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能帮助我,[转载]浅谈如何进行浅谈中国古代农民问题诗歌教学(完全修改稿)好吗

[转载]浅谈如何进行中国古代诗歌教学(完全修改稿)_百度知道
[转载]浅谈如何进行中国古代诗歌教学(完全修改稿)
提问者采纳
浅谈如何进行中国古代诗歌教学 (完全修改稿) 在现行中学语文课本中,收有大量的古代诗歌。这些诗歌,不但思想情感丰富,意蕴深厚,而且清新自然、脍炙人口,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审美性。这对学生的审美意识教育,以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都具有极为重大的作用。那么,怎样进行古代诗歌教学,实现古代诗歌教学目标?对此,我们认为,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点以及古代诗歌的特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注重朗读,感受语音美汉语是一种富有音乐美的语种。汉语语音层面主要包括节奏和音律两种形态。节奏是汉语语音在一定时间里呈现的长短、高低和轻重等有规律的起伏状况;而音律是由汉字声调(在古诗中就是平仄)、语调和韵的变化和协调而形成的内部和谐状况。节奏是诗歌的生命。就格律诗而言,五言诗每句三个节奏,七言诗四个节奏,平仄声在一句中交替出现,韵是在相邻或相间的诗行或文句末尾之间形成的韵母相同或相近的语音状况。它们和谐统一在一起,产生语音美或音乐美。不但给读者心理上的愉悦感,而且传达出特定的神韵,表现出特定的意味。如,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七言诗四个节奏,每一句平仄有规律地交替出现,形成一种高低起伏的节奏感,而诗句押“秋”、“流”、“州”韵,使整首诗产生和谐的旋律。这样,不但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旋律美,而且更好地表达作者内心情感。在中国,古体诗也有其独特的音韵特征,如,李白的名著《蜀道难》,为了更好地表现情感,在语言运用上采用了散文化句式,长短错落,加上“天”、“然”、“烟”、“颠”等字的运用,使之在音韵上层层相叠,而且反复咏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主旋律。因此,在错落有致的诗句中同样产生了节奏感,产生韵律美。正如古人评价此诗:“妙在起伏。”但是,语音美只有在朗读中才能真正感受到,才能获得审美享受。第二,注重字词,感受炼字美文学是语言艺术。诗,特别是中国的古代诗歌,要在短小的篇幅内表现尽可能多的内容,尤其需要精美的语言。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诗贵活句,贱死句。”诗歌中的“活句”、“活字”(活词)有如画龙点睛,能使全诗的艺术形象活起来,赋予形象以生命的作用。这就是说,语言要有生命,用有生命的语言构成有生命的艺术形象。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中的“泉眼”与“细流”着一“惜”字,“树阴”与“小池”用一“爱”字,优美的境界全出,这是多么富有生命力的情境。它不仅表现了事物间的普遍联系,而且赋予事物以生命,化无情为有情。又如,杜甫的诗句“江间破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诗中的“涌”、“接”,不但使诗歌富有形象性,动态性,而且大大增强诗歌活泼的生命力。在教学中如果能够抓住这些关键的词语,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感悟,而且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第三,注重意象,提高认识美意象,是中国美学中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概念,是抒情文学作品构成的重要因素。在作品中,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是经过诗人的心灵‘化’出来的艺术符号”,属于“第二自然”。意象具有一定的象征性、情感性,它往往运用于抒情文学作品中。从中国诗歌文化来说,许多意象不但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情感,而且凝聚着中华文化的内涵,表情功能极强。一个意象一经产生,或经过诗人反复运用而固定,自然积淀着相应的文化内涵,不但情感深厚,而且渗透了理性,成为一定思想情感的载体。这样,诗人可以根据表达需要而自由选用;读者读到这些意象词语,也就容易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和理性思考。像“折柳”、“南浦”、“长亭”、“游子”、“落叶”、“孤帆”、“浮云”、“落日”、“秋日”、“月光”等,在诗词中,往往与离愁别恨有关,成为表达相思离别的符号。比如,宋代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词中“庭院”这一意象,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其意象意义是“抒发少妇思念征人的怨情”。诗人用它统摄以下的意象:“杨柳”、“堆烟”、“ 帘幕”、“ 泪眼”、“ 乱红”、“秋千”等,使之巧妙结合,形成深邃的艺术意境,从而表现了闺中思妇那复杂的内心感受。第四、注重意境,感受情感美意境“是指诗歌中心灵化了的生活场景。它是由意象与意象的有机组合而形成的”。(胡山林《文学欣赏引论》河南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文论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就说过“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意境即为“第二自然”,因此,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富于生命、韵味无穷等特点。意象与意象的组合所形成的时空形态(也叫“场”),使诗歌形成了“空框结构”,也成形成了“召唤结构”。这样的结构,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这中间之美召唤着读者去想象,去思考,让读者徜徉其中,感受着诗歌所蕴含那无尽的审美意蕴和审美情韵。如,柳宗元的《江雪》,可以说,诗歌描绘的生活场景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这种“寒雪独钓”的画面,是诗人的心灵幻化出的“第二自然”。它召唤着读者去思考,去想象。