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100多年来中国近代史发展脉络伦理道德体系变迁的过程与脉络(要写论文)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20世纪中国伦理变迁中的文学景观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20世纪中国伦理变迁中的文学景观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教育杂志》与近代中国教育话..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教育杂志》与近代中国教育话语变迁【最新教育学类论文】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研究()--《河北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研究()
【摘要】:
以农立国的中华民族,到清朝末年已处于内忧外患经济濒临崩溃的境地,在“农为富国之本”的呼声和重农思潮的推动下,实业学堂之一的农业学堂开始创办。从1897年中国第一所农业学堂的建立起,到1937年,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在经历了起步、转型、发展三个不同阶段的历史演变之后,基本上完成了近代化的历程。
本论文在农业教育史研究相对薄弱的基础上,通过广泛搜集清末民国的相关资料,并借鉴中国农业史、农业科技史的研究成果,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史论结合的方法、综合研究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地展示出近代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脉络:分析了近代高等农业教育产生的动因,划分了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三个历史阶段,总结了其影响因素及其内在联系,专题研究了近代农业教育思想、教育制度、留学生教育对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影响,文章的落脚点放在了高等农业教育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社会职能上。本文还对近代成立最早具有鲜明特色的直隶农务学堂进行了个案研究,从个案分析的角度展示一所高等农业学堂发展变迁的全貌。
通过研究,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外国的侵略、农业经济的衰败和中国对农业科技的迫切需求是近代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兴起的内外动因;农科留学教育为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准备了高水平的师资和西方农业科学知识的储备;西方教育思想的引入和中国近代农业教育思想不断发展,推动和引导着高等农业教育的改革方向;三次学制的变革是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又成为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不同阶段的显著标志;农业推广的广泛开展和乡村教育的兴起使高等农业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得到确立并付诸实践;农业教育和农业科技的推广,推动了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变,使农业教育的近代化成为农业近代化的先决条件。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过程也是学习、借鉴先进国家农业教育经验并不断中国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打上了效仿西方的深刻烙印,也成为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一个显著特点;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也是不断寻求高等农业教育如何为改良中国农业服务的过程,从农业推广的开展、社会服务职能的确立到乡村教育与建设运动的开展,高等农业教育在近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发挥得愈加明显。
尽管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这一过程曲折而缓慢但是同时也取得了诸多显著的成就。如近代高等农业院校的规模和数量得到较快的发展,高等农业教育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具备了科学研究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能力;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近代农业教育家和农业科技人才,形成了丰富的近代农业教育思想;近代农业科学成果在农业改良中的应用,促进了农业的近代化转变,提升了高等农业教育的作用和地位,这一切为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向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教育史的研究成果,而且,可以得出指导我国当代农业教育实践的现实启示:第一,应加强对农业教育的重视与投入;第二,高等农业教育应通向农村,加强与“三农”的结合,在为“三农”服务中增长其生命力;第三,农业教育和农业科技应不断创新,才能推动农业的不断进步;第四,进行全方位的农业教育,加强农村基层实用人才的培养;第五,主动吸收和借鉴先进国家的农业教育模式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快速发展我国农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07【分类号】:G649.2【目录】:
Abstract6-13
第1章 绪论13-27
1.1 选题的意义与概念的界定13-21
1.2 研究的现状21-24
1.3 研究的方法24-25
1.4 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25-26
1.5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之处26-27
第2章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起步的社会背景和动因研究27-69
2.1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成就与局限27-38
2.1.1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成就27-32
2.1.2 古代农业教育的特点与局限32-35
2.1.3 向近代农业教育转型的必然性35-38
2.2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转型的动因分析38-53
2.2.1 近代高等农业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38-44
2.2.2 东西方农学的差异与中国对西方近代农学的认识44-49
2.2.3 西方农业科技的传入与晚清农业教育思想的产生49-53
2.3 农学会、报刊等对农业教育的宣传介绍53-69
2.3.1 创办农业学术团体,倡导学习农业科学54-60
2.3.2 创办农业报刊,介绍农业科学60-66
2.3.3 农学书籍的译述66-69
第3章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历史进程69-131
3.1 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起步阶段()69-87
3.1.1 晚清兴农思想与兴学措施70-75
3.1.2 近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兴起75-82
3.1.3 近代早期高等农业教育的特点与缺陷82-87
3.2 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转型阶段()87-107
3.2.1 近代高等农业教育学科体系的初步形成87-91
3.2.2 高等农业院校的发展与变迁91-95
3.2.3 农业科学研究和推广工作开始起步95-99
3.2.4 本阶段高等农业教育的成就与问题99-107
3.3 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发展阶段()107-131
3.3.1 高等农业教育得到了较快发展107-116
3.3.2 学科层次得到提高116-121
3.3.3 加强了农业教育和农业科技的国际交流121-127
3.3.4 本阶段高等农业教育的成绩与不足127-131
第4章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专题研究131-191
4.1 高等农业教育制度的近代化演变131-148
4.1.1 近代第一部学制的颁布与高等农业教育的初创131-138
4.1.2 "壬子癸丑学制"与农业教育制度变革138-143
4.1.3 "壬戌学制"建立,由学习日本到学习美国143-148
4.2 高等农业教育思想的演变148-169
4.2.1 张之洞倡导农业教育的思想与实践149-155
4.2.2 邹秉文改进农业教育的思想155-163
4.2.3 杨开道的农业教育思想163-169
4.3 农科留学教育与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169-191
4.3.1 近代农科留学教育兴起的动因与留学政策170-174
4.3.2 近代农科留学教育的概况174-186
4.3.3 农科留学教育对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影响186-191
第5章 个案研究-直隶农务学堂与中国农业教育近代化191-224
5.1 直隶农务学堂的历史演变191-202
5.1.1 直隶农务学堂的创办()时期192-195
5.1.2 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时期()195-198
5.1.3 直隶省立农业专门学校时期()198-200
5.1.4 河北大学农科和省立农学院时期()200-202
5.2 直隶农务学堂的办学特色202-210
5.2.1 办学指导思想的确立和特色的形成202-204
