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是欧盟国家吗现在还是发达国家吗?

浪漫,旅行者对法国的想象;美食,味蕾对法国的渴望;艺术,精神对法国的对话。一个矛盾和魅丽并存的国家。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与瑞典、挪威、俄罗斯接壤,南临芬兰湾,西濒波的尼亚湾。首都赫尔辛基素称“波罗的海明珠”,是一..
貌似还没有人来点评呢,快来抢沙发,成为点评第一人吧!
巴黎城市地标之一,著名的铁制镂空塔,法国文化象征之一。
好评率 | 人点评
门票:? -- 起
塞纳河流经巴黎市区的主要景点,乘坐游船尽享塞纳河两岸的特色风光与美好景致。
好评率 | 人点评
门票:? -- 起
法国康康舞(French Cancan)的发源地,屋顶上的风车是它的标识。红磨坊是巴黎历史最久远、最有名的秀场...
好评率 | 人点评
门票:? -- 起
法国流经巴黎市中心的第二大河,沿途路过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卢浮宫等重要景点。
好评率 | 人点评
门票:? -- 起
400年历史的卢森堡公园,很多法国年轻人在悠闲地晒着太阳,读着书。
好评率 | 人点评
门票:? -- 起
Pierre Hermé是巴黎当地收到大众推荐的糕点店,主要甜品有杏仁饼、马卡龙、蛋糕和巧克力糖果。
好评率 | 人点评
Marché aux Puces出现于19世纪初,占地近3万平方公尺,是巴黎最大及最古老的跳蚤市场,横跨数条街...
? 15190 起
来自条点评
貌似还没有人来点评呢,快来抢沙发,成为点评第一人吧!
好评率 | 人点评
门票:? -- 起
好评率 | 人点评
门票:? -- 起
好评率 | 人点评
门票:? -- 起
没有查询到相关产品,让驴妈妈帮你再找找,
没有查询到相关休闲娱乐,小编还在努力赶中,之后别忘记回来看看啊!
没有查询到相关产品,让驴妈妈帮你再找找,
没有查询到相关美食,小编还在努力赶中,之后别忘记回来看看啊!
没有查询到相关产品,让驴妈妈帮你再找找,
伦敦购物必选商场。
好评率 | 人点评
没有查询到相关信息
换一组对比
法国热门对比
更多法国信息
芬兰热门对比
更多芬兰信息新闻资产价值:
上传时间:
新闻资产评估模型
News Asset Evaluation Model
海外·风情 | 70多年来,芬兰婴儿为什么睡在纸箱里?
世界华人周刊
摘要:芬兰政府规定,产妇可以领取现金补助,或者是选择宝宝纸箱。
最近,BBC报道了芬兰的育儿方式。
作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芬兰的新生儿竟然睡在纸箱里。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
芬兰宝宝睡在纸箱里,
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
正是这个纸箱,
挽救了无数芬兰新生儿的生命。
芬兰政府还将纸箱,
作为国礼送给怀孕的英国凯特王妃。
小小纸箱,究竟有何神奇之处?
70年的历史传统,三代人的共同记忆
怀孕以后,芬兰的准妈妈们都会收到一份来自政府的礼物&&一个纸箱子。
这个被称作&产科包&的纸箱里,装满了衣服、被单和玩具等育儿必需品。
婴儿出生后,大多会被放在这个箱子里,这个箱子便成为了他们人生的第一张床。
据BBC报道,芬兰的这项传统始于20世纪30年代。
小小的纸箱,也将几代芬兰女人凝聚在一起,成为芬兰人共同的记忆。
来自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克莱迈提女士,今年49岁,育有6名子女,仍然记得当初前往邮局领取产科包的情景。
&拿到箱子开心极了,感觉像是对孩子做出的第一个承诺,&她说,&我的妈妈、朋友和亲戚都很想看看,箱子里到底装了些什么东西。&
克莱迈提78岁的婆婆,在60年代养育自己的第一个孩子时,就享受到了产科包带来的极大帮助。在那时,她完全不知道应该买些什么东西,而产科包已经都为她准备好了。
1947年,一位母亲和女儿在看产科包
最近,克莱迈提的女儿,也在孩子出生之前领取到了产科包。
赫尔辛基与婆婆好奇地打开箱子,看看今年的产科包与之前有何不同。
小小的箱子,装满了三代芬兰人的记忆。
政府的礼物,满满的惊喜
作为政府送给国民的礼物,纸箱里装了些什么?
