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海尔年薪王友宁年薪是多少

海尔:做时代的企业 _数码频道_新浪河南
海尔:做时代的企业
  走进去
  从产品“走出去”,到企业“走出去”,海尔已走进国际市场
  3月19日,日本琦玉县熊谷市,投资70亿日元、占地12426平方米的海尔亚洲研发中心举办启动仪式。记者在与几十家日本媒体记者一同参观这个研发中心时,听到日本同行不断发出惊叹声。
  日本历史最悠久的家电电子产品类电子杂志《家电WATCH》总编辑阿部夏子表示,海尔能在家电强手林立的日本立足,重要原因在于抓住消费者的需求,去掉不必要的功能,开发出的产品简便、价格合理。阿部认为,海尔正在日本家电界掀起一场革命,对海尔将来研发出更优秀的产品充满期待。
  与中国许多家电企业一样,海尔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出口产品;与它们不同的是,海尔在1998年开始实施国际化战略,从产品“走出去”,提升为企业“走出去”。回忆当初走出去的初衷,海尔家电产业集团副总裁李攀回忆:“当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所有海外最具竞争力的家电品牌和产品都进入中国市场,逼迫你必须要直面这些竞争,直面这些挑战。我们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够在市场上和这些竞争对手同台共舞,同台竞争!”所以海尔要走出去“与高手下棋”,正如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所言:“要与狼共舞,首先自己要成为狼!”
  海外经略10余年,海尔始终坚持制造、销售、研发“三位一体”的布局。就拿日本来说,2011年,海尔在日本白色家电的“断崖之年”出资100亿日元,从松下手中收购了三洋电机在日本和东南亚的白色家电业务,包括1个研发中心、4个生产工厂、5个国家的销售渠道,转让专利超过1200项。2012年,海尔亚洲总部和研发中心在大阪成立,宣布对原属三洋旗下品牌AQUA进行转型改造,实施“双品牌”战略。收购一年后,AQUA品牌销售额达350亿日元,海尔品牌销售额达150亿日元,两者合计超过500亿日元,同比增加约4.5倍。海尔亚洲跻身日本市场销售额前五,成为白色家电外资第一品牌。
  截至去年底,海尔在海外已建立起7个工业园、24个营销中心、37000多个销售网络,在德国、日本、美国、新西兰建立了4个研发中心。
  站稳脚
  从缝隙化的小家电,到价格近3000欧元的豪华冰箱,海尔中高端形象初步树立
  既然走出去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海尔的第一步就高举高打,选择了进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市场。“通过在欧美市场的锤炼,让海尔产品在标准上能够符合国际最严苛的要求,把我们的质量体系以及后续整个工艺保障体系整体提升上来。”李攀坦承,这并不容易!
  海尔最早走出去的时候,采取的是缝隙化策略,主打学生用的桌式冰箱以及欧洲家庭放在厨台上的冰箱等产品。2002年,海尔与日本三洋电机合作成立销售公司,借助三洋的销售渠道进入日本市场,也是选择从单功能冰柜这个日本家电制造商看不上的细分市场切入,从平价家具用品中心逐级渗透,最终进入日本十大家电零售渠道。
  进入国际市场并不等于成为世界级品牌,要改变中国制造“质次价廉”的形象,走出去还要站稳脚跟,要用产品说话。走出去的海尔在国际市场羽翼渐丰,研发、设计、制造以及营销能力逐渐与家电国际名牌比肩,缝隙化、差异化的产品路线也开始转向中高端路线。
  中高端产品要想创牌就必须区别于欧美日韩。2008年,海尔在欧洲以一款意式三门冰箱进入了中高端市场,价格从当初平均每台100欧元提升到1299欧元,在各家电卖场的位置也从犄角旮旯提升到与所有大品牌并列。上个月刚从法国归来的李攀兴奋地告诉记者,一款海尔制造的1米宽冰箱,短短几个月就在法国卖出了2000台。一位法国经销商拉住李攀说,他的店一个月就卖了15台,“每台价格2999欧元呐,绝对高端!”
