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里的普通人,普通人里的传奇出自唐传奇的成语张爱萍的哪篇文章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传奇式的抗日英雄――孙象涵
2006年第3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6篇
  抗日战争时期,安徽省宿州市桃山集出了一个传奇式的抗日英雄,他叫孙象涵。抗战初期,他组织了“彭南游击队”,任大队长。其间,他带领游击队员打鬼子、除汉奸,威名传扬苏鲁豫皖。他曾任八路军五纵队三支队副司令员、新四军第三师九旅副旅长,以后转入军工生产,担任新四军军工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机械工业部成套设备局局长。 中国论文网 /1/view-293885.htm     除奸抗战威名传      1938年,苏皖北部交界处的萧、宿、铜、灵一带,活跃着一支组建不久的抗日武装――彭(城)南游击队,队长名叫孙象涵,他自幼上唇唇裂(兔唇),人称“孙豁子”。   不久,游击队便迅速发展到数十人。在研究作战行动时,大家认为如果没有汉奸为虎作伥,日军便耳目不灵,行动受制。因此,他们便决定首先从除奸开始。   1938年6月初,游击队获悉萧县九区皇藏乡西赵楼地主赵宗熹认贼作父,甘作汉奸,是个民族败类。他成立维持会,企图推行伪化统治,并扬言要用一年半的时间捞回“失去”的18顷土地。乡亲们十分害怕,有人已从这一地区外逃。为了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防止地区被伪化,孙象涵决定铲除这个民族败类。   6月9日,赵宗熹带高四等人去萧县二区刘行村与县城的汉奸接头开会。得到消息后,孙象涵便带人沿路追寻。追至龙岗山口东,发现有一伙人正向龙岗山口走去,估计可能是赵宗熹一伙。为避免暴露,孙象涵和队员黄凤殿尾随其后赶到高庄。在高庄西头,看见赵宗熹等人在茶棚喝茶,孙象涵便过去打了个招呼,然后出庄过桥,在河西岸柳阴下休息。等赵出村过桥后,孙象涵等人起身和赵一起边走边聊起了家常。行至高庄、卯山之间,孙象涵突然从夹在胳肢窝的小棉袄里抽出短枪,首先将走在前面的高四击毙,反手又对准了赵宗熹。赵慌忙说:“孙先生,你怎么啦?”孙象涵大声说道:“你是汉奸,我代表人民处决你。”边说边开枪,将其击毙。几个随从一见吓得嚎叫着四处逃窜。孙象涵等人追到高粱地里,又打死1人。之后,他们向北经戴村向东撤退。   打死汉奸赵宗熹的消息立刻不胫而走,乡亲们高兴极了,都说打掉赵宗熹,铲除了地方一大祸害。   “孙豁子”的威名,也就从此传开了。      英雄首战鬼子兵      日,各路游击队汇集梅村,进行整编,孙象涵任二总队六支队第十八大队大队长。县工委负责人希望十八大队发动群众,扩大武装,掀起敌后抗日的高潮。于是,孙象涵的十八大队紧紧盯住了活动于官桥一带的日军。   官桥北依徐州城,南靠皇藏峪,距桃山有七八里地,是个紧靠铁路的大集镇。官桥边上的三铺车站,驻有一小队日本兵。他们经常三五个一伙,出来搜村索户,欺侮百姓。每次官桥逢集,他们必来游荡,捞油水,吃白食。孙象涵派人侦察到日军的活动规律后,认为三铺车站平时戒备森严,又有装甲车在铁路上游弋,难以强攻;而赶集倒是个好机会,容易得手,也便于隐蔽和撤退。   8月下旬,孙象涵派人多次侦察,完全掌握了日军赶官桥集的规律。25日,官桥逢集,孙象涵亲自挑选了熟悉官桥情况的7名队员,组成了一个精干的行动小组,并由军事素质较好的薛玉标、亢为德率领,装扮成赶集的农民,前往执行任务。他要求,在闹市中围歼敌人,不得伤害一个赶集的乡亲,更不能让敌人还击伤人。   当时正值夏秋之交,逢集日的官桥,瓜果大量上市,小摊子一个挨着一个,吆喝声不绝于耳。薛玉标等人扮成老百姓,有的用毛巾包着头,有的戴一顶破草帽,枪支或藏在篮子底下,或掖在腰间,随着赶集的群众一起涌向集镇。几个队员保持一段距离,一面装作买东西,一面互相递着眼色,暗传信号。不多一会儿,忽然人群骚动起来,就听有人说:“鬼子来了!”队员们抬头望去,只见4个日本兵身背三八大盖,摇摇晃晃地进了街。   过了一会,有3个日本兵在集市的南段围着一个卖桃的筐子蹲着拣桃。就近的薛玉标和亢为德立刻也围了上去。亢为德掏出短枪,对准其中一个的脑门就是一枪,那日本兵立刻瘫倒毙命,剩下两个惊慌地站起来要跑,亢为德抬起手又是一枪,打中了一个日本兵的后脑勺,薛玉标则向另一个背后斜射一枪,两个日本兵立即被击毙。街内枪声一响,街北头的那个日本兵见势不妙,忙随着慌乱的人群向北逃跑,另两名队员孙云汉、黄凤殿迅速追击。这个日本兵想从肩上卸下枪还击,孙黄二人双枪齐发,日本兵应声倒地。整个官桥集顿时炸开了锅!人们一面跑,一面高兴地喊着:“孙豁子来了!孙豁子来了!”游击队员们则带着缴获的4支三八式步枪、1支日式手枪及弹药扬长而去。   日军小队的头儿得到消息,气得七窍生烟,四处打听“孙豁子”是什么人,并发誓要抓到孙象涵,但孙象涵早就无影无踪了。日本兵便疯狂地放火烧了孙象涵的老家桃山。“孙豁子”的名声则越传越远了。      天兵天将显神威      日军要抓孙象涵,却根本找不到他的踪影。他忽东忽西,飘忽不定,出其不意地实施袭击,令日军大伤脑筋。群众见日本兵到处挨打,胆子也壮了,处处保护游击队。孙象涵和他的战友们如鱼得水,活动自如。   自从日军进入中国腹地以后,战线拉长,运输吃紧。桃山一带的日军为了保证津浦铁路大动脉畅通无阻,在铁路两侧加派了巡逻队,不时有荷枪实弹的日本兵耀武扬威地来回走动。孙象涵派出侦察兵,一连观察了好几天,摸清了情况,决定来个诱敌上钩,智取敌军。   此时刚交三伏,烈日炎炎,庄稼晒蔫了叶,田野里一片寂静。一天中午,津浦路一侧的土路上,忽然出现了一辆满载西瓜的马车。游击队战士薛玉标驾着车缓缓而行,两眼不住地前后观察。车子行驶一段,又折回头,就这样来回走着。孙象涵则带着游击队埋伏在路边一处密不透风的高粱地里,紧张地注视着马车,汗水已湿透了他们的衣裤,但他们紧攥着枪,严阵以待。正焦急时,一位队员小声说:“来了!”   果然,一小队日本兵出现在土路上,与马车相向而行,日本兵正走得口干舌焦,气喘吁吁,忽见前面有一车西瓜,高兴得叽里瓜拉喊起来。那些精心挑选的瓜,翠绿翠绿的,引得人垂涎欲滴。薛玉标佯装不见,赶车与日军擦肩而过。一个日本兵喊叫起来:“站住,西瓜的好吃。”薛玉标说:“不行,要到集上卖钱。”日军哪里肯依,紧跑几步上了车。他们一人抱住一个瓜,喊了声:“开路开路的。”马车一启动,有的日本兵便用刺刀挑开瓜,狼吞虎咽起来。孙象涵在高粱地里看得清清楚楚,“上钩了!”队员们暗暗叫好。   薛玉标仍不慌不忙地赶着马车走,嘴上还殷勤地说:“吃吧吃吧,太君的辛苦。”敌人没想到,马车正赶往的那片高粱地里,一双双眼睛正注视着他们。马车一过高梁地头,薛玉标向旁边一闪。游击队员们好像是天兵天将,突然将这队日军包围。这些日本兵一下懵了头。孙象涵大喝一声:“孙豁子在此,你们跑不了啦!”长枪短枪一齐开火,日军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都一命呜呼了,尸体有的横卧在西瓜车上,有的滚落在地上,有的头耷拉在车帮上,有个日本兵手里还抓着一块没吃完的西瓜。   这出奇制胜的一仗,很快又在群众中传开了,他们议论说:“不知孙豁子从哪里钻出来的,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孙豁子”的名字越传越神了。      象涵设计卡敌喉      遭到游击队的两次奇袭,日军气得暴跳如雷,他们贴出悬赏告示,派出密探,妄图捉拿孙象涵。同时又抽调兵力死保津浦铁路,建碉堡,盖炮楼,架铁丝网,如临大敌一般。   孙象涵和他的十八大队正在山里休整,研究制定下一步行动计划。夜深人静之时,一阵阵火车的汽笛声从山外清晰地传来,这些火车正不断地给日军运送大量的军用物资和兵员。火车多跑一趟,就意味着中国人民多一份灾难啊!“一定要卡住敌人的喉咙,给他们一点厉害看看!”孙象涵找来干部商议如何破坏敌人的交通线。大家很快取得一致意见,决定利用夜幕掩护,组织发动民工,扒掉四铺到桃山之间的铁路,让敌人变成瘸子和瘫子。