产科包里不断变化的物品,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20世纪30年代,产科包里有纺织品,因为当时的母亲习惯于亲自为孩子制作衣服。
40年代,二战导致物资紧缺,纸床单和襁褓布代替了棉织品和法兰绒。
50年代,成衣开始出现。
1953年的产科包
1968年,首次增加了睡袋。
1970年代,多了一次性尿布。
1980年代,越来越多妇女参加工作,易洗的、富有弹性的棉花代替了原先无弹性的白色衣物。
21世纪初,环保意识增强,布尿布重回历史舞台,一次性用品逐渐消失。
2006年,为了鼓励母乳喂养,去除了奶瓶。
现在,产科包里的物品更加丰富了,有短袜、连衫裤、帽子等衣物,有指甲剪、牙刷牙膏、温度计等生活用品,有床单、毯子、棉被等床上用品,还有婴儿出牙期的玩具&
最有意思的是,纸箱的底部是一个床垫,可以让婴儿直接睡在里面。
婴儿可以直接睡在纸箱里
铺好床垫,纸箱摇身一变,就成为了宝宝人生的第一张床。
小纸箱大作用,降低婴儿死亡率
20世纪30年代,芬兰还是一个贫困的国家,婴儿死亡率非常高&&每1000个婴儿中,就有65个夭折。
芬兰政府发放产科包后,婴儿死亡率开始大幅下降。
1936年&2010年 芬兰婴儿死亡率变化图
直到今天,芬兰成为世界上婴儿死亡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2015年世界各国婴儿死亡率(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这种质的飞跃,产科包功不可没。
一、帮助了贫困家庭。起初,芬兰政府只是向低收入家庭发放产科包,为这些贫困家庭提供了必需的育儿用品。
二、方便了准妈妈们。产科包里的婴儿用品男女通用、一应俱全,既解决准妈妈们不知道买什么东西的困扰,也节约了时间。
三、推广了产前检查。1949年,芬兰政府开始向全国孕妇发放产科包。同时规定,准妈妈们在做了产前检查后,才能领取产科包。这样,芬兰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了产前检查,最大限度地保障胎儿健康。
四、传播了育儿知识。芬兰政府通过发放产科包,向国民传播正确的育儿知识。如,鼓励宝宝单独睡在纸箱里,避免窒息或交叉感染;去除产科包里的奶瓶,以推广母乳喂养&&
五、营造了社会氛围。产科包的发放,提高了从政府到家庭再到个人,对婴儿的重视,营造了科学育儿的社会氛围。
跨出国门,风靡世界的育儿神器
今年6月,BBC对宝宝纸箱进行了报道。
6月29日,BBC的报道
其实,早在3年前,BBC就以&芬兰宝宝为什么睡在纸箱里&为题,对芬兰的宝宝纸箱进行了报道。
2013年,BBC对芬兰宝宝纸箱进行报道
文章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网友参与讨论,芬兰网友更是现身说法,畅谈报宝宝纸箱的好处。
各国网友畅所欲言
而宝宝纸箱在全世界的流行,还要归功于凯特王妃。
2013年,英国凯特王妃怀了第一个孩子。
芬兰政府将宝宝纸箱作为&国礼&,赠送给英国皇室。
宝宝纸箱,随之被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在南非,纸箱被塑料盒替代,因为塑料盒可以用做浴盆。
在南非,塑料盒比纸箱更实用
在印度,纸箱里多了一套生产医疗用品和一个可以防止疟疾感染的蚊帐。
印度推广的宝宝纸箱
发达国家也在推广宝宝纸箱。
在英国伦敦,也开始试行发放宝宝纸箱。专家认为,宝宝纸箱容易移动,可以让新妈妈和孩子待在一个屋子里,更有利于培养感情。
英国的&宝宝纸箱&里还有小玩偶
在美国德克萨斯的沃思堡,该市2013年的婴儿死亡率高达7.1&。专家认为,婴儿纸箱,可以为宝宝提供一个安全的睡眠环境,防止窒息死亡。
在加拿大,纸箱里放了一本写给新爸爸的手册,帮助他们和新生儿培养感情。
