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战地 叛逆连队2到空军部队警卫连累不累?

三下连队感受人民军队的变与不变
日13:18&&&来源:
原标题:三下连队感受人民军队的变与不变
离基层越近,离“四风”越远;离战士越近,离浮躁越远。
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一名机关工作人员,笔者曾经三次下连队。回忆这跨越近20年的三次连队生活,最令人难忘的,是人民军队于无声处的“沧桑巨变”和薪火相继的“红色基因”。
一下连队生惆怅
第一次下连队是在1996年的夏天,笔者还在读军校,被分配到地处沂蒙老区的炮兵团导弹二连“丰富阅历,增加对部队的感性认识”。
在当时的基层部队,官兵学历普遍不高,多数为初高中生和大中专生,小学毕业生和半文盲也占了一定比例。“戴红牌牌”的本科生一来到连队,立马就被指导员相中,承担了写广播稿的重任。
机关办公楼是团里唯一的二层建筑。官兵住宿条件艰苦,全排三四十个人挤在同一间瓦房里。伙食常常是萝卜、白菜、土豆当家,辅以腌制咸菜。“八一”会餐,面对丰盛的鱼肉和半瓶啤酒,战友们兴奋不已。当时,连排级干部每月工资仅400元,义务兵津贴每月40元,偶尔到连队外的农家小店点几个菜都得再三掂量。
军事训练以体能为主,排长由超期服役的老兵代理,据说能做几百个单杠大回环。电视频道有限,官兵的业余生活就是打扑克、侃大山,每周能看一场露天电影。
再下连队劳作忙
2002年秋,笔者来到位于中原腹地的某装甲团装步二连。
时隔六年,部队条件已大为改善,逐步由机械化向信息化发展。官兵住上了新楼房,吃饱吃好已不再是问题,连队有学习室、娱乐室。不少干部用上了手机,营区里到处可见IC电话机。唯一的台式电脑仍算是贵重物品,由指导员专门保管。
训练难度不高,但强度大,连长敢抓敢管要求高。除了训练,战友们还要一起挥汗如雨地施工挖沟,全部是手工操作。
当时,连级干部工资涨到了1000元左右,连队也有了大学生干部。可找对象难仍是大家反映最多的问题。有一次,从中央财经大学特招入伍的排长闷闷不乐,一打听,原来是相恋几年的女友受不了两地分居的生活,“说了拜拜”。
指导员也曾说起,家属常抱怨孩子生病时他不在身边、还不如在家种地的。当地也流传着“找军人物质上不如小商贩,精神上不如电视机”的观点。
三下连队情意浓
今年春天,笔者来到了位于西北边陲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的边防六连。如今,以80后干部90后士兵为主的基层连队会是什么样子呢?
吉木乃,是蒙古语“三棵杨树”的意思,透露着荒凉与偏远,这里是国家级贫困县。然而,在与这里的官兵朝夕相处的日子里,笔者每天都经历着“想不到”:
营区环境美。崭新的二层楼房坐落在绿地树丛间,头顶上映衬着蓝天白云,哨楼上飘扬着五星红旗,偶尔下几场雨,空气清新透彻。本文来源:t望观察网
现代设施全。连队不仅有会议室、学习室、荣誉室、冷藏室,还有健身房、洗衣房和互联网吧。每班6人住一间宽敞明亮的大房间,随时能洗热水澡,还有电脑军网、有线电视和饮水机。每名战士配有个人专用的桌椅、书橱和储物柜,人手一部手机。大城市里常见常用的生活设施几乎一应俱全。
官兵素质高。连队干部学历基本实现了“本科化”、“名牌化”,战士学历也以高中生、中专生为主,此外还有“维修全才”、“种植专家”、“网络达人”、“丹青高手”等等,个个身怀绝技,让人刮目相看。
工作任务重。整个连队就像一只高速运转的“陀螺”。连队执勤任务重,常年兵分两路、每岗三人连班倒,再加上频繁的训练考核和安全检查。官兵们还照看着几十亩菜地和几百亩草场,养着20多匹军马和200多只牛羊,经常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新战士连上厕所都一路小跑。
奉献精神强。一旦来了任务、干起工作,全体官兵人人冲锋在前、毫不含糊。军医王拓扎根连队20多年,家里先后三位亲人去世都没见上最后一面;至今还单身的副连长王亮入伍14年,13个春节在连队过。
连队风气正。没有都市的嘈杂,没有“接风酒”、“送行宴”,周末出去吃碗拌面、喝杯20块一瓶的“额河大曲”,其乐也融融。战友们坦言,“只要工作干好了,学技术、选士官、受奖励,上面都想着你,不用操什么心”。
个人欲求少。对于升官发财这些社会上的热门话题,官兵们并不在意,企盼最多的是探亲休假,希望一年为数不多的团圆日子能别“缺斤短两”,也希望八小时外、节假日时能多些自由支配时间,在紧张之余稍有放松。
后顾之忧多。婚恋难解决、随军难安置、住房难保障、孩子难入学、家庭难照顾,仍是压在连队官兵身上的“五座大山”。
近20年来,人民军队从营区环境、武器装备、生活质量到兵员结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最可爱的人”的本色始终未变,官兵的家国情怀、奉献意识没有变,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新一代青年官兵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杨春风)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党员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热点关键词
