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兰贡二代iphone6和一加2代相比代哪个更强

&主题:EM5一代和二代你更喜欢哪个?
泡网分: 31.857
帖子: 1971
注册: 2004年05月
一代早就出了,二代感觉更传统。
作者相关热贴:
&浏览:2392&&回帖:33 &&
泡网分: 28.445
帖子: 1369
注册: 2003年11月
当然是想二代,不过一代用得也喜欢
本帖最后由 courbet 于
00:55 编辑
泡网分: 28.445
帖子: 1369
注册: 2003年11月
当然是想二代,不过一代用得也喜欢
泡网分: 1.568
帖子: 1367
注册: 2011年08月
二代感觉更漂亮,可是价格贵了好多!
本帖由 iPad Mini2 (wifi)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9.104
帖子: 2503
注册: 2004年12月
明显2代更好看,就凭那几个银色转盘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30.526
帖子: 9018
注册: 2007年06月
二代有范儿。
泡网分: 0.396
注册: 2013年12月
我必须喜欢二代啊,那个取景器要爽死了
泡网分: 27.184
帖子: 3551
注册: 2008年10月
二代好看,特别是那几个旋钮。
泡网分: 27.282
精华: 2帖子: 775
注册: 2002年01月
EM5ii都快发布了,奥巴也不放几张8 in1照片出来……对自己的专利那么有信心?
泡网分: 30.831
帖子: 2448
注册: 2003年02月
kempff 发表于
自己上网搜,找到奧巴这个专利
还真是一像素级别的位移,如果能实现确实很牛。这是1/2像素级别的位移。
泡网分: 46.977
帖子: 4023
注册: 2002年07月
kempff 发表于
我确实不懂,哈苏那个是类似防抖那样的机械悬挂系统吗?奥林巴斯那个放抖悬挂位移很大感觉最大位移应该能有至少百像素了吧,在单像素级别也还能保持精度吗?这感觉有点像砍骨头的。大刀,也能在餐桌切牛扒。况且,哈苏的像素密度,其实要低很多啊。大家都实现单像素抖动的话,奥巴的机械精度可就高多了。
当然要相信科技,我也希望这能实现自己上网搜,找到奧巴这个专利
还真是一像素级别的位移,如果能实现确实很牛。
但是我拍摄感觉,即使比较可靠的使用三脚架,用高速连拍,理论上每张之间相对位移会很小,而实际可能也有几个像素,就是说在photoshop把几张叠在一起看,还是稍微会有那么一点点随机位移的,那一個半个的传感器位移,很可能会被这个给干扰。这还是脚架固定的情况。如果手持,每次快门之间是肯定有像素级别的相对位移的,哪怕防抖再牛,连拍间距再短。
还是拭目以待吧
泡网分: 46.977
帖子: 4023
注册: 2002年07月
RX200 发表于
难度不大&&通过防抖机构以像素为单位进行位移 得到一张高像素的照片&&相当于平面X3&&不需要低通&&也不怕有摩尔纹
以前哈苏这么干过...我确实不懂,哈苏那个是类似防抖那样的机械悬挂系统吗?奥林巴斯那个放抖悬挂位移很大感觉最大位移应该能有至少百像素了吧,在单像素级别也还能保持精度吗?这感觉有点像砍骨头的。大刀,也能在餐桌切牛扒。况且,哈苏的像素密度,其实要低很多啊。大家都实现单像素抖动的话,奥巴的机械精度可就高多了。
当然要相信科技,我也希望这能实现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007
注册: 2013年02月
kempff 发表于
这个技术细节好像还没有被具体讨论。我觉得如果真想达到准确的机械运动到像素级别难度应该非常大,也许是不非常准确的机械运动加平均计算?效果还需要实际验证才知道参见哈苏H5D-200C的描述:把Sensor安装在其专利的“对称连拍框架”上,并“使用压电传动装置”以亚微米的精确度精准定位传感器。它能够利用定位精准的传感器拍摄出位于像素的象限序列范围的6张照片,并从拜耳型 (Bayer-patterned)像素取得色彩信息,产生2亿像素的照片。即是连拍最多6张照片(也有4张的模式),并结合而成。哈苏表示Multi-Shot并非简单的后期合成技术,而是利用相机内部的硬件完成照片信息融合,拍摄时每张图片都有做半个或者一个像素的位移。与一般的连拍与拼相有什么不同呢?据描述,它“一次实际移动传感器1像素距离,在每一个单独像素点上撷取红色、绿色、和蓝色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结合在一起而可能会造成的莫瑞效应以及色彩呈现问题。结果就是获得色彩真实而且没有莫瑞效应的照片,具有更高层度的细节,而且不再需要进行插补。”
