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村有个赵嘎子全集埋着一个候连长

糗百大兵系列之二十五《这是一个辩证关系》——割就割吧!四营有个老兵油子,大错不犯,小错不断那种,当兵三年什么都没混上,反正快复员了, 也没人管他,于是经常不假外出,是我们禁闭室的常客了。有一天正站岗,来了五六个人,拿着感谢信,举着锦旗要找团长。后来搞明白,老兵油子跑到乌鲁木齐去玩,路过一个工地,有人喊解放军救人啊!他跑过去一看,一个工人下到污水井清淤,结果氨气中毒昏过去了,其他工人干着急都不敢下,看到他穿着军装就把他喊过来了,这货挺贼的,叫工人拿了两根绳子,自己绑一根,就下去了,凭着二劲给中毒的工人绑上绳子然后自己直接就不行了,上面的工人赶紧把两人拉了上来,真是福大命大,经过抢救,两个人都脱离危险了。施工单位问他哪个部队的,他一想自己是不假外出,害怕关禁闭,死活不肯说,趁人不注意悄悄跑了。这下把人家施工单位感动成啥了,好在前面有个人留了个心眼,在他昏迷的时候把他士兵证上的姓名和部队番号记下了。就有了后来这一出。可笑的是,当连长找他了解情况的时候,他还失口否认,直到人家施工单位指着他大喊,就是他。他才没办法承认了。把人家感动的啊。说部队培养了雷锋一样的好战士啊!都这样了还不承认做好事,敬佩敬佩。后来团里把他的事迹报师里,师里又报军区,直接给了个二等功,并且保送上军校。不过他是一个月后才知道的喜讯,因为违反条例,他还是被关了一个月的禁闭,有天给他送饭,他还开玩笑说,早知道就不救那个sb了,害得关一个月禁闭,我就开玩笑说,那你还救,要是没救出来你在搭进入咋办?他笑了笑说,你以为我想去救,我傻啊不知道这是玩命的,问题是尼玛我穿着军装啊,说实话我要穿便装我也许就看看就走了,但人家喊我解放军呢,我就是再怕,也得硬着头皮下去,就是明知是死也得下.....有人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也有人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部队其实一样,五湖四海各色人等相聚,正直也好,龌龊也罢,壮志也好,浑噩也罢,英雄也好,混蛋也罢,其实这些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部队会让你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当你穿上军装的那一天起,你就不是你自己了,你会知道,你穿的那不是一件简单的普通的装饰着几个徽章的衣服,你穿得就是一种传承,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一种不记任何代价的付出。这不复杂,就是一个简单的辩证关系,穿上这身军装后,你会产生一种庄严的厚重负责感,同时也会感到浑身一阵轻松,因为,从那天起,当你在遇到生死悠关的时候,你不会在费尽脑子犹豫不决思前想后到底出不出手了,这身军装会让你直接向前,向前,向前.....
13343 好笑
这个必须顶
向解放军致敬!
后才能发表评论糗百大兵系列之二十五《这是一个辩证关系》——割就割吧!四营有个老兵油子,大错不犯,小错不断那种,当兵三年什么都没混上,反正快复员了, 也没人管他,于是经常不假外出,是我们禁闭室的常客了。有一天正站岗,来了五六个人,拿着感谢信,举着锦旗要找团长。后来搞明白,老兵油子跑到乌鲁木齐去玩,路过一个工地,有人喊解放军救人啊!他跑过去一看,一个工人下到污水井清淤,结果氨气中毒昏过去了,其他工人干着急都不敢下,看到他穿着军装就把他喊过来了,这货挺贼的,叫工人拿了两根绳子,自己绑一根,就下去了,凭着二劲给中毒的工人绑上绳子然后自己直接就不行了,上面的工人赶紧把两人拉了上来,真是福大命大,经过抢救,两个人都脱离危险了。施工单位问他哪个部队的,他一想自己是不假外出,害怕关禁闭,死活不肯说,趁人不注意悄悄跑了。这下把人家施工单位感动成啥了,好在前面有个人留了个心眼,在他昏迷的时候把他士兵证上的姓名和部队番号记下了。就有了后来这一出。可笑的是,当连长找他了解情况的时候,他还失口否认,直到人家施工单位指着他大喊,就是他。他才没办法承认了。把人家感动的啊。说部队培养了雷锋一样的好战士啊!都这样了还不承认做好事,敬佩敬佩。后来团里把他的事迹报师里,师里又报军区,直接给了个二等功,并且保送上军校。不过他是一个月后才知道的喜讯,因为违反条例,他还是被关了一个月的禁闭,有天给他送饭,他还开玩笑说,早知道就不救那个sb了,害得关一个月禁闭,我就开玩笑说,那你还救,要是没救出来你在搭进入咋办?