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教育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有哪些值得借鉴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启示 - Tom --- Fly With My Heart的笔记 - 丫丫网 []您当前的位置:&>&&>& &>&论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摘 要]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在人类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自然主义教育以培养“自然人”为教育目的,以传授有用的知识为教育原则,以顺应学生的天性为教育方法。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为当前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教育要以开发学生的天性禀赋为目的,要以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为使命,要以培育学生的个性优势为宗旨。  [关键词]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现代启示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7-03  在西方教育史上,卢梭是一位非常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在扫除封建教育和建设现代教育的历史转折时期占据着里程碑地位,对人类教育思想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1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和历 史地位  任何伟大的思想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密切关联于思想家个人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产生,同样与其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密不可分。  卢梭自幼丧母,但幸运的是,他由温柔的姑母抚养长大,加之卢梭的父亲是一位思想先进,感情丰富的爱国主义者,工作之余也会和他一起读书,无形中使卢梭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并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热爱民主和自由的种子。可以说卢梭在童年时期受到的熏陶是健康的,所受的思想引导是进步的,这也就奠定了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中“归于自然”和讴歌性善的初基。  卢梭生活的18世纪,法国社会血与火交织。占据统治地位的封建权贵利用天主教思想,从意识方面对人民严厉控制,使得生活在“文明枷锁”下的法国人死气沉沉。笼罩于封建神学之下的教育事业非但不能充分开发少年儿童的天赋潜质,反倒严重摧残着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卢梭顺应启蒙运动的时代潮流,强力抨击封建神学思想,积极倡导人性自由,借助于其教育巨著《爱弥儿》深刻揭露了新旧教会羽翼下的教育弊病,进而以其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向封建神学教育进行了不屈的斗争[1]。  在历史上,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提出,被看作是在教育界发起的一场哥白尼式革命。该理论不仅影响了法国及欧洲各国的教育实践,更影响了欧洲几代教育家的思想发展。德国的泛爱教育运动、瑞士的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实验、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等等,无不深受卢梭自然教育理论的启发。另外,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康德的思想同样深受卢梭的影响。他曾这样说,“卢梭是另一个牛顿,牛顿完成了外界自然的科学,卢梭则完成了人的内在宇宙的科学,正如牛顿揭示了外在世界的秩序与规律,卢梭则发现了人的内在本性”[2]。  2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光辉特质  《爱弥儿》开篇便说,“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3]。因此,必须通过自然主义教育使人的自然天性得到维护或回归。在卢梭看来,人所受的教育不外乎三种,即受之于自然的教育、受之于人的教育和受之于事物的教育。在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是完全不能由我们决定的,事物的教育只能部分地由我们决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加以控制的[3]。为了使这三种教育相互协调,受之于人的教育和受之于事物的教育必须以受之于自然的教育为主轴,围绕自然的教育而运转。由此可见,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内含着如下特质。  2.1 以培养“自然人”为教育目的  卢梭认为,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顺应自然,他强调指出,“遵循自然,跟着它给你画出的道路前进”[3]。把顺应自然的思想落实到教育目的上,就要求教育挣脱封建神学文化的樊笼,以培养“自然人”为目的,使人率性发展。  卢梭所讲的“自然人”主要有3个方面的特征:(1)“自然人”是相对于公民而言的。“自然人”完全为自己而活,充分遵循自我天性的发展规律。他认为在专制社会中由于人的自由与主权遭到践踏,因而不能够同时教育出人和公民,必须在两者之间选择其一。但在理性的社会制度中,每个人就既能很好地发展自己的天性,又能把自己看做社会的一分子;(2)“自然人”不依从于任何固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职业,不被传统所束缚。当然,“自然人”也不是无以为业、坐享其成的懒汉,而是具备独立生活能力且勤于从事劳动实践的自由人;(3)“自然人”是身心协调发展的人,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保持人的主体地位,适应客观环境的发展变化。自然人必须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持做人的本分,因为“在自然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他们共同的天职,是取得人品”[3]。  2.2 以传授有用的知识为教育原则  卢梭反对教给学生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更反对用书本知识束缚儿童的头脑,他认为这些都不是真正有用的知识。卢梭强调通过启发性教学,调动儿童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自主获得知识的能力。