  目前,海尔在发达国家已初步树立了中高端形象,海尔欧洲已在多门冰箱市场上占到18%份额。2004年海尔在欧洲的冰箱畅销型号的价格才99欧元,而现在冰箱的平均销售价格都达到500欧元以上,最高的已到2999欧元。在日本,海尔冰箱产品的定位超过了当地的松下品牌。在美国,全美主要的销售渠道均在销售海尔品牌的家电产品,2013年海尔牌的家用空调以20%的市场份额位居美国市场第二,仅次于美国本土品牌惠而浦。2014年海尔海外销售额约200亿元人民币。销售额同比增幅5%,其中黑电增幅23%,欧美发达国家增幅3%,发展中国家增幅7%。
  据世界权威市场调查机构欧睿国际发布的全球大型家用电器调查数据,海尔大型家用电器2014年品牌零售量占全球市场的10.2%――这是海尔大型家电零售量第六次蝉联全球第一。同时,海尔冰箱、洗衣机、冷柜、酒柜的全球品牌零售量也分别蝉联全球第一。据国际权威的品牌价值评测机构Interbrand和Brand&Z统计,2014年度海尔的品牌价值分别增长32%和34%。品牌总价值高达1038亿元,位居家电行业之首。
  跑起来
  互联网工厂实现大规模定制,海尔领跑中国制造
  张瑞敏说过:“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今天是什么时代?对制造业来说,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互联网、工业4.0无疑是主题词。
  什么是工业4.0?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和用户是怎样的关系?走进海尔郑州空调互联工厂,记者找到了生动、彩色的答案。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和用户之间是零距离,所以企业要从原来的大规模制造变成大规模定制,这就要求企业要改变生产线。海尔提出智能制造、工业4.0的本质就是互联工厂,并率先打造了空调业最先进的工业4.0示范工厂。海尔副总裁王友宁向记者介绍:“互联工厂不是一个简单的车间概念,而是一个系统或者整个大制造概念,它有三个基本特征,核心就是抓住用户的体验,实现用户个性化定制可视化;第二是全流程实时互联,用户、研发、供应链、供应商全过程实时互联进行整合;第三是实现自动化的生产和个性化的结合,就是从原来的为库存生产变为为用户创造。”
  郑州的互联工厂有许多骄人的“最”:全球品质最优、效率最高、柔性最强、科技水平最高、最先进的节能环保智能互联工厂。不过,给记者印象最深的是,它可以实现大规模定制。消费者可以在网上根据个人喜好,随时随地选择不同颜色、款式、功能的空调,提交订单后,海尔郑州空调采用全球最先进的智能制造执行系统(iMES)自动排产,自动传递给各个生产工序及相应模块商、物流商,全流程快速响应完成定制,用户实时获知产品全流程的状态。
  郑州“80后”裴恒夫妻就曾体验过智能工厂的不同。裴先生喜欢网购,但在网上没搜到能满足他和妻子个性爱好的空调。后来,裴先生在网上的海尔商城,定制了一台他想要的带智能WiFi和健康除甲醛模块的空调,他妻子则选择了一款非常喜欢的花纹面板。作为全球首台定制空调的用户,裴先生夫妇3月7日来到海尔郑州空调互联工厂参观,现场见证了定制空调的生产、检测全过程。
  王友宁告诉记者:“这样的个性化定制传统工厂是不可能做到的,海尔空调郑州工厂的目标定位就是做全球空调行业的创新引领者。”创新引领者一是交互创新,互联工厂是联用户,改变过去用调研、研发等方式搞新产品的做法,通过搭建用户平台等交互体系先了解用户需求。二是研发创新,互联工厂是联资源,海尔的用户和海尔合作伙伴完全在一个平台上,用户有需求或者有抱怨,海尔全球的合作伙伴和技术资源随时给他解决。三是模块化创新,把汽车制造企业的模块化首次引入家电制造,从设计零部件转型到设计模块。四是生态圈创新,产品制造的软硬件服务开放,吸引所有的攸关方形成一个生态圈,实现跨界融合,最后给用户提供一个长久方案。“正是因为从交互到研发、到制造、到服务全流程的创新,我们才能够做到模式创新,才能实现从大规模制造到大规模定制的转型。”王友宁说。
  改革开放以来,海尔始终站在中国制造的主力队伍中,在工业4.0的道路上,毫无疑问,海尔又跑在了最前列。海尔的雄心与海尔们的警惕--百度百家
海尔的雄心与海尔们的警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苹果公司在智能家居领域已经有所动作,而苹果在这一块的战略具体何在?目前不得而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这些移动终端市场已经迅速普及,下一个高增长点会在哪里?会不会是智能家居?苹果如果战略重点盯上这一块,中国的家电巨头、海尔们当如何应对?
