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搞英国工业革命命的钱是不是抢来的呢?

英国工业革命命开始的标志是——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英国工业革命命的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英国工业革命命结束的标志——1840年前后英國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18世纪早期,英国织布技术有了显著提高纺织技术去没有相应进步。英国皇家学会用英镑悬赏征求“发明一台出色的能同时纺6根棉线或麻线而只需一人照管的机器”1764年的一天,哈格里夫斯发现妻子珍妮嘚纺车翻倒在地但是纱锭在车轮带动下还在旋转纺纱。受到这一现象的启发他设计出一架装有8个竖立纺锭的机器,这就是珍妮机

珍妮机纺纱机的发明,使纺纱的效率大大提高此后,水力纺纱机、自动织布机等先后被发明出来其他工业部门纷纷效法,陆续采用机器苼产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英国工业革命命开始的标志是:1765年织工哈格里斯夫发明了手摇“珍妮纺纱机”。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加试题)下表是近代英国贸易政策变化大事记英国贸易政策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重商主义政策不利于工业发展
B.英国英国工业革命命后急需海外市场
C.自由主义经济悝论广泛流行
D.自由贸易正式确定为英国的基本国策
0

19世纪中期,欧洲妇女的服装发生变化女式的短裙和女式长裤出现,女子服饰有所简囮出现这一服装改革潮流的社会根源是

A.机器生产使妇女进入工厂
C.女权主义者要求政治地位

难度系数:0.65使用:4次题型:单选题更新:

1811姩,英国诺丁汉郡的袜商不顾行业规矩生产劣质廉价长筒袜手工织袜工组织起来捣毁了不法商人的袜机,约克郡也发生了反对新出现的剪绒机的斗争后愈演愈烈,议会制定法律重判砸机器罪才被遏止斗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劣质产品严重危害了民众健康
B.为了维护公岼的行业竞争秩序
C.工厂机器夺走了手工工人饭碗
D.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残酷压榨

难度系数:0.65使用:4次题型:单选题更新:

如图为英国1800﹣1880姩煤产量曲线示意图。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因是(  )


A.蒸汽动力的推广使用 B.世界市场的需求刺激
C.能源更新的迫切需要 D.矿业技术的鈈断进步

难度系数:0.65使用:2次题型:单选题更新:

  19世纪期间英国工业革命命從英国逐渐传播到欧洲大陆甚至世界的非欧洲部分。起初在传播方面存在着各种障碍。英国有条法律禁止出口机械欧洲大陆的形势也無助于工业化,这尤其是因为行会的力量以及与和战争相联系的动乱但是,战争于1815年结束英国的那条法律也于1825年被废除。很快19世纪30姩代在英国开始的铺设铁路热影响到欧洲大陆。此外在这个时候,英国实业家正在积累剩余资本和寻找向大陆投资的机会到1830年,仅仅法国就雇用了15000至20000英国工人来操纵新机器

  一旦英国工业革命命开始传播,某些因素就决定了传播的方式自然资源、尤其是钢铁的充汾供应和不受行会限制或封建义务妨碍的、自由的流动劳动人口,是非常重要的比利时满足了这两方面的要求,因此成为欧洲大陆上苐一个有待工业化的国家。这一过程在1830年以前开始进行得非常迅速,到1870年大多数比利时人已居住在城市,直接依靠工业或贸易过活早在1830年,比利时每年就生产600万吨煤而到1913年,这数字已上升到2300万吨不过,工业的其他部门也发展得非常迅速所以,从1840年起比利时必須从英国进口煤。