热门点击排行榜
12345678910全军干部每年下连当兵一个月/来自***社区 */在“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我们首先对于这一属于新中国人民与的共同节日,致以热烈的祝贺!/来自***社区 */7月27日,在乌有之乡和旗帜网,苏铁山老师以《一次成功的演习和一次感人的抢救》为题,推荐的一篇文章《本色与传承》——冯海晴记叙几年前,当代一位军区(),怀着对于深厚的手足情谊,在一次演习中(是现场最高指挥员),不顾自己已经60多岁的年龄,钻进受损车内成功救人的感人事迹(经了解这位副司令员是开国元勋之子粟戎生)。正如苏铁山老师所言“因此我动了感情,是文章的情节感动了我,是我们的部队今天仍然保持着官兵的手足情感动了我。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没有毛泽东思想,没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便没有人民的军队。没有上下一致、官兵一致、军民一致,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建军的原则形成的军民、上下、党内外的团结,便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的胜利……等等一系列的胜利。“这篇文章给了我们了解部队现状的一个让人振奋让人高兴的视角。我相信,她代表了今天的主流。”我认真地阅读了全文。粟戎将军作为名将之后,当代高级,他的言行,可为当代我军官兵楷模。他不仅深深地感动了演习现场的全体指战员,以至于战士们一定要亲眼见一见这位亲自钻进受损车内亲手救人的将军;也深深地感动了我,使得我流下了热泪,他还必将感动全国军民,并给全国人民以巨大鼓舞!我们知道,由毛泽东亲手缔造并带领了四十余年、至今已有83年光辉历史的这支人民军队——,是一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百战百胜、天下无敌的新型人民军队。以至于1961年,英军英雄元帅在香港,公开向世界的同行们宣布:在陆地上不要与这支军队交手。否则,你们将进得去,出不来!1972年,尼克松未建交破历史先例造访毛泽东,除了毛泽东巨大的个人魅力和世界影响之外,就是以这支百战百胜的人民军队——中国为坚强后盾的。这支军队,是中国共产党的骄傲,新中国人民的骄傲,中华民族的骄傲,当然,更是毛泽东的骄傲。这支军队,自红军时代的井冈山起,毛泽东就自始至终地着力改造数千年以来养成的森严的等级制度和军阀作风,废除军官对于士兵的体罚制度和打骂恶习。着力改造传统军队的旧制度、旧风气、旧习惯和愚昧状况,创造了一整套新型人民军队的新文化:新制度,新原则,新作风,新纪律,新战略战术。使得这支新型的人民军队——中国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了天下一支所向无敌的、真正属于人民自己的军队。在这支军队中,实行“党指挥枪”的原则,将支部建在连上,实行各级党代表制度;成立士兵委员会,实行政治、、经济三大民主;规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实行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的三大政治原则;提倡艰苦奋斗作风,创造了一套能够适应多种战争样式的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在毛泽东的亲手创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立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先进的一整套人民军队的新型建军制度。1965年,毛主席重上井冈山寻访故地时说:“在井冈山时,我们摸索了一套好制度、好作风,现在比较提倡的是艰苦奋斗,得到重视的是支部建在连上,忽视的是士兵委员会。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实行政治民主,才能保证我们党不脱离群众。” (马社香:《前奏:毛泽东1965年重上井冈山》)毛主席的这段话,既是针对全军说的,也是针对全党说的。毛主席终身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追求平等。所以,他时时提倡官兵平等,官民平等,军民平等。他最看不惯并坚决反对人欺压人,人剥削人。所以,在他领导的整个时代的绝大多数时间里,人民军队中没有“军官”,只有指挥员;没有士兵,只有战斗员。这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但是却深刻地反映了毛主席追求平等的一贯思想。在建立新中国过程中,在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下了卓越功勋。