中国家电博览会(AWE)刚刚在上海举行,该大会被认为与全球著名的IFA(德国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CES(美国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齐名,并称为全球三大家电展。
此次有幸,笔者刚好有机会在AWE上游走一番。虽因时间原因,有点走马观花,不过还是有两点比较深的感触,不得不一吐为快。
海尔的雄心
首先是海尔的雄心与霸气。这从海尔在家博会的宣传推广以及频繁的新闻发布可以窥到。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也就是本次家博会所在地的入口广场,几乎成为海尔的天下,空中、地面随处可见海尔蓝色的充气广告,让人感到这个家博会好像看起来是海尔的博览会。展会里面,海尔入口处的首个展厅圈出巨大的场地(其高管透露,有2500平方米,是各厂商中最大的展位),对其七大产品圈进行了全方位展示。同时海尔还邀请魔术名家傅琰东驻场表演。
与此同时,海尔还在此期间在附近的世博中心频繁召开多场新闻发布会进行推广宣传,而且规模庞大,目测感觉各会人数足超千人。
如3月10日上下午分别召开了“海尔U+智慧生活创新大会”与高端品牌“卡萨帝全系新品”发布会。3月11日下午又召开了以“智慧生活,颠覆体验”为主题的海尔品牌发布会,发布了海尔U+开放平台构建下的洗护、用水、空气、美食、健康、安全、娱乐七大智慧生态圈及每个生态圈里的多个网器新品。
值得特别强调的是卡萨帝发布全,这是海尔在家电领域的一个高端品牌。众所周知,在家电产品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中低端几乎已经是中国家电产业各厂商的天下,这块已经不用再赘述。而高端市场如何PK则是中国家电厂商现在发力的重点,而这也是政府领导人提出的新要求。
中怡康数据也显示,2014年我国家电市场增速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而高端家电行业却实现了逆势增长。数据显示,多门冰箱零售额在 1-11月同比增幅达到49.4%,滚筒洗衣机和欧式吸油烟机的增长率分别为11%和15.5%,增长态势远高行业整体水平。
由此可见,我国家电市场正进入消费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而千万高端家庭生活方式变革使产品高端化、智能化、健康化成为家电行业发展主线,高端家电产业正逐步由“增长量变”发展到“增长质变”。
就在5天前,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借此机会,5天后,海尔卡萨帝在家博会上进行了全球新品发布,以“卡萨帝制造”为核心,通过发布云珍冰箱、双子云裳洗衣机、云典厨电等系列新品向外界展示了其卡萨帝品牌的高端力量。
根据中怡康2014年的市场监测数据,卡萨帝在高端多门冰箱、高端滚筒洗衣机、高端酒柜和冰吧四大产品线市场份额均为第一,其中滚筒洗衣机凭借53.5%、冰吧凭借58.2%的过半市场份额获得绝对优势。
资料显示,有别于传统高端企业较为封闭的研发方式,海尔卡萨帝通过开放生态圈,引入全球顶级机构和供应商,集结全球最优资源打造最优解决方案。目前,卡萨帝的研发承接团队遍布欧、美、澳、亚四大洲,整合了全球14个设计中心和28个合作研发机构的一流资源。
海尔显然对卡萨帝品牌在高端市场觊觎厚望。另有资料显示,在制造领域,在其智能互联工厂内配备了卡萨帝生产专线;在设计领域,共获国际级设计大奖14项,取得产品专利1512项,多个产品获TUV Nord全球最高制造标准认证。