加拿大宝宝纸箱
澳大利亚也已开展了试点项目。
世界各地,都希望通过低成本的宝宝纸箱,减少可预防的新生儿死亡。
宝宝纸箱的最大启示在于,提高全社会对婴儿安全的重视程度,特别是鼓励孕妇及时参加检查,保障母婴健康。
芬兰政府也意识到&宝宝纸箱&在全球的超高人气,经常为其他国家提供咨询。
目前,芬兰驻外大使馆都有产品展出。
生而平等,纸箱里的民主细节
其实,准妈妈们并非只有一个选择。
芬兰政府规定,产妇可以领取现金补助,或者是选择宝宝纸箱。
95%的芬兰人都会选择宝宝纸箱,因为它更有意义。
芬兰人民认为,宝宝纸箱是一个符号,它象征着平等。
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出生的宝宝,都会有一个这样的箱子,都会在这个箱子里成长。
人人生而平等,平等从这个纸箱开始。
即使二战期间,物资短缺,甚至很多芬兰人在爆炸和逃难中失去了家庭,产科包计划仍旧在实行。
直至今天,已有78年的历史。
一位准妈妈与宝宝纸箱
今天的芬兰,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宝宝纸箱,不再是一份救济,而是成为了一种默契、一个符号、一份国礼。
这份&国礼&的特别之处在于:
它不是价值连城、高不可攀的稀世珍品,
而是,芬兰国民已使用了78年的生活用品。
小小纸箱,
挽救了婴儿生命,
凝聚了国家共识,
彰显了民主细节,
沉淀了文化内涵。
世界因此改变,
不要低估一个纸箱的力量。
(来源:世界华人周刊)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看新闻
扫描二维码,下载九派新闻客户端
热门评论条
*邮箱/手机:
邀请注册码:
*邮箱/手机:
获取邀请码
请选择菜单
*兴趣爱好:
请选择菜单 请选择菜单博客访问: 109899
博文数量: 35
博客积分: 903
博客等级: 准尉
技术积分: 400
注册时间:
IT168企业级官微
微信号:IT168qiye
系统架构师大会
微信号:SACC2013
叶楚华:从巴西印尼看中国还能成为发达国家吗  话说世界上有这么一个国家:该国政府储蓄率在六年之内增加了1倍;工资增长落后于GDP增长;该国基尼系数是0.45;该国100家最大企业75%的资产是国资;该国在政治上没有竞争;它对外资非常开放;工业化速度非常快,十年内农业就业减少了三分之一(参见黄亚生《中国模式有多独特》)。  各位一定猜出来了,这说的是中国。  我可以说你是对的,也可是说你是错的。要说上面这些特征,的确很符合今天的中国,但实际上它描述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巴西。  是的,巴西就是一个曾经创造了经济奇迹,把持了多年快速增长,然而充满杯具的是他在就要成为发达国家的当口,一下子就瘫痪了,从此一蹶不振,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跨入发达国家的门槛。  巴西的例子告诉我们,想要成为发达国家搞不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世界上还有一个这样的国家:这个国家保持了二十多年的快速增长(年均超过10%);该国政府非常强势,牢牢控制着社会;该国实行非常自由的市场经济,同时对外开放;在外向型经济的带动下,该国的渔村一下子变成工业化城市;该国沿海的该国的腐败问题常被诟病,而权力与资本的结合日益成为问题;该国分配不公的现象不断恶化;该国学者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认为腐败不是大问题,甚至说腐败乃是经济发展动力;该国银行系统烂帐很多,金融体系不健康……  这难道又是说的中国吗?当然不是的,是印尼。一个国家保持长期的高速度的经济增长虽然是好事,但并不能一美遮百丑。