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敬是曾国藩名言的先人吗

曾国藩&慎独、主敬、求仁、习劳
曾国藩遗嘱
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
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人徒伤,不胜悚惶惭赧。今将永别,特立四条以教汝兄弟。
&一曰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二曰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统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为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
三曰求仁则人悦。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初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人达人之人,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四曰习劳则神钦。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许也,其能久乎?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才识。为天下计,则必己饥己溺,一夫不荻,引为余辜。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祗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
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曾国藩作为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对“乾嘉盛世”后的腐败衰落,洞若观火,他说:“国贫不足患,惟民心涣散,则为患甚大。”对于“士大夫习于忧容苟安”,“昌为一种不白不黑、不痛不痒之风”,“痛恨次骨”。他认为,“吏治之坏,由于群幕,求吏才以剔幕弊,诚为探源之论”。基于此,曾国藩提出,“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危急之时需用德器兼备之人,要倡廉正之风,行礼治之仁政,反对暴政、扰民,对于那些贪赃枉法、渔民肥已的官吏,一定要予以严惩。至于关系国运民生的财政经济,曾国藩认为,理财之道,全在酌盈剂虚,脚踏实地,洁已奉公,“渐求整顿,不在于求取速效”。曾国藩将农业提到国家经济中基础性的战略地位,他认为,“民生以穑事为先,国计以丰年为瑞”。他要求“今日之州县,以重农为第一要务”。受两次的冲击,曾国藩对中西邦交有自己的看法,一方面他十分痛恨西方人侵略中国,认为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并反对借师助剿,以借助外国为深愧”;另一方面又不盲目排外,主张向西方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他说过购买外洋器物……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治学论道之经
曾国藩是清末著名的理学大师,学术造诣极深。他说:“盖真能读书者,良亦贵乎强有力也”,要有“旧雨三年精化碧,孤灯五夜眼常青”的精神。写字或之美,“着力而取险劲之势”;或阴柔之美,“着力而得自然之味”。文章写作,需在气势上下功夫,“气能挟理以行,而后虽言理而不灰”。要注意详略得当,详人所略,略人所详,而“知位置者先后,翦裁之繁简”,又“为文家第一要也”。为文贵在自辟蹊径,“文章之道,以气象光明俊伟为最难而可贵”。“清韵不匮,声调铿锵,乃文章第一妙境”。
&疆场竞斗之计
曾国藩以编练湘军起家,书生治国,镇压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其军事思想内涵极丰,确有过人之处。他认为,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兵少而国强”,“兵愈多,则力愈弱;饷愈多,则国愈贫”。主张军政分理,扣负其责。他购买洋枪、洋炮、洋船,推进中国军队武器的近代。治军以严明军纪为先,同时着意培养“合气”,将士同心,他认为“将军有死之心,士卒无生之气”。选择有四点要求:“一曰知人善任,二曰善觇敌情,三曰临阵胆实识,四曰营务整齐”。曾国藩军事思想中最丰富并值得今人借鉴的是其战略战术。如“用兵动如脱兔。静如处女”,主客奇正之术,“扎硬寨,打死仗”,水师不可顺风进击,善择营地,“先自治,后制敌”,深沟高垒,地道攻城之术,水陆配合,以静制动,“先拔根本,后翦枝叶”等等。
&处世交友之道