他笑了笑说,你以为我想去救,我傻啊不知道这是玩命的,问题是尼玛我穿着军装啊,说实话我要穿便装我也许就看看就走了,但人家喊我解放军呢,我就是再怕,也得硬着头皮下去,就是明知是死也得下.....有人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也有人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部队其实一样,五湖四海各色人等相聚,正直也好,龌龊也罢,壮志也好,浑噩也罢,英雄也好,混蛋也罢,其实这些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部队会让你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当你穿上军装的那一天起,你就不是你自己了,你会知道,你穿的那不是一件简单的普通的装饰着几个徽章的衣服,你穿得就是一种传承,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一种不记任何代价的付出。这不复杂,就是一个简单的辩证关系,穿上这身军装后,你会产生一种庄严的厚重负责感,同时也会感到浑身一阵轻松,因为,从那天起,当你在遇到生死悠关的时候,你不会在费尽脑子犹豫不决思前想后到底出不出手了,这身军装会让你直接向前,向前,向前.....
13343 好笑
这个必须顶
向解放军致敬!
后才能发表评论糗百大兵系列之二十五《这是一个辩证关系》——割就割吧!四营有个老兵油子,大错不犯,小错不断那种,当兵三年什么都没混上,反正快复员了, 也没人管他,于是经常不假外出,是我们禁闭室的常客了。有一天正站岗,来了五六个人,拿着感谢信,举着锦旗要找团长。后来搞明白,老兵油子跑到乌鲁木齐去玩,路过一个工地,有人喊解放军救人啊!他跑过去一看,一个工人下到污水井清淤,结果氨气中毒昏过去了,其他工人干着急都不敢下,看到他穿着军装就把他喊过来了,这货挺贼的,叫工人拿了两根绳子,自己绑一根,就下去了,凭着二劲给中毒的工人绑上绳子然后自己直接就不行了,上面的工人赶紧把两人拉了上来,真是福大命大,经过抢救,两个人都脱离危险了。施工单位问他哪个部队的,他一想自己是不假外出,害怕关禁闭,死活不肯说,趁人不注意悄悄跑了。这下把人家施工单位感动成啥了,好在前面有个人留了个心眼,在他昏迷的时候把他士兵证上的姓名和部队番号记下了。就有了后来这一出。可笑的是,当连长找他了解情况的时候,他还失口否认,直到人家施工单位指着他大喊,就是他。他才没办法承认了。把人家感动的啊。说部队培养了雷锋一样的好战士啊!都这样了还不承认做好事,敬佩敬佩。后来团里把他的事迹报师里,师里又报军区,直接给了个二等功,并且保送上军校。不过他是一个月后才知道的喜讯,因为违反条例,他还是被关了一个月的禁闭,有天给他送饭,他还开玩笑说,早知道就不救那个sb了,害得关一个月禁闭,我就开玩笑说,那你还救,要是没救出来你在搭进入咋办?他笑了笑说,你以为我想去救,我傻啊不知道这是玩命的,问题是尼玛我穿着军装啊,说实话我要穿便装我也许就看看就走了,但人家喊我解放军呢,我就是再怕,也得硬着头皮下去,就是明知是死也得下.....有人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也有人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部队其实一样,五湖四海各色人等相聚,正直也好,龌龊也罢,壮志也好,浑噩也罢,英雄也好,混蛋也罢,其实这些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部队会让你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当你穿上军装的那一天起,你就不是你自己了,你会知道,你穿的那不是一件简单的普通的装饰着几个徽章的衣服,你穿得就是一种传承,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一种不记任何代价的付出。这不复杂,就是一个简单的辩证关系,穿上这身军装后,你会产生一种庄严的厚重负责感,同时也会感到浑身一阵轻松,因为,从那天起,当你在遇到生死悠关的时候,你不会在费尽脑子犹豫不决思前想后到底出不出手了,这身军装会让你直接向前,向前,向前.....