不但是在中国,甚至在国际上,许多研究第三世界发展的学者,有一种相当广泛的认识或观念,即只要一个国家长期保持高速度的经济增长,就认为一切都好了,这种认识或观念是被印尼危机所否决的。印尼在苏哈托政变成功之后,一直用强制的方法推进工业化现代化,而且也在二十多年内保持了高速增长,全球许多国家都到印尼投资。在这个过程中,印尼老百姓中的很多人从农业文明前期的渔村,一下子迈进了工业社会的前期。因此在这二十多年的统治时期,苏哈托觉得自己对这个国家贡献太大了,全国都应该感谢他。但就是在这个高速发展、同时也是在以稳定为目标的二十多年里,政府没有清醒地看到印尼社会积累的那些问题——特权集团的勾结、严重的贫富不均和腐败、金融机构的溃烂,等等。结果在全球化大潮中,一九九七年金融危机爆发,使得印尼在二十多年里取得的成果在几个月内几乎丧失殆尽,紧接着就出现冲突、暴乱,差不多几天之间绝大部分外资都跑走了。  印尼,也是一个在跨入发达国家的门槛之际而轰然颓败的国家。  事实上,这样的例子又岂止巴西和印尼呢?这两百年来的经济史就摆在那里,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真正成为发达国的有几个?屈指可数!  放眼全球二战以后至今的六十年,世界上有哪些国家成为了发达国家(地区)呢?就是各位熟知的亚洲四小龙和日本,以及不那么为人所知的北欧的芬兰、爱尔兰和冰岛三国。众所周知二战后芬兰是靠一个产业一个品牌就成为了发达国家,那就是电信业和诺基亚;爱尔兰则是靠软件产业发家的,它真正起步比较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真正腾飞、高速发展。至于冰岛,则纯粹属于弹丸之地,这样一个只有中国一个小镇大的国家成为什么样的国家都不值一提,毫无借鉴意义。  而像巴西、印尼这样在走向发达国家的道路上功败垂成的国家则是数不胜数了,这其中包含了所有的拉美国家,大部分的东南亚国家,所有的非洲国家(南非除外),全都在走向发达国家的努力中失败了。  我告诉各位,成为发达国家实在是太难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而通往发达国家之路明显难于蜀道。你查看人类数千年的历史很容易发现,世界上从来就是只有极少数的国家是先进发达的,穷国和“发展中国家”永远是绝大多数。如果大家都是发达国家,这就不叫发达国家了。通往发达国家之路,必定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路,必然是极度凶险、一不小心就会前功尽弃,粉身碎骨之路——巴西、印尼的故事已经告诉我们这一点。  千万不要天真地以为中国靠着每年8%以上的经济增长,自然而然、按部就班地就会逐步成为一个发达国家。你从“巴西们”的失败故事中,从他们的历史经历中,随处可以看到今天中国的影子,许许多多的方面都是那样的似曾相识。中国真有那么特殊吗?强势政府推动市场化改革、对外开放很特殊?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巴西就做了;高效率推进基建工程、高效率拆迁很牛?巴西也做了;数十年的高速增长空前绝后?巴西、印尼等多得不得了的国家都做到了。成为发达国家他们都不行,我们为什么就一定行?  近十年来,本应是中国开创国际品牌,取得各种技术创新的十年,但是房地产毁掉了这一切。既然把钱投到房子里就能简单地、安全地获得暴利,哪个企业家还有心思去搞技术创新,搞世界品牌。没有技术创新、没有世界品牌,你就成为不了发达国家。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也都是从廉价劳动产业起家的,但他们成为发达国家的惊人一跃却是靠技术创新和打造世界性品牌而完成的。30年了,中国还是一片空白。  中国,已经失去了成为发达国家的最佳机会,从现在算起再过十年,如果中国仍然无法取得突破,那么中国人世世代代都将作为欧美人的劳奴而存在,尤其是作为美国人的劳奴而存在,永无翻身之日。