对于这样一支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为人民立下过卓越功勋的人民军队,如何在和平时代保持其革命光荣传统,保持旺盛的、强大的战斗力,担负起保卫祖国与世界和平的伟大历史重任,是毛泽东一直关注和思考的重大问题。所以,一旦发现这方面萌芽,就立即予以肯定和在全军推广。规定全军干部每年当兵一个月的制度,就是一个具体证明。他的这一决定也是他终身追求平等和人民民主思想的具体体现。我们知道,1958年3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很著名的成都会议。会议期间,毛主席在成都军区某师领导干部下连当兵的报告上批示:“全军干部每年下连当兵一个月。”而且毛主席当时想很快把这个信息传达给全军,在下火车后乘汽车进重庆市区时,对坐在身边的罗瑞卿说:“部队的干部要下连当兵,不能总是在上边,要关心连队、关心战士、做到官兵一致,不能把革命传统丢掉呢……”(佘崇文主编《一九五八年毛泽东同志在四川》P125)上曾有很多著名家和军事统帅,都有爱兵如子的传统,如汉代飞将军李广,爱兵到什么程度呢,士兵没有水喝,他绝不先喝水;士兵没有吃饭,他绝不先吃饭,士兵没有睡觉。他绝不先就寝。皇帝给予他的赏赐,都统统分给他的下级和士兵。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历史上,不乏汉代飞将军李广这样的许多先例。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才实行了军衔制度。虽然这是不得已参照前苏联的制度推行的一种制度,但也不全同于他们。1965年,毛主席访井冈山时,曾经说道,井冈山时期,官兵生活一个样,除了作战指挥权以外,不分上下。现在我们官兵待遇区别比较大,上将的工资是上士的17倍多,1964年后有所下降,仍有10倍以上,苏联上将工资是上士的30多倍,是20多倍。我们比苏联、好一些,但比战争年代区别大多了……(马社香 《前奏 毛泽东1965年重上井冈山》)(当代我军上将与上士的工资区别是多少倍,我们不太了解)当年为了防止因实行军衔制而影响官兵关系,淡化我军的许多优良制度和作风,毛主席一直十分关注如何在和平条件下,军队正规化建设时期改善官兵关系,加强军队建设,巩固和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情况。所以,当成都会议期间,毛主席一看到成都军区的报告,就立即作出了上面的批示。因此,我们至今还能看到元帅和将军们那时下连当兵的事迹,有比如彭德怀、粟裕、许世友等等许多将帅在连队当兵站岗和生活的照片。官兵一致,热爱每一个士兵,军民一致,实行军民团结,这是我军长期以来养成的一种根本区别于旧军队和世界各国军队的优良传统。这个传统,在我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战无不胜天下无敌的人民军队,起到过决定性作用。毛主席不仅对于党和人民军队这样要求,对于自己最亲的人也一样这样要求,甚至比要求他人更严格。对于他的侄儿毛远新——毛泽民烈士之子的要求就是一个例子。有资料载,1965年12月,毛远新(毛泽东为他取名:李实)在参加完黑龙江农村社教后回到哈军工提前毕业。作为优等生,当时本应分到科研单位。但毛主席一次问起他的分配去向时,摇着头说:“年轻人不吃苦怎么行?才从学校出来,又到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去,不了解工人,不了解农民,不了解士兵,怎么行?你从军事学院毕业,应该当兵去!”事后,毛远新被分配到空军部队。当时吴法宪见毛主席的侄子到空军来,内定毛远新在部担任参谋。毛泽东知道后又被阻止了,并对侄儿说:“当兵不吃苦怎么行?当参谋是吃不到苦的。”后来,吴法宪又决定让毛远新到空军高射炮兵某师当战士。毛泽东知道后,满意地对毛远新说:“到连队当兵,这才对头。……”1955年,。毛泽东为开国元勋们授予元帅军衔,但自己却坚决拒绝当大元帅,并且不无幽默地自我调侃说:“这样的大元帅服,穿在身上很不舒服。”其实,毛泽东“这话里有话,很有深意,绝不仅仅是肉体不舒服,更重要的是,精神上不舒服,他实在不愿意威风凛凛,他实在不愿意高高在上,他实在害怕人民敬而远之,他只愿意平平常常,当好中国第一号老百姓。后来英国著名将军为他没有军衔感到遗憾时,他又风趣的说:“帅、将、校,统统都不要。”为什么“不要”?寓意深远啊,他在用自己的实际行为启蒙高层啊。”(宇太. 毛泽东是前所未有的圣人)毛泽东这样做的根本目的,就是自始至终在坚持他从青年时代起,追求对于中国与世界的改造,追求人类平等的根本理念。为什么建国后拖了好几年才评定军衔,而后到1965年又决定取消军衔?以及毛主席关于“全军干部每年下连当兵一个月”的批示,1964年7月指示“部队要学游泳,所有部队都要学会。……”,以及1970年的“如不这样训练,就会变成老爷兵”的、“11.24”关于部队每年要进行野营拉练的批示,其对于这支人民军队,保持与人民打成一片,保持官兵平等,练体力,练协同,练保障,和平时期保持和提高部队战斗力,以及逐步实现社会平等,都是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的。