13343 好笑
这个必须顶
向解放军致敬!
后才能发表评论【东北风】三角山的相思树
&&&&来源:&&&&
&&&&&&字号
原标题:三角山的相思树□姝燕
  深秋的三角山,已经有了些许的寒意,一场初雪虽已融尽,枝头的斑斓却已在秋风中渐渐凋零。大自然又向季节的更深处推进一步。偶尔有樟子松挺拔的身影在山上、路边或隐或现,那顽强的身影,不禁让我想到巡逻在边防线上的官兵。
  越野车像奔赴战场的勇士,车轮带着呼呼的山风向前行驶着,斜阳透过车窗暖暖地洒在身上,可我还在想着三角山哨所的那棵相思树。正是那一次的偶然到访,让我知道了这棵相思树的故事,也让我长久地牵念并牢牢地记住了一位军嫂的名字――郭凤荣。
  视线一点一点拉近了与哨所的距离,我的心率也不由得加快。双脚踏上三角山这一刻,又见眼前的哨所和哨所旁的相思树,仿佛久别的朋友伫立相迎,泪水霎时浸满了我的双眼。
  我把手中的一束白菊花慢慢地放在树下,如同放下我一颗思念的心。我在心里默默地喊了一声:“嫂子您好!我来看您了。我代表边防线上所有官兵的妻子为您献上这束菊花,献上我真挚的问候和敬意。”
  此时,夕阳刚刚落进山坳,天边的余晖披撒在山顶的哨所。我想,这徐徐的晚风,一定会把相思树下的这束菊香,吹到山脚下日夜流淌的努木尔根河……吹到河对面那座寂寞的山头吧,那里是我们的郭凤荣嫂子和老连长长眠的地方。努木尔根河绕过九曲十八弯,弯弯都是她捋不尽的情愁,这条潺潺的河水流多远,她的相思就有多长。
  走下哨所,在一名连队干部的陪同下,我又登上了埋着老连长衣冠冢的山头,衣冠冢里还埋着郭凤荣嫂子的部分骨灰,这是她生前的遗愿。我把手中的菊花轻轻地在石碑前摆放好,深深地为老连长和嫂子鞠了三个躬。我想,他们夫妻安眠在地下也不忘守卫着这片疆土,我心底再一次生出由衷的敬意。
  转身下山时,望着山脚流淌不息的哈拉哈河,想着撒在河流里嫂子的另一半骨灰,我的眼泪再次滑落。我们的嫂子已经去寻找她的爱人,我坚信无论是天涯海角,嫂子一定能找到。
  夜晚,我住在三角山脚下的连队,夜的宁静让我的思绪像无缰的野马,任意驰骋在渺无人烟的边境线上……
  次日清晨,走出连队的大门,望着眼前这条长长的崎岖不平的巡逻路,沿着隐约印下巡逻官兵们或深或浅的脚印,再往前走不远,就见一条河流呈现在眼前,挡住了脚下的路。宝林指着这条河对我说:“河对面还有很远的一段巡逻线路,每次巡逻,都要趟过这条河继续前行很远。20多年前的一个春天,老连长李相恩就牺牲在这里!战友们和当地的老百姓打捞了4天4夜也没能找到老连长的遗体。”
  北疆的五月,依然是春寒料峭。上路巡逻的官兵必须穿着厚厚的棉衣才可出行。每一次巡逻,老连长都会很认真地检查好马匹和随身的必备品。那天,李相恩老连长又和往常一样,带着两名战士骑马走在这条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巡逻路,这条路上四季的变换,如影像般刻在老连长的心里。路上每一段林子的疏密以及哪棵松树和白桦树的位置,在老连长的心里都成了坐标物。
  这条巡逻路要经过一条必经之河,冬天还好说,可以走冰道。一旦到了春天开河的季节,就要骑马趟水过河。平时河水不算深,流速也平缓,骑着马很轻松就可以趟过。而那时,正是河流桃花汛极猛的时节,不仅水位增高,水流也比往常湍急,不时还有冰块随着急速的水流漂过。
