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拜五爷还是文殊菩萨图片?求解?

科学无法解释的五台山神异现象_凤凰佛教
科学无法解释的五台山神异现象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大家去看佛经,或者高僧传,就会看到许多神奇的,甚至科学解释不出来。现在人看,就以为是虚假的。古人不会骗人,尤其不会联合起来骗人。这次就从五台山的清凉石讲起。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应化道场,夏天到山顶,晚上
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发生过很多菩萨显灵的神异(资料图)
林彪命令炸毁五台山两座寺庙,结果爆炸的烟尘中出现文殊菩萨像(现存五台山大显通寺)
现存五台山大显通寺的文殊菩萨显圣原始照片 大家去看佛经,或者高僧传,就会看到许多神奇的,甚至科学解释不出来。现在人看,就以为是虚假的。古人不会骗人,尤其不会联合起来骗人。这次就从五台山的清凉石讲起。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应化道场,夏天到山顶,晚上睡觉都要开暖气,可以想象五台山整个的气候。进入五台山,就感受到了清凉的气息。据说,以前的五台山是很热的,后来文殊菩萨就到龙宫里去借一块石头,叫做歇龙石,很清凉,也叫做清凉石。东海龙王的五太子他每次去练兵回来,就在歇龙石上休息。文殊菩萨给借走以后,放在五台山,五台山整个山就一片清凉。五太子看到歇龙石没了,就跑到五台山,山太大了,五太子就用龙尾把五个山顶都扫平了。现在的五台山山顶都是碎石头。 后来五太子就皈依了文殊菩萨,也来五台山当护法。人们称他为五爷,香火很旺。 很多人看这个故事,以为是后人编写的。但大家仔细去看,龙本来在海里,为什么出现在五台山来护法,而且五台山离海很远。 现在地质学研究,在很久远以前,五台山是在海底,后来随着地壳运动,慢慢浮上来了。沧海桑田。大家去看法华经,文殊菩萨在哪里度化众生,是在海里度化众生。有菩萨问文殊菩萨说,有没有人听了法华经马上成佛的,文殊菩萨说,有的,八岁的娑竭罗龙女,他听了法华经马上成佛。这个是文殊菩萨和海的因缘。 再讲到龙的问题,龙却是真实存在过。他是化生的,能变化,大的能飞天,可以变小,就是一条蛇。龙是有神通的,因为他修行时,乘急戒缓,持戒不好,但修行很精进,就变成了龙。在五台山,听说五爷最喜欢听戏,每到夏天,就有大班的戏班来唱戏给五爷听。 修行的人,一般在佛菩萨示现的地方修行,成就就比较快,一来有诸佛菩萨能量场加持。二来历代高僧加持。五台山在华严经中记载,一万菩萨绕清凉。太阳升起来时,文殊菩萨带领一万眷属,在山上度化有缘人。 什么是有缘呢,每个去五台山朝拜的,都能得到文殊菩萨的加持。自然也有高僧去求智慧得到加持,像虚云老和尚三步一拜五台山,路上遇到大雪和病苦,文殊菩萨化成乞丐来救他。也有平民百姓去求平安得到加持。还有帝王去五台山。 康熙当年到五台山寻找父亲,据说顺治皇帝在五台山出家。康熙在五台山时,走到了西台下面,就迷路了。后来文殊菩萨化了一座桥,一个老人提着灯笼,来接他。于是五台山就有了灯笼文殊。乾隆听说五台山僧人作风不良,想去亲自查看,到五台山,看到一个和尚在河里洗澡,旁边还有许多女人,乾隆一生气,一支箭射过去,和尚负箭跑了,乾隆追上去,到了菩萨顶上,僧人不见了,就看到文殊菩萨背后有一只箭。五台山就有了带箭文殊。 药师法门中,讲到天地对人的影响,如果有高僧加持过的,你去修行的话,成就最快,对身心的转化就比较快。药师法门看世界,尤其是地球是有生命的,比如地球会呼吸。像终南山就是地球的肺部,许多山洞,都是地球的呼吸鼻子。