  继比利时之后的是法国不过,由于若干原因其发展速度要快得多。法国的煤、铁资源的所在地相隔一定的距离而且,1871年法国战败后,铁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割让给德国进一步削弱了法国的地位。法国工业传统上专门生产极不适合机械化和大量生产的奢侈品此外,劳动力供应受到限制因为行会力量很强大,农民们又不愿意离开土地尤其是在革命期间分配土地之後。不过工业化确逐渐影响了法国,特别是在法国北部——在阿尔萨斯-洛林以及里尔、鲁昂和巴黎的周围地区蒸汽机的数量从1815年的15台增加到1830年的1625台、1871年的26146台和1910年的82238台。1870年以后工业化的发展速度最为迅速;1870年时,法国制成品的价值为20亿法郎而到1897年时,已增长到150亿法郎嘫而,事实仍旧是到1914年,法国并未象比利时、英国或德国那样彻底工业化

  德国的工业化方式截然不同于法国。由于政治上不统一、交通工具不良、行会强大以及其他种种原因德国开始时发展速度很慢。但是1871年以后,德国工业以巨人般步伐前进使欧洲其他所有嘚经济。包括英国的经济都落后了。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建立,促成了这一惊人的进步同时,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获得使德国丰富的洎然资源又增加了宝贵的铁储备物。德国还占有这样的优势:一开始就拥有比英国较陈旧的设备更有效的新式机械而且,德国政府还通過建立运河网和铁路网、必要时提供关税保护和津贴以及制定能培养出一连串驯练有素的科学家和技师的有效的教育制度提供了巨大的幫助。这些因素使德国到1914年时能在钢铁、化学和电力工业方面超过欧洲其他所有的国家能在采煤和纺织工业方面跟随英国之后。1914年德國工业中的工人人数上升为总劳动力的五分之二,而农业中的劳动者人数则下降为总劳动力的三分之一

  到1914年时,欧洲其他几个国家吔已发展了巨大的工业其中最重要的国家是俄罗斯帝国、和意大利。在海外国家中美国已以非凡的速度前进,而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尤其是美国,凭借前面提到的独特的有利条件到20世纪初已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例如在钢铁生产方面,1910姩时美国生产公吨钢,而其最势均力敌的竞争者德国则生产公吨钢;在煤的生产方面美国的产量61700万公吨,而居于第二位的大不列颠的产量则为29200万公吨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到1914年英国工业革命命已从它在不列颠群岛的最早的中心地大大地向外传播。实际上这一传播巳达到如此巨大的规模,以致英国这时不仅面临可怕的竞争而且已为另外两个国家——德国和美国所超过。

  在较早阶段的英国工业革命命中人们被迫适应新的生活情况,人们从农庄搬到城市全家大半生都在工厂工作。于是发生了许多新的关于卫生福利及老年照料的问题,有时是未获解决的问题许多人住在城市人口密集之地,引起清洁住房,警察及犯罪等问题

  工业化及其随同的变化增高了世界多数人们的生活标准。较之过去有更多的货物可以供用,成本也较低廉但是,增加对货物的需求就意味着原料的消耗和环境的沾污。由于大量生产技术更加强的采用世界若干地区的文化特征在食物,衣着住房,及生活方式上,就趋于标准化

  工业囮也改变了政府。许多国家行使帝国主义以支配各种原料和市场俾能支持工业的发展。工业工人(无产阶级)学会了组织与谈判的技术因此,民主的过程加速因为工人要求对于社会的管理,有更多的发言权

  1、英国工业革命命引起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使用机器为主嘚工厂制取代了手工工场

  2、英国工业革命命带来了城市化和人口向城市的转移。

  3、英国工业革命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4、但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也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比如:贫富分化,城市人口膨胀住房拥挤,环境污染等弊端

  5、英国工业革命命同时引起社会结构的改变。

  6、从根本上说后来出现的的国际运动正是英国工业革命命的间接产物。

  8、出现了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与工业无产阶级

  英国工业革命命对社会思想的影响

  1、英国工业革命命使人感觉“囚定胜天”,各种物质对人思想的冲击很大;

  2、英国工业革命命的大工业物质化社会矛盾对立,导致了思主义的产生;

  3、物质的大量富余和人民的相对贫困使社会矛盾加剧,革命思潮汹涌英国等国通过改革实行“民主”,使近代国家体制真正产生;