  游击队在孙象涵带领下奔赴桃山一带,挨村发动群众,组织民工。一个黑如墨染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孙象涵指挥着几百民工,携带着抓钩、大镐、铁棍等破路工具,从高粱地里、从沟边小路悄悄向铁路靠近。夜深了,碉堡里的灯光也已熄灭,日本兵折腾了一天,正做着美梦。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被高价悬赏捉拿的孙象涵这会儿已钻到了他们的眼皮底下。   到了铁路边,伏在铁路旁的民工便急不可耐地要上路,孙象涵低声断喝:“趴下!”话声刚落,一辆装甲巡逻车开过来了,探照灯在民工的头上乱晃了一阵,又轰轰隆隆地开走了。孙象涵便喊了声:“上!”几个队员敏捷地爬上电线杆,割掉了一里多路的电话线。与此同时,几百民工也跃上了铁路。他们一字儿排开,挥动工具开始了扒路战斗。孙象涵事先曾作交代,只推掉一边铁轨,然后在底下挖个半人深的坑。民工们虽不解其意,但干得认真。几百之众,无人说话,尽量不发出声响。一根根铁轨滑到路基下,一个个坑连成一道沟,孙象涵看看差不多了,立即组织撤退,路基上只剩下一条孤零零地轨道和一排散了架的枕木。   归来的路上,有个队员好奇地问:“怎么只推一边呢?”孙象涵笑笑说:“另一边让鬼子自己推。”这下,大家更莫名其妙了。   第二天,守备铁路的日军受到上级的责骂,要求他们赶紧恢复交通。他们抓来民工,强迫修路。开始,用麻袋装土往坑里填,填满后,才发觉一边轨道实,一边轨道虚,容易翻车。于是,赶紧把麻袋拖出来,直接垫泥土和石渣,一试验,还是填不实。折腾了一个星期,路还是没修好,军火、给养、兵员等运输中断,急得他们嗷嗷直叫。结果,他们只好自己把另一边轨道也推掉,重新夯实路基。津浦路的交通,足足被切断了两个星期。      前后夹击灭顽敌      孙象涵英勇善战,足智多谋,名震乡里,来投奔他的人越来越多,部队不断壮大。1939年,十八大队改编为八路军冀鲁豫支队四大队(团建制),与胡炳云一大队协同作战。   这两支武装活动于灵北一带,被驻扎在泗县、灵璧一带的日军视为眼中钉。日军组成步骑兵联合部队,气势汹汹地朝冯庙扑来。   冯庙是灵北的一个重要集镇,八路军为抵御日军进攻,早在镇外建起寨墙,挖了壕沟。胡炳云与孙象涵商量决定,孙部以冯庙为依托固守阵地,拖住敌人;胡部则隐蔽起来,对外封锁消息,使敌人搞不清我军是一个大队还是两个大队。待四大队与日军战至胶着状态,一大队出其不意地从后面打击敌人。孙象涵带的部队还没打过阵地战,但战士情绪高昂,他们厉兵秣马,准备一场恶战。孙象涵在动员会上说:“我们一定要牢牢守住冯庙,不打远的打近的,杀他个片甲不留。”   日军趾高气扬地开到冯庙外围,开始向我进攻。他们先用小钢炮往镇里打,炮弹掀起的土块直往战士们身上砸,但战士们趴着不动,等待孙大队长下令。日军看到镇里没有动静,就端起刺刀,发起集团冲锋。机枪子弹密如雨点,朝四大队阵地射来。有的战士沉不住气了,举枪便要还击,孙象涵连忙喝住。日军越过壕沟,爬上寨墙,他们龇牙咧嘴的模样已经看得清清楚楚。孙象涵一举盒子枪,高喊一声“打!”早已憋了一肚子气的战士们立即开火,密集的手榴弹在敌群中炸开。冲在前面的日军即刻被消灭大半,剩下的连忙后撤。敌人并不甘心失败,调整兵力后又冲了上来。孙象涵抱定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意,远的不打近的打,稳稳守住阵地。战斗从早晨打到晌午,日军的几次冲锋都被打退,阵地前尸体横陈。此时,日军已饥肠辘辘,我军却以逸待劳。日军恼羞成怒,步兵骑兵蜂拥而上,发动总攻,刺刀寒光闪闪,一片狼嚎。孙象涵嘱咐战士们不要惊慌,上好刺刀,准备出击。日军刚冲到寨墙底下,胡炳云大队在敌军背后突然开火,打得日军一片片倒下。敌指挥官方知中计,连忙下令撤退,孙象涵命令打开寨门,四大队战士转守为攻,像放开闸门的洪水一样,排山倒海,勇猛异常。孙象涵跑在队伍的前头大喊:“看这些孬种往哪儿跑!”我军前后夹击,日军腹背受敌,乱作一团,被打得人马相踏,抱头鼠窜。这一仗,我军大获全胜。   孙象涵及四大队经过这一仗,变得更加成熟了。      诱敌深入歼日寇      1940年,中共中央决定,八路军的一部挥师南下,新四军则向北推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把淮北淮南连成一片,建立幅员广大的华中抗日根据地,牵制陇海、津浦沿线之敌,进而威胁宁沪。为保证南北胜利会师,韦国清率领两个团作北上佯攻山东态势,吸引敌人,于当年夏秋之间进军祁睢铜地区。孙象涵当时担任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副司令员兼一团团长,与二团同时参加了这一行动。   孙象涵率一团夜间行军,越海(州)郑(州)公路,经鹿马湖,顺利来到古黄河的黄汉营一带。   部队驻扎停当,便开始有目的地游动,故意暴露目标,以引起日军的注意。但一连数日,他们也没有发现日军的动静。“八一”建军节到了,部队准备召开庆祝大会,在空地上搭起了土台子,台上拉好了幕布。中午,战士们正在会餐,侦察员突然跑来报告:徐州的日军出动了,正向黄汉营扑来。孙象涵哈哈一笑:“我们正担心他不来呢,这送上门的节日礼物不能不收。”他撂下饭碗,向沙风副团长布置说:“赶快打电话,把各连拉上大堤,构筑工事掩体,作好战斗准备。”部署好兵力后,孙象涵与政委李浩然一起走上大堤,挖好掩体,建立了指挥所。待各营连进入预定地点,作好战斗准备后,孙象涵站在大堤上作战斗动员:“同志们,鬼子的头皮再硬,也碰不过子弹手榴弹,远的不打近的打,狠揍这些王八羔子。”   大堤下面是一片沼泽地,不一会儿,日军端着枪,深一脚浅一脚地朝大堤冲来。孙象涵吩咐战士们:“近些,再近些。”就在日军将要爬坡的当口,他大吼一声:“给我打!”顿时,一排排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机枪子弹倾泻而出,敌人像草人一般纷纷倒下。日军指挥官气得直跳,命令用小钢炮攻击。密集的炮弹呼啸着落在大堤上,炸断的树枝、树叶直往战士身上掉。排炮过后,敌人又开始往上冲。战士们在孙象涵指挥下钻出掩体,从容镇定地投入战斗,把敌人又打了回去。就这样,从中午一直打到日落,日军丢下了一大片尸体,我军阵地则岿然不动,指战员基本没有伤亡。天色渐渐昏暗,孙象涵趴在工事前左等右等,不见敌人进攻。侦察员前来报告说,敌人已经溜了!   第二天,部队迅速返回皖东北,来到泗洪县。在黄克诚主持下,组建了八路军五纵队第三支队,张爱萍任司令员,韦国清任政委,孙象涵任副司令员。开完三支队成立誓师大会后,部队浩浩荡荡地向苏北实行战略转移。      聪颖过人一奇才      孙象涵不但是个文韬武略的儒将,而且心灵手巧、多才多艺。笔墨丹青原是他的本行。当年在桃山集教书时,他采集制作的动植物标本,精致美观,可与商务印书馆公开发售的相媲美。当乡长时,他还曾设计制造过木结构牛车,有闸、方向盘和车棚,还能自动解套。他以后又专攻工科,熟悉机械,办过工厂。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他身怀技艺而报国无门,终于放弃了“实业救国”的想法,走上武装革命的道路。   军旅生涯并未闲置下他一身的本事,军旅中处处都有他的用武之地:谁的钟表坏了,他能修好;枪炮有损,他整修如新;领导机关的无线电台出了故障,他手到病除;团里办的油印《挺进报》上,副刊的刊头和插图,也出自这位副司令员的手笔。皖南事变后,孙象涵被任命为新四军三师九旅副旅长,主管后勤工作,为部队建设服务。孙象涵任职后,果然取得了显著成绩。   九旅战士的手榴弹原来全靠从敌人手里缴获,后来孙象涵想方设法搞来原材料和机械设备,很快造出了木柄手榴弹,从此每个战士都能配四枚。   迫击炮经他改制,能打平射,提高了命中率和杀伤力。翻砂制造的炮架,外观与“洋炮”一样,还镌刻有“孙象涵监制”的字样。   部队枪支牌号杂乱,军工部无法统一配备刺刀。孙象涵仔细琢磨各类步枪的特点,造出了多种型号的刺刀,配发部队,大大加强了我军近战肉搏的威力。由于孙象涵的辛勤努力和创造性劳动,部队的武器装备更加整齐,部队战斗力和正规化建设也得到了加强。   孙象涵的聪明才智是多方面的,经常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表现。九旅拉到苏北后,冬季即将来临,部队被服厂正加紧赶制棉袄。裁剪师傅用的是老办法,浪费较大。孙象涵想,部队供给紧张,布匹缺少,剪裁方法应当改进。于是,他自己设计图纸,画出裁剪样,结果一匹布可多做几套衣服。他继续深入钻研缝纫技巧,在帽子和绑腿制作上又有改进。