5.2.2 管理体制的独特性为办学特色的形成提供了组织保证204-205
5.2.3 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办学特色的实践体现205-210
5.3 直隶高等农业学堂对近代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影响210-224
5.3.1 开创了高等农业教育的先河210-213
5.3.2 对近代农业科研和推广的贡献213-218
5.3.3 对我国近代农业教育的影响218-224
第6章 近代中国高等农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探索与实践224-261
6.1 高等农业学校教育、科研、推广三结合办学体制的形成225-233
6.1.1 近代农业教育家对农业院校职责的认识225-229
6.1.2 美国农业教育体制对中国的影响以及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办学体制的引入229-233
6.2 近代开展科技推广为"三农"服务的探索233-243
6.2.1 农业推广机构的建立和农业推广政策的出台233-237
6.2.2 开展农业科学研究,服务农业经济237-239
6.2.3 开展科技推广工作,把农业技术送往农村239-243
6.3 乡村教育运动与高等农业教育通向农村243-261
6.3.1 乡村教育运动的目的和途径243-246
6.3.2 高等农业教育与乡村教育实践246-256
6.3.3 乡村教育运动的特点及启示256-261
第7章 结语261-274
7.1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研究的几点结论261-267
7.1.1 在内外的双重压力下,开启了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历程261-262
7.1.2 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经历了起步、转型、发展三个不同的阶段262-263
7.1.3 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过程是学习、借鉴先进国家农业教育经验并不断中国化的过程263-265
7.1.4 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过程,也是不断寻求高等农业教育如何为改良农业服务的过程265-266
7.1.5 农业教育近代化是农业近代化的先决条件266-267
7.2 对现代农业教育的启示267-274
7.2.1 应加强对农业教育的重视与投入268-269
7.2.2 高等农业教育应通向农村,加强与"三农"的结合269-270
7.2.3 农业教育和农业科技应不断创新,推动农业的不断进步270-271
7.2.4 进行全方位的农业教育,加强农村基层实用人才的培养271-273
7.2.5 主动吸收和借鉴先进国家的农业教育模式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发展我国农业教育的有效途径273-274
参考文献274-283
读博士研究生期间主要成果283-285
致谢285-286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瑛;[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晓丽;[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沈志忠;[J];安徽史学;2003年03期
张晓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施立业;[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刘志民,张松,倪浩;[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谢泳;[J];博览群书;2004年01期
吴祖鲲,刘小新;[J];长白学刊;2003年06期
李国杰;[J];高等农业教育;2000年04期
时赟;[J];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01期
高昀;[J];高教论坛;200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慧军;[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张景书;[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振鹏;[D];河北大学;2000年
包平;[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苑朋欣;[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张艳丽;[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李惠玉;[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张泽洪;[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郭欣旺;[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鲁彦;[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旭红;[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2期
韩颖;方晟岚;绳勇;;[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翁飞;[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倪爱山,徐国利;[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汤奇学,陈宝云;[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王娟;[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朱洪军;[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张珉;[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宋淑玉;[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黄国菊;;[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贵友;;[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董志凯;;[A];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C];2003年
杨鸿勋;;[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张聪;;[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张高攀;;[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孙殿玲;;[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陈力;李德聪;郑波;刘学柱;杨世弘;丁雁生;;[A];第八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何其生;杨泽伟;张辉;许威;;[A];中国法学三十年()[C];2008年
曾晓渝;尹世玮;;[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东;[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孙永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康德强;[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仇贤根;[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杨雪莲;[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饶传平;[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成广雷;[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朱蓉蓉;[D];苏州大学;2010年
郭胜利;[D];兰州大学;2010年
乔晖;[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梁巍;[D];河北大学;2009年
许翠冉;[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范斯义;[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刘喆;[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张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胡博实;[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金丽雪;[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张路莹;[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王婷婷;[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王云;[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秀丽;;[J];安徽史学;2006年04期
李瑛;金林祥;;[J];北方论丛;2010年06期
王淑芳;[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李心光;何贻赞;谢贤章;;[J];古今农业;1991年02期
章楷;;[J];古今农业;1992年01期
;[J];古今农业;1995年03期
;[J];古今农业;1995年04期
曹幸穗;[J];古今农业;2003年02期
曹幸穗;[J];古今农业;2004年01期
