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冈俗的基本情况

黑龙江有哪些少数民族,他们都有哪些风俗习惯?_百度知道
黑龙江有哪些少数民族,他们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提问者采纳
  黑龙江省有满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锡伯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鄂温克族、柯尔克孜族10个世居民族,在历史上对促进中华民族的融合和发展、对保卫祖国作出过特殊的贡献。早在南北朝时期,走出大兴安岭畅礌扳啡殖独帮扫爆激的鲜卑人在中原建立北魏政权,留下了云冈、龙门等艺术瑰宝。金代摧毁了腐朽的北宋政权,促进了中原和黑龙江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明末清初,沙俄南侵,是达斡尔人首先打响了抗俄的第一枪。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是黑龙江人首先进行了江桥抗战。东北抗日联军共有11个军,除一、二军在南满外,有9个军在黑龙江活动,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抗日战争胜利后,黑龙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完整的省份,哈尔滨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大城市。黑龙江各族人民消灭了近7万土匪,巩固了革命根据地,又送出自己的子弟近70万人,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并将大批粮食、被服和军用物资送往前线,支援解放全东北、解放全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黑龙江省已逐步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煤炭、石油、林业和机械工业基地。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沿边已形成开放带,边境贸易有很大发展,全省经济也有较快增长。  在长时期的历史发展中,黑龙江地区涌现出许多优秀人物。如:东明,北夷索离人,夫余政权的创始者;大祚荣,粟末人,渤海国创始者,713年,唐廷册封为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阿骨打,女真族完颜部人,率军灭辽,于1115年建立大金国;萨布素,第一任黑龙江将军,1685年和1686年,两次率军组织了雅克萨战役,打败沙俄侵略军;寿山,1900年任黑龙江将军,俄军入侵时,曾派兵围攻哈尔滨俄国驻军,同时阻击由瑷珲入境之敌,兵败自杀殉职;程德全,1907年,改黑龙江将军辖区为行省后出任第一任巡抚;方拱乾,流人,曾著《宁古塔志》(又名《绝域纪略》);李金镛,漠河金矿自俄方收回后,1887年首任主持开矿事宜,4年后漠河金矿年产达3.7万两;马骏,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中共北方区委派往黑龙江,在哈尔滨组织“救国唤醒团”,从事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马占山,1931年,日军大举进犯黑龙江,马占山就任黑龙江省主席,组织了江桥抗战;周保中,东北抗日联军五军军长;赵尚志,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李兆麟,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赵一曼,1935年任中共珠河区委书记,同年被捕,受尽酷刑,坚贞不屈,英勇就义;萧红,女作家,著有《生死场》,出版时鲁迅亲为校对并作序,她的作品还有《红的果园》、《牛车上》、《马伯乐》、《呼兰河传》等;王进喜,石油工人,全国劳动模范,参加大庆石油会战时,五天五夜坚守井场,被誉为“铁人”,是会战的第一标兵。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苗族侗族的好邻居——水族
水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345993人,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南布依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和荔波、都匀、独山以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凯里、黎平、榕江、从江等县,少数散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部。
水族的居住地位于云贵高原东南部的苗岭山脉以南,都柳江和龙江上游。森林密布,山水如画,适于农林业的发展,是贵州高原的鱼米花果之乡。水族在民歌中,常以“像凤凰羽毛一样美丽”来形容自己的家乡。
水族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九阡酒”是水族传统佳酿。
水族的远祖是古代“百越”的一支。唐宋时与壮侗各民族一起被统称为“獠”。北宋时在水族地区设“抚水州”。“”族之称,最早见于明代史籍。清代,多称其为“水苗家”、“水家”等。新中国成立后,...
