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反面典型的思想根源违纪违法的思想根源看,任何时候都要

下一篇: 上一篇:您现在的位置:&&
自治区扶贫办召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反面典型专题研讨会
&&& 8月14日下午,自治区扶贫办召开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反面典型&专题研讨会。 大会由党组成员、副主任徐明同志主持。会议首先传达学习了《关于转发<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联系反面典型深入开展研讨的通知>的通知》,然后对苏荣、白恩培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反面教材进行了集中传达学习。5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 、2名科级干部分别结合苏荣、白恩培反面教材,进行了发言讨论。讨论中大家联系工作实际,深入剖析反面典型严重违纪违法的思想根源,针对这些反面典型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的严重违纪违法行为,用&三严三实&的标准,谈了自身的看法、想法。 扶贫办副主任徐明要求,全体领导干部要以反面典型为鉴,深刻总结反思,汲取教训、引以为戒,真正在思想上、工作上、作风上严起来、实起来。 他强调,干部作风的加强,在于平常的业务知识学习、政治理论学习的积累,并将学习的知识入脑入心。每个干部都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及处室职责,理清思路,在落实扶贫开发政策中,要增强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深刻汲取反面典型教训,慎始慎初,管住小节,严守底线,防止违纪行为演变为违法问题。 扶贫办全体班子成员,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相关人员参加了专题研讨会。
【字体: 】【】当前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特点、原因和对策
14:18&&来源:综合&&&&分享到: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反腐工作,提出“老虎苍蝇一起打”,一大批“老虎苍蝇”被查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从中央和地方查处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可以看出,当前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新的特点。研究这些新情况、新特点,剖析其原因,探讨遏制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对策,对于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特点
  1、涉案领域广泛。从近年查处的案件看,当前违纪违法领域已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逐步扩大,涉案领域呈现从掌握钱、财、物等关键岗位向一般岗位渗透,从领导干部向一般干部延伸。从涉案干部级别看,从乡科级、县处级、省部级一直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各个层级都有。从涉案干部岗位看,人大、政协、党委、政府各个部门都有。
  2、涉案人数众多。违纪违法案件的集团性、关联性、群体性日趋突出。腐败分子在政治上拉帮结派,经济上相互牵连,结成了广泛的利益同盟,呈现出明显的群体性特征。往往查出一个挖出一窝,抓住一个牵出一伙,案件牵涉面广,串案窝案较多。同时,领导干部与配偶、子女等特定关系人共同作案所占比重较大,家族共同犯罪特征明显。
  3、作案手段隐蔽。有的在干部提拔或工程招标投标等方面,表面上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合理合法,看不出任何破绽,实际上却暗箱操作,行权钱交易之实。有的利用法律政策的便利,直接制定合乎自己需要的规章制度,为自己的腐败行为披上合法的外衣。还有的利用高科技手段作案,有的订立攻守同盟,有的由领导干部个人违纪违法转嫁为“集体讨论通过”,有的在作案之前就想好了应对之策,反侦查能力极强,给后来的查处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4、外向型腐败问题严重。有的利用资本跨地域、跨行业、跨国境流动的机会,与地区外、行业外、境外的不法分子相勾结,共同犯罪;有的利用国际间法律的差异,将在国内的非法所得转移到境外;有的与境外不法商人合作,在境外进行交易,赃款赃物滞存境外;有的实行有计划的撤退,以“合理”名目将妻子儿女弄到境外,将巨额不法资产转移出境,一有风吹草动,贪官自己便迅即抽身外逃,溜之大吉。
  二、当前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原因
  1、放松政治学习,理想信念动摇。由于放松了政治理论学习,致使自己思想空虚,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产生了动摇,由政治上的蜕化变质而导致经济上贪得无厌和生活上的腐化堕落。他们在走上领导岗位之前和初期都能够自觉学习,但随时间的推移便放松了学习,甚至把学习当作负担,以工作忙为借口,找人“替学”,找人代写心得体会,甚至对上级考试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知识水平也找人“代考”,而自己却在挖空心思投机钻营,处心积虑搞腐败活动。放松政治学习和思想改造,必然导致他们走上违纪违法犯罪的道路。
  2、个人私欲膨胀,宗旨意识淡化。领导干部违纪违法,主要是他们的价值观、利益观、权力观发生了偏差,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恶性膨胀。他们不仅是党的宗旨意识淡化,实际上已经忘记了党的宗旨,丢掉了党的宗旨,与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现象相比产生了不平衡的心理。他们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利益观和权力观,变“公仆”为主人,不是为民谋利,为党的事业发展做出贡献,而是为个人、家庭或小集团谋私利,热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大兴奢靡之风。
