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在我国西部首座核电站部

我国什么业分布在西部地区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我国什么业分布在西部地区
我国什么业分布在西部地区
风能 石油也有.矿产现在新疆那边风能比较发达.也就是发电在美国西部的星空中是否有什么特别的星星,在中国可能看不到的呢?
&暑假带孩子去美国,在美国西部的星空中是否有什么特别的星星,在中国看不到的呢?具体是什么形状,如何辨认呢?
14-07-24 & 发布[天府之国指什么地方]1-2 四川省 - 简称川 别称蜀 位于中国西南地区 自古就有“天府之国”之美誉 中国西部门户 大熊猫故乡 中国重要的经济 工业 农业 军事 旅游 文化大省_军事新闻-牛bb文章网
您的位置:&>&&>&&>&[天府之国指什么地方]1-2 四川省 - 简称川 别称蜀 位于中国西南地区 自古就有“天府之国”之美誉 中国西部门户 大熊猫故乡 中国重要的经济 工业 农业 军事 旅游 文化大省
[天府之国指什么地方]1-2 四川省 - 简称川 别称蜀 位于中国西南地区 自古就有“天府之国”之美誉 中国西部门户 大熊猫故乡 中国重要的经济 工业 农业 军事 旅游 文化大省
作者:sl文库&&时间: 17:07:12
所属专栏:
四川& &&四川,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位于中国大陆西南腹地,自古就有“天府之国”之美誉,是中国西部门户,大熊猫故乡。四川与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青海、甘肃、陕西交界。四川东部为川东丘陵,中部为成都平原,西部为川西高原。四川现辖1座副省级市,17座地级市,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四川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工业、农业、军事、旅游、文化大省。省会成都市是国家副省级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西南),是国务院确定的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也是中国西部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教中心,国家七大军区之一的――成都军区的所在地。四川资源丰富,现拥有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132种,占全国资源种数的70%,为全国的资源、能源大省,是川气东送的起点。因物产丰富,资源富集而被誉为“天府之国”。四川经济发展很快,交通干线密集,是“中国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中国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四川的经济总量多年居西部第一,全国第八,其综合实力高居西部地区首位。[1] 中文名称四川省外文名称Sichuan Province别 名川,蜀,天府之国行政区类别省所属地区中国下辖地区1副省级城市、17地级市、3自治州政府驻地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30号电话区号028,081X,082X,083X邮政区码61XXXX,62XXXX,63XXXX,64XXXX地理位置中国西南地区面 积485000kO(截至)人 口8107万人(2013年末常住人口)方 言西南官话-四川话、客家语-土广东话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黄龙,九寨沟,都江堰,青城山,峨眉山,乐山大佛,剑门蜀道机 场成都双流机场、绵阳南郊机场、九寨黄龙机场等火车站成都站、绵阳站、内江站、达州站等车牌代码川A至川Z省 会成都主要城市绵阳、南充、自贡、达州、泸州等主要河流长江,沱江,岷江,嘉陵江,黄河GDP26260.77亿元(2013年)主要领导王东明(省委书记)、魏宏(省长)著名高校川大、电子科大、西南交通大学历史名人邓小平、武则天、苏轼、李白等目录1历史沿革地名由来古蜀文明战国至三国两晋至隋唐宋元至明清近代文明2行政区划3地理环境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地形地貌地质灾害矿产资源珍稀生物4人口民族人口民族5经济综述工业农业6政治7交通铁路水运公路航空8教育本科院校专科(高职)院校9文化文化区习俗川剧10旅游概况旅游景区文化遗产旅游资源11特产美食美食特产12著名人物古代近代当代1历史沿革地名由来北宋真宗咸平年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四川由此得名。权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集》明文著述。(中国地图出版社,1992年版,第95页)古蜀文明根据考古发现,200多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早期,四川便开始有了人类活动。四川境内有已被命名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四处。距今7000年――8000年的时候,四川地区逐渐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很广,已发现200多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广汉三星堆遗址、什邡桂圆桥遗址、广元营盘梁遗址、西昌礼州遗址等。约4~5千年前,四川地区进入上古传说时期,这一时期大约同中原的夏、商、周时期相当。此时的古史传说内容主要关于上古四川先王世系和活动,较著名的有大禹导江、杜宇化鹃等。尽管没有史料记载,但三星堆、金沙、十二桥等遗址的考古发掘和口头传说证明,最迟到商代,成都平原已经进入奴隶社会。大约在夏商时期,蜀人部落从今茂县一带迁徙至成都平原。“三代蜀王”之后,大约相当于中原西周末期,杜宇王朝建立,其间蜀国的都城迁至郫邑(今郫县),杜宇王朝采用君主世袭制,势力强大,其势力基本覆盖了整个四川盆地。大约相当于春秋早期,杜宇氏禅位于治水有功的蜀相鳖灵,鳖灵建立了开明王朝。曾有巴氐祖发迹于此,后来北方少数民族大迁徙造成了中原地区胡汉杂居的局面。战国至三国开明王朝定都于广都(今双流),起初国力强盛,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开明九世开始仿效华夏礼乐制度,并把都城从广都迁往成都,也就有了苌弘化碧的传说。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年),秦国为统一天下做准备,从石牛道讨伐蜀蜀汉皇帝刘备国。秦攻占蜀国后,设蜀、汉中两郡。四川地区逐步实行秦国的制度,开始进入封建社会。秦昭襄王至秦庄襄王年间(前227年~前247年),李冰担任蜀郡太守,采取了许多开发蜀地的重大措施,比如修建都江堰,疏通检、郫二江(今南河、锦江),使成都平原日渐富饶,为秦始皇统一中国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证。西汉以后四川地区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繁华程度超过关中地区而被誉为“天府之国”,美称相沿至今。汉景帝年间,文翁出任蜀郡太守,在成都建立中国首个官办学堂“文翁石室”,从此蜀地学风大盛,可与齐鲁地区相媲美。东汉末,益州又被刘焉刘璋父子割据(189年~214年)。后来,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汉”(221年~263年)。蜀汉疆域包括今四川大部,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蜀汉丞相诸葛亮励精图治,使蜀汉社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两晋至隋唐蜀汉后主炎兴元年(263年),蜀国被魏国所灭。不久,司马炎建立晋朝。西晋后期,永兴三年(306年),李雄在成都称帝,国号“大成”。至东晋咸康四年(338年)时,李雄侄李寿又改国号为“玄宗幸蜀汉”,历史上因之合称为“成汉”。成汉是“十六国”中最早建立的国家,其全盛时疆土覆盖四川盆地及周边部分地区。东晋永和三年(347年)至隋开皇元年(581年)四川并入隋朝版图,四川地区先后受东晋,前秦,谯纵,南朝的宋、齐、梁,北朝的西魏、北周共8个政权的统治。由于政治动荡,战乱频繁,社会经济基本处于停滞状态。隋唐时期,四川地区社会安定,经济进入全盛时期,有“扬(今江南地区)一益二”之说。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曾入蜀避难。之后又有多位唐朝君主入蜀避难,如唐德宗避朱砒之乱,唐僖宗避黄巢起义。