满、蒙、回、朝鲜、赫哲、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锡伯
有很多·,可以在图书店看民族习惯大全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风俗习惯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江西永丰县龙冈畲族乡赛歌品小吃庆“三月三”|民俗|少数民族_凤凰资讯
江西永丰县龙冈畲族乡赛歌品小吃庆“三月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人民网永丰4月21日电 (肖成)农历“三月三”是畲族群众的传统节日。当日,位于江西永丰县的龙冈畲族乡举行了民俗用品展、品尝特色小吃、赛歌会等活动庆祝这一重要节日。江西省是少数民族散杂居省份,少数民族人口近15.2万。畲族是江西省世居的主要少数民族,人口近10万,在全国列第三位。龙冈畲族乡设立于2000年10月,是江西省八个数民族乡之一,全乡有畲族村3个,畲族人口达4300人。
原标题:江西永丰县龙冈畲族乡赛歌品小吃庆“三月三” 江西永丰县龙冈畲族乡群众跳起竹竿舞庆祝“三月三”人民网永丰4月21日电 (肖成)农历“三月三”是畲族群众的传统节日。当日,位于江西永丰县的龙冈畲族乡举行了民俗用品展、品尝特色小吃、赛歌会等活动庆祝这一重要节日。江西省是少数民族散杂居省份,少数民族人口近15.2万。畲族是江西省世居的主要少数民族,人口近10万,在全国列第三位。龙冈畲族乡设立于2000年10月,是江西省八个数民族乡之一,全乡有畲族村3个,畲族人口达4300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829070
播放数:644505
播放数:226724
播放数:532630
48小时点击排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
-深圳市冈底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新闻中心新闻动态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民族创造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增强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文化的内涵,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发展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二)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和关心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成就。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得到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学艺术日益繁荣,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初具规模,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交流不断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在提高各族群众文明素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在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必须充分认识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困难和特殊问题。文化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比较薄弱,文化机构不够健全,人才相对缺乏,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不强,文化遗产损毁、流失、失传等现象比较突出,境外敌对势力加紧进行文化渗透等。因此,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民族团结、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深刻认识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特殊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采取更加切实、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着力加以推进。
二、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四)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重点,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手段,以推动文化创新为动力,以改革体制机制为保障,以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与全国文化建设、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建设、与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协调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贡献。