去年,《解放军报》曾报道说,某机械化师高炮团曾对07年入伍的100名新战士进行体能考核。3公里越野跑、100米跑、手榴弹投掷测试中,及格率分别只有42%、57%、44%。只有20%的新战士达标。这个信息,令人担忧。这使我在纪念八一建军节时,不禁想起了毛泽东时代“全军干部每年下连当兵一个月”和后来部队野营拉练时,部队那种朝气勃勃生龙活虎的情景。也联想到,新时期,军队各级“干部下连当兵一个月”的制度是不是还有必要或还能够像从前一样实行,或者这一制度在新时期发展已经更加完善?这些年来,新帝国主义对于中国的独立主权与领土完整,频出重拳挑衅。特别是今年以来,除了为其侵略阿富汗公然无耻地提出要借道我瓦罕走廊、公然向我台湾军售64亿美元军火、还公然扬言要进入我黄海参加美韩联合军演。这是对于中国乃至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公然挑衅和最大威胁。自1840年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对于中国的侵犯都是从这个方向来的,有史料证明,帝国主义列强曾经先后88次进入我黄海领域,几次陷我中华民族于灭顶之灾。中国人民是不会忘记的。所以,这次当我们看到我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对于的这种挑衅,报以强烈的回应时,我们看到了这支英雄的人民军队依然还继承者毛泽东的血脉,并给了中国人民又一巨大鼓舞。不过,同时,我们还必须知道,美帝国主义对此是绝不甘心的,国内的汉奸走狗对于这种强烈回应也是会恨之入骨的。这不,吴建民们又开始出来当调解人了:“打不起仗,包括美国”。由此,我们还必须还想到,美帝国主义还会通过国内汉奸走狗,千方百计地阴谋造谣陷害我军有着毛泽东军魂的高级将领。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所警惕。绝不要上敌人的当。面对当前新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乃至战争挑衅,我们就是要坚决让吴建民们少放“打不起仗”一类臭屁,直接用枪炮声表达我们中华民族誓死捍卫国家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的坚强决心!邋遢道人问的好:美国是最打不起仗的咋天天打仗?我们一定要看到,我人民解放军自1980年代后期以来的一个时期内,曾受到极端错误的战略路线干扰而丧失威严,致使我国在国际上一系列问题上完全丧失尊严;人民解放军内部,也非与世隔绝的一块纯洁的圣地:有敌人派遣的间谍收买我军人员的情况发生,也有已经公开的反毛反人民反党的党内叛徒混迹其中的情况,比如国防大学已退休的辛子陵就是一个突出代表。还有个别在高位上以工作之名借父辈得失在那里攻击新中国和毛泽东的人。这些人虽然很少,也不成气候,但这样的人打着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老干部的旗号,到处造谣惑众,在全国全军造成的影响却极大极坏。这种人不彻底清除出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这支神圣的队伍,人民解放军这座钢铁长城,也会有朝一日溃于蚁穴,而不能完成其所担负的伟大历史使命。至此83周年“八一”建军佳节之际,以及新帝国主义依然忘我之心不死,不断挑衅我国独立主权的尊严和试图破坏我领土完整,和平受到严重威胁之际,我们一面祝贺中国人民解放军光荣的83周年建军佳节,一面充分相信我人民解放军,一定能够长期保持着建军以来许许多多的革命光荣传统,官兵一致,永远同劳动人民打成一片,保持高昂的斗志和旺盛的战斗力,不断开拓进取,以与其所担负的保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光荣历史使命一致起来。日附文:一次成功的演习和一次感人的抢救苏铁山日向朋友们推荐一篇文章----《本色与传承》。我是含着眼泪读完的这篇文章的。文章说的是一个军区副司令员抢救手的真实的故事。我认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就应该是这个样子,而不应该是不久前网上热传一个士兵记载部队腐败现状令人痛心的那个样子。因此我动了感情,是文章的情节感动了我,是我们的部队今天仍然保持着官兵的手足情感动了我。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没有毛泽东思想,没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便没有人民的军队。没有上下一致、官兵一致、军民一致,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建军的原则形成的军民、上下、党内外的团结,便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的胜利……等等一系列的胜利。这篇文章给了我们了解部队现状的一个让人振奋让人高兴的视角。