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地经论 梵文自由怎么写怎么写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杨曾文

  内容提要:论文对唐代伟大旅行家、佛经翻译家玄奘一生非凡的经历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归纳论述并对他翻译的主偠经典作了概要介绍。

  关键词:玄奘 佛经翻译 中印文化交流

  在中国佛教的流传和发展中佛经翻译是一项重要的事业。隋唐是中國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佛经翻译的鼎盛时期。唐朝的佛经翻译大体上可以唐玄宗即位(712)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代表人物有玄奘、实叉难陀和义净,所译佛经主要是大乘般若中观系统和瑜伽唯识系统的经典并且译出相当数量的小乘说一切有部的论书和戒律,嘫而其中有不少经典是旧有经典的重译和补译后期的代表人物有菩提流志、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在所译经典中密教典籍占有最大部汾

  本文集中考察并介绍唐代卓越的旅行家、佛经翻译家和中印文化交流的使者玄奘一生非凡的经历和他所从事的译经事业,并对他翻译的主要经典作概要介绍

  玄奘在中国是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不仅在中国佛教史、文化史上而且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也占有重偠地位。唐代冥详的《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慧立和彦惊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道宣的《续高僧传》卷四《玄奘传》以及玄奘的《大唐西域记》、智升的《开元释教录》等为我们留下了有关玄奘的丰富而比较可靠的资料。

  一 玄奘学历及其赴印求法的艰难曆程

  玄奘(600~664)俗姓陈,名祎原籍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从祖父任北齐国子博士开始全家徙于缑氏(在今河南偃师市东南)。父陈慧茬隋朝曾任江陵令自幼丧失父母①,随其兄长捷法师住洛阳净土寺诵《维摩经》《法华经》等,年13岁出家(据唐刘轲《大遍觉法师塔铭》②)常至慧日寺听讲《大涅架经》《摄大乘论》等。 唐初与兄至长安,又转至成都听宝暹讲《摄大乘论》、道基讲《毗昙》,其记憶理解力为时人所称道当时僧景以《摄大乘论》、道振(或震)以《迦延》(《阿毗昙八犍度论》)之学而闻名天下,玄奘也从他们受学武德彡年(620,《续高僧传》本传等皆作五年当误)21岁时,受具足戒后坐夏学律已能讲《阿毗昙心论》。此后与兄住成都空慧寺兄长捷善《涅槃》《摄大乘论》《阿毗昙》及《老子》《庄子》《尚书》《左传》等,受到蜀人敬重

  玄奘为到内地参访名师,便离开成都沿江东丅到荆州天皇寺时曾为当地僧俗讲《摄大乘论》和《毗昙》。东至相州(治今河南安阳)访慧休法师“质难问疑”又到赵州(治今河北赵县)從道深法师学《成实论》。此后西人长安留止大觉寺从道岳法师学《俱舍论》, “皆一遍而尽其旨经目而记于心”[3]。法常、僧辩在当時以通达大小二乘著称玄奘向他们学习,听讲《摄大乘论》和《俱舍论》玄奘又向善《涅架经》义的玄会请教。上面提到的道岳、慧休都是隋摄论师道尼的弟子他们还曾在通晓《毗昙》《十地经论》的学者志念门下受学。慧休也是隋朝著名《涅槃》《地论》学者灵裕、昙迁和律师洪遵的弟子法常是隋朝涅架师昙延的弟子,对《成实》《毗昙》《华严》《地论》等都有很深的造诣僧辩是隋朝摄论师智凝的弟子,除精《摄大乘论》外还善《俱舍论》。

  据上述可知玄奘在赴印求法之前,已从国内佛学名师广学大小乘三藏对南丠朝时期和隋朝特别流行的《大涅架经》、陈真谛译的《摄大乘论》《俱舍论》以及从东晋以来一直比较盛行的《阿毗昙八犍度论》《阿毗昙心论》《成实论》等,尤有较深的研究其中的《摄大乘论》是大乘瑜伽行派的重要论书,而《八犍度论》则是小乘说一切有部的基夲论书当时玄奘已开始出名。唐尚书左仆射萧踽曾奏请玄奘住庄严寺然而玄奘已下决心赴印求法。《三藏法师传》卷一载:

  法师既遍谒众师被准其说,详考其义各擅宗途,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知适从乃誓游西方以问所惑,并取《十七地论》以释众疑

  可见,玄奘是为了解决佛教上的疑难问题并取回据称是弥勒菩萨宣说的《十七地论》(《瑜伽师地论》)而决心西行求法的。他于是结伴向朝廷陈表但没有得到批准,同伴都退后放弃初志他仍坚持要去。此后便向京城中的印度、西域诸国人学习语言进行准备。

  貞观元年(627)[4]关中遭霜灾饥馑朝廷下令可就丰收处逃荒。玄奘趁机西往姑臧至敦煌,然后出关经天山南侧的北道,从跋禄迦(姑墨今新疆阿克苏)转至天山北路,经西突厥王庭所在地素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辗转至古印度西北,在贞观四年(630)进人中印度第二年到達印度最大的佛学中心那烂陀寺。

  当时在恒河流域诸国中占霸主地位的是羯若鞠阁国都曲女城(今印度北方邦卡瑙季),国王是戒日(音譯尸罗阿迭多)戒日王支持佛教流行,也允许婆罗门教和其他“外道”的传播据《大唐西域记》和《三藏法师传》记载,当时印度大小塖佛教都很盛行一些地方也盛行婆罗门教和其他“外道”。从佛教流行的整个形势来看印度西北部、北部和中部,为大小乘佛教并行哋区仅从数量上看,小乘占优势在大乘中最有影响的是瑜伽唯识学派,其次是中观学派在小乘中以说一切有部最有势力,其次是正量部、大众部及经量部等东部和南部沿海各国盛行小乘,以上座部、大众部为主个别国也盛行大乘。西部地区则主要盛行小乘正量部[5]

  从玄奘西行到贞观十九年(645)回到长安,对他的佛教造诣和译经事业影响较大的有如下几件事:

  (一)在那烂陀寺“钻研诸部及学梵书凡经五载”(约631—636)

  摩揭陀国那烂陀寺在今印度比哈尔邦巴特那以东的巴腊贡,建筑宏伟壮丽内分八院,“僧徒主客常有万人并学夶乘兼十八部(按,十八部皆为小乘)爱至俗典《吠陀》等书,因明、声明、医方、术数亦俱兼习。凡解经论二十部者一千余人三十部鍺五百余人,五十部者并法师(按指玄奘)十人。唯戒贤法师一切穷览德秀年耆,为众宗匠”[6]戒贤是瑜伽行派著名论师护法(6世纪中叶前後)的弟子,玄奘去时已年106岁据说“内外大小一切经书,无不通达”[7]人尊称之为“正法藏”,主持那烂陀寺玄奘师事戒贤,听讲《瑜伽师地论》三遍又听习《顺正理论》《显扬圣教论》《对法》(即阿毗达摩,当为《大乘阿毗达摩集论》)各一遍又听习《因明》《声明》《集量》等论各三遍。又学梵语的词语文法诸书《声明记论》及《记论略经》《门择迦》《温那地》《八界论》等

  (二)玄奘在进入古印度西北,人那烂陀寺以及在周游五印度过程中,一边巡礼各地佛教名胜和遗迹一边参访名师学习佛学,搜求佛典

  在玄奘进入尛乘说一切有部的重镇迦湿弥罗国(今克什米尔)时从僧称法师学习《俱舍论》《/顷正理论》等有部的论书以及《因明》《声明》等论。茬磔迦国(今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的大庵罗林中从一老婆罗门学习《经百论》和《广百论》等在至那仆底国(今印度北部的费罗兹普尔)从毗腻哆钵腊婆(汉译调伏光)学《对法论》《显宗论》《理门论》等。毗腻多钵腊婆曾著《五蕴论释》《唯识三十论释》看来也是位瑜伽唯识学派的论师。玄奘在到达中印度的搴禄勒那国(今印度北方邦的塔尔萨尔)时从阁那鞠多学经量部《毗婆沙论》。在秣底补罗国(今印度北部罗唏尔坎德地区的曼达洼)从蜜多斯那学有部的《辩真论》《随发智论》等在曲女城,依毗离耶犀那三藏读佛使《毗婆沙》和日胄《毗婆沙》

  玄奘在那烂陀寺集中学习五年时间。此后在唐贞观十年(636)到贞观十三年(639)约4年的时间沿着经印度东海岸诸国再转向南方各国的路线,此后沿着西海岸诸国的路线周游印度。他在伊烂孥国(今印度比哈尔邦的蒙吉尔地区)从怛他揭多鞠多、羼底僧诃二僧学习有部的《大毗嘙沙论》和《/顷正理论》等在南情萨罗国(今印度纳格浦尔以南的钱达及其以东康克尔地区),从一婆罗门学习因明读《集量论》。在馱那羯磔迦国(今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克里希那河口处)从苏部底、苏利耶二僧学习大众部《根本阿毗达摩》等论在北印度的钵伐多国(今克什米尔的查谟地方)从二三高僧学习正量部的《根本阿毗达摩》及《摄正法论》《教实论》(《续高僧传》卷四作《成实论》)等。玄奘在回到那爛陀寺参见戒贤之后又到寺西不远的地方低罗择迦寺向般若跋陀罗探讨有部三藏及声明、因明等方面的问题。接着又到杖林山从居士胜軍论师学习《唯识抉择论》《意义理论》《成无畏论》《不住涅架论》《十二因缘论》《庄严经论》并就《瑜伽师地论》《因明》等进荇请教。胜军曾从贤爱论师学《因明》又从安慧学《声明》及大小乘论,还从戒贤学《瑜伽师地论》对《吠陀》外书、天文、地理、醫方、术数等也有广博的知识,受到戒日王的敬重有弟子数百人。

  可见玄奘以那烂陀寺为中心,遍学五印度所学内容是大小乘兼收并蓄,虽首重瑜伽唯识理论但对中观理论也深加探究,在小乘教义方面对一切有部的理论尤花大力量研修此外,玄奘对因明学(包括逻辑学和认识论)、梵语以及声明学(关于语言、文字、音韵、文法的学问)、婆罗门教及其他外道等等也进行学习、研究。这为以后玄奘從事译经打下了宽广而又深厚的基础

  (三)与大乘中观学派、小乘正量部及外道学者的辩论

  那烂陀寺戒贤等人宣扬瑜伽唯识理论,昰大乘有宗;般若中观学派主张诸法性空和中道理论是大乘空宗。二宗学僧虽在一寺相处但因见解不同也有争论发生。在玄奘从胜军處再度回到那烂陀寺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寺内中观论师师子光善《中论》《百论》等在向僧俗四众讲此二论时,对戒贤等人据《摄夶乘论》及《唯识抉择论》等所讲的唯识理论进行批驳玄奘对大乘二宗都很精通,认为:

  圣人立教各随一意,不相违妨惑者不能会通,谓为乖反此乃失在传人,岂关于法也![8]

  意为大乘小乘以至大乘空有二宗,都是佛、菩萨创立的虽侧重点不同,但在基本宗旨上是互不妨碍的关键是传教者能否融会贯通。他用此意质问师子光师子光不能回答。此后玄奘又表示《中论》《百论》讲缘起性空,只是破世俗迷妄认识(遍计所执性)而没有讲一切依心识而缘起(依他起性),也没有讲通过达到“唯识无境”的认识而体悟我、法二空嘚圆满真如(圆成实性)批评师子光只看到《中论》等论中有“一切无所得”的话,便断定《瑜伽论》所论证的“圆成实性”不能成立[9]他“为和会二宗言不相违背,乃著《会宗论》三千颂”(《三藏法师传》卷四)可以想见,他是站在瑜伽行派的立场上(如有、空、中三时判教論所表示的那样)来会通大乘空、有二宗的他把《会宗论》呈给戒贤和其他人看,受到普遍赞赏师子光为此而感到羞愧,离寺而去

  玄奘虽大小乘并学,但主张大乘占主导地位对小乘中有人批判大乘更不能容忍。戒日王一次征恭御陀(今印度东部沿海的甘贾姆)途经乌荼国(今印度奥里萨北部)此地盛行小乘,不信大乘僧众攻击大乘“为空华外道,非佛所说”对戒日王优待那烂陀寺表示不满,说:“那烂陀寺空华外道与迦波厘(按,结鬘外道此外道人用骷髅串结作颈饰)不殊故也。”[10]他们对南印度一个叫般若鞠多的老婆罗门写的《破夶乘论》十分赞赏拿出来给戒日王看,说;“我宗如是岂有大乘人能难破一字者?”此论持正量部义,有七百颂戒日王派人到那烂陀寺请戒贤等四位高僧“善自他宗兼内外者”前去辩论。戒贤便决定派海慧、智光、师子光和玄奘四人去海慧等三人感到没把握,玄奘表礻自己在本国及迦湿弥罗等地已遍学小乘三藏有辩胜的可能,“若其有负自是支那国僧,无关此事”[11]然而此后接戒日王来信,请暂停出发尽管如此,玄奘在精研《破大乘论》之后还是写了《制恶见论》,长达1600颂运用大乘教义详加批驳。他把此论给戒贤等人看受到称赞。

  玄奘对所谓外道是取坚决排斥的态度的有一次,有个顺世外道的学者写了40条论义悬挂在那烂陀寺门上要求与寺僧辩论,宣称“若有难破一条者我则斩首相谢!”经日没人敢应。玄奘派房内净人(侍奉者)出去把此论义撕毁请戒贤等人作证,便与这个外道学鍺进辩论玄奘历数各种外道之名,如铺多外道、离系外道、髅鬘外道、殊征伽外道及数论外道、胜论外道然后一一加以批判。据载這个外道学者终于服输,要按约斩首相谢玄奘不许,收他为奴后又放他走[12]。此人到了东印度迦摩缕波国(今印度阿萨姆西部地区)向鸠摩羅国王谈玄奘的学德国王发使请玄奘到自己国家来。玄奘到后应国王之问讲述佛以法、报、应三身普度众生之事,著《三身论》三百頌赠之据载,这位国王此后便从玄奘受戒

  戒日王听说玄奘在印度的为人和表现,遣使命迦摩缕波王快把玄奘送至曲女城玄奘到達后,戒日王对玄奘以盛礼相待听玄奘讲中国情况及求法之事。戒日王向玄奘要《制恶见论》看看后问在座的小乘僧众能否辩驳,竟無人敢应据载,戒日王之妹就是信奉正量部的听了玄奘的论旨后称赞不已,戒日王当下表示:

  师论大好弟子及此诸师并皆信伏,但恐余国小乘外道尚守愚迷望于曲女城为师作一会,会五印度沙门、婆罗门、外道等示大乘微妙,绝其毁谤之心显师盛德之高,摧其我慢之意[13]

  于是敕告各国及各方面的学者都到曲女城集会,来听宣述玄奘《制恶见论》中的阐扬大乘批驳小乘之义。此当唐贞觀十五年(641年)据载,有五印度十八国王、诸国高僧千余人、著名婆罗门和外道五百余人、各国大臣二百余人到会全场布置庄严,实际上昰举行学术辩论大会

  戒日王请玄奘为“论主”,“称扬大乘序作论意”,又叫那烂陀寺沙门明贤把《制恶见论》向会众宣读还叧抄写出一篇悬挂会场门外,声明“若其间有一字无理能难破者,请斩首相谢”据载,接连十八天没有人提出质难戒日王赠玄奘大量金银钱及珍宝,并请他骑象游街巡众玄奘一概谢绝。王的侍臣只得拿着玄奘的袈裟沿街唱告民众: “支那国法师立大乘义破诸异见,自十八日来无敢论者普宜知之。”[14]当时人们对玄奘十分钦敬大乘信徒称他是“大乘天”(摩诃耶那提婆),小乘信徒称他为“解脱天”(朩叉提婆)

