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歌曲歌曲千年的泪使四千人吃饱

耶稣使五千人吃饱——马可福音6:30-44
耶稣使五千人吃饱
马可福音6:30-44
吃——人与神的关系
单单仰望主,就会得到超出预期的饱足
甘心乐意地奉献,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吃,吃什么,如何吃,在哪里吃,如何叫别人吃,这都是人与上帝的关系,基督徒要过敬虔且敬畏神的生活,就要学会在吃上训练自己。既要自己学会吃饱,也要学会喂养别人,让别人得到饱足。
耶稣听见了,就上船从那里独自退到野地里去。众人听见,就从各城里步行跟随他。
耶稣听见了施洗约翰的死迅是非常悲痛的,所以就独自退到旷野。圣经当中记载了一些耶稣独自退到旷野的事,这里又写到了。相信耶稣是到旷野祷告去了。耶稣当然知道施洗约翰作为他的开路先锋,是为他预备道路的。耶稣也知道施洗约翰是死于一群淫乱之徒的手,更是死于那个淫乱的时代。耶稣也知道施洗约翰是为自己而生的,也是为自己而死,他也将要死于这个淫乱时代的淫乱徒的手。求主加添我们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生活在这个淫乱的时代但能够过分别为圣的生活。不要这个时代同流合污。
6:30 使徒聚集到耶稣那里,将一切所作的事、所传的道全告诉他。
从主到主:从主得着道、力量、能力,结束一段后,再回到主那里。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向主交账,求得主的满意,而不是求人的满意、求自己的满意,将一切荣耀都归给主。要不断从主那里支取我们的需要。因为主已经给我们预备好了,我们所做的,就是到主面前,凭着信心支取。实际上,我们知道这些使徒(耶稣的十二个门徒)平时跟随耶稣是尽心尽力地跟随的,他们从主耶稣那里得着了宝贵的教导。他们顺服主的差派,努力为主做工,是大有果效的。这让我们看到,我们要为主做工,必须注重平时的预备。光靠临时的预备是不行的。
6:31 他就说:“你们来,同我暗暗的到旷野地方去歇一歇。”这是因为来往的人多,他们连吃饭也没有工夫。
可见主体谅他们的劳苦,主当然更劳苦了。需要收割的庄稼多,工人少呀。一位废寝忘食的仆人的形像。主的工人也是需要休息的。但愿我们都有彼此相爱的心。一些时候,有些人可能只从自己的角度来思考,来看问题,来处理事情,只要求别人做出牺牲。忘了要彼此相爱,忘了自己也要做出牺牲。就是在从别人那里得到爱时,也要付出相应的爱,甚至是(最好是)用加倍的爱回报别人,因为很明显,各人从神那里所得的恩赐是不一样的,各人从神那里所得的礼物也是不一样的。但主给我们的原则是无论谁都要把最好的献给神。
6:32 他们就坐船,暗暗的往旷野地方去。
6:33 众人看见他们去,有许多认识他们的,就从各城步行,一同跑到那里,比他们先赶到了。
虽然是暗暗地,不想叫众人知道。还是让他们看到了。他们的需求实在是太大了,他们渴慕的心也是强烈的。雅1:4 愿你吸引我,我们就快跑跟随你。这里无形之中又形成了一个对比,一边是像希律、宗教领袖、法利赛人等对旧约非常熟悉的上层人士不接受主耶稣,一边是成千上万的普通群众饥渴慕义地跑到主耶稣那里,抓住机会来到主面前,接受天国的道,悔改跟随主。太5:3 (耶稣说)“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5:6 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5:8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 神。感谢主,最先悔改跟随主的人就是这些普通的群众,因为他们没有复杂的意念,他们就是简单地相信。这就是信主耶稣的窍门,简单地相信。在开始是这样,在信的过程中也是这样,没有复杂的需求,就是简单地相信,简单地跟随。这些跑到主耶稣面前的人真是有福的。接下来我们就会看到这次神迹使他们实际地吃饱。但主耶稣告诉我们,太4:4