一个清高孤傲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形象出现在脑海,而且从这个形象中,更感受到它所蕴含的一种精神境界——追求心灵自由和行动自由。可以说,这首诗的意境是深远的,意蕴更是深刻的。因此,在教学中,注重诗歌的意境,不但感受到诗歌完美和谐的艺术美,而且在含蓄蕴藉中,获得余味无穷的情感美。第五、注重手法,感受技法美艺术手法或技巧,是形式美的体现。根据现代文学艺术思想,一定的形式(技巧)不但有助于思想情感的表达,而且自身也表现出一定的意义的。可以说,在诗歌艺术中,艺术形式与作品的内容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而诗歌意蕴及其意境的形成,与诗人巧妙地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法(技巧)相联系。可以说,在诗歌创作中,一定的艺术技巧是缺少不了的,巧妙地运用这些艺术手法或技巧,不但有助于提高诗歌的形象性、艺术性,增强艺术表达效果,而且更好的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诗歌常见的艺术手法或技巧有白描、比喻、夸张、衬托、拟人、象征等。在诗歌创作中,如,李白的《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人运用了夸张的写法。王安石的《梅花》运用了是衬托的手法,它用冬天的白雪,来衬托报春的白梅。白雪是高洁的,但白梅凌寒而开,冒雪而放,又有幽香透出,比白雪更加高洁。在这些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运用艺术手法或技巧的运用,不但增强诗歌的形象性,而且把无生命的东西写活,赋予诗歌以生命,巧妙地表达思想感情。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如果理解了这些艺术技巧,不但有助于理解诗的意蕴,而且学会了怎样进行审美的方法,从而提升审美能力。第六、知人论世,感受深层美“知人论世”作为一种文学欣赏方法,是孟子提出来的。孟子说:“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现代文学大家鲁迅说:“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他们都强调了在文学鉴赏中必须了解作者的性格、生平经历,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等。1、知人 文学作品是一定社会生活和作家生活历程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作品反映的生活,一般都是作家感受、体验、理解、认识了的社会生活,有些内容甚至是作家的亲身经历。因此,在鉴赏文学作品主题的时候,了解作家的经历、思想、创作意图,对于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是非常重要的。如,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是柳宗元因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被贬,到达永州时写的。因为革新失败,诗人被削官降职,流放荒蛮。此时他虽然到了江南,但保守派对他政治上的打击迫害并未停止,面对严酷的政治环境,柳宗元毫不屈服。因此,写作《江雪》一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作者在诗歌中,刻画了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不惧风雪严寒,独自江边垂钓的老渔翁的意象。我们在阅读这首诗歌时,不会认为这是真实的人或事。因而,老渔翁是诗歌的焦点,客观上说,老渔翁是一个象征体。他是诗人用来表现了自己身处逆境而坚持操守、毫不妥协的精神品格。2、论世 文学作品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或对人生的感悟的结果。在作品中,不管作家写的是现实题材,还是历史题材,抑或是神话题材,都是作家对所处时代精神的体现或外化,都不可避免地或直接或间接地打上时代烙印。因此,在文学鉴赏中,注重考察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即作品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写出了作品。如,杜甫的《三吏》、《三别》,就是在“安史之乱”的特殊背景下写出来的,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感受到诗歌的意蕴以及诗人所蕴含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又如,《古诗十九首》主要内容是反映东汉末年动乱不安之中中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感情。诗歌除了表现游子思妇离别相思的惆怅,还有表现人生无常、功名不就的苦闷以及及时行乐的思想。现在不知道诗歌的作者情况,对这些思想这样理解?对此,如果能论世,问题就迎刃而解。从历史来看,东汉末期,政治黑暗,文人失意,加上当时道家思想盛行,所以滋生出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思想就是很自然了。因此,在教学中,注重知人论世,对于学生了解作品的深层意义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抓住艺术形象是前提,把握艺术技巧是关键,分析词句是基础,只要注重诗歌的特点,更有助于提高古代诗歌教学效果,有效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中国古代诗歌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公考,家教,作文,写作,阅读,诗歌,散文,答案,中考,高考,语文,英语,培训,教师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中的情感教学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中的情感教学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浅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中的情感教学