李瑛;;[J];高教探索;2010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家峰;[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张蓉;[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郑林;[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沈志忠;[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程斯辉;[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包平;[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王欣瑞;[D];西北大学;2007年
王玮;[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吴立保;[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鲁彦;[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郭从杰;[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曹永昕;[D];河北大学;2006年
张俊华;[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李海冬;[D];南昌大学;2007年
李霞;[D];广州大学;2007年
蒲艳艳;[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存朴;[J];安徽史学;2002年02期
唐莉,陈水德;[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赵卫;[J];外国教育动态;1988年02期
杨益茂;[J];北京社会科学;1996年01期
谷贤林;[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崔成学;[J];东疆学刊;2000年02期
商承祚;[J];东南文化;2002年09期
冷天,赵辰;[J];东南文化;2003年03期
叶凯;[J];读书;2001年04期
康大寿;;[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德霞;[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从严,周向阳;[J];中国农业教育;2000年05期
陈万明,赵新华;[J];高等农业教育;2003年02期
许祥云,彭泰中;[J];高等农业教育;2000年05期
陈宗兴;[J];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01期
马世青;[J];高等农业教育;1995年01期
刘长江;[J];高等农业教育;1995年05期
;[J];中国农业教育;1995年04期
汪涵清;[J];中国农业教育;1997年01期
刘子宜,张乐柱,曹继广,嵇景涛,吴茂东;[J];科学与管理;1998年06期
徐树平,黄长春;[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顺琴;李兴奎;罗晓云;李华;;[A];农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陆建飞;张洪程;;[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黄英惠;黄恩东;;[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朱志成;;[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田静;刘福军;;[A];云南省作物学会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6年
杨锐英;欧颖;;[A];科学发展与农村教育——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李大胜;;[A];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思路与对策——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邓蓉;李永平;武广平;;[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刘小勇;符少辉;;[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刘福军;田静;;[A];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何红卫 冯楠;[N];农民日报;2009年
郭明顺;[N];河北日报;2010年
甘肃农业大学高教研究所;[N];甘肃日报;2005年
全国政协委员 金道超;[N];人民日报;2006年
全国政协委员 金道超;[N];人民政协报;2006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瞿振元;[N];中国教育报;2009年
孙承斌;[N];人民日报;2009年
冯芸;[N];河南日报;2009年
赵正洲;[N];东方城乡报;2007年
王广忠;[N];东方城乡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时赟;[D];河北大学;2007年
李辉;[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沈振锋;[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郭明顺;[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嵇景涛;[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陈然;[D];厦门大学;2008年
郑林;[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沈志忠;[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王昕;[D];东南大学;2006年
张珊珊;[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高秦嫣;[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王瑾;[D];东北大学;2008年
陈志伟;[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王伶俐;[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熊新山;[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魏丽卿;[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冯发明;[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胡正平;[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曲晶;[D];东北大学;2006年
严俊杰;[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您当前的位置: >
试论百年中国社会风习变迁的基本脉络
  一、晚清时期社会风习的变化&
  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近代中国开始了艰难的社会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社会风习的变化即是伴随着近代中国这一社会转型所产生的,这个时候社会风习在保留了一些&传统帝国&时代社会风习的基础上出现了新的历史趋向:社会风习在外国器物乃至文化观念的影响下发生了不同于以前的变化,即不再在传统的变化轨迹里循环往复,开始受外洋的影响。特别是甲午战争的战败给社会带来的巨大震动,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致使战前的&世风浇漓&大为膨胀,形成一股&趋新&时代潮:一是生活方式的崇洋趋新。在&盈天缩地&的巨大变迁中,目之所及、耳之所闻,都是西方的&新&生活,人们的视野开阔了,对身边的世界也有了全新的认识。这些感官上的刺激深入人们的思想,影响人们的行为。它促使人们在生活方式上明显地崇洋趋新。二是休闲娱乐、交往礼仪和婚丧嫁娶中的新风习。晚清时期,许多不健康的娱乐方式在奢靡、享乐、崇洋之风的带动下,愈益膨胀。礼仪风习亦呈现斑驳陆离的状态,变化始于晚清,变化与接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人群和地域呈正相关,变化的基本特点是西化。中国传统婚姻讲究门当户对,但到了晚清,这种观念被打破,出现了官吏士夫等所谓&上民&,为贪钱财而乐与商贾,乃至洋行商家的店伙、佣役相攀附结交,引为友类。三是晚清教育学习中的新风习。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外交事务的增多和人们睁眼看世界的需要,晚清中国的教育学习变革很大。知识分子所读书目正好反映了晚清教育学习中新观念的变动。当然,晚清社会风习的变化只是近代社会风习变化的一个起点,它没有因改朝换代的结束而结束,而是随民国以后社会风习变迁而继续发展,在它的影响下,社会风貌不断趋新。&
  二、辛亥革命政治转型中社会风习的变化&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宣称&社会之良否,系乎礼俗之隆污,故弊礼恶俗,亟须厘正,以固社会根基&。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签署颁布了一系列改良社会风习的文告、法令,涉及严禁鸦片、改革历法、限期剪辫、劝禁缠足,改革礼仪、禁止赌博、改革称呼等方面,为中国社会风习的变革提供了制度和法律保障。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风习急剧变化,并呈现出与民主共和体制相适应的一些时代特点。第一,物质生活风尚的骤然改观:衣食住行是社会风习的物质载体。崇洋之风盛行,民国肇兴,新旧更易,天地易色,革命、洋化、新派一时成为新潮时尚,反映了人们对先进的工业技术及西方文明的羡慕与崇尚,对人们认识和接受近代工业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最直观的近代工业思想的启蒙。服饰方面,趋向洋化,多样化、自主化、平等化的服饰充分体现了民国时期&自由、民主、平等&新的价值观念。饮食方面,主要表现为宴饮尚奢,西餐开始在城市中流行,崇尚西餐的风尚是崇尚西方文化的一个符号。居住方面,变化明显,城市中西式建筑和室内西式用具增多,城市市政建设、设施趋于现代化。出行方式方面,新式交通工具不断增多。第二,行为风尚的新潮流。行为方式是社会风尚的重要表征,这时期出现了具有大众化、开放化、市场化特点的新风习,如:看电影、赛马、游公园、参观博物馆等新潮流娱乐;&文明结婚&与&集体结婚&;社会交往趋向人人平等,废除、更改不平等的封建礼节。第三,近代新思想观念迅速蔓延。辛亥革命建立了以民主共和为特征的新政权,使人们在政治上思想上获得了大解放,&五四& 新文化运动更是加速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西方的民主、自由和平等观念迅速蔓延,逐渐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追求民主,追求个性发展和学术自由;主张新闻出版和结社自由;婚追求婚姻自由等等,这些足以体现当时人们具有明显的开放意识及经济国际化发展意识。&
