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北背向南供文殊菩萨五字心咒可以吗

哪里供奉文殊菩萨_百度知道
哪里供奉文殊菩萨
玉雕。康熙帝御笔“空林”二字。两相对峙的三檐式钟鼓楼。
文殊院位于成都市西北角、戒和念佛堂、观,建筑面积11600平方米,见红光中有文殊菩萨像、石刻、铜铸,古朴宽敞。’汉译为妙德,称为五顶山中国佛教认为山西省五台山就是佛经中所说的“大振那”国的五顶山,因此以五台山为文殊菩萨说法道场而成了佛教的圣地。观音大士像为青铜铸造。护法神韦驮像 文殊院现有铁铸。新译‘曼殊室利,钟楼里悬有4500多公斤的铜铸大钟一口、64等公共汽车可以到达、彩塑等工艺精湛的佛像200余尊、职事房、斋,山西五台山和成都文殊院。毗卢遮那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合称为华严三圣、客,山有五峰。两旁配以禅,皆彻性原,改称文殊院、55、藏经楼庄严肃穆,便于康熙三十六年集资重建庙宇。它的前身是唐代的妙圆塔院。梵文manjusri的译音、说法堂,释迦牟尼佛曾告诉金刚密迹主菩萨、大雄宝殿。文殊院坐北朝南,表大智:16。天王殿。
文殊师利菩萨为七佛之师,钦赐“敕赐空林”御印一方,官府派人探视,略称文殊,宋时改称“信相寺”传说清代有人夜见红光出现。交通,国中有一座大山,在赡部洲(佛教称我们现在所住的世界)东北方有一个叫“大振那”的国家,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
据说文殊菩萨生于古印度舍卫国的一个婆罗门家庭。又译妙吉样,义为万德圆明、脱纱,可称雕塑精品,为典型的清代建筑。又据《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讲,形成一个封闭的四合院、三大士殿一般有两个去处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文殊菩萨的相关知识
其他3条回答
峨眉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
佛教圣地都有供奉
各个寺院都供奉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文殊菩萨道场在房屋中如何摆放,坐南朝北还是坐东朝西呢_百度知道
文殊菩萨道场在房屋中如何摆放,坐南朝北还是坐东朝西呢
  在家居士如何设佛坛?  圣严法师  这是常常被人问起的问题。也就是说在家学佛需要设置佛堂吗?如果需要,又应如何设置?  这要看各人的情况而定。如果住处很小,或者住於公家宿舍,与同事、同学等共住一室以及同住一栋房子,当然有所不便,那只有在定时课诵之际,暂以佛经代表佛像,置於相当的位置,不必设置香炉、烛台,也不必供水、供花、烧香,仅於课诵前後,问讯、礼拜,以表示虔诚、恭敬即可。倘若同住的室友和舍友,大家都信佛,当然可以设置共同的佛坛或佛堂;如果仅是自己一人虔诚学佛,则不可由於表现特殊,强设佛坛,而招惹大众的怨愤。  如果全家之中,仅自己一人学佛,也当比照住於公家宿舍的办法,否则会引起家庭的口角。不要由於学佛,而使家人对佛教产生恶感、嗔嫌。如果全家信佛、学佛,或者你是家长,或夫妇共同学佛,而家中尚有裕馀的空间或裕馀的房间,最好能够设置佛坛或佛堂。  如果设置佛坛,应该选择客厅的正位,也就是主人所坐位置的方向,佛像背後不可临窗,应当面对门窗,阳光充足,使人进门便可一目了然。佛坛是家庭的中心,要能产生安定力和安全感的作用。至於地理师所定的方位可以作为参考,但也不必拘泥、迷信。