  老连长骑着马先下河准备趟趟水的深浅时,后边两名战士的马也跟着相继下了河,正在这时一个浪头打过来,其中一名战士的马受惊,把这名战士从马上摔下来,老连长见此情景来不及多想,从马背上一个鹞子翻身就跳进刺骨的冰水中,奋力地营救落水的战士,正当老连长把这名战士推到岸边时,一个更迅猛的浪头打过来,将老连长再次推进深深的漩涡中,此时老连长身上的棉衣已被冰冷的河水浸透,他已精疲力竭,迅猛的河水无情地将老连长卷进滔滔的冰河里,瞬间就没了踪影。
  连队的官兵和当地的老百姓沿着哈拉哈河打捞了4个昼夜,也没能找到老连长的遗体,老连长的爱人抱着年仅两岁的儿子李心赶到这里,在河边守候了30个日日夜夜,几次哭昏过去。醒来时,战友们都劝她回连队休息,可是谁也劝不动她,她就在哨所里守着,哨所地势高,她想在这里看哈拉哈河看得更清楚,更远。可是她喊破了喉咙,哭哑了嗓子,也没能把老连长喊回来。就在老连长走后的第三年,我们的郭凤荣嫂子带着五岁的儿子,在三角山的哨所旁亲手栽下了这棵相思树,她每年带着一点点长高的儿子来这里,守望这条呜咽的河流,为这棵相思树浇水,她把这棵树当做自己的爱人一样呵护。
  这20多年来,我们的嫂子从来没有向部队提过任何要求,政府的关照她也不曾接受,就这样一个人含辛茹苦不仅将年幼的孩子抚养成人,还将老连长的父母养老送终。正当他们的儿子李心大学毕业时,郭凤荣嫂子却检查出肝癌,且是晚期。她很平静地和儿子说,等她走后,一定要把她的骨灰一半撒进哈拉哈河里,一半埋在河对面山坡丈夫的衣冠冢里,这样她就可以和爱人长相厮守,再也不分开。
  2011年,我来到这里是宝林给我讲的这个故事,那时宝林还是这里的连长。在这四年的时光里,我依然忘不掉这个哨所这棵树。如果我不能把李相恩老连长和郭凤荣嫂子的故事写进文字里,我将永留遗憾和愧疚。
  这一次,我又找到已升任营长的宝林,我们像久违的老朋友,推心置腹地长谈。宝林继续给我讲相思树的故事,讲边防线上哨所官兵和家属的故事。这些感人的事迹一次次打动我这个老军嫂的心,我的眼窝一次次溢满被他们的事迹所感动的热泪。我要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地去写这些最可爱的人,写他们身后那些为他们无私奉献的妻子和亲人。边防线就像一条无形的红丝线,紧紧地系着我的心,我已经把长长的相思种在三角山,种在这绵延的边防线上……(姝燕)
(责编:王帝元、汪东伟)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转载]著名战斗英雄刘奎基(俺村的老故事4)
我的纪实系列《俺村的老故事》将陆续发出我所能知道的,并又经对俺刘家村采访收集到的几位前辈和相关的一些老故事。
现已写成发出的老故事有(已链接):
现发出《俺村的老故事》之第4篇《著名战斗英雄:刘奎基》——
俺村的刘奎基爷比俺爹刘柏若小一岁,但按村里刘姓辈分,他与俺爹的爷爷刘玉球的爷爷刘□国是同辈,虽然他与俺爹相互之间都是直呼其名,可俺得称他老祖爷爷,简称他爷。
他俩从刚会跑之后到十二三岁,一直都在一起玩、一起上学。1939年12岁的他到沈阳的奉天新明制钟工厂学徒时他们才分手。后来的1941年1月,刚考上高中的俺爹也弃学来到这家工厂学徒,他俩又到一起了。
1944年3月初,他俩一起从沈阳回到了老家刘家村,17岁的刘奎基爷就到胶东军区北海分区蓬莱独立营便衣连参加了八路军,而当时18岁的俺爹被俺奶奶给看住了——她怕俺爹再离家跑出去,就开始张罗着要给俺爹娶媳妇。参军18天后的刘奎基爷因负伤致残,就回村当了村长,俺爹当书记(即文书)。
日,蓬莱伪县大队大队长长郝铭传和伪六区区长许子东,带百余兵力乘4艘汽船从蓬莱阁下的水城由海上西进,到蓬莱县五区栾家口沿海一带催捐抢粮。刘奎基爷瞒着右臂的残情,带着俺爹和同村的刘伯龄、刘奎龄、王人侠、李常周(《》的弟弟)五人参加了保卫栾家口海防战斗。接着,他们六人到了驻黄县的八路军胶东军区北海分区。