以前做军帽用的是整布,孙象涵设计成由几块瓦布拼成的,这样便可以充分利用下脚布料,节省了开支。指战员的绑腿布原来很不一致,有长有短,颜色各异,孙象涵实施规范化生产,部队都用一样的绑腿布,军容更加整齐。   孙象涵在军工生产方面的卓越才能,受到新四军上下的一致好评。以后,他担任了新四军军工部长,潜心从事军工生产工作,成为新四军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   弹指一挥间,20世纪已经过去,沧桑历尽,他已成为耄耋老人,可他雄风不减当年,身板硬实,整日奔波于豫皖苏鲁各地,忙着筹备建立萧宿铜灵烈士陵园。他要在烈士纪念碑群上刻上所有在萧宿铜灵县牺牲的烈士名字,以纪念跟着自己在腥风血雨中冲锋陷阵而牺牲的战友,同时也教育后人。如今,陵园就建在安徽宿州市著名风景区皇藏峪大门西侧的半山腰上,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和原国防部长张爱萍都题了词。   2004年,孙象涵去世,但他的抗日威名以及与他名字相联系的许多传奇故事,至今仍然在豫皖苏鲁大地上流传。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您(@)目前可用积分:3177950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微信扫一扫
分享此帖文
[转帖]北明:驼峰传奇
7172 次点击
20:33:46 发布在
北明:驼峰传奇 这些字眼是没有意义的。生活超越了所有这些词汇,也早已绘制出背后的画面。――【法】安东尼.圣埃修伯里<img src="http://qc-static.kdnet.net/UploadSmall//15134.jpg" alt="" border="0" / onclick="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100)&&!(this.height=600 || (this.width>=100 && this.height>=100)){this.style.cursor='pointer';}if(this.width>=600){this.height=parseInt(this.height*600/this.width);this.width=600;}">图1: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驼峰,最高海拔7000米,至今依然是人类飞行禁区。一自莱特兄弟的「飞行者一号」以12秒时间、36米距离开创动力飞行史以来,飞行技术一路突飞猛进。人类为克服地球引力,实现空中运动欣喜不已。虽然如此,喜马拉雅山脉依然是人类飞行禁区。1942年,来自太平洋彼岸的年轻的美国空军,闯入了这个禁区。那时,人类空中动力飞行刚进入第四十九个年头。中国本来拥有世界最长的海陆边境线,约22000多公里,毗邻14个国家。1937年后,侵华日军相继占领华北、华东、华南地区,沿海港口全部陷落,唯余香港、越南等第三国港口可转运物资。面临咽喉被卡的厄运,国民政府做出艰难抉择:在云南缅甸之间的崇山峻岭中筑路,以便接纳外援。此项工程向国际社会招标,获得积极回应。然而1937年的中国经济积弱积贫,主权危在旦夕,既无力提供国际招标公司要求的先进机械设备,也等不及工程所需的六、七年时间。就在这一年末,国民政府破釜沉舟:招集20万劳工――大部分是后方老弱妇孺――依靠原始劳动工具、手工作业方式,一尺尺、一米米,一公里一公里地挖掘修造他们脚下的顽石硬土,不到一年时间,筑成了滇缅公路。这条中国的泣血之路,全程1453公里,1938年底开通,成为中国唯一接通外境的运输线,相当于中国民族羸弱肌体上的一条动脉,在坚持反抗日本奴役的艰苦战争中,源源不断传送美军援华军用物资,持续输入中国对日作战的武装。不幸,日军1942年5月占领缅甸,切断了这条中国的命脉。至此,中国边境陆上通道全部被封锁,日本孤立中国的国际军事战略即成定局。美中两国都清楚:没有美国援助,中国抗战只是一个决心,沦陷将成为事实。美国决定:飞越世界屋脊,向顽强抗战的中国紧急输送军事物资。二1942年4月初,缅甸全境危机,交通线不断遭到日军狂轰滥炸,中国远征军与入侵缅甸的日军殊死征战。8日,美军第十航空队运输战斗机,首次飞越喜马拉雅山,开始为中国空运军用物资,运输量每月数百吨。日,美国空运指挥部汉普.阿尔诺德(HapArnold)将军受命全面接管空运任务,美国空运部正式开始飞越喜马拉雅山的军事运输行动。运输量每月达到3千吨。与此同时,宋美龄赴美,展开援华抗战游说。七个月后,1943年6月,宋美龄结束出色的游说活动。罗斯福总统进一步加强了对华军事空运。空运指挥将领再度更换,这次接受此一使命的是汤姆.哈尔丁(TomHardin)将军。针对险恶的飞行气候条件,他下令「驼峰无气像!」(TherewillbenoweatherontheHump):无论云雨雷暴冰雪盛风,无论白昼夜晚春夏秋冬,飞行员轮班倒值,空运不停,空运总量持续增加,三个月后3倍于前,增加到了1万吨。与此同时,飞行失事数量陡升,三个月期间飞机失事155架,牺牲机组人员168名。1944年8月初,空运指挥将领第三度更换。威廉.腾纳尔(WilliamH.Tunner)将军成为第四位向中国空运抗日军事物资的指挥。他临危受命,执行第「二十二条军规」:减少事故率,增加运输量。<img src="http://qc-static.kdnet.net/UploadSmall//5478.jpg" alt="" border="0" / onclick="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100)&&!(this.height=600 || (this.width>=100 && this.height>=100)){this.style.cursor='pointer';}if(this.width>=600){this.height=parseInt(this.height*600/this.width);this.width=600;}">图2:驼峰空运第二任指挥官:汉普.阿尔诺德(HapArnold)将军()。每月运输量从数百吨达到3000吨。<img src="http://qc-static.kdnet.net/UploadSmall//98456.jpg" alt="" border="0" / onclick="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100)&&!(this.height=600 || (this.width>=100 && this.height>=100)){this.style.cursor='pointer';}if(this.width>=600){this.height=parseInt(this.height*600/this.width);this.width=600;}">图3:驼峰空运第三任指挥官汤姆.哈尔丁(TomHardin)将军()。月运输量增减到10000吨,同时事故率陡升。<img src="http://qc-static.kdnet.net/UploadSmall//69348.jpg" alt="" border="0" / onclick="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100)&&!(this.height=600 || (this.width>=100 && this.height>=100)){this.style.cursor='pointer';}if(this.width>=600){this.height=parseInt(this.height*600/this.width);this.width=600;}">图4:驼峰空运第四任指挥官威廉.腾纳尔(WilliamH.Tunner)将军()临危授命,执行驼峰空运「第二十二条军规」。三在人类飞行一百多年历史中,驼峰飞行创造了不可思议的极为光辉的飞行记录。驼峰航线以印度阿萨姆邦为起点,向东横越喜马拉雅山脉,穿越云南和四川一系列山脊与江流,抵达中国昆明的美国空军基地。全长800公里(550英里),宽80多公里(50英里),平均海拔米,最高海拔7000米。飞机平均飞行高度高达6100米(20,000英尺)。