只要不把佛像面对厕所、炉灶或直接面对自己的卧床就好。在设立佛堂时,应选择一间静室,不是小孩、猫狗嬉戏出入之处;也不是会客、谈笑、宴饮之处,而只是用於礼诵、禅修,不作其他用途。  如果家中原供有关公、妈祖、土地、祖先等神像、神主牌时,不可由於信佛、学佛而把他们立即废除,应该逐步进行。先将佛菩萨圣像安於正位,其他神像祖牌置於两旁,不必另设香案、烛台。因为一切善神、祖先都会护持三宝且亲近三宝,供设佛菩萨圣像之後,他们也能成为三宝弟子,得到佛法的利益。等到下次迁移佛坛和佛堂之时,便可把原先的神像视为古物而予以保藏。  至於祖牌可以移置於寺院的往生堂,家中并不需供奉。如果仍要供奉,则可置於佛像之下首或另移他处,改以较佛坛为小的祖坛,单独供奉。例如寺院规模较大者,都会另设有往生堂,专供往生牌;寺院规模较小者,即以大殿佛坛的两侧供置长生牌和往生牌。如此,既能对祖先表示慎终追远的孝思,也能显出对佛菩萨的崇高信仰,而此崇高信仰有别於慎终追远的孝思。  家庭供奉佛菩萨圣像,不需太多、太杂、太乱。可以一佛代表万佛,以一菩萨代表一切佛菩萨。一般的家庭多半是供奉观音菩萨、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任择其一即可。如果已经有了佛与菩萨的圣像,则置佛像在正中或後上方,菩萨像在两侧或在前下方,务必要使佛突出,以显其尊贵。圣像的大小尺寸,应该和佛坛、佛堂的空间位置比例相称,不可太大或太小。如果圣像很小,且是以七宝所成,则可以雕刻多重的佛龕来衬托出佛像的伟大。  请购了佛菩萨的圣像之後,一般人大多崇尚举行开光仪式。以佛教的观点而言,开光仪式并不一定是必须之举。因为佛菩萨像只是用来当作修行的工具,佛菩萨的感应遍在,而以圣像作为致敬的对象,若无圣像,便无可作为礼拜、供养和恭敬的对象。通过类此的修行後,便能得到修行的利益和佛菩萨的感应;但最重要的是在於信心、虔敬心、恭敬心的感发,不在於圣像本身。所以,圣像是否开光并不重要。  在释迦世尊住世的时候,因为佛去忉利天为母说法三个月,人间的弟子们思念佛陀,所以,为其塑了像来供养,其中也没有见到有关开光的记载。至後世,乃以经、像、法物、塔、寺等,代表著佛的住世、化世。不过隆重的仪式能使更多人起敬生信,所以後来渐渐地有了各种各样的供养仪式,而开光就是其中的仪式之一。因此,迄今,各寺院若新塑佛像,也都集合信众举行开光仪式。这犹如学校开学、公司行号开幕、建筑物落成时所举行的开幕剪彩等仪式一般,是为了慎重地向大众宣告,所以举行仪式。  至於个人在家庭供养佛菩萨的圣像时,并不需要昭告社会大众,所以也不一定需要举行开光仪式,只要以虔诚心、恭敬心将圣像安置供奉,然後以香、花、水果等供品供养,日日不辍,使其保持新鲜、整齐、清洁,就能显出圣像所在的神圣气氛,藉此以引发修行者的道心。  为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所燃的香,以精细、清香为原则,家庭佛堂一次以一炷香为宜,不要大把地燃烧香烛,以免造成室内空气的混浊。香类以自然的檀香、沈香为佳品,不宜用化学香料或动物香料调制的线香、棒香。现代家庭的佛堂,可以电灯代替蜡烛,且应常常清理供桌、香炉、烛台,换新供品,至少该保持没有灰尘或枯萎腐烂的花果食物。每天最好应该有定时的早晚课诵,至少早晚也须烧香、供水。外出之前,到家之时,也当先在佛前礼拜,以表示感谢、恭敬、系念之心。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这个没啥死规定吧,南北东西是相对来说的。
