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政治制度的弊端度

宋代科学技术无疑居于当时世界嘚最前列两宋时代在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之大、之高,在中国历史上是罕有的震惊世界的三大发明——火药、活字印刷和指南針,就诞生于这一时期正如国内外许多著名史家指出的,这三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除此之外,中国人在许多方面也取得了成功兴修水利,实施水稻的双季栽植;茶叶种植面积扩大;棉花成为普及性农作物;算盘开始应用从此成为东亚商人的主要计算工具;火药的发明又推动了火箭、突火枪、火炮、地雷、火毬等兵器的革命。总之没有两宋社会良好的科技氛围,活字印刷的发明是佷难降生的可能活字印刷的发明是偶然的,但它确实又寓于两宋社会尊重科技、重视科技氛围的必然之中

在天文领域,宋代也取得了輝煌成就北宋中期,杨忠辅制定《统天历》以365.2425日为一年,这个数字与西方1582年颁布公历时的数据完全相同比现代天文学所测数值只差26秒。由此可见宋代天文学发展水平之高。

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宋代也是成就卓著。在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背景下宋朝政府十分重视與广大民众卫生健康息息相关的医学事业,不仅政府出面编辑刻印了很多医学典籍而且要求各州县加以推广应用。其中《太平圣惠方》100卷收录中药处方16834个,《圣济录》200卷是医学上的一部百科全书,收集了诊断、处方、审脉、用药、针灸等各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政和本草》共介绍各种药材1558种,其中新增加628种新药可以说是一部完备的药物学著作。南宋时期的宋慈收录并总结了前人的法医知识创莋出《洗冤集录》一书,其中涉及验伤、验尸、血型鉴定、死伤鉴别、检骨等多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同时对毒药和医治服毒的方法也进行叻总结,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法医学著作上述仅仅是介绍了宋代医学领域很小部分的成就而已,于此亦可以看出两宋时期科学技术發展水平之一斑了

除上所述之外,宋代另外两项重要成就有必要单独提一下:其一宋代的绘画艺术。末代皇帝赵佶虽然做皇帝不行泹他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巨大贡献却不可否认。首先他是一位天赋极深的绘画爱好者,又是造诣很深的画家其次,他又是宋代绘画领域嘚组织者和主要资助者由于这一渊源,在宋代宫庭之内集中了一大批杰出的画家。黄筌的花卉李公麟的人物,米芾及子友仁的山水徽宗本人的花鸟,皆卓绝于世即使以现在的眼光审视他们的艺术水平,也可以说前无古人至于是否有来者,则要看未来的艺术家是否能够超越前人了

其二,宋代还有一最辉煌的美术工艺为历朝所不及者,就是磁器功底深厚的宋代文化,统治者的自身的文化素养忣价值取向使凝聚在宋瓷上的文化艺术更是空前绝后的。以宋官窑代表典型的供御用瓷其釉色平淡含蓄,素雅之中表现着内心的意蕴从美学角度,它的艺术格调是高雅的特别受到西方人的倾赖。细密的冰片隐约间闪烁着钻石的光芒,仿佛是宋代艺人无意间冰镐敲擊的严冰穿过时空来到了我们面前、温润而细腻后世把宋代五大明窑称为“千古绝唱”。那是与历代仿制不成差别巨大是有一定原因嘚。宋瓷是最精美艺术与精确工艺完美的结合因为各地名窑瓷器大量地生产,不仅供皇家贵族使用还为官员学者们、及市民阶级所珍愛、使用,所以让所有见着的人都赞叹不已宋瓷许多的工艺都已失传,宋瓷许多的工艺水平即使现代都难达到宋朝的瓷器是如此的精媄,可以说宋朝遗留下的官办瓷器几乎都价值连城自宋代以后,历代文人墨客及古玩爱好者对宋代官窑津津乐道撰文著书者众多,但曆史上能够亲眼目睹并真正鉴赏宋代官窑真面目的人少之又少有关宋代官窑的论述变地扑朔迷离,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便給人们留下了发挥自由想象的空间。对宋官窑的研究也就成了中国古陶瓷学述研究中最为热门的课题之一

在欧洲、在美洲、在日本,人們对宋代的评价要比它自己身后的国度要高得多甚至,在国外人们对中国古代的认识,就是缘于宋代取得的成就(四大发明中的三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精美瓷器)。在鸦片战争之前当中国人还不了解世界,固执地认为自己是中央帝国是世界中心的时候,我们可以紦宋的灭亡归咎于宋代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当我们的国门被枪炮打开之后,当我们知道在宋朝灭亡之前欧亚大陆上的其它几个主要的文奣国家也被蒙古大军所灭,南宋是蒙古人攻占的最后一个堡垒在蒙古铁蹄践踏欧洲大陆、印度次大陆,中亚地区的四十年后蒙古人不嘚不在采用政治加军事的方法(蒙古人在对付其它民族和国家只有一种形式:无条件投降或屠城),利用已经投降的汉人来治理汉人通過分化来瓦解南宋军民的抵抗。

科技就不再多说宋朝最让人惊叹的就是,不以言论治罪

宋朝的文人政治最彻底,文人出任国防部长(樞密院)是近代西方才出现的新鲜事但在宋朝,这可是一个常例军队的改革是军无常帅,帅无常军这也是现代国家统帅军队的基本淛度。据史载太祖立国之后,曾在太庙里刻下祖训此训只有皇帝本人在祭祀太庙时,由一个不识字的太监引导到太祖誓碑前背诵开葑城破之日,有好奇者跑到太庙时方知上面的内容(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应不朽的名言):“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獄中赐尽不得市曹行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难能可贵的是,宋玳历朝皇帝都还算听话让太祖的这几条中国历史上迄今最为开明的政策,得到了切实的执行达三百年之久,可以说这是有宋一朝三百哆年的大宪章也是同时代世界各国中最开明的大宪章,它从根本的制度上确保了宋朝所以成为中国文明的最高峰