阅读(936) | 评论(0) | 转发(0) |
相关热门文章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请登录后评论。芬兰经济辉煌历史似成过眼烟云,发展前景堪忧_货币分析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芬兰经济辉煌历史似成过眼烟云,发展前景堪忧
  汇通网5月5日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指出,芬兰在发达国家中较高的排名,掩盖了该国国内经济的大量不足之处。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就将导致芬兰经济在未来许多年内陷入持续缓慢增长的困境。
  IMF芬兰代表霍夫曼(David Hofman)在一次采访中表示,从国际排名上来看,芬兰确实表现很好,但这不代表芬兰在每一方面都做的很好。良好的整体排名是不够的,因为排名的依据并不一定涉及如创业或获得信贷等重要元素。
  经过三年的经济衰退之后,芬兰人民的愤怒已经达到顶点,并在4月份的大选中令前总理斯图补(Alexander Stubb)领导的政府黯然下野,代之上台的是承诺要带领芬兰实现业务驱动式的经济增长的席比拉(Juha Sipila)--一个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
  霍夫曼指出,下届政府可能不会有很大的余地来使用刺激政策以支撑需求,实现经济复苏必须通过改变经济的基本框架来实现。结构性改革已经成为政府必须促进芬兰的经济增长的主要的手段,霍夫曼表示。没有这样的改革以及对改革措施的坚定实施,芬兰经济很可能将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保持缓慢的增长态势。因此,财政政策现在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
  芬兰经济部表示,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芬兰的工资水平已经超过德国和瑞典高达20个百分点。工资缺乏竞争力将把芬兰今年的失业率推升至8.9%,达到北欧地区的最高水平。
  在全球产业转型的重压下,目前的芬兰似乎得了“诺基亚综合症”。曾经推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各大企业在国际竞争的重压下早已败下阵来。一度领导电子消费行业的诺基亚公司不再存在,曾经作为维持芬兰出口增长关键的造纸商们也变得默默无闻。
  芬兰国际排名并没有充分反映其面临的经济挑战,IMF指出。芬兰在年度对144个国家进行排名的经济论坛竞争力指数中位于第四位。该排名由结构竞争力决定,其中包括腐败程度、研发投入以及教育质量等因素。在其他的调查中,芬兰则表现较差。瑞士国际管理发展研究所(IMD)的竞争力报告中,芬兰在60个国家中排名第18,落后于其他北欧国家。
  席比拉表示已经意识到了未来的挑战,但警告说任何解决方案都需要长达十年之久才能见效。单单修复芬兰与其他欧洲国家之间的工资差距就需要长达十年时间。芬兰在国际竞争力排名上的成功并不代表着芬兰企业有强大的竞争力,此前,席比拉4月25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芬兰跨国公司的表现非常出色,但是对芬兰经济的推动作用已经不再奏效了。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经常说日本经济衰退 10 年,为何日本直至现在都是发达国家?