地球上自然也有像人体一样的穴位,人在地球灵气很足的地方修行,进步就比较快。圣地加持力不可思议,是有物质基础的。 从脱胎换骨说起 修行一定要脱胎换骨,把这个业障的色身,转化为福德智慧身,就需要佛菩萨的加持了。 唐朝时,有个僧人叫法云,他出家多年,但一直很笨如牛,连基本的早晚课都学不会,大家都嘲笑他。法云还算有善根,他听说五台山文殊菩萨是专门开智慧,就一个人去五台山,磕头,想要见文殊菩萨。在五台山看到人就问,文殊菩萨在哪里?大家都说没有亲眼见过。他就一个人去东台,看到一个老僧在烧火,五台山冬天是冰雪封山的,他去取暖,问老僧,文殊菩萨在哪里? 老僧说:&你找那个邋遢的瘦小的老头做什么啊?& 法云比丘以为他是个疯僧,就自己一个人走了,走到了北台,看到一个老僧在烤火,他因为过度的饥饿寒冷,当下就昏过去。在昏迷中,老僧拿出烧的很红的铁,挖出他的心,竟然是牛心。法云也不觉得痛。老僧说:法云比丘,前辈子你修行,但是吝啬法布施,导致这辈子愚笨,虽然是个人,心却是牛心,但你一心向道求法,我就帮你一下。老僧就把牛心用学洗一洗,放进去。法云比丘就醒过来,老僧也消失了。 后来法云比丘智慧大开了,对于三藏十二部,都能演说无碍。 这个是文殊菩萨开智慧的故事。修行要改变这个业障身,业障身没有转化过来,想要成就很困难。相同的,唐朝有个遵式灌顶大师,他是一心求观音菩萨,后来梦中观音菩萨把他从嘴里拉出几条虫子,又倒甘露井水给他喝下去,醒来后,感觉身心安泰,智慧大开。 修行就是转化这个业障身,为佛的福德智慧身,就需要佛菩萨的加持力。如果业障身没有转化,浊气重,业障重,想要开智慧,是不可能的。 不要把这个色身看的很简单,好像是容器,或者是机器。容器就是吃饭喝水的容器,机器就是能走路做事的机器。色身是个强大的接收器,而且是天上天下,都找不到的比他更好的成就佛道的接受器。 业障重时,对这个色身就有几种表现,第一,念经时,会打哈欠,或者发困,或者头晕。第二,梦中常梦见恶事,恶人。第三,人欲望就很重,导致头脑昏沉。 业障减轻也有几种表现,第一,梦中会梦到吐出黑物,拉大便,或者常梦见善境界,第二,对经典过目就容易记住,第三,欲望减小,尤其是世俗的欲望。 修行要脱胎换骨,因为人的欲望习气,他是有物质基础的。物质还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中国人讲的,学佛也要有佛骨,修道要有道骨,没有这个物质基础,先修行成就很难。 最明显,大家去看罗汉,罗汉的头长的都特别不一样,就是七扭八歪的,举止也和俗人不一样。表示他的五脏六腑中,有些器官比较发达,思维就和常人不一样。唐朝的天台宗的初祖慧思大师,他开悟的因缘也是求观音菩萨,观音菩萨给他灌甘露,第二天他头上就长出了五个包,犹如五岳。 大家去看出家人,有些是罗汉相,看上去好像不好看,但却特别,很舒服的感觉。菩萨的庄严和罗汉的庄严是不一样的。像四川的济尘老和尚,已经圆寂了。济尘老和尚生前也常用大悲水给人治各种疑难杂症。福建雪峰寺方丈的广霖大和尚。他们都是罗汉相。
[责任编辑:于发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
48小时点击排行查看: 2377|回复: 1
五台山拜佛感悟-五爷庙、殊像寺礼佛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一级长城砖, 积分 3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8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第四天、殊像寺