因此,教育内容的选择要遵循实用和兴趣两个原则,因为人的生命和精力是有限的,知识却是无限的,所以儿童不应该什么东西都学,只需要学习应该学习的东西。所谓应该学习的东西,就是儿童感兴趣同时又是他生活中非常实用的知识。  另外,卢梭根据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研究指出,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各自的特征和教育任务。他在《爱弥儿》一书中把儿童的成长分为四个阶段:0~2岁是婴儿期,这个时期的基本任务是婴儿的保健和养护。2~12岁是儿童期,最重要的教育任务是发展儿童的感觉能力,使其获得丰富的感觉经验,同时加强体育和劳动锻炼,使其具备强健的体魄。12~15岁是少年期,此时孩子的身体已经变得强壮,感官也发展良好,此时教育应以学习知识为主题,但是对所学知识必须进行严格选择,即要学习有用处的、能增益人生幸福的且是这个年龄的儿童能够理解的知识。15岁到成年是青年期,这是“暴风雨和热情的时期”,必须施以道德教育,主要是培养善良的感情,善良的判断和善良的意志,其核心是培养博爱精神。而这种培养不能靠说教,而是要通过对社会的观察、体认来实现[4]。
  2.3 以顺应学生的天性为教育方法  卢梭倡导的自然主义教育在教育方法上要求教育要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要顺应儿童的天性,让儿童独立观察和研究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主张依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循序渐进地开展教育。  首先,他从感觉经验论出发,认为儿童先是通过感觉去认识世界的,儿童感觉能力的发展过程,也就是教育的过程。他认为,儿童一出生,对他的教育就开始了,因为儿童生来就是有感觉的。人的认识过程先是经历感觉经验,然后再经历理性加工分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感官功能,让学生自己去看、去听、去摸。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实效。  其次,卢梭反对封建强制教育,反对盲从教师权威,强调教学互动和能力培养。为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卢梭提出了一系列相关教育理念和方法,如在体育方面提倡锻炼主义,主张让学生接受困难和危险考验,反对娇生惯养;在智育方面,主张让儿童通过参与活动和接触实物锻炼其观察探索能力,反对死记硬背僵化陈腐的知识教条。  最后,卢梭积极倡导以身作则的示范教育。主张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即以行求知,加强体认感。卢梭主张,在任何事情上,教师的教育都应该是行动多于口训,因为孩子是容易忘记他们自己说的和别人对他们说的话,但是对他们做的和别人替他们做的事情,就不容易忘记[5]。  3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21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再度引起教育界的关注。他对儿童天性的尊重和肯定,对传统教育弊病的批评和对自然主义教育的推崇,甚至他自身作为一位教育家的成长经历,对今天的教育和教师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3.1 教育要以开发学生的天性禀赋为目的  培养“自然人”是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目的,这种教育目的或许有其理论和时代局限性,但其中所蕴含的尊重孩子天性,开发孩子潜能的思想,无论在卢梭所生活的年代还是当今社会都具有无可置疑的理论合理性和现实借鉴意义。  当前社会中人们对于素质教育的呼声虽然很高,可实际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即一切以追求高分为目的。教师的作用主要还是传授知识,而不是引导学生认识人生、养成品格、获取幸福。这种教育模式使得学生的天性在很大程度上被抹杀,非常不利于学生的个性成长。因此,我国当前的教育实践要深刻汲取卢梭自然教育理论关于尊重儿童天性的观点,对于家长而言,应注重孩子的性格养成,从小培养好的习惯;尊重孩子的志向,让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志趣和理想自由成长;顺应孩子天性的发展,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适度的引导。不能“过度”教育,肆意干涉孩子的意志与行为。对于教师而言,要端正教育目的,把学生自身潜力的发展当作教育的终极旨趣,要为学生提供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的潜能。不能把学生束缚在沉重的课业负担上,更不能以牺牲学生的天性发展为代价换取所谓的“升学率”,坚决避免出现学生因不堪学业负担而自杀的悲剧。  3.2 教育要以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为使命  学生是教育所服务的对象,教育要思考学生的成长成才问题,要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这一观点几乎是教育界的共识,然而落实起来并不尽如人意。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为落实这一观点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学生的成长首先是身体的成长,身体强健是思想强健的前提。卢梭认为儿童通过劳动可以获得体育锻炼,意志锻炼和发达理性的锻炼。因此,注重劳动,有益于儿童全面发展,顺利成才。当前我国的教育,虽然在政策文件和教育大纲中也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在实践中并未得到切实落实,往往只是片面发展了智育,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教育,从而导致学生畸形成长,身体素质经不起繁重课业压力的考验。另外,一些父母存在对孩子过分溺爱的现象,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参与劳动,使孩子变成了不堪一击的柔弱花朵。如此模式的教育非但不能使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更无法使学生养成强韧的魄力和突出的能力,因此无法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学校和家长不仅要抓好学生的学习,更要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尤其是身体素质和行为能力。  3.3 教育要以培育学生的个性优势为宗旨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非常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强调因材施教,培养个性优势。他指出,教育“必须按他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卢梭反对成人按照自己的意志,不顾儿童的接受能力实施强迫性的超前教育,主张按照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接受能力和自然进程进行教育。