我相信,她代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今天的主流。经了解,该文的主人公,军区副司令员是粟戎生中将(粟裕大将之子)。附原文如下:本色与传承 冯海晴我们的父辈都是从残酷的战争环境中拚杀出来的革命军人。他们留在我们记忆中精武睿智的印象,成为我们审视现代军人的尺度。自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从军校毕业转入地方工作后,对长期在和平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军人的印象逐渐模糊起来,他们是否还保持和发扬着我们父辈的本色是我时常想探究的一个问题。很凑巧,在这个世纪初,我们公司曾与其它公司合作,为我军北方一个大型训练基地承担“实兵交战仿真训练系统”项目的建设,我有幸能够近距离地接触和观察当代军人的风貌。这段经历使我真切地体会到军人的崇高美德仍然没有变,它依然鲜活地体现在当代指战员的身上。其中给我极大心灵震撼的是发生在项目验收时的一件事情:在近似实战的演习中发生的一个惊险意外、以及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妥善处置的全过程。虽然事情过去了已近四年,但每每回想起来依然使我心绪激荡久久不能平复。在“八一”建军节来临前,用拙笔把它奉献给关心国防建设的朋友们,是想让大家分享我的感受。2006年初秋的一个下午,在我国北方某大型训练基地,两支坦克部队一百多辆、加装了“实兵交战仿真训练系统”终端设备的坦克、将要进行实兵对抗演习。我们的系统将首次接受实际应用的考验,我作为公司的代表到现场观摩演习,并听取用户意见、接受质询和检验。观摩演习的场地选择在一个稍高的小山头上,到现地来看演习的人除了红蓝两军部队的上级首长外,还有一些上级相关业务机构的人员。我们两、三个公司总经理们穿着老百姓的服装,也融入这片绿色的海洋中、共同沉浸在对大战的期待和兴奋之中。演习现场当我们到达时,基地司令和上级领导北方军区的副司令都已经身着迷彩服站在一辆用于指挥和控制演习的方舱车、也叫做导调车旁。基地司令是本次演习的总导演,而这位军区副司令则是我大学时的老学长,也是“实兵交战仿真训练系统”项目的总策划和设计者。今日看见他和基地司令那一身戎装、不怒自威的飒爽军姿,我意识到:这次演习,对于基层战斗部队、对于他和基地司令这些肩负训练职责的指挥官、对于我们这些系统开发的公司和技术人员,均是一次考验。演习开始前,军区副司令向大家简要地介绍了系统设计的背景:战术的灵魂是灵活机动,战术训练就是要抓住这个重点,对抗训练是练活战术的重要形式。长期的和平环境使一部分人忘掉了这个灵魂,同时训练保障手段的落后也是一个客观原因。在对抗训练中,现有的训练器材,无法模拟实战中火力打击产生的实际毁伤效果,这也给搞演戏、搞假练的人以可乘之机。搞这套系统,就是要用高科技手段模拟实战中火力打击产生的毁伤效果、了解掌握对抗训练全过程中部队的行动,为创造贴近真实的战场环境,分析评价部队对抗过程,提供科学有效的基础条件。副司令的讲解简单明了,使大家一下子就从根上理解了这个项目的意义。时间到了,随着三发红色信号弹腾空升起,红蓝双方的搏杀开始。起初,基地司令向观摩者介绍了演习的组织实施方案:他在介绍了现地方位和地形后说,两支实力相当的坦克部队在相距约20公里的位置完成了集结,分别以夺占对方集结地域的一个目标为目的,展开对抗行动。从对抗中既可考查两军指挥官的战术思想和部队的战斗实力,同时又可检验“实兵交战仿真训练系统”的运行效能和其对部队按实战要求演练的约束程度。基地导演部事先不作预案,只是选择了一块生疏地形,把详细地图交给红蓝双方,严令部队演习前不得进入演习场现地摆练;双方根据上级的命令和对方的行动态势,自主指挥部队、获取情报做出处置,灵活地运用战术,达成作战目的;这种方式的演习,绝非演戏,无论对基地导演部还是红蓝军指战员,都面临许多变数、胜负难料、充满悬念,这一点引起了观摩者极大的兴趣。突然地平线上出现了动静,密集的坦克拖着尘雾时隐时现。基地司令请大家走到导调车前,在显示屏的电子地图上,东西两端分别有几十个红蓝小点在相对向前跳动,这就是对抗的坦克。操作员把演习区域局部放大后,能够清楚地看到那些红蓝点正分别以不同的队形有序地向前移动,每辆坦克的编号、移动位置、炮弹数量、击发次数、被毁损情况都有准确及时的统计和显示。基地司令向大家解释说:“你们看到的这些红蓝点,就是红蓝双方现地展开的实时对抗态势。双方指挥员组织部队展开作战行动的一招一式都会被我们实时的监控和记录下来。这就是我们在现场以及事后评估演习效果、发现和纠正部队问题的依据”。这番话引出七嘴八舌的刨根问底。基地司令连忙打住,说道:“在现地组织和指挥演习是我的基本工作,我劝大家还是要先关注演习的具体过程。谁要想搞明白其中的技术原理,我向大家推荐去问问这位老大姐,她不仅是系统的一个研制方,还是导航专业的知名专家;对于为什麽需要研制这套系统,刚才军区副司令已经给大家讲过了,副司令才是这套系统的原创设计者,更深层的问题你们再去问他。”于是几个年轻人聚到了我的身边,一面远眺,一面聊天。