唐天佑四年(907年),唐朝被覆灭,王建、孟知祥先后在四川地区建立起前蜀、后蜀政权,分别历时18年、31年。前蜀、后蜀前期都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由于没被卷入中原争斗,四川一度成为全国最为繁荣的地区。后来五胡在此建立政权,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宋军灭后蜀。宋元至明清宋、元时期在四川地区曾发生多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比如王小波、李顺起义。尽管如此,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四川地区仍较安定,使得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成为两宋抵抗金、蒙的大后方。元初四川地区长达半个世纪的战乱,使经济遭到巨大成都明皇城破坏。靖康之乱后的南迁之中四川来自湖北红安、麻城居多[2] 。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朝发兵将四川地区并入明朝版图。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入川,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权(1644年~1646年),以成都为西京,清初的30多年间,四川一直处于战乱之中,直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才进入稳定时期。康熙二十四年湖广填四川。川北以陕西为主,川东以湖广为主,四川盆地西部以广东人为主。陕南以两湖为主[2] 。宋末至清初,四川地区在空前的战乱下,人口锐减,经济调敝。于是,朝廷在明初与清初两次推行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历称“湖广填四川”。两次移民运动使人口缺乏的四川获得大批劳动力,社会经济得到迅速恢复。近代文明1840年,鸦片战争揭开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但直至1895年,李鸿章和日本政府代表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其中规定增开北京、沙市、重庆、苏州、杭州、湘潭和梧州七处通商口岸为通商口岸,才算真正步入近代。四川社会自然经济逐步崩溃并且半殖民地化,民族资本主义在四川开始萌芽。19世纪60年代,石达开入川,之后又爆发成都教案,以及义和团起义。在四川爆发的保路运动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索。1911年,成都独立成立军政府;民国元年(1912),撤销道一级建置,改为省直辖府、州、厅、县。1913年袁世凯企图恢复帝制,实行“军民分治”,废省改道,将四川地区分为川西、上川南、下川南、川北、川东和边东、边西7道,后改盆地5道名为西川、建昌、永宁、嘉陵、东川。同时废府、州、厅建置,将县直隶于道。1914年,裁去边东、边西两道,划康定县以西30个县为川边特别区域(包括金沙江以西的昌都地区),受四川省节制。民国时期,川内军阀混战,从1912年至1933年止,大小战争不下480多次。四川大小军阀各霸一方,各自为政。1935年,国民党中央军入川,为了“剿共”及严密监视地方的革命活动,仿效在鄂、豫、皖等省缩小政区的办法,把四川划分为18个行政督察区及西康行政督察区(原川边特别区),另设成都市(1930年)和1939年实行新县制,编组保甲,划分乡镇。同年,又将原西康行政督察区和四川所属第十七、十八行政督察区合并,设立西康省,实行川、康分治。同年,增设自贡市。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先后长征进入四川。红四方面军于1932年12月至1935年4月,在今四川省通江县为中心,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面积约42,000多平方公里,人口达700万,是当时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日,重庆市正式升为中华民国直辖市。中华民国时期最多时共设有12个直辖市,分别是:南京、上海、重庆、天津、汉口、青岛、大连、沈阳、哈尔滨、西安、北平、广州。1937年11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简称“国府”)发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重庆升格为陪都。抗日战争爆发,中国沿海沿江的各类工矿企业、高等学校和文化团体也纷纷内迁往陪都重庆,重庆成为远东国际反法西斯,与美国华盛顿,英国伦敦,苏联莫斯科一起率领世界人民和力量抵抗法西斯。同时300万川军出川抗战,为抗日战争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日,国府发布《国民政府令》,正式颁令“明定重庆为陪都”、“还都以后,重庆将永久成为中国之陪都”,既明确了重庆担负“战时首都”的法律地位,也宣示了即使还都南京后,重庆作为陪都的地位也不会改变,即“永久陪都”(至今依然为国民党宪法的永久陪都)。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成都。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撤销川东、川西、川南、川北行署区,恢复四川省建制,1954年7月,中央直辖市重庆重新并入四川省,改为省辖市。1955年,撤销西康省,金沙江以东划归四川省。1960年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三线建设战略,四川省为三线建设重点地区之一,许多大型企业从东北与沿海向四川迁移,这些企业对四川当地经济贡献颇大。1983年,重庆市与永川地区合并,率先成为中国第一个计划单列市,赋予省级经济管理权限,为副省级城市。1989年,省会成都市成为计划单列市,赋予省级经济管理权限,为副省级城市。1997年,原计划单列重庆市与原涪陵市、万县市、黔江地区自四川省析置恢复中央直辖市―重庆市。通过90年代开始的西部大开发,四川省现在已是中国西部地区经济最好的省份之一。2007年6月,中央直辖市重庆市与省会成都市同时获批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年1月,中央文明办授予省会成都市“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这是反映中国大陆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最高奖项。2行政区划四川辖区面积48.6万平方公里,居中国第5位,辖1副省级城市,17地级市,3自治州,183个县(市、区)。地区车牌号下辖区域成都市川A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青白江区、龙泉驿区、新都区、温江区、金堂县、双流县、郫县、大邑县、蒲江县、新津县、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绵阳市川B涪城区、游仙区、梓潼县、三台县、盐亭县、安县、平武县、江油市、北川羌族自治县自贡市川C自流井区、贡井区、大安区、沿滩区、荣县、富顺县攀枝花市川D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泸州市川E江阳区、龙马潭、纳溪区、泸县、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德阳市川F旌阳区、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中江县、罗江县广元市川H利州区、昭化区、朝天区、旺苍县、青川县、剑阁县、 苍溪县遂宁市川J船山区、安居区、射洪县、蓬溪县、大英县内江市川K市中区、东兴区、资中县、隆昌县、威远县乐山市川L市中区、沙湾区、五通桥区、金口河区、犍为县、井研县、夹江县、沐川县、峨眉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资阳市川M雁江区、安岳县、乐至县、简阳市宜宾市川Q翠屏区、南溪区、宜宾县、江安县、长宁县、高县、筠连县、珙县、兴文县、屏山县南充市川R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西充县、南部县、蓬安县、营山县、仪陇县、阆中达州市川S通川区、宣汉县、开江县、大竹县、渠县、万源市、达川区雅安市川T雨城区、名山区、荥经县、汉源县、石棉县、天全县、芦山县、宝兴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川U马尔康、金川、小金、阿坝、若尔盖、红原、壤塘、汶川、理县、茂县、松潘、九寨沟、黑水甘孜藏族自治州川V康定、泸定、九龙、道孚、炉霍、甘孜、新龙、德格、白玉、石渠、色达、理塘、巴塘、乡城、稻城、得荣凉山彝族自治州川W西昌、德昌、会理、会东、宁南、普格、布拖、昭觉、金阳、雷波、美姑、甘洛、越西、喜德、冕宁、盐源、木里藏族自治县广安市川X广安区、前锋区、邻水县、武胜县、岳池县,华蓥市巴中市川Y巴州区、恩阳区、平昌县、通江县、南江县眉山市川Z东坡区、仁寿县、丹棱县、青神县、洪雅县、彭山县3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四川介于东经97°21'―108°33'和北纬26°03'―34°19'之间,位于中国西南腹地,地处长江上游,东西长1075公里,南北宽921公里,东西边境时差51分钟。