在这个地球屋脊上飞行,就是在最乖张而诡谲的气候中飞行,强烈盛行的西北风、强大气流形成的致命的飞机下坠力、季节性的阴霾雨季、积雨云层,剧烈的震动,厚重的冰雪层对羽翼和化油器的附着……。驼峰航线中前后使用过的近七八种机型,无一适应。人类没有制造出合适驼峰空运的飞机!那根本就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飞行禁区!科特斯C-46是驼峰空运后期运输的主力,但是它的表现丝毫不让机组人员放心。飞行员卡尔.康斯坦因(CarlFreyConstein)多年后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坦白:「我必须承认,无论作为乘客还是作为飞行员,在C-46里我总是感到莫名紧张。」他说,这种感觉在他以往的飞行训练中从未出现过。C-46是大型运输机,翼展足有108英尺,对于仅有两个引擎的动力来说,这个体积太沉重了!还不算每次都是满载物资,承重起飞。这个大家伙还有很多其他缺陷:引擎易于失灵、冰雪刷启动器易于损坏且常常掉落、化油加热器失效、液压油泄漏、螺旋桨旋出、轰鸣声震耳欲聋,高空缺氧下的难以控制……。最让飞行员们无奈的是,迫于中国战区战事,为了紧急增加运输量,C-46在通过飞行检测之前就投入了使用!结果导致第一批30架C-46投入驼峰运输的6个月之后,上报呈交的必须修复和改进的项目就达700项之多。<img src="http://qc-static.kdnet.net/UploadSmall//57456.jpg" alt="" border="0" / onclick="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100)&&!(this.height=600 || (this.width>=100 && this.height>=100)){this.style.cursor='pointer';}if(this.width>=600){this.height=parseInt(this.height*600/this.width);this.width=600;}">图5:2008年夏,88岁的援华抗战第十四航空队驼峰飞行员卡尔.康斯坦因博士(1920―?)在自己家中接受北明、王康采访,回顾他飞越驼峰的经历。他还准备了一张挂图,上面贴着当年的图片与驼峰航线图。最上边的英文字是「驼峰,首次空运」。老人英雄气概,出了一本回忆录,叫做《生来为了飞驼峰》(BorntoFlyTheHump)。北明摄于日技术无论如何娴熟,驾驭这样的运输机也难免出事故。飞机少,运输任务重,有时一个飞行员一天往返驼峰多达三次。虽然如此,人可以休息,飞机不停飞。飞行员轮值,排到哪架飞机飞哪架。常常是一架飞机刚刚降落,立即撤换机组人员继续往返。因此没有任何一个飞行员可以总是触摸同一操纵杆并面对同一个仪表盘,他们无法与飞机建立密切关系,每次探险般的飞行,都要操纵一架陌生的飞机,这违反了人类操作本能。当新的机型到位,情况大同小异,飞行员没有熟悉飞机性能的时间,就要求立即入仓起飞。道格拉斯的战友狄克.哈特(DickHart)是美军驻澳大利亚的飞C-47的运输机组飞行员。有一次,一架C-46完成运输任务后,着陆澳大利亚悉尼空军基地,正巧轮值排到哈特出勤,他被要求驾驶这个「大老爷」到布里斯班去。与他同行的是满机仓的飞行员,都跟他一样是C-47的机组人员,他的任务是把他们从到那个城市。108英尺宽的C-46挺着大肚皮,在震耳的轰鸣中升上天空,谁也不清楚这老爷怎麽就上来了!飞行员运送飞行员,驾驶舱和货座舱里都是飞行专家,客舱里的一位飞行员好奇,站起身走到前舱,问驾驶员哈特:「嘿伙计,你飞C-46多久了?」他的问题挺客气,他想知道C-46的性能。哈特看看自己的手表,回答得十分准确:「哦,大约30分钟了。」闻言,听者脸色煞白,即刻回到客舱,老老实实坐回座位,不再发一言,也绝不再乱走动。这不过是在澳大利亚境内从一个城市飞往另一个城市,不是飞越杀机重重的驼峰。十四航空队的飞行员康斯坦因形容说:起飞,乃是一个4万8千磅的魔鬼跟85英里的爬行时速抗争!飞行,乃是跟一个4英里高、严重缺氧、气象险恶的叫做喜玛拉雅的怪物决斗!外加低海拔的原始丛林、高海拔的荒凉莽原、野蛮的原始部落、敌对的日军战区!第三任驼峰空运指挥官汤姆.哈尔丁将军下达「驼峰无气像」飞行命令后,驼峰山谷里,缅甸密林沟壑里,飞机残骸急剧增加。阳光照耀下,一条「铝谷」依稀可辨,竟成为日后晴朗天气里飞越驼峰的另一种导航座标!军人妻子和家人的哀告、牺牲者战友和同事的抱怨,潮水般涌向白宫。白宫和空军运输部上下都确认了一个残酷事实:在中印两个友好国家之间做运输飞行,比驾驶战斗机飞往敌占区柏林作战要危险得多!罗斯福为此咬牙切齿地又下一令:必须减少失事率!同时要增加运输量!!驼峰空运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就是这样诞生的。四临危受命的腾纳尔将军是第四任驼峰空军指挥官,他在1944年8月那个雨季抵达印度沙布瓦空军基地。飞机徐徐下降,跑道尽头一派荒凉、昏暗、尘土飞扬。接下来,一个又一个黑黢黢的巨大的堆包,出现在腾纳尔眼前。他被告知,每一个黑色堆包都由一架在那里失事坠毁的飞机和一行遇难的机组人员构成。这些黑堆包是敲在腾纳尔将军心上的一记记重锤,催他在世界峰巅上起舞,舞出人间奇迹。恶劣的气候仍然是驼峰空运中无数危象之最。而腾纳尔的奇迹太难实现了。日,他到任不久,驼峰大发雷霆,用「人类空运史上最恶劣的气候」把这个日子载入了飞行史册。十四航空队飞行员卡尔.康斯坦因回忆说,驼峰上空那天酝酿了来自不同方向的三股欧亚气团:低气压向西沿喜马拉雅主要山脉运动,高气压自孟加拉海湾翻卷而来,更低的气压来自西伯利亚。三股强大气流的持续冲撞翻搅,形成了地球大气层最为恶劣的飞行环境。被绑架的飞机猛烈震动,在严酷的冰冻、急剧而沉重的下坠力、震耳啸鸣、恣肆狂风、倾天豪雨、雨雪冰雹、漫天雪暴、不断切换的风向、刺目欲盲的闪电中挣扎不休……。诡谲危难在于,起飞前几分钟,无人能知晓驼峰上空等待他们的是狰狞的魔鬼还是温柔的天使。驼峰上不可能有设气象预报站。那一天,空运没有中断。所有飞机几乎完全依靠仪表盘飞行,不少失去了航向……。康斯坦因驾驶的C-46,一个引擎失灵,能见度是零,冰雪刷被厚重冰层阻止而失效,仪表盘震荡损坏,无法显示地平线,他们无法确定自己是飞机体位翻转,肚皮朝天飞行,还是正常飞行。高超的飞行技术与安全指数已经毫无关系了,凭着运气,他们在两万英尺高空与暴怒的气象魔鬼搏斗了三个半小时,终于越过驼峰,抵达昆明基地上空。准备降落了。一口气还没倒出来,就听见导航员报告说,机场上空有五架飞机在同时呼救!而跑道上,隐约可见一架引擎失灵的飞机正紧急迫降!跑道已然变成坟场,那些黑色的堆包就是这样形成的。他们是抵达的飞机中唯一没有呼救,不需迫降的,他们必须为呼救者让路。而他们的燃料即将告罄!道格拉斯手脚冰凉,他过去的训练和记忆却燃烧起来:脑子里出现了一条附近的跑道。那是飞虎队当年废置的跑道,是他在训练期间获悉的信息。指挥中心此刻顾不上他们了,他们必须自救。当机立断,康斯坦因盘旋几圈,偏飞而行,对准那条没有导航灯,也没有指挥信号的跑道俯冲下去,放下了起落架,听天由命吧!飞机在坑洼不平的地面摩擦出黑烟与沙土,气喘吁吁、快要散架的庞然大物C-46终于停下来了,他们没有变成另一堆黑色丘包。<img src="http://qc-static.kdnet.net/UploadSmall//73717.jpg" alt="" border="0" / onclick="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100)&&!(this.height=600 || (this.width>=100 && this.height>=100)){this.style.cursor='pointer';}if(this.width>=600){this.height=parseInt(this.height*600/this.width);this.width=600;}">图6:这架科特斯C-46正飞越驼峰,它是美军飞越驼峰向中国运输军备的主力。108英尺宽,体积庞大,起飞艰难,毛病甚多,无论飞行员还是导航员都对它抱怨不已。出舱,穿过倾天豪雨,机组人员一行三人跌跌撞撞推开调度室的门。惊魂未定,疲惫不堪,只问一句话:「我们在哪儿睡觉?」飞机卸载后通常立即调头返回印度基地,但今日是致命日,驼峰航线肯定关闭。