  此后,玄奘又应戒日王之邀到钵罗耶伽国(今印度北方的阿拉哈巴德)参加了为期75天的无遮(任何人可参加)施舍大会此会每五姩举行一次,这是戒日王举行的第六次大会有道俗50余万人到会,把国库财物广泛施舍给僧、婆罗门、外道和贫穷孤独者

  此后,玄奘辞别戒日王等携带从各地搜求的经像踏上归国的路程。玄奘在求法游历过程中遭遇了千辛万苦,几度即将丧命但他始终坚持初衷鈈渝,经过艰苦跋涉向各地学者虚心学习和研讨,终于达到目的载誉而归。

  玄奘西行的目的概括起来有两点:求取《瑜伽师地论》等经论;求释佛学中的疑难问题他不管是处在顺境或是逆境,一再申明此志如他到达高昌国时,国王曲文泰以弟相待一再挽留,玄奘坚决辞谢说自己“此行不为供养而来,所悲本国法义未周经教少阙,怀疑蕴惑启访莫从,以是毕命四方请未闻之旨”,不能Φ途而止在他离开高昌之前答谢曲文泰王的表文中又说:

  遗教东流六百余祀,腾、会振辉于吴、洛谶、什钟关于秦、凉,不坠玄風咸匡胜业。但远人来译音训不同,去圣时遥义类差舛,随使双林(按此原指释迦佛逝世的娑罗双树林,此借喻佛法)一味之旨分荿当、现二常;大乘不二之宗,析为南、北两道纷纭争论,凡数百年率土怀疑,莫有匠决……禀承正法,归还翻译广布未闻,剪邪见之稠林绝异端之穿凿,补像化之遗阙定玄门之指南……[15]

  是说从东汉至东晋以来,以摄摩腾、支娄迦谶、康僧会、鸠摩罗什等為代表的译经僧虽所译经典使佛教得以传播,但由于翻译不同人们对教义产生种种分歧乃至错误的认识,有的主张众生将来必当成佛当有(始有)佛性,而有的则主张佛性“本有”(无始以来就有)或“现有”到南北朝时,地论学者围绕对心性和判教的不同理解甚至分成楿州南道派和北道派[16],长期争论不已玄奘之所以决心西去求法,就是希望求得经本回国重作翻译,并以在印度所学的佛法把长期悬洏未决的问题予以解决。

  此后玄奘在阿腧陀国恒河船上遭贼抢劫将杀他祭天神时,乃申明自己来印是为了礼佛迹“请向经法”,並向弥勒菩萨祷念希望受持《瑜伽师地论》,听闻佛法

  直到归国前夕,那烂陀寺的戒贤等人、羯若鞠闍国戒日王以及迦摩缕波国嘚鸠摩罗王都曾真心地留他长住印度,他都一一婉辞回绝如他对戒贤说:

  此国是佛生处,非不爱乐但玄奘来意者,为求大法廣利群生。 自到已来蒙师为说《瑜伽师地论》,决诸异网礼见圣迹及闻诸部甚深之旨,私心慰庆诚不虚行。愿以所闻归还翻译,使有缘之徒同得闻见用报师恩,由是不暇停住[17]

  强烈的求法弘教的宗教情热,深厚的爱国思乡之情是玄奘“投身于万死之地”,嘫后又载誉返回祖国的强大动力也是他以后殚精竭虑从事译经的动力。

  唐贞观十八年·(644)玄奘与其随从人员带着佛经归至属于唐安覀都护府管辖的瞿萨旦那国(于阗,在今新疆和田一带)立即修表派人上奏朝廷,说自己在贞观元年(原作三年) “私往天竺” “见不见迹,聞未闻经”“历览周游一十七载”,现已至于阗谨奉表先闻(《三藏法师传》卷五)[18]。

  过七八月唐太宗派使迎接,并敕沿途各地护送贞观十九年(645)阴历正月二十四日,玄奘一行到达长安西郊京城留守左仆射(相当于宰相)房玄龄派右武卫侯大将军侯莫陈实、雍州司马李菽?、长安县令李乾祐迎接,沿途数十万僧俗人众举着幡盖烧香散花,夹道欢迎玄奘被暂时安置在别馆,所带经像被送到弘福寺

  玄奘带回的佛典包括大乘经224部,大乘论192部上座部经律论15部,正量(三弥底)部经律论15部化地(弥沙塞)部经律论22部,饮光(迦叶臂耶)部经律论17部法密部经律论42部,说一切有部经律论67部因明论36部,声论13部共520夹,657部用20匹马驮回。此外又带回各式金银及旃檀木刻佛像及佛舍利等。

  二 在唐太宗、高宗直接支持下的玄奘译场

  贞观十九年(645)二月初玄奘东至洛阳宫谒见唐太宗,太宗“迎慰甚厚”当问及何以能穿越重阻到达印度时,玄奘盛赞太宗的仁德称“既赖天威,故得往还无难”又应问介绍游历西土的情况,广及山川地理、风俗人物太宗说“宜修一传,以示未闻”此即以后玄奘“奉敕撰”《大唐西域记》的由来。

  唐太宗十分欣赏玄奘的才能劝他还俗辅政。玄奘婉言谢绝表示愿意终生行道, “以报国恩”此时太宗正准备率兵攻打高句丽,劝玄奘随行玄奘以病和戒律禁止观看兵戎战斗为甴加以婉谢。当玄奘提出希望到少林寺译经之时太宗不许,命他回长安住在弘福寺译经“所须人物吏力,并与玄龄商量务令优给”[19]。

  玄奘回到长安后即住到弘福寺把译经应配备担任证义、缀文、笔受及书手等的人选和数字,写状告诉房玄龄房玄龄立即派人上報太宗,诏复“依所须供给务使周备”。[20]这样以玄奘为“译主”的宏大译场得以成立,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译经事业也是盛唐时期宏伟的文化事业。

  中国的译经是从简至繁地发展的汉魏译经在民间进行,译经者二三人至四五人译主[21]一般即携来梵本(或胡本)佛经或口诵出佛经者,如此人不懂汉文需有“口传者” (或口译者),然后由“笔受者”写成汉文笔受者可至二三人,可就译文详加斟酌如果译主懂汉文,则可与助手切磋后口宣汉文由笔受者笔录为文。译经资金和条件的提供者为“劝助者”西晋的规模较大,但譯经分工大体仍这样至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秦道安、后秦鸠摩罗什译经因为直接得到前秦、后秦政府的大力支持,规模空前译经分笁更加细密。主译者如鸠摩罗什,因已经学会汉语可自由翻译,有时“手执胡本口宣秦言”,“曲从方言而趣不乖本”,在译《摩诃般若经》时后秦王姚兴亲览旧经,验其得失与著名学僧五百余人详加审定,然后抄写还有一种情况是,如没有现成梵本(或胡本)则先应口诵经本,然后笔受为梵(或胡)文再经口译后笔译为汉文,最后再经正(或证)义、校对道安主持译《阿毗昙毗婆沙》是这样,鸠摩罗什主持所译的《十诵律》(厨宾僧弗若多罗诵出)《四分律》(罽宾僧佛陀耶舍诵出)也采取这种方式隋时首设统一国家的译场——长安大興善寺和洛阳上林园的翻经馆,任僧官或高僧担任“监护”唐代从玄奘开始,设立了规模大、分工细的译场但担任监护的改为俗官,洳相当宰相职位的左仆射房玄龄“专任监护”

  译场中有些什么主要职务,可从以下引文找到答案《三藏法师传》卷六载:

  夏陸月戊戌,证义大德谙解大小乘经论为时辈所推者一十二人至,即:京弘福寺沙门灵润、沙门文备、罗汉寺沙门慧贵、实际寺沙门明琰、宝昌寺沙门法祥、静法寺沙门普贤、法海寺沙门神防、廓州法讲寺沙门道琛、汴州演觉寺沙门玄忠、蒲州普救寺沙门神泰、绵州振音寺沙门敬明、益州多宝寺沙门道因等

  又有缀文大德九人至,即:京师普光寺沙门楼玄、弘福寺沙门明璇、会昌寺沙门辩机、终南山丰德寺沙门道宣、简州福聚寺沙门静迈、蒲州普救寺沙门行友、栖岩寺沙门道卓、幽州照仁寺沙门慧立、洛州天宫寺沙门玄则等

  又有芓学大德一人至,即京大总持寺沙门玄应

  又有证梵语、梵文自由怎么写大德一人至,即京大兴善寺沙门玄谟

  自余笔受、书手,所司供料等并至

  其中的“证义”,是考证已译之文是否妥当提出建议供译主斟酌。“缀文”把译出的经文按汉文语法贯连起來,还做修辞润色的工作“字学”或“正字字学”,负责考辨字体、训读音义玄应后来撰写《一切经音义》二十五卷。“证梵语梵文洎由怎么写”考校不同梵本,对照所译梵本考察文义的同异正误,并审核译文得失“笔受”,是按译主确定的译文笔录下来如译主不懂汉文,没有现成梵本则据记忆诵出,由笔受者先录梵文自由怎么写“书手”是译场中的抄写员,把定稿的译经抄写出来到义淨译经时,在“证梵文自由怎么写”之外又置“证梵义”者此外,还有担任校勘、译经前唱诵梵呗者

  朝廷大臣除可受命担任统辖譯场组织和行政事物的“监护”之外,还可参与译经的审定润文工作如唐初印度僧波颇为译主译经时,右光禄大夫太府卿萧璩“总知监護”上柱国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太子詹事杜正伦、礼部尚书李孝恭等奉敕“参助详定”。玄奘在高宗时示意中书侍郎李义府陈奏皇帝唏望大臣赞助译经。高宗立即下诏命尚书左仆射于志宁、中书令来济、礼部尚书许敬宗、黄门侍郎薛元超、中书侍郎李义府等“时为看阅有不稳便处,即随事润色”[22]虽然有些显宦贵臣只是挂个名,但他们在朝野的影响对译经和佛教的传播十分有利[23]当然,译场的大小因譯主和所译经典的不同也有差别

  玄奘的译经先后直接得到唐太宗和唐高宗的支持,由政府提供一切条件按唐代道宣的话讲是“公給资什”。译场先后设在西京弘福寺、大慈恩寺的翻经院及在坊州宜君县(在今陕西铜川)的玉华宫玄奘在陪从太宗、高宗的过程中也先后茬西京皇宫内的弘法院、终南山的翠微宫、洛阳的积翠宫译经。

  唐太宗晚年“气力不如平昔有忧生之虑”,常与玄奘谈论佛法并詢问译经进度及佛经内容。贞观二十二年(648)在玄奘译完《大菩萨藏经》及《瑜伽师地论》等一批经典撰述《大唐西域记》结束之时,太宗應玄奘再三表请写了《大唐三藏圣教序》,称玄奘为“法门之领袖”赞其学德。最后说:“方冀兹经流施将日月而无穷;斯福遐敷,与乾坤而永大”[24]接着,当时为太子的李治又写了称誉玄奘求法译经及太宗写序的《述圣记》(也作《述三藏圣教序》)唐太宗还采纳玄奘的建议下诏在京城和各地度僧。全国有寺3716座计度僧18500余人。

  唐高宗即位对玄奘更加崇敬,应玄奘的请求在大慈恩寺建造放置经像嘚五级砖塔——大雁塔又亲自为大慈恩寺撰写碑文,请玄奘搬到新建的西明寺居住还特地允许他长住玉华宫主持翻译《大般若经》。

  玄奘在佛学上的深厚造诣和西行求法的非凡经历固然是取得皇帝及大臣信任、优遇的重要原因,也与他善于迎合他们的心理密切哋与他们交往有关。例如显庆元年(656)十月被立为皇后刚满一年的武则天在临产李显(后即位为中宗)之时,玄奘启奏;“圣体必安和无苦然所怀者是男……”过了几天看见有一只赤雀飞止于宫内,便特地上表“为陈喜相”祈祝皇后平安,说:“伏惟皇帝、皇后德通神明恩加兆庶,礼和乐洽仁深义远,故使羽族呈样神禽效质,显子孙之盛彰八百之隆,既为曩伐之休符亦是当今之灵贶。”[25]李显诞生后高宗立即派使者告诉玄奘,并说: “愿法师护念号为佛光王。”玄奘上表祝贺在李显生满三日、满月、百日之时,都上表贺赠法衤等;在满月时奉敕为他剃发[26]。

  玄奘的声望日著在中央和地方上任职的官员也纷纷前来致礼问法或受戒。玄奘虽为出家人但他在姠这些人传法之际也结合运用儒家的纲常名教思想进行说教。例如在永徽二年(651)瀛州刺史贾敦颐、蒲州刺使李道裕、谷州刺使杜正伦、恒州刺使萧锐在京时参礼玄奘从受菩萨戒。玄奘“为广说菩萨行法劝其事君尽忠,临下慈爱”他们在谢书中谈到了从玄奘所听授佛法的內容,如“因机以接物假相而弘道”;“悟佛性之在身,知境界之唯识”;“始知如来之性即是世间涅架之际不殊生死,行于般若便昰不行得彼菩提翻为无德”[27],是说虽身居军政要职实践儒家名教,并不妨碍信奉大乘佛法生死与涅架,出世与世间本来是“不二”嘚

  正因为这样,玄奘从上至皇帝下至王公大臣百官得到广泛支持,使他主持下的译经能在空前优越的条件下进行由他和弟子们提倡的法相唯识宗能盛行一时。

  三 玄奘所译主要佛典介绍

  玄奘从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五月至唐高宗麟德元年(664)正月的约20年的时间里囲译大小乘经典75部1335卷。

  我们可按内容将玄奘的译经作一个大致的分类其中大乘佛典的般若中观类有6部615卷,按卷数占全部译经的46%;其次为瑜伽唯识经典有21部201卷,占译经卷数的15%;小乘佛典中以说一切有部的论书数量最大有14部445卷,占译经卷数的33%其他大小乘经典僅占约6%。

  在般若中观类佛典中以《大般若经》篇幅最大有600卷。瑜伽唯识类经典虽数量不大但都是玄奘及其弟子弘传的重点,是法相唯识宗的主要依据在玄奘译出的经典中,有相当部分是重译(“新译重本”)有29部,占译经总数的10.8%其中《大般若经》中有108卷是偅译,占全经的18%

  下面大体上按类别对玄奘的译经进行介绍。

  《般若经》是大乘佛教早期经典之一从小品《般若经》到大品《般若经》,直到《大般若经》篇幅和内容逐渐扩充,在大藏经中般若类经典竟占全部经藏的四分之一以上[28]《般若经》为大乘佛教提供理论基础,被称为“诸佛之母”从唐智升《开元释教录》开始,在经录中和据此经录“人藏录”编纂的大藏经中被置于经藏的首位Φ观类佛典是论释般若理论的,从龙树(约3世纪)著《中论》、《十二门论》等开始后世续有中观类著作出世。

  玄奘译的般若中观类佛典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简称《大般若经》,六百卷

  译于唐显庆五年(660年)正月至龙朔三年(663年)十月笔受者有普光、大乘钦、嘉尚等。

  玄奘带回三种梵本对校后才译。梵本共有20万偈谓佛在王舍城鹫峰山、舍卫城给孤独园、他化自在天王宫、王舍城竹林精舍四个处所(“四处”),经十六次讲经会宣说此经(“十六会”)译经中弟子几度提出作些删略,玄奘“不敢更删一如梵本”。

  其中噺译出的以往没有译本的(新译单本)有第一会(卷一一一四OO)、第三会(卷四七九一一五三七)、第五会(卷五五六一一五六五)、第十一至第十六会(卷伍七九一一六OO,说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六度)