  第四天6月20号,由于被淋湿的衣服全部洗了,五台山的早晨气候比较寒冷,带的换洗的衣服太少,无法御寒,只有蜗居在旅店休息,中午以后气温转暖,荣闻师傅领我们去朝拜殊像寺,殊像寺坐落于凤林谷口,面对梵仙山,风景优雅。该寺创建于元代,于明代弘治年间和万历年间重修,与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罗喉寺并称为五台山五大禅处,又为青庙十大寺之一,是五台山台怀中心区最大的寺,是一座很有名气的寺院。走近殊像寺,雄伟壮观的大殿显现在眼前,殊像寺楹联很有禅意“微笑拈花,佛说两般世界;拨观照影,我怀一片冰心。”
  走进天王殿供奉着弥勒佛,正中是文殊阁,大殿内文殊菩萨驾骏猊塑像,肃穆庄严及其壮观,如出神工,远近闻名。骏猊是狮子的古称,站在塑像前仔细观赏,那只神狮四蹄蹬地,昂首竖耳,双目圆睁,张牙卷舌,跃跃欲试,如抖擞精神,即将腾云而行。狮子腰身和腿上呈蓝底白点颜色,颈上长满深绿色卷毛,胸间佩挂鲜红的穗缨,显得活脱生动。在五台山所有的文殊菩萨架狮塑像中,唯有这一只塑得最活,最传神。文殊菩萨端坐在狮子背上,面颊丰满,两耳垂腮,双目平视,双手微举,身后的一片黄亮,真好象是菩萨身上放出的灵光。
  在文殊大殿内的三面墙壁上,有悬塑五百罗汉图。悬塑的形状,如山洞里倒垂下来的冰岩冰棱,支离参差,又象镂空的大浮雕倒嵌于殿顶和墙壁,把整个大殿装饰得更加姿彩斑斓。反映了罗汉在峻岭间的千姿百态,有降龙伏虎、撼山探海、聆听讲经、端坐习定、脚踩水兽、坐船渡海、飞行空中等各种形像。描绘出了罗汉们的苦行,表现了他们的法力神通。这一巨型彩色悬塑,规模宏大,内容丰富,人物众多,场景多变幻,给人一种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的博大深远之感,是一幅有动有静,色彩绚丽,刻划逼真的彩色悬塑画。
  在殊像寺外牌楼的前下方,有一股清澈见底、汩汩而流的泉水,冬天不结冰,水中冒热气,夏天却十分清凉,喝上几口,顿觉周身爽快,甘甜沁人心脾。据清凉山志上说,这泉叫“般若泉”。明朝五台山高僧觉玄曾写诗赞道:“般若池边止渴时,山瓢一吸乐何支。尘尘烦恼俱消歇,无限清凉说向谁!”  
  在殊像寺牌楼存有康熙御制殊像寺碑文,上载:“兹殊像禅寺,开基台畔,结宇山阿。谷迩凤林,环千岩之紫翠。堂临鹿苑,俯万壑之烟霞。峰日梵仙,望层峦于天际。泉称般若,落清涧于云中。殿有金容,因名殊像。天人肃穆,群瞻龙象之尊。仪度庄严,共礼骏猊之座。青莲妙相,琉璃光映于林端。碧树幽栖,钟磬声闻于岭外。”
  观仰礼拜完殊像寺文殊菩萨,师傅领我们去朝拜五爷庙,五爷庙是万佛阁的俗称,位于塔院寺山门东侧,它原来是塔院寺的属庙,虽然不大,但因为内有五爷庙而名播远近,香客盈门。资料记载万佛阁创建于明代,现在建筑多为清代重修后的遗存。主建筑有三,一是文殊殿,二是五龙王殿,三是古戏台。
  坐东朝西这座两层三檐歇山顶建筑名为文殊殿,四角翘出,明柱围廊,玲珑剔透,很像一件内部镂空的工艺品,在五台山众多佛殿中别具一格。殿内下层供三位菩萨,其中骑绿毛狮子的是文殊菩萨,骑大白象的是普贤菩萨,骑神兽的是观音菩萨。不论是三大菩萨,还是座下之骑,塑造得均极为精细生动。再看大殿内左、右、后面三壁的满面木制小格中,尽是约10厘米大小的泥塑贴金佛像,连横梁上都是小佛,楼上二层殿内三壁同样布满金佛,上下两层合计共有佛像万尊,故名万佛阁。
  坐北向南这座建筑便是大名鼎鼎的五龙王殿,人们通称五爷庙。五爷庙创建于清代,民国年间重修时,增建了殿外前庭。是佛教文化与传统儒道文化的有机结合的见证,在佛教文化中融进了朴素的民族文化与征服大自然的思想。
  与五爷庙相对的便是古戏台,是专为五龙王唱戏而建。据传说,五龙王特别爱看戏,所以每年六月大会,都要大开殿门,让五爷居高观赏,以取悦于五爷,使他及时赐雨,保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年年有余、国泰民安。