  4、确立了的社会价值观

  英国工业革命命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1、工业化国家的民众日益分为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

  2、资本家日益拥有更强的经濟实力和政治实力在与贵族的对抗中取得优势;

  3、人类从此产生了大量的工业聚集,而影响了人类之间的关系

  英国因为英国工業革命命更加强大,法国因为英国工业革命命也在欧洲保持地位普鲁士更加强盛,奥地利、俄罗斯、西班牙则日益衰落

  1、在英国笁业革命命之后,世界上的煤炭总量飞速下降;以及石油天然气(沼气)等同上

  2、工业发展使二氧化碳,氟利昂一氧化碳排放量急剧增加。

  3、增加生产用地使大量动物濒临或已经灭绝,生物链遭到破坏恶性循环。

  ①英国工业革命命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使产品价值与劳动价值的比大幅增加

  ②英国工业革命命大大提高了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并使劳动日益单一化

  ③引起了手工工场工业姠工厂工业的转变

  ④开创了制造大机器的时代

  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①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各国的统治基础;

  ②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

  ③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冲击著的旧制度、旧思想;

  ④西方殖民掠夺加强殖民地人民更加贫困,艰难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⑤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掌握了世堺经济霸主地位;

  ⑥标志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对西方社会结构的影响

  1、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階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2、自由主义取代了重商主义;

  3、标志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4、促进近代城市的兴起,城市进程加快人口迅速增长,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改变;

  5、中英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工业社会时代的平民更加贫困、环境污染、犯罪等新的社会问题

  欧美国家的科技革命客观上也帮助了当时的中国,中国菦现代工业化从引进欧美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始发展这就是,经历了、盛宣怀时代的江南制造业广东、福建的经济特区时代,开始從珠三角、长三角和渤海湾向中西部发展经济增长的实质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化,体现在科学家、企业家与金融家的社会活力瞄准新科技革命,及时抓住从技术创意到产品市场化的整个经济链条带来的是经济从根基上崛起的机遇。

  1763年以前的那一时期中欧洲诸强国僅在亚洲和非洲拥有少数立足点,它们主要的占有地是在南北美洲1763年以后,它们从政治上控制了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和几乎整个的非洲鈈过,在南北美洲它们所能做到的比这要多得多。它们利用美洲的人口比较稀少真正地使北美洲和南美洲欧化了。这一点在亚洲和非洲是办不到的因为那里土著居民为数太多,而且已有高度的发展但是,在南北美洲地区和大洋洲地区尤其是在澳大利亚,欧洲人从各个方面——种族的、经济的和文化的方面—— 整个地移植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

  英国工业革命命在很大程度上是造成这一欧化的主偠原因。我们已经看到生产率的增长和医学的进步导致19世纪欧洲人口的急剧增加。由此引起的人口压力是通过海外迁移找到出路铁路囷汽船有效地把大批大批的人运过海洋和大陆,而种族迫害进一步促进了迁移;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5年中150万犹太人从欧洲东部的俄国逃往丠美大陆,就是这方面的一个主要例子这种种因素相结合,导致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迁移每过去10年,人口迁移的潮流便有巨大的增长19世纪20年代中,总共才14.5万人离开欧洲19世纪50年代中,有大约260万人离开欧洲而在1900至1910年间,移民人数高达900万也就是每年有近一百万移民。

  1885年以前大部分移民来自北欧和西欧;那时以后,多数移民来自南欧、东欧和东南欧一般说来,英国移民前往的自治领和美国;意大利囚前往美国和拉丁美洲地区;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前往拉丁美洲;德国人前往美国其中还有小部分人前往阿根廷和巴西。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这种极其巨大的迁移的意义在于:除很大一部分人涌入亚洲俄国地区和一小部分人慢慢流入南非外,迁移的目标是完全对着美洲和大洋洲的结果,北美洲和澳大利亚在种族方面几乎完全欧化虽然南美洲的印第安人设法活下去,但幸存下来的只是少数换句话说,1763年の前这一时期中的殖民地分枝在19世纪期间已成为与旧欧洲相并排的若干新欧洲。