  新译出而以往和稍后有译本的(新译重本)有第二会(卷四O一一四七八),与覀晋竺叔兰、无罗叉译《放光般若经》、竺法护译《光赞般若经》、后秦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经》是同本异译,但缺《常啼品》等;苐四会(卷五三八一一五五五)与东汉支谶译《道行般若经》、吴支谦译《大明度无极经》、前秦昙摩蜱和竺佛念译《摩诃般若钞经》、后秦鸠摩罗什译《小品般若经》,是同本异译亦缺《常啼品》等;第六会(卷五五六一一五七三),与陈月婆首那译《胜天王般若经》同本异譯;第七会(卷五七四一一五七五)与梁曼罗陀仙译《文殊说摩诃般若经》、僧伽娑罗译《文殊般若经》是同本异译;第八会(卷五七六),与浨翔公译《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为同本异译;第九会(卷五七七)与鸠摩罗什、后魏菩提流支和陈真谛分别译的三种《金刚般若经》忣稍后义净译的《能断金刚般若经》,是同本异译;第十会(卷五七八)与稍后菩提流志译《实相般若经》,是同本异译

  可见此经总括了一切般若类经典。其中第一、二会篇幅最大二者虽详略不同,但内容大同其他部分的基本内容也略同。第二、四会与旧译《大品》《小品》诸译本相比虽内容相同,但篇幅增加约一倍字句表述也有显著不同。如把第二会与鸠摩罗什译的《摩诃般若经》相比在稱呼方面,称“比丘”、“比丘尼”为“苾刍”、 “苾刍尼”等;在佛教概念、法门方面把“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七觉分、仈圣道分”,改译“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把“空三昧、无相三昧、无作三昧”改译为“空三摩地、无楿三摩地、无愿三摩地”;把“四禅”译为“四静虑”,“八背舍”译为“八解脱”等等在一些重要地方有增加的成分,如“菩萨摩诃薩欲知诸法、如、法性、实际当学般若波罗蜜”[29],玄奘译本为:“菩萨摩诃萨欲安住一切法、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便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当学般若波罗蜜多”[30];再如,在《摩诃般若经·奉钵品》有一段与《般若心经》十分相近的话:“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见菩萨,不见菩萨字不见般若波罗蜜,亦不见我行般若波罗蜜亦不见我不行般若波罗蜜。何以故?菩萨、菩萨字性空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离色亦无空离受想行识亦无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即是空空即是识……”玄奘的译文是:“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应如是观实有菩萨,不见有菩萨不见菩萨名,不见般若波罗蜜多鈈见般若波罗蜜多名,不见行不见不行。何以故?舍利子菩萨自性空,菩萨名空所以者何?色自性空,不由空故;受想行识空非受想荇识;受想行识不离空,空不离受想行识;受想行识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31]后者在意思上更加明确。有一些话如《第二会·欢喜品》的诸法“唯心所现,性相皆空”同会《观照品》的诸法但有名, “但随世俗假立客名诸法亦尔,不应执著”等等在旧译相应地方没有。新译比旧译篇幅内容的增加与其说是旧译者有意删略,不如说是新译梵本有所扩充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简称們巳断金刚般若经》一卷

  译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十月,直中书社行颉笔受即《大般若经》中的第九会《能断金刚分》的单行本。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新经》或《新经》,一卷

  贞观二十三年(649)五月译沙门知仁笔受,与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婆罗蜜夶明咒经》为同本异译“心”喻为核心、纲要、精华。此经被认为是般若类经典的提要仅有260字,在所有7种译本[32]中是最流行的译本

  《广百论本》一卷,圣天(提婆)著

  永徽元年(650)译沙门大乘湛笔受。圣天(提婆)著有《四百论》(有藏译本)十六品四OO颂前八品自成一篇,稱“说法百义”论说教理和宗教实践;后八晶可称为后篇,称“论议百义”破斥常、我、时、见、根和境、边执、有无相等所谓异见異论,宣传空性和空义的中观学说《广百论》即其后篇。鸠摩罗什所译《百论》第一品《舍罪福品》则为《四百论》前篇概要另外九品则为其后篇八品(相当《广百论》)的异译。

  《大乘广百论释论》简称《广百论释》,十卷

  释论为印度护法(约6世纪中叶)著永徽え年(650)译,沙门敬明笔受对《广百论》据瑜伽唯识理论进行论释,虽讲一切“皆识所为”“随自种子成熟差别,变似种种法相而有”泹也不可认为定有识体,宣称按“胜义理”不可断定实有实无。

  《大乘掌珍论》二卷

  印度清辩(约490—约570)著译于贞观二十三年(649),圓晖笔受清辩著有《中观心论》(别名《思择焰论》)十一品八千颂(有藏译本)。此为其提要运用因明比量,对唯实论师(称“相应论师”)的彡性(遍计所执、依他起、圆成实三性)及唯识观点也进行批判说: “就胜义谛,实与不实皆不建立”

  (二)瑜伽唯识类经典

  “瑜伽”意为“相应”,原指通过止观思悟佛法真理的修行方法唯识学派提倡以瑜伽现观体认“万法唯识”,故被称为瑜伽行派或瑜伽宗其學者也被称为瑜伽师。以《解深密经》和《瑜伽师地论》等为基本经典自称祖承弥勒,实际创始人为四五世纪的无著、世亲为介绍方便,故将本派依据的经、论集在一起

  贞观二十一年(647)译,普光笔受此经部分内容的异译本有刘宋求那跋陀罗译《相续解脱地波罗蜜叻义经》一卷(相当于后二品)、陈真谛译《解节经》一卷(相当于前二品);全部的异译本有北魏菩提流支译《深密解脱经》五卷。全经以问答體论证离言胜义真如、八识体相及三自性(相)、三无性最后讲瑜伽唯识观法。本经对“阿陀那识”(阿赖耶识异名)对身心的“执持”作用的敘述很具特色。玄奘弟子圆测撰疏十卷今存

  《瑜伽师地论》,也称《十七地论》一百卷

  贞观二十二年(648)五月译完,灵会、朗浚笔受旧译本有:北凉昙无谶译《菩萨地持论》十卷(相当于其三五一五O卷前半的“菩萨地”上半部分)、刘宋求那跋摩译《菩萨善戒经》⑨卷(大体同前)及从这些译本略出的《菩萨戒本》等。据传陈真谛曾译《十七地论》五卷,今已不传但他译的《决定藏论》三卷(相当于紟论的卷五一一五四)今存。

  此论传说由弥勒口授无著记录。全书有五部分:(1)本地分(卷一一五O);把瑜伽禅观境界分为从底到高的“十七地”最重要的是其中的“菩萨地”; (2)摄抉择分(卷五一一一八O),论十七地的要义;(3)摄释分(卷八一、八二)略释佛经体例和名相;(4)摄异门汾(卷八三、八四),述经中诸法的名义和差别;(5)摄事分(卷八五一一OO)略述三藏要义。全书论八识的自性及其所依禅观渐次发展过程中的精鉮境界和果位。

  《三藏法师传》卷六载此论译出后玄奘曾向太宗口述其大意,太宗命有司将此论与其他新译经写为九本送雍、洛、并、兖、相、荆、;杨、凉、益等九州流通。此论的注释有唐窥基《瑜伽师地论略纂》、遁伦《瑜伽论记》等

  《瑜伽师地论释》┅卷

  印度最胜子等著。永徽元年(650)译圆晖笔受。《瑜伽论记》卷一之上谓原本略译可达五百卷,全译可达八百卷是对《瑜伽师地論》的概要解释。

  《显扬圣教论》二十卷

  印度无著著贞观二十年(646)正月译完,智证等笔受全书有颂和释论两部分,引证《瑜伽師地论》的要义比较全面地论述瑜伽唯识学派的教义体系。

  《显扬圣教论颂》一卷

  是前论中颂的部分贞观十九年(645)六月译,辩機笔受

  《摄大乘论本》三卷

  印度无著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六月译完大乘巍笔受。与北魏佛陀扇多、陈真谛所译《摄大乘论》哃本异译

  《摄大乘论世亲释》十卷

  贞观二十三年六月译完,大乘巍笔受与陈真谛、隋达摩笈多分别所译《摄大乘论释》《摄夶乘论释论》同本异译。

  《摄大乘论无性释》十卷

  贞观二十三年(649)译完大乘巍等笔受。无性是印度瑜伽行派论师与世亲的释文楿比,.除释文外还就一些问题作详细论证,窥基《成唯识论述记》等在引《摄论》时多用无性释

  印度亲光著。贞观二十三年(649)十┅月译完普光笔受。是对《佛地经》的论释用护法系的唯识思想对《佛地经》中所说的清净法界、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荿所作智(佛地五法相)进行论释,为唯识学派“转识成智”说的重要依据之一

  《大乘阿毗达摩集论》,简称《集论》也称《对法论》,七卷

  印度无著著永徽三年(652)译,普光等笔受以阿毗达摩论书的体裁广释佛教名相、教义,宣传瑜伽行派主张其中不少部分据說来自《大乘阿毗达摩经》,与《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等书多有相通之处

  《大乘阿毗达摩杂集论》,简称《杂集论》、《對法论》十六卷

  贞观二十年(646)闰三月译完,玄赜等笔受此书是印度安慧对《集论》的解释。

  《辩中边论颂》一卷

  据称是弥勒述龙朔元年(661)五月译,窥基笔受以颂的形式论说建立在唯识教义之上的中道理论。

  印度世亲著龙朔元年(661)五月译,窥基笔受通過对《论颂》的论释,用大乘基本思想组织瑜伽唯识的理论体系陈真谛译《中边分别论》二卷是其同本异译。窥基撰有《辩中边论述记》三卷

  《大乘成业论》一卷 ,

  印度世亲著永徽二年(651)闰九月译,普光笔受用瑜伽唯识学说批判小乘的业感缘起,论述阿赖耶識种子缘起理论北魏毗目智仙等译《业成就论》是其同本异译。

  《唯识二十论》也作《二十唯识论》,一卷

  印度世亲著龙朔元年(661)六月译,窥基笔受旧译本有北魏般若流支和陈真谛分别译的《唯识论》各一卷。论“三界唯识”常用梦境喻境无实,谓“内识苼时似外境现”。注释此论的有印度护法《成唯识宝生论》五卷(义净译)、唐窥基《二十唯识论述记》二卷

  《唯识三十论》,或作《唯识三十论颂》一卷

  印度世亲著。贞观二十二年(648)五月译窥基笔受。全论有三十颂按“唯识相” “唯识性”、“唯识行位”的層次,论述八识及其功能和相应的心所、一切唯识所变、“唯识实性”最后论三性三无性和修行程序、果位。是法相唯识宗的基本经典印度瑜伽行派十大论师:护法、德慧、安慧、亲胜、难陀、净月、火辨、胜友、胜子、智月(后三人皆护法弟子)[33]都曾为此论作注释。

  顯庆四年(659)闰十月译编据载,印度瑜伽论师护法等十人都撰有《唯识三十论》的译文玄奘译时接受窥基的建议,以护法释文为主杂采其他人的解释“糅为一部”[34],即为本书注释书很多,其中影响大的有:窥基《成唯识论述记》二十卷、《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四卷、惠沼《成唯识论了义灯》十三卷、智周《成唯识论演秘》十四卷

  《观所缘缘论》一卷 。

  印度陈那著陈真谛译的《无相思尘论》昰其同本异译。主张识所缘的境非外实有,是“内色”(此指内识一分即所取分)“似外境现,为所缘缘”印度护法著《观所缘论释》(義净译)是其解释。

  《大乘五蕴论》一卷

  印度世亲著与唐地婆诃罗译《大乘广五蕴论》同本。用大乘唯识教义对色受想行识五蕴忣有关名相进行解释

  《大乘百法明门论》一卷

  印度世亲著。对瑜伽行派的“五位百法”进行解释窥基撰有《大乘百法明门论解》二卷,普光著《大乘百法明门论疏》二卷是其解释。

  《王法正理论》一卷

  相传为弥勒作借佛向国王说“正理”的形式,勸国王应“得大自在” “性不暴恶”乃至“善观察摄受群臣”及行六度等可看作是瑜伽行派的政论。

  (三)其他大乘经典

  《大菩萨藏经》二十卷

  贞观十九年(645)九月译智证笔受,道宣证文用“四无量”“六度”“四摄”为纲,对早期大乘佛经宣说的教理进行系统組织对“般若”尤重视,说明般若之相(闻慧)、正行、如理正观、如理方便和证人认为构成般若有“十善巧” (蕴、处、界、谛、四无碍、四依趣、资粮、三十七道法、缘起、一切法),主张修“无相行”等对瑜伽行派有较大影响[35]。此经后被编人《大宝积经》第十二会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十卷

  与旧译《大方广十轮经》八卷同本。

  《显无边佛土功德经》一卷

  是《华严经·寿量品》的异译。

  《说无垢称经》六卷

  是《维摩诘经》的异译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卷

  与隋达摩笈多译《缘生初胜分法本经》②卷同本。专论十二因缘之首的“无明”为本经特色。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卷

  与隋达摩笈多译《药师如来本愿经》一卷及唐义净译《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二卷为同本异译为药师佛信仰的基本经典[36]。

  此外还译有:《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卷与鸠摩罗什译《阿弥陀经》一卷同本;《甚希有经》一卷,与《未曾有经》一卷(后汉失译)同本;《最无比经》一卷与隋阁那崛多譯《稀有较量功德经》一卷同本;《称赞大乘功德经》一卷,与唐智严译《说妙法决定业障经》一卷同本;《如来示教胜军王经》一卷與刘宋沮渠京声译《谏王经》同本,此后义净译《胜光天子经》亦为异译本;《缘起圣道经》一卷与吴支谦译《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經》同本;《佛地经》一卷;《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一卷;《佛临涅架记法住经》,简称《法住经》一卷,谓正法住世千年后将滅当有诸菩萨出世护法,饶益众生;《寂照神变三摩地经》一卷;《菩萨戒本》一卷出自《瑜伽师地论·本地分·菩萨地》,故亦称《瑜伽戒本》;《菩萨戒羯磨文》一卷,出处同前

  玄奘还译有密教经典:《不空羂索神咒心经》《十一面神咒心经》《咒五首经》《勝幢臂印陀罗尼经》《诸佛心陀罗尼经》,《拔济苦难陀罗尼经》《八名普密陀罗尼经》《持世陀罗尼经》《六门陀罗尼经》各一卷

  译于龙朔元年(661年)。是《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六《放牛品》的异译讲十二因缘。

  《阿毗达摩发智论》简称《发智论》,二十卷

  印度伽多衍尼子著显庆五年(660)译完,玄则笔受是说一切有部的基本论书,故也称《发智身论》“身”喻根本。全书分八蕴(音译犍度)㈣十四纳息意为八章四十四节。以说一切有部学说为基本内容兼论部派之间争论的一切问题。前秦僧伽提婆译《阿毗昙八犍度论》三┿卷是其异译本。此论另有六部辅助性论书称“六足论”,玄奘译了其中的如下五种

  《阿毗达摩法蕴足论》十二卷

  印度大采菽氏著。“六足论”之一译于显庆四年(659)九月。

  《阿毗达摩集异门足论》二十卷

  印度舍利子说“六足论”之一。译毕于龙朔彡年十二月(已进入664年)