1945年9月俺爹他们五人被编入山东八路军东北挺进纵队去了东北,刘奎基爷继续留在胶东。当时他送俺爹到离俺村有20里远的栾家口港兵站集结时,给兵站首长说他这哥儿们最适合耍笔杆子,耍枪杆子不行。那首长就安排俺爹到纵队政治部主任王振乾伯伯那儿当了宣传员。
他俩再次分手之后,就一直保持着书信联系,见不着面就互相寄张照片。抗美援朝结束之后,他俩隔上几年就见上一次面,直到俺爹去世前几年。
他的英雄事迹很多,网络上都有。我百度了一下“刘奎基”仨字,就多达六千多条。那就把我家保存的他的照片发出来(其中有几张是他弟弟刘才基爷家里保存的),看着照片说说他的老故事。
先说个他以前告诉我的他小时候的故事。
那是约1937年,刚十岁的刘奎基爷领头和他堂弟、刚九岁的俺四叔刘振民等好几个年龄都差不多大的小伙伴们,在山上撒欢儿时候捡到了一个手榴弹。他们想这玩意一定比大鞭炮还要响,可鼓捣了半天就是不知道怎么点火弄响它,看着天要黑了就散伙回家,说好了第二天再来鼓捣。那手榴弹被我四叔带回家,偷偷藏在火炕洞里了。
第二天,他们继续鼓捣,接着又是砸又是摔又是传着玩,不知道怎么回事就突然炸了,他堂弟的肠子给炸出来了,我四叔的腿给炸破了,我爷爷刘延龄用马车把我四叔送到黄县城里的教会医院打了才发明出来几年的德国盘尼西林(即青霉素,据说当时一支是十块大洋)。那天,刘奎基爷知道自己惹了个大祸,就没敢回家,跑到山里躲了起来。回村后我爷爷既心疼我四叔又心疼那十块大洋,就到他去家要教训教训他,没找着他就恨恨地说等找着了非把他装麻袋扔海里去。
呵呵,刘奎基当时逗我说:幸亏你爷爷那天没找到我,要不然共和国就少了一位战斗英雄,那你那个老地主爷爷的罪名就更大了。我问他那后来我爷爷再见到你怎么办呢?他说:后来,老远地一见到他我就跑啊,再后来他就消气了,见到我就骂上几句解解恨。
刘奎基爷讲完了这个故事又说:幸亏你四叔藏手榴弹的那炕洞是在了没人住的那间屋子里的,做饭没烧那边的火灶,不然的话,那惹的祸就更大了,现在想起来都感到后怕呢。
下边俺时间顺序看老照片吧。
一,1941年
刘奎基爷从12岁(1939年)开始在沈阳新明制钟工厂,左图站立者是刘奎基爷当时和一工友,右图单人照是俺爹1941初到1944年初在这家工厂:
二,1946年6月 下左图刘奎基爷在华野9纵25师73团3营7连,记者拍的他和缴获的一门小钢炮(“小钢炮”,“掷弹筒”的俗称):
三,1947年华东军区授予他“一级人民英雄奖章”(右图):
四,1950年10月
《人民画报》刊登的他在“第一次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会议”期间。
画报上的文字介绍为:
“刘奎基二十四岁,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负伤九次,……有十六处伤疤。一九四七年胶东芝兰庄战斗中,他负伤掩护部队突击,打伤打死敌人二十多名,活捉敌人十七名,并只身夺下了一挺轻机枪。
“一九四八年,他代表中国出席世界民主青年第二次代表大会。
“图为刘奎基(右)和田桂英、梁军、魏来国合影。”
照片上与他合影的三位英模:
田桂英,新中国首位女火车司机;
梁军,新中国首位女拖拉机手,1962年版人民币壹元券女拖拉机手原型;
魏来国,射击英雄。
画报上的文字介绍中说的“世界民主青年第二次代表大会”和刘奎基爷,在1950年前后的小学课本中也有介绍(见下图)。