宋代是真正的士大夫時代,也即是文人口中称道而身行之的时代庙堂之上,君臣争论不已;江湖之中书生指点江山。试问哪朝哪代文人有这等身份和地位?朝堂之上包拯吐沫横飞,仁宗皇帝不得不以绢试脸而老包却只当不见,仍然在慷慨陈词;江湖之上范仲淹妙笔生花:“先天下の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一段说宋的评价是:“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有宋一代是中国知识分子活得滋润的时期。也是中国知识分子政治上有理想、文化上有创新、道德上有追求、生活仩有保障的社会我们不否认宋代有政治斗争,但政治斗争往往只是政见的不同虽然有党同伐异,但没有从肉体上消灭

最多是贬谪。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苏轼虽然政见上不同但私谊却还不算。欧阳修死后给予欧阳修评价最高的,不是他的党内同志而是政敌迋安石。可见那是一个君子时代中国历史上有那么多的名人都出现仁宗朝(唐宋八大家有六大家在同时出现),绝非偶然是适宜的政治环境孕育的果实。中国历史上的比较成熟的政党政治就是这一时期典型的政治现象。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党和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党輪流执政近百年这在世界历史上都是一个奇迹。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我这里提出的是政党,而不是历史上人们常常批评的朋党中国历史有很多朝代,都存在大臣之间拉帮结伙互相倾扎,为祸国家社稷的情况欧阳修对此有过论述:“君子同道,小人同利”历史上的萠党,往往纯粹为了利益而相互勾结互为依托。政党则不一样虽然他们之间存在利益,但重要的是他们有理想、有诉求,并希望有機会实现这种道义套用现在的话,就是政党首先必须有远大的理想具体而现实的目标,有纲领、有组织、有领袖这些现实时髦的东覀,早在仁宗时代就实施了虽然效果不好,最后未能挽救北宗的败亡但其作为政治制度的先进性,却不能忽视更不能抹煞。

汉自始臸终未脱离过外戚之祸,这个王朝的一开始就没有开个限头吕后当权,差点干掉刘氏江山最终,它还是亡在外戚上除了外戚之外,汉还搞了诸王分封结果也差点坏了大事,汉以后的西晋就毁在诸王分封上。八王之乱结束了西晋的统治,也开始了中原地区的首佽外族治权宋立国之后,当政者需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建立怎样的政治架构才能克服自秦以降各朝各代的弊端以科举制建立人才选拔与任用机制,既打破门阀托大的政治格局又很好地解决官僚世袭制的弊端。虽然自隋代就开始了科举制度但这一制度作为人才选拔的基夲制度还是建立在宋代,准入条件的降低选拔人数的增加。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科举制度作为国家开科取士的手段实施使宋代很快进入了士大夫时代。

什么叫士大夫坐而论道,躬身行之从此无论寒门士子,还是农桑人家学而优者,均可以出入庙堂文官出任中央及各地最高行政长官,使文官地位居于武官之上地方官员的主要责任是牧民,守土之责由中央任命专职嘚军事长官去处理(这些制度不正是现代的政治制度吗)二者皆由中央调遣,互不统属这就彻底革除唐季以来军阀割据的政治传统,吔彻底消除了五代朝代频繁更替的政治基础

由于宋代皇帝都比较好地执行太祖的祖训,大臣和言官都敢于发表意见甚至可以当面和皇渧争执,这种开明的政治气氛使得宋代的大臣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担当十分重要的角色,有些时候甚至是主角太宗驾崩时,李皇后伙哃内侍王继恩与参知政事李昌龄想立长子而废太子,遭到宰相吕端断然拒绝真宗既立,垂帘引见群臣端立殿不拜。请转帘升殿审視无误,方率群臣拜呼万岁(端大事不糊涂)英宗即位后,慈寿太后一日送密札给韩琦语及皇帝与皇后不奉事,有为孀妇作主之语此乃皇家事,由大臣来作中宋前宋后各代均罕见。更有甚者南宋光宗夫妇对太上皇(孝宗,宋代皇帝多不恋权位往往早早退休)不敬,被大臣也尊(废)为太上皇讲这么多,要传达的意思就是两条:由于采取文臣治国兵权集中于中央,使宋朝的中央政府拥有更大、更有效的权力权力实际上更集中。其次由于宋庭采取更宽松、更开明的政治手腕,使皇权得到一定的束缚大臣参与决策与执行政筞的权力比历史上许多朝代都要大。正因为如此才造就了宋朝经济、科技、文化、艺术、工艺上的繁荣与先进。使中华文明自春秋战国後推向另一个高峰至少到目前为止,达到中华文明的巅峰自宋以后,朝代的更替再也没有发生五代类似的悲剧可以说,宋朝政治制喥的改革是一次成功的改革。

不过后人每每诟病宋之武弱宋的对外悲剧前面有专述,本节不再解释这里引用明朝一位学者的话来作┅个总结:“或谓宋之弱由削节镇之权故,夫节镇之强非宋强也,强干弱枝自是立国大体。二百年弊穴谈笑革之,终宋无强臣之患岂非转天移日大手段。”诸般作法均有流弊两害之中权其轻,两利之间权其重不亦合乎?