与7个省(区、市)接壤,东邻重庆,北连青海、甘肃、陕西,南接云南、贵州,西衔西藏。是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的重要结合部,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3] 四川地形气候特征四川气候总的特点是:区域表现差异显著,东部冬暖、春旱、夏热、秋雨、多云雾、少日照、生长季长,西部则寒冷、冬长、基本无夏、日照充足、降水集中、干雨季分明;气候垂直变化大,气候类型多,有利于农、林、牧综合发展;气象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范围大,主要是干旱,暴雨、洪涝和低温等也经常发生。[4] 日温≥10℃的持续期240~280天,积温达到℃,气温日较差小,年较差大,冬暖夏热,无霜期230~340天。盆地云量多,晴天少,全年日照时间较短,仅为小时,比同纬度的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少600~800小时。雨量充沛,年降水量达毫米。川西南山地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区。该区全年气温较高,年均温12~20℃,年较差小,日较差大,早寒午暖,四季不明显,但干湿季分明。降水量较少,全年有7个月为旱季,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90%集中在5~10月。云量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年日照多为小时。其河谷地区受焚风影响形成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山地形成显著的立体气候。川西北高山高原高寒气候区。该区海拔高差大,气候立体变化明显,从河谷到山脊依次出现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和永冻带。总体上以寒温带气候为主,河谷干暖,山地冷湿,冬寒夏凉,水热不足,年均温4~12℃,年降水量500~900毫米。天气晴朗,日照充足,年日照小时。地形地貌四川位于中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即处于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二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带,高低悬殊,西高东低的特点特别明显。西部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东部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500~2000米之间。全省可分为四川盆地、川西高山高原区、川西北丘状高原山地区、川西南山地区、米仓山大巴山中山区五大部分。四川地貌复杂,以山地为主要特色,具有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4种地貌类型,分别占全省面积的74.2%、10.3%、8.2%、7.3%。土壤类型丰富,共有25个土类、63个亚类、137个土属、380个土种,土类和亚类数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3.48%和32.60%。[1] 川西高原川西高原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地面海拔米,分为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山地两部分。川西高原与成都平原的分界线便是今雅安的邛崃山脉,山脉以西便是川西高原。川西北高原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分为丘状高原和高平原。丘谷相间,谷宽丘圆,排列稀疏,广布沼泽。川西山地西北高、东南低。根据切割深浅可分为高山原和高山峡谷区。川西高原上群山争雄、江河奔流,长江的源头及主要支流在这里孕育古老与神秘的文明。四川盆地四川盆地由连结的山脉环绕而成,位于中国大西部东缘中段,长江上游,囊括四川中东部和重庆大部,是川渝的主体区域,人口稠密,城镇密布,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气候宜人,山水秀丽,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区位优越。四川盆地(巴蜀盆地、信封盆地)的面积16万余平方公里,占四川省面积的33%。四川盆地西依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北近秦岭,与黄土高原相望,东接湘鄂西山地,南连云贵高原,盆地北缘米仓山,南缘大娄山,东缘巫山,西缘邛崃山,西北边缘龙门山,东北边缘大巴山,西南边缘大凉山,东南边缘相望于武陵山。这里的岩石,主要由紫红色砂岩和页岩组成。这两种岩石极易风化发育成紫色土。紫色土含有丰富的钙、磷、钾等营养元素,是中国最肥沃的自然土壤。四川盆地是全国紫色土分布最集中的地方,向有“紫色盆地”的美称。四川盆地底部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按其地理差异,又可分为川西平原、川中丘陵和川东平行岭谷三部分。四川盆地按方位可以细分为川东北、川西、川东南、川西南、川北和川中五部分。四川盆地成都平原成都平原,又称川西平原、盆西平原,为中国西南最大平原、河网稠密地区之一,中国最大芒硝产地,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广义的成都平原介于龙泉山、龙门山、邛崃山之间,北起江油,南到乐山五通桥,包括北部绵阳、江油、安县间的涪江冲积平原,中部岷江、沱江冲积平原,南部青衣江、大渡河冲积平原等。三平原之间有丘陵台地分布,总面近积23000平方公里。狭义的成都平原仅指灌县、绵竹、罗江、金堂、新津、邛崃六地为边界的岷江、沱江冲积平原,面积8000平方公里,是构成川西平原的主体部分。因成都市位于平原中央故称成都平原。地质灾害四川是地质灾害重灾区,是中国地震高发区之一。日里氏8.0级的汶川大地震是中国自一九四九年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的强度、烈度都超过了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历史大地震5.12汶川,日14时28分04秒,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此次地震重创约1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汶川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8452亿元人民币。四川损失最严重,占到总损失的91.3%,甘肃占到总损失的5.8%,陕西占总损失的2.9%。在财产损失中,房屋的损失很大,民房和城市居民住房的损失占总损失的27.4%。包括学校、医院和其他非住宅用房的损失占总损失的20.4%。另外还有基础设施,道路、桥梁和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的损失,占到总损失的21.9%,这三类是损失比例比较大的,70%以上的损失是由这三方面造成的。而这次的雅安地震已造成房屋倒塌1.7万余户、5.6万余间,严重损房4.5万余户、14.7万余间,一般损房15万余户、71.8万余间,芦山县和宝兴县的倒损房屋25万余间。4.20雅安地震,北京时间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震中距成都约100公里。成都及陕西的宝鸡、汉中、安康等地均有较强震感。据雅安市政府应急办通报,震中芦山县龙门乡99%以上房屋垮塌,卫生院、住院部停止工作,停水停电。截至日10时,共发生余震4045次,3级以上余震103次,最大余震5.7级。受灾人口152万,受灾面积12500平方公里。据中国地震局网站消息,截至24日14时30分,地震共计造成196人死亡,失踪21人,11470人受伤。矿产资源四川省矿产资源丰富且种类比较齐全,能源、黑色、有色、稀有、贵金属、化工、建材等矿产均有分布。已发现各种金属、非金属矿产132种,占全国总数的70%;已探明一定储量的有94种,占全国总数的60%,分布在全省大部分地区。