  3、体制机制缺失,监督工作缺位。由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尚未形成具有足够约束力的监督体系,还不能在短期内对权力实行普遍的、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从已公布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来看,在对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上存在着形式主义,打不开情面,监而不管,督而不管,督而不查,甚至有时忽视了管理和监督,导致有的领导干部已存在违纪违法行未被及时发现,使其越陷越深;地方纪检监察部门受双重领导,实际只受同级领导,单位主要领导可以决定纪检监察部门工作人员的降升去留,对发现的问题必须经单位党组织(实际是一把手)允许才能查处。目前领导权力出现失控是普遍现象,而缺乏监督的权力者必然会走向腐败。
  4、查办工作滞后,惩处力度不够。一方面是领导干部高智商,利用高科技违纪违法,他们具有较强的反查能力,而办案人员不适应工作或工作能力不强,技术装备明显滞后,办案技术与犯罪技术存在较大的悬殊;另一方面是“人性化”办案,片面追求教育挽救的效果,加之个别办案人员素质差,违规办案或办“人情案”、“关系案”,甚至其本身就是腐败分子,为违纪违法干部通风报信沆瀣一气,使违法违纪人员得不到相应的追究;再一方面是对违纪违法犯罪的领导干部惩处力度不够。对违纪违法犯罪的领导干部惩处力度不够,起不到震慑、教育的作用,导致他们有恃无恐、“前赴后继”地走上违纪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预防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的对策
  1、强化思想教育,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
  力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一是要把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努力使教育贴近工作实际,贴近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实际,不断提高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意识。二是要加强党纪国法教育。使党员领导干部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什么必须坚持,什么必须反对,从而知纪知法,遵纪守法,增强自我监控、自我约束的能力。三要抓好典型教育。通过学习宣传先进典型人物的事迹,使广大党员干部学有榜样,奔有方向,起到弘扬正气、凝聚人心的作用。四要深化警示教育,使党员领导干部从反面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做到警钟长鸣。同时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自我教育,从思想上增强遵纪守法和廉洁从政的自觉性。
  2、强化制度建设,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
  为了预防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使党员领导干部自觉做到廉洁从政,必须用科学的制度和完善的法制来规范其行为。一是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推进制度建设。完善责任制考核办法,严格实行责任追究,不断强化党员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意识。二是要以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为重点,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三是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要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始终,按照“依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要求,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努力发挥制度在防范和克服腐败现象中的重要作用。完善民主决策、推进民主管理、强化民主监督,不断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
  3、强化责任追究,加大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查处力度
  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加大对腐败分子的处罚力度,将对党员领导干部起到警示作用。为此,我们应从“防”、“查”和“处”三个方面进行:一要要切实加强对党政正职的监督,积极推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坚决杜绝“决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话、花钱一支笔”现象。二要认真做好群众的来信来访工作,寻找违纪违法线索,提高查处案件的质量,及时查清腐败问题,做到对违纪违法者必须严肃追究。三要加大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查处,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总之,要减少领导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必须要打防并举,惩防结合,多管齐下,使人主观上“不想为”,客观上“不敢为”,制度上“不能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达到降低违纪违法行为发生的目的。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检察院 李书民 卢锴)
版权说明:&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
编辑:陈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反面典型违纪违法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