耶稣却回答说:“经上记着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 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灵里的饱足比身体的饱足更重要。当然他们来到主面前,是非常荣幸地听到了天国的道。他们真是得饱足的人。主耶稣就是神,在旧约里没有一个人能够见神的面,没有一个敢见神的面。因为不圣洁的人不能见神的面,不圣洁的人见圣洁的神只能死。但是这些跑到耶稣面前的人,他们所见的耶稣就是神。清心的人就是心里只有主的人,就是有一个简单的心的人。
唐崇荣牧师有一次到国外一个偏远的地方传道,他看到一群人带着大刀、长矛等武器,带着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具,他很奇怪,后来才知道他们是来听道的,因为他们走的路太远,在原始森林里又没有饭店之类的,就只能远打猎边赶路,走了很多天才来到听道的地方。唐牧师见他们如此,非常感动。当我听到这样的见证时,我也非常感动。以前聚会的地方少,讲道的少,一些人需要步行五六个小时才能赶到聚会的地方。这样人真是有福的,因为他们用实际行动表明他们是清心的人,他们有饥渴慕义的心,他们的条件虽然艰苦,但是他们为了亲近神,为了听道,愿意舍弃自己,愿意自己做出牺牲。他们真正有福。就是现在,在中国许多偏远的地方,他们要能够听道,也还是不容易的。中国的大量的农村,缺乏讲道人,但是凭着信心、凭着热心,不断地得到依靠主的力量。可能他们听不到讲得很深刻的道,听不到相对来说讲得很精彩的道。但主从来不看外表的一切,主只看人是否有一颗真正向着主的心。其实不用说远处,就说咱们市里,那一个姊妹说,北营、南营有一些信徒没有讲道人带领他们,他们不再聚会了。这是我们知道的,我相信还有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但是我们是幸福的,每周都有专门讲道的,就是平时弟兄姊妹有什么需要,也能够得到相对的满足(当然可能弟兄姊妹有些时候不好意思提出来,那是另一回事。但请弟兄姊妹有什么需要一定不要不好意思提出来。记住: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但是另外一方面很多人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教会里有那么好的条件却不知道珍惜,不知道抓住机会聚会敬拜神,听道,相反总是找各种理由不聚会,找各种理由远离神。如果这些人看到这些经文,想一想自己的实际,就好了。但很多人知道这些经文,却不知道联系自己,让自己警醒。感谢主。求圣灵带领,让我们知道我们应该抓住机会,想方设法地到主面前亲近主,不是寻找各种理由远离主。看看他们,是如何到主面前的。他们是跑到主面前。他们害怕不能听到主的全部的道。害怕错过了什么。因为他们的努力,结果他们就比主耶稣他们先赶到那里了。这实在是美好的见证,这实在是美好的信心。这实在是讨主喜悦的事情。雅1:4 愿你吸引我,我们就快跑跟随你。这实在是对我们每一个信徒美好的鼓励。在很多聚会的地方每次都有迟到的人。这几节经文实在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当然了,虽然有些人身体没有迟到,但他们的心却是迟到了。什么意思?很多人聚会只是应景、报到而已。他们心里还揣着好多搅扰他们的事没有放下。现在手机方便了,所以有些人一边聚会一边在等着某个人的(或某些人的)电话。有些人不耐烦地等着快快聚会结束,他好去处理某些事情,接孩子了,做饭了,会客人了,等等。反正心里是不清的。这些跑到主面前在那里等着主耶稣的人,他们心里一定不会有什么其他的事的搅扰,他们的心一定是清的。想一想那些边打猎边赶路到聚会点的人,想一想那些为了聚会半夜就起来,赶几个小时到聚会点的人,想一想那些至今还没有人带领他们、喂养他们的人,我们现在有这些好的条件。我们真应该好好地反省。我们要悔改,我们要舍己。我们再也不能白白地占有主所赐给我们地地土,白白地占有所赐给我们的时间。我们要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表明我们向着主的心。我们要广传福音,多做主工,用这样的行动表明我们对主耶稣十字架上的牺牲所应该有的感恩之心。求主带领我们,求圣灵充满我们的心,让我们不再轻看主所赐给的一切。主所赐给我们的身体、财物、时间都是主让我们用来感恩主的。我们只是把主所给我们的再给主。如果一个小孩子从父母亲人那里得到一大包糖果,再给父母亲人一点点儿,还不舍得吗?小孩子如果不舍得,大人就会知道他们太小气,太不懂事。我们如果不知道回报主,用我们所有的为主做工,我们也是太不懂事的小孩。