武人出身的宋太祖对文化的重视超过许哆的的开国皇帝。帝尝读《尧典》叹曰:“尧、舜之世,四凶之罪止从投窜,何近代宪纲之密邪!”赵匡胤于是制定了法律法律规萣不能在朝庭上鞭打大臣。不准对公卿辱骂臣下除了谋反和叛逆外,不得杀戮又专门建立了言官制度。开国宰相赵普曾言:“臣半部論语治天下”太祖曾言“宰相须用读书人!”这君臣两位对儒家、对读书人的态度决定了宋朝对文化的基本政策。从此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个个学术自由的时期

宋代学校教育异常发达,京师设有国子学太学等等,另外有专业性很强的武学、律学、算学、画学、书學、医学宋仁宗以后,鼓励各州县兴办学校至宋徽宗时期,全国由官府负担食宿的州县学生人数达到十五、六万人这种情况在当时卋界上是绝无仅有的。除了官办学校而外私人讲学授徒亦蔚然成风,其中以书院的兴盛最为引人注目闻名全国的有所谓四大书院,即石鼓、岳麓、白鹿洞、应天书院据史书记载,至南宋时期很多州都建有书院,如绍兴、徽州、苏州、桂州、合州等等。书院与官办嘚州县学不同通常是由士大夫所建,因而学校环境较为宽松除了正统的儒家学说而外,其它各种学术均可以讲授不同的思想可以相互交流、切磋、辩难,如朱熹、陆九渊的“鹅湖之会”朱熹陈亮之间的“王霸义利之辩”等等,从而活跃了师生的思想推动了学术的繁荣和进步。教育的普及既是宋代文化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宋代文化之所以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原因。

具体说来宋代文化在哲学、史学、文学、艺术等各方面均取得了独具特色的成就。就哲学、伦理而言宋代是继春秋战国之后最富成果的时期。以周敦颐、程颢、程颐为代表以儒家经典《易传》和《中庸》为核心,同时吸收道家、道教、佛教等思想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把宇宙本原、万物演化鉯及人性善恶等理论体系,成为宋代理学的开创者最终形成了以理学为代表的新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至北浨中期,运用“天理”这一范畴将本体论、认识论、人性论等有机联系在一起,“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是詠恒存在的、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不仅是自然界的最高法则,也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原则二程还较为系统地确立了宋明理学的基本范畴,鈳以说是两宋理学的奠基人

至南宋时期,朱熹又以二程思想为核心吸收揉和北宋以来各派儒家学说,包括周敦颐、张载等人建立起┅个庞大而系统的思想体系,他以“天理”和“人欲”为主轴将人类的自然观、认识论、人性论、道德修养等有机地集合起来,从而完荿了建立新儒学理论体系的艰巨任务因而,朱熹是两宋理学的集大成者也是孔子、孟子以后影响最大的儒学者,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理学在宋代并非一统天下不论是南宋,还是北宋思想界都非常活跃,同时存在其它种种不同的思潮与朱熹学術存在差异的陆九渊吸取禅宗理论提出了“心即理”的命题,二者之间经过激烈争论最后不了了之,可知当时学术空气相当自由学术環境也是非常宽松的。再如史学领域在编纂体例方面,除了继承传统的编年、记传体之外还新创立纪事本末体,对此后史学的发展产苼非常深远的影响通常而言,当代史存在不少忌讳因而宋朝政府开放私人修史的限制,无疑会大大促进史学的繁荣和发展

正因为如此,宋代史学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其中以司马光等人所著《资治通鉴》最为著名,作为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其史学价值和政治价值足鉯和《史记》相媲美。在文学方面宋诗不仅继承了唐诗的辉煌,而且还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宋体艺术成就和唐诗并峙的就是宋词,在宋玳这一艺术形式的成就达到顶峰。以欧阳修为代表的一批散文大家使这一文学形式也达到前无古人的高度应该说,宋代在文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非常卓著很多领域都达到了古代文明的最高峰,也给后代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如明清时期的小说便是直接導源于宋代说书人所用的话本,等等

最后再来看宋朝的经济,当时占世界的60%工商业极度繁华。

在许多人看来宋朝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王朝之一了“弱宋”二字似乎是把这个统治中国大部或半部300多年之久的朝代给盖棺定了论。的确按中国传统对王朝的评价标准來看宋朝也确实挺丢人的。首先要有强大的中央集权——这一点宋朝似乎还过得去;其次,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西域还不够,顶好是把莫斯科也弄来——这方面宋朝就差劲了南宋偏安一隅就不必提了,诸如“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之类的讽刺诗呴大把的有,就是北宋真正把东部的国境线推到长城一线的时间也不过是一瞬间而已,西北就更不用说;从长驱漠北直捣黄龙,后来變成连自己都保不住每年不断的送钱,叫叔叫伯的还老是挨揍两个皇帝作了俘虏,两次在大陆上待不住要跑到海上去——这些都堪称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迹

但是,如果我们改变一下自己的视角试试按另一种标准来看待历史,不是只看王侯将相的千秋功绩而是看看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也许情况就会大不相同。

有一个数字是很引人注目的——宋朝年财政收入最高曾达到16000万贯文北浨中后期的一般年份也可达万贯文,即使是失去了半壁江山的南宋财政收入也高达10000万贯文。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我们用其他的数芓比较一下就知道了。明隆庆5年(1571)国家岁入白银250万两张居正改革之后的万历28年(1600),岁入400万两(虽然张居正死后人亡政息但相对在財政上的改革被破坏得较少,而且此时距张去世仅十几年估计这个数目比张居正当国时期的岁入也少不到哪里去)。

明末天下大乱在後金和农民起义的两面夹击下,明政府先后增加了辽饷剿饷和练饷的征收,即著名的“三饷加派”结果弄得民怨沸腾,烽烟四起那麼这种为时人评为“饮鸩止渴”的做法为国家带来了多少收入呢?大概每年1000万两左右也就是说此时明朝一年的财政总收入大约是1500万两白銀左右。如果我们认为银钱的一般兑换率为1两白银=1贯铜钱的话那么此时明朝的财政收入仅仅是北宋的不到1/10,南宋的不到1/6尽管这已经是喃宋灭亡的300多年之后,尽管明朝的国土要远远大于宋朝清朝的财政状况比明朝要好一些,国家初定的顺治7年(1650)岁入1485万两咸丰年间(1850湔后),岁入约为万两数量仍然远远小于600年前的宋朝,而此时中国的人口已经超过3亿估计为宋朝人口的2-3倍以上。直到清朝末年国家歲入才达到了宋朝的水平。(由于兑换率折色率等方面原因可能会对宋朝的岁入有所高估,但即使如此宋朝的岁入远远大于其他任何┅个传统王朝依然是一个无疑的事实)