(五)基本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既要继承、保护、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又要推动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加强交流、和谐发展。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把握规律性,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改革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生产力。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生产更多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坚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先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事业,保障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族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断完善扶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六)目标任务。到2020年,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相对完备,覆盖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主要指标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少数民族群众读书看报难、收听收看广播影视难、开展文化活动难等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弘扬。实施一批重大文化项目和工程,推出一批体现民族特色、反映时代精神、具有很高艺术水准的文化艺术精品,创作生产更多更好适应各族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文化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突破,科学有效的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服务运行机制基本形成,政策法规更臻完备,政府文化管理和服务职能显著增强。文化市场体系更加健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格局更加合理。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交流迈出重大步伐,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三、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政策措施
(七)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民族地区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建设,保障民族地区基层文化设施有效运转。地广人稀的民族地区配备流动文化服务车和相关设备,建设和完善流动服务网络。大力推进数字和网络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和普及,形成实用、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国家实施各项重大文化工程时,切实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倾斜力度。
(八)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事业。加大对民族类新闻媒体的扶持力度,加快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改造,提高信息化水平和传播能力,扩大覆盖面和受益面。对涉及少数民族事务的重大宣传报道活动、少数民族文字重大出版项目,给予重点扶持。逐步实现向少数民族群众和民族地区基层单位免费赠阅宣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普及科学文化技术知识的图书、报刊和音像制品等出版物。加强少数民族语文翻译出版工作,逐步提高优秀汉文、外文出版物和优秀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物双向翻译出版的数量和质量。扶持民族类重点新闻网站建设,支持少数民族文字网站和新兴传播载体有序发展,加强管理和引导。少数民族出版事业属公益性文化事业,中央和地方财政要加大对纳入公益性出版单位的少数民族出版社的资金投入力度,逐步增加对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的财政补贴。
(九)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广播影视事业。巩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建设成果,扩大民族地区广播影视覆盖面,对设施维护进行适当补助,确保长期通、安全通。提高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影视节目制作能力,加强优秀广播影视作品少数民族语言译制工作。提高民族地区电台、电视台少数民族语言节目自办率,改善民族地区尤其是边远农牧区电影放映条件,增加播放内容和时间。推出内容更加新颖、形式更加多样、数量更加丰富的少数民族广播影视作品,更好地满足各族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
(十)加大对少数民族文艺院团和博物馆建设扶持力度。重点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少数民族文艺院团建设,积极鼓励少数民族文艺院团发展。扶持民族自治地方重点民族博物馆或民俗博物馆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类民族博物馆。民族自治地方的综合博物馆要突出少数民族特色,适当设立少数民族文物展览室、陈列室。加强少数民族文物征集工作,改善馆藏少数民族文物保存条件,做好少数民族文物鉴定、定级工作,提升管理、研究和展示服务水平。