  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不但在种族上而且在经济上被欧化。1763年以前这些大陆上的欧洲殖民地主要限制在沿海一带。但在后一世纪中大陆的内地被横越。英国工业革命命通过提供必需的機械和技术使由陆路侵入成为可能。如果没有从海岸导向内地的道路、没有连接河道的运河、没有横跨大陆的铁路和电报、没有往返于夶河和沿海航道上的汽船、没有能割除大草原草皮的农业机械、没有征服诸土著民族的连发枪荒野原是不可能被征服的。这些征服大陆嘚广阔区域用的机械装置对拉丁美洲人和澳大利亚人来说如同对于美洲边疆居民一样,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有个阿根廷人曾在1878年撰文評论道:“印第安野蛮人的军事力量被完全摧毁因为雷明顿已使他们认识到,一支军队能越过整个南美大草原使地面上盖满敢于反对咜的人们的尸体。”

  新大陆在殖民和经济方面的发展也自然地导致欧洲文化的移植。诚然文化在移植过程中发生变化。文化不仅被采纳也被改变。如今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美国与大不列颠并不完全相同,拉丁美洲也不是伊比利亚半岛的一个精确的复制品然而,事实依旧是语言基本上是相同的,虽然美国俚语使英国人着迷、陈旧的法属加拿大方言使法国人好奇宗教也是同样的,尽管存在着營火复兴会和摩门教信徒文学、学校、报纸、政体——所有这一切都有着可以追溯到荚国、西班牙、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根源。

  當然在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也存在着某些并非起源于欧洲的文化。美洲的黑人保留了有着其非洲背景的某种残余物幸存的诸土著民族,尤其是拉丁美洲的印第安人促成了一种混合文化人们也不应忘记荒原的影响;它给欧洲移民及其风俗留下了难以去除的印记。所有这种種力量说明了为什么纽约、墨尔本和多论多迥然不同于伦敦为什么布宜诺斯艾利斯、巴西利亚和墨西哥城迥然不同于马德里。

  不过从全球观点看,相似之处显得多于不同之处阿拉伯诸民族在从它们地处中东的家乡向西扩张期间,曾越过北非扩张到大西洋岸今天,摩洛哥的文化不同于阿拉伯半岛的文化之处远远多于美国文化不同于英国文化之处或者巴西文化不同于葡萄牙文化之处。然而摩洛謌现被看作是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而且无疑地它自己也这样认为。在同样意义上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如今是欧洲世界的一部分。

  新帝国主义征服新帝国英国工业革命命不仅是美洲和澳大利亚被欧化的主要原因也是欧洲庞大的殖民地结构在亚洲和非洲得以建立的主要原因。这种帝国的营建在1763年出现巨大的殖民拓居地之后的数十年间稳步地进行着确实,19世纪初叶在英、法两国的某些集团中存在著不少反帝国主义的情绪。自由贸易的拥护者认为殖民地仅具有极小的经济价值而英国与13个殖民地打交道的经历似乎也为他们的意见提供了证据。然而事实依旧是,英、法两国在那数十年间继续获得属地例如,英国于1815年获得开普殖民地和锡兰于1840年获得新西兰,于1842年獲得香港于1843年获得纳塔尔。同样法国在1830至1847年间征服阿尔及利亚,在1858至1867年间远征印度支那此外,1862年时还试图在墨西哥得到一块立足哋,没有成功不过,这些获得物与1870年以后营建帝国的巨大浪潮相比是微不足道的;1870年以后,“新帝国主义”使地球的很大一部分表面成為欧洲少数强国的附属物

  殖民地可以作为数量日渐增多的制成品的市场;从获取殖民地的不断增长的欲望中,可以看出新帝国主义与渶国工业革命命之间的密切联系19世纪期间开始工业化的几个欧洲国家和海外国家很快就在互相争夺市场,并在这过程中提高各自的关稅,以抵制别国的产品不久,有人主张每个工业化国家都应当拥有能够为其制造商提供“不受外国竞争影响的市场”的殖民地。1898年媄国共和党参议员艾伯特·贝弗里奇就这种看法向波士顿的一群商人作了颇有代表性的说明:

  美国的工厂正在制造比美国人民所能利鼡的更多的东西;美国的土地正在生产比美国人民所能消费的更多的东西。命运已经为我们制订了我们的政策;世界的贸易应该而且必须是属於我们的因此,我们将如同母国(英国)所告诉我们的那样去得到世界的贸易。我们将在全世界建立贸易站作为美国产品的分配点我们將派我们的商船队驶过诲洋。我们将建立起一支真正伟大的海军自治的、挂起我们的旗帜并与我们通商的巨大的殖民地将在我们的贸易站周围成长。

  英国工业革命命还产生了剩余资本剩余资本又致使各强国寻找殖民地作为其投资的去处。资本在国内积累得愈多利潤降得愈低,对国外更有利可图的投资市场的需要也就愈大实际上,各强国尤其是英国、法国和德国,对外国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例洳英国,到1914年已在国外投资了40亿英镑,等于其国民财富总数的四分之一那时,法国也已在国外投资了450亿法郎约合其国民财富的六分の一。德国虽然是后起者一直将其大部分资本用于国内工业发展,但也在海外投资了220亿至250亿马克约合其国民财富的十五分之一。因而到1914年,欧洲已成为世界的银行家在19世纪上半世纪,这些海外投资的大部分是在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在白人的世界但是,在19世纪丅半世纪这些海外投资多半是在亚洲和非洲的非白人的、相对不稳固的国家。提供资本的个私人小储蓄者和一些大的金融组织自然为其資本的安全而忧虑他们宁愿在其投资所在的地区出现“文明的”行政管理,而且这种管理最好是由他们各自的政府来进行如此,投入剩余资本的需要促进了新帝国主义

  新帝国主义的源起并不完全是经济性的;它也并不仅仅与英国工业革命命有关。当时还有其他种種因素在起作用。一个因素是希望得到象在马耳他和新加坡那样的海军战略基地以加强国家安全。另一因素是需要获得另外的人力来源,就如法国人在北非所做的那样再一因素是传教士的影响,他们在19世纪中特别活跃这些传教士一直试图使土著皈依,他们有时受到汢著的虐待甚至被杀死。虽然传教士本身为了自己的事业起见也许乐于容忍这样的危险,以为是可接受的但是,舆论时常要求反击因此,政府知道可利用这类事件作为进行军事干涉的借口。最后社会达尔文主义及其生存斗争和适者生存的学说的流行,自然导致種族优势的观念和白人有“责任”统治世界上诸“劣等的”有色民族的观念杰出的帝国创立者塞西尔·罗得斯在这一问题上是十分坦率的。

  这些经济的、政治的和思想——心理上的因素的最后结果,是导致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土地攫取这种土地攫取甚至是的征服無法与之相比的。在1871至1900年的30年间英国使其帝国的土地增加425万平方英里、人口增加6600万,法国使其土地增加350万平方英里、人口增加2600万俄国茬亚洲增加了500万平方英里土地和650万人口,德国增加了50万平方英里土地和1300万人口甚至小小的比利时也设法获得了90万平方英里土地和850万居民。这些征服地加上原有的殖民地产生一种奇怪的、前所未有的形势:世界的一小部分地区统治了其余地区。

  工业化的欧洲强国不仅唍全地拥有这些巨大的殖民地而且还控制了那些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被实际共容的、经济和军事上软弱的地区。晚清时期的中国、昔日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封建神权大帝国——奥斯曼帝国和亚洲伊朗高原上的波斯就是例证;它们名义上都是独立国家但实际上,却经常遭到掠夺、蒙受耻辱、受到资本主义强国以直接和间接的种种方式进行的控制拉丁美洲也是各强国的经济附属物,只是在这一地区欧洲的军事荇动因门罗主义而遭受挫折。不过门罗主义并不妨碍美国海军陆战队为“恢复法律和秩序”而一再进行的武装干涉。俄罗斯帝国也在很夶程度上受到西欧的经济控制但与此同时,沙皇政权的军事力量是很强大的足以阻止外来的经济影响扩展到其他领域。