我选择了从自己“门清”的地方切入,给他们讲起该系统如何贴近实战环境、真实准确反映战场情况、多种手段防范作弊、尽可能杜绝假练假打等关键技术,以此来说明系统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这时,副司令走了过来,继续说了下去:“我们的前辈是在残酷的战争中学会打仗的,而且没有输给任何一个比自己强大得多的对手。今天,他们把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这一代军人手里,我们能不能担当起这个责任,这是当代每一个军人都要时刻扪心自问的一个问题。遗憾的是长期的和平环境使我们部队的一些干部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各种原因,不能居安思危,甚至有些人反而把虚假风气带到严肃的训练领域,把演习当演戏,搞摆练走过场,糊弄官僚主义的领导,骗取哗众取宠的‘好评’。这样的训练不仅提高不了战斗力,反而败坏部队作风,腐蚀优良传统。长此下去,一旦面临战争,则非吃败仗不可。现在我们如再不加以纠正,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基地司令接着说:“所以,我们基地坚持采取对抗的方式和运用实战仿真的技术手段训练部队,除了迫使部队真训实练外,还要让那些搞虚假动作的人无机可乘”。铿锵有力的一席话使在场的每个人都如醍醐灌顶,副司令这这么多年来始终与部队一起摸爬滚打,对许多装备都了如指掌的着眼点,并非是所谓兴趣所致,更重要的目的是想方设法提高部队的实战能力,根治训练中的虚假风气。这一番话,使我们这些地方的工程技术人员再也不会因不断的增加需求、提高功能而有怨言了,因为我们的技术手段在副司令的手中已变成了扶正压邪的利器!说时迟那时快,两支对抗部队在向前推进过程中正逐渐展开成战斗队形。基地司令分析说:双方指挥员在前一段开进过程中,对当面敌人的行动做出了他们自己的判断,目前应该是根据判断,修正和调整各自的攻击部署。从调整队形的情况看,双方都想以少量兵力利用地形正面抗击对方攻击,集中主力侧击对方的纵深部署。此时,双方已进入火力打击的范围,负责监控交战行动的基地参谋报告:“双方先头已经开始交火!” 基地司令用教鞭指着显示屏幕上出现打了×的红蓝点说:“这些就是被对方命中的目标。”尔后,又对照着指点演习场上几辆不动的坦克说:“这些就是被命中而失去作战能力的坦克,停在原地了。我们这个系统不仅能把双方的交战信息实时传到导演部,而且也能通过技术手段强制被命中的坦克断油断电,不能再参加战斗。退出战斗的坦克,必须等待装备保障分队到现地修复后才能继续投入演习。这就使得双方的演练状态基本贴近实战。”接着他叫参谋把交战资料调出来,很快屏幕上弹出的列表,把由谁命中的哪个目标的时间、地点、单位和伤损信息一目了然地列清楚了。副司令进一步解释道:“一场演习投入巨大,目的不是为了看,而是要切实提高部队战斗力。提高是相对问题而言的,所以我坚持要求基地和你们参与这个系统建设的单位,不仅要满足营造逼真交战环境的要求,还要实时准确地将部队整体交战情况和武器装备的各种交战信息尽可能多的采集、存储下来,我们就可以从中客观地分析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这样部队改进才有针对性,演习也就不容易走过场,演一次也才能真正提高一步。演习现场对抗双方都展开了攻击行动。我们对照着显示屏上的实时态势图,观察演习场地的部队行动,双方胶着在一起,从总体上看红方损失大一些,胜负输赢已大致看出定局。突然红方后续梯队的五、六辆坦克高速向前开进,看样子要占领他们前方的一个高地,胜负似乎出现了转机。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这个方向。这几辆坦克队形不错,速度也很快,大约走了七、八百米距离时,副司令敏锐地感到似乎有一辆坦克不见了。由于我们距那个地方有三千多米远,观察得不是太清晰。基地司令按副司令指示进行了核实,然后向首长报告说:红军为扭转不利局势,命令后续梯队的部分力量快速向前,进至有利地形,抗击敌人向左翼的攻击,其中有一辆高速行进的坦克不慎掉进了雨裂沟里,部队正在自行组织救助,他们表示不会影响演习继续进行。副司令没有吭声,继续观察着红蓝双方的对抗行动。隐约看见有吉普车、救护车和吊车聚集在那条雨裂沟旁。大约过了二十几分钟,屏幕上实时态势显示红军的战损超过百分之五十,已无力发起新的攻击行动;而蓝军损失虽然不到百分之四十,一时要想达成作战目的也不太可能。这时,基地司令向副司令请示后宣布:演习已达到预期目的,到此结束!发出演习结束的信号后,两位司令立即驱车向那条雨裂沟的方向急驰而去。按说此时老百姓应该主动回避,但老兵的冲动和敏感,使我挤进了后续参谋的车上,一同赶往出事地点。我下车一看,情况远比想象的要严重得多。这辆坦克掉进了与车体长等宽、约有三米多深的雨裂沟里,坦克车体坐在了雨裂沟底部,炮管翘支在雨裂沟的前壁上,炮塔与车体向前错位约三、四十厘米。部队救援的吊车已作好了起吊炮塔的准备。副司令不等车停稳,第一句话就立即询问:“车里的人出来了没有?”现地组织救援的红军指挥员回答:“除驾驶员外,车长、炮长和二炮手三人都还在车里。二炮手的右小腿已被炮塔切断,血流不止,而车长的右大腿被炮尾左侧的防护板压住动不了,炮长被车长挤在炮塔底部也出不来。我们正想把炮塔吊起来,想法救出他们。”