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书法要出版在中国书法出版社连江周邮票·要怎么办

中国集邮出版社_百度知道
中国集邮出版社
前不久我收藏了一幅1987年由中国集邮出版社访问日本代表团赠送给日本邮趣协会的书法作品,“邮缘结硕果,方寸见友谊”,落款为“中国集邮出版社访日代表团”,时间为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十九日,我想寻找1987年的事件经历者,如果有谁知道请联系我
我有更好的答案
这个是老的出版社,专业集邮
中国集邮出版社1983年6月成立于北京,隶属邮电部。该社于1989年12月停止出版任务。
那么多年,难找了
这不大好找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集邮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中国古代书法——楷书》特种邮票 -
《中国古代书法——楷书》特种邮票
楷书形成于魏晋,定型于北魏至唐代,一直流传至今,基本上不再变化。所不同的只是书写风格特色的差异,并没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因此,关于楷书的发展,康有为在中记载:“真书之变其在魏汉间乎?汉以前无真书体,真书之传于今日者,自吴之……《宣示》……诸帖始。至二王则变化殆尽,以迄于今……。”康先生所讲之楷书,在隋唐以前比较放逸,到了唐代,为了适应科举制度的要求写字成了衡文取士的标准,于是产生了一套衡量字体写得好与坏的标准,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套法度,即人们常说的唐朝尚“法”。有了书写的法度,使人们有法可依,但也导致了书法发展的僵化,由唐定法,至宋而定“台阁”,即“台阁体”,至清代形成了所谓的“馆阁体”。此类书体的出现,対书法艺术的发展是不利的;但从“尚法”这一点讲,立标准、定要求、教有序、学有法,这是一种建树。这种始于汉末,定型于唐的楷书,是、、发展的必然结果,而行、草都是以楷书为本体而演化。因此楷书是上溯寻源的依据,是下求其流的基础,楷书也成为学习书法的起步入门。&楷书的上下限明确之后,有关楷书的基本规范就有有所归结了,首先是“字占一格”,由于古人写字多为竖式,且字的大小、长短不一,于是先人们在写楷书时,每字字距一定,不论长短大小,皆以字距定格,便能取得整齐划一的规矩,这正是古人破格有格的艺术处理方式;其次是“字型规范”,楷书每字基本立足于方型,即“方块汉字”,每字要求是必须是规范的汉字,不允许有错字。虽然在一些字贴上常见到多一笔或者少一笔的汉字,但在当时是作为标准字体实用的,与现代的标准未必统一,但树楷则必须定标准,这是非常明确的;三是“笔划标准”,楷书的各种笔画都有自己的标准,不能任意改变,是勾画的不能写作悬针,是竖弯的不能写作竖、横或竖、折;最后是“笔笔不苟”,字的每一笔划的起、落、转、折都有依据,都有归宿,不能随意为之。&
《中国古代书法——楷书》特种邮票 -
艺术价值与特色
《中国古代书法——楷书》特种邮票
即将发行的楷书邮票六枚邮票中第一枚《宣示表》为小楷,第二枚《张猛龙碑》为魏碑,其余皆为唐楷。小楷和大楷同属楷书,但大、小楷有着许多不同。各种字体的大与小,不只是一个尺寸的问题,有的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体式。比如大篆和小篆,就是两个不同时期、区别较大的两种体式。再如大草和小草,主要在于草法的不同,至于大楷和小楷,虽然不是字体的不同,但在艺术表现绝对是两种表现形式,由于对大小楷的要求不同,法度也随之而不同,书写的方式也有明显的差异,各有其用途。摩崖刻石、题写匾额碑铭适用大楷表现,而有些石刻铭文、墓志则需用中楷(),至于长卷、传记祭文、手本奏章、门帖名刺、八股制艺、台阁公文等由于文字较多,就不能不作小楷了。 《》,三国时期魏国钟繇所书,刻本最初见于《淳化阁帖》,后刻入《》、《》、《》、《》等。《宣示表》以十八行为正本,笔法质朴浑厚,雍容自然。王导东渡时将此表缝入衣带携走,后来传给,王羲之又将之传给王修,王修便带着它入土为安,从此不见天日。现在传下来的是王羲之的临摹本,字体端整古雅,结体略呈扁形,笔画已脱八分古意,全是真书笔法,也可以说是楷书之祖。钟繇的书法,与以后的王羲之并称“钟、王”,为后世所宗。小楷书法作品除了《宣示表》,比较著名还有王羲之的《乐意论》、《曹娥碑》,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钟少京的《灵飞经》,赵孟頫的和祝允明、文徵明、王宠的小楷书法以及西魏、、唐代的写经体等等。 《》,历来评价很高,甚至被称为“魏碑之王”。刻于北魏孝明帝正光三年(),全称为《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立于山东曲阜孔庙,楷书二十六行,每行四十六字,无撰书人姓名。碑文内容宣扬了孝道和张猛龙尊孔兴学的事迹,为张猛龙之。此碑书、刻俱精,字体结构紧炼方折,整块碑文既肃穆典雅,又险绝纵逸,既不出规范,又奇姿流美,惟残缺漫漶处太多了。