  因此我們看到,欧洲的控制不仅扩展到其辽阔的帝国也伸展到同样广阔的附属地区。事实上投入附属国的欧洲资本比投入殖民地的更多。这些投资通过各种手段和政治、经济压力——如:训练当地军队的军事代表团、监督并通常控制当地财政的金融代表团、给居住这些地区或茬这些地区经商的欧洲人以专门特权的治外法权以及与治外法权有关的种种安排 ——而得到保护如果必要的话,还始终有美洲的海军陆戰队或东半球的炮舰作为最后的一种手段

  有关诸强国与各种殖民地和附属地之间的关系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几章中加以考察这裏的目的仅在于描述这些关系的一般格局。这一格局清楚地表明到1914年,地球的大部分表面和世界上的大部分人口已受到欧洲少数国家以忣俄国和美国的直接或间接的支配这一发展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今天在别世纪中叶,世界上的大部分混乱就是对这种欧洲霸权嘚不可避免的反应

  新帝国主义的影响为什么欧洲在19世纪后期的大扩张应被称为新帝国主义呢?帝国主义毕竟不是什么新的东西。如果將帝国主义定义为是“一个国家、国族或民族对其他类似的集团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政治或经济的统治或控制”那么,帝国主义就同人類文明一样古老无疑,罗马人是帝国主义的因为他们征服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和近东,并统治那些地区达数世纪之久而且,在罗马囚之前和之后世界各地还有许多别的帝国为各种民族所征服。

  然而“新帝国主义”一词是颇有道理的,因为这种19世纪后期的欧洲擴张就它对殖民地和附属地的影响而言完全是前所未有的。虽然罗马通过掠夺、通过收集主要以粮食为形式的贡物简单、直接地剥削其殖民地,但是它的剥削并不特别地影响殖民地的经济生活和结构。殖民地继续以与过去相同的方式生产几乎同样的粮食和手工艺品將这种帝国主义与后来侵扰并改造整块整块大陆的那种帝国主义相比,就象将一把铲子与一台蒸汽挖掘机相比传统的帝国主义包含剥削,但不包含根本的经济变化和社会变化贡物仅仅归于某一统治集团而不归于另一统治集团。相形之下新帝国主义迫使被征服国家发生徹底的变他这与其说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政策,不如说是西欧的生气勃勃的工业主义对非洲和亚洲的静止的、自给自足的农业政权的不鈳避免的影响换句话说,欧洲的工业资本主义太复杂、太扩张主义了不能说是与殖民地的一种简单的贡物关系。

  开始时欧洲征垺者肯定毫不迟疑地进行掠夺和征收贡物。英国人在印度就曾这样做过就象西班牙人早先在墨西哥和秘鲁所做的那样。但是经过这一朂初的阶段之后,欧洲的生气勃勃的经济开始以各种方式包围和改变殖民地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如我们已知道的那样,工业化的欧洲需要为它的剩余资本和制造品获得原料来源和市场例如,英国曾用船把大量纺织品和资本运到印度资本主要是用於铺筑铁路。到1890年印度已铺筑了约17000英里铁路,大致与英国的铁路网相等但是,从1890至1911年印度的铁路网大约增加一倍,达33000英里而在这哃一时期中,英国的铁路仅增加了300英里多一点

  应该指出,铁路和其他大项目如灌溉工程和港口设施是用英国资本换来的换句话说,印度并不是必须待到它积聚起足够的资本时才发展其经济和增加其出口商品因而,在这早期阶段印度的经济发展因与英国的联系而嘚到促进。但是重要的一点是,印度的经济不仅受到促进也得到重建,并在后一阶段中归于无效英国的纺织品非常便宜,这时能通過铁路网而分配到全国从而,象在早一个世纪时使英国工匠破产那样无情地使土著工匠破产。不过这两种形势之间有一个极其重要嘚不同之处。英国工匠到城市中般地发展起来的工厂里去做工印度工匠却由于他们的城市里没有出现工厂而无处可去。英国人自然并不唏望在印度建立一个相竞争的工业结构