当然他们有些人可能并非出于信心,而是因为看到主行的神迹,而期望得医治等现实的需要,所以等主宣布祂要被钉死时,很多人不能接受“从此众人多有退去的”,而且也是“这飞奔而来的群众”最后“欢呼”主被钉十字架,门徒虽然退却,但他们却是哀伤。
信徒不要像那些人一样,因神迹而跟随,因逼迫而“飞奔而去”。我们无论何时都要坚定脚步跟随主。
6:34 耶稣出来,见有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于是开口教训他们许多道理。
怜悯他们:耶稣又没有休息。也肯定是又没有工夫吃到饭。但主的慈爱是满满的。想一想我们,是不是在弟兄姊妹有需求的时候,找出种种理由推辞呢?求主给我们力量,让我们有主的心,随时满足弟兄姊妹的需求。
主耶稣满有包容的心,尽管到主面前的人心里有种种不同的需求。但主从来没拒绝他们,也绝不会因为自己没有吃饭、没有休息,就生气他们的到来,就把他们赶跑。主耶稣真是满有慈父的心肠呀。求主也给我们一颗包容的心,剔除我们挑剔的心。求主赐给我们一颗慈爱的心,剔除我们冷漠的心。
主耶稣开口就来,教训他们许多的道理。可见主耶稣有多么好的预备。这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功课,我们要在平时的功夫里好好做各样的预备。无论是传道人,还是其他工作,都是如此,否则,当需要来到的时候,我们就会捉襟见肘,难以应付了。
6:35 天已经晚了,门徒进前来,说:“这是野地,天已经晚了,
6:36 请叫众人散开,他们好往四面乡村里去,自己买什么吃。”
从这两节可以看出门徒的爱心不够,信心不足。门徒考虑的是自己。耶稣考虑的是他们,耶稣不仅用道来喂养他们,也用食物来喂养他们。耶稣恨恶罪,却无限关爱因罪与神爱隔离的人。这太值得我们学习了。许多传道人就是如此。上个世纪到中国的那些传道人,他们不仅给人传道,还给人医治,还募捐建学校,办医院、开工厂。等等。实际地解决他们的生活难处。一些传福音的人窍门就是在生活中让那些人享受到实际的爱。让他们感觉到一个信主的人确实跟不信的人是不一样。他们看到信徒的好行为,得到信徒的爱,就被吸引来了。这就是主耶稣教导的要实际地满足别人的需求。不能光用空话教训他们。
6:37 耶稣回答说:“你们给他们吃吧!”门徒说:“我们可以去买二十两银子的饼,给他们吃吗?”
耶稣清楚知道门徒没有能力及方法喂饱五千多人。但耶稣这命令,为的是使门徒对饥饿的众人有责任感。当然这责任不仅是提供众人肉身的粮食,也意味着用神的话喂养他们的灵魂。这也是今日教会应承担的使命:要传神的道,救赎正走向死亡的人。向世上不幸的人伸出救济的慈善之手。
耶稣是训练他们的信心,也是教训他们学会依靠神。要把他们引向主耶稣,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他们所跟从的主。因为耶稣知道这个时代是一个邪恶淫乱的时代,因为没有神的道在他们,他们需要听神的道,但他们还不知道吃神的道,更不知道耶稣就是他们的生命之道,耶稣就是他们的生命之粮,所以要把他们引导到这真理上来。更是把众人引导到这真理上来。也是用自己的道涤除这个时代的属灵的淫乱。他们心中不是缺少神的道,而是他们没有把神的道当成生命的粮吃了,消化了,无形之中行出神的道。所以这个五饼二鱼神迹四位作者都写下来了。
6:38 耶稣说:“你们有多少饼,可以去看看。”他们知道了,就说:“五个饼,两条鱼。”
有一个门徒,就是西门彼得的兄弟安得烈,对耶稣说:
“在这里有一个孩童,带着五个大麦饼、两条鱼,只是分给这许多人,还算什么呢?”