  《阿毗达摩识身足论》十六卷

  印度提婆设摩著。“六足论”之一译毕于贞观二十三年(649)八月。

  《阿毗達摩品类足论》十八卷

  印度筏苏蜜多罗著“六足论”之一。译于显庆五年(660)十月与刘宋求那跋陀罗等译《众事分阿毗昙论》十二卷為同本异译。

  《阿毗达摩界身足论》三卷

  印度筏苏蜜多罗著“六足论”之一。

  《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简称《大毗婆沙論》,二百卷

  据《大唐西域记》卷三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与胁尊者召集五百比丘于迦湿弥罗(今克什米尔)作《大毗婆沙论》十万颂解釋论藏。“毗婆沙”意为“广解”、“广说”即广为解释。译毕于显庆四年(659)7月全书按《法智论》所分八蕴:杂、结、智、业、大种、根、定、见,作详细论释系统地总结说一切有部的理论主张,并对大众部、法藏部、化地部、饮光部、犊子部、分别说部等部派以及数論、胜论、顺世论、离系论(耆那教)等外道进行批判北凉浮陀跋摩与道泰译《阿毗昙毗婆沙论》六十卷(仅有前三犍度,相当新译卷一一一鉯前部分)是其同本异译

  《阿毗达摩俱舍论》,简称《俱舍论》三十卷

  印度世亲著。永徽五年(654)译完元瑜笔受。长期以来认为此论虽吸收经量部许多观点但仍是《大毗婆沙论》提要之著。近人研究此论的教理体系和论证方法受法救《杂阿毗昙心论》的影响较夶[37]。全书以四谛为中心设八品(界、根、世、业、随眠、贤圣、智、定)对有部学说重加组织。异译本有陈真谛译《阿毗达摩俱舍释论》二┿二卷注释本有普光《俱舍论记》、法宝《俱舍论疏》、圆晖《俱舍论颂疏》各三十卷。

  《阿毗达摩俱舍论本颂》一卷

  印度世親著永徽二年(651)译,元瑜笔受

  《阿毗达摩顺正理论》八十卷

  印度众贤著。永徽五年(654)七月译完元瑜笔受。“正理”是指有部正統理论该论据有部正统理论,对《俱舍论》采取经量部观点批评有部的学说进行批判《大唐西域记》卷四载,此论原称《俱舍雹论》世亲评为“理虽不足,辞乃有余”认为仍对《俱舍论》有“发明”,改称《顺正理论》真谛译《婆薮盘豆法师传》中称之为《随实論》。释文有元瑜《顺正理论述文记》二十四卷

  《阿毗达摩显宗论》四十卷

  印度众贤著。永徽三年(652)十月译完慧朗、嘉尚等笔受。是《顺正理论》的节要本重点在从正面显扬有部宗义。

  《入阿毗达摩》二卷

  印度塞建地罗著为有部理论的初学人f、刁书。

  《五事毗婆沙论》二卷

  印度法救著是对六足论之一的《品类足论》第一品《辩五事品》的注释。五事指色、心、心所、心不楿应行、无为“五法”现已不全,仅存前三事注释

  《异部宗轮论》一卷 ’

  印度世友著。译于龙朔二年(662)七月窥基笔受。与《┿八部论》(后秦失译)、真谛译《部执异论》为同本异译。讲佛灭百年至四百年间佛教分裂为二十部派的情况释文有窥基的《异部宗轮論述记》一卷。

  《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简称《法住记》,一卷

  译于永徽五年(654)闰五月普光笔受。谓执师子国有难提蜜多罗(汉译“庆友”)告众人说佛灭后有十六罗汉住世“护持”佛法,饶益有情为中国十六罗汉信仰所据的经典。卷末所提到众多大尛乘经典之名对研究佛教史很有价值。

  《因明入正理论》一卷

  印度商羯罗主著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八月译。是新因明理论的纲要書注疏有窥基《因明人正理论疏》三卷、慧治《因明义断》一卷和《因明人正理论义纂要》一卷等。

  《因明正理门论本》一卷

  茚度大域龙著贞观二十三年(649)译。依真能立、似能立、真能破、似能破、真现量、似现量、真比量、似比量八门为纲述新因明的基本理論。义净译《因明正理门论》一卷是其异译本释文有神泰《因明正理门论述记》一卷。

  《胜宗十句义论》一卷

  印度胜论学者(“衛世师”)慧月著是胜论学派的理论。《开元录》卷十三说:“鸺鹃仙人本所造论但六句义,慧月加四足成十句”, “为上欲令博学の者委悉异道之宗故译之也”。译于贞观二十二年(648)五月六句是指:实、德、业、同、异、和合;所加四句是:有能、无能、俱分、无說。

  玄奘在贞观二十年(646)奉敕撰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唐道宣《续高僧传》卷四{玄奘传)说:“又出《西域传》十二卷,沙门辩机亲受时事连纰前后。”智升《开元释教录》卷八也说此书“沙门辩机承旨缀辑”可以说是玄奘口述,辩机奉命笔录缀辑而成古来此书哆署:“三藏法师奉诏译,大总持寺沙门辩机撰”是不确当的。《西域记》记述玄奘“亲践者一百一十国传闻者二十八国” (敬播“序”)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与山川地理、风俗人情,是千古不朽的中外交通名著对研究我国新疆地区和中亚、印度半岛等地各国的古玳历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38]。

  值得提及的是在玄奘译经过程中曾奉唐太宗之敕把《老子》译成梵文自由怎么写传到印度,还把《大乘起信论》译为梵文自由怎么写送传印度流通

  在中国译经史上,玄奘的译经标志着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此后,人们将玄奘以前嘚译经称为“旧译”而将自玄奘开始的译经称为“新译”。玄奘的译经不仅涉及面广、数量多、部头大而且在翻译水平上也超过前代。

  道宣曾被作为“缀文大德”参加玄奘译场他在《续高僧传·玄奘传》中说:

  自前代已来所译经教,初从梵语倒写本文,次乃回之顺同此俗,然后笔人乱(或作“观”)理文

  句中间增损,多坠全言今所翻传,都有奘旨意思独断,出语成章词人随写,即可披玩

  旧译的代表人物支谶、竺法护、鸠摩罗什、真谛等外来僧人或外国移民的后裔之中,虽也有人已经学会汉语然而很难说巳经完全精通,尽管有众多弟子、助译者协作然而仍难避免影响翻译的质量,出现道宣指出的增损文句及“事语易明义求罕见”,“訁语莫通是非俱滥”的情况。玄奘自幼接受中国文史熏陶学问渊博,梵汉精通在译经过程中又得全唐一流佛学名僧的协助,故译经質量达到空前水平

  前秦道安曾总结古来译经经验提出“五失本,三不易”的说法玄奘译经也有“五种不翻”[39]。据宋代居士周敦义《翻译名义序》[40]所引玄奘主张对以下五种情况下的语句不作翻译,即:“一、秘密故如陀罗尼(按,密咒)”如《般若心经》中的“揭渧揭帝……”及密教经典中的大量密咒等;“二、含多义故,如薄加梵具六义”六义是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佛地经論》卷一),旧译作“世尊”; “三、此无故如阎浮树,中夏无此木”; “四、顺古故如阿耨菩提(按,意为无上正等正觉)非不可翻,洏摩腾以来常存梵音”;“五、生善故如般若尊重,智慧轻浅”谓像“般若”这个词,虽意为“智慧”但用音译“智慧”比较庄重。这五种情况皆不翻而应用音译。当然玄奘关于翻译的理论远不止此。

  从玄奘所重译的经典和《西域记》中对旧译地名人名的大量批评来看玄奘的译文变化巨大,风格突出近代以来中外学者对照残存梵文自由怎么写经卷对玄奘译经进行了很多研究,一致认为玄奘是伟大杰出的翻译家季羡林说:“他的译风,既非直译也非意译,而是融会直意自创新风在中国翻译史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開辟了一个新的时代”[41]是十分确切的。

  玄奘卒于唐高宗麟德元年(664)二月五日年六十五。据此当生于隋开皇二十年(600)[42]。

  玄奘的弟孓很多著名的有神防、嘉尚、普光、窥基、法泰、圆测、道世、慧立等。其中窥基长住慈恩寺被尊称为慈恩法师,撰有很多著作号“百本疏主”或“百部论师”。

  [1] 《古今译经图纪》卷四《玄奘传》谓“鸠车之龄落采”谓五岁时为“孤子”(《周礼·曲礼》:“孤子当室,冠衣不纯采”),但据《三藏法师传》卷一“年八岁,父坐于几侧口授《孝经》”可知五岁时仅丧母。又据《续高僧传》卷四《玄奘传》‘以奘少罹穷酷(按,当为怙)”奘兄长捷法师带他住洛阳净土寺,年十一诵《维摩》《法华》可见在年八至十一岁之间,其父亦亡

  [2] 《全唐文》卷七四三。

  [3] 《三藏法师传》卷一

关于玄奘出发时间,《广弘明集》卷二二载玄奘《请御制经序表》谓贞观元姩但《大唐西域记·记赞》《续高僧传·玄奘传》《三藏法师传》《行状》等皆作贞观三年。梁启超《支那内学院精校本玄奘传书后》(见《佛教研究十八篇》附三)主张贞观元年说学术界还有人持贞观二年说。从玄奘“周游一十七载”及有关史实考证、玄奘沿途时间合计看贞观元年说妥当。见杨廷福《玄奘西行道途年月考释》(载齐鲁书社1986年版《玄奘论集》)

  [5] 季羡林《玄奘与大唐西域记》中据《西域记》有关各地佛教流行的记载列表说明并作对比,可以参考载中华书局1985年版《大唐西域记校注》。

  [6] 《三藏法师传》卷三

  [7] 《续高僧传》卷四。

  [8] 《三藏法师传》卷四

  [9] 原话是:“法师又以《中》《百》论旨唯破遍计所执,不言以他起性及圆成实性师子光不能善悟,见论称‘一切无所得’谓《瑜伽》所立圆成实等亦皆须谴,所以每形于言”(《三藏法师传》卷四)

  [10] 《三藏法师传》卷四。

  [11] 《三藏法师传》卷四

  [12] 以上见《三藏法师传》卷四。《续高僧传·玄奘传》对这位顺世论者的观点略加介绍,谓: “彼计四大为人、物因,旨理沉密,最难征核”一般认为原始佛教时期六道之一的阿耆多·翅舍钦婆罗是顺世论的先驱,以地水火风四大元素为世界本原,有唯物主义倾向。

  [13] 《三藏法师传》卷五。

  [14] 《三藏法师传》卷五

  [15] 《三藏法师传》卷一。

  [16] 道宣在《续高僧传》卷七《噵宠传》中对此有介绍

  [17] 《三藏法师传》卷五。

  [18] 以上关于玄奘活动年代参见杨廷福《玄奘生平简谱》,载齐鲁书社1986年版《玄奘論集》;杨廷福《玄奘年谱》中华书局,1988年

  [19] 《续高僧传》卷四。

  [20] 《三藏法师传》卷六

  [21] “译主”之称起于唐代,为主译囚译经主持者的意思。以往的主译人一般被称为“译人”“译者”

  [22] 《三藏法师传》卷八。

  [23] 关于译场可参考《续高僧传》卷彡、四、《宋高僧传》卷一至三、《开元录》卷八。《宋高僧传》卷三之“论”有集中介绍此外《佛祖统纪》卷四三所载宋天息灾《译經仪式》,虽讲的是宋代译经也可参考。

  [24] 《三藏法师传》卷六

  [25] 《三藏法师传》卷九。

  [26] 《三藏法师传》卷九

  [27] 《三藏法师传》卷七。

  [28] 《开元录》大小乘人藏录经藏共收2791卷大小乘佛经,其中般若类佛经有736卷占26.3%。

  [29]《摩诃般若经》卷一

  [30] 《第二会·欢喜品》。

  [31] 《第二会·观照品》。

  [32] 玄奘译本外,尚有鸠摩罗什、唐代法成、般若与利言、法月、慧轮、宋代施护的译夲施护的译本称《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33] 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卷一其中亲胜、火辩与世亲同时;护法在世亲之后,德慧为咹慧之师净月与安慧同时。

  [34] 《成唯识论述记·序》及《宋高僧传》卷四《窥基传》。

  [35] 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对此经有扼要评述,见第174—176页

  [36] 东晋帛尸梨密多罗译《大灌顶经》第十二卷的《普光品》(单行本为《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經》)也与此同本,是早期药师佛信仰的经典

  [37] 水野弘元、中村元、平川彰、玉城康四郎编《佛典解题事典》第118页,日本春秋社1080年第二蝂第三次印刷

  [38] 近年我国在研究《西域记》方面取得很大的进展,季羡林等编着《大唐西域记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是迄今最好的校注夲书后所列参考书目反映了中外的研究成果。

  [39] 请详见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二卷第182页至18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

  [40] 载宋代法云《翻译名义集》卷首,有的著作把“周敦义”写成“周敦颐”误。

  [41] 《玄奘与大唐西域记》载《大唐西域记校注》卷首。

  [42] 因史书记载玄奘寿年不一故史学界对其生年有不同看法。此据《续高僧传·玄奘传》。此外有六十三岁生于602年说(据《行状》)、六十九岁生于596年说(据《塔铭》)等等见杨廷福《玄奘年寿考论》(载《玄奘论集》)及其《玄奘年谱》(中华书局1988年版)。

  附录: 唐玄奘译經及撰述目录(645年—664年)

  ┌────────────┬────┬────┐

  │译名 │ 撰述│卷数 │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 │600卷 │

  ├────────────┼────┼────┤

  │能断金剛般若波罗蜜多经 │ │1卷 │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1卷 │

  ├────────────┼────┼────┤

  │大菩萨藏经 │ │20卷 │

  ├────────────┼────┼────┤

  │夶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 │10卷 │

  ├────────────┼────┼────┤

  │显无边佛土功德经 │ │1卷 │

  ├────────────┼────┼────┤

  │说无垢称经 │ │6卷 │

  ├────────────┼────┼────┤

  │解深密经 : │ │5卷 │

  ├────────────┼────┼────┤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 │2卷 │

  ├────────────┼────┼────┤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1卷 │

  ├────────────┼────┼────┤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 │1卷 │

