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和中国现代发展的对比

1500年以来的历史,是人类由分散隔绝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过程,其主线是现代化(或工业化)。但是在此进程中,不同地区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1)一般认为,真正意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1500年以来的历史,是人类由分散隔绝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过程,其主线是现代化(或工业化)。但是在此进程中,不同地区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1)一般认为,真正意
1500年以来的历史,是人类由分散隔绝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过程,其主线是现代化(或工业化)。但是在此进程中,不同地区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1)一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的第一步完成于17世纪40年代到18世纪晚期。请从欧美在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方面的新变化予以概括说明。示例:文化上,近代自然科学兴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活跃。政治上:经济上:(2)为什么说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的100年间,资本主义逐渐成为一个世界体系?生产方式:政治变革:国际格局:(3)垄断组织产生的条件和实质是什么?二战后垄断又有何新的发展?(4)(以下3个问题中任选一个回答)从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中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法,主要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进入垄断阶段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体制方面所呈现的不同特征,说明它们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差异性和多样性。(5)人们常说,中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步履艰难,一波三折。请列举19世纪60年代到五四运动前,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三次尝试。
(1)政治: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经济:手工业工场(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发展或英国开始工业革命。(2)主要国家先后完成手工工场到大机器生产(或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过渡;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如具体列出1848年欧洲革命、1861年俄国改革、德、意统一、美国内战、明治维新中2项以上也可给1分);殖民扩张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或殖民地半殖民地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3)是在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情况下,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并得到发展。(4)甲:英国大块拍卖封建地产,法国把没收的土地分成小块卖给农民、美国颁布《宅地法》解决土地问题。乙:英、法——国内革命战争;美——民族独立战争;日、俄——自上而下的改革;德、意——王朝战争。(4种答出三种即可)丙:英、法、美民主化进程比较顺利;德、日、俄政治上保留了封建残余,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倾向有所加强。(5)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首先要弄清“现代化”的含义。所谓“现代化”,其核心和推动力是经济方面的工业化(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制取代手工工场),主要特征表现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取代并战胜自然经济;政治上表现为民主法制代替封建专制特权;思想文化上表现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兴起、发展;科学上表现为近代自然科学诞生并迅速发展,促进生产力突飞猛进。其次要联系所学知识,分层作答。第一、二问直接表达出来即可;第三问需理清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线索,注意知识的纵向联系,其中关键是对垄断组织实质的认识;第四问根据题目要求,自己选定一个问题将所学知识表述出来即可,但要注意扣题“说明它们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差异性和多样化”;第五问要在限定时间(19世纪60年代至1919年)、限定地区(中国),根据现代化的含义判断这一时期哪些重大事件体现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我不是在活着,我只是在消磨时光的生活。欢迎来到柒染,在这里找到一份自己的生活时光