曾国藩对交友之道颇有见地,他认为交友贵雅量,要“推诚守正,委曲含宏,而无私意猜疑之弊”。“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不可轻取人财”。要集思广议,兼听而不失聪。“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处世方面,曾国藩认为,“处此乱世,愈穷愈好”。身居高官,“总以钱少产薄为妙”。“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德以满而损,福以骄而减矣”。为人须在一“淡”字上着意,“不特富贵功名及身家之顺逆,子姓之旺否悉由天定,即学问德行之成立与否,亦大半关乎天事,一概笑而忘之”。“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成”,“功成身退,愈急愈好”。曾国藩写有格言十二首,基本上概括了他的处世交友之道。
&修身养性之诀
曾国藩总结了修身十二款: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亡不能、作字、夜不出门。他认为古人修身有四端可效:“慎独则心泰,主敬则身强,求人则人悦,思诚则神钦”。曾国藩不信医药,不信僧巫,不信地仙,守笃诚,戒机巧,抱道守真,不慕富贵,“人生有穷达,知命而无忧。”
  人格修炼对他事业有帮助,首先是诚,为人表里一致,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世。第二个是敬,敬畏,内心不存邪念,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第三个就是静,心、气、神、体都要处于安宁放松的状态。第四个字是谨,不说大话、假话、空话,实实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第五个字是恒,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最高境界是“慎独”,举头三尺有神明。他每天记日记,对每天言行进行检查、反思,一直贯穿到他的后半生,不断给自己提出更多要求:要勤俭、要谦对、要仁恕、要诚信,知命、惜福等,力图将自己打造成当时的圣贤。
许多人都认为人格修炼是空虚的东西,认为修身是虚无缥渺的东西,甚至还是迂腐的,但曾国藩一生的事业,修身才是他事业成功最重要的原因。
  曾国藩认为:“养生之法约有: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惩贫,三曰节欲,四曰每夜临睡前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养生之道,“视”、“息”、“眠”、“食”四字
最为要紧,养病须知调卫之道。
  曾国藩为自己立下课程十二条:
  主敬:整齐严肃,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读史:念三史(指《史记》、《》、《》),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有求深意是徇人。
  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昧耽着,最易溺心丧志。
  作字:饭后写字半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凡事不待明日,取积愈难清。
  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曾国藩用人识人之术
  用人四法:做、省、学、禁;
  摸透人的精、气、神;
  任用智、言、劳三种人;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曾国藩缘何改号为“涤生”?_人物_近代史_历史纪实_宣讲家
曾国藩缘何改号为“涤生”?
曾国藩与普通人并无二致,一样有着七情六欲,有着善恶兼具的本性。这从他的学习履历中就可以看出。曾国藩六岁开始发蒙,二十四岁中举,连着参加了三次会试才考中个赐同进士出身。在品行方面,曾国藩小时候心胸并不宽容豁达,睚眦之仇必报;亦非老练沉稳之人,稍有成功便沾沾自喜;心气浮躁,常与人争强好胜。这些不足,如若不加克制,日后很难有所作为。
难得的是,在因殿试考试优秀被破格点为翰林之后,他能够听取名师唐鉴和倭仁的指导,躬身自省,严格要求自己,克制内心私欲,压抑人性中恶的一面。曾国藩年轻时颇有东方朔之风,喜热闹、私欲重、滑稽多智。他的老乡理学名师唐鉴告诫他:&检摄于外,只有&整齐严肃&四字;持守于内,只有&主一无适&四字。&也就是说,要想做一名成功的领导者,你首先要注重形象,你的外在形象一定要&整齐严肃&&&也就是俗话讲的要有官样,要让人觉得你可以委以重任;而要做到表里如一,你的内心一定要秉持&主一无适&的精神。
按照朱熹的说法,主一无适便是敬,也就是一心一意、心无旁骛地去做一件事。事实上,许多聪明人之所以建功寥寥,最主要的教训就是心高气傲、四面出击,啥都干,最后啥也没干出多少名堂。正是因为秉持唐俭的八字真言,曾国藩才能够在只有中等资质的先天条件和身体素质不如一般人的后天条件下(曾国藩得过严重的肺病,大吐血,几于不治;35岁开始生牛皮癣,痛苦得&几无生人之乐&;他 50多岁得了严重的高血压病,多次眩晕),成为青史留名的大家!