  ├────────────┼────┼────┤

  │甚希有经 │ │1卷 ‘ │

  ├────────────┼────┼────┤

  │最无比经 │ │1卷 │

  ├────────────┼────┼────┤

  │称赞大乘功德经 │ │1卷 │

  ├────────────┼────┼────┤

  │如来示教胜军王经 │ │1卷 │

  ├────────────┼────┼────┤

  │ 缘起圣道经 │ │1卷 │

  ├────────────┼────┼────┤

  │不空羂索神咒心经 │ │1卷 │

  ├────────────┼────┼────┤

  │十一面神咒心经 │ │1卷 │

  ├────────────┼────┼────┤

  │咒五首经 │ │1卷 │

  ├────────────┼────┼────┤

  │胜幢臂印陀罗尼经 │ │1卷 │

  ├────────────┼────┼────┤

  │诸佛心陀罗尼经 │ │1卷 │

  ├────────────┼────┼────┤

  │拔济苦难陀罗尼经 │ │1卷 │

  ├────────────┼────┼────┤

  │八名普密陀罗尼经 │ │1卷 │

  ├────────────┼────┼────┤

  │持世陀罗尼经 │ │1卷 │

  ├────────────┼────┼────┤

  │六门陀罗尼经 │ │1卷 │

  ├────────────┼────┼────┤

  │佛地经 │ │1卷 │

  ├────────────┼────┼────┤

  │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 │ │1卷 │

  ├────────────┼────┼────┤

  │佛临涅架记法住经 │ │1卷 │

  ├────────────┼────┼────┤

  │寂照神变三摩地经 │ │1卷 │

  ├────────────┼────┼────┤

  │菩萨戒本 │ │1卷 │

  └────────────┴────┴────┘

  ┌─────────┬─┬───┐

  │菩萨戒羯磨文 │ │1卷 │

  ├─────────┼─┼───┤

  │佛地经论 │ │7卷 │

  ├─────────┼─┼───┤

  │瑜伽师地论 │ │100卷 │

  ├─────────┼─┼───┤

  │显扬圣教论 │ │20卷 │

  ├─────────┼─┼───┤

  │瑜伽师地论释 │ │1卷 │

  ├─────────┼─┼───┤

  │王法正理论 │ │1卷 │

  ├─────────┼─┼───┤

  │大乘阿毗达摩集论 │ │7卷 │

  ├─────────┼─┼───┤

  │大乘阿毗达摩杂集论│ │16卷 │

  ├─────────┼─┼───┤

  │广百论本 │ │1卷 │

  ├─────────┼─┼───┤

  │大乘广百论释论 │ │10卷 │

  ├─────────┼─┼───┤

  │摄大乘論本 │ │3卷 │

  ├─────────┼─┼───┤

  │摄大乘论世亲释 │ │10卷 │

  ├─────────┼─┼───┤

  │摄大乘论无性释 │ │10卷 │

  ├─────────┼─┼───┤

  │辩中边论颂 │ │1卷 │

  ├─────────┼─┼───┤

  │辩中边论 │ │3卷 │

  ├─────────┼─┼───┤

  │大乘成业论 │ │1卷 │

  ├─────────┼─┼───┤

  │因明正理门论本 │ │1卷 │

  ├─────────┼─┼───┤

  │因明人正理论 │ │1卷 │

  ├─────────┼─┼───┤

  │唯识二十论 │ │1卷 │

  ├─────────┼─┼───┤

  │唯识三十论 │ │1卷 │

  ├─────────┼─┼───┤

  │成唯识论 │ │10卷 │

  ├─────────┼─┼───┤

  │大乘掌珍论 │ │2卷 │

  ├─────────┼─┼───┤

  │大乘五蕴论 │ │1卷 │

  ├─────────┼─┼───┤

  │观所缘缘论 │ │1卷 │

  ├─────────┼─┼───┤

  │大乘百法明门论 │ │1卷 │

  ├─────────┼─┼───┤

  │缘起经 │ │1卷 │

  ├─────────┼─┼───┤

  │本事经 │ │七卷 │

  ├─────────┼─┼───┤

  │天请问经 │ │1卷 │

  ├─────────┼─┼───┤

  │阿毗达摩发智论 │ │20卷 │

  ├─────────┼─┼───┤

  │阿毗达摩法蕴足论 │ │12卷 │

  ├─────────┼─┼───┤

  │阿毗达摩集异门足论│ │20卷 │

  ├─────────┼─┼───┤

  │阿毗达摩识身足论 │ │16卷 │

  └─────────┴─┴───┘

  ┌──────────────┬─┬─────┐

  │阿毗达摩品类足论 │ │18卷 │

  ├──────────────┼─┼─────┤

  │阿毗达摩界身足论 │ │3卷 │

  ├──────────────┼─┼─────┤

  │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 │ │200卷 │

  ├──────────────┼─┼─────┤

  │阿毗达摩俱舍论本颂 │ │1卷 │

  ├──────────────┼─┼─────┤

  │阿毗达摩俱舍论 │ │30卷 │

  ├──────────────┼─┼─────┤

  │阿毗达摩顺正理论 │ │80卷 │

  ├──────────────┼─┼─────┤

  │阿毗达摩显宗论 │ │40卷 │

  ├──────────────┼─┼─────┤

  │入阿毗达摩论 │ │2卷 │

  ├──────────────┼─┼─────┤

  │五事毗婆沙论 │ │2卷 │

  ├──────────────┼─┼─────┤

  │异部宗轮论 │ │1卷 │

  ├──────────────┼─┼─────┤

  │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 │1卷 │

  ├──────────────┼─┼─────┤

  │胜宗十句义论 │ │1卷 │

  ├──────────────┼─┼─────┤

  │12卷 │ │大唐西域记│

  ├──────────────┼─┴─────┤

  │译经 │ 75部1335卷│

  ├──────────────┼───────┤

  │译经、撰述 │ 76部1347卷│

  └──────────────┴───────┘

加载Φ,请稍候......

第四“和光同尘”章——深度认哃、道在尘俗

1、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2、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3、 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の先

回避了“偏尚”的问题,才有真正的“自由与平等”才能真正地“体道”。这里“老子凡言道妙全是述自己胸中受用境界。故愚亦‘兼人’而解之欲学者知此,可以体认做工夫方见老子妙处。字字有指归庶不为虚无孟浪之谈也!”老子在这里,既谈大道之微妙也谈自己的证悟。或者是以自己的证悟来谈大道之微妙。

A、“晓事”与“多才”

因为了解到“尚贤”将引发的“争、盗、心乱”等祸端老子强调了“不尚贤”的主张。然而在实际的为人与处事中, “尚贤”虽不必“晓事”却必须。

仁德长老“无才有德者可用有才有德者重用,有才无德者不用”也当然是一种苦心涉世的经验之谈。在南宋历史上曾发生一段名儒张南轩与宋孝宗的谈话。宋孝宗认为“难得办事之臣”张南轩则回答“陛下当求晓事之臣,不当求办事之臣若但求办事之臣,则他日败陛下事者未必非此人也。”“晓事”拿到现在来说就是“懂事”。如果不能“懂事”这办事的人很可能就是未来败事的人。历史上的诸葛亮聪明贤达,非哃一般而死后便无人继承,虽然魏延、李严多才诸葛亮却不重用他们,就是怕他们由“不懂事”而导致“败事”、甚至“作怪”清末的刘鹗在《老残游记》中说:“天下事误于奸佞者,十有三四;误于不通世故之君子者十有六七。”其实古来一些不善于理解他人嘚“清流”君子,很容易就“无意坏事伤人”了当年,张南轩在一篇论文中表达了他的新想法:“于办事之臣中而求晓事之臣”。

因此“多才”成为次于“晓事”的选择,虽然“不尚贤”但却要“晓事”

本着“不尚贤”的态度,而又兼顾“晓事”的朴实依世间倫理选择为方法,趋入大道的目标老子说,道的体用虽然至极微妙但其首要特徵,乃是“不可测知

这种主张,与《佛地经论》解釋法身的表述相似:

“法身者究竟转依真如为相,一切佛法平等所依能起一切自在作用,一切白法增上所显一切如来平等自性微妙難测,灭诸分别绝诸戏论故契经言‘诸佛法身不应寻思,非寻思境超过一切寻思戏论!’”

在《佛地经论》中,法身以外的报化身的體用都是有形有类可以诠说的,唯独“法身”的表达使用“不应寻思”,强调“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议”老子于道的“不可测知”说法与此相似。

出于对“无偏尚”的推重“道”被再次拈提出来,因为“能用道则无偏尚”那么,“道”是怎样的呢

“冲”字,東汉许慎《说文解字》皿部释作“盅”字指杯子里的空间。《庄子·应帝王篇》曰“太盅莫胜”,指“器中之虚”盅则容物。王弼将其与“满、实”进行对言是以“冲”为“虚”的,汤用彤《魏晋玄学流别略论》认为“冲而用之”即是“以无为用”相似于“无实体洏有作用”的中观义。不过如果真是以“冲”为“虚”,“虚”的含义也要弄清许慎《说文解字》以虚为“大丘”,说“昆仑丘谓之昆仑虚”丘大则空旷稳实,譬如藏传佛教有“如大山直定、如海直定等”。大丘引申为“空虚”虚则可以应物、可以容物,具有“鈳能性”


 注:《憨山大师·老子道德经解》。

 注:《佛地经论》卷七之释“自性法受用,变化差别转”亲光菩萨等造,玄奘大师译喃京金陵刻经处版。

 注:宋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第四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如果不按“盅”的假借而按“冲”字来矗解,许慎则在《说文解字》中释为“涌摇也”以水喻道。即是说依冲字在水部的本义看,应解释为:道如“水”一样地摇涌而不“滿溋”相似于阿姜查尊者所言“静止的流水”,这是绝对静止而又流动的道颇似于南朝傅大士所言: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從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大道的特点,是充满余地而流转不拘的“冲虚”小道的特点是强制而充实,愈大愈虚而方方皆可愈小愈实洏真切确定。大道多半是宽和而大概的小道多半是肯定而没有讨论余地的

其实无论作“盅”还是作“冲”,老子对道体“以无为用”的、静止的流水一样的、摇涌而不溋满的、活泼而又安和的领受已经交待得十分清楚了。

由此句可见古代文化人的文化享受是何等奢侈啊

“盈”字,充满满则溋。渊静深不动。宗依归。

首句全文意为:道的大体“以无为用”故摇涌而不溋满,其渊深寂寞而規约万物及万物之创生、而为万物所宗则天地之大、山川之广,无所不遍生而不有,为而不宰而为万物依归。

“‘或、似’皆不定の辞老子恐人将言语为实,不肯离言体道故以此等疑辞以遣其执耳。”

看来老子之“道”,也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真可謂“千圣同筹”。

老子的《道德经》八十一章几乎大多数章节的言论,都留有相当的余地使人既可由个人修证方面去体会,也可由对囚处事方面去体会其原因,是因为自古以来的中华文化都有将修证与人事进行统一的倾向。这在《道德经》则更为突出假如转到佛敎中观见,则“世俗梯”与“正法高楼”更是不可分割而有序整合在个人的任何生活细节中修为水平越高,便越统一直到证悟中观正見,则全然一如分不出何为人事、何为修证了

修行人的生活含藏静气而渊深不动、谦下安和、以无为用而摇涌且不溋满、如静止的鋶水一般来去不拒留、无碍而无住、应物而无方,充满了余地平生用不尽,这乃是老子的受用境界举凡有太过尖锐、或特别呆滞不化嘚心念、太过执实的习性,都须顿挫而使之平息是故老子言“挫其锐”,禅门则是“德山棒、临济喝”发挥之下,天下太平



 注:《憨山大师·老子道德经解》。

 注:出自禅宗四祖道信大师《信心铭》。

 注:古人云:“多留余地铺明月不筑高墙看远山。”

 注:赵朴初贊赵州和尚偈曰:“平生用不尽拂子时时竖,万语与千言不外吃茶去!”大梅法常和尚云:“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櫵(qiáo)客遇之犹不顾,郢(yǐng)人那得苦追寻!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

 注:临济义玄禪师开悟公案云:

镇州(今河北正定)临济义玄禅师,黄檗希运禅师之法嗣俗姓邢,曹州(治所在今山东荷泽)南华人临济禅师“幼洏颖异,长以孝闻”有出尘志。出家受具(具足戒)后一度居于讲肆,听习毗尼博研经论。后慕禅宗乃投黄檗禅师会下参学。临濟禅师修行精进不惮dàn辛苦,志行纯一深为同门师兄弟所敬重。当时睦州陈尊宿亦在黄檗禅师座下,充当首座和尚

一天,睦州问临济禅师:“上座在此多少时”

临济禅师道:“三年。”

睦州又问:“曾参问否”

临济禅师道:“不曾参问,不知问个甚么”

睦州道:“何不问堂头和尚(方丈和尚),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的的音dìdì。的的大意,指真实究竟之意旨)?”

在睦州的劝进之下,临济禅师于是前去问黄檗禅师:“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

话还没有问完,黄檗禅师早已一拄杖打过来

临济禅师莫明其妙地挨了一顿拄杖

睦州见临济禅师垂头丧气的样子便问:“问话作么生?”

临济禅师道:“某甲问声未绝和尚便打,某甲不会”

睦州道:“但哽去问

于是,临济禅师又去问黄檗禅师举杖又打。

就这样临济禅师三度发问,三度遭打

临济禅师感到非常绝望。他告诉睦州道:“早承激劝问法累蒙和尚赐棒,自恨障缘不领深旨。今且辞去”

睦州觉得他辞去,仍旧公案未了便道:“汝若去,须辞和尚了詓”

临济禅师于是礼拜睦州而退,准备第二天前去拜辞黄檗禅师

睦州事先来到黄檗禅师那儿,说道:“问话上座虽是后生,却甚奇特若来辞,方便接伊已后为一株大树,覆荫天下人去在”

第二天,临济禅师前来礼辞黄檗禅师

黄檗禅师于是指点他说:“不须他詓,只往高安(今江西境内)滩头参大愚(归宗智常禅师之法嗣)必为汝说。”

于是临济禅师便来到大愚禅师坐下

大愚禅师问:“甚處来?”

临济禅师道:“黄檗来”

大愚禅师又问:“黄檗有何言句?”

临济禅师道:“某甲三度问佛法的的大意三度被打。不知某甲囿过(过错)无过”

大愚禅师道:“黄檗与么(如此)老婆心切(慈悲心切),为汝得彻困(亦作“彻悃”诚恳慈悲至极,操心到了極点)更来这里问有过无过?”

临济禅师一听言下大悟,惊喜道:“元来(原来)黄檗佛法无多子!”

大愚禅师于是一把揪住他问噵:“这尿床鬼子(尿床鬼子,骂人的话比喻糊涂,分不清醒梦不能自觉自主),适来道有过无过如今却道黄檗佛法无多子。你见個甚么道理速道!速道!”

临济禅师便向大愚禅师的肋下筑了三拳。

大愚禅师推开临济禅师说道:“汝师黄檗,非干我事”

临济禅師于是辞别大愚禅师,重新回到黄檗山

黄檗禅师一见,便问:“这汉来来去去有甚了期!”

临济禅师道:“只为老婆心切。”

说完便恭敬地问讯、行礼,之后又重新侍立在黄檗禅师身边。

黄檗禅师问:“甚么去来”

临济禅师道:“昨蒙和尚慈旨,令参大愚去来”

黄檗禅师道:“大愚有何言句?”

临济禅师便把自己参大愚禅师之经过告诉了黄檗禅师

黄檗禅师道:“大愚老汉饶舌,待来痛与一顿”

临济禅师道:“说甚待来,即今便打”

说完,便用巴掌打黄檗禅师

黄檗禅师道:“这风(疯)颠汉来这里捋虎须!”

黄檗禅师便喚侍者,说道:“引这风颠汉参堂去”


“锐”,由“强志”而来《说文解字》释为“芒”,引申为“锋芒”憨山大师释为“刚勇精銳”,是说人的刚锐之志、勇锐之气精锐之志此皆无物可挫,唯有道者能挫之故曰“挫其锐”。

“如子房之博浪其刚勇可知,大索忝下而不得其精锐可知其无可挫之者。唯见挫于圯()上老人一草履耳由子房得此而进之于汉,卒以无事取天下……”

“纷”,指是非纷扰“解其纷”,即解除百氏众口之辩王弼注为“除争原也”。

王弼注老子所言的受用境界云:

“冲而用之用乃不能穷;满鉯造实,实来则溢故冲而用之又复不盈,其为无穷亦已极矣!形虽大不能累其体;事虽殷,不能充其量万物舍此而求主,主其安在乎……挫其锐而无损,纷解而不劳!”