(十一)大力开展群众性少数民族文化活动。鼓励举办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展演和体育活动,支持基层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文化活动,加强指导和管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发挥各族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努力探索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办好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和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十二)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开展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调查登记工作,对濒危少数民族重要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加大现代科技手段运用力度,加快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强人口较少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扶持少数民族古籍抢救、搜集、保管、整理、翻译、出版和研究工作,逐步实现少数民族古籍的科学管理和有效保护。加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和保护工作,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予以重点倾斜,推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大对列入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力度。积极开展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工作,有计划地进行整体性动态保护。加强保护具有浓郁传统文化特色的少数民族建筑、村寨。
(十三)尊重、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尊重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国家保障各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鼓励各民族公民互相尊重、互相学习语言文字。尊重语言文字发展规律,推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处理工作。在有利于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前提下,使各民族饮食习惯、衣着服饰、建筑风格、生产方式、技术技艺、文学艺术、宗教信仰、节日风俗等,得到切实尊重、保护和传承。加强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特点和规律研究,不断开辟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推进和谐文化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十四)大力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创新。促进现代技术和手段在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中的应用,鼓励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的优秀文化作品创作,提高少数民族文化产品数量和质量。加大对少数民族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力度,打造一批有影响的少数民族文学、戏曲、影视、音乐等文化艺术品牌。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要进一步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倾斜。国家各级各类文化奖项,少数民族文化作品获奖应占合理比重,对优秀少数民族文化作品及有突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给予奖励和表彰,进一步激发少数民族文化创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十五)积极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把握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特点和规律,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培育文化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形成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优势,鼓励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多样化发展,促进文化产业与教育、科技、信息、体育、旅游、休闲等领域联动发展。确定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门类,推出一批具有战略性、引导性和带动性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一批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在重点领域取得跨越式发展。
(十六)加强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支持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新闻出版业发展,增加公共文化产品特别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化产品有效供给。进一步提高边疆民族地区广播电视覆盖率和影响力。发挥边疆少数民族人文优势,加强与周边国家文化交流,促进和谐周边环境建设。加强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品进出口市场监管,清除各类非法印刷品,加强卫星接收设施监督管理工作,防止非法盗版、接收、传播境外广播电视节目,有效防范境外敌对势力文化渗透活动,维护边疆地区文化安全。