五,1950年前后的《初级小学国语课本(第八册)》中课文六《和平之花》里写道:
在第二次世界青年代表大会上,我国代表团,送给每一个国家的代表团一瓶鲜花,花瓶是用炮弹壳做成的。
当一瓶瓶的鲜花摆在每个代表的桌上时,华东著名的战斗英雄——济南英雄连连长刘奎基同志,兴奋地跑到台上对大家高声说到:
“这花瓶,是我们在战场上缴获的美国炮弹壳做成的,我们一共做了一百多个,送给大会的代表们……”
六,1951年刘奎基爷从朝鲜战场回国疗养期间,侯慧中女士在南京疗养院看望他:
七,1952年 刘奎基爷,侯惠中女士:
八,日在上海:
九,1954年3月
总政治部“慰问全国战斗英雄家属”代表团,在蓬莱县政府领导、县民政局领导陪同下,来到俺刘家村,给英雄的父母送来了四百元慰问金和一些慰问品,并为两位老人佩戴“全国战斗英雄家属纪念章”:
十,1954年4月刘奎基爷和侯慧中女士结婚照及其后的几张照片:
十一,1955年 授衔时的礼服照:
十二,1956年7月&
十三,1960年前后&
刘奎基爷全家照:
这期间刘奎基爷任上海警备区警备团团长,他当时直接主管的三营八连即妇孺皆知的“南京路上好八连”。好八连的事迹由沈西蒙、吕兴臣、漠雁编成话剧后又改编为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
沈西蒙时任南京军区文化部部长,曾创作的话剧《战线》后来被改编成电影《南征北战》;
吕兴臣时任警备团政治部俱乐部主任,他首次采访的通讯《南京路上好八连》刊发在日《解放日报》;
漠雁,时任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团长,曾在歌剧《白毛女》任导演、电影《柳堡的故事》饰“刘胡子”。
右图是刘奎基爷任上海警备区警备团团长期间给我爹的一封来信(从战争年代他右手腕数次受伤致残后,就开始用左手写字)。
&十四,1966年前后&
十五,1975年&
刘奎基爷和我爹刘柏若在南
十六,1985年春节期间&
两张照片:
十七,约1990年&
刘奎基爷和老伴侯惠中老太太:
十八,约2000年&
刘奎基爷和我爹等合影:
十九,2007年&
刘奎基爷老两口和我爹妈,他们在我爹的病房里唠了一上午的嗑:
“咱俩的交情整整八十年了啊!”——刘奎基爷说这话时,他俩仿佛又回到了儿时:
二十,2001年6月
在俺刘家村,刘奎基爷和他堂兄刘综基爷(中)、亲弟刘才爷(右)合影:
二十一,2013年 我和刘奎基爷的弟弟刘才基爷:
二十二,以下是新中国为刘奎基爷出版的一些书籍等:
《人民英雄刘奎基》张泽易著,新群出版社1951年8月初版(左图),1951年9月再版(中图);
《青年英雄刘奎基》张泽易著,新文艺出版社出版1956年2月第1版(右图):
《青年英雄连长刘奎基的故事》朱泽甫编,上海广益书局约1951年版:
《青年战斗英雄刘奎基》(连环画)杨兆麟编,徐宏达绘,新美术出版社1953年2月新二版:
小时候我看了这本小画书,看他打得很猛,跟电影上完全一样。见到刘奎基爷我就问他我爹以前也像你那样打得那么狠么?他说你爹是耍笔杆子的,哪能像我耍枪杆子的打那么狠啊。我又问我爹你会打枪杆子不?还没等我爹说呢,刘奎基爷就抢过话来逗笑说:你爹会打个屁。
《战斗英雄刘奎基》(歌曲)周行词,晓河曲,人民广播器材厂1951年发行唱片: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俺村有个赵嘎子 19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