  观仰礼拜完五爷庙,师傅领我们去朝拜善财洞,它位于清水河畔,背倚黛螺顶,景色秀美。是传说中顺治皇帝出家的地方,系黄庙,建於清朝。 寺分上下两院,相距约百米,下院是主寺,建於清乾隆年间,坐东面西,中轴线上有三进殿宇,两侧则是禅堂僧舍,布局也颇具庄严。上院建在悬崖绝壁上,地势险峻,居高临下别有洞天。就在上院的悬崖上有石洞称「善财洞」,当地僧众认为这是善财童子修心炼丹养性之地,因此被人们称之为「台上圣迹」。善财童子系佛教经教中的菩萨之一。《华严经》记载,有一名善财童子,本性凶残,後受文殊菩萨教化而得道。跟随文殊菩萨普及佛教。成为我们今天敬仰的菩萨之一。
  靠近山根的地方建有很多高僧大德的灵塔,白色的塔林是一道庄严而醒目的寺院风景。其中有很多是藏传佛教密教的大德,还有曾参加国民革命后出家布道的大师,在师傅的导领下一一观仰顶礼膜拜。
签到天数: 75 天[LV.6]常住居民II
长城币42444
在线时间728 小时
精彩贴图,妆点你的生活~~~贴图大本营,只图好心情(*^__^*) !!!
.cn/forum-21-1.html
卓越管理勋章
卓越管理勋章
发帖状元勋章
发帖状元勋章
热心奉献勋章
热心奉献勋章
贴图大师勋章
贴图大师勋章
论坛新秀勋章
论坛新秀勋章
征文参与者
征文参与者
Powered by五台山许愿到哪个寺庙_五台山旅游 五台山订房
五台山许愿到哪个寺庙
来源:张宇 发布时间: 09:44:07
五台山许愿到哪个寺庙
五台山数千年的佛教文化传承着中华名族许多传统,其中许愿文化是五台山特有的一种现象,那么五台山许愿在哪个寺庙呢?每年有数百万计的信众远渡重洋或千里迢迢到五台山许愿还愿,不少信众来电询问到五台山许愿在哪个寺庙的问题,因此我们根据多年为信众服务的清心居士,总结以下注意事项。&1 求官求财&求官求财的信众一般选择五台山香火最旺的五爷庙,“五爷”是五台山人人皆知的地方菩萨,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的对雨水的渴望,人民最大的愿望就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五爷是龙王菩萨,专事步雨职责,因此,祈求五爷保佑人民富强的传统一直流传至今,由于五爷的灵气十足,求官求财的人们也同样祈求五爷的保佑。&2 求智慧求学&开启智慧与求学许愿一般到文殊菩萨祖庭殊像寺与文殊显示真容的菩萨顶,文殊菩萨是专司智慧的菩萨,为七佛之师,万佛之母,因此朝拜文殊菩萨是信众求智慧求学业的首选行程。&3 求平安&祈求平安顺达五台山许愿在哪个寺庙呢?平安是事业发达、诸事顺利的基础,因此许多信众到五台山许愿求平安,五台山为文殊菩萨的道场,文殊菩萨的法力为众菩萨之首,因此一般到五爷庙拜龙王菩萨、到殊像寺朝拜文殊菩萨,到菩萨顶朝礼真容文殊菩萨。&4 求姻缘&求姻缘五台山许愿个哪里寺庙呢?可以选择历史最为久远的女儿洞、五爷庙等寺庙。&5 求子&求子一般到五爷庙、殊像寺、镇海寺等供奉送子观音的寺庙即可。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五台山菩萨众多,许愿不同的点愿望可以到不同的寺庙,具体的许愿步骤与过程可以许愿清心居士交流,但愿所有的佛子心想事成,万事吉祥。
五台山许愿到哪个寺庙相关资讯
五台山旅游 五台山订房
网商信誉度 好评率100.0%
订房中心营业执照
订房中心荣誉
网店产品类目
网商联系方式
山西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台怀镇
经营单位:
公司地址:山西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台怀镇 [山西-忻州-五台县]
以上网页中产品/资讯/图片内容系经营单位提供上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页面中,或给予删除处理。