(十七)努力推进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交流。切实增加少数民族文化在国家对外文化交流中的比重。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文化活动参与中外互办文化年和在国外举办的中国文化节、文化周、艺术周、电影周、电视周、文物展、博览会以及各类演出、展览等,促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文化交流格局。打造一批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交流精品,巩固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交流已有品牌,进一步提升少数民族文化国际影响力。大力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与海外华人华侨、台湾同胞、港澳同胞的交流,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为促进国家和平统一服务。
四、完善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十八)完善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政策法规。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立法工作,适时研究制订有关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快制定和完善从事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政策和资质认证、机构和团体建设等方面的相关标准和办法。研究、制定或修订有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政策法规时,要充分考虑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增加专条专款加以明确。推动国家扶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十九)深化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机制改革。实行公益性事业与经营性业务分类管理,对公益性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度、岗位管理制度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引入竞争机制,采取政府招标、项目补贴、定向资助等形式,对重要少数民族文化产品、重大公共文化项目和公益性文化活动给予扶持。支持少数民族文化单位按照有关规定转企改制,在一定期限内给予财政、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做好劳动人事、社会保障的政策衔接,按照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的原则制定相关政策。
(二十)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经费保障,加大政府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投入。中央和省级财政在安排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和宣传文化发展相关经费时,逐步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支持力度。继续实行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二十一)加大少数民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努力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者队伍,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着力培养一大批艺术拔尖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积极保护和扶持少数民族优秀民间艺人和濒危文化项目传承人,对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突出贡献的传承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参与抢救濒危文化,推动相关学科建设,培养濒危文化传承人。
五、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领导
(二十二)切实把少数民族文化工作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少数民族文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评体系。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调查研究,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做出部署,狠抓落实。关心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工作部门和单位的建设,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突出困难和特殊问题,充分调动和有效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十三)推动形成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政府统筹协调、业务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少数民族文化工作格局。各有关部门编制规划、部署工作,要把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作为重要内容,加大支持力度,确保目标任务完成。加强舆论宣传,营造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断开创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本意见的精神,结合实际,制定贯彻实施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本意见贯彻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