有32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5位,其中钛矿、钒矿、硫铁矿等7种矿产居全国第一位。钒、钛具有世界意义,钛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82%,钒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3;天然气、锂矿、芒硝等11种矿产居全国第二位;铂族金属、铁矿等5种居全国第三位;炼镁用白云岩、轻稀土矿等8种矿产居全国第四位;磷矿居全国第五位。四川矿产资源有以下特点:一是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于全国水平;资源种类齐全,但多数矿种储量不足,除钒钛磁铁矿、岩盐、芒硝、铅锌、硫、铁矿、石棉、云母、金、磷、水泥灰岩等储量可满足开发需要外,多数矿产资源都存在资源数量不足、质量差、探明矿山不足的问题。二是分布相对集中,有利于形成综合性矿物原料基地。如川西南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稀土资源为优势,是中国的冶金基地之一;川南地区以煤、硫、磷、岩盐、天然气为主的非金属矿产种类多、蕴藏量大,是中国化工工业基地之一;川西北地区稀贵金属(锂、铍、金、银)和能源矿产(铀、泥炭)资源丰富,是潜在的尖端技术产品的原料供应地。三是共、伴生矿产多,具有重要的综合利用价值。如攀西地区的钒钛磁铁矿是中国著名的三大综合利用共生矿之一。四是已探明储量的矿产中贫矿多、富矿少。除铅、锌、镉、银、岩盐、钙芒硝等品位稍高外,其他矿产多为中、贫矿。[5] 珍稀生物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牛羚、绿尾虹雉、苏门羚、黑鹳、云豹、雪豹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小熊猫、猕猴、黑熊、大天鹅、水鹿、红腹角雉等。4人口民族人口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户籍人口为人。男性人口为人,占50.77%;女性人口为人,占49.23%。总人口性别男女比(以女性为100)为103.14;汉族人口为人,占93.90%。少数民族人口4907951人,约占6.10%。其中,彝族人口最多,其次按人口数依次为藏族、羌族、苗族、回族等。201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8076.20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6.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515.6万人,乡村人口4560.6万人,城镇化率43.53%,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79.73万人,人口出生率9.89‰,比上年上升0.1个千分点;死亡人口55.79万人,人口死亡率6.92‰;人口自然增长率2.97‰。民族四川为多民族聚居地,有55个少数民族,490.8万人。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为省内世居少数民族。四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全国第二大藏区。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及木里藏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北川羌族自治县。被誉为“中国第二藏区”、“中国唯一羌族聚集区”、“中国第一彝族聚集区”。[6] 彝族是四川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大小凉山与安宁河流域。彝族是一个古老且具有独特文化的民族,男女老少幼都喜欢披一件羊皮毡,俗称“擦耳瓦”。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历法。农历六月二十四是彝族人民最盛大的节日――火把节。藏族人口中95%使用藏语和嘉戎语,其中有40%左右的人兼通汉语。彝族人口中95%使用彝语,其中约60%的人兼通汉语。羌族人口中70%使用羌语,其中70%兼通汉语。世居的少数民族中,除回族外都使用本民族语言。洛带古镇其中85%以上都是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涌入的粤、赣、闽客家人后裔,他们至今仍完整地沿袭着客家风俗,说着有“古汉语活化石”之称的客家方言 [7] 。四川是西部客家大省,自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以来,逐步形成了以龙泉驿区为核心的西部最大的成都东山客家方言岛,客家人口总数达50万,较好保留了客家语系和生活文化。而在全川,目前约有70万人会讲客家话 [8] 。5经济综述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260.8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25.6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3579.0亿元,增长11.5%;第三产业增加值9256.1亿元,增长9.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2454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3.0:51.7:35.3。[9] 居全国第八位,西部地区第一位。2013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049.2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55.4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全年进出口总额645.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出口额419.5亿美元,进口额226.4亿美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05.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0.2%。待入境旅游者209.6万人次,下降7.8%;实现旅游外汇收入7.6亿美元,下降4.3%。全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784.1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税收收入2103.5亿元,增长15.1%。公共财政支出6194.3亿元,增长13.6%。[9] 工业2013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1578.5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1.7%。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163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0%,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1.2%,轻重工业的比为33.9:66.1。七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5.9%,增长11.0%。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2687.1亿元,增长30.7%。规模以上工业41个行业大类中有35个行业增加值增长。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0.1%,汽车制造业增长30.0%,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4.4%,开采辅助活动增长11.7%,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13.4%,纺织业增长8.6%,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20.0%,化学纤维制造业增长17.7%,家具制造业增长9.5%,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长10.0%,金属制品业增长10.3%。