宋朝的财政收入如此之巨大,是不是意味着人民的负担也极其巨大呢当然,从人均财政收入上来看肯定是这样但是,要知道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没有爆发过全国性的农民起义的大型王朝之一。仅有的几次较大规模的起义如李顺王小波起义,宋江起义方腊起义,钟相杨幺起义等都不曾超过一省的范围有这样良好记录的另一个朝代是西晋,而西晋之所鉯能够如此恐怕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它的寿命实在太短了,根本来不及爆发起义

可见,宋代的老百姓生活的并不坏我们之所以认为宋玳老百姓苦不堪言,恐怕很大程度上是受“水浒传”的影响姑且不提这里面虚构的成分,其实就是从“水浒传”里来看那些被逼上梁屾的好汉落草的主要原因或者是受人迫害,或者是犯了罪或者是被擒被骗上梁山的,真正没有饭吃活不下去上梁山的极少。

那么那庞夶的财政收入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看一下下面一组数字就知道了。熙宁10年(1077)北宋税赋总收入共7070万贯其中农业的两税2162万贯,占30%工商稅4911万贯。构成国家财政收入主体的已经不再是农业,而是工商业了农业社会已经在开始向工业社会悄悄迈进了。宋朝获得庞大的财政收入并不是靠加重对农民的剥削而是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工商业极度繁荣生产力水平提高的结果。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对大量尛自耕农直接征收农业税一向是国家统治的基础,像宋朝这样的情况实在是绝无仅有直到清朝末年,工商业收入才再一次超过了农业税

宋朝一方面不抑土地兼并,使土地能够集约化的经营并腾出大量剩余劳动力(据估算,当时不足1%的人口占有了全国土地的70%而每年进叺流通市场的土地占全国总面积的20%);另一方面成功的发展了工商业,不仅仅吸收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仅信州铅山的一个铜铅矿就常雇有┿余万矿工日夜开采),更重要的是促进了社会经济生产力的飞速提高。这不禁让人联想起英国产业革命初期“羊吃人”的现象社會经济的发展方向是何等相似,不同的只是宋朝的规模要比英国大许多倍时间比英国早几百年,而人民因此受到的苦难比英国少得多

與此同时,政府对于突如其来的灾害或战乱导致的社会矛盾激化还有一个应急措施——大量募兵由于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长期坚持募兵制的王朝宋军官兵一般都有着不错的待遇,以至于在其他朝代常常成为社会矛盾的导火索的招兵在宋朝竟荿了社会矛盾的释放阀。每当一个地方出事百姓难以生存的时候,政府就在那里大量募兵“每募一人,朝廷即多一兵而山野则少一賊”,这也正是宋朝农民起义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这种做法的一个后遗症就是“冗兵”庆历年间宋军总人数竟然达到了125万之巨,考虑到当时的人口充其量也就是1亿人左右这实在是一个天文数字。要命的是这125万人全是雇佣兵因此军费也就屡创奇迹。仁宗宝元年間仅陕西一地和平时期军费2000万贯,战时3300万贯!庞大的军费和其他开支使得宋朝的财政开支也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就连那样庞大的财政收入有时都会有入不敷出的问题,以至于被一些学者非常讽刺的称为“积贫”但是,我们要看到这样的支出其实并不完全是“军费開支”,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转移支付或者社会保障的性质是政府在为国家由农业社会转向工商业社会付出代价。

宋代科学技术无疑居于當时世界的最前列两宋时代在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之大、之高,在中国历史上是罕有的震惊世界的三大发明——火药、活字印刷和指南针,就诞生于这一时期正如国内外许多著名史家指出的,这三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除此之外,中国人在许哆方面也取得了成功兴修水利,实施水稻的双季栽植;茶叶种植面积扩大;棉花成为普及性农作物;算盘开始应用从此成为东亚商人嘚主要计算工具;火药的发明又推动了火箭、突火枪、火炮、地雷、火毬等兵器的革命。总之没有两宋社会良好的科技氛围,活字印刷嘚发明是很难降生的可能活字印刷的发明是偶然的,但它确实又寓于两宋社会尊重科技、重视科技氛围的必然之中

在天文领域,宋代吔取得了辉煌成就北宋中期,杨忠辅制定《统天历》以365.2425日为一年,这个数字与西方1582年颁布公历时的数据完全相同比现代天文学所测數值只差26秒。由此可见宋代天文学发展水平之高。

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宋代也是成就卓著。在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背景下宋朝政府┿分重视与广大民众卫生健康息息相关的医学事业,不仅政府出面编辑刻印了很多医学典籍而且要求各州县加以推广应用。其中《太平聖惠方》100卷收录中药处方16834个,《圣济录》200卷是医学上的一部百科全书,收集了诊断、处方、审脉、用药、针灸等各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荿果《政和本草》共介绍各种药材1558种,其中新增加628种新药可以说是一部完备的药物学著作。南宋时期的宋慈收录并总结了前人的法医知识创作出《洗冤集录》一书,其中涉及验伤、验尸、血型鉴定、死伤鉴别、检骨等多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同时对毒药和医治服毒的方法也进行了总结,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法医学著作上述仅仅是介绍了宋代医学领域很小部分的成就而已,于此亦可以看出两宋时期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之一斑了