李约瑟难题是英国学者李约瑟所提出的,其内容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李约瑟在1930年代开始研究中国科技史时提出了这一问题。197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称之为李约瑟难题。很多人把李约瑟难题进一步推广,出现“中国近代科学为什么落后”、“中国为什么在近代落后了”等问题。对此问题的争论一直非常热烈。 李约瑟之前 早在李约瑟之前,就有很多人提出与李约瑟难题类似的问题。中国学者中最有名的是任鸿隽在中国最早的科学杂志《科学》第1卷第1期(1915年)发表《说中国无科学之原因》一文提出了类似的问题。 而西方作品的部份,魏特夫在1931年的一篇文章《为何中国没有产生自然科学?》开启了李约瑟对中国的科技史的研究兴趣。若如很多不深入理解者所以为“为何中国没有产生科学”这句话就是李约瑟问题的全部内容,那么不亦是说:李约瑟是被“李约瑟难题”所吸引,进而研究它,然后再把它给提出来──这么说显然是不准确的。 李约瑟在经过他毕生的钻研后总结说:魏特夫的看法是太过肤浅的并且是欧洲人本位的。在这一个部份,李约瑟已经在西方获得“中国科技史”的权威研究者评价,但李约瑟却也必须承认中国这四、五百年来的科学落后仍是不争的事实,所以魏特夫的提问仍然没有解决,而李约瑟不愿意武断地结论中国人的民族性较西方人次等。正是因为李约瑟拒绝像他所批评的魏特夫一样用民族性差异做为这个问题的解答,因此陷入了难题。 另外他补充到: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也互相影响了政府的态度。中国独有的水利问题(尤其是黄河)令中国人从很早的时候起就得去修建水利网。而且必须从整体集中资源治理,才能有希望解决水患问题。水利网超出了任何一个封建领主的领地,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中国,封建主义让位给中国官僚式的文明。 最后他做出结论:“如果中国人有欧美的具体环境,而不是处于一个广大的、北面被沙漠切断,西面是寒冷的雪山,南面是丛林,东面是宽广的海洋的这样一个地区,那情况将会完全不同。那将是中国人,而不是欧洲人发明科学技术和资本主义。历史上伟大人物的名字将是中国人的名字,而不是伽利略、牛顿和哈维等人的名字。”李约瑟甚至说,如果那样,将是欧洲人学习中国的象形文字,以便学习科学技术,而不是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按字母顺序排列的语言。 其实李约瑟一直强调其问题是把双刃的剑,李约瑟难题还有另外一个表述方式:为什么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之间,在将人类的自然知识应用于实用目的方面,中国较之西方更为有效?或者,为什么近代科学,关于自然界假说的数学化学及其相关的先进技术,只是辉煌而短暂地兴起于伽利略时代的欧洲? 李约瑟难题的前提可能是错误的 李约瑟难题本身的前提就有疑问,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很可能并未高于西方,尽管中国人有不少发明创造,但总体而言,中国很有可能仍然落后于西方。中国的科学是一定落后于西方的,因为中国以实用技术为主,缺乏理论研究,中国的研究不像西方那样是为了探索宇宙规律,而更多地出于实用的目的。古希腊人从泰勒斯的时候起就认识到:“宇宙是有规律的,是可以理解的。”但中国人从未产生相同的认识。 科学方面,中国没有产生逻辑化的、系统的科学体系,只有零散的科学知识。 中国的数学是以案例为基础的,不像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那样是以公理化体系、逻辑推理建立起来的,此外,中国的数学缺乏证明。天文学方面,中国人精于记录天象,但对天地的认识长期停滞不前,始终没有发现大地是球形的。更没有提出像地心说、日心说那样一数学几何为基础的宇宙模型。技术方面,虽然中国有不少技术发明,但由于各种原因所限,很多发明并未被广泛应用,因此,使得中国的总体技术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活字印刷一直无法在中国推广开来,清末时广泛运用的仍是雕版印刷。由于明清的海禁,指南针用处也不大。中国的火药缺乏改进,威力不佳,以致明末需要从西方人处购买红衣大炮来抵抗清军。由于中国禁止民众迁徙,采取诛族、连坐等严苛法律,加上税、兵役、徭役繁重,中国的农业技术一直无法推广,历史上不断发生饥荒和食人事件。爱因斯坦曾经明确表示,由于中国既没有产生形式逻辑也没有产生实验方法,中国是不可能产生科学的。一些中国学者也指出,李约瑟对中国的科学技术过度拔高。 关于李约瑟难题的争论和见解一直都比较多,直到现在仍然没有等到一个完整的答案。 另外现任李约瑟研究所所长古克礼转述了李约瑟临终前的观点:“李约瑟先生透过他多年来对中国以及中国人的了解,他确信中国能够再度崛起,一个拥有如此伟大的文化的国家,一个拥有如此伟大的人民的国家,必将对世界文明再次做出伟大贡献。”当前位置:
>>>导致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廉价原料..