从主要产品产量看,汽油产量比上年增长13.6%,天然气下降0.2%,发电量增长23.8%,铁矿石增长17.3%,成品钢材增长21.1%,水泥增长7.2%,白酒增长9.8%,化学药品原药增长1.3%,汽车增长101.8%,电子计算机整机增长34.5%。[9] 农业2013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与上年持平;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26.5万公顷,增长1.4%;中草药材播种面积10.4万公顷,增长2.2%;蔬菜播种面积127.6万公顷,增长2.4%。2013年粮食总产量3387.1万吨,比上年增长2.2%,其中小春粮食减产2.1%;大春粮食增产3.1%。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290.4万吨,增产1.4%;烟叶产量25.1万吨,减产8.7%;蔬菜产量3910.7万吨,增产3.9%;茶叶产量22.0万吨,增产4.9%;园林水果产量718.7万吨,增产4.9%;中草药材产量40.4万吨,减产2.3%。2013年生猪出栏7314.1万头,比上年增长2.0%;牛出栏264.7万头,增长4.2%;羊出栏1583.6万只,增长1.3%;家禽出栏增长2.9%;兔出栏增长3.4%。禽蛋、牛奶产量分别下降0.8%和1.5%。2013年完成荒山荒(沙)地造林20万公顷。其中,完成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5.2万公顷,完成退耕还林工程1.9万公顷;年末实有森林管护面积17710千公顷。年末全省共有湿地公园27个,其中省级湿地公园13个(2013年新批建5个),国家湿地公园14个(2013年新批建4个)。年末森林覆盖率35.5%,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2013年水产养殖面积19.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6%;水产品产量126.1万吨,增长6.0%。2013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万公顷,年末有效灌溉面积264.7万公顷。全年新增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60平方公里,累计77230平方公里。新解决饮水困难人口292.6万人。新增农业机械总动力243.2万千瓦,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937.2万千瓦,增长6.6%。全年农村用电量163.5亿千瓦小时,增长4.8%。[9] 6政治现任领导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明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魏宏四川省政协主席:暂缺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柯尊平中共四川省委常委:李登菊、叶万勇、王怀臣、钟勉、黄新初、陈光志、李昌平、刘玉顺、吴靖平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钟勉、黄彦蓉、王宁、陈文华、刘捷、曲木史哈、甘霖、侍俊7交通铁路古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经过不断地建设,四川成为了西南的交通枢纽。铁路是四川沟通省内外运输的大动脉。四川铁路已形成包括宝成铁路等5条铁路干线、8条铁路支线和4条地方铁路组成的铁路网。宝成铁路连接陇海铁路,是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达成铁路东接襄渝铁路,是四川与湖北间的重要通道。成渝铁路沟通重庆和四川,是新中国自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同时也是四川通往贵州及华南的重要通道。成昆铁路南接南昆铁路,是四川通往广西的重要通道。内六铁路南接沪昆铁路、水红铁路,连通湘黔铁路、南昆铁路,是沟通云、贵、川三省的又一条主要干线,成为西南出海的便捷通道。[10] 水运长江横贯全省,是水路运输的干线,并与岷江、金沙江等支线沟通,在境内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水路运输网络。 四川水路主要有金沙江段、长江段、沱江和嘉陵江水系水域。其中,金沙江新市镇以下,岷江乐山以下,嘉陵江阆中以下常年可通轮船,乐山、宜宾、泸州是水路干道上的重要城市。[10] 公路四川公路里程居全国第一,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居西部第一。四川省公路以成都为中心,干、支线公路呈辐射状分布,同时,又辅以东西、南北线路的相互交织。 主要的公路干线有:川藏公路、川青公路、川陇公路、川陕公路、川渝公路、川云东路、川云中路、川云西路及川滇路等。 成都汽车中心客运站是四川最大的公路客运枢纽站。 四川第一条高速公路DD成渝高速公路是四川省与重庆直辖市之间的公路交通大动脉。它全长340.2公里,于1995年全线开通。 此外,成都DD都江堰、成都DD绵阳、成都DD乐山DD峨眉山、成都DD雅安以及内江DD自贡DD宜宾、达州DD重庆等高速公路也在四川的公路交通中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10] 航空四川的航空事业发展很快,拥有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和达州河市机场、泸州蓝田机场、绵阳南郊机场、九寨黄龙机场、宜宾菜坝机场、南充高坪机场、西昌青山机场、康定机场、攀枝花保安营机场和广元盘龙机场等支线机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已成为中国四大航空港之一,是中国中西部地区最繁忙的民用枢纽机场,中国西南地区的航空枢纽和重要客货集散地。使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航空公司有16家,航线140多条,可以直飞国内外众多城市。2011年,旅客吞吐量达到2907.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7.77万吨,机场排名全国第五,城市排名全国第四。规划成都简阳国际机场(成都第二国际机场)该机场2018年建成后,将会是2013年成都双流国际机场2倍大。[10] 四川民用机场所在地机场名成都市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绵阳市绵阳南郊机场泸州市泸州云龙机场广元市广元盘龙机场攀枝花市攀枝花保安营机场南充市南充高坪机场达州市达州河市机场宜宾市宜宾市五粮液机场阿坝州九寨黄龙机场凉山州西昌青山机场甘孜州康定机场稻城亚丁机场8教育本科院校四川省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序号学校建校时间主管部门所在地层次备注1四川大学1896年教育部成都市本-硕-博985工程、211工程2电子科技大学1956年教育部成都市本-硕-博985工程、211工程3西南交通大学1896年教育部成都市本-硕-博985平台、211工程、2011计划4西南财经大学1925年教育部成都市本-硕-博211工程5成都理工大学1956年四川省成都市本-硕-博6四川师范大学1946年四川省成都市本-硕-博7西南石油大学1958年四川省成都市本-硕-博8成都中医药大学1956年四川省成都市本-硕-博9西南民族大学1951年国家民委成都市本-硕-博14成都体育学院1942年四川省成都市本-硕-博19四川农业大学1906年四川省雅安市本-硕-博211工程20西南科技大学1939年四川省绵阳市本-硕-博10西华大学1960年四川省成都市本-硕11成都信息工程学院1956年四川省成都市本-硕12四川音乐学院1939年四川省成都市本-硕15成都学院1978年四川省成都市本-硕13成都医学院1947年四川省成都市本-硕21绵阳师范学院1940年四川省绵阳市本-硕22西华师范大学1946年四川省南充市本-硕23川北医学院1951年四川省南充市本-硕24泸州医学院1951年四川省泸州市本-硕25四川警察学院1950年四川省泸州市本-硕26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1956年中国民航局广汉市本-硕27四川理工学院1965年四川省自贡市本-硕16成都师范学院1955年四川省成都市本科17成都工业学院1913年四川省成都市本科18四川旅游学院1985年四川省成都市本科28四川文理学院1976年四川省达州市本科29乐山师范学院1978年四川省乐山市本科30内江师范学院1956年四川省内江市本科31四川民族学院1948年四川省康定县本科32攀枝花学院1983年四川省攀枝花本科33宜宾学院1978年四川省宜宾市本科34西昌学院1939年四川省西昌市本科35成都东软学院2003年四川省教育厅成都市本科民办36四川传媒学院1997年四川省教育厅成