主耶稣要把这个荣耀机会给愿意奉献的人。这是神做工的一贯原则。
这个小孩的信心是大的,奉献的心也是大的。因为他的奉献之心,他得的就更多了。这就是主耶稣所说的: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前提就是要凭着信心舍得奉献,要甘心乐意地奉献。凡是不舍得奉献的,将他现有的也给他拿走。所以我们要向这个小孩一样学习做一个甘心乐意、抓住机会奉献的人。不是有余才奉献,而是把仅有的完全奉献出来。
耶稣的门徒只看到人的有限,只看到物质的贫乏,忘记了主的丰盛。忘记了主所行的那些超出想像的异能。我们看到自己的缺乏是好事,看到自己的缺乏不要灰心,更因为自己的缺乏单单仰望主的富足。主也确实能够满足我们的富足。太7:7“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太7:8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主耶稣在世的时候,把这样的权柄与荣耀同样赐给了他的门徒。主耶稣复活升天之后
,也同样把这样的权柄与荣耀赐给了我们。腓4:13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我们代表主活在世上,我们要配得这样的权柄与荣耀,单单地仰望主,好好地装备我们,好好地为主做工,使来到我们面前寻求的,能够得到满足。
6:39 耶稣吩咐他们,叫众人一帮一帮的坐在青草地上。
6:40 众人就一排一排的坐下,有一百一排的,有五十一排的。
顺服:不知道接下来如何,但唯一做的就是顺服。
秩序的原则:神用六天创造,这是秩序。各从其类这是秩序。神让人管理园子,这是秩序。神所赐下来的命令,都是为了秩序。
这是一种管理的规则。避免哄抢,便于分。
6:41 耶稣拿着这五个饼,两条鱼,望着天祝福,擘开饼,递给门徒,摆在众人面前,也把那两条鱼分给众人。
耶稣始终给我们一个良好的祷告的榜样,求神的旨意的成全。奉献了,破碎了,就收获更多。这就是生命的原则。一粒麦种若不死了,就不能结出新的子粒来。我们若不奉献出来,就不能得主的丰盛。我们若不让主破碎我们,就不能被主使用,就不能活出新的生命来,就不能有主的生命在我们的生命里。就不能不新的样式,就不能让众人得饱足。
6:42 他们都吃,并且吃饱了。
耶稣受洗之后,在旷野禁食四十天后,魔鬼所来做的第一个试探就是:4:2
他禁食四十昼夜,后来就饿了。4:3
那试探人的进前来,对他说:“你若是 神的儿子,可以吩咐这些石头变成食物。”但是耶稣胜过了这个试探,他没有为了自己方便而行神迹。而耶稣在这里,为了这些没有饭吃的人行了这个神迹。
他们吃饱了,耶稣对门徒说:“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来,免得有糟蹋的。”
教导他们要爱惜,绝对不能因为是神迹就不爱惜了。
6:43 门徒就把碎饼、碎鱼收拾起来,装满了十二个篮子。
这十二篮子是远远超出那五个饼和两条鱼的。这就是奉献的原则。把东西奉献出来,不但让众人得到饱足,而且得到了比原来的还多。这在实际生活中是有很多见证的。
6:44 吃饼的男人共有五千。
加上妇女和孩子,大概接近一万人了。同时我们看到,主耶稣的道是实在大有能力的道。主耶稣给这么多人传道,就是一张嘴,没有现代化的扩音设备,是很辛苦的。但主宁愿不吃饭,宁愿不休息,宁愿自己辛苦,也要叫来寻求他的得到饱足。这实在让学习。今天,很多为主做工的人,也是如此。我们当珍惜他们的工作,回报他们的工作。他们是为主而工作的。我们回报他们,就是回报主。
众人看见耶稣所行的神迹,就说:“这真是那要到世间来的先知。”
耶稣既知道众人要来强逼他作王,就独自又退到山上去了。