  三、抗战时期及抗战后四年社会风习的变化&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内形势巨变,华北、华东地区大片国土相继沦陷,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全国政治、经济、军事重心随之向西南转移,西南成为抗日战争的大后方。在特殊的背景下,中国社会风习分为国民党统治区、陕甘宁特区和沦陷区。代表中国主流社会风习是国统区和陕甘宁特区及各抗日根据地。这个时候国统区社会风习开始发生转向:在崇洋、崇尚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平等继续发展的过程中渐渐转向以爱国主义为主要取向,不论是对民族、国家、社会的思考,还是在个人的日常行为方式和理想追求等方面,都显示出了以爱国主义为取向的价值判断和认知标准。国难当头,为了民族的生存自由,一般人们便知为抗战建国而淌汗,以配合前线的流血,他们知识程度不同,但保卫国家的意志,却无丝毫差异。爱国主义风尚已经渗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当然,在共赴国难的大潮中,文明与腐朽,进步与堕落并存,这也是抗日战争中国统区的社会风习变迁的两个主要趋向。这个时候陕甘宁特区社会风习,由于开展了一序列的社会改造运动和社会大生产运动,社会风习的改良,整个特区呈现出一副积极的和欣欣向荣的景象。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革命根据地,在外敌入侵、内部动荡的战乱年代,努力改变经济落后、政治腐败、文化愚昧的落后状况,不断呈现出民主团结、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和谐的进步景象,其社会风习与同时期的国统区形成鲜明对比,形成了清正廉洁、务实民主的政治风尚;民主平等、积极参与风气浓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风习;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文化风习。抗战之后的四年国共两党爆发内战,整个中国社会风习失范特别严重。此期之中国社会尚处于近代化的历史演进之中,是中国社会新旧交替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是中国社会由近代而现代的一个过渡转折期。在这样一个新旧蜕嬗的历史时期,各种道德标准及新旧社会风习往往并存杂用,各是其是,而互非其非。&(节选)
[责任编辑:admin]
代写客服:
发表客服:
400免费电话:
论文咨询:    联系电话:  售前邮箱: 售后邮箱:
好东西,齐分享。
论文客服QQ:
QQ临时消息会遗漏,请添加我为QQ好友。
论文客服电话400免费电话:
快速,语音沟通。
论文客服微信:微信:lunwen15
微信,扫一扫,添加我为好友。现在位置-&&中国近现代史-&&参考资料-&&综合参考&&&&&&&&&&&&&&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
龚书铎  董贵成
思想史在我国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在我国悠久的史学发展史上,思想史历来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留下了丰富的思想史资料以及独特的理论方法。但思想史的概念却是在本世纪初伴随着西学东渐而来的外来词,30年代中期冠以思想史的著作开始出现(1935年郭湛波《近三十年中国思想史》),思想史才摆脱传统学术史的拘牵而成为一门崭新的学科。也就在此时,一批先进的学者开始尝试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致力于此项研究工作,在当时的思想史园地里,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对于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做出了贡献,也为以后的思想史研究开创了道路。就中国近代思想史而言,需要提及的是侯外庐的《中国近世思想学说史》有关近代的部分,这是1949年前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显著成就。但诚如作者所言,写作此书正处于特殊的战争环境,受种种客观条件限制,此书并不是一本系统完整的近代思想史著作。近代思想史研究的蓬勃发展是在新中国建立以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来,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在曲折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按照研究发展的情况,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1949年到1976年;从1977年到现在。长期以来,不论研究和教学,中国近代史下限到五四运动前,此后为中国现代史。相应地中国近代思想史的下限也止于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后为中国现代思想史。本文所论重在五四运动之前,兼及五四运动以后,特予说明。
  (一)
  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1949年11月,上海时代书局出版了斐民著的《中国近代思想发展简史》。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叙述了从鸦片战争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近代思想发展的历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比较系统地论述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著作。
  1955年,石峻、任继愈、朱伯昆编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讲授提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它的贡献主要在于为建立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基本理论框架做了有益的尝试。作者比较全面系统地探讨了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对象和内容,学习和研究思想史的目的,中国近代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反帝反封建思想发展的路线等问题。该书的出版对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起了推动作用,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学术界对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基本问题展开了讨论。王忍之、徐宗勉指出《提纲》存在三方面的缺憾:一是研究客体不全面。文章认为,《提纲》把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帝反封建思想的发生和发展的历史作为研究对象是正确的,而认为“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新经济、新阶级和新的政治力量,是中国近代思想发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则是不全面的,因为它们只是中国近代新的先进的思想发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近代中国除了有新的进步的思想,还有反映旧经济、旧政治的反动思想和为帝国主义服务的买办的奴化思想。《提纲》把中国近代思想发展的历史归结为革命思想路线和改良主义思想路线两条路线的斗争,没有研究和讨论进步的思想在跟帝国主义思想和封建主义思想进行斗争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整个过程,也是片面的;因为前者的斗争只是新的进步思想内部的斗争,后者的斗争则是中国近代思想史的主题。二是思想发展的脉络不完整。编者没有系统地说明各个时期思想的继承关系,形成为思潮及思潮的发展和衰落过程,而是更多地逐一介绍思想家的思想,缺乏对整个思潮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论述,这样便不能深刻全面地把握社会思想的全貌。三是没有充分揭示思想与其赖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内在联系。对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缺乏深入具体的说明,没有充分说明思想是如何产生、发展的(1)。