都市本科民办37成都文理学院2004年四川省教育厅成都市本科民办38四川电影电视学院1992年四川省教育厅成都市本科民办39四川文化艺术学院2001年四川省教育厅绵阳市本科民办40四川工业科技学院1995年四川省教育厅德阳市本科民办41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2000年四川省教育厅乐山市本科独立学院42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2002年四川省教育厅成都市本科独立学院43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2001年四川省教育厅成都市本科独立学院44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2000年四川省教育厅成都市本科独立学院45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2001年四川省教育厅成都市本科独立学院46四川大学锦城学院2005年四川省教育厅成都市本科独立学院47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2006年四川省教育厅绵阳市本科独立学院48四川大学锦江学院2006年四川省教育厅眉山市本科独立学院49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2006年四川省教育厅绵阳市本科独立学院50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2009年四川省教育厅南充市本科独立学院专科(高职)院校学校名称办学层次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国家示范骨干高职立项院校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全国大学生满意度50强高校广安职业技术学院部省市共建高职院校9文化文化区四川主要有四个文化区组成巴文化区:南充、阆中 巴中、达州、广安、乐山沐川、内江(隆昌、资中)、广元东部以及自贡(自流井、大安、沿滩和富顺)、宜宾、泸州(注意:完整的巴文化区为中央直辖市重庆(巴国国都)、四川东北东南部以及湖北省恩施州与宜昌、陕西汉中与安康等地区),蜀文化区:成都、绵阳、德阳、遂宁、雅安、眉山、资阳、乐山、广元西部、自贡(贡井和荣县)和内江(市中区、东兴区、威远)(战国时代之前,巴国(首府今中国重庆)和蜀国(首府今四川成都)是当时中国西南最重要的两个国家)攀西文化区:攀枝花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凉山州首府西昌,所以常常统称为攀西)川西高原: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处四川西部的高原区域)划分依据:巴文化区西周时、巴、蜀、苴、氐先民在嘉陵江、白龙江合台地上,建立奴隶制式国家“昔阝”春秋为古巴国故地。巴中越来越多的巴人遗迹被发现证明了该地是巴文化区,巴中的“巴”更是证明了与巴的密不可分。南充阆中曾经短暂的做过巴国的别都,后来因为与广元地区的蜀国诸侯国"苴''相接,出于安全考虑巴国很快把首都迁移出去。广元一直是巴国和蜀国的争夺地,虽然蜀国在广元地区建立了侯国“苴”,但"苴”国的构成主要是巴民族,故为巴文化区。便是依靠浓郁的本地巴文化得来。达州市宣汉罗家坝的巴国遗迹,证明了达州是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根据商朝《辞源》巴、蜀的界线为广元、资中、沐川为一线,因此资中与沐川为巴文化区,并且还记载巴国区域分布在现嘉陵江流域,岷江下游,沱江下游,长江上游,因此宜宾、泸州为巴文化区。蜀文化区成都,三国时期蜀国(221-263年)的都城。雅安和乐山一带的青衣羌国是蜀文明的一支,后来被蜀国合并。自贡一带是蜀国的盐产地,盐使自贡、内江一带成为蜀国的“私家重地”和沃野。广汉"三星堆”是蜀国的重要文明区域。内江盛产甘蔗,故简称“甜城”,这便是蜀文化中的“糖”文化发祥地;同时也是书画、文化之乡。攀西文化区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是彝族文化区,攀枝花虽汉族人口占多数,但该地区一直是彝族文化的重要区域。川西高原文化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以丰富的藏文化为主和部分羌文化为主。习俗走人户汉族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民间凡遇年节或婚嫁、新居落成 等情况。都要到亲戚家串门探望,称为走人户。[11] 拜把子旧时汉族社会交际习俗。又称结盟、结拜、换帖等。流行于四川各地。基于共同利益的个人或集团,以磕头换帖、同饮血酒、对天盟誓的方式结为兄弟,以共同的信仰和誓言来约束和维护共同的利益关系。[12] 送节礼汉族交际习俗。流行于四川和地。民间凡遇春节、端午、中秋等重大节日,嫁出去的女儿携女婿,分家另过的儿子携媳妇,带上礼物回家拜望父母。亲朋好友之间也在上述节日期间互相拜节送礼。该习俗现仍流行,只是所送礼物随时代发展已有变化。[12] 学三年跟三年汉族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旧时投师学艺一般需三年时间。按习俗,三年之中,师傅只管徒弟伙食,会给少量衣鞋钱和剃头钱,不给工钱,徒弟出工得的工钱也归师傅。三年期满后,许多徒弟还要跟三年才能独立谋生。这三年里,徒弟相当于半个工人,有一定收入。[12] 办出师酒汉族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技师艺满三年后,如果所学技术过关,征得师傅同意,便可“出师”。届时,徒弟要大办“出师酒”,请行内有名气的人来参加,祭祀行业祖师神,酬谢师傅的教艺之恩。徒弟给师傅叩头,送给师傅衣帽鞋袜;师傅退还投师文约,对徒弟说些祝愿的话。按规矩,无钱谢师、未办出师酒的,不能算出师。隔代同姓汉族社会习俗。流行于犍为县罗城、定文、寿保等乡镇。这一带张姓和吴姓中,保留着隔代同姓的习俗。为了使香火不断,便采取了隔代同姓的办法。[12] 川剧川剧是中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它历史悠久,保存了不少优秀的传统剧目和丰富的乐曲与精湛的表演艺术。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川剧绝技丰富,如托举、开慧眼、变脸、喷火、藏刀等,令人叹为观止。[12] 10旅游概况四川不仅有以大熊猫为主的各类珍稀动植物自然保护区,还有众多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川菜、川酒享誉海内外,川菜是四大菜系之一,是中国最民间的菜系;川酒有“川酒云烟”、“川酒天下”之说,拥有全国最高的白酒产量和品牌最集中的白酒集群。四川已成为中外旅游者瞩目的旅游胜地。来过四川的中外游客、古今文人都会为四川雄、奇、险、秀、幽、野、古、绝的自然风光所倾倒。[13] 四川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历来有“天下山水在于蜀”之说,并有“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门乐山大佛天下险,金城天下奇”之誉。四川拥有五处世界遗产,数量上仅次于北京的六处,居全国第二位;并且世界遗产的种类丰富,有三处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一处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一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四川省自贡恐龙博物馆与美国国立恐龙公园、加拿大恐龙公园齐名,为世间三大恐龙遗址博物馆之一。四川省有贡嘎山(蜀山之王)、华蓥山(天下情山)、金城山(中国道教仙境)、螺髻山、天台山、青城山(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千佛山、四姑娘山(蜀山皇后)、蒙顶山、峨眉山(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西岭雪山等著名山峰,有横断山系的雀儿山、大雪山、邛崃山、岷山,以及大凉山、小凉山、龙门山、丹景山、葛仙山、米仓山、大巴山、龙泉山等大小山脉。[13] 旅游景区四川是中国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最多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之一,拥有3处自然遗产,1处文化遗产,1处自然文化双遗产,9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1992年12月第16届会议批准,将中国提名的武陵源、九寨沟、黄龙三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四川就占了2个。