他在《爱弥儿》一书中将教育分成四个阶段,主张在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教育,强调要关注儿童的个性发展特点和年龄特征。当前中国的教育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片面依赖教科书,轻视学生独立思考的倾向;教师硬性规定学习内容,剥夺学生自由选择权利的倾向;按照单一模式要求所有学生,违背因材施教原则的倾向。卢梭因材施教培育个性优势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于纠正和扭转上述不良倾向,促进我国教育科学快速发展具有突出重要的意义。  完善和改进中国的教育实践,必须充分借鉴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中注重个性与年龄差异、因材施教的观点,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表现出自己的优势。  在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看来,教育是人类天赋能力的生长,教育的功能不是制造失去思想和行为能力的木头人,而是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健全思想、突出能力的个性人。卢梭留给后人的不只是深刻的教育思想,更是敢于创新、勇于挑战的精神个性。在提倡教师成为教育研究者的现代中国,教育者亟需借鉴卢梭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扬卢梭的精神风范,积极推进中国教育事业的更新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滕大春.卢梭教育思想评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黎军,张大玲.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评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3,(6):81-82.  [3]卢梭.爱弥儿(上册第一卷)[M].李平沤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于书娟.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卢梭[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李平沤.如歌的教育历程[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25.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showinfo--0.html
杂志最新论文
杂志热门论文您的位置: &
卢梭道德教育思想述评
摘 要: &正& 法国18世纪教育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让·雅克·卢梭的道德教育思想,至今鲜为人知。其实,卢梭在多部著作中论及德育问题,有关的思想十分深刻和丰富,是其自然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加以分析研究。本文拟先介绍卢梭关于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论述,继而探讨其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最后指出其道德教育观的特点及现实意义。
优质期刊推荐58论卢梭自然与教育-第2页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58论卢梭自然与教育-2
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基础教育在过去相当长;那么,通过对以上三个问题的分析和认识,基础教育必;(二)自然教育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启发;卢梭提出教育必须顺应自然、遵循人的天性发展,并主;1.在教育过程中开发学生天性的途径;认识并遵循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规律是做好基础教育工;第一、基础教育应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增进儿童的幸;第二、基础教育应尊重儿童的自由权利;第
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基础教育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比较重视认知教育和应试的教学方法,而相对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偏远的农村基础教育,教育者更多地倾向于将教学过程理解为一种认知发展过程,即知识的直接传递和单向灌输的过程,教学就等同于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训练,儿童在乏味的训练中很难感受到学习的应用价值,因此也很难提起学习的积极性。那么,通过对以上三个问题的分析和认识,基础教育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努力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大胆地进行探索和改革,保护儿童天性发展,实现儿童全面发展。(二)自然教育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启发卢梭提出教育必须顺应自然、遵循人的天性发展,并主张建立教育与生活和实践之间的联系,重视自然主义教育原则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对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联系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所针对的教育,两者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不同程度的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束缚儿童发展天性,不利于儿童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所有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着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重要的借鉴作用。那么,下面将融合自然教育思想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原则来阐述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今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启示。1.在教育过程中开发学生天性的途径认识并遵循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规律是做好基础教育工作的前提,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独立自主和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具体启示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点:第一、基础教育应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增进儿童的幸福感。卢梭认为身心协调是天性发展的必然要求,并且天性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因此教育必须要适应不同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基础教育不能打破天性发展的自然秩序,违背自然规律,把儿童当成成人,将成人固有的思想观念强行灌输给儿童。正如《爱弥儿》中所说“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1]