  上述这些意见是很有见地的,不仅弥补了《提纲》中存在的某些不足,而且对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也有促进作用。如新旧思想的斗争、思想家与思潮的关系、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等问题,一直是以后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中值得重视的问题,有些问题至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在这一阶段里,没有系统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著作面世,而人物思想的研究却颇为活跃。除在报刊上发表了一批论文外,还出版了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历史教研室编的《中国近代思想家研究论文选》、北京大学哲学系编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文集》和李泽厚的《康有为谭嗣同思想研究》。这些论文涉及的人物很广泛,不仅重要人物如林则徐、龚自珍、魏源、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章太炎、陈独秀、李大钊等的思想有不少研究,次要人物如冯桂芬、宋恕等的思想也有所研究。其中有些论文对人物思想的论析有独到见解,颇有学术价值。广泛而有一定深度的人物思想研究,有助于后来人物思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也为系统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著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人物思想研究中,对有些人物的思想评论也有不同意见。如关于龚自珍的政治、经济思想是否有资本主义倾向,魏源思想的阶级属性,冯桂芬是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改良主义者还是地主阶级改革派,康有为《大同书》成书年代和评价,梁启超后期思想的评价,谭嗣同的哲学思想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等问题。应该说,当时还颇有学术争鸣的气氛,在不少问题上都能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但是从以是列举的争论的问题来看,不难发现主要是关于人物思想的阶级属性问题,反映了思路相对狭隘,而对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的理解、把握也存在简单化的偏向。1965年,有些刊物对孙思白的《陈独秀前期思想的解剖》一文的批判,突出地表现了在“左”的路线影响下的教条主义、简单化的倾向。至于“文革”中“四人帮”为了政治需要大搞评法批儒,在此影响下出现的文章将龚自珍、魏源、章太炎等思想家都纳入儒法斗争中,定之为法家,加以随意渲染,这是对学术的严重扭曲,极不严肃。
  在专门的思想史领域,也有研究成果出版。赵靖、易梦虹主编的《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是第一部论述近代经济思想的专著。而关于改良主义思想研究的成果有叶蠖生的《中国近代革命运动中反对改良主义的斗争》和胡滨的《中国近代改良主义思想》两部专著。《中国近代改良主义思想》一书,系统考察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兴起和没落的历史,把它分为四个阶段:从鸦片战争至19世纪60年代为酝酿时期,以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的一部分知识分子从封建主义正统思想中开始分化出来,他们的政治观点和学术观点为后来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从19世纪60年代至甲午战争是改良主义思想的发生和初步发展时期,冯桂芬、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政治上主张采用西方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度,经济上倡导发展民族工商业,但他们并没有形成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从甲午战争至戊戌变法运动是高涨时期,康、梁等人把改良主义思想推向了高潮,并发展为政治运动;从戊戌变法至辛亥革命是没落时期。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梁等少数人仍然坚持改良主义路线并对民主革命思想进行攻击,在双方论战中,改良主义思想被击败,影响逐渐缩小。作者的论断并不都准确,但在分析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思想家时纵横对比,寻同求异,颇能切中肯綮,找出各自的特征。
  系统论述鸦片战争时期社会思潮的是刘大年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的一页》。该文通过对林则徐、黄爵滋、龚自珍、魏源、姚莹、包世臣、张穆等人的研究,指出他们敢于正视现实,揭露批判腐朽的封建制度,主张对列强的侵略进行抵抗,学习西方富国强兵之道。这种思想潮流,成为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发端。作者在文章中还提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对封建主义思想的论战,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改良派的论战,“五四”前一部分知识分子发起的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三次高潮,它们都是朝着鸦片战争时期社会思潮指出的方向进行的(2)。
  (二)
  思想史研究者自身的思想解放,是思想史研究的先决条件。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破除了极“左”路线的影响,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史学界开始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努力用准确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研究历史。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也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景象,发表的有关论著可谓目不暇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是以前无法比拟的。
  20年来,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与前一阶段明显不同的是一批系统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著作的出版。在框架结构上,这些系统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著作有其发展变化的过程。这里可以分为三个小段:1.大致从1978年到80年代末,其系统主要由思想家构成;2.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变为以思潮为主;3.近二三年来,中国思想史著述的下限,由五四运动延伸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这种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深化。
  1、1978年至80年代末
  1978年,侯外庐上编的《中国近代哲学史》出版。该书虽名为哲学史,实际重心在思想史(特别是政治思想史),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显著特点:第一,注重从哲学角度探求人物思想根源,从根基上把握思想的渊源,说明其思想变化的轨迹。第二,注意揭示每个时期的思想与当时许会历史的有机的本质的联系,比较深刻地说明思想产生的原因,准确把握各个时期思想的特征并作深入细致的剖析。第三,关注近代西方哲学社会思想的输入对中国思想界所产生的影响。书中除分散介绍有关内容外,特别对辛亥革命前后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的输入及其思想影响设立一章,比较详尽地介绍了它们的思想和在国内传播的情形,这些对于全面理解近代思想是必不可少的。作者还注意到把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的早期科学家如李善兰、徐寿等,论述了这些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科学家对传统天命观的批判。第四,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近代各时期的落后反动思想,并论述了它们和进步思想的斗争情况。由于这部书是在“文革”后期特殊的政治气候下写作的,对人对事的某些评价现在看来有简单化、不客观之处。但是,它对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和系统著作的撰写产生的积极影响,则不应低估。
  在《中国近代哲学史》之后出现的系统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著作,大多以政治思想史命名。从80年代初开始,一批著作陆续出版。比较早的有邵德门的《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其后便是桑咸之、林翘翘和宝成关的《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等,约有十余部著作。至于论述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和有关人物的政治思想的论文,则数量更多。这些努力对于推进和完善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起了积极的作用。这些著作揭示了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发展的历史过程和总的趋势,认为近代政治思想就是对中国传统的封建主义国家观及维护这种国家观的君权神授说和三纲五常伦理道德观念的批判和摒弃,同时也是资产阶级国家观形成发展,并经过实践最终失败的历史。近代中国政治思想的另一个主线便是反侵略的爱国主义思想。维护国家主权、抵抗外来侵略是关乎国家命运的基本问题,近代任何先进的思想家大都对此提出过主张,并努力进行了实践,但最终都没有能够实现其思想主张。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特点,首先是纷繁复杂。在短短的80年间走过了欧洲几百年的思想历程,社会政治思想从封建主义跃进到社会主义,各个阶级、各个政治派别纷纷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当思想的主流正汹涌澎湃之时,潜伏的支流也已潺潺流动初现端倪。今日进步思想战线的旗手,明日已沦为落后思想的护兵。有继承传统的,有借鉴外来的,有糅和中西的,政治思想成为缤纷异彩、五光十色的万花筒。其次是肤浅粗糙。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基本上是针对迫切的救亡图存的政治问题而提出的。现实斗争的紧迫性没有给思想家们留有足够的条件来构筑他们的理论体系,往往是在解决现实问题的政治方案已经形成之后才去找哲学的支撑点来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这样便不可能形成成熟的完整的思想体系。