泡网分: 30.831
帖子: 2448
注册: 2003年02月
kempff 发表于
这个技术细节好像还没有被具体讨论。我觉得如果真想达到准确的机械运动到像素级别难度应该非常大,也许是不非常准确的机械运动加平均计算?效果还需要实际验证才知道五轴防抖不就是像素级的准确的机械运动?这个稍加修改而已。
泡网分: 5.944
帖子: 4193
注册: 2012年12月
kempff 发表于
这个技术细节好像还没有被具体讨论。我觉得如果真想达到准确的机械运动到像素级别难度应该非常大,也许是不非常准确的机械运动加平均计算?效果还需要实际验证才知道难度不大&&通过防抖机构以像素为单位进行位移 得到一张高像素的照片&&相当于平面X3&&不需要低通&&也不怕有摩尔纹
以前哈苏这么干过
泡网分: 69.883
帖子: 21039
注册: 2003年11月
那个多功能电子EVF的接口没了?
泡网分: 46.977
帖子: 4023
注册: 2002年07月
胥石 发表于
em5ii首先是硬件上可以CMOS像素移位达到多张合成。光光用photoacute软件的话,那多张拍摄合成与同一张多次合成有多大区别。这个技术细节好像还没有被具体讨论。我觉得如果真想达到准确的机械运动到像素级别难度应该非常大,也许是不非常准确的机械运动加平均计算?效果还需要实际验证才知道
泡网分: 0.061
注册: 2014年11月
brucexp2 发表于
其实如果有类似需求的话,可以关注一个叫PhotoAcute Studio的软件,通过多张连拍有效提高像素、大幅提升暗部解析力。。。。...em5ii首先是硬件上可以CMOS像素移位达到多张合成。光光用photoacute软件的话,那多张拍摄合成与同一张多次合成有多大区别。
本帖由 iPhone7,2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91
注册: 2014年08月
没玩过M43,但真的被EM5II吸引到。
它延续OM胶卷经典外型!! 坐等测评及价格出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8.842
注册: 2007年06月
其实如果有类似需求的话,可以关注一个叫PhotoAcute Studio的软件,通过多张连拍有效提高像素、大幅提升暗部解析力。。。。
泡网分: 5.064
注册: 2010年08月
这个4000万效果好的话,那怕光可以拍风光片也就是他了,两机三镜7-14/2.8&&35-100/2.8&&25/0.95。比5D3+16-35+70-200轻多了,还有一个24-70。非常期待呀。
泡网分: 1.57
帖子: 1511
注册: 2014年04月
wyh0878 发表于
这个屏幕腰平取景是有点儿别扭,买em5这样相机的人谁还在乎自拍呢?东施效颦。这种双轴旋转屏不利于街拍时腰平取景,屏幕翻出来比较引人注目。
但除了自拍之外还有利于低角度拍竖幅,即使横幅腰平也不会被EVF罩子挡视线,也有利于上三脚架,装包里也可以屏幕向内扣。旋转和翻转两种各有好处,一个简单方便一个复杂多用,我觉得不过不失吧。
泡网分: 0.546
注册: 2009年04月
spacesignal 发表于
屏幕是不是变小了?不喜欢侧翻的设计,打开操作更繁琐不说,看起来跟DV似的,而且跟镜头也不在同一轴线上这个屏幕腰平取景是有点儿别扭,买em5这样相机的人谁还在乎自拍呢?东施效颦。
泡网分: 69.883
帖子: 21039
注册: 2003年11月
新的性能肯定更好!关键定价别太脑残!
本帖由 M812C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4.837
帖子: 6246
注册: 2005年11月
是全触控屏么?