应为坐西朝东,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坐东朝西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哪里供奉文殊菩萨_百度知道
哪里供奉文殊菩萨
哪里供奉文殊菩萨
提问者采纳
  一般有两个去处,山西五台山和成都文殊院。  文殊师利菩萨为七佛之师。梵文manjusri的译音,略称文殊。新译‘曼殊室利。’汉译为妙德,义为万德圆明,皆彻性原。又译妙吉样,表大智。毗卢遮那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合称为华严三圣。  据说文殊菩萨生于古印度舍卫国的一订盯斥故俪嘎筹霜船睛个婆罗门家庭。又据《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讲,释迦牟尼佛曾告诉金刚密迹主菩萨,在赡部洲(佛教称我们现在所住的世界)东北方有一个叫“大振那”的国家,国中有一座大山,山有五峰,称为五顶山中国佛教认为山西省五台山就是佛经中所说的“大振那”国的五顶山,因此以五台山为文殊菩萨说法道场而成了佛教的圣地。  文殊院位于成都市西北角,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它的前身是唐代的妙圆塔院,宋时改称“信相寺”传说清代有人夜见红光出现,官府派人探视,见红光中有文殊菩萨像,便于康熙三十六年集资重建庙宇,改称文殊院。康熙帝御笔“空林”二字,钦赐“敕赐空林”御印一方。文殊院坐北朝南,建筑面积11600平方米。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宝殿、说法堂、藏经楼庄严肃穆,古朴宽敞,为典型的清代建筑。两旁配以禅、观、客、斋、戒和念佛堂、职事房,形成一个封闭的四合院。两相对峙的三檐式钟鼓楼,钟楼里悬有4500多公斤的铜铸大钟一口。观音大士像为青铜铸造,可称雕塑精品。护法神韦驮像  文殊院现有铁铸、铜铸、石刻、玉雕、脱纱、彩塑等工艺精湛的佛像200余尊。交通:16、55、64等公共汽车可以到达。
相关专业回答
如何摆放佛像以及禁忌:
1)厨房是一个料理、清洗、烹饪的地方,供佛是很不妥当的。安放的地方要清静,整洁。
2)供奉的数目:逢单不逢双,如供佛菩萨和其他神明一起供,要佛菩萨在上神明在下。
3)摆放佛像时切记三不向: 一不向厕所; 二不向房门; 三不向饭桌。
4)佛像摆放的具体位置最宜“坐西向东”,但后要有墙可靠,不可空虚。靠墙的隔壁不能是...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楼上正解!山西五台山所有寺院都有专门的文殊菩萨大殿。我去过的。那里的早订盯斥故俪嘎筹霜船睛课都不是念颂“阿弥陀佛”而是“文殊菩萨”。
地球人都知道的文殊菩萨道场山西五台山。一般寺院供奉文殊菩萨的较少,但也有,建议你问下当地的学佛人,或任找个寺庙问问里面的师傅,一般他们了解的较多,会告诉你的,很慈悲。
五台山殊像寺文殊菩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文殊菩萨。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文殊菩萨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不可思议:虚云和尚朝山得文殊菩萨化身送供
本文转载自天祥菩提精舍新浪博客&
原文地址:
虚云和尚朝山得文殊菩萨化身送供
虚云长老与文殊菩萨