从去年9月1日我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正式启动以来,语文新课改方案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提出了具体细致又全面完整的要求,这要求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再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来看,课改语文教材中新增加的课文约占一半。不仅对传统的经典课文进行保留,也对公认的、优秀的、体现现代文明的作品给予承认,增加了许多90后学生喜闻乐见的课文素材。教材所选篇目的变化,反映了课改强调的思想多元化,从选文上拓展了视野,增加了时代感。然而,诸多的篇目,不同的类型,迥异的风格,教师如何把握课程的重点?从那里选择教学的切入点来串联起纷繁的教学内容呢?我以为,面对90后学生语文基础相对薄弱、社会经验匮乏、对他人与社会较为冷漠漠等等现状来看,《中国古代诗歌欣赏》中饱满真挚、深刻隽永的情感内涵无疑是一剂对症的良药,为高中语文教学注入一股清澈又沁人肺腑的甘泉,滋润了学生渐趋贫瘠的精神家园。
在过去,古代诗歌及散文因为背诵篇目较多、理解难度较大而成为许多学生学习语文的拦路虎、绊脚石,而此次课本编排却偏偏把大量的古诗及散文篇目集合成一册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本以为它会削弱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阻碍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未曾想到,通过半个学期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典篇目的熏陶,学生不仅没有被学习中的困难所吓倒,反而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日渐提高,这是我们老师未曾预料到的。反思对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教学过程,我以为“情感”是教师必须牢牢抓住的一条线索,用它来贯穿整个古诗文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对古人生活方式及生存状态有了基本了解的基础上,能与古人产生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从而充实学生的内心,荡涤学生的灵魂,提升他们的修养和人生境界。
从情感的类型来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所选诗歌包含了不同层面,不同深度的情感内容:
其一是个人际遇感慨。这是古人乃至今人最常见最普遍的感受,古人的抒怀之作更是多不胜数。那么,个人的身世之感从何而来?
仕途失意、有志难伸是古诗最常表达的情感,因而在本册诗歌中所占比例也最大。如鲍照的《拟行路难》“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不满等级森严的门阀制度;李白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尽述仕途遭遇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杜甫的“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旅夜书怀》),表达自己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由这些情感,又可以拓展到古人遭遇不幸之后的不同选择,有选择归隐以避世事的,如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孟浩然(《夜归鹿门歌》);有旷达不以为意反自我宽慰的,如李白(《将进酒》);还有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拯救天下苍生而坚持不懈的,如陆游(《书愤》),,,,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兴盛也好,社会黑暗也罢,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痛苦,只有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是永恒存在的,由此我们可以告诉学生,无论你多么有才,都要学会抓住机遇,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是有才也难免受挫,即使有怀才不遇的感慨,纵然真的有诸事不顺,遇到挫折的时候,
也要知道这是从古就有的,是所有文人相通的感受,要学会自我排解,要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持,又要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乐观。
恋情相思是文学的永恒主题,本册书中当然不例外。白居易的《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是人们耳熟能详的金句;《湘夫人》中“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与电影《夜宴》中周迅的《越人歌》词“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异曲同工,而此片段第一次入选高中课文;李清照《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两句绝妙好词,更是除让人哑然称绝之外,唯有叹然。这些作品描写男女恋情,或言辞朴素,情真意切;或浓墨渲染,惹人同情;或清新隽永,耐人寻味。都是描写恋情的上乘之作,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还会引发“怎样的恋情才能持久”的深层次思考,将学生引向理性分析问题的更高境界。
思乡怀远之意。韦庄的“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菩萨蛮》),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周邦彦的“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苏幕遮》),纳兰性德的“故园无此声”(《长相思》),姜夔的“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慢》),,,,从此,思乡之作再不限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它变得深婉绵密,深沉而有多样,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自己的经历中寻找作者的影子,寻找曾经有过的共同感受,相信不是难事。