  多年来,政治思想史的研究范围在逐渐扩大,从主要重视资产阶级扩展到地主阶级改革派和农民阶级,甚至资料甚少的义和团政治思想也受到关注;从占主流的进步政治思想延伸到相当长时期里居于统治地位的落后反动的政治思想。评价也更客观、更实事求是,如对无政府主义,既指出它的消极作用,也肯定它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反对专制主义、批判封建文化、初步介绍马克思主义方面所做的贡献。在写法上,有以派别人物为主的,也有以思潮为主的,有总体上宏观的论述,也有个案微观的透视。当然,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需要探讨的问题还很多,比如在研究对象和范围上就存在较大的分歧,这是要进一步努力的。
  随着一批中国近代思想史著作的出版,学术界对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金冲及在《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介一文中全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提出应该在四个方面加以突破。1.把近代各种社会思潮的发展演变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重点来研究。2.在时间上应该重点研究从甲午战争到五四运动的20多年,因为这20多年是思想浪潮汹涌澎拜的时期。3.要深入探索中国近代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的关系。4.要研究西方近代社会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的各种重要流派,特别是对中国近代思想界产生重要影响的那些思想流派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还要着重研究日本近代思想界对中国的影响,因为当时的日本对中国思想界影响巨大(3)。作者的这些见解正切中当时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存在的问题。例如,过去我们总认为进步的思想家在哲学思想上一般倾向于唯物主义,而唯心主义者在政治思想上必定是落后的,因此在研究先进人物时总是搜寻其唯物主义的成分,而忽略了这其中的复杂性。这些确实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这期间,人们对近代思想史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研究工作深入细致。如汪林茂认为,在近代中国的进步思想潮流中,有四个新旧交替的转折点并各有其代表人物。龚自珍、魏源发出了“更法”、“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呼声,首次冲击了封建统治者死守的陈腐信条,成为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先驱。冯桂芬上续龚、魏之绪,进一步具体地表达了学习西方的主张,开启了改良主义的先河。唐才常在变法运动失败后,开始了武装推翻清朝统治的战斗,但对改良思想却割舍不了。辛亥革命失败后,朱执信的思想开始突破旧三民主主义的体系逐渐接近马克思主义。他们都是特定时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进步思想的代表人物。这些论断是否都符合客观实际,自可讨论,但毕竟提出了问题,有助于研究的进一步深入(4)。
  1988年,张锡勤和李华兴著的同名《中国近代思想史》先后出版。两书都比较系统地展现了中国近代思想发展的全貌,既有相同之处,又各具特点。1.两书都清晰地展示了中国近代思想的脉络和发展趋势。2.注重从文化的角度考察思想的变迁。张锡勤认为,近代中国接受西方文明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对自身传统文化再认识、再评价,进行清理改造的过程。李华兴认为,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器物层次DD制度层次DD思想文化层次。这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不断深化的过程。近代的思想家和改革家们最终认识到,只有提高民族素质,进行深层次的思想文化变革,才能够推进中国的社会变革。虽然两位作者注意的侧重点不同,但都从文化的深层考察思想的变化。3.吸收了新的研究成果。如两书都对洋务运动作了一定的评介。不过二者的观点不尽相同,张著认为近代中国寻找前途出路经历了包括洋务思潮的六种思潮;而李著则认为近代中国有三种先进的社会思潮,其中并不包括洋务思潮。这些都是以前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著作中所没有的。
2、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
  如果说1978年到80年代末系统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著作是以思想家或以思想家为主兼及社会思潮为框架,那么80年代末以后的著作的框架则几乎都是社会思潮。
  还在50年代,王忍之等人在其文章中即论述了思想家和思潮关系问题。“文革”后,侯外庐在其《中国近代哲学史》中开始用“社会思潮”来总括某一历史时期的思想,并对某些思潮的特征做了概述。80年代末,金冲及认为中国近代思想史,最重要的是研究各种社会思潮的发展演变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他认为,由于不同阶级、阶层和人群所处经济地位和社会关系不同,他们的利益也不同,因而在社会上就形成不同的思潮,有主流、有支流、有潜流和逆流,综合构成一幅极为复杂而丰富的历史图画。尽管社会思潮潮起潮落,但总的趋势是向前发展的。
  较早以“思潮”来命书名、论述整个中国近代思想史的专著,是1989年出版的吴剑杰的《中国近代思潮及其演进》。作者认为,以往有关中国近代思想史的专著和教材存在着不足,即“依时期、分派别重点地论述各个有代表性的思想家及其代表作,似难以揭示出近代政治思想潮流兴衰替嬗、发展演进的基本线索和规律性”。因此,该书“主要以近代历史上出现的几种进步性思潮,而不再以人物思想为线索”。作者正是以此为上线,论述了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的社会批判、改革思想和爱国维新思想,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思想,19世纪后半期的洋务思潮,戊戌时期的维新思潮,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思潮,以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低落和马克思主义的传入等。虽然也还存在着只写几种进步思潮是否就能全面反映近代中国思想发展演进的线索和规律性等问题,但这种尝试无疑是有益的。
  稍后,吴雁南等主编的《清末社会思潮》一书出版。书中虽然只限于甲午战争后到辛亥革命前一个时段,不是全部中国近代的历史,但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重要思潮,多数都包括在内了。书中对于思潮的归类,自有其特点,但也有可推敲之处。如爱国主义,它是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脊梁,贯穿始终,体现于各种思潮之中,单列一类,与其他思潮并列,是否妥贴,似可斟酌。
  90年代中期,以“社会思潮”命名的著作增多。如戚其章的《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史》、胡维革的《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研究》、黎仁凯的《近代中国社会思潮》、高瑞泉主编的《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等。这类著作多以思潮为线索,分类撰述。而于思潮分类,也大同小异。这里难以一一介绍,只以其中在框架上有所不同的两种著作为例。
  胡维革的《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研究》在结构上有其特色,它不限于对思潮的依次论述,而且把它们当作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一个重要内容来处理。该书着重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1.关于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开端、主线、流程和终结;2.关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社会意识、知识分子群体、思想巨人与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关系;3.关于几种重大社会思潮的起因、内容、演变及影响。这就避免了由依时期、分派别重点论述各个有代表性的思想家及其代表作变而依序论述各个思潮的不足。尽管论述的深度以及有些论断不一定都能得到研究者的认同,但毕竟较只是依序阐述各个思潮为丰满。
  高瑞泉主编的《中国近代社会思潮》收入12篇专论,其内容与上述的一些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史有明显的不同。该书所论的11种思潮是:人道主义思潮、进化论思潮、实证主义思潮、唯意志论思潮、自由主义思潮、文化激进主义思潮、汉宋学术与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无政府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思潮、佛教复兴思潮与中国的近代化、基督教传教与晚清“西学东渐”。比较而言,这些思潮中虽也有政治思潮,但更偏重的是哲学、文化思潮。这可能是因为作者所从事的专业不同,所关注和侧重的方面也难免会有所不同。在1l种思潮中没有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潮,编者在后记中已作了说明,理由似可成立。不过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影响甚大,而在一部研究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著作中却没有它的位置,未尝不是缺陷。