机组人员九死一生,他们需要储备精力,准备明天的空中恶战。不料调度员回答说:「我无权让你们在这里过夜。信不信由你!」「什麽?你说什麽?回去?我们怎麽可能回去?!」这却是一个只有他们自己才能回答的问题。那一天,所有安全抵达昆明,完成运输任务的机组人员接到的是同一个指令:「必须立即返回。」腾纳尔将军后来在回忆录中说,当飞行员在驼峰航线途中遇到大风暴,导致飞机严重受损时,他会授权他们中断飞行,返回基地。但是腾纳尔手下的飞行员道格拉斯抗辩说:没这回事!否则那天他们就不会一上天就在地狱里搏斗三个半小时!更不会刚落地就受命再度上天,继续挣扎!腾纳尔将军在观念上并不认同他的前任哈尔丁的「驼峰无气像」飞行指令,但道格拉斯证明,在他的指挥下,驼峰航线同样一天都不曾关闭!日这一天不仅以气候极端恶劣载入人类飞行史册,更以美国飞行员搏战死神的勇气载入史册。那一天的24小时内,平均每96分钟有一架飞机及其机组人员失事丧生。在驼峰上空狂怒暴虐的大气层中翻腾跌撞沉浮,谁也不知道死亡将选哪一架飞机、哪一个组机组人员,但是运输机依然接连不断冲上峰峦,冲入天空,在空中地狱做殊死穿行。仅那一天24小时,15架运输机及数十名人员永远没有归来。圣埃修伯里常在天空中阅读星辰与黎明,对话灯火阑珊的大地,他那酷爱飞行、献身天空的心魂,如果在两万英尺的诡谲狂乱大气层中往返,可能来不及留下让人类不断重新丈量的「大地」或长久仰望的「风,沙与星辰」,就先身而去了。五如此方式运抵中国的军用物资,代价极高。考虑到史迪威把其中绝大部分「倾倒在缅甸鼠洞里」(陈纳德语),所余之末微,就成为中国抗日战场的稀有珍宝。美国空军将领克莱尔.陈纳德(ClaireLeeChennault)是轰炸机与战斗机联体作战战略之父,他在中国抗战期间发明了单机作战的专门技术。1944年秋季之前,P-40型飞机是美国援华空军的唯一对日空战武器。它虽然具有低飞扫射优良性能,被空中将士们打扮成了呲牙咧嘴的鲨鱼头,但它没有夜航装备、没有轰炸装备、没有运输装备、没有侦查装备……。在陈纳德领导下,飞虎队就凭这简陋的欧洲战场淘汰的武器,彻底扭转了中国领空被动的局面,击落日本敌机的数量十倍于自己飞机的数量。陈纳德使这残缺的P-40无所不能。除了执行白天空战任务,还用于夜间作战和轰炸:把能找到的炸弹装载上机,用它进行低空轰炸、跳跃轰炸,并低飞发射附着降落伞的杀伤弹;也用于空投武器和粮食,援助被日围困的国军。还用作运输:在狭窄黑暗的货堆中装载空军人员,紧急运送到其他机场;甚至用做作侦察:装置上从英国空军借来照相机,执行所有的空军摄影和侦察任务。在中国抗战的天空,陈纳德手下的P-40实际上承担的是整个国家空军所不存在的所有机种的所有职能。因此,飞虎队飞行员中流传一个笑谈:「如果我们有一架潜望镜,我们就能用P-40型轰炸机做潜水艇。」指挥空中作战的陈纳德是空军之鹰、飞机大王,在他手上,没有不能打胜仗的飞机!这笑谈有一半是真的。指挥空中作战的陈纳德是空中之鹰,在他手上,没有不能打胜仗的飞机!指挥驼峰空运的腾纳尔将军同样是飞行天才、飞机大王,当年他西点军校毕业才一年多,飞行学院结业才一个月,就把一架福克(Fokker)三引擎的飞机从圣地亚哥飞到了加州首府萨克拉门托。他从未驾驶过这类飞机,从未见过此机的操作手册,起飞前无人能够为他讲解飞机系统和装置,起飞后,途中没有气象预报,没有航线坐标和航线图。摆弄这陌生的大家伙,他手中全部所有,就是一张滥竽充数的加州地面交通图。一登机,他更吃惊了:12张苍白的脸上24只焦虑眼睛望着他。军令在握,但没人告诉他,他要载乘而行!他与他的乘客们面面相觑良久,捏着自己手心走进驾驶室。他把他们一个不少地安全运到目的地了。腾纳尔后来在中缅印战场上证明自己不仅是飞行骑士,而且是大规模、高吨位空运的出色组织者。腾纳尔将军因此被誉为人类空运之父,没有他,地球不会有如此辉煌的驼峰空运,更不会有不久后规模更大的柏林空运。现代社会,男人喜欢车,行进速度与越野能量是男人们利比多的变相爆发和满足。关于汽车,在汽车文化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家喻户晓的说法是:人生两样东西不外借:老婆和车。车等同于你家「内人」,要好好看护。陈纳德和腾纳尔这两个美国男人稍有例外,女人之外,他们最爱是飞机,各种类型、年代、性能的飞机。他们若在一起,毫无疑问头等话题是飞机,不是车。许多当年援华抗战的美国好汉,如今耄耋之年了,聚集一起或者电信沟通,重要话题之一也不是车,而是飞机。尤其是那些已成古董、价值连城的二战老飞机。多年以后,当年的驼峰导航员文达尔.菲利普斯与我成为忘年交,他已经玩不动飞机了,却时而会把各处发现的各式老飞机图片,乃至改装的成果图片转发给我,让我接受抗战传统再教育。不过,在美国援华抗战期间,有一样东西跟老婆和飞机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这东西,是汽油。腾纳尔和他的空运将士们,从驼峰为中国运送汽油。这些汽油是陈纳德的十四航空队上天抗日的原动力。腾纳尔只管运送,分配和使用不归他管。组织指挥繁重的空运任务之余,他倾心相爱的仍是他的飞机。那一天,他驾驶一架C-54飞机飞越驼峰抵达昆明,要跟陈纳德分享他的喜悦:这架C-54刚刚到位,四个引擎,嘎嘎儿新,是中缅印战场上第一架新型飞机。他抵达昆明空军基地上空准备降落,但是屡次呼叫,调度塔无人接应。他只好转航飞往桂林,找他的朋友卡西.文森特显摆去了。文森特将军是桂林地面部队指挥官,桂林抵不住日军强攻而失守,那天是日,军政撤离,文森特正执行焦土政策,炸毁收尾部队藏身的山洞。腾纳尔突然从天而降,来得不是时候!可是他把C-54停放好,旋身搬出随机带来的啤酒,磕了盖子,递给文森特,然后他拉着这位满身硝烟的文森特,一边喝酒,一边围着飞机转。转了好几圈。「她太美了!要的就是她!」腾纳尔那时候没结婚,C-54就是他的新娘子。比新娘子更值得炫耀,否则他不敢把她带到日军兵临城下的桂林,放在露天跑道上,伴着炮火硝烟,为仅有的一位观众大唱赞歌。长达一小时,不收费,还搭上啤酒。<img src="http://qc-static.kdnet.net/UploadSmall//75007.jpg" alt="" border="0" / onclick="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100)&&!(this.height=600 || (this.width>=100 && this.height>=100)){this.style.cursor='pointer';}if(this.width>=600){this.height=parseInt(this.height*600/this.width);this.width=600;}">图7:空中之王C-54,腾纳尔的「新娘子」!四个引擎!她一抵达,腾纳尔喜不自胜,飞上就到了昆明,要找陈纳德显摆。不过他最盼望的还是陈纳德的赞美!腾纳尔被誉为空运之父是冷战以后的事,而陈纳德当时援华抗日已历时七年,声名远播新老大陆。而且陈纳德大腾纳尔13岁,是后者空军学院毕业飞行的考核教官,那枚引以自豪的飞行\章就是陈纳德亲自授予他的。这两人都在中国天空大显神通,一个打日本,一个运军需,虽然在飞机使用上有交叉,也有争执,但腾纳尔对他的老师把日军飞机赶出驼峰航Q,深怀感激。炮火隆隆,战事吃紧。腾纳尔告别文森特,驾着他的新娘子再度起飞去昆明。这次昆明基地调度塔有回音了:「你来做什麽?」「我来见陈纳德将军。」他说着就让新娘子着陆了。这麽大的机场,还没见过这麽好的飞机呢!腾纳尔环顾四周,意得志满。他的老师一定会对他的美人赞不绝口!陈纳德已经在调度中心等着了。他进门脚没站稳,劈头就迎来陈纳德的咆哮:「你他妈的以为你到这儿来干什麽腾纳尔!?弄那麽个劳什子满世界飞!――不知道我的人从没见过那玩意儿吗?他们可能一炮就把你轰下来!!」陈老爷子气都不喘,瞪着不大的眼睛,沙哑着嗓子接着训:「轰下你来就他妈正合适!谁给你的权力飞到这个战区来?」腾纳尔试图说明他为什麽飞来又飞去,飞去又飞来:他嚅嗫着说他联络过调度中心,没有回应……。正因为他这个不明飞行物不知来自何方,不知是不是日本侦察机!调度中心才不知该打还是不该打,所以没法子回应他!调度室为此里忙乱一团!腾纳尔不解释还好,这一解释,陈纳德开始针对他的新娘子咆哮:「你要这四个引擎的怪物干什麽?这该死的东西非把汽油都喝光不可!」调度室众人鸦雀无声。都知道十四航空队平时汽油紧缺。史迪威不仅抽调十四航空队的汽油,而且为了他的缅甸战事,切断所有中国军用物资。