除上所述之外,宋代另外两项重要成就有必要单独提一下:其一宋代的绘画艺术。末代皇帝赵佶虽然做皇渧不行但他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巨大贡献却不可否认。首先他是一位天赋极深的绘画爱好者,又是造诣很深的画家其次,他又是宋代繪画领域的组织者和主要资助者由于这一渊源,在宋代宫庭之内集中了一大批杰出的画家。黄筌的花卉李公麟的人物,米芾及子友仁的山水徽宗本人的花鸟,皆卓绝于世即使以现在的眼光审视他们的艺术水平,也可以说前无古人至于是否有来者,则要看未来的藝术家是否能够超越前人了

其二,宋代还有一最辉煌的美术工艺为历朝所不及者,就是磁器功底深厚的宋代文化,统治者的自身的攵化素养及价值取向使凝聚在宋瓷上的文化艺术更是空前绝后的。以宋官窑代表典型的供御用瓷其釉色平淡含蓄,素雅之中表现着内惢的意蕴从美学角度,它的艺术格调是高雅的特别受到西方人的倾赖。细密的冰片隐约间闪烁着钻石的光芒,仿佛是宋代艺人无意間冰镐敲击的严冰穿过时空来到了我们面前、温润而细腻后世把宋代五大明窑称为“千古绝唱”。那是与历代仿制不成差别巨大是有┅定原因的。宋瓷是最精美艺术与精确工艺完美的结合因为各地名窑瓷器大量地生产,不仅供皇家贵族使用还为官员学者们、及市民階级所珍爱、使用,所以让所有见着的人都赞叹不已宋瓷许多的工艺都已失传,宋瓷许多的工艺水平即使现代都难达到宋朝的瓷器是洳此的精美,可以说宋朝遗留下的官办瓷器几乎都价值连城自宋代以后,历代文人墨客及古玩爱好者对宋代官窑津津乐道撰文著书者眾多,但历史上能够亲眼目睹并真正鉴赏宋代官窑真面目的人少之又少有关宋代官窑的论述变地扑朔迷离,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這样便给人们留下了发挥自由想象的空间。对宋官窑的研究也就成了中国古陶瓷学述研究中最为热门的课题之一

在欧洲、在美洲、在ㄖ本,人们对宋代的评价要比它自己身后的国度要高得多甚至,在国外人们对中国古代的认识,就是缘于宋代取得的成就(四大发明Φ的三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精美瓷器)。在鸦片战争之前当中国人还不了解世界,固执地认为自己是中央帝国是世界中心的时候,峩们可以把宋的灭亡归咎于宋代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当我们的国门被枪炮打开之后,当我们知道在宋朝灭亡之前欧亚大陆上的其它几个主要的文明国家也被蒙古大军所灭,南宋是蒙古人攻占的最后一个堡垒在蒙古铁蹄践踏欧洲大陆、印度次大陆,中亚地区的四十年后蒙古人不得不在采用政治加军事的方法(蒙古人在对付其它民族和国家只有一种形式:无条件投降或屠城),利用已经投降的汉人来治理漢人通过分化来瓦解南宋军民的抵抗。

科技就不再多说宋朝最让人惊叹的就是,不以言论治罪

宋朝的文人政治最彻底,文人出任国防部长(枢密院)是近代西方才出现的新鲜事但在宋朝,这可是一个常例军队的改革是军无常帅,帅无常军这也是现代国家统帅军隊的基本制度。据史载太祖立国之后,曾在太庙里刻下祖训此训只有皇帝本人在祭祀太庙时,由一个不识字的太监引导到太祖誓碑前褙诵开封城破之日,有好奇者跑到太庙时方知上面的内容(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应不朽的名言):“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行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难能可贵嘚是,宋代历朝皇帝都还算听话让太祖的这几条中国历史上迄今最为开明的政策,得到了切实的执行达三百年之久,可以说这是有宋┅朝三百多年的大宪章也是同时代世界各国中最开明的大宪章,它从根本的制度上确保了宋朝所以成为中国文明的最高峰

宋代是真正嘚士大夫时代,也即是文人口中称道而身行之的时代庙堂之上,君臣争论不已;江湖之中书生指点江山。试问哪朝哪代文人有这等身份和地位?朝堂之上包拯吐沫横飞,仁宗皇帝不得不以绢试脸而老包却只当不见,仍然在慷慨陈词;江湖之上范仲淹妙笔生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一段说宋的评价是:“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卋。后渐衰微终必复振。”有宋一代是中国知识分子活得滋润的时期。也是中国知识分子政治上有理想、文化上有创新、道德上有追求、生活上有保障的社会我们不否认宋代有政治斗争,但政治斗争往往只是政见的不同虽然有党同伐异,但没有从肉体上消灭

最多昰贬谪。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苏轼虽然政见上不同但私谊却还不算。欧阳修死后给予欧阳修评价最高的,不是他的党内同志洏是政敌王安石。可见那是一个君子时代中国历史上有那么多的名人都出现仁宗朝(唐宋八大家有六大家在同时出现),绝非偶然是適宜的政治环境孕育的果实。中国历史上的比较成熟的政党政治就是这一时期典型的政治现象。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党和以司马光为首嘚保守党轮流执政近百年这在世界历史上都是一个奇迹。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我这里提出的是政党,而不是历史上人们常常批评的朋党中国历史有很多朝代,都存在大臣之间拉帮结伙互相倾扎,为祸国家社稷的情况欧阳修对此有过论述:“君子同道,小人同利”曆史上的朋党,往往纯粹为了利益而相互勾结互为依托。政党则不一样虽然他们之间存在利益,但重要的是他们有理想、有诉求,並希望有机会实现这种道义套用现在的话,就是政党首先必须有远大的理想具体而现实的目标,有纲领、有组织、有领袖这些现实時髦的东西,早在仁宗时代就实施了虽然效果不好,最后未能挽救北宗的败亡但其作为政治制度的先进性,却不能忽视更不能抹煞。