虚云老和尚()是现代禅门巨匠,俗姓萧。世居湖南湘乡。父玉堂,母颜氏。清道光初年,父宦游闽,曾佐治永春州幕。父母年逾四十尚无子女,其母赴城外观音寺祈子。见寺宇残破及东关桥梁失修,发愿兴建。是日晚父母同梦一长须着青袍者,顶观音跨虎而来,跃卧榻上。夫妻惊起互告对方,不久遂有身孕。翌年父移佐泉州府幕。道光二十年(1840年)七月二十九日寅时,虚云和尚诞生于泉州府署。初堕地,为一肉团。其母大骇恸,以今后无复举子之望,遂气壅死。翌日有卖药翁来,打破肉团,得一男婴。由庶母王氏抚育成人。
虚云和尚出家之后,精进勇猛。光绪年
(1882年),和尚深感出家以来,道业无成,生起惭愧之心。又念及父母的辛劳及母亲的早逝,为报父母之恩,决定从普陀山出发,发心三步一拜朝礼五台山。
虚云和尚一路称念菩萨圣号,三步一拜,至光绪九年(1883),拜至黄河铁卸渡,又过光五陵。腊月初二,和尚渡过黄河,天色已晚,四无人烟,不敢前行。虚云和尚见路旁有一摆小摊用的茅棚,尚无人居。便决定在此暂住歇脚。是夜天寒地冻,大雪纷飞。次早举目四望,一片琉璃世界,积雪深盈尺,无路可行。因过往无人,亦无法辨别方向。
又因积雪无法继续朝拜,虚云和尚只得打坐念佛。由于草棚没有遮拦,又无饮食,和尚饱受饥寒。为了取暖,他便蜷伏茅棚一角。大雪纷飞,和尚饥寒交迫,虽奄奄一息,仍不忘提起正念。一连三日,飘雪不止,和尚渐渐限入昏迷状态。初六之后,雪止天晴,和尚已口不能言。初七那天来一乞丐,见和尚卧雪之中,知道是寒冷所致,乞丐随即将雪拨开以围棚草烤火煮黄米粥。送和尚吃,和尚得暖气得以复生。
乞丐问虚云和尚朝拜的去处,虚云告诉他从普陀出发朝礼五台的过程;和尚又问乞丐的情况,乞丐告诉他说,他姓文名吉,从五台山来,欲回长安去。虚云和尚问文吉到五台如何找他。文吉告诉和尚,五台山僧都认识他。虚云和尚又问此处至五台的距离。文吉告诉和尚,有两千里路程。文吉又以黄米粥为虚云和尚调养身体。文吉问虚云和尚拜名山有何要求。和尚说:“生不见母。以报亲恩。”文吉见和尚身背行李,又加之天寒地冻,劝其不必再拜,虚云和尚意志坚定,不为所动。乞丐深为感动,劝虚云和尚按其来时足迹行进,以免错路。
虚云和尚辞别乞丐,继续前行,途中在洪福寺挂单。光绪十年(1884年)正月初三,虚云和尚告别寺僧,继续朝拜,是日晚,虚云和尚至盂县城内小南海寺挂单,不许留宿。虚云和尚只得露宿城外路边。和尚夜晚腹痛难忍。全身发冷。初五发生痢疾,但每日仍然坚持朝拜。至十三日因病已不能前行,只得在黄沙岭一破庙中歇脚。虚云和尚痢疾加重,日夜腹泻数十次,不进饮食,行动无力。因庙在山顶,人迹罕至,虚云和尚只得闭目待毙。十五深夜见西边墙下有人燃火。虚云和尚以为是土匪,细看见是文吉,心中大喜,急呼唤文先生。文吉执火来照询问和尚为何还在此处。虚云和尚便将经过告诉了文吉。文吉一边安慰虚云和尚,一边给和尚倒水喝。此晚由于得见文吉,虚云和尚遂感身心清净。十六日文吉将虚云和尚之污秽衣服换洗并给一杯药喝。十七日病退,食黄米粥二碗,身出大汗,内外轻快。十八日疾病痊愈。虚云和尚对文吉两次蒙难相救深为感恩。
文吉告诉虚云和尚,他已从长安返回,井劝虚云和尚一起行走到五台。虚云和尚已许下三步一拜朝五台的宏愿,不愿随文吉一起前往。虚云和尚说:“先生美意可感,但我出世不见母亲,母为生我而死;父仅得我一子,我竟背父而逃。父因我而辞官,而促寿。昊天罔极,耿耿数十年矣!特此发愿朝山,求菩萨加被,愿我父母脱苦,早生净土。任他百难当前,非到圣境,死亦不敢退愿也。”
文吉说:“你诚孝心坚固,十分难得。我今回山也没什么急事,我愿代你背负行李,伴送行程。你但前拜,轻松许多。”
虚云和尚对文吉说:“若能如此。先生功德无量。倘我拜到五台。愿以此功德。一半回向父母,早证菩提。一半奉送先生。以酬救助之德。如何。”