导致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廉价原料产地的拓展B、分工的发展使劳动工具进一步专业化C、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D、英国工人和技师的努力探索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期末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导致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廉价原料..”主要考查你对&&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从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新议会的事件开始到1688年詹姆斯二世退位的事件结束,以新贵族阶级为代表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起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君主制)”、“内阁制”,颁布《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制约,人类社会由专制转向民主,由人治转向法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在政治、经济、宗教上的对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背景:1.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发展,它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最基础的条件:(1)新航路开辟后,英国成为大西洋航路的中心,便利了英国的海外贸易和掠夺。(2)海外贸易的拓展,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手工工场在制呢、采煤、炼铁、造船等领域建立并得到发展。(3)随着制呢业的发展,“圈地运动”愈演愈烈,英国农村出现许多的资本主义牧场和农场,同时出现农业工人。在英国,资本主义已深入农村。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形成,他们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推动者和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的必要条件。3.海上霸权的确立,16世纪统治英国的都铎王朝在竭力削弱旧贵族的势力,同时鼓励工商业和海外掠夺,打败了老牌的殖民强国西班牙,建立了海上霸权,这一切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4.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封建专制统治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成为英国社会的根本矛盾,它们矛盾的不断激化,最终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5.封建王朝专制统治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17世纪,斯图亚特王朝厉行专制,经常触犯到资产阶级的利益。又实行宗教专制,迫害“清教徒”。导致阶级矛盾激化。6.清教运动宗教改革后,英国国教在英国确立统治地位,清教运动主要目的是清除国教中的天主教残余,这与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有非常多的共同要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推行封建专制统治,鼓吹“君权神授”,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权利受到侵害,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3.爆发:1640年,查理一世被迫恢复议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议会要求限制王权。4.内战:(1)查理一世派兵镇压议会,挑起内战。克伦威尔率领议会军在纳西比战役中,击溃王军主力。1649年初,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这一年,英国宣布成立共和国。(2)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共和国成立后,他掌握了国家大权。不久,他驱散议会,就任“护国主”,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3)封建王朝的复辟:1660年詹姆士二世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由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满国王专制统治,发动了宫廷政变。国王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共同执政。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的进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1.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2.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加速了英国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形成;3.促进了英国的工业发展,使英国成为工业革命的起源地,英国逐渐成为欧洲最发达的国家;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议会制度,对其他各国产生巨大影响,并为其他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树立了榜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知识结构图:&
发现相似题
与“导致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廉价原料..”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271444730781739624852315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以往的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一向认为西欧的发展道路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意义(包括对中国)。所谓西欧道路其实主要是英国模式,其核心即工业革命体现的经济变革。但近年欧洲经济史研究的最新成..域名:学优高考网,每年帮助百万名学子考取名校!问题人评价,难度: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以往的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一向认为西欧的发展道路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意义(包括对中国)。