  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前的思想史,大多属政治思想史,如林茂生、王维礼、王桧林主编的《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和王金、李子文著的《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前者1984年出版,是一部较系统地论述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的专著。该书认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阶级、政党、团体及其代表人物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建国问题,各种建国纲领和方针的提出及它们之间的斗争,构成了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的基本内容。该书从而以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三种建国理论与主张的相互关系与斗争为基本线索,系统论述了中国现代史上的主要政派及其政治思想。后者是90年代初出版的。该书改变了通史体例的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的写法,按照思想出现的先后,系统地论述了三民主义、新民主主义、自由主义和封建买办法西斯主义四种主要思想。作者的目的是力求将中国现代政治思想的主体分别完整系统地显示出来,并由此进行深层次的研究。这种写法,自有其长处。不过30年间的政治思想错综复杂。一部中国政治思想史只反映几种主要思想。点虽突出,面却较窄。
  高军、王桧林、杨树标主编的《中国现代政治思想评要》一书,不以“史”命名而有其特点。该书以纪事本末的编辑体例,论述了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的30年让具有影响的20余种政治思想。不仅阐述其产生、发展的过程,而且作了分析和评价,多有新意。
  3、近二三年来的研究
  上述诸多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系统著作,除高瑞泉主编的一种外,其下限都止于五四运动。然而情况也在发生变化,去年以来新出版的两部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著作,下限则是止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吴雁南等主编的《中国近代社会思潮》(1998年版),是目前为止篇幅最长、规模最大的系统研究近代社会思潮的专著。其特点主要有:1.比较系统全面地展示了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多样性、完整性及其演变发展的轨道,正确地把握了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主流和方向,揭示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改造中国、走近代化道路是近代社会思潮的中心,爱国主义则是这些社会思潮的原动力,而科学社会主义在各种社会思潮中最终取得主导地位。同时也顾及中间和反动的思潮,并把它们同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民众心理的嬗变联系起来考察。2.从文化的角度来考察社会思潮。作者认为,近代社会思潮的发展演变,是同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交织在一起的,只有科学地认识中西文化,才能正确地解决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书中以较多的篇幅来评述文化领域中的思潮与论争,这在其他系统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著作中是不多见的,其中的神秘主义、非基督教等思想现象更少有人注意。
  由彭明、程主编的《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出版于1999年。该书的特色首先在于将思潮看作是由从低到高的认识序列互相联结而成的精神体系,把思想史研究的主轴从人物分析转向更为广阔的群体意识分析。其次,在百年思潮的演进过程问题上,提出了具有新意的划分阶段的见解,认为随着时代主导意识的变化和发展,中国近代思潮先后经历了4个阶段:1.从鸦片战争到中日甲午战争,是多种改革思潮的萌动时期;2.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是对传统思想的否定时期;3.从五四运动前到本世纪30年代中期,是思想界重新调整思考方向和发生深刻的分化组合的时期;4.从30年代中期到新中国建立,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思想体系开花结果的时期。上述阶段划分的把握是否恰当,当然还可以研究,但此前还不曾有人作过这样明确的叙述,应该说是有进展的。再次,提出了“一部中国近代思潮史,本质上是中国人自我发现、自我觉醒和自我选择民族生存方式的认识史”,这是符合历史实际的,也是颇有新意的。
  (三)
  从1977年到现在的第二阶段里,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除去系统的著作大量出版,取得显著成绩外,对思想家的个案研究和专门思想领域的研究,也有很大的进展。
  在思想家研究方面,较早较集中地体现于李泽厚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一书。该书着重论述了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具有时代代表性的9个人物。但作者并不只是停留于思想家的个案研究,而是把代表人物和思潮“结合和统一起来论述”,着重论述推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太平天国、改良派、革命派三大进步思潮。作者还明确指出中国近代反动派的思想“是同样值得深入研究的”,因为“这个陈旧不堪的意识形态在近代条件下,却极为顽强地通过变换各种方式阻挠着历史行程的前进”。李泽厚的另一著作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该书主要论述了现代史上一些重要人物的思想,也涉及学术论战、文艺思想等问题。学术界对其中有些论断有较多争议。例如,关于“救亡压倒启蒙”的问题,就有不少学者提出批评。他们认为这种说法不符合近代中国的历史实际,如果从中国近代思想发展的来龙去脉来看,恰恰是救亡引进了启蒙。一次救亡运动的高潮,总是能有力地唤起或促进一次伟大启蒙运动的到来。戊戌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等等无不如此。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种带规律性的现象。
  人物思想研究的论文数量很多,著作也为数不少。除人物传记涉及思想方面外,专门研究人物思想的专著,如关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章太炎的思想等都有多部问世。由于人物研究另有专题评析,当会涉及其思想,这里不作具体介绍。不过值得指出的是,“文革”前的人物思想研究注重两点:一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认为进步的思想家必是唯物主义或倾向于唯物上义的,而唯心主义定是反动、落后者的思想特征;二是以阶级成份决定思想状况。“文革”后纠正了这种片面性和简单化倾向。研究者认为唯心主义在近代进步思想界长期占主导地位,它也是进步思想家进行政治斗争的思想武器。在阶级社会里,由于各自阶级利益的不同,各阶级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是不相同的。但仅仅注意及此是不够的,因为同一阶级不同阶层、利益集团的思想倾向是不同的,甚至是相互对立的。探求思想家的思想,还必须从其个人的经历、思想渊源等多方面进行考察,既看到共性,也要认识其个性。对于研究人物思想,这些意见是值得注意的。
  近20年来,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范围空前广泛,各个专门思想领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几乎涵盖了近代思想的各个方面。如经济思想有赵靖、易梦虹重新修订的《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等多种著作,法律思想有张晋藩的《中国近代法律思想史》等,哲学思想有冯契的《中国近代哲学史》,史学思想有胡逢祥、张文建的《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佛学思想有郭朋的《中国近代佛学思想史稿》,军事思想有吴信忠、张云的《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和军队建设》,新闻思想有胡大春的《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文艺思想有叶易的《中国近代文艺思想论稿》等。这里不可能一一阐述,仅就几种专题思想史的研究加以评介。
  熊月之的《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是近代民主思想研究有代表性的成果。1.该书所反映的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内容丰富,比较全面,不仅论述民主政体的思想,还包括一切与专制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以及其他各种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的发生、发展,各自的特点、影响。2.指出中国古代的民主思想重点在反对专制主义,但与近代民主思想有相通之处,是接受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历史依据。中国民主思想的直接来源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西方近代民主思想不但否定专制制度,更为近代民主国家和人民权利描绘了蓝图。3.全面地考察了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演进历程,认为它经历了酝酿、产生、发展、成熟和转变五大阶段,其间又经过了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四个交替否定的过程,反映了中国人民对民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思想认识路径,在此基础上揭示出了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其特点。作者认为,近代中国最早是从御侮强国的目的出发而采用西方议会制度的,它较民族资本主义的进程超前出现。这样使近代民主思想带有明显的实用主义持点,影响了对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完整理解和系统吸收,对于看似与救国没有直接联系的自由平等思想则相对冷落。正因为如此,新文化运动更高地举起了民主的大旗,而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在中国建立真正的社会主义民主,并将使民主制度进一步趋向完善。尽管书中的论断未必都能为研究者所认同,但不可否认这是一部在认真研究基础上撰写的有独到之处的学术专著。