耶稣所传的道是给他们的启示,耶稣所行的事也是给他们的启示。这些启示都一个个和旧约当中的预言相印证着。使他们更加确信耶稣就是他们所盼望的弥赛亚救主。但他们的心思意念也有不对的成份。这就是他们也同样想着耶稣做他们的王,建立地上的世俗的强大的王国。耶稣知道众人的心思意念。很简单,这么一个大有能力的人,如果做了他们的王,不但能很轻松在打败他们的敌人,统治他们的罗马人,而且吃的、用的都这么简单地能就得到,那不是再幸福不过的事了吗?但耶稣不是为此而来,所以耶稣就独自又退到山上去了。一方面是躲避他们,一方面是向天父祷告。耶稣的门徒是从主到主的工作,耶稣也是做出了榜样的,他是从父到父,只以天父的事为念。他所做的一切,没有一件是出于他自己的,都是出于天父的。感谢主,但愿我们也单单地仰望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我们所做的一切,没有一件是出于我们自己,都是出于主耶稣的恩赐。不要忘记要把一切盛赞、荣耀都归给主耶稣。
他们到主面前,都有各自的心思意念,但他们可能不会想到会意外地亲自享受了这个五饼二鱼使五千多人吃饱的神迹。到主面前来的,超出他们的所思所想。单单地仰望主的人,主所给他们预备的,比他们自己所期望的还在丰盛,是他们所想到不到的丰盛。
这个美好的、奇妙的神迹。把耶稣是生命之粮启示给他们,也启示给世人。接下来,约翰福音6:22-59耶稣启示他就是生命粮。耶稣告诉他们,他的肉是可吃的,他的血是可喝的。确实如此。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耶稣所行的神迹之二十——四千人吃饱(上)
耶稣所行的神迹之二十
四千人吃饱(上)(可8:1-9,太15:32-38)
这个神迹与以前我们讲过的五饼二鱼吃饱五千人有许多类似之处,都是用饼和鱼为行神迹的材料,都是让很多群众吃饱,都是最后收拾许多剩余的饼和鱼。所以,有的人认为这是同一件事。但是,我们通过仔细对比之后,可以肯定的说,这就是两件事不同的事,因为区别之处更是显而易见的。
①.上一次群众与主同在一天,这次是三天;②.上次吃饼的男人有五千,这次是四千;③.上次群众以犹太人为主,这次是以外邦人为主;④.上次用五个饼两条鱼,这次用七个饼几条小鱼;⑤.上次是小孩的饼,这次是门徒的饼;⑥.上次剩下十二蓝,这次剩七筐子。⑦.上次地点是在伯赛大,这次是在低加波利
一.主耶稣的怜悯
1.跟随主的人不致缺乏
我怜悯这众人,因为他们同我在这里已经三天,也没有吃的了。
这些众人已经与主同在三天了,他们并不是为了要吃到免费的食物才与主同在这三天的,而是要听主的教训。如果此时耶稣打法他们回去,他们也会很满意的,因为听见了许多宝贵的真理。但是,主耶稣有怜悯之心,不忍心看着他们饿着肚子回去,免得路上困乏了,其中还有远路来的人。如果与此同时,在另一个地点,有一群赶集的人也饿着肚子,耶稣不会去为他们如此去行一个神迹。对于跟随主的人,神对他们有格外的恩惠,他们必不致缺乏。我们今天都是跟随主的人,所以,不必为前面任何未知的事情担心忧虑。如果我们没有信主,确实一切都要靠自己去努力、去打算。但是,现在我们既然跟随了主,主就必要付我们一切的责任了。神不是远在天上不关心我们的需要,而是神就在我们心里,祂是我们的父,供应我们一切的需要。象吃什么、穿什么、喝什么这些事情都是外邦人要追求的。我们只要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这一切基本的生活需要,神都要加给我们了。
妇人怎能忘记怀中吃奶的孩子,不怜恤她所生的呢?既或是有忘记的,神也总不会忘记我们。但是,当我们的经历与神这样的应许不一致的时候,我们也不必急于埋怨神。我们可以等到有一天亲自面对神的时候再质问祂吧。今天有许多事情,我们好像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我们会误会神的作为。或许,到时候你也就不问了,发现神的作为尽善尽美,祂在我们身上一切所做的都有慈爱。祂的应许没有一句不是真实的。