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9个)成都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绵阳北川羌城旅游区(中国羌城-老县城地震遗址-“5?12”特大地震纪念馆-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北川新县城-吉娜羌寨)乐山峨眉山景区乐山乐山大佛风景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景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黄龙风景名胜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特别旅游区(震中映秀-水磨古镇-三江生态旅游区)阆中市阆中古城旅游区景区广安市邓小平故里旅游区文化遗产九寨沟、黄龙、乐山大佛、峨眉山、都江堰、青城山、卧龙、四姑娘山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有:乐山大佛――峨眉山、青城山――都江堰、黄龙――九寨沟、剑门蜀道、蜀南竹海、贡嘎山等。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乐山大佛、杜甫草堂、武侯祠 四川风景名胜(3张)、大足石刻、三星堆遗址等处。此外,还有19处省级风景名胜区和27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大熊猫、银杉等为主的各类珍稀动物、植物保护区17个。另外,四川还有国家森林公园11处、自然保护区40处、省级风景名胜区44处,从高原、山地、峡谷到盆地、丘陵、平原,从江河湖泊到温泉瀑布,从岩溶地区到丹霞地貌,一应俱全,素有"风景省"的美称。尤其是中国三大林区、五大牧场之一的川西横断山区,雪峰卓立,林海苍茫,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汹涌澎湃,奔流其间,形成了许多神秘、险峻的旷世奇观,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旅游资源四川旅游资源丰富多样,许多景观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独有或罕见的。贡嘎山,海拔7556米,为蜀山之王;四姑娘山海拔6250米,称“蜀山皇后”;西岭雪山雄峻美丽;若尔盖、阿坝、红原大草原广袤无垠。安岳石刻、乐山大佛、都阆中古城江堰等人文景观中外驰名;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九寨沟、黄龙寺更比作“童话世界”“天上瑶池”。阆中被誉为四川最大的“风水古城”,是全国现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2010年阆中再次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现保存完好的景点有汉桓侯祠(张飞庙)、永安寺、玉台山石塔、巴巴寺、清真寺、川北道贡院、华光楼、滕王阁公园、道台衙门等文化景点。四川除了有许多自然风光外,许多的旅游景点也是全国的最佳避暑胜地,每年的7、8月份有大批的外地游客向前往四川避暑。避暑胜地如:峨眉山、都江堰、青城山、九寨沟、黄龙、诺水河、光雾山等。四川文化区划分为四个区域:巴文化区、蜀文化区、攀西文化区、川西高原。四个文化区各具四川旅游文化特色。11特产美食美食四川火锅川菜作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在中国烹饪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取材广泛,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著称,并以其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融会了东南西北各方的特点,博采众家之长,善于吸收,善于创新。[14] 特产成都:彭州九尺板鸭、彭州桂花陶瓷、彭州军屯锅盔、郫县豆瓣、文君酒、文君绿茶、清泉红喜兔头、五胖鸭、元宝鸡、四川泡菜、全兴大曲酒、卤漆制品、瓷胎竹编、蜀笺蜀绣、蜀锦、糖油果子德阳:潮扇、孝泉果汁牛肉、黄许松花皮蛋、绵竹年画、什邡板鸭、中江挂面、中江柚、广汉缠丝兔、绵竹剑南春、连山回锅肉、中江八宝油糕、中江手工空心挂面、罗江豆鸡、绵竹大曲、三溪香茗、绵竹松花皮蛋南充:阆中保宁醋-【四大名醋】、保宁压酒、阆中张飞牛肉、阆州蒸馍、阆中臊子面、川北凉粉、河舒豆腐、营山凉面、营山板鸭、热干面、南部肥肠干饭、锅魁凉粉、顺庆羊肉粉、油茶、肥肠粉、冬菜、大山香米绵阳:绵阳米粉、烟熏腊肉、丰谷酒王、丰谷二曲、野山菇、蕨菜、野生山核桃、荞面凉粉,梓潼酥饼,梓潼片粉广元:广元凉面、苍溪红心猕猴桃、米仓山绿茶、青川黑木耳、朝天核桃、苍溪雪梨、剑门关豆腐、广元油橄榄广安:盐皮蛋、武胜牛肉、顾县豆干、岳池米粉、三巴汤、白市柚、龙安柚、邻水脐橙、黄龙贡米、西板豆豉、龙须茶、九龙挂面、御临榨菜、广安蜜梨、华蓥山葡萄、金沙龙鱼筒、香辣串串螺、玉环瑶柱脯、粉蒸鲶鱼、姻脂红萝卜、武胜凉粉锅盔、华蓥山薇菜遂宁:沱牌曲酒、舍得酒、小磨芝麻油、徐老三豆腐干、麦嘉手撕牛肉、524红苕、安居黄金梨、辛农民牌菜籽油、任隆粉条、香叶尖绿茶、白芷、遂宁牛肉面、射洪油饼子乐山:峨眉雪魔芋、竹叶青茶叶、仙芝竹尖茶叶、苏稽米花糖和沙琪玛、峨眉灵芝、罗城牛肉、峨眉糕、五通桥豆腐乳、西坝米酒眉山:雅妹子风酱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松花蛋、芝麻糕、汪洋镇干巴牛肉、文宫枇杷、曹家梨资阳:临江寺豆瓣,安岳柠檬,通贤柚,双乐挂面,天池藕粉,简阳羊肉汤,简阳海底捞火锅泸州:泸州黄耙、泸州桂圆、合江荔枝、泸州白糕、泸州油纸伞、泸州凤羽茶、先市酱油,护国陈醋、泸州肥儿粉、古蔺麻辣鸡、殷家坡醪糟、纳溪泡糖、酒心糖、长江鲜鱼黄辣丁、泸州老窖、郎酒、国窖1573等内江:甜城蜜饯、内江牛肉面、新店七星椒、周萝卜、黄老五花生酥、复立雪芽、独头蒜炖干贝、隆昌羊肉汤、隆昌苕丝糖、板板桥油炸粑、极品溢香鸡、豆腐脑、资中兔子面、血橙、冬尖、王凉粉、王记牛肉干达州:灯影牛肉、大竹东柳醪糟、渠县三汇果醋、大竹观音豆腐干、凤凰柚,万源萼、旧院黑鸡宜宾:宜宾燃面、宜宾五粮液、宜宾叙府酒、宜宾红楼梦酒、宜宾高洲酒、长宁黄粑、苕丝糖、宜宾酸辣粉、宜宾竹雕工艺、早白尖红茶、筠连苦丁茶、宜宾芽菜、南溪豆腐干、红桥猪儿粑、凉糕自贡:富顺豆花、龙都香茗茶、开花白糕、天车牌香辣酱、扎染、太源井晒醋、自贡红橘、自贡毛牛肉、荣县嫦酒、剪纸、龚扇、燕窝丝、三星米花糖巴中:通江黑木耳、通江银耳、小角楼酒、江口醇、川明参、巴山土鸡、南江黄羊雅安:雅鱼、蒙顶茶攀枝花:苴却砚12著名人物古代嫘祖,黄帝轩辕氏之妻,发明养蚕。李冰,战国时代秦国蜀郡守,擅长水利,都江堰为其杰作。川人称为”天府之父“。文翁,汉代蜀郡守,创办中国首个官学“文翁石室”。落下闳(前140年-87年)四川阆中人,西汉时期历法专家,中国 “春节老人”。司马相如(前179年-前117年),四川成都人(一说为蓬安县人),汉代文学家,擅长汉赋。卓文君,四川邛崃人,汉代才女。扬雄(前53年-18年),四川成都人,汉代哲学家、文学家。王平:(?----248),巴西宕渠(今四川省渠县东北)人,三国时蜀汉后期大将。谯周:(201?-270),四川阆中人(一说西充人)三国蜀汉儒学大师和史学家, 《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老师。武则天 (公元624年-公元705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封建时代的杰出政治家 ,广元利州人。陈寿(233年-297年),四川南充人,西晋史学家,著有《诸葛亮集》及《三国志》。袁天罡:唐初益州成都人,是与李淳风齐名的初唐两大方士之一、天文学家、阴阳术数家。现与李淳风同葬于四川阆中天宫院。代表作为 《推背图》《六壬课》《五行相书》《称骨论命》 ,对后代易学影响深远。陈子昂(661年-702年),四川射洪人,唐代诗人,著有脍炙人口的《登幽州台歌》。李白(701年-762年),四川江油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第一诗人。黄筌(903年-965年),四川成都人,五代十国时期西蜀画家,开创了中国工笔花鸟画派先河。王建:前蜀国国王,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开国皇帝,公元907年D918年在位。苏舜钦(1008年-1048年),四川中江人,北宋文学家。苏洵(1009年-1066年),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1037年-1101年),四川眉山人,宋代第一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1039年-1112年),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张宪(?