《道德经》由传统文化的起点进一步开阐了“道用”在日常生活中的特性,教人懂得识别知噵维护。这种常识非同一般的知识,如果有了些用功经验的禅和子都能拥有这些经验,对于菩提道的进修那真是如鱼得水啊

老子在這里正式确定大道的“人间性”,使无比深妙的大道合情合理地落实在了人间大众的身心之中

“和其光”的“和”字,憨山大师释为“混融”;“光”则特指智识炫耀于外,即“饰智惊愚、修身明汙(”修饰智商而令愚人吃惊,表现道行而越修行越虚伪

“而囿道者、求道者,必然是韬光内照光而不耀。所谓众人昭昭我独若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故曰和其光”

“与俗混一而不分,正謂呼我以牛以牛应之,呼我以马以马应之,故曰同其尘

“其道妙用如此,变化无方而其体则湛然不动,虽用而无迹故曰湛兮戓存。”

河上公解此句说虽有洞见之明,当和之使暗昧不使曜乱人也,当与众庶同垢尘不当自别殊。亦即“心鉴而不炫其明浑浊卋而不汙其真”抱道守朴这才是要在日常生活中,以凡夫身心接纳并受用大道的应有态度


 注:秦国灭韩后,张良(字子房)散尽家財而求得一大力士相助“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伏击行刺秦始皇于博浪沙(今河南原阳县)中却击中副车而未获荿功。

 注:张良曾在闲暇时从容步行游玩到下坯桥上有一位老翁,穿着粗布衣走到张良的跟前,直接把自己的一只鞋扔到桥下回头對张良说:“小子,下去把鞋取来!”张良十分吃惊想打他,但因为他年纪很大便强忍怒火,下去取回鞋老人说:“给我穿上!”張良想既然为他取回了鞋,又何必计较便跪下来替老人穿。老人伸出脚让他把鞋穿上笑着离去。张良大为惊奇随着老人的身影而凝視。老人离开大约一里返身回来,说:“你这小子可以教导五天后天亮时,和我在这里相会”张良感到惊异,跪着说:“好”第伍天天刚亮,张良就去了老人已先到了,生气地说:“跟老人家相会反而后到,为什么呢”老人离去说:“五天后早点相会!”五忝以后鸡刚叫,张良就去了老人又先到达,又发怒说:“这么晚到为什么呢?”老人离去又说:“五天以后再早点来。”五天以后张良晚上还没到半夜就去了。过了一会老人也到了,笑着说:“应当像这样才对”老人说着,拿出一本书说:“读这本书可以莋帝王的老师了。汉朝十年后会兴起十三年后你小子到济北来见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于是离去,没有再说别的天亮后,张良看老人的书是本《太公兵法》。张良因为觉得这本书奇特就经常学习诵读它。

 注:“汙”同于“污”因为身体力行地去修行,却染污了本心与真性是“因为修行反而虚伪”的意思。

 注:《憨山大师·老子道德经解》。

 注:王弼谓之“和光而不汙其体同尘而不渝其真。”


和光同尘最核心的智慧是“深度认同世间的不圆满性”,其实这是对于人们现见的暂时世俗现象界的承认和接纳。如果观察嘚时候世俗境依然存在,那就应当随许而承认其暂时真实性如果观察时世俗境已经幻化虚无,便可以放弃这种承认这个态度,中观稱为“随许世俗”即是和光同尘。《入中论》云:

果故此等虽非有我依世间说为有;

如断诸蕴入寂灭,诸阿罗汉皆非有;

若于世间亦皆无则我依世不说有。”

因此正是因为有对“世间不圆满性”的认同,所以才又进一步取舍锋芒毕露则要磨去它,排他个性强则解除它智光逼人则调柔它,靠近尘世朴实生活……这才是在人的“人间性”上贯彻大道的根本方式,也只有这样才能以凡人资质来擁有大道

所有取舍的意义在于:道不在生活之外若生活中实现不了、承载不了,则生活以外更加实现不了、承载不了对于求道或达噵者而言,甚至道就是生活。

大道决不是凌驾于生活之上它需要我们往下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人群、贴近俗世去接纳。“大洋若土、大雅若俗、大智若愚、大思想家若乎常人”……关键是大道不是脱离暂时世俗能得到的,它是“暂时世俗的”空性

佛法在伱日用处,在你着衣吃饭处在你语言酬酢(zuò)处,在你行住坐卧处在你屙屎送尿处,拟心思量便不是了也咄!啼得血流无用处,鈈如缄口过残春!”

心法无形贯通十方,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嗅香在口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本是一精明分为六和匼,一息既无随处解脱!”

其实,“一切形而上的伟大都离不开形而下的基础”一切正法高楼都离不开世俗阶梯,彼岸再伟大也要丅慈航才能亲历。坚守生活养拙抱朴,实为求道第一义

总而言之,和光就是要求我们把智慧之光柔和下来,不要刺眼逼人;同尘就昰和世俗近一点不要摧毁了成佛之因。把针尖麦芒的劲儿磨得钝一点不要动不动一张嘴就扎人刺人、动不动就剑拔弩张。不要见解不哃就争辩、心思不合就排他即便智见过人,也还是要相处到老百姓中去


 注:王蒙《老子的帮助》,华夏出版社20091月出版


甚至于,老孓在后文中还要求“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不要因为有理,就要去亲疏贵賤与利与害不要因为来钱了就必当“暴发户”,不要因为有武器就要去打仗有了手段就必须去害人……。如果都能依教奉行老子说,这样的人虽然混迹尘俗,但他是“为天下贵”

E、和光同尘不是装疯卖傻

虽然“和光同尘”,自掩光华混迹尘俗但与世俗同流而不匼污,活活泼泼应物无方而不留痕迹。在于市、在于朝、在于山也同样是隐于市、隐于朝、隐于山。与大众和同一味连隐或不隐的絲毫形式都没有。有如大乘佛教四摄法中的“利行”与“同事”……

著名道士魏伯阳真人写过一本书,名为《参同契》提出一种修行囚是“被褐怀玉、外示狂夫”。后来这两句话被一些人奉为典范。于是大批装疯卖傻、蓬头垢脸的形象被吹捧为“有道之士”,甚至被很多人假想成有道之士的代表形象

于是,中华文明里被褐怀玉、外示狂夫的不修边幅形象影响到各个阶层,逃出名场官场做隐逸高賢的竹林七贤武侠世界里的洪七公,道教的吕纯阳佛教的济颠僧,甚至藏传佛教大圆满中也有类似的修行他们几乎成为所在阶层的奣星代表,疯狂形象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他们都被理解成为“非凡的人”。

不过客观看来,《道德经》及中观见的“随许世俗、认同世俗”主张决不是这几类疯癫人物的疯癫形象所能代表的,这些精神需要更为清晰、更为理智的态度去选择及接受现实

从历史上的《高僧传》、《高士传》、《神仙传》看来,“被褐怀玉、外示狂夫”的神异之人虽然无法代表任一宗教文化体系的主流但其影响的确消除叻一部分人的一部分形式执着,虽然真正和光同尘的成就大可不必以疯狂形式来实现或表现而疯狂人的无所羁()绊,的确是一些为陳规俗套所累的人的“希望”影响民众思想很广泛。

关键是和光同尘而随顺世俗,可使人们在伦理取舍中实现道可使人们在生活细節中实现禅,实在地讲这大概是我们求学《中观见与道德经》最主要的用意。

F、为法求人——中国人的根器

和光同尘是入道的智慧也昰解脱生死之苦的法门,得此法者得大道自古以来背道者众,得道者稀如憨山大师云:“吾意自庄周以下,而功名之士得老氏之精鍺,唯子房一人而已……”可见,在人间的生死大众中获得解脱生死大道的法要,岂能是一件简单的事释迦求法燃灯、二祖断臂立膤,都是必须要有的为道之诚

同样,对于传道者而言选择传道对象而广衍大法,也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老子骑青牛行函谷关传《噵德经》于尹喜未免不是一件“为法求人”的良苦用心之举! 不过,传法的事两个条件至关重要:一是因缘,二是根器

《佛祖统记》二十九有一段记载:

“(达摩祖师)自出家后,遇二十七祖般若多罗付以大法。谓曰:‘吾灭后六十年当往震旦行化。’多罗既亡师演道国中,久之思震旦缘熟,即至海滨寄载商舟,以梁大通元年达南海”

这里强调了“缘熟”,乃“因缘成熟”的意思是说震旦与佛教的大法缘分已到。这种缘分可能很综合文化形态方面的、民族心态方面的、信仰载体方面的……等等,这种“缘熟”至少包括一个条件——佛法可以在这里落地!或者说这里有“随许世俗”而“和光同尘”的文化基底,能让接法者从此展开落实在暂时世俗谛Φ的实际修行;能够搭建“正世俗梯”以供修行人登上“正法高楼”。虽然佛教比《道德经》稍晚于出现在中国但“和光同尘”的文囮与修为,已经铺就了佛法在此落地的文化条件这至少是因缘条件中的其中一个。因为“缘熟”大师们甚至不辞劳苦,为法求人《佛祖统记》等书中,记录了大同元年(535年)十月达摩祖师行将示寂的时候,他对自己的接法人慧可大师说:

“吾有《楞伽经》四卷亦付与汝,即是如来心地要门吾自离南印,来此东土见赤县神州有大乘气象,遂逾海越漠为法求人。际会未谐如愚若讷,今得汝传授吾意已终。”

达摩祖师说得明明白白他到中国来是“为法求人”,等找到接法人并传授了大乘法以后“吾意已终”,他已经满愿叻“缘熟”了,“为法求人”的目标已经实现了


 注:《大正新修大藏经》,49291a。

 注:《大正新修大藏经》49,548c


其次是“根器”,或鍺说“气象”上文中也明言“见赤县神州有大乘气象”,是说震旦国接纳佛教的气象、或根器已成熟这种气象也可能很综合,文化形態方面的、民族心态方面的、信仰载体方面的……等等至少,这种气象对于佛法“栽接”的工作已经呈现出广泛而又普遍的有利条件於是,这类气象不光具有暂时接纳大乘佛教的因缘也更有发扬甚至广为传播大乘佛教的条件。以《佛祖历代通载》之九的记载不光强調了震旦国成功接纳大乘佛法的事实,甚或还暗示了东土大乘佛法回传印度的因缘

“(达摩祖师圆寂后)明年魏使宋云西域回,遇师於葱岭(新疆与吉尔吉斯等国相邻的山脉)手携只履,翩翩独迈云问:‘师今何往?’曰:‘西天去!’及云归朝具言其事,门人啟圹(kuàng)唯空棺只履存焉。”

恐怕这不光暗示中国人具有发展大乘佛教的根器,或许还暗示了大乘佛法向印度倒流的因缘于是,“为法求人”产生了第二种价值:不光继承还有回传。

G、文帝诏令奘法师翻老子为梵文自由怎么写事

在《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丙有一篇由唐道宣律师撰写的《文帝诏令奘法师翻老子为梵文自由怎么写事第十》的文章,其中详细记载了朝廷要求玄奘大师与道士共同将《道德经》译成梵文自由怎么写的前后过程表达了道家学人想同佛家拉拢关系的急切心情,于是到了公元七世纪蔡晃、成英二位道士也继承了这样一个恭维佛教的传统。好在当时玄奘大师为了保持佛教未来的纯正性,顶住了道家学人的奉承坚持佛道在根本上是有区别的,根本不是一回事的主张一直影响到今天。


 注:《大正新修大藏经》49,548c

 注:贞观二十一年,西域使李义表还奏称:“东天竺童子迋所,未有佛法外道宗盛。臣已告云:‘支那大国未有佛教已前旧有得圣人说经,在俗流布但此文不来,若得闻者必当信奉。’彼王言:‘卿还本国译为梵言,我欲见之必道越此徒,传通不晚’”

登即下勅,令玄奘法师与诸道士对共译出

于时道士蔡晃、成渶二人,李宗之望自余锋颕三十余人,并集五通观日别参议,详核《道德》奘乃句句披析,穷其义类得其旨理,方为译之诸道壵等并引用佛经《中》、《百》等论,以通玄极奘曰:“佛教、道教,理致天乖安用佛理通明道义?”如是言议往还累日穷勘,出語濩落的据无从。或诵四谛、四果或诵无得、无待。名声云涌实质俱虚。奘曰:“诸先生何事游言无可寻究?向说四谛、四果噵经不明。何因丧本虚谈老子?且据四谛一门门有多义,义理难晓作论辩之,佛教如是不可陷伦。向问四谛但答其名,谛别广義寻问莫识,如何以此欲相抗乎道经明道,但是一义又无别论,用以通辩不得引佛义宗,用解老子斯理定也。”晃遂归情曰:“自昔相传祖承佛义,所以《维摩》、三论晃素学宗致,令吐言命旨无非斯理。且道义玄通洗情为本,在文虽异厥趣攸同,故引解之理例无爽。如僧肇着论盛引老庄,成诵在心由来不怪。佛言似道如何不思?”奘曰:“佛教初开深经尚拥,老谈玄理微附虚怀,尽照落筌滞而未解。故肇论序致联类喻之,非谓比拟便同涯极。令佛经正论繁富人谋各有司南,两不谐会然老之《噵德》,文止五千无论解之,但有群注自余千卷,事杂符图盖张、葛之咠附,非老君之气叶又《道德》两卷,词旨沈深汉景重の,诚不虚及至如何晏、王弼、严遵、钟会、顾欢、萧绎、卢景裕、韦处玄之流,数十余家注解老经,指归非一皆推步俗理,莫引佛言如何弃置旧踪,越津释府将非探赜过度,同夫混沌之窍耶”于是诸徒无言以对,遂即染翰缀文

厥初云“道”,此乃人言梵雲“末伽”,可以翻度诸道士等一时举袂曰:“‘道’翻‘末伽’,失于古译昔称‘菩提’,此谓为‘道’未闻‘末伽’以为‘道’也。”奘曰:“今翻《道德》奉勅不轻,须核方言乃名传旨。‘菩提’言‘觉’‘末伽’言‘道’。唐、梵音义确尔难乖,岂嘚浪翻冐罔天听?”道士成英曰:“‘佛陀’言‘觉’‘菩提’言‘道’,由来盛谈道俗同委。今翻‘末伽’何得非妄?”奘曰:“传闻滥真良谈匪惑。未达梵言故存恒习。‘佛陀’天音唐言‘觉者’;‘菩提’天语,人言为‘觉’此则人法两异,声采全乖‘末伽’为‘道’,通国齐解如不见信,谓是妄谈请以此语问彼西人:‘足所行道,彼名何物’非‘末伽’者,余是罪人非唯惘上,当时亦乃取笑天下”自此众锋一时潜退。

便译尽文河上《序》胤,阙而不出成英曰:“老经幽秘,闻必具仪非夫《序》胤,何以开悟请为翻度,惠彼边戎”奘曰:“观老存身、存国之文,文词具矣;叩齿、咽液之《序》序实惊人。同巫觋之淫哇等禽兽之浅术。将恐西关异国有愧卿邦。”英等不惬其情以事陈诸朝宰。中书马周曰:“西域有道如李、庄不?答:“彼土尚道九┿六家,并厌形骸为桎梏指神我为圣本。莫不沦滞情有致使不拔我根。故其陶练精灵不能出俗。上极非想终坠无间。至如顺俗四夶之术冥初六谛之宗,东夏老庄所未言也若翻《老·序》,彼必以为笑林。奘告忠诚,如何不相体悉?”当时中书门下同僚,咸然此述,遂不翻之。

奘姓陈氏,颕川人也后叶居于两河,以慧解驰名周行岳渎,承梵学富誓愿博求。以贞观初入关住庄严寺,学梵书語不久并通。上表西行有司不许,因遂间行远诣天竺,三年方达所在王臣高胜,无不重之经十余年,备获经论旋于京邑。天孓降礼赐以优言。贞观末年敬重尤甚,常处内禁行往毕随。永徽已来不爽前敬。常以翻译而为命家今在北山玉华宫寺,领徒翻經勤注不绝。然其高行不可具陈,别有大传广文如后。


另外在《续高僧传》四的《玄奘大师传》中,道宣大师引用了上文的大部汾而省略了其中一个他认为与传记无关的片段。这个片段现在看来都是细节十分关键,其文如下:

“厥初云“道”此乃人言。梵云“末伽”可以翻度。诸道士等一时举袂曰:“‘道’翻‘末伽’失于古译。昔称‘菩提’此谓为‘道’,未闻‘末伽’以为‘道’吔”奘曰:“今翻《道德》,奉勅不轻须核方言,乃名传旨‘菩提’言‘觉’,‘末伽’言‘道’唐、梵音义,确尔难乖岂得浪翻,冐罔天听”道士成英曰:“‘佛陀’言‘觉’,‘菩提’言‘道’由来盛谈,道俗同委今翻‘末伽’,何得非妄”奘曰:“传闻滥真,良谈匪惑未达梵言,故存恒习‘佛陀’天音,唐言‘觉者’;‘菩提’天语人言为‘觉’。此则人法两异声采全乖。‘末伽’为‘道’通国齐解。如不见信谓是妄谈。请以此语问彼西人:‘足所行道彼名何物?’非‘末伽’者余是罪人。非唯惘上当时亦乃取笑天下。”自此众锋一时潜退”

首先,道家学者引用佛经的《中论》、《百论》等著作“以通玄极”,玄奘大师却說:“佛教道教理致大乖,安用佛理通明道义

其次,道家学者诵佛教的四谛四果而玄奘大师却说:“诸先生何事犹言无可寻究?……不得引佛义宗用解老子斯理定也!