《中国古代书法——楷书》特种邮票
《》,刻于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在陕西麟游县,魏征撰文,著名大书法家欧阳询书,楷书二十行,每行五十字,记述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醴泉之事。笔法刚劲婉润,兼有隶意,是欧阳询晚年经意之作,历来为学书者推崇。欧阳询(557一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其源出于汉隶,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笔画穿插,安排妥贴。楷书以《九成宫醴泉铭》等,行书以《梦奠帖》、《张翰帖》等为最著名。其他书体,也无一不佳。学欧书多以此为范本,由于欧体规矩严,结构平稳,端正之极,后世科举取士则以欧体为考卷的标准书体,以至于越来越板正,没有了个性特点,形成了刻板的“馆阁体” 《》,原名《慈恩寺圣教序》,因在西安大雁塔下,故名,又避集王行书《圣教序》,故加“雁塔”二字。东西两石,东石为圣教序,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唐太宗李世民撰文,褚遂良书,21行,行42字。西石为其《记》,全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记》,唐高宗李治撰文,褚遂良书,20行,行40字,文右行。均为禇遂良在永徽四年所书。《雁塔圣教序》是最能代表褚遂良楷书风格的作品,字体清丽刚劲,笔法娴熟老成。褚遂良在书写此碑时已进入了老年,至此他已为新型的唐楷创出了一整套规范。在字的结体上改变了欧,虞的长形字,创造了看似纤瘦,实则劲秀饱满的字体。在运笔上则采用方圆兼施,逆起逆止;横画竖入,竖画横起,首尾之间皆有起伏顿挫,提按使转以及回锋出锋也都有了一定的规矩。褚遂良,(五九六——六五八年),字登善,杭州钱塘人。官至中书令,封河南郡公,进郡公,人称“褚河南”。其书初学史陵,欧阳询,继学虞世南,终法二王,自创一格,是继欧,虞之后又一书法大家。曾提出“锥画沙”等著名论断,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为。
《中国古代书法——楷书》特种邮票
《》,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全称《唐故秘书省著作郎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是颜真卿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所书神道碑。由颜真卿亲自撰文,内容追述祖辈功德,并叙述后世子孙在唐王朝的业绩。是颜真卿晚年最具代表性的书法艺术经典之作。窥其风貌,高古典雅、遒劲豪宕,展现出颜体大气磅礴的风格。《颜勤礼碑》碑阳、碑阴共三十九行,碑侧五行,共计一千六百六十七字。因久眠地下,字口清晰,结体完整,突出地再现了颜体的饱满与丰腴。此碑用笔高古,从容于法度之中,纵情于笔墨之外。《颜勤礼碑》书写于颜真卿七十一岁的晚年,正值鲁公楷书风格趋于成熟的时期,既能从容于法度之中,又能纵横于绳墨之外。其书锋外国语秀出,行以篆籀笔意,其点画圆劲画不含糊,顿挫扭转皆有微妙之迹。布局创大字充格的写法,尤见气势之博大,笔力雄强,沉着端庄而不失精丽,犹如他的为人,正直、忠烈、凛然不可侵犯,朴实倔强、刚胜于柔、内美外溢。加之久埋地下,未经后人剔剜,丰神饱满,远在鲁公其它碑刻之上,为颜碑中最精彩者,也是楷书学习的最佳范本。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开元间中进士,迁殿中侍御史,为杨国忠所恶,出为平原太守,故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德宗时,李希烈叛乱,他以社稷为重,亲赴敌营,晓以大义,终为李希烈缢杀,终年77岁。 《》,立于唐会昌元年&(),楷书28&行,行54字。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玄秘塔》是柳公权六十四岁时所书。此碑结字的特点主要是内敛外拓,这种结字容易紧密,挺劲;运笔健劲舒展,干净利落,四面周到,有自己独特的面目。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兆华原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由於他也被皇帝封为河东郡公,因此後人也称他“柳河东”。他是颜真卿的後继者,後世以“颜柳”并称他们,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中国书法是先人们留给我们丰厚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楷书在一脉相承的中华汉字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中国古代书法——楷书》特种邮票 -
