我们不应因一个民族中有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发起侵略战争就仇视这个民族,战争的罪责在少数军国主义分子而不在人民,但人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侵略者所犯下的严重罪行。”
  People who love peace and justice must remain highly cautious and firmly oppose words and actions that glorify war, he added。
  他补充说,对这些错误言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必须高度警惕、坚决反对。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日媒体南京大屠杀公祭日失声
来自飞信网友&|& 08:16
12月13日,中国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了国家公祭仪式。从日本媒体的报道情况看,日本方面的反应,一方面是以沉默的方式逃避现实,另一方面,则是对中国处理对日关系的意图妄加揣测。  在日本媒体上,至今仍未见到安倍政府主动对中国公祭日活动发表有充分诚意的看法。从表面上看,日本前一段时间的主要政治任务是众议院选战。安倍在“缺乏大义名分”的前提下,一意孤行地解散众议院,又别有用意地将选举日期安排在12月14日。除了日本国内因素,很难说安倍没有用操弄国内安排覆盖国际政治日程、刻意淡化中国公祭日活动对日波及效应的意图。安倍的用意,在于抑制日本民众表达反思战争的正义声音、向往和平的意愿,进而减少对其推动集体自卫权相关立法的反对声音,最终实现修宪“美梦”。  日本媒体几近于“集体失声”,着实令人感到悲哀。14日,在数十家日本全国性及地方性报纸上,几乎找不到相关头版新闻或专题社论。主流媒体在报道版面位置和篇幅上,一样都显得格外“克制”,内容和观点与13日各自网站上的消息大同小异,焦点主要集中在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上。  当时,《日本经济新闻》报道认为,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显示了中方在历史问题上“对日不妥协”的姿态,同时释放出改善对日关系的积极意向。《每日新闻》报道也认为,讲话针对“日本一部分根深蒂固的对华强硬论”,强调中方在历史问题上不妥协的方针,同时显现中日关系出现了改善迹象。《朝日新闻》报道侧重指出,习主席讲话提到了“对(南京大屠杀)的批评和(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两个方面”。该报同时还“不无忧虑地”称,中国正计划加强与国际社会合作,以共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读卖新闻》报道则称,习近平主席的讲话鲜明地展现出了中国在历史问题上的对日牵制姿态。明年“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方也将因应日方的态度把控对日压力。《读卖新闻》又臆测称,中方之所以在历史问题上不放松对日压力,一方面是借“反日”维持政权向心力(这一点与NHK电视台13日报道的论调近似),另一方面,是“担心安倍首相众院选举之后再次参拜靖国神社”。报道还称,(如果安倍再次参拜)中方就有可能受到国内的批评,因为安倍一参拜,似乎意味着中国在围绕钓鱼岛问题与日本的对立中未取得成果,却又答应实现了中日首脑会谈。报道还认为,中国一方面表现出重视对日关系立场,愿意进一步推进双方以经济为中心的交流和对话,另一方面,也将因应各个节点展开、强化基于中方主张的历史观的对外“宣传战”。  很明显,《读卖新闻》的上述报道,忽略了习近平主席讲话中另外两方面重要内容。其一是,任何人如果否认南京大屠杀这一事实,不但历史不会答应,30万无辜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13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而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都不会答应”。其二是,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  日本媒体如此“节制”而带着傲慢和偏见的报道,显然还缺乏一种“照镜子”精神。他们可能心如明镜却不愿正视的一个基本事实是,本届中国领导人履职以来,在各种重大国际外交场合所受到的欢迎和认可程度、享有的赞誉和威望,已远非安倍政权所能比肩。从安倍正在走的经济“老路”和可能走的政治“歪路”来看,在面对中国时,日本的战略信心上已显不足,复杂情感或将愈发浓重。  不过,针对明年“中国主导”国际社会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活动,安倍政权是有所准备的。此前曾有日本言论认为,只要欧洲方面不遥相呼应,中国就很难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对日强大压力。从中不难窥见,安倍第二次上台后拼命展开“俯瞰地球仪外交”的意图:再怎么不受待见,也要通过出访攒足“人脉”数量。比如在面对德国的时候,为密切对德国关系,避免在对待历史问题的态度和做法上让德国成为日本的“照妖镜”。今年以来,除安倍首相本人之外,相关日本政府高官也频频造访欧洲和德国。有分析认为,日本希望于凭借所谓的“民主主义共同价值观”,挖空心思地把中德、中欧关系变成“经济上加深合作、意识形态上却截然不同”的关系。  在对中国公祭日活动“淡化”处理、噤若寒蝉的同时,近阶段以来,在面对别的与中国有关的新闻时,日本媒体毫不节制。比如,对中国台湾地区地方选举、对中国香港的“占中”事件,日本媒体活动似乎特别上心、毫无节制。  无论日本媒体和政府怎么说、怎么做,我们都应当相信,安倍政权如果在历史问题上不改弦更张,固执于既有错误立场而一条道走到黑,等待他的结局必将是一败涂地。
您可能对以下热点也感兴趣>> 中国使出三连招 打压日本嚣张气焰
中国使出三连招 打压日本嚣张气焰
来源: &&&&&&责任编辑:崔坚&&
速度50秒60秒70秒提示:按键盘 ← → 键可以翻页
内容提要:上午10时,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仪式在江苏南京市举行。媒体报道称,这将成为年度纪念模式,既向日本“示威”,也是凝聚民族心的重要举措。
  (12月13日)上午10时,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仪式在江苏南京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步入纪念馆集会广场敬献花圈并讲话。这是习近平继7月7日卢沟桥事变、9月3日抗战胜利日纪念活动后,半年内第三次出席的与抗日有关的重大活动。媒体报道称,这将成为年度纪念模式,既向日本“示威”,也是凝聚民族心的重要举措。
  国家公祭日仪式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主持。一万名各界代表佩戴白花静静肃立。公祭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名义举行,体现出国家公祭最高规格。