其二是忧国忧民之思,这是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价值观的体现,也是古人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浓郁的爱国热忱的重要途径。而这些恰恰是我们当今这一代中学生最为缺乏的,因此很有大讲特讲、反复强调的必要。最典型的要数杜甫,他的《阁夜》“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是当时社会现状的真实反映;还有屈原的《国殇》,它是是我国最早、最著名的一篇歌颂爱国主义、歌颂牺牲精神的光辉诗篇;而高适“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既抒发了对那些贪图享乐、不顾战士死活的前线将军的强烈抨击,又表现了战士们舍身报国、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精神。这首诗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充分体现了盛唐精神,是古代诗坛上绝无仅有的奇葩,是后世诗人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峰,也是绝佳的爱国主义教材。这些优秀诗篇可以看做是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进一步延伸,在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了解社会,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公意识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其三是审美及哲学思考。其中典型的名篇即是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全诗将写景、抒情、议论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写出了春、江、花、月、夜五种美景,从人之月初与自然之初的关系加以探讨,堪称是宏大却不生硬的议论,同时,抒发的是人间最常见的离人思妇的相思之情,且能把这种感情完全置于月夜之下来发挥,可谓至善至美之作。还有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诗用瑰丽的词采,天上人间的想象来描摹听音乐的感受,把一首悲戚的乐曲描写得惊天动地,同时用文学将其它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从多个角度给人以极强的审美愉悦感。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样的优秀篇章,突破了文字的藩篱,打通了各种艺术表现方式之间的隔膜,真正体现了语文学习的作用和意义。
以上列举的所有篇章(除了用来比较的《静夜思》和《离骚》外)全部出自这一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可见其作品容量之大、范围之广、层次之多,而这并不在于篇目之洪富,恰恰是由于情感内涵之丰富,真切,动人。当然,这
种情感教育并不只存在于这本书的诗歌部分,散文部分也是璀璨多姿、异彩纷呈。其中有歌颂祖国美好河山的《过小孤山大孤山》、《游沙湖》;也有描写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项羽之死》)、宏伟建筑(《阿房宫赋》);还有抒发个人至深至浓的亲情的,如《祭十二郎文》、《项脊轩志》、《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还有纵论治国得失、提醒当朝统治者因为借鉴的《六国论》、《伶官传序》;也有为异人作传,意有所指的《庖丁解牛》、《种树郭橐驼传》;当然更不会缺少论志抒怀的作品,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由此可以看到,不论诗歌还是散文,语文教材越来越注重作品的情感内涵,越来越关注作者真实性情的流露和表述,越来越全面的展示作为社会个体的人的生活与感受,这些都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着重强调的。这些作品中蕴含着深厚的民族心理和精当的时代精神,囊括了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对帮助中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有积极的作用,我们应该指导学生,让他们学会尊重、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恰当的评价。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并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从而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从教学的角度来说,这比教学生识文断字、阅读写作深刻得多,难得多,但也有意义得多,它不再把教书应试作为语文教学的最高追求,而把“育人”尤其是培养有感情、懂感情的人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这也许就是新课改的终极目标之一吧。
本文由()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中国古代诗歌教学浅谈
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教会学生如何去读诗,如何去鉴赏诗歌,是我们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古代诗歌的教学应重品读、抓技巧。品读可分为三个层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而诗歌鉴赏的技巧则是运用想象抓住意象。
关键词:古代诗歌教学&
想象和意象
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我们文化宝库中最耀眼的明珠,是我们宏扬传统文化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教会学生如何去读诗,如何去鉴赏诗歌,是我们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更有效的教学,如何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吸取,如何才能使学生爱上诗歌学好诗歌呢?