  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的研究专著有唐文权的《觉醒与迷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陶绪的《晚清民族主义思潮》和罗福惠主编的《中国民族主义思想论稿》等。对于中国传统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特点以及它存在的缺陷,各书都作了一定的探讨,对传统民族主义的特点和缺点有比较一致的看法。在近代中国,传统民族主义思想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发生了重要变化。陶绪在书中考察了传统民族观念及其在晚清的变化,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传统民族观念中有的内容因不适应社会和时代的要求而被淘汰,有的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新的近代民族意识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主义思潮的形成准备了条件。晚清民族主义思潮的重要来源是西方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直接原因是中国民族危机的加剧和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罗福惠在书中论述了太平天国运动、反洋教斗争和义和团运动中中国乡村民众民族意识的觉醒,以及对近代民族斗争的巨大影响。虽然他们限于阶级地位和认识水平不可能找到民族解放的正确道路,但却是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的重要力量。唐文权在书中则提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不仅是政治的,而且还有经济的和文化的民族主义思想。这拓展了民族主义思想研究的范围。
对于近代中国的无政府主义思潮,近20年来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因而发表的成果较多。在那些系统的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社会思潮史中,差不多都辟专章论述无政府主义思潮。此外,还出版了4部专门研究无政府主义思潮的著作:徐善广、柳剑平的《中国无政府主义史》,路哲的《中国无政府主义史稿》,蒋俊、李兴芝的《中国近代的无政府主义思潮》,汤庭芬的《中国无政府主义研究》。它们在对中国近代无政府主义思潮发展线索的认识上虽稍有差别,但基本上是一致的,即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传入时期,1907年至五四运动前后为形成、发展时期,1923年到1941年为破灭时期。其中蒋俊、李兴芝的著作就是按照无政府主义思想从传入到尾声的发展变化线索顺序撰述的,脉络清晰,比较系统。作者认为,中国无政府主义,主要是一个以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与民主主义相结合为特点的思想派别,它不仅提出了防止资本主义的口号,而且还发表了一定的反封建和要求民主的言论,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作用,不能简单地否定。这种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态度是可取的。而汤庭芬的著作则横向分析解剖中国的无政府主义,具有明显的专题性研究性质。这几部著作都是在80年代末以后出版的,此前已有一批研究中国无政府主义的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发表,如胡绳武、金冲及的《二十世纪初年的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潮》,杨天石、王学庄的《同盟会的分裂与光复会的重建》,张磊、余炎光的《论刘师复》等。这些研究,有助于后来专门研究的深入和专著的出版。
  较早的近代伦理思想史专著是1984年出版的张锡勤等撰写的《中国近现代伦理思想史》,随后是1993年出版的徐顺教等主编的《中国近代伦理思想研究》和张岂之、陈国庆的《近代伦理思想的变迁》。前二书着重于人物伦理思想研究,所论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人物的伦理思想。后一书的下限至五四运动,在体例上有所突破,兼顾对社会伦理思潮和著名思想家的论述。作者对近代伦理思想发展的脉络作了清晰的阐述,明确地提出中国近代伦理思想产生于洋务运动,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进程中发展,并认为,“近代中国始终没有建立起兼采中西伦理道德精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伦理思想体系。而且由于民族生死存亡始终为最急迫的问题,这就决定了伦理思想的建设不能成为主题”。书中还就一些理论性较强、难度较大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中国近代以来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系应当如何建构,它应当是怎样的理论形态,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西方近代伦理学说中的精品怎样结合等问题,的确值得探讨,它的提出对于近代伦理思想以至近代思想史的深入研究都是有助益的。
  (四)
  新中国建立5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取得的成绩,是本世纪前50年所无法比拟的。也可以说,中国近代思想史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真正建立起来,并不断地发展的。论文和专著为数都很多,不用说读不过来,要摸清楚也不容易。本文为了把研究情况讲得具体些,不能不举若干著作或论文为例以说明问题,意不存褒贬。或许有些论著更具代表性,由于不了解或疏漏,而没有提到,只好表示歉意了。在文章即将结束时,提出几点思考:
  第一,50年来,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从系统性著作发展的情况来看,经历了由按时期依序论述思想家及其代表作到主要按思潮分类论述,由思想史或政治思想史到社会思潮史的变化。这里给我们提出的问题是:思想史、政治思想史、社会思潮史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是相同还是不同?
  顾名思义,思想史的内容广泛,应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思想,政治思想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而社会思潮或社会思想不应等同于政治思想,它也只是思想史中的一个方面。不过就现已出版的著作而言,三者并没有多大区别,主要都是写政治思想。中国近代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临着被瓜分、亡国的危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时代的主题,政治思想突出是不奇怪的。但是突出不是唯一的,它不能涵盖全部思想史。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范围是什么,意见也不一致。例如,有的研究者认为,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是这个时期各种思想观念(尤其社会政治思想)新陈代谢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性。看来这还需要加以探讨。
  第二,90年代以来出版的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著作,几乎都以“社会思潮”命名。但什么是社会思潮,研究者的说法也不一样。例如,有的研究者认为,所谓社会思潮,就是某一时期内,在某一阶层、阶级或整个民族中反映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情况而又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而有的研究者则认为,中国近代社会思潮是指发生在中国社会的带有资本主义倾向和性质的思潮。这两种说法,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这里还牵涉到与社会学的关系问题。例如关于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的范围,有的学者是这样界定的:“中国社会思想史是研究中国人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模式的观点、构想或理论发生、发展、继承和相互碰撞与融和的内在历史过程及其特点与规律的社会学分支学科”(5)。这个定义,跟前两种关于社会思潮的界定也不一样。就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研究来说,它的范围是什么也是值得探讨的。
  第三,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系统著作,从以著名思想家及其代表作的依序论述,到着重对各种思潮依序论述,这是一个明显的变化,有突破,但是,也还不能说中国近代思想史的体例结构就已经完善了。因为以思潮为序与按思想家排列存在着类似的局限,民间思想则很少或没有反映。
  第四,历史和历史人物是客观存在的,而研究者都有其主观观念,要做到实事求是地、准确地评析人物的思想并不容易。由于依据的主要文献是历史人物留下的文集,加上研究过程中容易产生偏爱,好的思想加以拔高,不好的思想则为之开脱、辩解,这种状况应力求避免。
  注释:
  (1)《评〈中国近代思想史讲授提纲〉》,《哲学研究》1956年第1期。
  (2)《新建设》1962年第12期。
  (3)《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65D286页。
  (4)汪林茂:《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四个转折点》,《求是学刊》1985年第5期。
  (5)《专家学者研讨中国社会思想史》,日《光明日报》。
原载1999年第5期《近代史研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近现代饮食变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