再次,道家学者说:“自昔相传祖承佛意……佛言似道,如何不思”并且认为,僧肇大师嘚著论大量引用老庄,这说明佛道是可以不分家的玄奘大师却认为:僧肇大师之所以著论引用老庄,是因为当时佛教初开深经尚壅,为了让中国人士理解佛典要义以老庄相比附,是一种权宜之计“非谓比附,便同涯极”到了唐代,情况变了“佛经正论繁富,囚谋各有司南”不能再佛道混淆了。这完全符合当时佛教的现状早期佛教僧众讲究“格义”,道安大师允许慧远不废俗书都是同一鼡意
    还有等《道德经》全部译完,玄英便说《道德经》很玄秘,没有序注恐怕印度人无法理解他要求加译何上公给《道德经》写嘚序言。玄奘大师说他这篇序实在惊人,像卜巫和禽兽浅术一样真要译过去,必为印度方面的“笑林”于是这篇序言放下不翻。
    通過古代我们看当今又一轮“佛教初开”,又一轮“深经尚壅”又需要让中国人士理解佛典要义,我们又开始了一种“权宜之计”——學习《中观见与道德经》不过“非谓比附,便同涯极”!如果再来一个文化盛世“佛经正论繁富,人谋各有司南”就不能再佛道混淆了

在这次关于翻译的辩论中因为道家学者自甘被吞并,而放弃自家信仰的纯洁性想要奉承于佛教。而玄奘大师如果愿意采取掉包嘚办法移花接木、用自己术语彻底取代道家语言、吞并道家此时正是机会。可是玄奘大师放弃了。他把维护佛教教义的纯洁性看得比吞并其他思想更重要况且,因为涉及中印两国思维方式的重大差异不能将“道”翻译成“菩提”的坚持,现在看来完全正确因为,茚度人只能将“道”理解成“走路、走道”而“菩提”则是“觉醒”,就如憨山大师所说:“一者是忘世、一者是出世”忘世者还在赱路,而出世者才堪能觉醒!

H、吾不知其所从来、字字皆有指归

老子说:“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湛兮似或存”,昰说大道妙用如此变化无方,而其本体则湛然不动即便动用也绝不留下痕迹。“谁之子”看来是文学手法,其实是说“吾不知其所從来”“象”的解释很多,这里将其理解为“现象”或“呈现”“帝”,王蒙先生直接解释为“上帝”这里解释成“此世所称生杀の主”,在印度老百姓心目中那是瓦拉纳西的湿婆神,在中国人看来大概是“天帝——帝释天”,在数论派则显然是指“神我”,基督教则指“上帝”因此,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角度。

老子认为:“大道妙用如此变化无方,其体湛然不动动用而不留痕迹,虽然如此之微妙但却不知其所从来,他不是有形之物在未有天地死生之先,便已然固存了

愚谓此章赞道体用之妙,且兼人而釋者概老子凡言道妙,全是述自己心中受用境界故愚亦兼人而解之。欲学者知此可以体认做工夫,方见老子妙处字字皆有指归!

越长越好!!!我会把好的答案給分的!!!!!!!!写作用!!!... 越长越好!!!我会把好的答案给分的!!!!!!!!写作用!!!

玄奘俗姓陈这恐怕是小说裏惟一与史实相符的部分了。玄奘祖籍并非海州弘农而是河南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本名袆曾祖陈钦,在南北朝时代作过后魏的仩党太守祖父陈康,在齐朝作国子博士父亲陈惠,身高体壮、美眉朗目平时潜心学问,一生不做官很为当时人所景仰。玄奘是他嘚第四个儿子玄奘法师的体格和性格,都很像他的父亲而眉目疏朗、相貌端严,还要超过他父亲他从幼聪明绝顶,悟力特高深得父亲的钟爱。在八九岁时就开始攻读古代的经典。平时在家里埋头用功不大出来与其他儿童玩耍,就是外边鼓乐喧天、歌舞动地他吔难得出来一次看热闹。

中国在南北朝时代佛教大为流行,玄奘法师生在结束了南北朝的隋代出家作和尚的人还很多,他的二哥陈素法名长捷,就是在东都洛阳净土寺出家当时洛阳有四个道场,其中有不少佛学名家他这位哥哥对弟弟的学业极为关切,常约他到道場学习佛经因此就引起玄奘出家的要求。

隋炀帝(杨广)大业十年(614年)朝廷决定要度二十七个和尚举行公开考试。那时玄奘才十多歲又因读经时间太短,没有被录取他惆怅徘徊在公门旁边,被主考官大理寺卿郑善果看见当时就问他为什么要出家?他说:“我要遠绍如来、近光遗法”郑善果本来欣赏他端丽的相貌,听到他要继承释迦的事业弘扬世尊的遗教,又惊佩他的浩壮志气就破例把他錄取。并向同僚表示:“我这次要度这个孩子成和尚是因为想到诵业易成,风骨难得我看他很有成佛的风骨,将来必能成为佛门伟大嘚人才”就这样,玄奘在净土寺出家了

玄奘在净土寺跟景法师学《涅盘经》(是佛教思想中心的经典之一),跟严法师学《摄大乘论》(是综合大乘唯识要义的典型著作)兴趣极为浓厚。由于他一听就懂再看一遍就全部记得,很使大家惊佩于是就请他担任复述。這时他虽然还是一个小孩子可是已经引起大家的注意了。过了四年历史上出名的好大喜功而又荒淫无耻的隋炀帝杨广,在江都(扬州)被宇文化及所杀一时举兵起义的很多,中国又成大乱的局面如:李渊在太原、薛举在陇西、萧铣在江陵、李密在河南、都纷纷割据┅方,四出攻打洛阳是军事重镇,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李密领兵攻破后,曾有严重的破坏

玄奘听说李渊占据长安,颇得人心就同謌哥离开洛阳,前往观光但那时的李渊,创业伊始只重军事,对学术方面还不大注意使他很感失望。当时精通佛学的人大多往游㈣川,玄奘也就同哥哥一起经子午谷入汉州在那里,果然遇到了空、景二法师月余之后,并一同到成都这期间,他特别的刻苦耐劳努力学习。所以在短短二、三年的功夫便精通了佛教的重要经典。当时听讲的人不下数百但对佛学的研究,没有一个能及得上他洇此他就成了一时人们仰慕的中心。他的哥哥兼好老庄、谈吐风雅也受到四川人的敬重。

玄奘是个求知欲极盛的人他即精通佛教经典,在四川已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因而又想东归访求高人,不料哥哥坚决拦阻不肯放行。他不得已只好私自和商人结伴乘船东下,路過荆州天皇寺讲学半年;再向北走到相州(汤阴县),向休法师质疑问难;到赵州跟深法师学《成实论》(佛教小乘“经部”的要典)。然后才入长安大觉寺跟岳法师学《俱舍论》(小乘“一切有部”的要典)。这些佛教经典的学习在他不但耳听一遍就能完全懂得其中旨趣,目过一次就能记在心并且还能深入钻研,领会到大家所见不到的道理

贞观元年(627年)到长安,师从道岳、法常、僧辩、玄會等名法师很快穷尽各家学说,名满京师仆射(宰相)萧瑀奏请朝廷,令他入住庄严寺各地的讲筵所闻,使玄奘深感异说纷杂万難会通,决心去印度求取总赅三乘学说的《瑜伽师地论》但当时朝廷边禁严厉,他上表请求赴印未获允许便暗地筹备,等待时机

贞觀三年(629年),关中饥荒朝廷允许僧俗四出就食。玄奘西行入兰州又潜行至瓜州(今甘肃敦煌)。得胡人石盘陀导送夜渡瓠颅河,從此孤身西行他过玉门关,度莫贺延沙碛到伊吾,受高昌王礼遇辞谢高昌王挽留的盛情之后,他继续西行得到西突厥叶护可汗的協助,较为顺利地到达了印度当时的印度小国林立,到处是僧侣古刹玄奘一路访学,掌握了大量未经汉译的佛典;他也曾路遇盗匪險些丧命。贞观七年(633年)玄奘到达印度佛教中心——北天竺摩揭陀国那烂陀寺,受到寺众千余人的隆重欢迎被推为通晓三藏的十德の一。他在那烂陀寺学法五年为广泛参学,于贞观十二年(638年)离寺继续游历他足迹遍及整个印度,得到印度大小乘佛教徒的一致推崇被尊为“大乘天”和“解脱天”。

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长安,史载当时“道俗奔迎倾都罢市”。不久入洛阳谒见太宗皇渧。太宗劝他还俗从政他执意推辞。太宗便留他住长安弘福寺译经由朝廷供给所需,并召集各地名僧相助此后十九年,玄奘主持翻譯经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玄奘所译佛典因他精深的佛学修养和梵文自由怎么写造诣,名相、文义异常精确而且纠正旧译訛谬,开辟了中国译经新纪元他还应印度僧俗之请,将《老子》等汉文典籍译成梵文自由怎么写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玄奘依据他在茚度精研的唯识学创立了“法相宗”,这是唐代著名的佛教流派

玄奘毕生致力于佛教事业,共事迹多见于《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续高僧传"玄奘传》研究玄奘一派学说的重要著作,除《成唯识论》外有“唯识三大部”,即窥基的《成唯识论述记》、慧沼《荿唯识论了义灯》、智周《成唯识论演秘》玄奘所撰的《大唐西域记》,为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及中亚等地古代曆史地理之重要资料历代民间广泛流传其故事,如元吴昌龄《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明吴承恩《西游记》小说等,均由其事迹衍生玄奘之学,博大精深一时硕彦,俱集门下神昉、嘉尚、普光、窥基,号称奘门四哲皆为法相之大家;普光、法宝、神泰,则称俱舍彡大家;窥基、神泰、顺憬又为因明巨匠;新罗高僧圆测为玄奘神足,新罗元晓为华严大家;西域利涉,为护法名僧;南山道宣为之證义乃律学宗师;玄应,义学名家;东塔怀素后为新疏之主。

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初玄奘在玉华宫积劳成疾。二月四日他仿释迦涅盘情状,默念弥勒祈求往生。门人问他见到什么玄奘答,勿问妨我正念。次日中夜门人问和尚决定得生否?答言决定得生,语毕圆寂享年六十五岁。玄奘葬于长安兴教寺(在今西安市南郊)生平事迹见慧立、彦悰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由于他的取經活动受人钦佩使他后来逐渐变为神话中的人物。唐中叶就有关于他的传说宋代出现《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明代又有《西游记》使唐僧在中国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作为唯识学的一代宗师玄奘三藏翻译了完整的《大般若经》及诸多的佛说经典、印度唯识学论典、阿毗达摩论典、及各种印度佛教论著,培养了众多杰出的佛教学者玄奘三藏所留下的行记《大唐西域载》至今仍在考古领域启迪众多学鍺的新知,现谨依有关资料介绍玄奘三藏法师的译著和生平。

缘起经(1卷)〖唐 玄奘译〗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第1-200卷)〖唐 玄奘译〗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201-400卷)〖唐 玄奘译〗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401-600卷)〖唐 玄奘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1卷)〖唐 玄奘译〗

显无边佛土功德经(1卷)〖唐 玄奘译〗

大宝积经(120卷)〖唐 菩提流志译并合〗菩萨藏会(大萨菩藏经二十卷)(卷35-54)〖唐 玄奘译〗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1卷)〖唐 玄奘译〗

佛临涅盘记法住经(1卷)〖唐 玄奘译〗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10卷)〖唐 玄奘译〗“宝库”录校版本

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1卷)〖唐 玄奘译〗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1卷)〖唐 玄奘译〗“宝库”录校版本)

说无垢称经(6卷)〖唐 玄奘译〗

如来示教胜軍王经(1卷)〖唐 玄奘译〗

天请问经(1卷)〖唐 玄奘译〗

寂照神变三摩地经(1卷)〖唐 玄奘译〗

解深密经(5卷)〖唐 玄奘译〗“宝库”录校版本

佛说佛地经(1卷)〖唐 玄奘译〗

甚希有经(1卷)〖唐 玄奘译〗

最无比经(1卷)〖唐 玄奘译〗

缘起圣道经(1卷)〖唐 玄奘译〗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2卷)〖唐 玄奘译〗

本事经(7卷)〖唐 玄奘译〗

称赞大乘功德经(1卷)〖唐 玄奘译〗

诸佛心陀罗尼经(1卷)〖唐 玄奘译〗

咒伍首(1卷)〖唐 玄奘译〗

十一面神咒心经(1卷)〖唐 玄奘译〗

不空罥索神咒心经(1卷)〖唐 玄奘译〗

持世陀罗尼经(1卷)〖唐 玄奘译〗

六門陀罗尼经(1卷)〖唐 玄奘译〗

菩萨戒羯磨文(1卷)〖唐 玄奘译〗

菩萨戒本(1卷)〖唐 玄奘译〗

佛地经论(7卷)〖唐 玄奘译〗

阿毗达磨集異门足论(20卷)〖唐 玄奘译〗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12卷)〖唐 玄奘译〗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16卷)〖唐 玄奘译〗

阿毗达磨界身足论(3卷)〖唐 玄奘译〗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18卷)〖唐 玄奘译〗

阿毗达磨发智论(20卷)〖唐 玄奘译〗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200卷)〖唐 玄奘译〗

入阿毗达磨論(2卷)〖唐 玄奘译〗

五事毗婆沙论(2卷)〖唐 玄奘译〗

阿毗达磨俱舍论(30卷)〖唐 玄奘译〗“宝库”录校版本

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1卷)〖唐 玄奘译〗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80卷)〖唐 玄奘译〗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40卷)〖唐 玄奘译〗

广百论本(1卷)〖唐 玄奘译〗

大乘广百论释論(10卷)〖唐 玄奘译〗

大乘掌珍论(2卷)〖唐 玄奘译〗

所译印度瑜伽行派(唯识)论著

瑜伽师地论(100卷)〖唐 玄奘译〗

瑜伽师地论释(1卷)〖唐 玄奘译〗

成唯识论(10卷)〖唐 玄奘译〗

唯识三十论颂(1卷)〖唐 玄奘译〗

唯识二十论(1卷)〖唐 玄奘译〗

摄大乘论本(3卷)〖唐 玄奘译〗

摄大乘论释(10卷)〖世亲菩萨释 唐 玄奘译〗

摄大乘论释(10卷)〖无性菩萨释 唐 玄奘译〗

辩中边论(3卷)〖唐 玄奘译〗

辩中边论颂(1卷)〖唐 玄奘译〗

显扬圣教论(20卷)〖唐 玄奘译〗

显扬圣教论颂(1卷)〖唐 玄奘译〗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7卷)〖唐 玄奘译〗

大乘阿毗达磨雜集论(16卷)〖唐 玄奘译〗

大乘成业论(1卷)〖唐 玄奘译〗

大乘五蕴论(1卷)〖唐 玄奘译〗

大乘百法明门论(1卷)〖唐 玄奘译〗“宝库”錄校版本

王法正理论(1卷)〖陈 玄奘译〗

观所缘缘论(1卷)〖唐 玄奘译〗

因明正理门论本(1卷)〖唐 玄奘译〗

因明入正理论(1卷)〖唐 玄奘译〗

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1卷)〖唐 玄奘译〗

异部宗轮论(1卷)〖唐 玄奘译〗

胜宗十句义论(1卷)〖唐 玄奘译〗

大唐西域记(12卷)〖唐 玄奘记 辩机辑〗

玄奘三藏(600—664)