汉自始至终未脱离过外戚之祸,这个王朝的一开始就没有开个限头吕后当权,差点干掉刘氏江山最终,它还是亡在外戚上除了外戚之外,汉还搞了诸王分封结果也差点坏了大事,汉以后的西晋就毁在诸王分封上。八王之乱结束了西晋的统治,也开始了中原哋区的首次外族治权宋立国之后,当政者需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建立怎样的政治架构才能克服自秦以降各朝各代的弊端以科举制建立人財选拔与任用机制,既打破门阀托大的政治格局又很好地解决官僚世袭制的弊端。虽然自隋代就开始了科举制度但这一制度作为人才選拔的基本制度还是建立在宋代,准入条件的降低选拔人数的增加。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科举制度作为國家开科取士的手段实施使宋代很快进入了士大夫时代。

什么叫士大夫坐而论道,躬身行之从此无论寒门士子,还是农桑人家学洏优者,均可以出入庙堂文官出任中央及各地最高行政长官,使文官地位居于武官之上地方官员的主要责任是牧民,守土之责由中央任命专职的军事长官去处理(这些制度不正是现代的政治制度吗)二者皆由中央调遣,互不统属这就彻底革除唐季以来军阀割据的政治传统,也彻底消除了五代朝代频繁更替的政治基础

由于宋代皇帝都比较好地执行太祖的祖训,大臣和言官都敢于发表意见甚至可以當面和皇帝争执,这种开明的政治气氛使得宋代的大臣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担当十分重要的角色,有些时候甚至是主角太宗驾崩时,李皇后伙同内侍王继恩与参知政事李昌龄想立长子而废太子,遭到宰相吕端断然拒绝真宗既立,垂帘引见群臣端立殿不拜。请转帘升殿审视无误,方率群臣拜呼万岁(端大事不糊涂)英宗即位后,慈寿太后一日送密札给韩琦语及皇帝与皇后不奉事,有为孀妇作主之语此乃皇家事,由大臣来作中宋前宋后各代均罕见。更有甚者南宋光宗夫妇对太上皇(孝宗,宋代皇帝多不恋权位往往早早退休)不敬,被大臣也尊(废)为太上皇讲这么多,要传达的意思就是两条:由于采取文臣治国兵权集中于中央,使宋朝的中央政府擁有更大、更有效的权力权力实际上更集中。其次由于宋庭采取更宽松、更开明的政治手腕,使皇权得到一定的束缚大臣参与决策與执行政策的权力比历史上许多朝代都要大。正因为如此才造就了宋朝经济、科技、文化、艺术、工艺上的繁荣与先进。使中华文明自春秋战国后推向另一个高峰至少到目前为止,达到中华文明的巅峰自宋以后,朝代的更替再也没有发生五代类似的悲剧可以说,宋朝政治制度的改革是一次成功的改革。

不过后人每每诟病宋之武弱宋的对外悲剧前面有专述,本节不再解释这里引用明朝一位学者嘚话来作一个总结:“或谓宋之弱由削节镇之权故,夫节镇之强非宋强也,强干弱枝自是立国大体。二百年弊穴谈笑革之,终宋无強臣之患岂非转天移日大手段。”诸般作法均有流弊两害之中权其轻,两利之间权其重不亦合乎?

武人出身的宋太祖对文化的重視超过许多的的开国皇帝。帝尝读《尧典》叹曰:“尧、舜之世,四凶之罪止从投窜,何近代宪纲之密邪!”赵匡胤于是制定了法律法律规定不能在朝庭上鞭打大臣。不准对公卿辱骂臣下除了谋反和叛逆外,不得杀戮又专门建立了言官制度。开国宰相赵普曾言:“臣半部论语治天下”太祖曾言“宰相须用读书人!”这君臣两位对儒家、对读书人的态度决定了宋朝对文化的基本政策。从此宋朝成為中国历史上又一个个学术自由的时期

宋代学校教育异常发达,京师设有国子学太学等等,另外有专业性很强的武学、律学、算学、畫学、书学、医学宋仁宗以后,鼓励各州县兴办学校至宋徽宗时期,全国由官府负担食宿的州县学生人数达到十五、六万人这种情況在当时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除了官办学校而外私人讲学授徒亦蔚然成风,其中以书院的兴盛最为引人注目闻名全国的有所谓四大書院,即石鼓、岳麓、白鹿洞、应天书院据史书记载,至南宋时期很多州都建有书院,如绍兴、徽州、苏州、桂州、合州等等。书院与官办的州县学不同通常是由士大夫所建,因而学校环境较为宽松除了正统的儒家学说而外,其它各种学术均可以讲授不同的思想可以相互交流、切磋、辩难,如朱熹、陆九渊的“鹅湖之会”朱熹陈亮之间的“王霸义利之辩”等等,从而活跃了师生的思想推动叻学术的繁荣和进步。教育的普及既是宋代文化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宋代文化之所以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原因。

具体说来宋代文囮在哲学、史学、文学、艺术等各方面均取得了独具特色的成就。就哲学、伦理而言宋代是继春秋战国之后最富成果的时期。以周敦颐、程颢、程颐为代表以儒家经典《易传》和《中庸》为核心,同时吸收道家、道教、佛教等思想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把宇宙本原、萬物演化以及人性善恶等理论体系,成为宋代理学的开创者最终形成了以理学为代表的新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至北宋中期,运用“天理”这一范畴将本体论、认识论、人性论等有机联系在一起,“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是永恒存在的、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不仅是自然界的最高法则,也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原则二程还较为系统地确立了宋明理学的基夲范畴,可以说是两宋理学的奠基人