这是家博会笔者的第一个感受,这个感受的关键词是“海尔”,在这次家博会海尔的组合动作来看,显然是在树立王者风范。
而中国家电业发展这么多年来,海尔事实上已经成为中国家电产业的代表。笔者一直以为,相对其他许多产业,中国的家电产业市场化程度最高,发展也最快,可以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代表产业,其中诞生了一批优秀的家电品牌,辉煌多年,如海尔之外,TCL、长虹、格里、海信、美的、创维等等,这些品牌已经在百姓中耳熟能详,几乎每个家庭都有这些家电品牌中一种或是几种身影。
海尔们的警惕
进一步再谈笔者在家博会上第二个感想,这个感想的关键词叫“智能”。智能家居近来家电业的一个热点词,2014年也被称为智能家居元年。之所以如此关注是因为一次大的产业变动,有可能就成为行业格局的洗牌转折。
近年来最突出的案例莫过于苹果智能手机对曾经的手机霸主诺基亚、摩托罗拉的颠覆。曾经谁曾想到过诺基亚、摩托罗拉这两大全球手机巨头有一天会倒掉,而且如此之快。当然,他们倒掉的原因,之前分析很多,不用赘述,只是想说明一点,这就是产业变迁、升级对行业的颠覆性。
就是抓住了一个产业变迁机会,一个曾经非此行业不知名的厂商就可能迅速崛起,一个其他产业的企业就可能跨界成功。当然,强者只要盯紧产业变迁动作还可能借此前积累的经验变得更强。
众所周知,家电产业这些年的风头已经不比往昔,进入传统产业行业,增长乏力,关注度降低。那么“智能家居”这个概念会不会让中国家电业的代表海尔们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这是笔者格外关注点。
想一下,一个小小的手机都可以引发全球如此大产业颠覆,那么比手机更具有空间的家电产业又会引发多大变局?
事实上对于智能家居,目前的家电巨头们也都注意到了。还是以海尔为例,早在日,海尔就宣布海尔进入第五个战略阶段,网络化战略。此前海尔经历过:名牌战略、 多元化战略、 国际化战略、全球化品牌战略四个阶段。这些历程,中国一些企业有些都曾有过,不过有的成功了,有的遇到过挫折,海尔显然属于前者。
在智能家居上,海尔去年3月推出U+ 智慧生活平台,家博会期间,10号推出U+ 智慧生活APP。11日,也就是家博会开幕当日下午,发布了海尔U+开放平台构建下的洗护、用水、空气、美食、健康、安全、娱乐七大智慧生态圈及每个生态圈里的多个网器新品。
这是海尔的智能家居部分举动,在看其他厂商举动,在家博会现场,笔者看到有的厂商打出微信控制空调的宣传语。而在被称为“未来@家智慧家庭体验馆”(FUTURE@HOME)中,笔者看到许多关于智能家居的厂商展示,不过这些展示,多是一此号称智能家居的解决方案,其基础都打着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宣传口号。
游走几家解决方案厂商,笔者询问的几乎都是一个同样的问题?智能家居要解决用户的什么需求?能给用户带来什么?而听到比较多的是家居产品的物物相联,即物联网,通过手机或其他移动端远程控制家电的开关等等措施。
而这到底是不是智能家居呢?对用户来说,是不是真的有震撼的吸引力与号召力?笔者反思。
想想现在的略显成形的智能电视,笔者体验最方便的就是可以躺在沙发上一集集追看过往的电视剧或是曾经的海内外电影,有些片源不够多,但舒服一些,比电脑方便。又比原有的电视丰富些,选择权主动些。
延伸一下,智能冰箱、智能洗衣机、智能空调、智能微波炉等等这些产品要给人们解决或是创造的是哪些新的需求?这些产品连接到一块又能产生何样耳目一新的景象?