为了明确修身励志的理念,曾国藩还把自己的号改为&涤生&。所谓&涤&就是涤去过去不好的东西,&生&就是重新获得新生。以&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的决绝心态昭示他告别过去、追求崭新境界的决心。
为了修身,曾国藩为自己订立了著名的修身十二条功课,其中最主要的有五个字,即&诚、敬、静、谨、恒&。曾国藩自认不是圣人,&择善而固执之&便是曾国藩秉持的修身信念。曾国藩的精神核心可用一个&诚&字予以概括,不投机取巧,不做苟且之事。
所谓&敬&,就是要有恭敬之心。他在自己遗嘱中谆谆告诫后人:&出门如见大宾,使民为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人们常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曾国藩的遗言可谓发 自 肺 腑。&敬&常 与&畏&连用。如果说&敬&是修身向善的标准的话,&畏&就是做人的底线。在曾国藩看来,要畏道、畏法、畏舆情。畏道,就是畏人世间的大道理;畏法,就是要遵纪守法;畏舆情,就是要重视社会舆论、重视老百姓的口碑。
所谓&静&就是人的心、气、神、体都要处于一种安静放松的状态。曾国藩研究专家唐浩明曾经对此有精辟的论述。他说人到中年,见闻增多,阅历渐丰,人脉繁富,办事有方,这是好事。但同时人也变得思虑过重,欲望太多,精力分散,神志纷披,则又不是好事。如何让复杂变得简单,让纷披变得清澈,让分散变得集中?这需要静以修心,&静&是 去&躁&的 良方。
所谓&谨&就是指谨慎,就是要时时提醒自己做人要低调、收敛,不要得意忘形、贪得无厌。曾国藩常常讲,人是不可能全的,不要去求全。他说人生最好的状态应该是&花未全开月未圆&。正因为他时时秉持这样的理念,在打下南京城、剿灭太平天国、手握三十万重兵、部下竭力劝说他面南背北时,他才能抵御诱惑、不为所动,从容写出&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这样境界高远的诗句。
所谓&恒&指的是有恒心,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曾国藩给自己规定,必须做到自订的十二条功课,即:敬、静坐、早起、读书不贰、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忘所能、作字、夜不出门。他把自己制定的一系列必须遵循的规矩严格施行,一坚持就是一辈子。
人非圣贤,确立了坚定的修身信条,怎么才能保证一以贯之呢?曾国藩还有决绝的鞭策手段,那就是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时刻反省,促使自己取得心灵上的日新日日新的效果,监督自己在没有人督促的情况下的作为。曾国藩还让倭仁点评自己的日记。他读了倭仁给自己日记所写的眉批大受启发,&悚然汗下&!惊叹&叫我扫除一切,须另换一个人,安得此药石之言!&曾国藩所写日记的内容真正做到了&一日之中,一念之差,一事之失,一言一默,皆笔之于书&,以至于我们今天可以从曾国藩的日记里看到他艳羡别人的娇妻美姬、眼红别人得到的大笔外快之类不可对人言的内心隐秘,他的日记确实起到了&虽妄念偶动,必即时克治&的功效。如果说曾国藩有什么过人之处,能够三十年如一日坚持用蝇头小楷毫不客气地直面自己、鞭挞自己、砥砺自己应该算一出。
归根到底,曾国藩修为的根本体现在他卓越的文化格局上。文化格局决定见识,而见识对一个人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至关重要。曾国藩在自己的遗嘱中道出了&求仁则人悦&的见识。他说:&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初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人达人之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我想,岳麓书院的一副对联能够很好地表达曾国藩的救世情怀:
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
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
这幅对联也恰好准确地诠释了如曾国藩&完人&般修为的那种人生境界。
  Copyright & 宣讲家 |
| 客服服务热线:010-曾国藩遗嘱: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
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
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人徒伤,不胜悚惶惭赧。今将永别,特立四条以教汝兄弟。
&一曰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二曰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统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为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
&三曰求仁则人悦。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初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人达人之人,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四曰习劳则神钦。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许也,其能久乎?