文吉说:“不敢当,你是孝思,我是顺便,不必表谢。”文吉跟随虚云和尚照应四日。虚云和尚的病已减轻许多。
十九日扶病起香。从此背物做饭等事务都由文吉负责。虚云和尚因外无物累,内无妄念,身体日渐强健。至二月底到太谷县离相寺挂单。寺院只是同意和尚挂单,拒绝文吉入住。文吉见状便告诉虚云和尚,这里距五台不远,他先回去。虚云和尚的行李自会有人代送上山。
虚云和尚留住片刻,勉强吃了半碗面,便告辞而去,到街上寻找文吉,也没有见到。当时正是四月十八,夜月正明,虚云和尚欲追赶文吉,星夜向太原府拜香前进。因心急起火,次日脑热,鼻流血不止。二十日到黄土沟白云寺,知客见和尚口流鲜血,不准挂单。二十一晨至太原极乐寺,亦不挂单。二十二早出城礼拜,在北门外遇一叫文贤的青年僧人。见虚云和尚近前招呼,便接过拜凳行李请进寺内,相敬如亲,领到方丈相陪茶饭,并邀请虚云和尚在此常住。
虚云和尚告知文贤其发愿缘由,文贤对他敬爱有加,坚留十日才放行。临行时文贤送给和尚衣物旅费,和尚坚辞不受,文贤便代携拜凳相送十余里,洒泪而别。时至五月初一日,和尚向忻州前进。一日早,在途中拜香,后面来一马车,缓行不越前。车中官人下车,要求为虚云和尚代送行李,和尚十分感激,便交由官员代送。和尚又安心拜香前进,心无旁骛。不久便拜至官员营部。官员热情招待虚云和尚,云公休息三天,随后告辞而去。官虽送路费礼物也不接受,官员便派兵将行李钱物送至显通寺。
五月底,虚云和尚拜至显通寺,先在该寺住下继而到附近各刹进香。虚云和尚逢人便问文吉其人,却无人知道。后与一老僧说及情由。老僧合掌说:“文殊菩萨化身也。”和尚恍然大悟。虚云和尚于二十二日起香,两日拜至东台。在月朗星辉之夜,虚云和尚进石室上香。在室内朝夕礼诵,禅坐七日。六月初一日回显通寺,初二起香拜华严寺,初三拜北台,在中台过夜,初四拜西台。初五回显通寺,初七拜南台并在南台打七,十五下台回显通寺。至此,虚云和尚为超生父母,拜香三年的宏愿胜利结束。
此三年中,除为疾病所困、风雪所阻不能拜香外。和尚一心正念,坚持礼拜。途中虽历尽艰难,和尚亦心生欢喜。每每藉境验心,愈辛苦处,愈觉心安。因此才悟古人所谓消得一分习气,便得一分光明;忍得十分烦恼,便证少分菩提。
我在扬州高寺挂单时,当代禅宗高僧德林老和尚曾对我说,如果有人能诚心朝拜五台,文殊菩萨会“迎一千(里),送八百(里)”。我想,虚云和尚发愿朝礼五台途中,虽遭遇千辛万苦,但他丝毫不为所动,坚持三步一拜而行。他正是以自己的至诚之心感动了文殊菩萨。因此文殊菩萨便在其急难之时,分别化现为乞丐和高僧相助,使其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从而顺利完成朝拜五台的任务。
其实,诸佛菩萨早已发过大愿,若有人以虔诚之心念诵或朝拜诸佛菩萨,诸佛菩萨一定会随缘赴感,度脱众生永离苦趣。只是我们凡夫俗子有时虽有宏愿在心,但缺乏虚云和尚那种坚定信念,终不能感得诸佛菩萨的示现。
虚云和尚朝山得文殊菩萨化身送供的故事,使我们真切的感受到诸佛菩萨宏愿的真实不虚。假使我们都有虚云和尚的至诚之心和不畏艰难险阻的吃苦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蒙诸佛菩萨加被,常处于诸佛菩萨的慈光照耀之中。
敬请关注天祥菩提精舍公众微信号:txpt123,每天几乎都有好文更新(不经常上网的师兄一定要关注,因为接下来一系列资讯,包括塔封顶,开光召集义工,经书装藏等全部会在微信公布,你会得到第一手资讯信息)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殊菩萨五字心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