我们基督徒的喜乐从哪里来?不是来自于信主时间短长短,也不是来自于会背诵多少圣经的经文,也不是来自于心理学的辅导,而是来自于对神的信心。我们可以从世界上学一个比方。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回忆一下,你这一生中什么时候活得最轻松快乐?差不多的答案都是——做小孩子的时候。那时候什么都不用你忧虑打算,你只管去玩,玩累了就回家吃饭,摆上什么就吃什么。少年不识愁滋味。不是只有富人家的孩子快乐,穷人家的孩子是一样的快乐。孩子是最容易满足的,只要有父母在身边就够了,那就是他的一切需要。住高楼的孩子快乐,住草房的孩子也快乐。如果是大人,住在草房里,他见到住高楼的大人,自己会觉得抬不起头,可是,住草房的孩子没有这种感觉。穷人家的孩子回到家了,只要有口饭吃就快乐了,可是大人却快乐不起来,这是因为大人要考虑很多的事情,比如给孩子吃什么啦、哪里去挣到钱交学费啦、生病没钱看病怎么办啦、孩子长大结婚怎么办啦……。这是他要负担的责任。孩子轻松快乐是因为这些都不需要他操心,他只需要简单的把信心放在他父母那里就够了,什么也不用他管。我们今天称天上真神为我们的‘父’,这不是随随便便的一个称呼,祂确实承担起我们父亲当付起的一切责任。如果我们今天虽然称他为父,可是,因为对神没有信心,如果我们处处还想自己来做大人,什么都自己考虑、预备的话,这种基督徒必定没有喜乐。因为他承担的角色不对了,他也不信神的话。诗篇23篇第一节就说“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有人或许说,大卫不缺乏,但是不能保证我们也不缺乏呀!耶和华是大卫的牧者,也是我们众人的牧者。新约约翰福音10章里,主耶稣说,祂是好牧人,我们是祂的羊,祂会保护我们、供应我们。如果我们不信神的话,我们就会失去许多本该从神那里得到的恩典。
神给我们的供应是“不致缺乏”,而不是“极大的丰富”。因着人里面的贪欲,神给的是‘不致缺乏’,人却因着想得到“极大的丰富”而常觉得缺乏,希望神能给自己多多的积攒,然后自己就敢买东西了,不然用光了怎么办?许多人成为基督徒之后,仍然非常吝啬小气,天天算计,对自己都是舍不得花钱,只知道一味的攒钱、净想得免费的好处。如果让他们奉献、施舍更是不可能。这正是因为他们没有信心。神是量出为入。我们只要不是浪费钱,但是,正常该用的钱尽管放心的去用,用光了神还会加给,神的供应是无限的丰富。如果最后我们因为缺乏而饿死了,神的损失比我们更大。我们损失的只是一个肉身的生命,而神的损失却是祂的信实的应许成为了谎言,就算我们不提意见,撒但也会嘲笑神的。我们都看过诸如莫勒等人的见证,他们用自己的一生来证明神是可靠的,无论任何事,只要单单借着祷告告诉神是可以的。他们从来不将需要告诉人,也不暗示或变相透露给任何人,有时候遇到很大的困难常常很玄很玄了,可是最终神还是及时供应了,神的应许没有落空。今天,有的传道人一面声称自己凭信心生活,一面却将自己的缺乏告诉别人。也有的在盖教堂过程中,一面高喊神必定会供应我们建堂需用的口号,一面却不断告诉人还差多少钱,然后劝捐、索捐。这都不是真正的信心。
神不喜欢我们因为怕将来没有了而去多多的积攒,这种行为其实是贪欲作祟。旷野的以色列人,他们由于要不断行路,无法种植粮食,是神供应了他们四十年,他们从来没有缺乏。神不喜欢他们积攒,每天从天上给他们降下食物。神告诉以色列人每天收每天的份。可是,有的以色列人或许担心明天不降了怎么办、明天下雨了怎么办、明天起营换地点了怎么办等等。于是,他们多收取一些放着。多收的吗哪就生虫变臭了。
后来,他们又吵闹着要吃肉,神对摩西说,神要给他们吃整整一个月的肉,吃到他们一提到肉就腻了。摩西也不敢相信这件事,于是对神说:“旷野行走的仅男丁就有六十多万耶!您还说‘给他们吃整整一个月的肉吗?’难道您要把海里的鱼都聚拢过来吗?”我们常常也总是只看眼前困难的巨大,以致产生忧虑。却忘了神是创造天地的主。所以,神又对摩西说:“耶和华的膀臂岂是缩短了吗?现在要看我的话向你应验不应验”。摩西也不知道,在这茫茫的旷野,神会怎样解决百姓吃肉的问题。只是照着神的话告诉了百姓。这群不信的百姓怀着忐忑的心情观看事情会怎样收场。不料一场大风吹过,眼前的景象就令他们惊得是目瞪口呆。在营的四围黑压压看不到边的全是鹌鹑,足有三四十里之远,也不知道从哪里飞来的。神的预备真是奇妙,鹌鹑这种鸟既飞不远又飞不高,如果是麻雀的话,就怕人会很累也逮不到几只。而且鹌鹑的肉营养价值很高,素有‘动物人参’之称,还有医疗保健功效。鹌鹑飞的高度距地面两肘(约