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才识。为天下计,则必己饥己溺,一夫不荻,引为余辜。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祗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
------ 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帖子主题:曾国藩为什么要匆忙杀死已投降的太平太国忠王李秀成
共&17608&个阅读者&
军号:1731959 工分:168892
/ 排名:587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曾国藩为什么要匆忙杀死已投降的太平太国忠王李秀成
文章提交者:sniper0614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日,曾国藩到达金陵。几个小时后,曾国藩连夜审讯了李秀成。李秀成是几天前被俘的,金陵突围时,李秀全掩护小天王一行杀出城,因脚部受伤摔下了马,躲藏在城外方山一带,结果被当地的村民抓住,捆送到湘军大营。数天前,性格暴躁的曾国荃在审讯李秀成时,想起新仇旧恨,情急之下,竟用刀尖将李秀成的手臂与大腿刺得鲜血直流。李秀成情急之下大声叫道:“老九,我们各为其主,你这又是何苦呢?”曾国荃又羞又愧,只好罢手。曾国藩像所有胜利者一样,危坐于高堂,他先是没有说话,只是借着狱中昏暗的灯光,用他的三角眼仔仔细细地打量着这个生涯重要的对手。曾国藩没有想到,这个文化程度不高、却堪称最杰出的军事天才长得如此瘦小、貌不惊人,他甚至如女人一样柔弱纤细。曾国藩开口了,他的语速沉着而缓慢,就像是在跟李秀成拉家常似的。曾国藩饶有兴趣地询问了李秀成很多有关太平天国的情况,仔细聆听了李秀成对一些人和事的评价。这一次谈话,让曾国藩关于太平天国的很多疑问得到了证实。李秀成也很坦诚地回答了问题。在大多时间里,曾国藩都是在聆听,李秀成则侃侃而谈。这一次双方的会面,李秀成在几天后的自述中浓墨重彩地加以描述,字里行间中表现出对曾国藩感激涕零。曾国藩却在当天的日记中轻描淡写道:“戌初,将所擒之伪忠王亲自鞠讯数语。”寥寥一笔,便可以看出曾国藩对李秀成的轻慢。曾国藩是胜利者,当然可以居高临下。除此之外,让曾国藩居高临下的还有文化和思想;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这位曾经的对手让曾国藩大失所望。不过从见李秀成起,曾国藩已经决定要杀李秀成了——第二天,曾国藩给在安庆的儿子曾纪泽写信道:“伪忠王曾亲讯一次,拟即在此正法。”曾国藩为什么如此匆忙杀掉李秀成,这一直算是一个谜。也许,长于识人的曾国藩对于李秀成的面相和言行感觉不爽,在他看来,这个太平天国忠王异常狡猾,并且,在太平天国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只有速杀,才会让余党彻底断了东山再起的念头。当然,这只是想法之一。最大的可能性在于,曾国藩审问李秀成之时,李秀成极可能力劝曾国藩起兵造反恢复汉室,并且承诺召集十数万旧部帮助曾国藩。在李秀成的自述书中,也极可能有相关内容,后来被曾国藩删除了。这一点,可以说是最让曾国藩忌讳的。李秀成如果解押到京,话题涉及到这方面,或者说出什么对曾氏兄弟不利的话,会让曾国藩很被动。另外,曾国藩忌惮的一点是,如果李秀成押送至京的半途中,有个三长两短,放虎归山,就必定酿成大祸。总而言之,如果押解李秀成去京城,一切将无法控制,有百害而无一利,还是在金陵将他迅速处死为上。当然,另一种可能是,李秀成在与曾国藩谈话时,请求速速将他在金陵处死,以免折磨。曾国藩满足了李秀成的愿望。在金陵处死李秀成,最起码,可以让他死个痛快,而到了京城,肯定会遭受百般折磨,最后还得“凌迟而死”。以曾国藩的为人来说,他是有着如此器量的。