古代诗歌的学习,要求我们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出发,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挖掘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探求古代经典所蕴涵的传统文化精华,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初步鉴赏能力和艺术审美情趣。所以我认为古代诗歌的教学应重品读、抓技巧。
读诗的三重境界
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的语文水平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是靠学生读书读出来的。”
读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特别是在诗歌的学习鉴赏之中,读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和手段。
1、读诗的第一重境界: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诗歌的诵读又可分为三重境界。第一重应是最浅显的初步的感知,正所谓“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学生的学习也是建立在这最基础的一步上的,在这一步之中学生通过读去领略一首诗的音律美,去感受这首诗表层的意思,而蕴含在诗歌之中的真正情感却捉摸不透。学生在这一层的阅读时往往认为有所得,却又无法言传。那么我们就应该教会学生从读中去进一步感知,很好的利用这一步,从最初的体验中去提炼。这是学习诗歌的必经之路,正是由这种“不知”而引发“知”。记得有个学生说过读诗只爱读那种音律上朗朗上口的,那么我们就可以用诗歌的音律美去打动学生,去激发他们读的兴趣,让他们多读,正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在学生还停留在初步阅读时,我们是无法要求学生做到有感情的朗读诗文的,所以一上课就让学生去有感情的诵读是不合乎认知规律,亦不合乎这种读的艺术的,那么学生自然也就无从把握。对于这种初步的阅读我们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要求他们开口读、尝试读去感知音律,去感受最肤浅的诗意,也就足够了。周正逵主编《文言读本》中说过,所谓诵读,就是要求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用朗读的方法,反复熟读课文,逐步加深理解,直到可以背诵。这是前人学习文言文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对于培养文言语感、积累文言词汇和养成文言阅读习惯,有莫大的好处,应该在文言阅读训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要想真正的领悟一首诗我们只停留在表层是绝对不够的。那么,我们就必须引导学生进入读的第二重境界。
2、读诗的第二重境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读诗的第二重境界应该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就是说通过初步的阅读之后,我们应鼓励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情感等去感悟解读,提倡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在这一步中,老师只是一根拐杖,路要怎么走还得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我们万万不可越俎代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在这第二重境界时应鼓励学生应用知人论世、缘景明情等鉴赏方法去获得自己的体会。
在这一层次上我们的读应以理解为重。老师不能把课堂变成“讲堂”,不能以老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应该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内容,给足够时间让学生发表见解。要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和赏析作品。
正所谓“涵咏玩索,久之当自有见”。
学生能获取最真实的感受,深入到诗歌的肌理去把握诗歌的脉搏。通过这一层次的读,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去感受去体验诗歌,才能真正摄取古典诗歌独特的魅力。才能激发对诗歌从心底的爱意。学生如果能够至第二境界那么他们离读诗的最高境界已不远了,通过长期的积累沉淀达到第三境界并非难事。
3、读诗的第三重境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那何谓第三境界呢?我把它称之为“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建立在前两层境界的基础上的提炼和超越。
这一境界又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我们在领悟了诗歌的意蕴内含之后再用自己的声音把这种情传达出来。在这时我们是表演者,是诗人的代言者。只有到达这一境界时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声情并茂地读诗。所以,我们在课堂上会遇到这样的一种现象,同学已经掌握了诗歌的内含意蕴却就是读不出感情来。这就是因为他还没能和作者达到心灵上的契合,情感也就自然出不来了。基于这种状况我们应鼓励他们要敢于去尝试,要多做知识积累。量变才是引起质变的关键。我校在实验期间举行了一次“古典诗词朗诵比赛”,通过这一比赛为触点进一步激发学生这种读的热情,促使他们向读的这一最高境界迈步。