同时,教育进程要合理适中,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不能揠苗助长,从而忽视儿童的心理特点,在教育内容方面也不能要求孩子贪多求深。幸福的童年生活是建立在儿童的身心都处于健康状况之上的,那样才能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基础教育应尊重儿童的自由权利。自由可以让儿童摆脱成人之间束缚,大胆去观察,体验,实践,创造。自由的教育才能使儿童发展自由,为此从事基础教育的工作者应该为儿童创设出一个能够自我开拓的自由环境。同时,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的主体,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促使儿童发展个人兴趣爱好,培养独特坚强的意志,形成独立自主的良好人格。但是,这种自由教育并不意味着纯粹放纵和放任自流,却是受制于自然的,在自然的约束下控制个人的行为,遵守纪律。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儿童在教育中享有自由的权利,以儿童发展为本。所以为了使儿童享有充分的自由,教育者必须将儿童作为教育的主体,把儿童置于教育的中心地位。第三、基础教育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卢梭从培养全面发展的自由人的观点出发,认为教育在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要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实施体育、感官教育、智育、劳动教育和德育,这些教育内容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生存以及学会做人。2.教育过程中构建以生活实践为中心的理念卢梭认为真正的知识是有用的,有益于生活的,并来源于生活和实践。因此提倡学生在生活和[7]实践中锻炼自己,培养独立观察、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实践能力,并注重教学方法的实践性和可行性。所以自然主义教育的手段是生活和实践,使儿童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感官感受从而获得对事物的认知。这一教育原则对我国的基础教育仍有启发作用,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点:第一、基础教育应让学生追求有用的真知。在卢梭看来,真正的知识并非来源于书本的诵读,而是取决于对生活事物的体验而获得的真正理解;有用的知识并非空洞的文字说教,而是适合儿童的实际需要,有益于生活实践的,这就要求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寻找真理,并将真知运用于生活。因此衡量知识的标准就是“有用即价值尺度”,那么,真正的知识和有用的知识是紧密关联的,只有同时拥有这两种知识,才能使受教育者精于辩别是非和审度曲直,才能具有独特的见解和卓越的才干,最终培育出能够经受社会生活考验的人才。第二、基础教育阶段的德育方法离不开生活实践。卢梭认为道德是具体的,不能脱离社会实践,“由行善而为善人”,并指出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通过道德实践形成了良好的道德,更深入人心。而这些行为实践既包括教育者的身体力行和示范引导,也包括受教育者的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所以教育者在进行德育时,要身教多于口训。第三、基础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在教育过程中,卢梭提出生活、经验、自发、自由、兴趣、直观、劳作等概念,认为“我们真正的教师是经验和情绪,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都要从做中来教学,让你的儿章应当在经验中学习。”在他看来,学习来源于生活经验,是建立在切身的体验和丰富的感知的基础之上的,而传统的教育更注重系统的知识传授,很难让学生体会知识的实际价值,从而出现知识无用的观念。那么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应改变人们这一观念,教学应从学生的现实需求出发,引导他们掌握与现实有关的知识,并参与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从而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实际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学习的价值和实效性。3.教育过程力求体现诱导启发性原则的要求在卢梭看来,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真知,而且要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认识并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和学习策略,并在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形成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勇于质疑的观念。而我国传统教育是以书本为权威,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卢梭的教育观念对当今的基础教育改革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具体的诱导启发性教育原则体现在有以下三点:第一、基础教育应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卢梭希望教师能够发现学生的特长和喜好,在此基础上增强学生学习需要和兴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他们能够主动积极地去钻研,只有在兴趣即内在学习动机的驱使下,学生才会积极关注,发挥自觉性和主动性。第二、基础教育应引导学生对方法和策略的学习和掌握。在卢梭看来,获取知识的方法和策略胜过具体知识的讲解和传授,“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从这个基本原则出发,我们可以总结出: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具体知识,而是培养在需要知识时能够掌握获取知识的办法。