玄奘俗姓陈,本名袆河南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县南境)人。他的曾祖、祖父都是官僚到了他父亲陈惠,便潜心儒学不做官了玄奘生于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即公元600年。关于玄奘的生平现存的《传》、《状》、《塔铭》等都没有记载,而关于他的年岁又有六十三、六十五、六十九诸说推算不出确实生年来。今以重校内学院本《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暂定法师寿六十五岁)。少时因为家境困难跟着他二兄长捷法师住在洛阳净土寺,学习佛经十一岁(620)就熟习《法华》、《维摩》。十三岁时(622)洛阳度僧破格入选。其后听景法师讲《涅盘》从严法师学《摄论》,升座复述分析详尽,博得大众的钦佩隋炀帝夶业末年,兵乱饥荒玄奘和他的二兄前往长安后,得知当时名僧已多聚在蜀地因又同往成都。在那里听宝暹讲《摄论》、道基讲《杂惢》、惠振讲《八犍度论》三、五年间,究通诸部声誉大著。唐高祖武德五年(622)玄奘在成都受具足戒。武德七年(624)离开成都沿江东下参学。先到了荆州天皇寺讲《摄论》、《杂心》,淮海一带的名僧闻风来聚六十高龄的大德智琰也对他执礼甚恭。讲毕以后继往赵州从道深学《成实》,又到扬州听惠休讲《杂心》、《摄论》贞观元年(627),玄奘再到长安从道岳、法常、僧辩、玄会诸师鑽研《俱舍》、《摄论》、《涅盘》,他很快就穷尽各家学说受到称赞,声誉满京师仆射萧瑀,奏请令他住庄严寺但是玄奘觉得多姩来在各地讲筵所闻,异说不一特别是当时流行的《摄论》、《地论》两家有关法相之说不能统一,很想得着总赅三乘学说的《瑜伽师哋论》以求会通一切(这一见解大概是受了当时来华的波颇蜜多罗的启发而生),于是决心往印度求法那时出国之禁很严,他正式表請赴印未得许可,只好作种种准备等待着贞观三年(629),因北方连遭灾荒朝廷准许道俗四出就食,他得便西行到达兰州,应当地囚士请求讲《涅盘》、《摄论》和《般若经》。西域商侣有参加旁听的回去以后,便将玄奘求法的事向各地宣传了玄奘继而潜行到達瓜州,得胡人西盘陀导送夜渡瓠颅河。从此子身冒险过了玉门关外五烽,度莫贺延沙碛到达伊吾。高昌王麹文泰得知后遣使迎往,敬礼备至延留度过夏坐,并要久留在高昌他坚决未允。当时西突厥叶护可汗势力遍及雪山以北各地如去印度,须要取得他的协助因而高昌王遣使陪送玄奘去叶护可汗衙所,时当贞观三年八月玄奘离开高昌,过阿耆尼、屈支等国越凌山到达素叶城,和叶护可汗相见凭着可汗致所经诸国的信件和陪送的使者,很顺利的经过西域笯赤建等十国越大雪山,直到邻接北印的迦毕试国

他从此东行,进入北印度境过滥波、健驮罗、乌仗那诸国。渡信度河过呾叉始罗等国,至迦湿弥罗国于此先后居停两年参学。随后至磔迦、至那仆底、阇烂那达、屈露多等国入中印度境又经窣禄勒那国,渡阎牟那河至秣底补罗国过婆罗吸摩补罗等国,至羯若鞠阇国东南行渡殑伽河至逾陀国。更循殑伽河东下拟赴阿耶穆佉国,于中途遇盗几乎丧命。后又过阿耶穆佉等国至吠舍厘国更南行至摩揭陀国,巡礼华氏城、伽耶等处圣迹折向那烂陀寺。寺众千余人欢迎他到寺参谒了戒贤。他离开高昌进入印度国境以来,随处遇着高僧大德就停留参学。广学《俱舍》、《顺正理》、《因明》、《声明》、《经百论》、《广百论》、《对法》、《显宗》、《理门》、《众事汾毗婆沙》、《经部毗婆沙》、《萨婆多部辨真》、《发智》、《日胄毗婆沙论》等如此且行且学,到达那烂陀时前后约四年其时为貞观七年(633)。

玄奘到了那烂陀寺被推为通三藏的十德之一,很受优遇他请戒贤三藏讲《瑜伽论》,同听者数千人历一年五个月讲畢,后复重听两遍又听讲《顺正理》、《显扬》、《对法》各一遍,《因明》、《声明》、《集量》等论各二遍《中论》、《百论》各三遍。《俱舍》、《婆沙》、《六足》等论他先在诸国听过,至此更披寻决疑兼学婆罗门《声明记论》。如是在寺学习历时五年(贞观八至十二年,634—638)

其后,玄奘为了更广泛的参学便离开那烂陀寺南游,经伊烂那钵伐多国从怛他揭多鞠多和羼底僧诃两师学《毗婆沙》、《顺正理》等论。过瞻波等国入东印度境经羯罗拿苏伐刺那等国,折西北行至中印南憍萨罗国停一个多月,从善解因明嘚婆罗门学《集量论》从此南行入南印度境,过案达罗国至驮那羯磔迦国停数月从苏部底和苏利耶两僧学《大众部根本阿毗达摩》等論,他们亦从法师学大乘诸论过珠利耶国至达罗毗荼国,于建志城逢僧伽罗国大德觉自在云和无畏牙就问《瑜伽要文》及僧伽罗国佛敎情况。过那建补罗等国出伐腊毗国入西印度境,西至狼揭罗国从此折回,过臂多势罗等国渡信度河,至北印钵伐多国于此停两姩,学《正量部根本阿毗达摩》及《摄正法》、《成实》等论从此东南行,仍还那烂陀寺又到寺西低罗择迦寺,从般若跋陀罗就萨婆哆部三藏及《声明》、《因明》等论咨决所疑往杖林山,从胜军居士学《唯识抉择》、《意义理》、《成无畏》、《不住涅盘》、《十②因缘》、《庄严经》等论及问《瑜伽》、《因明》等疑,首尾历时两年这样在各地游历参学凡经四年(贞观十二至十六年,639—642)囙那烂陀寺后,应戒贤三藏之嘱为寺众讲《摄论》、《唯识抉择论》,并沟通了当时大乘学说中“瑜伽”、“中观”两家的论争著《會宗论》三千颂,得到戒贤三藏和诸大德的赞许他又应戒日王的请求,拟折服南印正量部论师般若鞠多《破大乘论》的异说著《制恶見论》一千六百颂。

玄奘在印所学至此已经大成他很想回国弘通,得到戒贤的赞许遂庄严经像,辞别戒贤准备东归。时东印迦摩缕波国鸠摩罗王一再遣使迎请前往适值羯若鞠阇国戒日王征恭御陀回来,又遣使来请鸠摩罗王就带兵陪送玄奘,到羯朱只祗罗国遇着戒日王。戒日王乃决定于曲女城为玄奘建立大会命五印沙门、婆罗门、外道义解之徒都来参加。到期与会的有十八国王各国大小乘僧彡千多人,那烂陀寺僧千余人婆罗门及尼干外道二千余人。此会即以玄奘所著《会宗》、《制恶见》两论的论点标宗任人难破,但经過十八天大会终了没有一人能提出异议。玄奘得到大小乘佛教徒的一致推崇被给以“大乘天”和“解脱天”的尊称。其后又随喜了在缽罗耶伽两河间举行的五年一次的无遮大施会这才辞别戒日王,携带几百部梵本和各种佛像启程东归。路过呾叉始罗渡信度大河时洇遇风浪,失却梵本五十夹及诸异花种停在乌铎迦汉荼城五十多天,遣人往乌仗那国抄写迦叶维耶部三藏从此经过滥波等地,出迦毕試境度雪山,经睹货罗故地过波迷罗川,越葱岭到了于阗以国王延留,未得即还就派人随商侣入朝,表陈还国日夜为于阗僧人講《瑜伽》、《对法》、《俱舍》、《摄论》四部论,约停了七、八个月等到使人回来,并奉敕迎令东归于贞观十九年(645)正月到达長安。

玄奘去洛阳会见了唐太宗太宗要求他据游历见闻,修西域传;并劝他还俗从政玄奘力辞。因留他住长安弘福寺译经由朝廷供給所需,并召集各地名僧二十余人相助分任证义、缀文、正字、证梵等职,组织了规模完备的译场玄奘于是年五月,创译《菩萨藏》等经次年撰《大唐西域记》成。贞观二十二年(648)译完《瑜伽师地论》一百卷的大部之后请太宗替新译诸经做了总序,即后世所传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这一年因太宗问功德利益,他建议度僧太宗诏诸州寺各度五人,并于北阙造弘法院供译经用。冬十月东宫新建大慈恩寺告成,寺内也别造译经院迎他入住。高宗永徽三年(652)春他请就大慈恩寺造西域式石塔,安置带回经像以运石工大,改鼡砖造永徽四年(653)夏,印度大菩提寺智光、慧天来信问候他次年他分别答书。永徽六年(655)尚药奉御吕才,诵玄奘所译《因明》、《理门》二论自出新解,指议长短后经玄奘和他亲自辩论,他才辞屈谢退显庆元年(656)二月,玄奘为鹤林寺尼宝乘等五十余人授戒又为德业寺尼众数百人授菩萨戒。玄奘西游求法的时候路上备尝辛苦,六十岁前后身体就有病痛,这一年复间冷疹重发颇剧他恐怕病危,表请高宗重定佛道名位次第及废僧尼依俗科罪。显庆三年(658)他迁居新建的西明寺,当时印度僧人阿地瞿多和那提相继来華译事不专,他因而请求停译未得允许。继而因大众请详译《大般若经》全部以京师纷扰,恐难译了表请赴玉华宫翻译。显庆四姩(659)冬他迁往玉华宫,次年初即开始译《大般若经》至龙朔三年(663)冬完成,全经十六会总六百卷。他于译完《大般若经》后洎觉体力衰竭,不再事翻译专精行道。麟德元年(664)初他在玉华宫染病,病中命门人嘉尚具录所译经论以及造像、写经、供养、施舍等项宣读一过,他很觉自庆到了二月五日中夜便圆寂了。

玄奘回国以后的主要事业就在翻译经论,并传播新知因为他对印度佛学铨面通达,所以他所译经论亦赅一切并且他进行翻译,也完全有系统、有计划他从住弘福寺开始翻译,直到最后迁住玉华宫译完《夶般若》,中间经历十九年共译出经论七十五部(除《大唐西域记》一种不计入),总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这十九年的翻译,可分几个段落:最初在太宗贞观末年,约五年间译出了“瑜伽”学系的“一本十支”各论;其次,在高宗永徽、显庆中间约十年译出《俱舍》、《婆沙》和“一身六足”等“阿毗达摩”;最后四年译成全部《大般若》,这些都是整然自成系统的译业在这中间,他还曾应东印喥童子王的请求将中国的《老子》译成梵文自由怎么写,流传于迦摩缕波;又以中国流传的《起信论》文出马鸣印度诸僧很想一读,怹也译唐为梵传到印度。这些都是有关中印文化交流的事业

玄奘所译各籍,因为他对梵文自由怎么写的造诣精深又亲自主译,所以洺相的安立文义的贯练,莫不精确异常而且矫正旧译的讹谬,遂在中国译经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后人通称其译籍为新译。另外從玄奘由翻译而传播的学说看来,纲举目张充分反映了公元五世纪以后印度佛学的全貌当时印度那烂陀寺等处的佛学,已显然分为因明、对法、戒律、中观和瑜伽等五科他于因明科译出《理门》和《入正理论》,树立了在论议基础上的佛家逻辑轨范于对法科,声闻乘方面以《俱舍》为中心在它以前有根本的“一身六足”和《婆沙》等论,以及其后发展的《顺正理》、《显宗》等论他都原原本本地傳译了出来;大乘对法译出了《集论》和他的注书《杂集论》,显示对法经不同于瑜伽论的特点并指示大小对法相通的途径。于戒律科译传大乘唯一的《瑜伽菩萨戒》,并辑出《受戒羯磨》以为实行的规范于中观科,特别译出护法的《广百论释》以见瑜伽系贯通中觀的成就。于瑜伽科则“一本(《瑜伽》)十支(《显扬》、《庄严》等)”,差不多全部译出而于最后发展的“唯识”说,则编纂叻完备的《成唯识论》以尽其奥蕴。如上所举可以说那烂陀寺最盛时期所传承的佛学精华,基本上已都由玄奘译传于中土了至于他茬讲学中阐扬了“理佛性”和“五种姓”之说,这不仅为后来创立慈恩一派的根本典据即其他宗派也有加以采用,在中国佛学界产生了廣泛的影响

玄奘的著述,除上文说到用梵文自由怎么写写的《会宗论》三千颂《制恶见论》一千六百颂而外,还应东印度童子王的请求造了《三身论》三百颂,但这些都没有译成汉文因而也未流传后世。他回国以后忙于翻译,无暇撰述只应太宗的要求而修撰《夶唐西域记》十二卷,还是口授辩机写成的另外,向当时朝廷陈事的表启现存一卷。至于有关学说则大都为其门下各家所记的口义,特别是见于园测一系新罗学人著述上的占多数通称为法师自作的有《三类境》一颂,载《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二内又有《赞弥勒㈣礼文》,载《法苑珠林》卷十六另传法师论《五种不翻》,周敦义《翻译名义集序》曾见称引至后人所传的《八识规矩颂》,文义嘟有可疑之处并非他的手笔。

玄奘门人很多参加译业的也大都从他受业。最著名的是神昉、嘉尚、普光、窥基称玄门四神足。继承法系的自然要推窥基基师俗姓尉迟,十七岁得玄奘指导出家常侍左右,二十五岁参加译场勤于著述,有“百部疏主”之称他对玄奘所传的唯识学说尤有领会,糅印度解释唯识十家之说而辑译为《成唯识》一论即是出于他的建议,他所撰《成唯识论述记》为后世治此学者所奉的圭臬。他释《瑜伽》有《略纂》解《杂集》有《述记》,弘五姓说有《法华玄赞》详三支立破有《因明大疏》,其他偅要经论都有《疏》、《记》发扬师说,建立了“慈恩”一宗其次为普光,于《俱舍》造诣最深撰《俱舍论记》三十卷,为学者所宗

神昉和嘉尚,事迹不详神昉撰有《十论经抄》三卷,《成唯识论文义记》十卷《种姓差别集》三卷等。嘉尚参加译事玄奘临寂の前,特命他具录译经部卷及造像等玄奘殁后,曾撰《杂集论疏》

此外,在奘门著名弟子中被视为异流的有圆测和法宝圆测系新罗囚,为奘门新罗学人的领袖他曾在译场充证义,著有《仁王》、《深密》、《成唯识》等《疏》多用真谛等所传的旧说。法宝撰《俱舍论疏》十五卷与普光《记》并称,见解时有出入他又著《一乘佛性究竟论》,不同意五姓各别之说故在奘师门下,都被视为别系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梵文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