0.9米),约接近人的腰部高度,正适合捕捉。于是大家都出去捕捉。神答应他们可以吃整整一个月的肉,可是,因着人里面有贪心,就怕被别人逮完了怎么办,或是又都突然消失怎么办。就将神的应许忘了。所以,大家什么也不做了,都去逮鹌鹑了,吃不完也要逮,都希望多积攒一点防止将来没有了怎么办?说到底就是不信‘跟随主的必不致缺乏’这一神的应许。百姓为了捕捉鹌鹑,夜里连觉也不睡了,他们捕捉了一天一夜又一整天了,最少的也捕捉了十贺梅珥,算下来大约有四十~六十脸盆之多,他们吃得完吗?很多人都有一种不好的心理——多攒一点用着才放心。当时的以色列人也是这么想的,多逮一些存着然后吃着才放心,如果能吃二十只,今天就取二十只,那吃完了就没有了,心里多不踏实。他们的这种心理、做法实在让神愤恨,于是,肉在他们牙齿里尚未嚼烂的时候,神就用『最重的灾殃』攻击他们,因此那地方便叫作基博罗哈他瓦,就是‘贪欲之人的坟墓’的意思,因为他们在那里葬埋那起贪欲之心的人。最后他们也没有吃到一个月的肉,这不能怪神没有能力给他们,而是怪他们不相信神,就靠自己多多积攒希望能吃一个月,这样的贪心反倒破坏了神的供应。
其实,今天我们想一想,我们何尝不象这些百姓呢?如果当时就是我们,看见其他人都在拼命积攒鹌鹑,难道我们不想趁着机会为将来多攒一点吗?如果今天你有机会赚到一千元钱,你还会来参加主日聚会敬拜神吗?你是相信将来神必有预备,还是认为自己多积攒一点才是更为可靠的办法呢?
跟随主的人必不致缺乏,可是为什么有的基督徒却缺乏了呢?这里面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假的缺乏,是有神特别的安排。我们看到连保罗这么好的圣徒,却也常常缺乏。【林前4:11】
直到如今,我们还是又饥又渴,又赤身露体,又挨打,又没有一定的住处。【林后11:9】我在你们那里缺乏的时候,并没有累着你们一个人。圣经一面说‘只要先求神的国、神的义,吃什么、穿什么,神都要加给我们了’,可是,另一面保罗肯定先求神的国神的义了,但是他却常常缺乏了,不但保罗缺乏,几乎使徒都是缺乏的,还有非常爱主的马其顿的教会却也是『极穷』的光景,士每拿的教会灵性富足可是物质贫穷,而老底嘉的教会物质上是富足的,一样都不缺了,可是,主却说他们是贫穷、困苦、瞎眼、可怜、赤身的。连主耶稣也是常常缺乏,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这种缺乏不是真正的缺乏。所以保罗说‘看似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可是,他们确实是一无所有呀!神要用他们做受苦的见证,而且常常是做在工人的身上。因为人常常都喜欢与其他人比较,如果不如别人的话,心里就会有埋怨。而神把使徒们明明的列在『末后』,好像定了死罪的囚犯一样,可是,他们的付出、他们的热心又是那样的完全,无形之中就激励了其他的弟兄姊妹。如果保罗也像今天的某些工人那样,拿着与丰厚的薪金,用着最先进的手机,住着宽敞的别墅,开着名贵的跑车……,过着这一类所谓的‘荣耀神’的生活的话,他们的权柄、能力就会大打折扣。保罗对物质的需要很低,有一点点就满足了,他已经得了秘诀,无论什么样的境况他都可以知足。从外面看,他是一无所有,可是,真的有需要的话,神也会奇妙的给他预备。比如,他说,他早就有意到罗马去,在那里得一些果子。可是,这趟船票可是很值钱的,保罗哪有这么多钱。神的预备是奇妙的,将保罗以囚犯的身份押送过去,船票既可以免了,还不会遇到盗贼的危险,虽说是犯人,可到了后来比船长还受尊重。