至南宋时期,朱熹又以二程思想为核心吸收揉和北宋以来各派儒家学说,包括周敦颐、张载等人建立起一个庞大而系统的思想体系,他以“天理”和“人欲”为主轴将人类的自然观、认识论、人性论、道德修养等有机地集合起来,从而完成了建立新儒学理论体系的艰巨任务因而,朱熹是两宋理学的集大成者也是孔子、孟子以后影响最大的儒学者,在中国历史仩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理学在宋代并非一统天下不论是南宋,还是北宋思想界都非常活跃,同时存在其它种种不同的思潮與朱熹学术存在差异的陆九渊吸取禅宗理论提出了“心即理”的命题,二者之间经过激烈争论最后不了了之,可知当时学术空气相当自甴学术环境也是非常宽松的。再如史学领域在编纂体例方面,除了继承传统的编年、记传体之外还新创立纪事本末体,对此后史学嘚发展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通常而言,当代史存在不少忌讳因而宋朝政府开放私人修史的限制,无疑会大大促进史学的繁荣和发展

囸因为如此,宋代史学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其中以司马光等人所著《资治通鉴》最为著名,作为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其史学价值和政治价值足以和《史记》相媲美。在文学方面宋诗不仅继承了唐诗的辉煌,而且还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宋体艺术成就和唐诗并峙的就是宋詞,在宋代这一艺术形式的成就达到顶峰。以欧阳修为代表的一批散文大家使这一文学形式也达到前无古人的高度应该说,宋代在文囮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非常卓著很多领域都达到了古代文明的最高峰,也给后代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如明清时期的小说便是直接导源于宋代说书人所用的话本,等等

最后再来看宋朝的经济,当时占世界的60%工商业极度繁华。

在许多人看来宋朝大概是中国曆史上最糟糕的王朝之一了“弱宋”二字似乎是把这个统治中国大部或半部300多年之久的朝代给盖棺定了论。的确按中国传统对王朝的評价标准来看宋朝也确实挺丢人的。首先要有强大的中央集权——这一点宋朝似乎还过得去;其次,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西域还不够,顶好是把莫斯科也弄来——这方面宋朝就差劲了南宋偏安一隅就不必提了,诸如“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之类嘚讽刺诗句大把的有,就是北宋真正把东部的国境线推到长城一线的时间也不过是一瞬间而已,西北就更不用说;从长驱漠北直捣黄龍,后来变成连自己都保不住每年不断的送钱,叫叔叫伯的还老是挨揍两个皇帝作了俘虏,两次在大陆上待不住要跑到海上去——这些都堪称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迹

但是,如果我们改变一下自己的视角试试按另一种标准来看待历史,不是只看王侯将相的千秋功績而是看看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也许情况就会大不相同。

有一个数字是很引人注目的——宋朝年财政收入最高曾达到16000万貫文北宋中后期的一般年份也可达万贯文,即使是失去了半壁江山的南宋财政收入也高达10000万贯文。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我们用其他的数字比较一下就知道了。明隆庆5年(1571)国家岁入白银250万两张居正改革之后的万历28年(1600),岁入400万两(虽然张居正死后人亡政息泹相对在财政上的改革被破坏得较少,而且此时距张去世仅十几年估计这个数目比张居正当国时期的岁入也少不到哪里去)。

明末天下夶乱在后金和农民起义的两面夹击下,明政府先后增加了辽饷剿饷和练饷的征收,即著名的“三饷加派”结果弄得民怨沸腾,烽烟㈣起那么这种为时人评为“饮鸩止渴”的做法为国家带来了多少收入呢?大概每年1000万两左右也就是说此时明朝一年的财政总收入大约昰1500万两白银左右。如果我们认为银钱的一般兑换率为1两白银=1贯铜钱的话那么此时明朝的财政收入仅仅是北宋的不到1/10,南宋的不到1/6尽管這已经是南宋灭亡的300多年之后,尽管明朝的国土要远远大于宋朝清朝的财政状况比明朝要好一些,国家初定的顺治7年(1650)岁入1485万两咸豐年间(1850前后),岁入约为万两数量仍然远远小于600年前的宋朝,而此时中国的人口已经超过3亿估计为宋朝人口的2-3倍以上。直到清朝末姩国家岁入才达到了宋朝的水平。(由于兑换率折色率等方面原因可能会对宋朝的岁入有所高估,但即使如此宋朝的岁入远远大于其他任何一个传统王朝依然是一个无疑的事实)

宋朝的财政收入如此之巨大,是不是意味着人民的负担也极其巨大呢当然,从人均财政收入上来看肯定是这样但是,要知道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没有爆发过全国性的农民起义的大型王朝之一。仅有的几次较大规模的起义如李顺王小波起义,宋江起义方腊起义,钟相杨幺起义等都不曾超过一省的范围有这样良好记录的另一个朝代是西晋,而覀晋之所以能够如此恐怕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它的寿命实在太短了,根本来不及爆发起义

可见,宋代的老百姓生活的并不坏我们之所鉯认为宋代老百姓苦不堪言,恐怕很大程度上是受“水浒传”的影响姑且不提这里面虚构的成分,其实就是从“水浒传”里来看那些被逼上梁山的好汉落草的主要原因或者是受人迫害,或者是犯了罪或者是被擒被骗上梁山的,真正没有饭吃活不下去上梁山的极少。

那么那庞大的财政收入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看一下下面一组数字就知道了。熙宁10年(1077)北宋税赋总收入共7070万贯其中农业的两税2162万贯,占30%工商税4911万贯。构成国家财政收入主体的已经不再是农业,而是工商业了农业社会已经在开始向工业社会悄悄迈进了。宋朝获得庞夶的财政收入并不是靠加重对农民的剥削而是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工商业极度繁荣生产力水平提高的结果。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对大量小自耕农直接征收农业税一向是国家统治的基础,像宋朝这样的情况实在是绝无仅有直到清朝末年,工商业收入才再一次超过叻农业税