按投票排序
说日本经济停滞是和它90年代以前的发展势头比。但这个标杆本身不是一个正常的状态。80年代末的时候,日本的GDP超过英法德三个老牌发达国家(人口加起来比日本多)之和,东京证券市场交易量超过全欧洲总额,如果那时有500强排名日本企业也会比美国或欧洲都要多。直到90年代中期,由于日元的升值,日本的人均GDP成了仅次于瑞士的世界第二比美国要多20%。战后第一次有国家达到了美国GDP总额的70%。但这并不是日本真正的实力,这里面有一部分是80年代开始的泡沫经济带来的虚假繁荣,还有一部分是当时还留有“经济动物”心态的日本人玩儿命干出来的。后来的“停滞”期一方面是在给之前的泡沫经济破灭带来的问题还债,大量坏帐导致的银行和企业破产在9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高峰,用了十年以上的时间,付出极大的代价才把烂摊子清理得差不多,刚要缓口气又碰上了世界经济危机。另一方面日本社会在向它应有的位置回归,经济暴发户学习如何做一个发达国家。曾经是发达国家中最长的人均工作时间逐渐下降到了平均水平,GDP数字二十年来变化不大,但经济结构更加健康,国民的生活品质还是有提高的。日本在退去了虚火以后不再比英法德等欧洲发达国家高出一大截,但也不低于它们,而且在未来很长时间里仍会和它们保持在同一水平上。连像韩国这样人均2万美元的新晋发达国家想提升到它们这个层次上都要再花很多年,这些第一集团里的国家绝不可能因为停滞就跌出发达国家行列的。
谢邀。 这个问题,从两点回答。1,衡量发达国家与否,不光从经济层面衡量,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衡量发达国家的指标HDI(人类发展指数),从经济,社会,教育多个层面来衡量。具体可直接百度HDI经济停滞,但是已经发展起来的社会基础设施,教育卫生公共建设是不会倒退的。因此日本是一个发达国家。2,日本经济“衰退”,这个说法就不对,日本经济大幅度衰退只是从1995年到1998年衰退了三年。之后一直在波动,2000年过后有几年是大幅度增长。因此日本经济只是不如高速发展时期而已,但是仍然在发展。谈不上衰退。以上
较为认同回答中韦嵥的一些分析,但其对发达国家这个概念的理解有误,个人认为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发达国家。
在此引用一下维基百科HDI的概念: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 HDI),是(UNDP)从开始发布用以衡量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准,并依此区分(高度开发)、(中度开发)、。指数根据平均预期寿命,识字率,国民教育和生活水平计算出,在世界范围内可以进行国与国间的比较。
百度百科中相关介绍:通常人们界定一个国家是否属于发达国家,都是用人均GDP来界定,但单独用人均GDP 显然存在很多缺点,首先是人均GDP很不稳定,受汇率、物价等影响而波动很大,其次人均GDP也只代表了经济水平,而不能代表一个国家的全面发展水平。对此,联合国的开发计划署编制了“人类发展指数”,用以取代单一的人均GDP衡量体系。“人类发展指数”由三部分内容构成,包括“健康长寿”、“教育获得”和“生活水平”,健康长寿,用出生时预期寿命来衡量;教育获得,用成人识字率(2/3权重)及小学、中学、大学综合入学率(1/3权重)共同衡量;生活水平,用实际人均GDP(购买力平价美元)来衡量。通过公式将这三方面的指标组合起来,计算出各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以此来界定一个国家是否属于发达国家,就比较全面客观了。  按照2010年开始的“人类发展指数”新计算方法,超过0.8为发达国家,而日本的HDI在2013年报告中的数据是0.912,远超过0.8,所以我们才说它是发达国家。 ——这是维基百科的相关条目,最新的人类发展报告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于日,实际上是在2013年数据的估计基础上编制的。列表涵盖了193个联合国成员国中的185个,以及:香港和巴勒斯坦国。另有8个联合国成员由于缺乏数据而未列入此表。世界平均数值和一些国家联合组织的数值列入了此表,以作参考。个别国家和地区数据摘录如下:
挪威,0.944,排名第1
澳大利亚,0.933,排名第2
瑞士,0.917,排名第3(上升6名)
荷兰,0.915,排名第4
美国,0.914,排名第5(下降2名)
德国,0.911,排名第6(下降1名)
新西兰,0.910,排名第7(下降1名)
加拿大,0.902,排名第8(上升3名)
新加坡,0.901,排名第9(上升9名)
丹麦,0.900,排名第10(上升5名)
