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证管理办法进孤儿院需要办什么手续

办孤儿院需要办理哪些手续_百度知道
办孤儿院需要办理哪些手续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不能私办,应当经民政业务主管部门逐一审核批准根据民政部《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并签订代养协议书;社会福利机构收养孤儿或者弃婴时:
社会组织和个人兴办以孤儿,必须与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共同举办、弃婴为服务对象的社会福利机构。所以儿童福利院只能与民政部门合办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孤儿院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黎明之家孤儿院垃圾分类及处理项目
捐款总金额:20元
项目背景黎明之家是一家孤儿、身心障碍服务的机构,在宁晋边村和宁晋唐邱两个农村,近几年农村垃圾问题非常严重,农村社区没有垃圾处理站,随地倾倒,随处都是垃圾,黎明之家两个孤儿院人口超过130人,每天的垃圾处理也面临危机,为了促进修女们、职工们的环保意识,希望自建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同时也希望带动当地农村社区的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工作,推进农村环保,引领村民建立环保理念,建设环保社区。项目目标让130人的孤儿院在一年内建立环境清洁意识,生活垃圾分类和再利用。项目内容通过环保培训,配备垃圾再利用工具和场所,进行垃圾分类和处理分类。1、培训环保的重要性,生活垃圾再利用的价值,建立本院内集体环保意识。2、建立酵素作坊,利用生活垃圾制作环保酵素。3、配备适合残疾人使用的垃圾分类箱,严格培训垃圾分类观念。4、建立不可回收垃圾焚烧炉。项目产出1、培训出15位垃圾分类和酵素制作的老师。2、职工和残障青年80人有环保意识,接受垃圾分类和再利用理念。3、成立酵素制作作坊。4、建造不可利用垃圾焚烧炉。5、购买垃圾清理设备(分类垃圾桶)。项目受益人目标群体:孤残儿童和身心障碍人士,因为农村社区的垃圾问题非常严重,我们孤儿院也是一个小社区,没有合适的垃圾处理场所,希望透过这个项目在组织内部建立环保理念。直接受益人:孤儿院的孩子和全体职工约130人。间接受益人:宁晋唐邱和边村村民,还有来参观访问的访客,预计间接受益人群5万人。风险控制环保酵素的制作与应用,需要配置理想的作坊,目前场地困难,担心制作环境不达标,于是希望租赁一个小民舍来弥补空间的不足。可持续性环保垃圾分来及制作环保酵素,成本低,把环保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一种生活态度,垃圾分类和再利用不是艰难的事情。申请金额2.5万元(详见预算)项目周期一年合作机构宁晋县黎明职能康复中心照片:黎明青年手工组护理部的姑姑与孩子们职能中心附:详细预算第三方登录:到孤儿院去收养一个孩子需要办什么手续_百度知道
到孤儿院去收养一个孩子需要办什么手续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不仅仅是需要证件哟。还要进行资格审查的。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孤儿院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刘锡安投资340万办孤儿院(人物聚焦)
  在外打拼多年的河南人刘锡安回乡办厂,先后把挣下的340多万元投入到经营孤儿院的慈善事业。如今,他的全家人都在以工养善的孤儿院做义工。
  “爸爸,我用奖学金给您买了件上衣,放假时给您带回去……”近日,刘锡安让记者看这条短信时眼里浸满泪水。短信是孤儿张彬发来的。张彬现在商丘某大学读大二,是刘锡安创办的孤儿院送走的第一个大学生。
  偶然结缘做慈善
  刘锡安出生于1962年,上世纪80年代初,高考落榜的他放弃复读,回家帮父母种地。1988年,国内掀起农民进城热潮,刘锡安和同村人一起南下打工。打工10年后,刘锡安先后在安徽合肥(与人合伙)、郑州开办电子企业。在郑州经营电子企业的5年时间里,刘锡安积累了不少资金。而此时,家中的父母亲年事已高、体弱多病,刘锡安毅然将企业转手,回到家乡一边照料父母,一边与家人开办了一个电子元件来料加工厂。
  2003年春,一个偶然的机会,刘锡安开始了他的慈善之路。一天,刘锡安在村里碰到一个蓬头垢面的年轻人在要饭,交谈中得知他是安徽临泉县一名流浪孤儿。刘锡安看年轻人可怜,就将他带到自己的工厂上班。同年秋,刘锡安在去县城运送原料时,又带回几个街头流浪的孤儿。通过长时间与孤儿接触,刘锡安对孤儿的怜悯之情与日俱增,他决定收养更多的孤儿,为他们营造温暖的港湾。
  收养孤儿残疾人
  2003年冬季,在陆续收留十多个流浪街头的孤儿后,刘锡安萌生了创办孤儿院的念头。在家人的支持下,刘锡安在离村头半公里远的自家责任田里盖了20多间房屋,作为孤儿们的食堂、宿舍和活动场地。
  刘锡安创办孤儿院的消息不胫而走,接下来,一个又一个孤儿来到孤儿院。刘锡安说,孤儿院创办至今已集中收养了60多名孤儿,其中两人考上了大学,定期资助的40多名孤儿有的已经找到了工作……
  刘锡安收养孤儿的初衷是为了给这些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收养残疾人纯属偶然。
  2004年夏天,刘锡安途经西华县城,在一家烩面馆吃午饭时,一名双下肢重度残疾的青年伸手向他乞讨。刘锡安当时没给他钱,而是请他坐下来一起吃饭。刘锡安得知这个叫黄忠安的残疾青年家境凄苦,年幼时父亡母嫁,多年来一直靠乞讨生活。听黄忠安说渴望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时,刘锡安便带他到自己的加工厂上班。就这样,黄忠安成了刘锡安第一个资助的残疾人。如今,刘锡安的电子元件来料加工厂里有26名残疾人。
  把慈善进行到底
  “我这么多年所挣的钱都投到了孤儿院,算起来有340多万元,虽然家人都很支持,但应付平日庞大的开支还是很有压力的。几年前,为了增加收入,我就租了20多亩地,种粮食、开菜园。”刘锡安说。
  “孤儿院也不是爸爸一个人的,我们全家人都是这里的义工。”刘锡安的女儿刘丹一脸自豪地说。刘锡安说:“我和家人已商量好,我离开人世后,我的女儿和儿子无论多难也要将这件以工养善的事做下去。”(文中孤儿姓名均为化名)
  (据《大河报》报道)
人民日报(海外版)
我来说两句
热点新闻排行榜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 |
(C) 2000-.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残疾人证如何办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