可以佐证这一猜测的是,李秀成在见了曾国藩一面之后,意识到自己死期将至,他带着伤残的身体,几乎是用每天七千字的速度在写自传。日,李秀成上午刚刚完成自传,晚上,就被带到法场上处死。据赵烈文后来记述道,李秀成在临死之前一直说“中堂厚德,铭刻不忘,今世已误,来生图报”云云,似乎对曾国藩感恩戴德。死之前,李秀成谈笑风生,虽然他的文化程度不高,还是写了十首半文半白的绝命词。曾国藩下令:“免凌迟。其首传示各省,而棺殓其躯,亦幸矣。”从李秀成免凌迟这一点看,曾国藩已经相当不易了,按照朝廷的惯例,对待这些造反的头目,从来就是千刀万剐的。曾国藩在金陵处死李秀成,至少,让李秀成免除了肉体上的折磨和痛苦。后来的野史记载:曾国藩亲自审讯李秀成的第二天,也即7月29日晚,曾国藩曾经与曾国荃有一次长谈。对于九弟曾国荃,曾国藩一直抱有感激之情的,弟弟自从咸丰六年筹建“吉”字营跟随曾国藩打仗之后,攻城拔寨,战无不克。有一次左宗棠问曾国藩,对于曾国荃,他这个做兄长的,有什么看法,曾国藩的回答是:杀人如麻,挥金如土。在曾国藩看来,曾国荃算是一个军事奇才,但在治理国家以及人情世故方面,缺少智慧,显得相当不成熟。现在,裁减湘军,首先要争取的,就是曾国荃的支持。野史曾记述兄弟二人的谈话——两人见面后,曾国荃看出了兄长的心事,干脆开诚布公地说:“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岂有意乎?”这实际上就是很明白地问曾国藩,敢不敢造反?曾国藩把脸一沉,说,这种掉脑袋的话,你也敢说,真是糊涂啊!曾国荃似有不服,辩解说:两江是你,闽浙总督是左宗棠,四川总督是罗炳常,江苏总督是李鸿章,还有三个现任总督、五个现任巡抚全是湘军之人。大哥手里握着二十多万湘军精兵,如果需要,可把现在被捕的李秀成说动,让他振臂一呼,收纳十万太平天国降兵跟随你造反。这样,手上就有三十多万精锐之师。有这些兵马,即可攻破京师,恢复汉家江山,成为一代帝王。大哥,舍你其谁啊!曾国藩摇了摇头,缓缓地说:老九,你这是知其一不知其二啊!在湘军中,有很多人可以共患难,但不能共享富贵。左宗棠一代枭雄,做师爷时便不甘居人下,如今同我平起平坐,他能甘心在我面前俯首称臣?我敢肯定,如若起事,第一个起兵讨伐我的人就是左宗棠;再说李鸿章,我若一帆风顺,李鸿章永远是我的学生;如若不顺,李鸿章必然反戈一击。李鸿章多么聪明啊,名利心极强,他当然不会轻易丢掉现有的权力和地位。并且,你看看现在这支湘军吧,这么多年的仗打下来,精锐早已打光了,那些优秀的人早已牺牲,已呈老态,哪里还能再打仗呢?再说李秀成,他不可以振臂一呼,从者云集;一旦他投降了,就是一只走狗,谁还听他的!一席话把曾国荃说得哑口无言。曾国藩还说,当兵吃粮,升官发财,就比如养了一群狗,你扔一块骨头,它就跟你走,别人扔一块更大的骨头,它就可能出卖你。我现在这个样子,又有多少骨头可以扔给他们呢?曾国藩与曾国荃的这一番谈话,当然有野史想象的成分。不过以曾国藩和曾国荃的性格和关系,这样的谈话内容完全合理。不仅如此,曾国藩到了金陵之后,他的很多心腹,包括彭玉麟、赵烈文等人,以及著名的研究“帝王之学”的学者王闿运等,都先后来探曾国藩的底。他们一开始说话时都很隐晦,有的借机发发牢骚,抱怨朝廷奖励不公,有的替曾国藩抱屈,因为咸丰帝临死之时有遗言,许诺“克复金陵者王”。可等到曾氏兄弟攻克了金陵,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只悭吝地给了曾国藩一个“一等毅勇侯”,“王”与“侯”,相差十万八千里啊!对于部下与幕僚们的试探,曾国藩丝毫不动声色,他什么也没有表示,后来,为了避免越来越多的麻烦,曾国藩干脆亲笔写下了一副对联:“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挂在金陵住地的中堂上。这样,所有来曾府试探风向的人,从这副对联中,就已经明白曾国藩的心迹了。
延伸阅读:
【军团军职】长城第一师战士
【军团军衔】少校
【军团军籍】军人证编号:CC-0294
有意参加与支持长城军团的朋友请与我联系!
