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亭区朱里最大厂子是什么厂子朱里最大厂子是什么厂子?

近年来,潍坊市以基层标准化、规范化为引领,全力拓宽政务公开渠道,拉进政务服务距离,让政务公开工作真正惠及基层群众。

“以前每次办业务递交材料后要么担心到处开证明,要么就是不知道要等多长时间,现在各项业务不仅集中化办理,并且办理进度也可以随时通过电话查询到,真是太方便了。”朱里街道前朱里村村民张晓迪说道。截至目前,朱里街道中心已汇集人社、民政、、退役军人等12个部门业务,设立服务审批窗口6个,真正实现了一站式办理,全链条跟进。同时对办理审批时限较长、材料审核复杂的服务事项,中心工作人员也按要求及时联系办理人员进行进度告知,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实际获得感和服务满意度。

“今年以来,我们在辖区10个片内均设立了便民服务业务办理前置点,安排专业办公人员全天办公,并配备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依托前置点为群众开展预办、帮办、代办服务,让57个村的村民都能实现就近办理业务,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朱里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负责人李倩倩表示。

为进一步增强群众对政府工作的参与度,提升各项为民服务政策的社会知晓度,朱里街道主动拓宽政务公开渠道,以多种形式探索创新公开形式,不断提高信息公开质量和公开时效。“今年以来,我们在片村信息公开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灵活便捷的优势,通过短视频、软推文的方式,对政策进行解读引导,让惠民信息群众看得懂,用得上。”该街道分管负责同志魏彩凤表示。(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蓓 通讯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实干“十四五”,各地积极开展了服务型、阳光型政府建设,潍坊市从广度、力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凭借“政务公开”有力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拓展广度,做到“全面公开”

少跑腿、快办结,避免奔波,是群众到街道办事最直接的期盼,也是影响群众办事的一大“堵点”。朱里街道为解决这一问题,建立起了“门户网站+微信+抖音”三大公开阵地,及时发布各类政策、信息。积极打造“1+3+54”的政务公开专区,以1个街道公开专区+3个示范村公开专区,辐射带动辖区57个村的政务公开专区建设,不断拓宽公开渠道,全面公开群众办事须知。

“之前不知道办生育证需要什么材料,街道的政务公开专区有专门的办证所需信息,带着全部材料只跑一次腿就把证给办下来了。”辖区前朱里村的王女士表示。

今年以来,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政务公开专区等多媒体,朱里街道已规范公开发布政府信息1.2万余条。

强化力度,做到“规范公开”

为了提高服务水平,街道每季度召开政务公开工作培训会,每周组织干部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政务公开工作人员思想认识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干部信息公开处置能力。

严格执行公开程序,按照“谁制定、谁审查、谁公开、谁负责”的原则,责任直接落实到人,杜绝了发生密级文件信息公开、泄露等情况。同时严格按照有关要求,结合责任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全面梳理细化有关领域政务公开事项,持续做好了信息更新发布,确保发布信息及时准确规范。

提升深度,做到“惠民公开”

政务公开工作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该街道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主动、及时回应社会公众关切,依托各村的政务公开专区,设置一站式便民综合服务站,推行“马上办、预约办、代民办、网上办、就近办”,力促达到“1(政务公开专区)+1(便民综合服务站)>2”的效果,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获得感。突出做好就业创业、社会保险等领域信息公开工作,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让政策多走路,让群众少跑腿,全力打通惠民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辖区河东于村的小于刚刚大学毕业,正愁找工作的事,看到街道微信公众号上发的“春风行动”招聘会,报着试一试的心态报了名,结果顺利找到了工作。“多亏咱街道公众号上发的招聘,不然我现在还不知道去哪工作呢。”小于笑着和记者说。

今年以来,该街道主动公开“群众身边事”事项183个,健全完善“街道党委+村党组织+农村党员+联系农户”的群众工作模式,确保“上能畅通街道政府、下可顺达基层群众”,截至目前,全街道57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共接待群众1300余人次,代办服务事项840余件,依托网上社会治理智能化信息平台、政务公开阵地平台收集各类问题意见2380余条,解决问题2300余件,解决率达 97%,真正实现了“政务公开、行政提速、服务提质、工作提效”。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蓓 通讯员 高浩萍 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寒亭区固堤大湾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