- 1142 ) 四川阆中人,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女婿。魏了翁(1178年―1237年),四川蒲江人,南宋哲学家,蜀学之集大成者。秦九韶(1202年―1261年),四川安岳人,南宋数学家,著有《数书九章》,中国剩余定理和秦九韶算法的发明者。杨廷和()字介夫,号石斋,汉族,四川新都人,明代著名政治改革家,文学家杨慎之父。杨慎(1488年-1559年),四川成都人,明代文学家,明朝三大才子之首,“滚滚长江东逝水……”的作者。张鹏翮()字运青,号宽宇,今四川蓬溪县人。清代名臣、治河专家、吏部尚书兼文华殿大学士。张问陶(),四川遂宁人,清代蜀中诗冠、书画家,著有《船山诗草》。万安,生卒年不详,字循吉,四川眉州(今天眉山市东坡区尚义镇万冲村)人,明朝内阁大学士,内阁首辅。陈以勤,四川南充人,明朝内阁首辅,嘉靖,隆庆年间宰辅。张思训,四川巴中人,宋代天文学家。刘伯坚(1895年―1935年)四川平昌人,无产阶级革命家。秦宓,四川德阳人,东汉末期蜀汉以辩材出众的大司农秦宓李调元(1734年―1803年),四川罗江人,清朝官员、文人。陈尧叟(961―1017),北宋年间,阆中人,已丑科状元,授光禄寺丞、直史馆,历任河南东道判官、工部员朗,升广南路转运使、广南安抚使。陈尧佐(963―1044),北宋年间,阆中人,端拱元年进士,历任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陈尧咨(970―1034),北宋年间,阆中人,庚子科状元,、历任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永兴军节度使、安国军节度使、武信军节度使。【关于“三陈”籍贯,有阆中人和南部人的分歧,考证两地的证物,与官修史籍和遗址相互印证,应为阆中人。 现今阆中东山园林风景区的状元洞有自宋代遗留至今保存完好古迹、 包括宋真宗题额以及司马池(司马光之父)和苏轼的题字石刻。】 [15] 佐证,刘光第(1859年―1898年),四川富顺人,清朝官员、戊戌六君子之一。杨锐(1855年-日),字退之,易字叔峤,又字钝叔,号蝉隐,四川省绵竹县人。戊戌六君子之一,清末维新派人士。刘宜国(1952~),四川安岳人,易学导师,世界杰出易学专家,神刻奇门、五柱、求证论、易学公理等创始人。近代辛亥革命时期:吴玉章、龙鸣剑、王天杰、蒲殿俊北洋政府时期:尹昌衡、陈h、熊克武、戴勘、杨庶堪、张澜、刘湘、刘存勋、杨森、邓锡侯、赖心辉国民政府时期:谢持、赖心辉、刘文辉、刘湘、王缵绪、张群、邓锡侯、王陵基近代文学大师巴金(日-日),四川成都人,无党派人士,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现代著名的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金香碧(月)四川宣汉漆碑乡人,开县人大副主任、开县妇联主席、开县作协名誉会长,“四川好儿女”。当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朱德、邓小平、陈毅、罗瑞卿、胡云辉、黄继光、邱少云、郭沫若、李鹏、杨尚昆、张爱萍、廖志高、李井泉、张国华、刘兴元、谭启龙、杨汝岱、谢世杰、张学忠、李大章、杨超、张国华、刘兴元、鲁大东、杨析综、蒋民宽、张皓若、肖秧、宋宝瑞、张中伟、蒋巨峰明星艺人田翌臣、晏阳初、王光祈、赵一曼、喻培伦、张大千、范绍增、范长江、陈子庄、徐中舒、张秀熟、艾芜、阿来、高敏、梁艳、陈龙灿、张山、胡韵、刘心武、刘仪伟、流沙河、张嘉倪、江映蓉、李宇春、纪敏佳、刘晓庆、 张靓颖、张含韵、魏雪漫、刘纯燕、陈欧、郭敬明、易易、邓家佳、万妮恩、谢娜、张杰、孙艺洲、白举纲、贾盛强、黄英、郁可唯、刀郎、王铮亮.马雪阳、唐艺昕、谭松韵、张力尹、阿兰?达瓦卓玛、蒲巴甲、泽让南木甲军事邓小平(),四川广安人,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朱德(),字玉阶。四川仪陇人。 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陈毅(),1901年生,字仲弘。四川省乐至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罗瑞卿(),四川南充人,大将军衔,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公安部创建人,首任公安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十位大将之一。张爱萍()四川达州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组织领导“两弹一星”。就任过华东军区参谋长、国务院副总理、国防科委主任、国防部长。梁光烈,1940年12月生,四川三台人,现任中共中央委员,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上将军衔。曾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国防部部长。刘湘(),四川大邑人,民国军阀,四川四巨头(刘湘、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之一,号称“四川王”。民主人士张澜(),男,字表方,四川南充人(今西充县莲池乡人)、民族主义者、爱国主义者、教育家。吴玉章(),男,原名永珊,字树人,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双石桥蔡家堰、革命党人、教育家、(人民大学创始人)。江竹筠(别名:江姐)(1920年~1949年),原名江竹君,曾用名江志炜、江雪琴,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山铺镇江家湾的一个农民家庭。词条图册更多图册◆四川风景名胜(3张)四川景区图册(66张)配图相册(5张)四川景点图片(23张)四川(13张)游历四川(转)(5张)四川图片(12张)四川旅游风景相册(7张)词条图片(9张)1/3四川省行政区划副省级市成都市地级市自贡市攀枝花市泸州市德阳市绵阳市广元市遂宁市内江市乐山市南充市宜宾市眉山市广安市达州市雅安市巴中市资阳市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划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重庆市上海市省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台湾省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参考资料1. 四川概况 .四川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 靖康之乱后的南迁/明清时期的大移民 .中国民族报社[引用日期].3. 首页 .四川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4. 四川地理特点 .四川省中国旅行社[引用日期].5. 矿产资源 .四川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6. 四川概况 .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2013年[引用日期].7. 洛带古镇恭迎世客会嘉宾 .新华社四川分社 [引用日期].8. 客家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 推动对四川客家语言的研究 .四川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9. 2013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四川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10. 交通概述 .新浪网[引用日期].11. [四川民俗风情]走人户 .四川文明网[引用日期].12. 四川省民俗风情 .中国网[引用日期].13. 四川概况 .国际在线[引用日期].14. 麻辣鲜香 DIY八种最受欢迎的四川菜 .新浪网[引用日期].15. 再启北宋三陈籍贯之争 .网易[引用日期].热门问题来自更多问题?正宗四川酸菜鱼做法.2个回答[]?四川交通违章查询网.2个回答[]?四川泡菜详细腌制方法.2个回答[]?2013年下半年四川公务员考试时间和报名时间是多久啊?.9个回答[]?四川旅游景点大全.8个回答[]词条标签:中国四川成都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划四川省行政区划中国各省(自治区)省会(首府)中国省份(自治区)简称地理 , 行政区域 欢迎您转载分享:
相关军事新闻
热点军事新闻
精彩书库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