陈纳德为了中国抗战受尽了史迪威的气,正没出发火呢:「我们不给你一千加仑汽油,你就没法回到你应该在的地方!!」腾纳尔终于有个机会说一句完整话了:「不,长官,」他飞快地说:「我根本不需要任何汽油。事实上,我打算现在就给你倒出八百加仑汽油。我来这里就是为了这个,放下汽油我就返回。」这却让盛怒中的陈纳德更生气了,他猛地背转身,跺着脚走掉了。空运之父租屋腾纳尔爱飞机近乎抽象审美,否则他不会翻越人类最高险峰,冒着枪林弹雨,视死如归一意孤行。此举太超现实,不但飞机没展览成,终于辩解了一句囫囵话,还不是真的。空战之王陈纳德爱飞机是为了行义举,否则他不会拒绝苏联的重金邀请,却到中国参加抗战。在那些物资紧缺的日子里,他被迫改写了自己两样最爱中的一样,他对自己倾心相爱女人陈香梅说,「汽油、飞机、补充兵员才是我的需要」。他太清楚,日军「若能遏制他们的汽油供应并截断运输流转,招致的损害,比实际所投的炸弹将更大!」没有汽油,他的飞机就是一堆烂铁。腾纳尔四个引擎、双倍动力的C-54,是个喝汽油的「怪物」,还在战区上空飞来飞去地闲逛,「一滴汽油一滴血!」一千加仑汽油是多少血?腾纳尔着实撞到陈纳德的螺旋桨上了!<img src="http://qc-static.kdnet.net/UploadSmall//93921.gif" alt="" border="0" / onclick="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100)&&!(this.height=600 || (this.width>=100 && this.height>=100)){this.style.cursor='pointer';}if(this.width>=600){this.height=parseInt(this.height*600/this.width);this.width=600;}">图8:1940年美国空战之父,中国领空之王,援华抗战十四航空队指挥美国空军将领克莱尔.陈纳德(ClaireLeeChennault)(,左)与蒋中正、蒋宋美龄在一起。六腾纳尔诚挚而殷勤的炫耀以失败告终,差不多是「灰溜溜」地驾着他的新娘子返回印度基地了。腾纳尔是陈纳德的学生,是陈纳德的晚辈,自知「不过是一个在空运中有点特殊经验的新来的娃娃」,他是陈纳德精神遗产的继承人,是陈纳德横扫驼峰日军骚扰的受益者。陈纳德正忍受史迪威狂妄的自我中心主义和对驼峰空运物资的严厉克扣,眼看日军在中国天空肆虐而不能一逞英雄义举,他拒绝苏联重金聘请,到中国战场干嘛来了!腾纳尔有一千条理由受陈纳德的窝囊气。其实,腾纳尔太冤枉了,他绝不是只会玩飞机的花花公子。甫上任,他心中装着跑道尽头那些黑色死亡丘包,就到灯火通明的空运调度指挥部去了。他要求给他一架运输机,他要飞越驼峰。现在!必须!他无视他的飞行员和助手的存在,非要把他的手「放在操纵杆上」,他的脚「踏在机舵上」,他的的眼睛「看着仪表盘」,亲自飞越。调度室罗伯特.巴克尔少校看了这位新来的顶头上司一会儿,回答说:「你不能驾机出行,先生。」可是巴克尔立即听见腾纳尔安慰他说:别担心。我不过就是要一架满载军用物资的大型运输机。我需要熟悉飞行时的全部感受和一切飞行技术。上任伊始,首途昆明,腾纳尔登上了一架满载军用物资的C-46运输机,带着他的随行飞行员和军事助手,在毫无经验的情况下,实现了这次飞越驼峰的探险。此后,腾纳尔马不停地地展开了驼峰空运情况和飞机失事原因的全面考察,针对性地采取各项安全措施。在腾纳尔明文规定的安全飞行指示中,气象因素第一、无线电联络第二、飞行员和机场规章制度与纪律第三、报到与述职第四、全方位保养第五、机场设施维修第六,等等。腾纳尔同时在全球范围内紧急征调相关空军技术人员,太平洋、大西洋、欧洲大陆战区的无线电导航技术和人员,紧急移调中缅印战区的驼峰,以便在零距离能见度和完全依靠仪表盘操作的飞行中,保持正确航向。腾纳尔消解了那条不可逾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到1945年抗战结束时,月运输总量提高到了7万2千吨,6倍于1943年12月的运输量,每季度事故记录则降低到半数以下,月只有77架飞机失事,不到他的前任同比的半数。若以同样的运输量为基础,以事故率最低的月份为计,驼峰空运的损失的飞机几乎是1943年和1944年最高月份的十五分之一,即在可能损失192架的情况下,只损失了20架。如果有一架摄像机对准腾纳尔办公室墙壁上悬挂的那张空运坐标分析图,人们将会看到,急速上升的运输吨位曲线和急剧下降的事故曲线,在完成了一个优美的交叉之后,继续反向行进……。这是人类载重征服天象和高度的奇观。如同飞虎队员关于轰炸机之于潜水艇的自信一样,驼峰飞行员从此也拥有了一句名言、一个共识:他们「可以在任何时间,驾驶任何飞机,飞越任何地面空间」!七1945年7月末,炎热潮湿,蚊虫飞舞的日子。腾纳尔接获上级指示:为庆祝日美国陆军航空队节,建议全体官兵休息,参加庆典仪式并举行各类纪念活动。腾纳尔手执电文,在自己的总部召开了管理人员扩大会议。不过为了这个日子,他做出一个相反的决定:照常空运,而且加倍工作。准备工作提前进行,通行部、人事部、飞行部、统计部、调度部、联络部、救援部、保养部等各部安排组织就绪。8月1日,午夜第一时第一分起,全体驼峰空运人员,包括各级指挥官以及厨师、职员、中国搬运工和军中牧师们,全部破例投入空运。全体全天候24小时的劳作――「牛马一样的劳作」。腾纳尔本人那天再度加入飞行员队列,亲驾运输机,一天之内三次往返印度与昆明基地之间,六次飞越驼峰。空运系统流程完备运转。那是喜马拉雅山脉上空最忙碌、最壮观,最辉煌的一天:200英里宽的横向空间里,多道航线同时开启;1万到2万英尺之间的纵深空间中,数层运输机同时飞行;数百架运输机往返于印度13个空军基地和中国内地8个机场,平均每1分20秒一架运输机启程。在总共1118次的往返中,飞越驼峰2236次。如此密集飞行,飞机无一失事,飞行员无一受损。那一天落地昆明的军用物资超过500吨,闯破驼峰空运吨位最高记录,创造了日以外,人类飞行史上又一个旷世记录。<img src="http://qc-static.kdnet.net/UploadSmall//39250.jpg" alt="" border="0" / onclick="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100)&&!(this.height=600 || (this.width>=100 && this.height>=100)){this.style.cursor='pointer';}if(this.width>=600){this.height=parseInt(this.height*600/this.width);this.width=600;}">图9:C-46起飞前装载军事物资八驼峰航线是抗战中国的输氧血管。蒋中正对史迪威的不满不是没有原因。后者一直为了自己在缅甸的「战绩」,卡断本该送交中国战区的军事物资。直到1944年10月史迪威调离,阿尔伯特.魏德迈(AlbertCoadyWedemeyer)接任中国战区陆海空军参谋长,驼峰空运的物资才正确配发给中国战区。陈纳德将军回忆记载,十四航空队在三年的出动中,总共以500架飞机的损失,击毁敌机2600架,(外加)可能击毁的1500多架;击沉及损坏223万吨敌人商船,44艘海军舰艇,和13100吨以下的内核传艇;击毙66000敌军,和摧毁573座桥梁。」其中最后的半年,由于军用物资的正确分配,嗷嗷待哺的十四航空队换了血,所向披靡:陈香梅回忆录记载:「自1944年11月至日,半年的战役中,十四航空队击毁日机1634架。而美机之损失仅16架」。日军丧失空中优势,海上交通断绝,战略原料转而依靠内陆铁路及河流。十四航空队进而利用制空权,以轰炸和大量水雷切断了日本在华水上交通。「自1945年元月至5月,十四航空队破坏了2500座火车头及5000辆车厢,炸毁370座桥梁,并击毁2000卡车。」日本华南派遣军指挥官高桥中将战后回忆道,日军在华遭遇的所有最有效的敌对势力中,十四航空队的对日抵抗行动比率高达百分之六十到七十五。他说,对华侵略期间:「没有这只支空军,我们可以所向无敌。」中国军队浴血奋战旷日持久,挺到全面抗战的第八年,才初具现代化模型,也是得益于美军的军事装备:蒋中正接受魏德迈的建议,将地面部队接受魏德迈的整编,依仗美军大量军事补给和装备,武装起了全军十分之一强的少数兵员。