  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在此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血腥屠杀30多万中国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事件”。
  今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 月13 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9月3日设立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事实上,从1994年开始,江苏和南京都会在每年的12月13号举行哀悼仪式。决议的通过,使得对南京大屠杀的纪念上升为国家层面。
  对此,日本舆论对此也十分关注。媒体报道称,这个国家公祭日是“在习近平政权的操办下,升格为国家级别的纪念日”。媒体12月8日撰文称,习近平今年3月28日在德国发表演说,强调“30万无辜的中国人遭到日军的屠杀”,他又在7月7日日本全面侵华爆发77周年时在卢沟桥发表了演说。
  媒体报道,目前南京全城已经启动治安防控一级勤务。从12月10日凌晨起,乘坐长途车到南京来的乘客必须在规定的出口接受安检后才能出站。公祭日当天,纪念馆周边将进行交通管制。公祭仪式期间,南京行政区域内禁止使用各类无人机和气球等空飘物的飞行活动。
相关新闻:
&&|&&&&|&&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号-1外媒关注中国国家公祭日日本媒体鲜有报道
发帖人:南山逸风
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上午10时,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记者 廖攀 摄
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当天出席在南京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并讲话指出,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记者 廖攀 摄
12月13日电 综合报道,13日上午10时,中国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此国际舆论高度关注,评论普遍认为中国隆重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意在铭记历史,但与外媒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主流媒体安静异常,鲜有相关报道。
报道了本次公祭仪式的主要流程,并援引了习近平的讲话:“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任何人要否认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事实,历史不会答应,30万无辜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13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都不会答应。”
指出,中日关系因历史问题等持续紧张,今年2月,中国以立法形式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以及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但日本仍不承认30万人在南京大屠杀中被害,此举引发中国对其历史观的强烈指责。
美联社称,中国今年提高了相关纪念活动的规格,并以此铭记重要的战时事件,与此同时,中日关系持续低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其他领导人出席纪念仪式,也说明中国正致力唤醒对日本当年野蛮侵略行径的记忆。
也发表评论,指出在过去的一年中,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晋国神社一度引发中日关系紧张,今年中国高调举行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是要深刻凸显这一象征性标志。
德国全球新闻12日发表的文章称,日“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南京大屠杀被认为是与奥斯威辛集中营和广岛轰炸并列的事件,所谓二战中的三大悲剧,或称“亚洲的奥斯威辛”。而日方往往回避这一历史事实。中国今年首次举行国家公祭,希望能铭记历史,并对国民进行教育。
与欧美媒体形成对比的是,日本国内媒体此次显得安静异常。公祭日前一天(12月12日),日本六大主流报纸关于南京大屠杀和中国国家公祭日几乎没有报道。日本国内互联网媒体也只有引自的报道,基本看不到本土媒体评论。
日本早稻田大学的一位政治学者分析称,近年来,日本教科书上对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或只字不提或模糊处理,民众知之甚少。与众所周知的慰安妇等问题不同,南京大虐杀在日本国民心中没有形成概念。而且日本某些势力也开始转换策略。他们认为,一再大肆否认反而挑起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还不如绝口不提,彻底让这段历史在日本消失。日本左翼媒体对这一事件掌握的资料不多,右翼媒体又故意抹杀,因此就出现了日本媒体对“南京大虐杀”纪念日、中国国家公祭日冷淡处置的奇怪现象。新浪专稿:日媒如何报道中国国家公祭仪式?|日本媒体|中国国家公祭仪式_新浪新闻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谴责那些否认和篡改历史的丑陋行为,是一次表态。对不断抬头的日本右翼势力,对于他们不断否认历史的行径,需要用国家公祭这种形式来表达中国立场。相信日本的年轻人也会关注中国的国家公祭日,他们有权利知道这段历史,避免被日本右翼扭曲和篡改的历史所蒙蔽。
12月12日记者翻遍了当天日本六大主流报纸,关于南京大屠杀和中国国家公祭日,竟再无只字片语。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即使在日本互联网上也只有引自中国媒体的报道,基本看不到本土媒体的评论,好像“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完全是另一个国家的事,与日本没有半点关系。
本来以为垃圾短信是每个人共同的烦恼,没想到这里面,我们的领导也有特权——只要你是一定级别的官员,就可以不必受到垃圾短信的骚扰。这样的“国家机密”,不是媒体扒粪扒出来的,是运营商自己说的。
假如大家都提防着自己的创新思想被偷走,何来创新火花的碰撞?我国要成就为创新大国、强国,就必须重视每一个创新的微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