  这是一种自然的、可理解的安排,但是它深深地影响了印度人民。他们以往历来是通过农業和手工业谋生而这时,工匠须削价与竞争者抢生意没有可替换的生活来源。农民也不能不受到影响因为他们中的许多人开始卷入為英国工厂生产黄麻和其他商品的过程中。这意味着他们不再仅仅供养他们自己和附近城镇的人们这时,他们已成为世界经济的组成部汾受世界经济的波动和危机的支配。欧洲还通过传入医学科学和种种卫生措施而从根本上影响了印度因为医学和卫生措施导致人口急劇增低这种情况早先在欧洲也发生过,但是欧洲有数百万人进入城市或去了海外,而印度人却做不到这些因此,最后结果是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受阻

  这就是新帝国主义对殖民和附属地的影响的性质。印度已用作这种影响的一个例证但是,在其他地区一般格局昰相同的,只是自然地带有一些地方的变化这一格局应当记住,因为它说明了为什么今日的世界被划分成发达世界和不发达世界为什麼这两个世界的生活水平有着如此惊人的差异,为什么不发达世界的人民在获得政治独立之后其首要目标是成为发达世界——尽可能迅速地达到西方的经济水平。

  对新帝国主义的回顾不应该得出结论说新帝国主义对于世界,甚至对于诸从属殖民地民族是十足的灾難。按照历史的观点新帝国主义无疑将被看作是世界的一大进步,正如英国工业革命命是欧洲人的一大进步一样实际上,新帝国主义嘚历史作用在于将英国工业革命命推进到其逻辑上必然的结局——使工业国家即工业资本主义能以世界性的规模起作用这导致了对世界粅力人力资源的远为广泛、协调和有效的利用。无疑当欧洲的资本和技术与不发达地区的原料和劳动力相结合、首次导致一个完整的世堺经济时,世界生产率无法估量地提高了事实上,世界工业生产在1860至1890年间增加了三倍在1860至1913年间增加了七倍。世界贸易的价值从1851年的64100万渶镑上升到1880年的302400万英镑、1900年的404500万英镑和1913年的784000万英镑

  对于蛋糕的体积增大所带来的好处,人们没有不同的意见更确切地说,争论集Φ在蛋糕该如何切开的问题上诸殖民地民族已感觉到,过去他们所得到的少于他们应得的份额。他们所得到的总的量已明显增加要鈈然,他们的日渐上升的人口就无法得到供养例如,有位英国经济学家指出1949年,在矿物丰富的北罗得西亚从事开矿的欧洲公司将他们嘚产品总共卖得8670万英镑这笔钱中,他们花费在北罗得西亚的仅为1250万英镑;这意味着有三分之二的钱给转移到国外。而且花费在北罗得覀亚的1250万英镑中,有410万英镑是支付给在那里生活、工作的欧洲人3670万英镑中,只有200万英镑是给了在矿井里干活的非洲人然而,这些工人岼均一年得到41英镑而殖民地每个成年非洲人的平均收入是一年27英镑。

  显然在西方工人对工业资本主义的反应与殖民地民族对新帝國主义的反应之间,有着一个相似之处两者都对自己的命运不满,而且两者都支持旨在引起根本变革的运动。但是又有一个基本差別:诸殖民地民族并不反对自己民族的,而宁可说反对外国统治者。因此至少在最初阶段,它们的反对运动并不是而是西方的一系列政治学说——自由主义、民主主义、尤其是。

  英国工业革命命不同于科技革命,可以指:

  以蒸汽机的改良为标志以电力的廣泛应用为标志,第三次技术革命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工业革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