这少数兵员即在抗日战争中发挥卓有成效的抵抗作用。人们不应淡忘的是,百分之八十的美国援华军用物资总量来自驼峰空运。腾纳尔上任前的1944年8月,空运月总量是2万3千吨,他上任一年后,提高到7万2千吨,相对于1943年12月份的运输量,提高了六倍。及至日本投降前的最后一个月,每天有600架运输机飞越驼峰,降落在中国机场,平均每一分半钟一架。<img src="http://qc-static.kdnet.net/UploadSmall//97081.jpg" alt="" border="0" / onclick="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100)&&!(this.height=600 || (this.width>=100 && this.height>=100)){this.style.cursor='pointer';}if(this.width>=600){this.height=parseInt(this.height*600/this.width);this.width=600;}">图10:军用物资每日由驼峰运抵昆明机场,中国百姓围观。腾纳尔创造了驼峰空运的高峰,魏德迈实现了空运物资的正确分配和使用。两项联袂,在1945年上半年,在太平洋战场的美军以极大耐力和牺牲与日军激战的时候,为中国战场抗战的黄金岁月奠定了物质基础。焦渴干旱的中国抗日战场雨露滋润,战力陡增,长久以来以弱抗强、绝不投降的中国民族精神,有了依托和伸张,如虎添翼。多年苦撑的中国战局开始转败为胜:魏德迈与蒋中正计划中的国军地面反攻日期提前两个月到来。中国终于迎来自己的抗战黄金岁月。九战后,中国战区陆海空三军参谋长,美国援华空军总司令魏德迈将军指出:空运将士们「在美军航空队节日期间完成的这一功绩,将作为这次战争的辉煌卓越的记录之一,载入史册。」领导了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美国总统罗斯福赞誉驼峰空运是「一种令人惊叹的壮举」,是「二战的史诗」。<img src="http://qc-static.kdnet.net/UploadSmall//2263.jpg" alt="" border="0" / onclick="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100)&&!(this.height=600 || (this.width>=100 && this.height>=100)){this.style.cursor='pointer';}if(this.width>=600){this.height=parseInt(this.height*600/this.width);this.width=600;}">图11:阿尔伯特.魏德迈(AlbertCoadyWedemeyer)()上将,和陈纳德一样,是正派人,也是中国的友人。对人类上个世纪罪愆和恶行之源深具洞察力的丘吉尔首相,形容驼峰空运壮举是在「令人震惊的努力」和「巨大的成本代价」支付中进行的,他指出:「在20,000或22,000英尺的高空实行运输,引擎失灵意味着飞行员的确定死亡。……这不可思议的功绩,体现了美国帮助中国抵抗的强烈愿望。毫无疑问,这种意志力量、科学精神和组织才能在这类工作中是史无前例的或不可梦想的。」对人类上个世纪罪愆和恶行之源深具洞察力的丘吉尔首相,形容驼峰空运壮举是在「令人震惊的努力」和「巨大的成本代价」支付中进行的,他指出:「在20,000或22,000英尺的高空实行运输,引擎失灵意味着飞行员的确定死亡。……这不可思议的功绩,体现了美国帮助中国抵抗的强烈愿望。毫无疑问,这种意志力量、科学精神和组织才能在这类工作中是史无前例的或不可梦想的。」多年后,腾纳尔将军「新娘子」的委屈已成前尘旧事。华盛顿举行了陈纳德将军和他的爱妻陈香梅的授勋典礼。典礼仪式上,空战之父和空运之父这一老一少又见面了。沉默寡言的男子汉陈纳德摆脱了史迪威的折磨,又遭遇了晚期肺癌之苦。他面容憔悴,脸上的肌肉更加沟壑纵横,但那双不大的眼睛依然炯炯有神。他看见了腾纳尔,他握住了腾纳尔的手,那手依然有力,他对腾纳尔说:「贝尔(腾纳尔的昵称),我一直想告诉你,如果没有你和你的信念,以及你的出色的组织指挥,我们不可能在中国赢得胜利。」腾纳尔说,美好亲切的话语从这位伟大的老战士的口中说出,一切都变得美好了。苍生气相类,驼峰恋驼峰。此言酝酿多年而出口,两位英雄心中依然暖流奔涌,因为他们是中国天空永远的鹰。驼峰空运基本在中印之间的美国人中独立进行,中国更直接接触、更熟悉的是陈纳德和他的飞虎队以及后来的十四航空队对中国的援助。多年后的1984年,中国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访问美国,在五角大楼,张爱萍将军意外邂逅了当年在新四军战区遇难后被营救的美国空军老兵,老兵对张将军表示由衷的感谢,张爱萍的回应代表了过来人对美国义举的认知,他说:「要说感谢,首先感谢美国政府、美国人民。40多年前,美国政府、美国人民就以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以反法西斯盟国的身份,不远万里派兵支持中国打击日本侵略,为全世界和平,努力奋斗,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张爱萍将军同时将一个精美的相册作为礼物送给了接待他的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相册里的图片上,是在中国遇难而被新四军营救的五位美国十四航空队飞行员。2005年,中国抗战陪都重庆文化研究公司的民间独立学人王康先生在他的《男子汉的遗产》一文中正确地指出:「在中美两大民族共建和平与友谊的奋斗中,陈纳德和飞虎队将是太平洋上一座巍峨的桥梁,如果出现相反的情况,他们将变成不可轻易逾越的屏障。」十远古洪荒时代,地球上两大重要板块相互冲撞挤压,西部板块叠入东部板块之下,导致一片大陆从海下形成,逐渐升起,先为陆地,再成高原,后演为山峦,终于成为地球上的屋脊――世界最高的山脉。这沧海桑田之变持续数千万年,混沌漭无序无明,直到地球上有了人类为这造山运动命名,西部板块叫印度板块,东部板块叫亚洲板块,升起的高原是青藏高原,隆起山脉叫做Himalaya(喜马拉雅)。从此,这冥寂混沌千万年的冰雪之域,诞生了意义。最高峰之个种命名,足以表达人类对宇宙的敬畏:「大地之母」是藏人对它的顶礼;「天空女神」是尼泊尔人的膜拜;「圣母峰」则是汉语正体字世界对它的尊崇。那时起,这雄踞世界东方的地球最高山脉,傲视脚下七国,睥睨全球人类,在八千八百多米高的雪峰上,兀自领略万古气象与日月升沉。这时,人类各民族疆界已然划分,国家建立、主权并存。到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捍卫领土主权的战火硝烟漫起。四十年代,从距离喜马拉雅最远的地方,绕过半个地球,来了那些与此山此峰豪不相干的美国人,为这座拥有诸多山峰的山脉,划线命名,叫做「驼峰」。是的,驼峰位于中国、缅甸、印度国土地域之间,它的命名者,确然是地球另一端的美国人。抗战陪都重庆作证,当日本侵略者以其五年半之久、数千吨炸弹的投掷导致数万名中国平民血肉横飞的时候;当日军以顽劣和残暴把他们的空中攻势命名为「试探性轰炸」、「疲劳轰炸」、「神经轰炸」、「月光轰炸」、「全方位轰炸」、「密集轰炸」、「无差别大轰炸」的时候,美国陆军航空兵,为了给中国运输抗战军需,在陌生的航空地图上,标注了那些必须飞越的山脉,取名叫做「驼峰」,同时划出了一道乃至数道飞行航线、一层乃至数层飞行高度,开辟了通往中国昆明的军需物资空中运输线,叫做「驼峰航线」。与人命名,昭运以明;与物命名,揭冥于天。唯其重要,《礼记》记载,命名伴之以礼仪,被尊为一个复杂的程序。命名者同时拥有所命名之物的所有权。喜马拉雅山脉七、八千米之上的高峰有八十一座,座座挑动人类的征服欲和占有欲,「驼峰」之命名,却不是为了征服,也不是为了占领。美军运输部视驼峰为「军官的墓地」(aGraveyardforcommanders),驼峰飞行被后世称为「死亡飞行」,派往中印战区的美军将领认为自己遭到了「流放」,他们称自己在印度的驻军基地是「上帝的弃地」。腾纳尔到任之前,在本土满耳听闻都是归来的官员对那块不毛之地、险恶峻岭的憎恶!「那里是你惩罚、流放官员之地,是你必欲铲除之地」。腾纳尔在华盛顿受命前往这块「墓地」,以便推进驼峰上的「死亡飞行」时,被问及他对此一派遣意下如何。腾纳尔竟一时失语,无法作答。最后他告诉自己说:「如果我的海外任务就是到驼峰墓地去完成,OK,那就是它吧。」就这样,美国军人到一个他们从未到过的地域,进入自古以来的禁区,飞越一片海拔最高的惊峦险峰,为一个陌生的民族争取他们的自由和独立。从1942年4月到1945年8月,40个月的1200多天里里,他们在自己的「流放地」、「墓地」争取中国的领土主权;用自己的死亡飞行运载中国民族的希望;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换取了「驼峰」(TheHump)这个不朽的命名,用反对奴役、必欲自由的勇气赋予了那座峰峦不朽的意义,用他们协和万邦、人类大同,天下一家的价值书写了一个伟大的传奇。日初稿日美国军人纪念日定稿注:1,此文日大陆《南方周末》删节更名发表2,纵览中国日、4日分上下两部分全文刊出。3,本文主要参考文献:陈纳德将军回忆录;腾纳尔将军回忆录,陈香梅回忆录,康斯坦因回忆及对他的访谈等。