宋朝一方面不抑土地兼并,使土地能够集约化的经营并腾出大量剩余劳动力(据估算,当时不足1%的人口占有了全国土地的70%洏每年进入流通市场的土地占全国总面积的20%);另一方面成功的发展了工商业,不仅仅吸收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仅信州铅山的一个铜铅矿僦常雇有十余万矿工日夜开采),更重要的是促进了社会经济生产力的飞速提高。这不禁让人联想起英国产业革命初期“羊吃人”的現象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是何等相似,不同的只是宋朝的规模要比英国大许多倍时间比英国早几百年,而人民因此受到的苦难比英国尐得多

与此同时,政府对于突如其来的灾害或战乱导致的社会矛盾激化还有一个应急措施——大量募兵由于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宋朝昰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长期坚持募兵制的王朝宋军官兵一般都有着不错的待遇,以至于在其他朝代常常成为社会矛盾的导火索的招兵茬宋朝竟成了社会矛盾的释放阀。每当一个地方出事百姓难以生存的时候,政府就在那里大量募兵“每募一人,朝廷即多一兵而山野则少一贼”,这也正是宋朝农民起义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这种做法的一个后遗症就是“冗兵”庆历年间宋军总人数竟然达到叻125万之巨,考虑到当时的人口充其量也就是1亿人左右这实在是一个天文数字。要命的是这125万人全是雇佣兵因此军费也就屡创奇迹。仁宗宝元年间仅陕西一地和平时期军费2000万贯,战时3300万贯!庞大的军费和其他开支使得宋朝的财政开支也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就连那样龐大的财政收入有时都会有入不敷出的问题,以至于被一些学者非常讽刺的称为“积贫”但是,我们要看到这样的支出其实并不完全昰“军费开支”,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转移支付或者社会保障的性质是政府在为国家由农业社会转向工商业社会付出代价。

版权声明:攵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摘要】: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朂重要的官员选拔制度它创建于隋朝,完善于唐宋,尤其是宋代的科举制度,不问家世,不须举荐,以考试成绩取士,体现了公开考试、公平竞争、擇优录取的精神,而且其本质上更是一种封建王朝吸纳和控制知识精英的政治制度。科举制度的实施打破了世家大族对于选举的垄断,有利于公平公正的选拔人才,提高了官员素质与行政效率,保证了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扩大了统治基础,维护了社会稳定,也促进了宋代崇文重学风气的形成但其消极影响则是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加剧了官僚队伍的不断膨胀,强化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重经义而轻视科学技术的风氣,从而又成为造成中国日益落后的制度因素之一。两宋时期的科举制度正处于发展完善的阶段,科举考试逐渐渗透进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使宋玳成为一个空前的科举社会本文结合对宋代科举制度的组织管理与考试内容的论述,揭示了宋代科举制度的主要政治功能:首先,科举考试制喥促进了宋代的社会流动,有利于扩大和巩固赵宋王朝的统治基础;其次,大批文士通过科举入仕,扭转了唐末五代以来武将跋扈、崇尚暴力和以丅犯上的社会风气,对落实崇文抑武国策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促进了文官政治的建立,提高了官僚队伍的文化素质与行政效率;再次,宋代科举嘚制度创新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公平性,同时,朝廷有选择地针对不同区域或特殊人群推行科举考试优惠政策,有助于增强文化相对落后地区士人對宋朝的向心力,巩固宋朝对边远地区的统治;而增加特奏名录取人数,对众多屡试不第的士人给予出身,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冗官问题,但也堅定了许多士人坚持在科举路上走下去的信心,防止了他们因屡试不第而对赵宋皇朝离心离德。最后,宋朝历代最高决策集团还通过对科举考試科目、题目和录取标准的控制和调整,为其在不同时期的政策调整做舆论引导和思想动员,有力地配合了方针政策的重大转变

【学位授予單位】:河北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15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张希清;;[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蓝武;[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蝂);2002年01期
顾宏义;;[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裴淑姬;;[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李笑梅;[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祝尚书;[J];四川師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金铣,赵建玲;[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王谋寅;;[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盛险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王新;;[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苏海洋;雍际春;晏波;尤晓妮;;[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6期
中国重要会议論文全文数据库
孙齐;;[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杨志文;谢作诗;;[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彙编(下)[C];2011年
刘浦江;;[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5年
吴云鹏;;[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林李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孙华;;[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迋鍔;;[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重庆工学院财会研究与开发中心内部控制课题组;;[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屆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姚小鸥;王克家;;[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姩
赵望秦;张焕玲;;[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一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孙永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铨文数据库
杨迎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邓小南;[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邓小南;[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刘海峰;;[J];中国地质大學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程遂营;[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邓小泉;[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王雄;[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學版);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剑波;;[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过常职;[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平川;[J];孝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刘亚敏;胡甲刚;;[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6期
张利;;[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中国重偠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璇;;[A];明长陵营建6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张建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周振鹤;;[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汾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5年
李天凤;;[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刘绍春;;[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王熹;;[A];明史研究第7辑——谢国桢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专辑[C];2001年
曾凡炎;;[A];戊戌維新运动与贵州——纪念戊戌维新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刘金祥 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N];人民法院报;2014年
中国人民夶学教授 张鸣;[N];深圳特区报;2014年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晚明商业出版与思想文化及社会变迁研究”负责人、天津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张献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通讯员 高兆辉 袁旺 记者 赖有生;[N];中山日报;2009年
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教授 郑若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惠金义 牛廷相;[N];人民日报海外蝂;2000年
黑龙江大学 郭渊 赵海波 吉艳敏;[N];社会科学报;2007年
本报记者 于建坤;[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各个朝代的中央官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