二○○九年七月五日
               
&&&&&&&&深圳市冈底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在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背景下诞生的一家新型文化传媒机构,主要从事文化艺术活动策划、展览展示策划、企业营销策划、企业管理咨询;文化市场调研、文化项目推介、文化信息传播、文化产品推广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传媒服务。机构设有营运部、战略部、策划部、推广部、商务部、管理部六个部门,各部门之间形成&明确分工、各司其职、相互协作、认真负责&的管理新格局,使工作效益最大化,工作质量最优化,努力打造最优秀的文化传媒企业。
冈底斯文化传媒确立以&文化市场为导向,以创新管理为基础,以专业服务为保障,以文化发展为目标&为经营理念,以&以我为媒,传承文化&为宗旨,有效整合文化艺术资源,充分开发文化市场和发掘其潜在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努力实现商业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经济大繁荣做出贡献。
                 
名 称:深圳市冈底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shenzhen Gangdisi culture & media Co.Ltd.
地 址:深圳市罗湖区宝安南路3083号&&&&邮编:518001
&&&&&&&&&&&&&&3083 RdBaoan south,Luohu District Shenzhen&
咨询热线: & & &qq:
网 址:&&E-mail:&&
Copyright & 深圳市冈底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网址: E-mail:
ICP备案: 联系电话: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宝安南路3083号 对少数民族丧葬习俗的分析
对少数民族丧葬习俗的分析 10
帮忙找一篇关于对少数民族丧葬习俗分析的文章,字数1000字,谢谢
藏族丧葬习俗的文化人类学分析
  内容提要:本文试用文化人类学整体观这一理论方法,从藏族特有的民族文化背景和葬俗的社会 功能两个方面,对藏族的丧葬习俗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本文将从生态环境、本教、佛 教和汉文化等四种文化角度探入来解读藏族丧葬习俗产生并发展所依托的民族文化背景 ,归结出藏族丧葬习俗所承载的四项主要社会功能。  关 键 词:丧葬习俗/人类学/文化背景/社会功能  藏区的丧葬礼俗类型多样,主要以天葬为主,间有火葬、水葬、土葬、塔葬、二次葬 及多次葬中的复合葬等,以及残存的少量楼葬、罐葬、壁葬、野葬等遗俗。藏族丰富的 丧葬礼俗作为历史、民族、地域性行为模式,透射出藏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不少学 者对于藏族丧葬礼俗的研究,多从宗教的角度探入,认为藏族的丧葬习俗是受到宗教信 仰的渗透与制控,这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藏族丧葬习俗的文化渊源。但是较少有文章从 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此进行系统的分析。  藏族的丧葬习俗作为藏区一种独特的文化,其所呈现的文化现象与所蕴含的文化特质 之间的结合是一个理性的历程,正如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所言:“每一个活生生的文 化都是有效力功能的,而且整合成一个整体,就像是个生物有机体。”(注:黄淑娉、 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东教育出版社,.115.)所以,必 须把文化现象与文化特质纳入到文化整体中去分析探究,才能较为准确地理解一种习俗 的产生原由、传承价值和社会功能。  作为一种民俗仪礼形式的丧葬习俗,它的产生与传承不是偶然与莫名的,而是与整个 自然和文化的大背景形影相随。它必然因能够满足本民族的政治、伦理和心理等多方面 的功能而被社会所接受并沿袭。本文试用人类学的文化整体观和功能论的相关原理和方 法,来透视藏族的丧葬习俗。      一、藏族丧葬习俗的文化背景  在中华各民族文化中,藏族文化被喻为雪域文化,具有超然的独特性。然而,藏族文 化并不是与世隔绝的文化。学术界公认的公元7世纪即松赞干布时期,佛教从中原、印 度传入西藏,经过和西藏本土文化的激烈碰撞,逐渐形成了以藏传佛教为主体的藏族文 化。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藏族文化形成之前后,本教文化、汉文化及其他民族的文化, 都未曾停歇地对其进行渗透与整合,加之藏区独具的自然环境,这种多方合力结构的多 元的民族文化是藏族丧葬习俗约定俗成的背景。归结起来,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解读这种 文化背景。  (一)环境的生存法则  自然环境是一个民族文化产生的前提。藏人祖先在生存奋斗中,首先面对的是青藏高 原这样一个现实的自然环境。青藏高原除喜马拉雅山脉外,还有冈底斯山——念青唐古 拉山、喀拉昆仑山、唐古拉山、昆仑山、横断山脉等五大山脉。青藏高原是中国大风( >或 = 8级或者17米/秒)最多的地区,其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原四周山系连绵、雪 峰林立、旷滩千里。“全藏区宜农土地只占土地资源的0.94%,宜牧土地则达54%。拿西 藏自治区来说,河谷平原仅占全藏土地面积的1.2%。而青藏高原1/3的土地不宜农也不 宜牧。”(注:格桑本、尕藏才旦.藏族丧葬文化[M].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8.)