此贴已经被作者于
20:52:07 编辑过
用手机看帖文,请扫一扫。用微信/易信等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0:46:08 &&
C-46是大型运输机,翼展足有108英尺,对于仅有两个引擎的动力来说,这个体积太沉重了!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0:49:53 &&
驼峰航线的宣传宜粗不宜细,否则聪明人会看出加入二战后的中国几乎完全靠盟友以巨额代价供血维持苟延残喘,是十足的盟军负担,进而怀疑所谓“为世界反法西斯作出巨大贡献”的传说。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0:40:09 &&
20:49:53&&的原帖:驼峰航线的宣传宜粗不宜细,否则聪明人会看出加入二战后的中国几乎完全靠盟友以巨额代价供血维持苟延残喘,是十足的盟军负担,进而怀疑所谓“为世界反法西斯作出巨大贡献”的传说。善哉斯言。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17:17 &&
&&&&驼峰!驼峰!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0:54:54 &&
傍大款的故事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1:49:12 &&
驼峰航线说明了谁才是抗日战争的主力军,所以不能大力宣传。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3:07:16 &&
向所有驼峰航线上帮助中国的外国人致敬。。。。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0:28:08 &&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1:00:44 &&
日本二战到底有多少军人在亚洲作战?同他们作战的又有多少人?为什么他们一开始总是所向披靡呢?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1:22:04 &&
&&&&国民政府破釜沉舟:招集20万劳工――大部分是后方老弱妇孺――依靠原始劳动工具、手工作业方式,一尺尺、一米米,一公里一公里地挖掘修造他们脚下的顽石硬土,不到一年时间,筑成了滇缅公路。这条中国的泣血之路,全程1453公里,1938年底开通,成为中国唯一接通外境的运输线,相当于中国民族羸弱肌体上的一条动脉,在坚持反抗日本奴役的艰苦战争中,源源不断传送美军援华军用物资,持续输入中国对日作战的武装。&&&&不幸,日军1942年5月占领缅甸,切断了这条中国的命脉。至此,中国边境陆上通道全部被封锁,日本孤立中国的国际军事战略即成定局。美中两国都清楚:没有美国援助,中国抗战只是一个决心,沦陷将成为事实。&&&&美国决定:飞越世界屋脊,向顽强抗战的中国紧急输送军事物资。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1:36:29 &&
&& “驼峰航线”是世界战争空运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付出代价最大的一次悲壮的空运。在长达3年的艰苦飞行中,中国航空公司共飞行了8万架次,美军先后投入飞机2100架,双方总共参加人数有 84000多人,共运送了85万吨的战略物资、战斗人员33477人。单是美军一个拥有629架运输机的第10航空 联队,就损失了563架飞机。而总在这条航线上,美军共损失飞机1500架以上,牺牲优秀飞行员近3000人 ,损失率超过80%。而前前后后总共拥有100架运输机的中国航空公司,竟然先后损失飞机48架,牺牲飞行员168人,损失率超过50%。
此贴已经被作者于
21:41:07 编辑过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1:45:07 &&
拿什么感谢你,美国。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1:53:38 &&
向英勇的w行T,向支持中M行反法西斯抑戮.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2:32:41 &&
&&&& 郑义与北明&&&&&&&&<img SRC="/middle/63fcea47te0ce68d" alt="" border="0" / onclick="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100)&&!(this.height=600 || (this.width>=100 && this.height>=100)){this.style.cursor='pointer';}if(this.width>=600){this.height=parseInt(this.height*600/this.width);this.width=600;}">
共 7172 次点击,22 个回复& 1
本版块主题总数:3223377 / 帖子总数:
今日论坛共发帖:26600 / 昨日发帖:28055 / 最高日发帖:75754
跳转论坛至:
╋猫论天下&&├猫眼看人&&├商业创富&&├时局深度&&├经济风云&&├文化散论&&├原创评论&&├中间地带&&├律师之窗&&├股市泛舟&&├会员阅读&&├舆情观察&&├史海钩沉╋生活资讯&&├杂货讨论&&├健康社会&&├家长里短&&├旅游时尚&&├职场生涯&&├咱们女人&&├家有宝宝&&├消费观察&&├房产家居&&├车友评车&&├猫眼鉴宝╋影音娱乐&&├图画人生&&├猫影无忌&&├影视评论&&├网络剧场&&├音乐之声&&├网友风采&&├猫兄鼠妹&&├笑话人生&&├游戏天地╋文化广场&&├菁菁校园&&├甜蜜旅程&&├心灵驿站&&├原创文学&&├原创小说&&├汉诗随笔&&├闲话国粹&&├体育观察&&├开心科普&&├IT 数码╋地方频道&&├会馆工作讨论区&&├凯迪华南&&├凯迪西南&&├海口会馆&&├凯迪广州&&├凯迪深圳&&├北京会馆&&├上海会馆&&├河南会馆&&├苏州会馆&&├贵州会馆&&├杭州会馆&&├香港会馆&&├台湾会馆&&├美洲会馆╋凯迪重庆╋站务&&├站务专区&&├企业家园&&├十大美帖&&├视频创作&&├商品发布
快速回复:[转帖]北明:驼峰传奇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社区的文章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贴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 ):
;。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自朝花夕拾的文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