第二层是尝试去用笔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一表达可以是读诗的体验,可以是诗中的意境,亦可抒发自己的情思等等。这一层次是我们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学习的盲点。这需要深厚的积淀才能触发。“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功”我们必须立足现实,不能急功近利,踏踏实实做好前几步才可能做到这一层。所以诗歌的教学并非一蹴而就,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在文化的宏扬和继承上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读诗之“二象”
读是学习诗歌的基础,那么鉴赏诗歌一定要抓住技巧,而各种技巧无非是由这“二象”引发衍生出来的。所谓读诗“二象”呢?也就是意象和想象。
1、诗歌的意象
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物化或固化后的一种艺术形象(形象雏形),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和统一;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它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的主观情意。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是生活的外在景象与诗人的内在情思的统一;是诗人感情外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有意义的形象。意象是“象”与“意”的完美结合,是思想情感与具体物象的完美结合。象——-是意象组成的元素,是诗歌形象形成的原初物质基础;意——是意象组成的元素,是诗歌意象形成和提升的意蕴基础。一般来说,在意象中“意”处于主导地位,“象”处于次要地位。 “意”决定了“象”,“象”反映了“意”。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
要起把握诗人的情感我们就必须抓住意象。通过对意象的解读来读作者的心声,只有抓住了意象才能提取感情。而诗歌就功用就是用来抒情言志,只要把握住了诗歌的情感就把握了诗歌的动脉。
那么如何抓住诗歌的意象呢?这就要求我们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提取这些意象,注重事物的特征。比如说落叶常会给你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当然是忧愁,那么落叶在诗歌中就可以作为愁苦的象征。所以讲意象时切不可泛泛而谈,一定要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让他们能够从自身体验出发由己推人,去真切领悟诗歌的情感。此外,我们要鼓励学生多作积累,只有多读诗歌,从诗歌中提炼,才能更好地去把握意象的特有的内涵。比如:月亮的意象,在很多诗歌中都有涉及,把握月这一意象在这些诗歌里的共通点,再次遇到月时,我们便可明确月的基本意义从而把握诗人的情感。
2、诗歌中的想象
想象能力在鉴赏诗歌中犹为重要,我们要去把握诗歌依靠想象来完成。无论是从意象组合成意境的想象,还是诗歌的情感的领悟都离不开想象,想象是打开诗歌的一把钥匙。
诗词是用语言文字符号的组合写出来的,表现为一句句话或一行行字,本身并没有形象性;然而人们在欣赏中却能产生丰富的形象感。这形象感的产生,从欣赏者一方面来说,乃是因为根据诗句所规定的“再造条件”,进行了 “再造想象”的缘故。因此,诗词欣赏者准确地按照诗句所规定的“再造条件”来进行“再造想象”。只有通过这种想象才能完成意象的解读,完成意象解读后,那么我们就需要第二步的想象。诗歌本声的跳跃性也就决定了,我们要用想象去填补空白。只有补上这些空缺才能有个完整的情境,才能生发情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多问几个由此你想到了什么。只有插上想象的翅膀,我们才能自由飞翔。语文只有借助想象才能变得鲜活,否则只是文字的堆砌的坟墓。
那么怎样去想呢?我们要用心去想,这样才能在诗词欣赏中真正得到思想教益和艺术享受。用心去想就是要求我们有一种“忘我”精神,把自己置身于作者所创设的情境之中,用心去和诗歌沟通,去和作者交流。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提倡的是“置身诗境”,学生在学习时,能够设身处地地去想象。只有把自己置于这种特定的情境之中,才能够好地去把握诗歌的精神内涵。
显然仅仅是“忘我”肯定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需在“忘我”之中去追求“真我”。在诗歌的国度里,我们有的是真性情。只有用这种真性情才能追求到诗人最真实的的心灵之声。从“忘我”到“真我”的过程依据想象来完成,人类的情感有共通之处,“春女思,秋士悲”。所以置身诗境中设身处地的去感受,去贴近,忘了自我,去追寻诗人所发出的声音。那么诗的真意味也就出来了。只有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才能去追寻诗歌的真意味。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诗歌鉴赏教学中应当注重品读、抓住技巧。诗歌的品读又分为三重境界,这三境界是逐步深入,循序渐近的,不可急功近利。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在教学中应重视读的作用,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重视对诗歌“意象”的解读,注重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才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贴近诗歌,感受诗歌,领略诗歌的独特魅力。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古代诗歌意象浅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