整体来看,总是感觉目前各家电厂商对于智能家居的理解或是解决方案不甚令人满意,可以说,缺乏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感觉。基本上还是站在传统家电立场或角度研发智能家电产品。当然这可能是因此这一概念刚开始不长时间的缘故。不过市场竞争是残酷的,时间没法当成借口,在你一步步摸索中,可能其他公司可能就突然跨界成功,异军崛起。
而就是此次家博会参观后,笔者突发奇想,假如苹果公司进入智能家居领域,他们来研发智能家居产品,这又会是一种什么现象?
就在家博会开幕前不久,即10日凌晨,苹果公司又掀起轰动,发布了其历史上第一款穿戴智能产品——苹果手表。10日上午,笔者与业内同仁探讨到一个问题,苹果此举不知会不会将手表产业又给颠覆掉。
这几年苹果产品的一次次发布,在全球无不是震动,而产生的结果就是触动一个产业,影响一个产业。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都是例证。
而分析“苹果现象”的原因,笔者认为,其过人之处在于不以现有产业的既定模式去研发,通常不仅是解决用户需求,更多是创造用户需求。
顺着这种思路,如果苹果进入智能家居产业,那么他们可能的产品研发思路何在?如果即便不是苹果,而是其他的什么“类苹果公司”,跨界而来,以智能家居的思路研发新的家电产品,那现有的家电产业又将如何?
我们反思一下苹果手机,除了通话、短信这些基础功能相同之外,与以前的手机是不是还是一回事?智能手机如此,那么智能家居呢?
就在此次家博会开幕前一天,即3月10日,海尔集团董事局副主席、轮值总裁梁海山透露,海尔已经与苹果合作开发出了第一台Homekit空调。海尔空气解决方案业务负责人王友宁同时透露,海尔全球首款苹果Homekit空调将在今年4月正式发布。
由此不难看出,苹果公司在智能家居领域已经有所动作。而苹果在这一块的战略具体何在?目前不得而知,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这些移动终端市场已经迅速普及,下一个高增长点会在哪里?会不会是智能家居?苹果如果战略重点盯上这一块,中国的家电巨头、海尔们当如何应对?
笔者以为,中国现在的家电大佬,如海尔们在智能家居上需要来点“功夫在诗外”的考虑,可以学习苹果研发思路,同时也得警惕其他厂商以“智能优势”跨界崛起,警惕其他突然冒出的“智能苹果”。
阅读:4129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2766
热门文章HOT NEWS
到2021年刑满时,黄光裕年龄也只在50出头,等待他的将是怎样...
杨国英观察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 海尔:自我颠覆引领“互联网+家电”时代
海尔:自我颠覆引领“互联网+家电”时代
核心提示:为让企业在互联网时代保持旺盛发展活力,白色家电企业海尔正进行着一场颠覆式变革。
新华社记者张旭东
青岛( / )--&上万名中间管理层一定要转变为创业者,否则就要离开。&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谈到企业转型时如是说。为让企业在互联网时代保持旺盛发展活力,白色家电企业海尔正进行着一场颠覆式变革。
企业组织架构一般是&金字塔&,用户需求层层汇报,再由上而下执行高层决策,不能及时响应市场变化。互联网时代显著特征是用户个性化和市场碎片化,整齐划一的组织架构将被颠覆。因此,海尔决意&去&中间管理层,将企业解构成扁平化结构。
&这里的'中间管理层&,并不是传统的中层领导、中层管理者,而是指企业和用户间的'隔热墙&,这些人不一定有什么职位,但所有外来资源都要经过他们。比如,用户需求和供应商到海尔来必须经过他们,这就衍生出很多的问题。&张瑞敏解释道。
海尔中间管理层从上下级关系现在变成了一个个创业团队,直接面对用户,与海尔则变成了投资人与创业者关系。&海尔和普通投资者还不一样,要负责战略方向正确。&张瑞敏说,&海尔将过去的职能部门,人力、财务和信息等整合成服务平台。&