听到这里,副司令立即叫吊车暂停作业,自己迅即跳到雨裂沟里,三步并作两步爬上车体,麻利地从炮塔与车体错位的缝隙中钻进了车体里。这连续的动作,把我惊呆了:他毕竟是六十多岁的人啊!而且是我军的高级将领!他没有花一分钟去讨论、去指挥,而是立即深入到最核心的部位去勘查情况。此时,基地司令同步地向现场指挥员了解详细情况,他问:“为什么这么长时间还没有把炮塔吊起来?”指挥员说:“我们已经救援了半个小时,左右为难呀!只有吊起炮塔才能把二炮手救出来,可车长的右大腿卡在炮尾左护板处,吊起炮塔就要切断车长的右腿。若不吊起炮塔,二炮手出不来,受伤的腿流血过多,就会有生命危险。我们还没有找到两全其美的救援方案。眼看受伤战士失血过多,生命危险,情急之下我只好准备吊起炮塔,即使切断车长的大腿,但若能够保住两条人命也是值得的。”大约过了一两分钟,副司令从错位的缝隙中探出头喊道:“拿一把锤子来!”一个战士迅速递给他一把锤子,他迅速又返回车里。随即我们听到车里传出当当的敲击声,大约分把钟,敲击声停止,只见这位老人,从错位的缝隙中把车长托举出来,接着又抱出了炮长,他重又低下头去,再度确认了仓内空间状况后,自己才爬了出来。就这样,在所有人的关注和期待之下,红军指挥员指挥吊车把炮塔顺利吊了起来。随着炮塔被吊起,那位小腿被切断、流血不止的二炮手终于被战友们抱出车外。最令人欣慰的是:“他还活着!”我看到这位战士虽然神志清醒,但面色苍白,右腿尽管作了临时止血处理,可在空荡的裤腿边依然滴答向下流着血。在医护人员的呵护下,伤员和那条断腿被小心地抬上救护车,迅速送往驻训营区的野战医院紧急救护。当现场大部分人刚刚想松一口气时,副司令又接连下了几道命令:要求驻训部队立即组织人员到野战医院献血,准备伤员急需;命令基地司令,叫停在场部的直升机立即做好起飞的准备,随时准备将伤员送往后方医院;并通知后方医院选择直升机机降场,上报准确方位和目标特征,同时做好接机和抢救伤员的一切准备。看到自己的战士都被救了出来,看着救护车飞快的奔向驻训营区,看着副司令的迷彩服上沾洒着斑斑血迹,红军指挥员带着感激和激动的心情来到副司令面前说:“感谢首长救了我和我的战士!今天这一课我将永生难忘!我们自己已经救援了半个小时了,实在想不出一个合适的救援方案。幸亏您赶到了,难为您亲自钻进炮塔里,只用了一把小锤子就帮我们摆脱了困境,真不知道如何感谢您才好。”副司令严肃而语重心长地说:“不要讲感谢,我们都是战友,战场上遇到这种情况,每个人都应该尽一份责任。问题是作为指挥员面对复杂情况如何冷静分析,妥善处置,把损失降到最低,这才是应对意外风险的关键。刚才从现象上看,是面临着两难境地,不吊起炮塔救不出二炮手,吊起炮塔就要切断车长的腿。可是当我钻到车里面仔细观察就发现,虽然车长是被挤在椅座上的,炮塔与车体瞬间错位造成他右大腿卡在炮尾左护板处不能动,但他的座椅是可拆卸的,从下面敲出固定拴,卸掉椅子,车长、炮长也就自然能够顺序解脱出来了,然后再吊起炮塔救出二炮手,就不会造成新的伤害了。”几句话让现场每个人钦佩得五体投地。在大家的一片感慨声中,副司令轻描淡写地说:“别大惊小怪,多大点事呀!”副司令又接着说下去:“眼下情况已经处理完了,迅速安排拖救受损坦克,组织部队清理现场安全回撤。回到驻训营区,尽快静下心来,你们全体干部、战士,一定要正确总结经验教训,千万不要总结偏了,不要因噎废食。这不是一起管理工作上的安全责任事故。从发生到处置的全过程,都暴露出我们在训练上的许多薄弱环节和问题,希望你们把这些环节和问题都找出来,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和克服,今后无论是演习场还是到战场,就有可能避免或减少这类问题的发生。再有,你要记住,对指挥员来讲,赢得胜利是我们的使命,减少损失也是我们的责任。天色不早了,你们赶快行动吧!”说完他就带着基地司令和一行人向着直升机起降场赶去。在路上他们通过车载对讲机一边听取汇报、一边果断处置:一是野战医院对伤员初诊和紧急处置后报告,因失血过多,虽已经输血,但他生命体征还很不稳定,建议将伤员立即送往后方医院抢救以保证他的生命安全,同时还可以争取对他断掉的小腿进行再植。副司令立即答复“同意!”并指示基地司令具体安排直升机送伤员到后方医院。二是接到直升机大队的报告:场区东南方向直升机飞行航线的气象比较复杂,天色已晚,大片的积雨云正在生成,这种情况下起飞需要报告军区批准。副司令胸有成竹地回复:“我已经注意观察,也看到了这一点,但目前东南方向的云层还有一个缝,是一个可飞行的气象窗口。只要直升机抓紧时间,20分钟至半个小时应该能够飞过去,我判断你们可以在天黑前到达医院。”他又思虑片刻继续说:“你们按照我的命令执行!我负全部责任!你们要保证安全飞行,有情况随时报告。”当我们的车队赶到直升机起降场时,直升机、伤员、医护人员都已做好了起飞准备,副司令再一次巡视了各个环节,嘱咐了几句,就下达了起飞的命令。在我们的祝愿和期待中,直升机轰鸣发动、升离地面,争分夺秒地穿过夜色初降的云雾,渐渐远去。大家这才神情严肃地返回了基地。围坐在桌旁共进晚餐的时候,大家仿佛还沉浸在这场意外的后怕与反刍之中,气氛仍有些凝重,基地司令为了打破沉闷的局面先开了口:“首长,部队发生的问题我们也有责任。”副司令抬起头看着他反问道:“你们有什么责任?”“如果我们导演部的人员能及时提醒部队这种地形情况,也许就不会发生这个问题。”基地司令回答道,话语间满含着真诚的自责。