京ICP证050383号 & 电信业务审批[2005]字第247号函 &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五台山:“五爷”是怎样被制造出来的_百度知道
五台山:“五爷”是怎样被制造出来的
提问者采纳
,这真让世界各地慕文殊信仰中心之名而来朝山拜佛的居士善信大跌眼镜。
五台山迅速窜红,香客如云门庭若市的“五爷”究竟是何方神圣?此“爷”在千百年来形成的文殊圣地突然间一枝独秀,究竟有何佛典上的出处或依据?本人遍查《大藏经》中涉及文殊菩萨的经、律、论三藏经典,以及《清凉山志》等古籍,均无一字提及这位“爷”。虽然据说在号称华北屋脊的北台叶斗峰,曾建有一座龙王庙,但现在游客看到的却是2001年扩建和维修灵应寺时新建的三间庙宇。而在台内显通寺、菩萨顶、塔院寺等寺院集群区,在一座藏传佛教黄教寺院塔院寺的下院万佛阁院内,竟有一座据说是清代创建的龙王殿,就是坐在这间殿宇中的龙王,在此前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占尽风流,为万佛阁引来了滚滚财源。摩肩接踵的香客游人,沸反盈天的梆子大戏,逐渐使得在很多求官求财的“五爷”崇拜者心目中,只知有“五爷”庙而不知有万佛阁了。而在佛教寺院内供奉龙王爷,还要几乎每天在龙王殿对面的戏台上锣鼓喧天地唱大戏,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同样也是在任何文字版本的三藏佛典中找不到任何依据的。那这位“五爷”又是被什么人、通过什么方式“制造”出来的呢?这在五台山劲吹了二十多年的“五爷”旋风究竟是起于何方的青萍之末,又是如何形成席卷之势的呢?
旅游开发的一个会议上,有人提出五台山虽说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寺宇宏大,历史悠久,但无论本地还是外来的游客,知道和懂得文殊菩萨的毕竟是少数,看来要吸引游客必须开发符合当地人特别是北方人口味儿的产品。于是有人建议说,我们五台山周边地区的人文化程度都不高,对佛教义理更是知之甚少,加之北方历来干旱少雨,对于农民来说最渴望的是风调雨顺,而“五爷”呢正好是专司风雨的龙王,倡导一下“五爷”可能会比文殊菩萨更能吸引低层次的游客。于是,这次会议就形成了一个倡导“五爷”崇拜的基本思路。在其后的实际运作中,各旅行社的导游在政府的统一安排下,就将到万佛阁朝拜“五爷”殿作为重要景点向游客推出。这位亲历者说,当年的游客大都是接待型或公款旅游的领导,对佛教的理解比农民高不到哪里去,导游的解说文本也无一定之规,就这样没过多久,一位上级首长在听了导游介绍“五爷”怎么灵验之后,随口问了一句“这五爷和文殊菩萨是什么关系”?正当导游张口结舌不知如何应对之际,一位陪同的当地领导急中生智,半开玩笑半是认真地说“这五爷就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他的这一句话,不但解脱了导游的窘境,也给他们找到了一个拔高“五爷”身价的说辞,更给靠揣测领导意图胡编乱造景点说明的笔杆子们提供了“创作”的源泉。老实说,每年成千上万的游客中真正懂得佛教的有几个?还不是导游说什么就是什么?导游说“五爷”有求必应就是有求必应!如此这般,在“领导重视”的推动之下,“五爷”就迅速压倒已开山近两千年的文殊菩萨,成为了这些年来给五台山创造经济效益的第一“品牌神像”。