泡网分: 5.442
帖子: 3909
注册: 2011年08月
2代更有过去的味道。应该更讨欢心
本帖由 iPhone 5s (GSM CDMA) 客户端编辑于: 11:54:19
泡网分: 3.286
帖子: 3267
注册: 2013年09月
就外形,一代比较整齐/质感更好
泡网分: 5.064
注册: 2010年08月
spacesignal 发表于
屏幕是不是变小了?不喜欢侧翻的设计,打开操作更繁琐不说,看起来跟DV似的,而且跟镜头也不在同一轴线上可以折回来的,如佳能G11、G12。不用时还可以反着盖上保护屏幕。灵活多变非常好。噢你是说腰平取景时吧,也没什么啦。 本帖最后由 西坞逸翁 于
09:10 编辑
泡网分: 30.831
帖子: 2448
注册: 2003年02月
kempff 发表于
外形上二代不错,除了右边突起部分不太传统但是有利于握持,算是一个妥协。
二代关键在抖动生成4千万的实际效果,如果真的本质上有分辨率的巨大提升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其实马赛克传感器和像x3或胶片的效果比,缺乏逐一像素的果断清晰效果,这个4千万不要求真的有4千万的分辨率,但只要缩图回到1600万以后,能实现类似x3那样每个像素更高质量,更结实的成像,那就完全可以令人满意了。从理论上说,EM5II用八帧合成4000万像素,本身1600万x8=12800万,相当于4000万x3,意思是每个点都采样了3次,4000万就相当于x3的成像效果了。
当然,这只是理论。
泡网分: 46.977
帖子: 4023
注册: 2002年07月
外形上二代不错,除了右边突起部分不太传统但是有利于握持,算是一个妥协。
二代关键在抖动生成4千万的实际效果,如果真的本质上有分辨率的巨大提升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其实马赛克传感器和像x3或胶片的效果比,缺乏逐一像素的果断清晰效果,这个4千万不要求真的有4千万的分辨率,但只要缩图回到1600万以后,能实现类似x3那样每个像素更高质量,更结实的成像,那就完全可以令人满意了。
泡网分: 1.251
注册: 2013年10月
Wifi 功能好
底子也就这样了
就是那几个按钮,太小。
老外手宽,手指大,更是不方便。
iPhone4/4s iOS7.1.1 客户端发布
&版权所有:&&桂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酷睿I3 一代和二代哪个好点?拜托各位了 3Q_百度知道
酷睿I3 一代和二代哪个好点?拜托各位了 3Q
小弟想买的是优雅A460P-i3G/R D3(i3 2330M/4G/1G独显, 主要用来打魔兽世界。晓得配置低了,但穷啊。。就不要在答案里推荐小Y了。效果全关,总能玩吧。 请问,为什么一代的是2.53 二代的却只有2.2 。或者说哪个CPU 更适合打游戏。
提问者采纳
玩游戏来说还是一代好,一代对图形渲染能力处理的更强,二代的显卡核心对入门级显卡来说是打击,但是对于游戏发烧友基本没什么感觉。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酷睿i3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15863人阅读
酷睿i3和i5以及i7有什么区别?先来一起关注下i3与i5的区别:
酷睿Core i3 i5 i7针脚区别
酷睿i3和i5的区别是什么, 酷睿i3和i5哪个好?
酷睿 i3可看作是酷睿i5的进一步精简版,将有32nm工艺版本(研发代号为Clarkdale,基于Westmere架构)这种版本。Core i3最大的特点是整合GPU(图形处理器),也就是说Core i3将由CPU+GPU两个核心封装而成。由于整合的GPU性能有限,用户想获得更好的3D性能,可以外加显卡。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Clarkdale,显示核心部分的制作工艺仍会是45nm
酷睿i3是一款基于Nehalem架构的双核处理器,其依旧采用整合内存控制器,三级缓存模式,L3达到8MB,支持Turbo Boost等技术的新处理器。
最后,最重要的
Intel 酷睿i5核心线程数 4核心4线程数 二级缓存4*256KB 三级缓存8M TDP 95W
Intel 酷睿i3核心线程数 2核心4线程数 二级缓存2*256KB 三级缓存4M TDP 65W
它们最大的区别是I5支持睿频,I3不支持,I3只有双核,而I5有双核和4核两种。至于 酷睿i3和i5哪个好,你掂量掂量了。
随着cpu技术的发展,新产品也是日新月异,这不,intel目前已经主推采用Sandy Bridge核心的第二代I3 I5 I7 CPU了。所以有必要再次对酷睿i3 i5 i7区别进行分解下为什么我的电脑很卡。
&&& 第一代I3 I5 I7的CPU是2010年初INTEL推出基于32纳米的全新酷睿i3/i5/i7处理器后,个人电脑的性能发生了飞跃的发展--更小的尺寸、更好的性能、更智能的表现以及更低的功耗。这三款全新酷睿i3/i5/i7处理器,各有什么特点,有着怎样不同的区别体验,又各自适合怎样的用户呢?