所谓西欧道路其实主要是英国模式,其核心即工业革命体现的经济变革。但近年欧洲经济史研究的最新成果证明,英国模式有其特殊性。与历史上的欧洲中心主义者们不同,彭慕兰(按:美国汉学家)承认所谓的“英国模式”不能成为唯一标准、甚至不能被视为“标准”,他进而指出:“英国模式”的形成,是欧洲在与其他地域、其他经济模式的联系和互动中才可能的,彭慕兰这种在广泛的世界联系中观察欧洲的视野,代表了欧洲史研究的巨大进步。尽管如此,在彭慕兰看来,英国在19世纪的兴起还是具有必然性,也正因为“现代性”恰恰率先发生在英国——或者只是发生在英国,所以它才可以被称为一种“模式”。例如,他反复指出:公司式的资本营运方式、战争贷款的债务方式和以贸易和机器生产“节约资源”、特别是节约土地和人力资源的方式,这三者确实是欧洲、特别是英国才具备的极其特殊的经济——政治创制,——而且,这些制度早在工业革命之前都已经存在于英国,尽管它们只是通过工业革命才得以壮大成熟。——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评材料中关于“英国模式”的观点。(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马上分享给朋友:答案(1) 答案示例一:“英国模式”具有普遍性,英国模式所体现的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适用于对于任何国家(或地区)的近代工业化的研究。 欧美其他国家以及日本在英国工业革命影响下开始本国的工业革命,向工业社会过渡;印度等殖民地在英国的影响下,产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向近代社会过渡;19世纪后期,在外国近代工业在示范作用下,中国的洋务运动从外国输入机器开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促使中国经济转型,英国模式在中国近代工业化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证实。综上所述,英国模式具有普遍性。(2) 答案示例二:“英国模式”具有特殊性。新航路开辟,英国独特的地理优势,在海外殖民掠夺中注重资本的积累,以及商业组织形式的创新,占有日益广阔的海外殖民地,市场广阔,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劳动力,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创新,为经济和科技发展营造了宽松的社会氛围,以及本国工业革命所需的燃料——煤的蕴藏丰富,在所有这些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才出现了“英国模式”。美国、法国、日本等国虽然受到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但都按自己的国情走上工业化道路。印度等殖民地地区的近代化也具有自己的特色。如果没有西方的入侵,当时中国经济的发展不一定会走上近代工业化的道路,或许只是在明清商业繁荣的基础上走商业近代化的道路。中国近代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也是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严重不足,中国近代化的动力主要来自商业化,而非工业化。综上所述,“英国模式”不具有普遍意义,只适合与英国自身的发展。(3) 答案示例三:“英国模式”的形成是借鉴吸收了其他地区文明成就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不能称为一种“模式”。比如;促进英国经济发展的因素得益于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意大利兴起的文艺复兴、德意志开始的宗教改革以及对海外殖民地的商品倾销和原料掠夺,美洲金银的大量发现等等。(这个角度可以不要,仅供参考)拓展升华:强调“英国模式”的特殊性,也就是强调不同文明的共生与并存,世界文明发展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点击查看答案解释本题暂无同学作出解析,期待您来作答点击查看解释相关试题日期::在鸦片战争前,英国通过工业革命,迅速发展论起来,比咱们中国要发达很多。中国依然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国。
生2:工业革命使英国迅速崛起,为了占领更多市场,开始侵略中国。
师:出示材料二:&山雨欲来风满楼&
1517年葡萄牙船队进入广东海面,1554年踏入澳门
1575年西班牙人船队出现在福建沿海
1601年荷兰人到达广州,并占澎湖夺台湾
1637年英国船只第一次来到中国
1784年美国船只出现在广州
1792年英国使臣马...工业革命使英国迅速崛起的相关内容日期:英国最新研究:胎教无用 英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人类及其它哺乳动物在出生之前处于深度睡眠中,因此让胎儿享受古典音乐和温言软语的母亲们可能是在浪费时间。 据英国《星期...日期:英国:生宝宝不一定要躺着 英国国家分娩基金会呼吁:孕妇最好采用坐姿、站姿或蹲姿分娩。因为,采用垂直姿势分娩可以缩短分娩第一阶段的时间,减少子宫感染的机会,而且很少需要...日期:英国把性教育排进课程表 中国在青少年性教育方面起步很晚,经验也少。英国的性教育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已经建立起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值得中国青少年工作者借鉴。 说起如何教育子女,中国的家长们可谓是如数家珍。然而,每当孩子认真地提出这样一些问题,诸如,妈日期:[童话作家] 约翰?托尔金 [英国] 英国作家。1892年生于南非。3岁时随母回英国,在英国长大。在母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喜爱儿童文学作品。1915年以一流成绩毕业于牛津大学。他毕业后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期:[童话作家] 麦克唐纳 [英国] 乔?麦克唐纳为苏格兰作家,其作品多以苏格兰生活为题材。他还是一个演说家和诗人。 麦克唐纳出身于农民家庭,曾在亚伯丁大学和希伯莱神学院深造。1845年得到硕士学位后当了牧师。 1855年,麦克唐...日期:[童话作家] 吉卜林 [英国] 约瑟夫?拉迪亚德?吉卜林,作家和诗人,英国短篇小说大师。1865年生于印度孟买,父亲是艺术学校的校长、艺术家、巴基斯坦拉合尔博物馆馆长,对吉卜林后来的写作影响很大。 吉卜林6岁时被送回英国上学,在一家儿童寄养所生活了5年。他从小就熟悉印度日期:[童话作家] c.s.刘易斯 [英国] c.s.刘易斯是英国20世纪著名的文学家,杰出的批评家,也是公认的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基督教作者之一。 刘易斯1898年2月生于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的一个清教徒家庭,律师之家。童年时代生活平静安逸...
&最新内容- - - - - - - - - - - - &&热点推荐
精品专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英语学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学学习-  -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工业革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