海尔家电产业集团副总裁王友宁说,过去员工是企业付薪,有岗位有职位就有薪水,现在是用户付薪,有用户资源和好评才有利润。这是对接互联网特点,让企业、员工甚至全球各种资源都零距离对接用户需求,海尔只提供一个对接平台。
2014年前,海尔在游戏本行业是零,由三个海尔年轻员工创建的雷神在一年内做到行业第二。
雷神小微主路凯林原来是是海尔笔记本事业部总经理,他说:&我们从京东和天猫上的游戏本评论中找到了3万多条数据,找到了十多个用户'痛点&,然后整合全球代工厂、设计资源,推出了'雷神&游戏本,得到用户高度认可。这两天,我们又引入了1500万元风投资金。&
截至今年2月,海尔已支持内部人员成立212家小微公司,涉及家电、智能可穿戴设备、物流和商务等领域。另外,海尔平台上也向外部创业人员开放,目前已诞生470个项目,汇聚1322家风投,吸引4000多家资源,孵化和孕育着2000多家小微企业。
除了组织结构和员工,海尔对传统家电产业也进行着颠覆式变革。
&用户陈某某,上海市浦东新区芳草路X弄X号,'爱情物语&面板+wifi+变频,3月26日17时13分下单,3月27日22时43分订单排产完成,承诺交付日期4月2日。&这是记者日前在海尔集团郑州互联网空调工厂车间个性化定制监控显示器上看到的内容,全球首台用户定制空调3月7日就诞生在这里。
海尔白电集团供应链工程技术总监张维杰说,用户可根据个性需求选择是否变频、除甲醛和wifi模块,还可定制运动体育、儿童漫画和C罗等不同面板图案,也可以提出一些专属定制要求,例如将婚纱照喷绘在空调面板上。随着大规模定制发展,用户定制空间将越来越大,参与产品设计的程度将越来越高。
今年1月初,海尔集团沈阳冰箱互联工厂落成,今年佛山洗衣机互联工厂和青岛热水器互联工厂将陆续投入使用,互联网定制将逐渐向海外用户开放,&互联网+&时代的家电雏形在海尔初现。未来,海尔还将提供满足个性需求的智慧家居整体解决方案。
海尔占得互联网时代先机绝非一日之功。2004年,海尔营业额突破1000亿元,成为中国首个千亿级规模的世界品牌。此时人们才刚开始视频聊天,网民数量不到现在的六分之一,但海尔已感受到互联网挑战。
张瑞敏说,原来信息是不对称的,而互联网上用户得到的信息比企业更多。信息零距离带来的就是用户个性化,要求企业从大规模制造变成大规模定制,所以2005年海尔提出要转型。
张维杰说,刚开始面对用户碎片化的个性需求,海尔没有办法整合,一对一研究,难度相比传统标准化制造呈指数级增长。
随后,海尔发现没有模块化,家电不可能实现大规模定制,而家电行业没有模块化基础,海尔就搭建平台引导零件供应商转变为模块商,265个空调零件就变成了12个设计模块。
海尔集团沈阳冰箱互联工厂2011年开始建设,设备都已订购,但发现海尔关起门来很难完成家电产业与互联网的真正融合,整个项目因此停滞了三个月。
&项目停下来很痛苦,我们思考了三个月,然后置换设备,从产品设计、模块、设备、厂房设计到工厂规划全部引入全球最优资源,更大程度地开放资源来建互联工厂,后来用原来一半的土地建成了同样产能的生产线。&张维杰说,&如果没有这10年的摸爬滚打,海尔不可能这么快就抓住'互联网+&的先机。&
中国古代哲学典籍《易经》否卦有句爻辞&倾否,而非否倾&。&颠覆封闭局面,而不是被封闭局面所颠覆,是海尔一直探索变革的主要原因。'倾否&不是'倾&一次就一劳永逸,而要根据时代不断地颠覆,不断地'倾否&,使海尔真正变成一个时代企业。&张瑞敏说。(完)
[责任编辑:王婧]当前位置 & &
& 海尔的雄心与海尔们的警惕
海尔的雄心与海尔们的警惕
18:16:00&&出处:&&
编辑:快科技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当前平均分:0(0 次打分)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麦克海尔年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