&&& 首先,编辑建议大家要区分CPU是移动笔记本用的I3 I5 CPU还是台式机的I3 I5 CPU。台式机的 i3 是双核四线程,i5 既有双核又有四核。 笔记本的话 i3 i5 都是双核四线程。i3 i5 区别还是在频率跟有无睿频技术上,频率的话i5要明显高已取消到该网页的导航。
&&& 笔记本电脑 移动核心I3 I5 I7区别:
i3 双核模拟四核心(即四线程) 无睿频;
i5 双核模拟四核心(即四线程) 除睿频技术外其他技术规格与i3相同;
i7 四核模拟八核心(即八线程) 功耗大 性能强;
i3 i5的性能差距比i5 i7的性能差距小。
  台式电脑 Core i3 i5 i7 区别
&&& Core i5是一款基于Nehalem架构的四核处理器,采用整合内存控制器,三级缓存模式,L3达到8MB,支持Turbo Boost等技术的新处理器。它和Core i7(Bloomfield)的主要区别在于总线不采用QPI,采用的是成熟的DMI(Direct Media Interface),并且只支持双通道的DDR3内存。结构上它用的是LGA1156 接口,Core i7用的是LGA1366。i5有睿频技术,可以在一定情况下超频。&
&&& Core i3可看作是Core i5的进一步精简版(或阉割版),将有32nm工艺版本(研发代号为Clarkdale,基于Westmere架构)这种版本。Core
i3最大的特点是整合GPU(图形处理器),也就是说Core i3将由CPU+GPU两个核心封装而成。由于整合的GPU性能有限,用户想获得更好的3D性能,可以外加显卡。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Clarkdale,显示核心部分的制作工艺仍会是45nm。i3 i5 区别最大之处是 i3没有睿频技术
下面来看看一组台式DIY组装电脑酷睿Core i3 i5 i7处理器性能与参数图
DIY组装电脑酷睿Core i3 i5 i7处理器性能与参数图
关于什么是睿频技术?
&&&& 当启动一个运行程序后,处理器会自动加速到合适的频率,而原来的运行速度会提升 10%~20%
以保证程序流畅运行;应对复杂应用时,处理器可自动提高运行主频以提速,轻松进行对性能要求更高的多任务处理;当进行工作任务切换时,如果只有内存和硬盘在进行主要的工作,处理器会立刻处于节电状态。这样既保证了能源的有效利用,又使程序速度大幅提升。通过智能化地加快处理器速度,从而根据应用需求最大限度地提升性能,为高负载任务提升运行主频高达20%以获得最佳性能。
下面再来简单的介绍下什么是第二代酷睿Core i3 i5 i7 技术处理器
历史时刻再次被INTEL所创立!2010年6月份,Intel再次发布革命性的处理器——第二代Core i3/i5/i7。第二代Core
i3/i5/i7隶属于第二代智能酷睿家族,全部基于全新的Sandy Bridge微架构,相比第一代产品主要带来五点重要革新:
1、采用全新32nm的Sandy Bridge微架构,更低功耗、更强性能。
2、内置高性能GPU(核芯显卡),视频编码、图形性能更强。
3、睿频加速技术2.0,更智能、更高效能。
4、引入全新环形架构,带来更高带宽与更低延迟。
5、全新的AVX、AES指令集,加强浮点运算与加密解密运算。
下面以一组第二代Core i3/i5/i7性能与参数表给大家做参考
ntel第二代Core i3 i5 i7 区别
&&& 第二代智能酷睿家族仍是由Core i3、Core i5和Core i7三大品牌组成,Intel根据核心数目、核心频率、三级缓存等基本参数与超线程、睿频加速等核心技术把CPU划分到三大品牌中。i3 i5 区别上性能差异还是没有I5 I7的大。对于普通用户而言,选择I3 2100无疑是最具性价比的一款CPU了,目前I3 2100的价格大约在800元上下,价格与530相差很近,但性能上强上不少,取代第一代的Core
i3意图非常明显,所以Core i3 530当前逐渐成为冷落产品。
 以上就是电脑百事网编辑对Core i3、Core i5和Core i7三大目前主流intel处理器区别做了个比较详细的介绍,同时简单介绍了下第二代Core i3、Core i5和Core i7的一些区别与优势。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CSDN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访问:132165次
积分:2011
积分:2011
排名:第10323名
原创:63篇
转载:69篇
评论:11条
(2)(2)(4)(1)(7)(6)(1)(1)(4)(4)(5)(1)(7)(1)(5)(1)(1)(2)(6)(2)(2)(3)(1)(8)(7)(9)(3)(7)(1)(2)(9)(1)(4)(3)(9)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怎样区分坦克是一代还是二代、三代??