同时, 大江大河也是藏人面对生存的艰险之处。这些河流时涨时落,变化多端。由于藏区地质 结构的特殊性,这些河流并不能为高原藏人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便利,相反,却增加了藏 区的封闭程度。如在西藏,两个内流水系并未构有对外交往的条件,而两个外流水系也 无法成为对外交流的通道。生存空间的封闭使得藏族只能坚守自身的自然资源,加之生 物种类的匮乏,植物生长期的短促,使得生命在藏区显得极为脆弱和珍贵。因为被动地 适应与承受严酷的自然环境和生死频繁的现实状况,藏人在深刻地感受自然轮回与生命 运动的同时,也认识到要对抗艰险的自然环境,人与人只有相互关心和共同拼搏才能够 生存。藏人把人的生老病死视作和其他生物一样,是大自然不可更改的铁律,应该让人 的可视形体在大自然中顺时地诞生消亡;与此同时,因劳动力的稀缺和繁衍种族的艰辛 ,使藏族珍视每一生命个体,他们把对同胞的缅怀融于整体生活中去表达。这种因自然 环境所蕴育的对于生死的达观态度,是形成藏族特有的丧葬习俗的前提。  (二)本教的灵魂崇拜  灵魂、鬼魂等观念的存在,决定了藏区早期葬俗的框架。生命的核心是灵魂,死亡只 是可视形体的消失。灵魂和其载体组成的人在生死两界自由穿渡,于是,天神、念神、 龙神构成了一个以天界、中界、下界为一体的世界,这个世界的存在给远古藏人设置了 一个新型的观念世界。藏人信奉一个人有父神、母神、舅神、家神、自己的生命神等五 尊神,并且只能通过祭祀才能求得他们的佑护。藏人认定灵魂永恒,认为魄、魂、躯是 构成人生命的要素,精气、灵魂、血肉三体为一。人在自然界中的软弱无力,令藏人力 图借助其他力量和物质来求得一种自我保护以及对持久生命的维系,于是藏人相信寄魂 物的存在。本教就是在这样一个生命学说的文化氛围中,在远古藏人的功利意识下酝酿 、植根乃至一统天下。本教作为一种原始宗教,以万物有灵、灵魂不灭为思想基础。藏 人所谓山神、帐篷神、灶神,以“下镇鬼怪、上祀天神、中兴人宅”、“为生者除障、 死者安葬、动者驱鬼”为其准则。与之相对应的,是人神交流的专职行为——祭祀的形 成。由此,在漫长岁月中形成以适应藏区人生命需求、心理需求、生活生产需求的丧葬 仪规:第一阶段是围绕“尸魂相合”仪式展开的丧葬活动;第二阶段则是围绕向死者供 献牺牲和招魂仪式所展开的丧祭活动;第三阶段是围绕墓地的杀牲以及墓中的“墓穴厌 胜”法术展开的丧祭活动。本教灵魂不灭观念的指导,使得远古藏族社会就形成一套较 为完整、系统的丧葬程式。  (三)佛教的生死轮回  佛教传入吐蕃在赤松德赞(755-797)时期,当时的佛教只是在吐蕃王室和贵族中传播, 并未深入民间。佛教真正深入藏人的内心是公元10世纪至14世纪。藏族文化的灵魂是佛 教文化,因而藏族人所持的生命观和价值观是由佛教哲学的基本命题来指导的。如人生 唯苦、四大皆空、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佛教哲学理论决定了藏人高层面的精神追求。 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在恭求“来世”,求得死后的解脱,并渴望进入涅槃世界。藏人最普通的观念即是,在三善趣(人、天、阿修罗)和三恶趣(地狱、恶鬼、畜牲)六道中,不要堕入地狱,沦落为恶鬼或畜牲。佛教教义所承认的灵魂永存使对灵魂价值的重新评估和对灵魂载体的再行安置顺理成章。藏人因此把丧葬的重点放在对亡魂的超度。人们通过超度期望对自己的命运前途拥有选择的权利。人的善恶之因必将决定着天堂或地狱之果,佛教的“因果论”和“六道轮回论”为藏人指出了生命的价值取向。佛教成为藏人的精神导师,从情感上、思想上和行为上指引着藏人的生活。佛教在藏区的传入和普及改变了藏族丧葬习俗形式,其教义和哲学观念成为主导藏族丧葬习俗的精神力量。  (四)汉文化的天人合一  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对藏区的渗透,溯及公元7世纪上半叶始,其时吐蕃与 唐朝交流频繁。唐文化具有超轶前朝的“有容乃大”般的特有气派,促进了汉文化在藏 区的深入。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自身的形成过程中经历了风云际会般的文 化整合。“中国传统文化在其历史发展中,通过对天人、群己、义利、理欲等关系的规 定,逐渐展示了自己的价值观念,并在儒、道、墨、法、佛诸派的价值观中取得了自觉 的形态。”(注: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78.)在诸多汉文化的价值观念中,天人合一思想成为绵亘中国古代数千年的主导文化。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正是对天人合一精神境界的表 述。《易传·文言》提出“与天地合其德”的精湛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夫大人者,与 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 奉天时。”(注: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78.)它强调了人与自然要相互调适的共同原则。就天人合一的理论实质而言,它主张人 与自然二者统一的思想,注重人类行为与自然界的协调。天人合一的思想倡导人不能违 背自然,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进行一切改造、征服乃至破坏的活动,而只能遵循 自然界的规律去利用和调整自然,使之符合人类的需要,同时也力促自然界的万物蓬勃 生长。藏区严酷的自然环境令藏人认识到自身力量的渺小,深知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 繁衍生息,这种朴素的生命观与汉文化所提倡的天人合一思想顺利接轨。藏族的丧葬习 俗强调人类与大自然的协调,无论是最早的野葬,还是天葬、水葬、塔葬、火葬等众多 葬俗,其产生和发展都反映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不断的协调过程,充分体现了天 人合一的思想。      二、藏族丧葬习俗的社会功能  文化背景是藏族丧葬习俗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民众心理基础,而其所承载的社会功能则 从实用角度强化了藏族丧葬习俗的传承,正如马林诺夫斯基所说的,“文化历程以及文 化要素之间的关系,是遵守着功能关系的定律”(注: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 方法研究[M].广东教育出版社,.115.)