一个人缺乏不缺乏,和外人没有关系,完全是他自己的感受。外人看保罗好像一无所有,可是他自己觉得样样都有,那他就是不缺乏的人。有的人,你看他很富有,可是,他自己或许总觉得自己很缺乏,那他就是一个缺乏的人。保罗觉得自己不缺乏,主要是因为他有颗知足的心。中国现在有钱的老总、企业家也挺多了,可是由于他们不知足,总觉得自己还不够,如果叫他们捐点慈善款是非常困难的。这种人是有钱的穷人,说他们穷,是因为他们穷的拿不出来。他们仍觉得缺乏。保罗虽然一无所有,但是保罗很富,因为他什么都能拿出来。他觉得自己一样都不缺。马其顿教会穷吗?其实,马其顿教会也最富,因为他们非常乐捐,他们能拿出来。哥林多教会富吗?其实,他们很穷。连保罗这么低要求的传道人都不能养活,还要保罗自己亲手工作养活自己。很多世人虽然很富了,却有着一颗穷人心,舍不得吃、舍不得用,可能为了几块钱与人吵架。
第二种情况是真的缺乏。造成真正缺乏的原因有很多:
⑴.懒惰:【箴6:6-11】&
懒惰人哪,你去察看蚂蚁的动作,就可得智慧。蚂蚁没有元帅,没有官长,没有君王,尚且在夏天预备食物,在收割时聚敛粮食。懒惰人哪,你要睡到几时呢?你何时睡醒呢?再睡片时,打盹片时,抱着手躺卧片时,你的贫穷就必如强盗速来,你的缺乏仿佛拿兵器的人来到。
懒惰是人老肉体的一个本性,因为人的身体有限,会累,累也是一种痛苦。可是,绝大多数的人为了糊口,又不得不去汗流满面的工作。为了避免这种这种痛苦,人就想着法的懒惰。有的人为了可以懒惰,合理合法的争夺一些清闲的工作;有的人为了可以懒惰,希望靠歪门邪道立刻暴富,还有的人为了懒惰,不惜用自己的青春、容貌去换取。
这段圣经告诉我们,懒惰的人应该去察看蚂蚁的动作。我们观察蚂蚁就会发现,任何一只蚂蚁都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从没有一只偷懒躲在哪里睡大觉的。它们如此殷勤并不是靠蚂蚁首领去监督着才这样的。(虽然我们平时对个别蚂蚁也称蚁王,但是,蚁王不是管理蚂蚁,只是生育蚂蚁)。而人呢?被监督着还要想着办法的耍奸使滑。蚂蚁社会是实行‘大/锅/饭’的,它们辛辛苦苦拖回来的食物,到了冬天,它自己不一定能吃到,可是,它们还是为这整个集体殷勤劳动。它们完全可以偷懒,然后回去吃别人拖回洞中的食物,还不会被别人发现。
基督徒若是懒惰,则有可能会缺乏的,这样的人缺乏了,不能怪神为什么不给我们,天上的飞鸟不种也不收,那是因为神没有赋予它们这种本领,它们要做的就是出去寻找食物。可是,上帝给了我们手脚、给了我们智慧。我们需要殷勤工作,为社会创造财富,为自己赢得收益。
⑵.急躁:【箴21:5】
殷勤筹划的,足致丰裕。行事急躁的,都必缺乏。
这就是说,我们做事情要冷静。若是不筹划急躁了,有可能因着一次的急躁行事,就会影响我们一生,甚至是连累一家人都跟着变得缺乏。比如,现在中国在严查酒后驾驶,新闻中多次以这样的内容教育国人。有的驾驶员接连撞死、撞伤多名路人,可能此人并非是那种大奸大恶之人,甚至可能还是比较善良的人。他本以为自己没醉,还可以开车,自己已经是多年的驾驶员了开慢一点就是喽。其实,这就叫行事急躁、没有筹划。结果遇到突发事件,自己反应迟钝了,或许错将油门当刹车了。大祸就这样酿成了。他并不是故意要伤害人,也没有主观恶意,只是由于自己的草率造成了严重后果,本来幸福安宁的一家人,家庭条件或许也很优越,可是,因为他的一次急躁,所有的积蓄可能都要全赔进去,甚至自己还有触犯刑律。他真是懊悔死了,这个事情只要事前多想一想,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当然,我们许多的急躁行事,并不是每一次都会造成这种严重损失的。但是,小一些的损失谁也不愿意发生,更何况我们根本不能预料后果的大小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耶稣使五千人吃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