二战之后初期出现的坦克一般为第一代,以苏联的T55,中国的59式(欧美的我不太清楚)为代表,第二代坦克出现在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战争需要促使二代坦克防护力更强外形更加低矮,火炮口径更大,100MM,105MM,甚至更大,夜视技术的进步使坦克开始装备微光夜视仪和第二代的红外夜视仪,发现距离更远,野战能力更强.二代坦克相比一代是全面的进步,还表现在发动机功率更大,坦克乘员更少,通讯能力更强以及或空系统的全面升级等等.
三代相比二代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大量运用复合装甲和反应装甲,八十年代英国的乔巴姆装甲和美国的贫铀装甲和苏联的爆炸反应装甲是这时的代表,1500马力的发动机,大倾角厚重的前装甲,还有就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普遍应用使大多现役坦克都使用滑镗炮(英国的挑战者2例外),还有一个差点忘了,就是三代坦克开始具备了行进中射击目标的能力,这主要得益于稳像设备的应用,微光夜视仪继续发展并继续应用,红外热像仪以其大距离的发现能力和穿透能力开始取代微光夜视仪.三代坦克的典型代表是德国的豹2,美国的M1A1和M1A2,法国的勒克莱儿以及英国的挑战者2,以色列的梅卡瓦3,意大利的公羊2,还有不
二战之后初期出现的坦克一般为第一代,以苏联的T55,中国的59式(欧美的我不太清楚)为代表,第二代坦克出现在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战争需要促使二代坦克防护力更强外形更加低矮,火炮口径更大,100MM,105MM,甚至更大,夜视技术的进步使坦克开始装备微光夜视仪和第二代的红外夜视仪,发现距离更远,野战能力更强.二代坦克相比一代是全面的进步,还表现在发动机功率更大,坦克乘员更少,通讯能力更强以及或空系统的全面升级等等.
三代相比二代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大量运用复合装甲和反应装甲,八十年代英国的乔巴姆装甲和美国的贫铀装甲和苏联的爆炸反应装甲是这时的代表,1500马力的发动机,大倾角厚重的前装甲,还有就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普遍应用使大多现役坦克都使用滑镗炮(英国的挑战者2例外),还有一个差点忘了,就是三代坦克开始具备了行进中射击目标的能力,这主要得益于稳像设备的应用,微光夜视仪继续发展并继续应用,红外热像仪以其大距离的发现能力和穿透能力开始取代微光夜视仪.三代坦克的典型代表是德国的豹2,美国的M1A1和M1A2,法国的勒克莱儿以及英国的挑战者2,以色列的梅卡瓦3,意大利的公羊2,还有不能忘了俄罗斯的T-80和T90,小日本的90东北虎,中国的98式......不说了可以了吧?太多了.三代坦克的主动防御系统和数据链,隐身性能都已经开始逐步应用了,介绍的很多,你自己看资料吧.
由于本人书看的不多,所以错误在所难免,请谅解,看的时候最好不要全信!!!
好象没有分代。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兰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