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什么花?

  • 不是君子兰,是朱顶红,和一般的朱顶红品种不太一样,这个很漂亮,花也小巧。

其实前面文章中已经给了非常明确的提示:

师爷为其倾倒甘心送出宝石

黄四郎把她当做诱饵离间张麻子团队

不喜欢女色的老二和老三一起和其嬉戏玩暧昧

老三最后更为她背叛张麻子

老三老四老五一起带着她去了浦东

甚至老七也问张麻子是不是喜欢花姐

猜不到,其实还是思考方向问题——张麻子、黄四郎、师爷、老二、三、四、五这都什么人?他们有什么共性?明白了这个,其实就明白花姐是谁。

另外则是、花姐在让“申遗剧”这部剧中戏份也很多,从迎接麻子进城

到识破“麻子的真面目”,第一次被带到张麻子面前

再到与老二老三玩暧昧,被黄老爷“绑架”

再到拿枪指着自己和“好人”

再到去浦东前说:你看我都穿上这身了

对此大家都有很大多种解释,很多地方也能说得过去。但很明确的说,张麻子队伍中不存在这么一个“群宠”角色,历史上也不存“花姐”式具体人物。

另一方面,《申遗》剧中所有角色虽不一定是英雄,但绝对都不是简单人物,一个“花姐”能让这所有人“动心”,软妹币也没有这个本事。

所以在这个点上,那些想对应404人物的答案,都是想错了方向。

不是历史人物,那就是虚指:接近的答案也有很多,比如国家、人民这种,但我还是没有选择。

包括最接近的一个答案“种花”,最简单的看,花姐就是“种花”的谐音。的确也有很多同学给了这个答案,但我没有给予通过。

原因也很简单:这个谐音并不能解释很多关键的地方,比如最重要的几点——若大家都喜欢花姐,那为何都不展开直接追求?

麻匪发钱给百姓和发钱给“种花”不是回事?

还有就是、老七问张麻子,你喜欢花姐,对吗?

原剧分析到这里,剩下的且听我“一家之言”。

这个“一家之言”还得从教员的诗词说起。教员曾经写过一首非常著名的词《沁园春·雪》,文中从“惜秦皇汉武”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外界对此有很多解释。

尤其是讽刺什么“帝王思想”之类:因为这首词中列举的人物和对比对象,都是历史著名的千古帝王,所以在外界窥探开来,尤其是那些酸腐文人和官僚人物看来——“你说一千道一万,在自己的作品中还不是暴露出了自己的本心?”

也正是这种野史传的多了,以至于连老七都产生了怀疑,甚至还跑去问了。

也正是因为这一句话,再去看其它猜测、才对不上号,也就否定了花姐只是“种花”谐音的说法。

当然历史会有翻过来的一天,到了如今,大家都知道了,“帝王思想”这只是给教员扣帽子的行为。

而教员被扣的“帽子”,也就是“帝王思想”这首词的佐证,在教员那也有他的解释:最伟大的是人民。而且他也用其一生来解释了这个词。

那前面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相信这个“佐证”呢?包括最忠于他的老七。

其实还是教员看得清楚,把答案就写在了“佐证”那首词中。

这么说或许很多人不明白,但是如果对历史对几千年封建文明有深入了解,那么大家都会会心一笑。

曾经有一部很火的电视剧叫《宰相刘罗锅》,就很生动的演绎了这个“心理”。

乾隆要过生日,大家都来送礼。尤其是和珅和其他普通官僚都是送奇珍异宝,唯独刘罗锅送了一桶姜。然后导演怕观众看不明白,还专门借乾隆的口解释了一番:对于一个封建皇帝来说,这天下间什么最珍贵?其实不是别的,而是他的姜山。

因为当皇帝的都明白,正是因为有了姜山才有了他的一切。皇帝坐的那把椅子虽然是金子做的,但是坐上去代表的不仅仅是金椅子,他坐的是姜山,代表的是皇权!

历史书上曾经很明确的说:我兔从半殖民地半封建到“走向共和”,是经过多少次反复复辟后、才重新开创的。

之所以这么困难,不是因为做皇帝的那个人有多么厉害,也不是大清朝和他的遗老遗少有多么的顽固,而是整个社会意识中的封建思想很难去掉。

所以回头再去看《申遗》这部神剧,尤其是师爷、老二三四五对花姐的喜欢乃至半信半疑的老七,都在“怀疑”张麻子对“花姐”的态度

毕竟、教员曾明确的写过: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越是英雄越是人物便越难脱俗,实在是因为他们离这“一桶姜山”太近了……

看了这个建议再去看一遍“申遗剧”,相信你会有新的感受。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点道唯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谁知道这是什么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