香港,0.891,排名第15(下降2名)
韩国,0.891,排名第15(下降3名)
日本,0.890,排名第17(下降7名)
俄罗斯,0.778,排名第57(下降2名)
巴西,0.744,排名第79(上升6名)
中国,0.719,排名第91(上升10名,由中人类发展指数分组提升到高人类发展指数分组)
世界平均,0.702,排名第101(上升1名)
南非,0.658,排名第118(上升3名)
印度,0.586,排名第135(上升1名)
非联合国会员国,不列入排名的地区:
台湾,2013年发表的2012年数据,0.890,可排第23名
澳门,2014年发表的2012年数据,0.882,可排第25名
其次,标题的说法并不确切,过去常说日本经济是“失去的十年”,现在普遍的说法则是“失去的二十年”,之所以说是失去,与其说是衰退倒不如说是停滞。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依据2012年基本汇率以及各个经济体经济成长率,对2013年世界人均GDP的预测数据中,第10名美国 49802美元,紧接着的第11名就是日本 46895美元。
我们知道经济增长同样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不可能无限快速发展下去,达到日本这样的发达程度,经济已经很难再有较快增长,这样的停滞其实也是比较自然的事情,而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从社会上讲,是人口老龄化;从经济上讲,是缺乏足够的市场和经济结构固化,难以获得进一步的提升;从政治上看,自然其周边以及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发展情况也会有大背景上的制约。
而从发达国家衰退成发展中国家的,历史上只有一个国家:阿根廷,主要原因是去工业化。(苏联从原本的超级大国解体,变成作为主体的俄罗斯的高度发展中国家,但首先是属于突变的非正常因素导致,不属于渐进的衰退这个概念;其次超级大国是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来看,与经济社会方面的发达国家是两个范畴的概念。)相对应的,也可以说日本之所以还是发达国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实现工业化后的稳定性。
补充 由于日元贬值,根据imf各国2014年人均gdp数据,日本以36331美元排名第25名,下降较多:对hdi的看法,推荐以下回答,有更为详尽的介绍:
答:日本是经济先发达,后经济滞胀。
得富贵病前提是先富贵起来才成
衡量一个国家是否为所谓“发达国家”的标准并不仅仅是GDP,还包括整个国家、社会的物质财富、技术财富、精神财富的积累。如果你长期在日本生活你会发现,这个整个社会的成熟程度远非国内建建房地产、高楼大厦、豪华政府大楼所能比的。这种社会的“成熟”程度体现在教育水平、人的文明程度和对他人意见的包容程度等等等等方方面面。日本人真正应该担心的,不是十几年几十年间GDP不增长或负增长,而是长期持续的人口的负增长和人口的严重老龄化。后者会造成市场缩小、税收减少、社会保障可持续性下降、人才基数的减少,严重制约这个社会发展响。楼主的问题比较宽泛,我也泛泛地回答一下,就不详细展开说了。
产业结构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反例:阿根廷80年代去工业化)政治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反例:南非恢复黑人执政)没有发生大规模动乱(反例:南斯拉夫内战)
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一般人只会看GDP,最多加一个人均GDP。但是对于一直致力于海外投资的日本来说,在它的GDP上是看不出来的。日本是一个没有什么资源的国家。对外扩张,侵略外国,根本原因也是因为资源的问题。二战的失败,让日本上层明白通过侵略获得资源难度很大,也不符合普世价值观。于是日本开始了海外投资。想详细了解的,可以查一下日本前几大石油公司与矿产公司在海外控制的油田与矿产就明白了。
日本失落的XX年的根本原因是触及战后体制的天花板和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日关系的变质。
日本教育家和报人福泽谕吉曾经提倡要尽量与中国、朝鲜划清界限,在“防止邻国的弊风污染我文明”的同时,避免欧美把日本和这两个国家弄混。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芬兰国家代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