《中国古代书法——楷书》特种邮票
《中国古代书法——楷书》特种邮票 日发行《中国古代书法——楷书》特种邮票1套6枚。详情如下: 志号:2007-30&  图&序&  &      图&名&        &面&值& (6-1)T&        宣示表&        1.20元& (6-2)T&        张猛龙碑&       1.20元 (6-3)T&        九成宫醴泉铭&     1.20元 (6-4)T&        雁塔圣教序&      1.20元 (6-5)T&        颜勤礼碑&       1.20元 (6-6)T&        玄秘塔碑      & 1.20元
《中国古代书法——楷书》特种邮票
邮票规格:30×40毫米 齿孔度数:12×11.5度 整张枚数:版式一&20枚      版式二&12枚(两套邮票) 整张规格:版式一&150×240毫米      版式二&200×135毫米 版  别:胶印(版式二采用压凸工艺) 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 设&计&者:资料提供:故宫博物院&曲阜市文物管理局&&上海博物馆 责任编辑:佟立英 印&制&厂:河南省邮电印刷厂 出售办法:自发行之日起,在全国各地邮局出售,出售期限6个月。&&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5次
参与编辑人数:1位
最近更新时间: 12:32:47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台湾出版了中国书法艺术的邮票说明了什么问题?你对此有何认识?_百度知道
台湾出版了中国书法艺术的邮票说明了什么问题?你对此有何认识?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说明两岸同是中华民族。说明那边一样重视中国书法艺术,说明那里的故宫博物院里边藏了好多好多的字画作品!!!!!
传统文化传承的比较好~~
台湾越来越具有中国风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中国书法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2011-6 中国古代书法——草书(T)
藏品货号:
参 考 价:
收 藏 价:
关注度:1808商品评分:
服&&&&务:由
负责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购买数量:
藏品总价:载入中....
商品名称:
商品编号:
上架时间:
规格:套票
类别:古典文学
面值(元)
发行量(万)
  日,中国邮政发行2011-6《中国古代书法&&草书》特种邮票一套四枚,同时发行小版张一枚。四枚邮票面值均为1.20元,小版张内含二套邮票,面值为9.60元。这套票作为中国古代书法系列邮票的收官之作,一改之前30mm*40mm的票幅规格,首次采用了38mm*50mm的大票幅。邮票主图依次为西晋陆机的《平复帖》,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东晋&书圣&王羲之的《初月帖》,现藏于辽宁博物馆;唐代张旭的《古诗四帖》,现藏于辽宁博物馆;唐代怀素的《自叙帖》,现藏于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值得一提的是,小版张和2010-11《中国古代书法&&行书》小版张一样采用宣纸印制,大大增强了其收藏价值。
  中国古代书法系列邮票自2003年开始发行,在方寸之地形象地展现了篆、隶、楷、行、草的传承脉络。日发行2003-3 《中国古代书法&&篆书》一套二枚,日发行2004-28 《中国古代书法&&隶书》一套四枚,日发行2007-30 《中国古代书法&&楷书》一套六枚,日发行2010-11《中国古代书法&&行书》一套六枚。
1分(非常不满意)
2分(不满意)
5分(非常满意)
发表评价即可获得收藏币,前五位评价用户可获得多倍收藏币哦!
发表咨询:
你好,你需要登录才能咨询!
声明:您可在购买前对产品包装、颜色、运输、库存等方面进行咨询,我们有专人进行回复!因厂家随时会更改一些产品的包装、颜色、产地等参数,所以该回复仅在当时对提问者有效,其他网友仅供参考!咨询回复的工作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至18:00,请耐心等待工作人员回复。
根据浏览猜你喜欢
收藏价:¥19800
收藏价:咨询客服
收藏价:¥9100
收藏价:¥3980
收藏价:¥298
您可以使用以下方式与我免费通话
&免费电话: 您的电话号码
放心使用,接听免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书法邮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