。  (一)伦理教化功能  按照文化人类学的观点,社会的正常运转必须要有一套完备的道德伦理规范来约束社 会内部成员的行为,以达到社会整合的目的。正如克莱德·克拉克洪所说的:“人类生 活是一种社会生活,因而必须是一种伦理生活,任何社会若要保持某种稳定和连续,都 必须有一些最起码的社会行为要求。因此,必须有一些公认的行为标准。”(注:史宗. 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册)[M].上海三联书店,1995.)这一观点适用于对藏族丧 葬习俗伦理教化功能的分析。  以葬俗为载体首先所体现的行为标准是等级观念。在藏区通行的五种葬俗天葬、火葬 、塔葬、水葬、土葬,都不同程度地带有等级的烙印。塔葬是作为政教合一的首领——活佛的专有葬仪;火葬也有一定的等级性,在大多情况下是属于社会“上流人”和高僧 及宗教团体成员的专门葬俗;天葬的价值取向表现的是平民理想,它是藏区最为普遍的 丧葬仪式;身份低贱的孤寡流浪者,穷困潦倒的平民,被社会抛弃的恶性传染病人,被 土葬或水葬,他们不能和普通人实行一样规模和形式的葬礼。等级观念凭借丧葬仪轨统 摄藏区民众的价值取向和人生定位。  在藏族丧葬礼俗中,注重奔丧吊唁的程序,认为是具备社会参与资格的重要象征,籍 此可以评价一个人的道德水准和心灵境界。如果该去而未去奔丧吊唁,此人则被认为没 有修养、感情冷漠、品质低下而受社会唾弃。同样,部落社会结构的农村牧区,对其成 员出殡送葬已成为其社会组织应负责的有机部分,即便鳏寡也无后忧,村里的头人或“ 议事会”出面料理后事。倘若入不敷出,则由村里垫付,或每户人家资助摊派一定数目 。  藏族在处理亡人遗产的气度极为豁达,很少为自己的需要、家庭财产的积累发展去考 虑。他们把亡人的衣物供献给活佛,布施给穷人,为亡人积累功德,表现一种舍己为他 的牺牲精神。在丧俗传承的过程中,固化了藏族轻财重情的禀性特点。  (二)心理平复功能  藏传佛教是藏文化的灵魂,贯穿藏族生活的始终,因此藏族丧葬习俗更多地体现心理 平复功能。藏人在离世之前需要枕前指导活佛的帮助,“使垂死的人在莫大冲突中得到 了情绪上的展望”(注: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东教育出版社 ,.115.)。同时,藏族的葬礼中不存在长跪长哭守死灵拜遗体的习俗,不 向遗体告别,也不呼叫亡人的名字,更不进停尸的房间,一切都与亡人隔绝,即使是远 方亲眷来奔丧也是如此。在奔丧吊唁期间,亡人房帐中很少有嚎哭、泣声传出。无论老 幼、亲疏、是妇孺或是子女,都不允许放声恸哭。如有人失控,则会有老年人出面制止 。死者的亲属逢丧亲之痛,不可避免地会堕入方寸皆乱的情绪中,这种情绪对个人或村 落起到潜在的精神或行为上的危险。藏族这种特有的奔丧吊唁习俗,其功能在于避免因 旁人的情绪失调引起亡人亲属的感情波动,宽慰和平缓亡人亲属的心绪,达到情感的平 稳过度。  在停灵期间,亡人亲属也不因丧亲感到寂寞或孤独。每天晚上,村里都有七八人左右 的中青年男人在家彻夜守灵,使亡人亲眷能安心地睡眠休息。有的人家请僧人整夜诵念 经文,守更的男人也不时诵唱六字真经,使丧家不显死气沉沉,而是荡漾活力。为了排 遣长夜的寂寞困倦,也为了使房帐中有所生气,除不能唱歌跳舞,守灵的人可以大声喧 哗说笑。藏族社会推崇此为高尚的行为并予以宣扬。出殡前夜,村中的年青人大都会来 守夜帮办有关事项,一夜喧闹、熙熙攘攘,一扫办丧事的沉闷压抑气氛,使满院有股勃 勃活力在游动。综上所述,藏人的丧葬仪式,在很大程度上起到调剂人的心理,使个人 或群体摆脱其精神上的冲突。  (三)调适社会关系功能  藏族有句古老的俗语:“喜事要等着人来请,丧事要自觉找上门。”听到丧事消息的 村落人,不管有无亲戚血缘关系,也无论生前来往疏密或是有无宿怨,都会很快派人来 家吊唁。远方的亲朋好友在收到口信后,也想方设法前来吊丧。无疑,丧事可以强化村 落或族群内部成员之间的往来沟通。  在丧事中,不同身份和年龄的人担当相应的职责。外交和采购工作由村中的中青年男 子担当,年青媳妇和姑娘们负责招待和联络等事宜,壮、老年妇女们则集体诵念六字真 经,为亡灵祈祷超度。送殡这一天,全村成年男人按传统规定前来出殡,任何人不得怠 慢和回避,否则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并将在以后的生活和交际中受到排斥和冷落。 送殡队伍一般都规模庞大,只要是村里的男性(十来岁即可)都要倾巢出动,哪怕是过去 有过怨隙或邻里不和也要前来出殡送葬,社会把此视为情操、人品、胸怀的衡量标准, 作为一个正常人应具备的品质来看待。如果一个人完全局囿于个人的恩怨,对丧事无动 于衷,乡邻会耻笑和鄙弃他。丧事仪礼的过程也是巩固和增进村落内成员团结一致的意 识。  在祈求保佑的祷词中,无论规模大小、形式简繁,开篇词都是祈请佛和神保佑众生, 解脱众生,而不是针对个人。在意识深处,藏人已经把自己的生命和周围众生紧紧系结 在一起,表达了个人为群体利益奉献的舍己为人的情怀。  (四)生态环保功能  藏族以天葬为主要形式的葬俗,尽可能少地占用空间和土地,不耗费过多的精力与时 间,以不影响同胞的生存发展为宗旨,其中所蕴含的汉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与佛教舍身 饲虎的精神,赋予藏族葬俗卓越的环保功能。藏族的丧葬习俗拥有与自然界产生平衡的 能动力,以努力寻求维持生态平衡为目的,确保一个和谐的生存自然环境。  自然哺育万物,阳光、淡水、空气、草木,使雪域高原的藏人得以生息和繁衍。在严 酷的地理环境中,藏人对大自然的厚泽更是感受深刻,并把这种情感深入内心。在长期 的高原生活中,藏人体察到生态环境变化与人类生活的直接利害关系,所以对大自然报 恩的自觉意识很强。藏族的丧葬礼俗坚持不乱开垦草原、不乱砍伐森林、不乱开掘地下 矿藏、不污染水源等行为规则,精心地保护上苍恩赐的生态资源。藏族的丧葬习俗体现 了人类协调自然环境的愿望和能力。通过合理的葬俗,藏族不断调适自身生存环境中社 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冲突,使二者相互不断的和谐,最终达到维持生态平衡的客观作用 ,使众生拥有一个趋于和平、稳定的生存环境。  直至目前,藏区尤其是青藏高原,其生态环境一直处于良性循环,保护了“中华水库 ”的涵养蓄积,这的确应归功于藏人根深蒂固的生态保护意识,这一意识也充分地体现 在藏族所独具的丧葬习俗中。
其他回答 (1)
搜篇以湘西赶尸题材的吧,现在很流行这个的
我从不帮懒人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民风民俗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少数民族习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