第三、基础教育应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不盲目信从权威。过去的传统教育只需要学生牢固掌握书本知识即可,重视结果,而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运动。卢梭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上强调对学生的独立判断和独立思考精神的培养。“假如你(这里指教师)一旦把权威替代了理性,他便废弃理性,他将成为他人思想的玩具了”。教师若以强制命令来指示儿童将无法理[9][1][9][9][8]解的知识硬塞进头脑,必将使儿童变得愚钝和无用,无法学会独立思考和自主判断,只能受习俗和偏见的支配。 参考文献:[1]卢梭著 ,李平沤译. 爱弥儿 [M ]. 北京:商务印书馆 , 、74、94-95.[2]卢梭著,高煌译.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103.[3]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致意读者 [M ]. 傅任敢, 译.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75.[4]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5]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0:43.[6]徐汝玲.外国教育史资料[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64.[7]赵立坤,卢梭浪漫主义思想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8]萨利?肖尔茨著,李中泽,贾安伦译.论卢梭[M]. 中华书局,2002:51.[9]滕大春.卢梭教育思想述评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Rousseau's theory of nature and education researchAnqing Teachers CollegeAuthor:Ye dandan
Director: Chen huazaiAbstract:Rousseau's naturalistic education is an enlightenment thinker, based on the thinking ofcontradiction between nature and society, the corruption and degeneration of human nature, hypocrisy due to theinfluence of the society, which make the person's nature, the nature of good disappear, so how to rebuild thenatural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 is Rousseau's naturalistic education. In &love& son &, systematically expoundsthe naturalistic education thought, Rousseau put forward due to the nature, follow the natural law education targetand basic principle.For naturalism education research, adopt to Rousseau's text and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thinkdeeply about the corruption, the cause of the loss of natural human nature, in Rousseau's theory of goodness and feeling theory as theoretical basis, teaching system combing naturalismKey words: RN Elementary education reform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专业论文、文学作品欣赏、生活休闲娱乐、各类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小学教育、高等教育、中学教育、58论卢梭自然与教育等内容。 
 卢梭自然教育理论中有哪些革新观点[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52 更新时间: 文章录入:鹦鹉洲 ] (一)论自然教育,提出应该把儿童当作儿童看...  试论卢梭自然教育对小学生家庭作业的启示_教学案例/设计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 试论卢梭自然教育对小学生家庭作业的启示_教学案例/设计_...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及理性思考――读《爱弥儿》有感 覃素兰 (湖南石门湘北职...他的性善论既充满了理性主义色彩, 也 充满了人道主义的体脸;他是教育效能的...  论卢梭教育观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论文论卢梭教育观 论卢梭教育观 卢梭是自然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道德教育思想建构于自然教育基础上,又与他的哲学主张...  卢梭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自然教育理论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卢梭教育思想的核心...1、 卢梭的“性善论”虽然并不科学,但它在历史上是有积极的进步意义的。因为...  9 卢梭自然教育理论对当今儿童教育的启示摘 要: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以培养“...论卢梭的儿童观及现代意义教育研究,1998,(1)。 [8] 吴康宁。谁是迫害者[J]...  浅析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对“新课改”的启示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浅析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对“新课改”的启示 [摘要]卢梭在所著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儿...  《爱弥儿,或论教育》是一部小说体裁的教育著 作,反对经院主义教育,提倡自然教育。这两本书使卢梭名声大振。 但由于触犯了天主教会和专制政府,书被查抄并被当众...  卢梭的自然教育理 论虽然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当今 教育特别是素质教育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卢梭;自然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卢梭的法律思想 的文章

 

随机推荐