男人要靠智慧去征服世界!【封楼帮】军号:FLB-02051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曾国藩为什么要匆忙杀死已投降的太平太国忠王李秀成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653091 工分:291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世间人贪财,却不知道财从哪里来的?所以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财布施得财富。财施是因,财富是果报,你这一生财富虽然不多,你生活能够节俭,你有多余的尽量去布施,愈布施你所得的财富就愈多,就这么个道理。如果你不肯布施,你命里头那点财用尽,那人也就亡了,所谓“禄尽人亡”。现在人不知道节俭,古时候人讲求节俭。节俭,譬如我们有六十年的寿命,有六十年的禄,你非常勤俭,到六十年了,你禄还没享尽,还有余的,余的怎么样?寿命就延长。所以你才晓得,惜福也是长寿之道。实在讲,一个人在一生当中,他有一定的禄命,就是你一生当中,你有多少财富,有多少的收入,都是命中注定的。人最可贵的,就是知道自己的命运,知道自己的命运,他人就老实了,就安分守己了;换句话说,他的心就定了,不会去胡思乱想。不知道命运要去跟命争,那是很冤枉的事情!人没有办法跟命争,“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人要是跟命争,他的灾难就来了。诸位如果冷静地观察一下,在现前的世间,你就能看到!许多人想尽方法去赚钱,去搞股票,你仔细去观察一下,不错,有些人钱赚到了,但他的命也没有了;有些人钱赚到了,虽然命还在,但是他的身体已经毁掉,一身都是毛病。这个说明,我们不能跟命争!你玩股票所赚来的,说老实话,还是你命里有的;你命里要是没有,你也赚不来!就算你命里有六十年的财富,你今天一下把它赚来了,就好比上班拿薪水,你把六十年的薪水统统拿来,这发了一笔大财;可是到下个月你就没收入,钱用光了,用光就完了,还不如月月去拿好。社会上现在大家都贪财,却不知道财从哪里来?佛知道世间人都爱财,所以他教给我们生财之道!生财之道就是财布施,你愈施,你所得的就愈多!佛教给我们怎样去修福、怎样去培福、怎样去享福,实在讲,这才是真实的教诲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79923 工分:214
左箭头-小图标
太平天国是好还是不好,这个问题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从农民起义这一点来看是可以肯定的.但他起义不久就完全变质,所执行的也是一些劳民伤财的事,甚至比清政府还要过之不及,在这一点上看太平天国我个人认为是在一个错误的时期出现的一个错误,而且是大大的错误农民造反有不“变质”的?应该说是本质就是改朝换代荣华富贵,时间早晚而已,谈不上“变质”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52293 工分:2933
左箭头-小图标
太平天国是好还是不好,这个问题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从农民起义这一点来看是可以肯定的.但他起义不久就完全变质,所执行的也是一些劳民伤财的事,甚至比清政府还要过之不及,在这一点上看太平天国我个人认为是在一个错误的时期出现的一个错误,而且是大大的错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5470 头衔:炽天使 工分:103132
左箭头-小图标
曾国藩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功绩,随着其攻陷天京达到顶峰,其实韬晦对他来说是必须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29780 工分:178197
/ 排名:5466
左箭头-小图标
统一比分裂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63438 工分:24505
左箭头-小图标
果当年曾国藩黄袍加身,或许我今日之版图就不是秋海棠或母鸡了,就是北宋了。还是袁世凯的和平演变,逼清帝写五族共和条约比较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55074 工分:117862
/ 排名:9362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蜀山之云
在第19楼的发言:这个帖子最可笑的就是一帮铁血自以为是的粪青污蔑曾国藩先生。
曾国藩貌似不管是哪个党派的,不管是毛泽东还是蒋介石,都无比佩服的大人物,你们小小的粪青也只能乱喷罢了。貌似前面人说的袁世凯也是大人物。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26174 工分:38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半缘道半缘君
在第12楼的发言:清廷最后还是很赏识他的,死后谥为"曾文正公".那可是封建士大夫死后的最高礼遇了.李鸿章那么卖力,最后才混了个"文忠公"呀!当包衣奴才当到他这份上,满清再不给点好处,不是让别的几条走狗失去信心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26174 工分:38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
在第22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f10a2005
在第2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风中一剑
在第8楼的发言:另有一说是曾国藩攻下南京后纵兵抢掠,并暗中搜集运走了大量财宝,杀李也有灭口之意。
不管怎么说,曾全家都是一帮满清的走狗,是中华可耻的叛徒和汉奸。
何来叛徒汉奸之说,享君之禄,忠君之事,看问题应一分为二,难道清廷200年不是我中华?