旅游收入而胡编乱造的图书中,有些作者假借民间传说,声称“五爷”就是文殊菩萨或文殊菩萨化身,其源盖出于急于见效益出政绩的景区领导。此类粗制滥造无书号无出版单位的印刷品,尽管当年曾经泛滥成灾,可现在已难觅踪影了。我们需要搞清楚的是,五台山的原始民间传说中是否真有关于“五爷”的神话呢?笔者手头恰恰有一本编印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五台山的传说》,其中收录了十九篇关于五台山和文殊菩萨的传说故事,作者都是当时忻州地区的知名作家和五台山研究方面的专家,却并没有一篇提到过这位“五爷”。开篇《歇龙石》一文的作者是忻州市文联前主席田昌安,他所收集的这篇传说中提到文殊菩萨从东海借来歇龙石之后,有一条前来寻衅闹事的青龙,这可能就是后来妙笔生花的文人们塑造“五爷”的根由吧。可见硬将“五爷”和文殊菩萨捏合在一起,以收鱼目混珠、狐假虎威之成效者,其泛滥成灾的时间最早未超过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中期。后来,可能是由于作者们摄于清净佛法难于亵渎,将外道神祗附会成文殊菩萨可能会遭报应之故,本世纪所印制的书籍中,如此信口开河胡说八道的已经不多了,本人所见似乎只有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五台山一百零八寺》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五爷》两本小册子了。
五台山很多佛寺流传的古老神话,给迷路的康熙皇帝指路的是一位示现银须飘然老者面相的文殊菩萨,现在吉祥寺就有一座殿宇专门供奉有灯笼文殊塑像。由此可见,即使是沾了皇帝的光就可身价百倍,也轮不到他“五爷”呀!
五台山佛教协会的不作为和寺院僧尼放弃正信佛教,甘于随波逐流的结果。因“五爷”的走红独大带来的滚滚财源,急功近利的地方政府自然喜出望外,而本应住持正法的僧人也竟然屈从金钱的诱惑,置佛法与寺院营造法式于不顾,任由财大气粗的老板们随意扩建原本就不应该建在佛教寺院院内的龙王殿,任由一个龙王反客为主,将一座千年古寺万佛阁搞得非佛非神不伦不类,导致毗卢遮那佛、文殊观音普贤三大士的道场鹊巢鸠占,更在中外佛教界贻笑大方。万佛阁原为塔院寺属庙,规模不大,而布局完整。其山门西向,因正殿万佛阁上下两层塑佛像万尊,故寺以殿名。更有甚者,竟将寺院正门改为南向,在院内北侧将龙王殿大规模扩建,使其成为正殿,而原来的万佛阁却由正殿降为偏殿。龙王殿内原为黑脸的龙王也贴上了金,变得不伦不类。寺僧又容忍某些人在龙王殿对面建起戏台一座。常识告诉我们,无论汉传还是藏传佛教,僧尼观听歌舞都是犯戒的,在佛寺内院建戏台原本就非常荒谬,一座圣地古刹,竟然成年锣鼓喧天,笙歌聒耳,佛家清修之地,翻成娱乐场所,而作为五台山佛教协会竟然听之任之,无动于衷,导致“五爷”替代了文殊,金钱胜过了信仰,真是颜面尽失,成何体统!
五台山全山僧尼的耻辱了。记得2002年法尊法师示寂二十周年纪念会上,时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的净慧法师就曾将“五爷”称为“附佛外道”,但时至今日,不但“五爷”风光如昨,距离菩萨顶、普寿寺只有一箭之遥,被称作“五爷故里”的一座蕞尔小庙后来居上,火爆异常,巴掌大的一个小院周围的墙上挂满了“有求必应”的招牌,香火鼎盛得不可思议,而这个匾上大书“龙参五爷”的小庙并非政府批准的宗教活动场所。可见,剔除附佛外道,倡导正信的佛教,取缔求官求财的迷信活动,同样必须教内教外齐心协力综合治理,佛教启迪世道人心,净化社会风气庶几会在五台山地区重光再现,文殊菩萨的般若大智慧庶几能够光前裕后,对构建和谐社会才会真正有所裨益。
五台山,尤其应该如此。
其他类似问题
18人觉得有用
为您推荐:
五台山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殊菩萨五字心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