“对作战地形的勘查、分析和利用是你导演部的事吗?”没等他回答,副司令又接着说:“我在现地提出正确总结经验教训的问题,不仅是对红蓝双方部队指挥员的要求,也是针对你们基地指挥员说的。你们基地导演部的主要职责就在于:确定演习课题和目的,选定演习场地,明确演习样式,制定符合实战要求的对抗规则,把对抗双方导入交战状态,就完成了大半的任务,剩下的就是要全面细致地掌握演练信息,深入客观的评估演练情况,发现部队演练中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对策和建议。如果你们去提醒部队本应该由他们自己关注的这个问题、那个情况,那你们不就成了保姆了吗?!我们的演习还叫检验性吗?!这样的演习有什么意义呢?!这样训练出来的部队真的能打仗吗?!”基地司令马上回答:“首长我明白了。您这么多年来一贯强调要紧贴实战练兵,不仅是针对受训者讲的,更重要的是针对组训者讲的。受训者这方面出问题是局部的,好纠正,而组训者在这个问题上把握不好,出现偏差是全局的,给部队战斗力建设带来的危害也是致命的,纠正起来就非常难。”“对!”副司令马上肯定了他的悟性,接着说:“这场演习从组织的角度讲,你们做得是不错的,我看达到了预期目的。从现场红蓝双方交战行动的态势看,我们搞的这套“实兵交战仿真训练系统”是成功的,起到了约束部队按实战要求进行演练的作用。接下来你们要做的是:花几天工夫,在深入听取部队意见的基础上,认真地完善这几年摸索出来的对抗训练的组训方法,搞一个改进和批量配套这个训练系统的方案,坚持把它用到演习训练中去。我想通过你们的不懈努力,部队的实战能力一定会逐步提高,训练作风也会有所好转。”这时,基地值班室的参谋进来报告,直升机已安全将伤员送达后方医院。医院报告:从伤员失血情况看,如果再晚到十几分钟,就会有生命危险了。幸亏转运及时,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目前伤员已脱离危险,医院准备连夜为他做小腿再植手术,院领导表示要尽全力保证再植成功,请首长放心。听到这个消息,我们悬着的心都放了下来,吃饭的气氛也轻松了许多。我对副司令说:“我看今天要不是你在场,后果不知道会怎样呢?”副司令却突然严肃起来,认真地说:“部队的问题其实都在我们领导身上,如果我们都像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那样求真务实地抓部队建设,今天这样的情况也许不会发生,就是发生了也会比较妥善的处置。我们这一级领导在不在现场都应该一样!”这最后一句话,听在耳里、震在我心里!饭后,我和基地司令、以及其他无法平静入睡的人们,仍然毫无倦意地一边散步一边回忆着今天发生的一切。感慨和议论一句接着一句。而我没有加入他们热烈的议论,任凭思绪在晚风中飞扬。回想着今天我的老学长对于训练、对于意外、对于责任、对于生命的一言一行,使我对当代军人、对和平时期的部队、对官兵的情谊、对生命的珍贵有了新的认识。从这一刻起,在我的脑海里清晰地呈现出这样一副图画:一位白发的老兵,从炮塔歪斜的缝隙中奋力伸出双臂,托举着一个年轻的战士。而战士的头轻轻地斜靠在老人那戴着两颗将星的肩头。两个人的目光,一个坚毅且刚强、一个信赖而期待,他们的目光交织在一起,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英雄气概和滚烫的柔情。我想给它起名为“本色”:这是军队的本色、这是军人的本色,这是我的老大哥的本色;我还想管它叫作:“传承”:这是生命的传承、这是优良传统的传承,这是人类美德的传承!作为一个老兵,我被这官兵之情感动!作为一位母亲,我被这血肉之情震撼!作为一个老百姓,我为这样的军队自豪!第二天一早,就接到医院的正式报告:经过连夜奋战,二炮手的断肢再植手术顺利完成,目前伤员生命体征稳定,继续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就能恢复健康。立刻,这个好消息随着秋风,传遍了整个基地。第二天,按照演习结束时的惯例,副司令和基地司令一起、分别到红蓝两军驻地探望演习官兵,与参演部队互相道别。在话别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多次重复着感谢、敬佩之类的话语。明知这一切都发自真心,但这场面却仍让副司令显得不自在。我独自走到帐篷外面,却意外地发现帐篷外聚集着一大群年轻的干部和战士。按规定,他们不能闯进去,但他们也不愿离开。他们聚在一起等着,想亲眼见一见救了自己兄弟一命的首长,想亲口表达一下内心的感激和敬佩。我激动得无法自制,冲到副司令面前大声喊道:“你快到帐篷外去看看,有人想见你!”当久经沙场的副司令站在他们面前时,他们刹那间竟一时语塞,谁也说不出第一句话来。副司令也很激动,敬礼向大家致意,周围立即响起一阵鼓掌声。我被这真情感动得有些窒息,只是默默地看着、任凭泪水哗哗流淌。副司令又大声讲了几句鼓励大家的话,然后响起了更加热烈的掌声。在干部战士不尽的道别声中,我们离开了驻地。
您可能对这些帖子感兴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地 叛逆连队2 越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