清廷是中华?辛亥之时的先烈都笑了。满清这个野蛮愚味的殖民政权早就被扔进历史的垃圾桶里了,想不到现在还有这么多人想做包衣奴才来为他歌功颂德!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94728 工分:1874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蜀山之云
在第19楼的发言:这个帖子最可笑的就是一帮铁血自以为是的粪青污蔑曾国藩先生。
曾国藩貌似不管是哪个党派的,不管是毛泽东还是蒋介石,都无比佩服的大人物,你们小小的粪青也只能乱喷罢了。毛泽东什么时候赞扬过曾国藩了?相反,我倒是听到毛泽东说过的批判曾国藩的话.(电视剧&&长征&&里的红军在过湘江之前在道县与王家祥的一席话:他只敬佩广东的孙中山,最看不起还是同乡的曾国藩.建议你好好去看一看&&长征&&这部电视剧),蒋介石确实是很佩服曾国藩,而这与他们的反动本性是相一致的,俗话说的好:物以类聚,鸟以群分.他们臭味相投而已.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87169 工分:2487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风中一剑
在第8楼的发言:另有一说是曾国藩攻下南京后纵兵抢掠,并暗中搜集运走了大量财宝,杀李也有灭口之意。
不管怎么说,曾全家都是一帮满清的走狗,是中华可耻的叛徒和汉奸。何来叛徒汉奸之说,享君之禄,忠君之事,看问题应一分为二,难道清廷200年不是我中华?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69678 工分:77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未来的元帅
在第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蒋粉去死吧
在第2楼的发言:如果当年曾国藩黄袍加身,或许我今日之版图就不是秋海棠或母鸡了,就是北宋了。还是袁世凯的和平演变,逼清帝写五族共和条约比较好。
袁世凯一被子也是牛过了!
辉煌过了!
虽然扮演的不是太光彩的角色但是让后世记住了 !袁世凯不过一盗国贼而已,别忘了,为了个人私欲,他可是独一无二的与日本签订了二十一条。更别提什么英雄狗熊了,曾国藩倒是识大局,清王朝摇摇欲坠不假,太平天国内讧,难成大器,曾国藩以封建道德忠义治军。若出尔反尔,如何统帅军队,湘军必然土崩瓦解!清朝是个典型的抵御外侮是外行,镇压内部是行家。一旦太平军被镇压,卸磨杀驴,曾国藩能全身而退,也是很不错的嘛。哈哈哈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59914 工分:5979
左箭头-小图标
这个帖子最可笑的就是一帮铁血自以为是的粪青污蔑曾国藩先生。曾国藩貌似不管是哪个党派的,不管是毛泽东还是蒋介石,都无比佩服的大人物,你们小小的粪青也只能乱喷罢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94728 工分:1874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风中一剑
在第8楼的发言:另有一说是曾国藩攻下南京后纵兵抢掠,并暗中搜集运走了大量财宝,杀李也有灭口之意。
不管怎么说,曾全家都是一帮满清的走狗,是中华可耻的叛徒和汉奸。赞成.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儒家思想只会教人成为奴才,不会教人成为主人(主子),且不论这个主子是本族的,还是外来的侵略者,只要它一旦成为统治者,就要人民愚忠它,这就是儒家思想为什么会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推崇(也包括外来的满清)的主要原因,这种腐朽,没落的思想虽维护了封建统治,但却毒害了整个民族,曾氏其及门徒在儒家思想的忠君教导下,忘记了当时的统治者曾是200年前屠杀了自己近百万先人的侵略者,忘记了自己也是汉人,从而卖力的替异族统治者屠杀自己的同胞,当太平天国起义快被镇压完毕,他领导的湘军的实力空前强大,完全可以取满清而代之时.其部下,谋士也劝他这样做时,他不审时夺势,反而解散了自己一手组建起来的湘军,甘愿做满清的奴才),从而使这个本已经腐败无能,摇摇摇欲坠的强加给我汉民族的外来政权又苟延殘喘的延续了半个多世纪,而由此给我整个中华民族造成的间接危害,则延续到了20世纪的40年代.试想一想,如果曾氏当时能取满清政权而代之,建立一个由汉族知识精英组成的汉族政权,说不定就不会有后来的甲午惨败,不会有1900年的庚子赔款,中国的近代史便能改写,由此看来,儒家思想完全是阻碍中国向前发展的绊脚石,中国要想得到发展,必须要彻底的抛弃儒家思想.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94728 工分:18746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minidayer
在第7楼的发言:李秀成,他不投降可以振臂一呼,从者云集;一旦他投降了,就是一只走狗,谁还听他的!李秀成在被捕获后承兑向曾氏投降,只不过是他的缓兵之计,试想一想,曾氏如果真的放他出去,他在召集了部下之后,会真的听命于曾氏吗?最多只会暂时做到井水不犯河水而已.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94728 工分:1874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蒋粉去死吧
在第2楼的发言:如果当年曾国藩黄袍加身,或许我今日之版图就不是秋海棠或母鸡了,就是北宋了。还是袁世凯的和平演变,逼清帝写五族共和条约比较好。如果当年曾国藩黄袍加身,或许就没有了1895年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中的中国之败,中日两国之间在工业基础,科技上的差距也就没有在30年代那么大,小日本或许不敢发动对中国的全面侵略战争,既使它发动了,我中国也不会负出这么大的损失,而日本负出的侵略代价也将高昂的多.(小日本完全是利用它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得到了二亿多两白银完成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技术转变的).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16004 工分:22064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灵池红利
在第13楼的发言:曾国藩当时确实具备消灭满清的实力。
但是他没有这么做,其实不是怕满清,是怕自己的内鬼。
李秀成试图说动曾国藩反清,理论上就不可能,他不过是想让自己多活一段时间罢了。李秀成想学三国姜维,可惜人家不是三国钟会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25055 工分:24300
左箭头-小图标
不杀他就要死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11374
左箭头-小图标
曾国藩当时确实具备消灭满清的实力。但是他没有这么做,其实不是怕满清,是怕自己的内鬼。李秀成试图说动曾国藩反清,理论上就不可能,他不过是想让自己多活一段时间罢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64375 工分:21
左箭头-小图标
清廷最后还是很赏识他的,死后谥为"曾文正公".那可是封建士大夫死后的最高礼遇了.李鸿章那么卖力,最后才混了个"文忠公"呀!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00896 工分:339813
/ 排名:1882
左箭头-小图标
简直是开玩笑!封建政权换谁都要灭亡!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61776 工分:1447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风中一剑
在第8楼的发言:另有一说是曾国藩攻下南京后纵兵抢掠,并暗中搜集运走了大量财宝,杀李也有灭口之意。
不管怎么说,曾全家都是一帮满清的走狗,是中华可耻的叛徒和汉奸。一直都很反感他,没什么胆气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64024 工分:13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血色月光
在第6楼的发言:太平天国时期曾国藩不过是满清王朝的一条用来咬人的狗而已,太平天国失败之后,曾国藩的命运也就注定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以下是引用minidayer
在第7楼的发言:李秀成,他不投降可以振臂一呼,从者云集;一旦他投降了,就是一只走狗,谁还听他的!
&以下是引用风中一剑
在第8楼的发言:另有一说是曾国藩攻下南京后纵兵抢掠,并暗中搜集运走了大量财宝,杀李也有灭口之意。
不管怎么说,曾全家都是一帮满清的走狗,是中华可耻的叛徒和汉奸。有理,该加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6589 头衔:铁血牛氓 工分:64306
左箭头-小图标
另有一说是曾国藩攻下南京后纵兵抢掠,并暗中搜集运走了大量财宝,杀李也有灭口之意。不管怎么说,曾全家都是一帮满清的走狗,是中华可耻的叛徒和汉奸。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16004 工分:22064
左箭头-小图标
李秀成,他不投降可以振臂一呼,从者云集;一旦他投降了,就是一只走狗,谁还听他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26174 工分:38
左箭头-小图标
太平天国时期曾国藩不过是满清王朝的一条用来咬人的狗而已,太平天国失败之后,曾国藩的命运也就注定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87639 工分:7512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蒋粉去死吧
在第2楼的发言:如果当年曾国藩黄袍加身,或许我今日之版图就不是秋海棠或母鸡了,就是北宋了。还是袁世凯的和平演变,逼清帝写五族共和条约比较好。袁世凯一被子也是牛过了!
辉煌过了!虽然扮演的不是太光彩的角色但是让后世记住了 !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67774 工分:82447
左箭头-小图标
历史充满了血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55074 工分:117862
/ 排名:9362
左箭头-小图标
纵观中国历史,那个农民起义领袖兵败被俘后活下来了?李秀成被杀再正常不过,没有被杀害才是怪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97669 工分:39
左箭头-小图标
如果当年曾国藩黄袍加身,或许我今日之版图就不是秋海棠或母鸡了,就是北宋了。还是袁世凯的和平演变,逼清帝写五族共和条约比较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31条记录]&分页:
&对曾国藩为什么要匆忙杀死已投降的太平太国忠王李秀成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曾国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